(二)群体模仿与匿名性
群体模仿:解释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机制的另一种理论。
群体模仿:社会上的一切事物不是发明的就是模仿的,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现象。集合行为中的模仿,更多地表现为无意识的、条件反射性的模仿。这是因为在人们面临突然或灾难性事件时,用常规方法很难应付局面,反应一般基于本能进行,而最简单省力的反应莫过于直接模仿周围人的行为。
匿名性:集合行为使人淹没在人群中,没有人知道他的姓名和身份,处于一种没有社会约束力的“匿名”状态,这种状态使他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在一种法不责众的心理支配下,做出种种宣泄原始本能冲动的行为。
三.流言传播与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
(一)流言的定义及其特点
(1)定义
所谓流言,是一种通常以口头形式在人们中间流传,涉及人们信念而目前没有可靠证明标准的一种特殊的陈述或话题。(美国心理学家阿尔波特、波斯特曼)
(2)特点
流言总以传播真相的形式出现,其目的是让人们“确信”或“相信”所传播的言论或消息是“事实”。
流言传播的渠道主要是人际的口头传播
流言的内容往往涉及一些特殊的事件或敏感的话题,这些话题易唤起一般人的重视、关心或兴趣。
流言是一些无确切证据的信息,或者说至少在其流行期间缺少可靠的证据。
(二)流言发生和传播的条件
R=IAU(流言流通量=与问题的关联度社会成员的不安感环境的不确定性)
(三)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
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流言)有如下几个特点:
(1)信息的快速增殖
(2)流言信息的变形和奇异回流现象
(3)流言中伴随着大量的谣言
四.组织与组织传播
(一)组织的概念与结构特点
组织指的是人们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各自承担不同的角色分工,在统一的意志之下从事协作行为的持续性体系。
组织具有以下结构特点:
专业化的部门分工
职务分工和岗位责任制
组织系统的阶层制或等级制
(二)组织传播及其功能
● 组织传播指的是组织所从事的信息活动,它包括组织内传播和组织外传播两个方面。
● 组织传播的总体功能,就是通过信息传递将组织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以保障组织目标的实现和组织的生存与发展。
●
具体来说,组织传播的功能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内部协调 指挥管理 决策应变 达成共识
第七章 大众传播
一.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一)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
(二)赖特的“四功能”说
三)施拉姆对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概括
(四)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
二.拟态环境和刻板成见
1.拟态环境即信息环境(指的是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然而,由于这种加工、选择和结构化活动是在一般人看不见的地方(媒介内部)进行的,所以人们通常意识不到这一点,而往往把“拟态环境”作为客观环境本身来看待。
2.刻板成见指的是人们对特定的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或印象,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
三.信息环境的环境化
1.藤竹晓1968年在李普曼的观点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拟态环境的环境化”问题。
2.大众传播提示的信息环境越来越有了演化为现实环境的趋势。大众传媒提供的拟态环境与现实有很大差距。人们根据媒介提供的消息来认知和作用于环境,使得现实越来越具有拟态环境的特点。
第八章 媒介技术和媒介组织
一.技术与传播技术(技术的定义及本质)
● 技术是以达到实践目的为目标的知识体系,包括操作手段和工具.
