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20-01-10

2005 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

1.固定成本

答:固定资本是指投在厂房、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上的生产资本。从物质形态上看,这部分资本能够在较长的使用年限内发挥作用,并一直保持原有的形态,它的价值则按照其物质在生产过程中的损耗程度逐渐转移到产品中去,并随着产品的销售,逐次收回。

2.LM 曲线

答:LM 曲线是指在给定的货币供给和给定的价格水平下,满足货币需求关系式的所有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一个横轴为国民收入,纵轴为利率的坐标上,表现为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斜率为正的曲线。LM 曲线是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下国民收入和利率各个组合点的集合,如果经济在 LM 曲线上运行,说明货币市场是均衡的,否则就意味着货币市场失衡。LM 曲线如图 1 所示。
20200110134942.gif

图 1 LM 曲线

3.结构性通货膨胀

答:结构性通货膨胀是指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有时在既不存在需求拉动,也不存在成本推动的情况下,仅仅是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化也可以导致价格水平持续、显著的上涨,从而引发的通货膨胀。

从经济结构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来看,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各具特点,并且千差万别,这是导致结构性通货膨胀的根源。在现代社会,由于资本和技术在不同的经济部门具有不同的特征,因此,现代社会的经济结构很难使这些资本和技术从劳动生产率较低的部门流转到劳动生产率较高的部门,从渐趋衰落的部门流转到正处于发展上升阶段的部门,从较封闭的部门流转到开放的部门。

但是,货币工资的增长速度通常是由生产率较高的部门、处于发展上升阶段的部门和开放度较高的部门决定的。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在工会追求工资均等化和公平原则的压力下,在劳动市场竞争的作用下,那些劳动生产率较低的部门、发展缓慢处在衰退阶段的部门和非开放的部门,其工资的增长速度会向生产率提高较快、正处于上升期和开放度高的先进部门看齐,使整个社会的货币工资增长速度具有同步增长的趋势。如果整个社会的工资增长速度都向那些先进的经济部门看齐,势必会导致全社会的工资增长率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这必然会导致价格水平的普遍上涨,从而引发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就是结构性通货膨胀。

4.跨国公司

答:跨国公司又称多国公司、国际公司,它是指以本国总公司为基点,通过在其他国家或地区设立分支机构,从事跨越国界的生产、销售或其他经营的垄断资本主义企业。在国外的分支机构,有的由总公司独资经营,有的是与所在国政府或私人合营的子公司。

跨国公司超越了原先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信贷资本的流动,以及国际人力资源的流动,是一种综合了资本、技术、管理、人才等众多要素的、整个生产行业的跨国转移。随着跨国公司投资的增长、规模的扩大,它们在全球经济活动中所占的地位、所发挥的作用也日益明显。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大大地促进了各种生产要素、特别是商品和资本在全球的流通,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了生产在国际的水平分工和垂直分工。正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开展生产和经营活动,并相应地带动了资本、技术、商品、人力、服务等在全球范围的流动,才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5.固定资本

答:固定资本指用于购买机器、设备、工具、厂房等耐用的劳动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属于不变资本的一部分。固定资本的物质形态全部参加生产过程,虽然受到磨损,但仍然长期保持固定的物质形态。它的价值不是一次全部转移,而是在生产过程中随着磨损一部分一部分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经过商品销售,这部分转移过来的价值又变为货币形式收回,以备更新它本身的物质形态。

二、简答题

1.为什么说投资等于储蓄是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均衡条件?答:(1)只存在家庭部门和企业部门的情形

家庭部门与企业部门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家庭部门从企业部门购买各种消费品和服务,形成消费需求或消费支出 C;②企业部门通过生产要素市场从家庭部门购买资本、劳动、土地等各种生产要素,并付给要素所有者利息、工资和租金等报酬,这些要素的报酬便构成国民收入 Y。

家庭部门所获得的国民收入一部分用于消费,一部分用于储蓄 S,因此国民收入应恒等于消费与储蓄之和,即 Y=C+S。通过金融市场,储蓄可以转换为投资 I。家庭部门从企业部门获得的国民收入一部分转化为消费,另一部分转化为投资。在一个只有两部门的经济体中,宏观经济要能正常运行,即实现宏观经济均衡,消费与投资之和必须等于消费与储蓄之和,即 C+I=Y=C+S。

方程左边是两个部门经济中的总支出,即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也是两个部门经济中的总需求,即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方程右边为总收入,即各种生产要素收入的总和,它可分解为消费和储蓄两个部分。由于总收入是家庭部门向企业部门供给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报酬或生产要素创造的价值,因此它也被称为总供给。这就是说,要实现宏观经济的均衡,总支出必须等于总收入,或者总需求必须等于总供给。方程两边同时减去消费 C,宏观经济均衡的条件就可以表示为投资等于储蓄,即投资-储蓄恒等式:I=S。

(2)    存在家庭部门、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的情形

加入政府部门会使经济运行过程加入两个经济变量:税收 T 和政府支出 G。政府支出是具有注入效应的变量,税收是具有漏出效应的变量。在三部门经济中,宏观经济均衡的条件是消费、投资与政府支出之和必须等于消费、储蓄与税收之和。即:C+I+G=Y=C+S+T。式子两边去掉 C,并移项整理,则有 I=S+(T-G)。公式左边为投资,右边仍然为储蓄,其中 S 为私人储蓄;(T-G)为政府储蓄;在三部门经济中,宏观经济均衡的条件仍然可以表示为投资等于储蓄。

(3)    存在家庭部门、企业部门、政府部门和外国部门的情形

引入外国部门将使宏观经济运行过程又增加两个变量:产品的出口(X)和进口(M)。出口是具有注入效应的变量,进口则是具有漏出效应的变量。在四部门的开放经济中,宏观经济均衡的条件可以用 C+I+G+X= Y=C+S+T+M 表示。式子左边是四部门经济中的总支出或总需求,右边为四部门经济中的总收入或总供给,在四部门经济中,宏观经济的均衡条件依然可以用总支出等于总收入或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来表示。宏观经济均衡的条件仍然可以用投资等于储蓄来表述,两边去掉 C,移项整理,则有 I=S+(T-G)+(M-X)。左边为投资,右边仍然为储蓄,其中(M-X)是外国部门的储蓄。

综上所述,一个经济社会的宏观经济要实现均衡。总支出必须等于总收入,或者总需求必须等于总供给,也可以说,投资必须等于储蓄。

2.用供求法则和需求的价格弹性理论简析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经常限制石油产量的原因。

答:石油输出国组织经常限制石油产量的做法可以用供求法则和需求的价格弹性理论分析。

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不论价格如何变动,