● 媒介技术,也称传播技术,指的是人类为驾驭信息传播,不断提高信息的生产与传播效率所采用的工具、手段、知识与操作技艺的总称。
● 该定义中的三个含义:
我们所使用的符号体系、文本形式、制作工具、物理载体、采集手段、保存手段、传输手段、接收手段及其知识与操作技艺等,都在媒介技术的范畴之内。(外延)
媒介技术发展的动因,来自人类社会驾驭信息系统,不断提高信息生产和传播效率的基本需求和不懈努力,是社会精神生产力的构成要素。
技术发展所要解决的主要是实践应用层面上的效率问题。从媒介技术的角度而言,就是解决如何以最方便、最灵活、最快捷、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 和方法提高信息生产和传播效率问题。
二.马歇尔·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加拿大传播学家。著作《地球村》《机械的新娘》《媒介即讯息》
他的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的西方国家引起轰动。
施拉姆说:“说不定正是由于麦克卢汉才使得“媒介”这个曾经主要是艺术家、细菌学家和大众传播学家才使用的词风靡一时”。
媒介即讯息
观点解析:
1.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即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因此,从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来看,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
2.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的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方式,传播中的变革改变了人类的感觉,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创造出新的社会行为类型。
3.以媒介为准,认为人类社会形态经历了口语媒介(部落社会)、文字印刷媒介(拖部落社会)、电子媒介(地球村)。
评价:
麦克卢汉过分强调了媒介本身的作用,过分强调媒介作为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变化的决定因素,忽视了信息内容的作用。
媒介人的延伸
观点解析:
在麦克卢汉看来,任何媒介都不外乎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或延伸。(文字和印刷媒介是人的视觉能力的延伸;广播是人的听觉能力的延伸;电视则是视觉、听觉和触觉能力的综合延伸)
麦克卢汉的这个观点是为了说明传播媒介对人类感觉中枢的影响,因此,在他的眼里,媒介和社会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人的感官能力由“统合”-“分化”-“再统合”的历史。
评价:
这个观点具有重要的启发指导意义,但它不是严密的科学考察的结论,而是建立在“洞察”基础上的一种思辨性的推论。
“热媒介”与“冷媒介”
观点解析:
“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
“冷媒介”传达的信息含量少而模糊,在理解时需动员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
麦克卢汉认为,书籍、报刊、广播、无声电影、照片等等就是“热媒介”,而漫画、有声、电影、电视等等,属于“冷媒介”。
评价:
这两个概念没有多少科学和实用价值,重要的是它给我们的启示:不同媒介作用于人的方式不同,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也各具特点,研究媒介应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
上述三个观点是有着内在联系的。
第一个观点提醒人们注意媒介本身所蕴含的巨大力量。
第二个观点解释了为什么媒介具有如此巨大的力量以及媒介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变革作用,宏观层面上揭示了媒介本身如何对人施加影响。
第三种观点暗示了媒介特性对人的媒介参与度的影响,微观层面上揭示了媒介本身对人施加影响的具体方式。
三.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意义与局限性
积极意义:
1.麦氏理论将媒介技术与人的感官系统将结合,开拓了从媒介技术出发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并强调了媒介技术的社会历史作用。
2.麦氏“媒介即人的延伸”的观点,对于我们理解不同媒介的作用机制富有启迪意义。
3.他关于地球村的预言也极具前瞻性。
历史局限:
麦氏理论视媒介技术为社会发展变革的唯一决定因素,而忽略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等各种复杂的社会因素的作用,过于偏激。
麦氏的理论中几乎完全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媒介成人的主宰,过于偏激。
麦氏理论全部依据都集中在媒介工具对中枢感觉系统的影响上,并由此出发解释人类的全部行为也是片面的。感觉是重要的,但人并不是完全受感觉支配的低等动物,人具有人的理性活动,反过来会对感觉以及作为它们的延伸形式的媒介产生能动的制约作用。
四.“电视人”与“容器人”
电视人(日本林雄二郎1973年《信息化社会:硬件社会向软件社会的转变》)
所谓“电视人”指的是伴随着电视的普及而诞生和成长的一代,他们在电视画面和音响的感官刺激环境中长大,是注重感觉的“感觉人”,表现为“跟着感觉走”。由于收看电视是在背靠沙发、面向荧屏的狭小空间中进行的,这种封闭、缺乏现实社会互动的环境,使得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养成了孤独、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社会责任感较弱。
容器人(日本 中野收 1980年《现代人的信息行为》)
在大众传播特别是以电视为主的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现代日本人的内心世界类似于一种“罐状”的容器,这个容器是孤立的、封闭的。
a)“容器人”为了摆脱孤独状态也希望与他人接触,但这种接触只是一种容器外壁的碰撞,不能深入到对方的内部,因为他们相互之间都不希望对方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于是保持一定距离 便成了人际关系的最佳选择。
b)“容器人”注重自我意志的自由,对任何外部强制和权威都不采取认同的态度,但却很容易接受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呈现出为浮躁、不稳定的心理状态,是一种典型的媒介依存症。
“电视人”和“容器人”概念是建立在对现代人的社会病理现象——“媒介依存症”的批评基础上的。
媒介依存症:过度沉湎于媒介接触而不能自拔;价值和行为选择一切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据;满足于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等。
五.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
1.库尔特·卢因,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莫基人。1947年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中提出在科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1950 年,传播学者怀特将这个概念引进新闻研究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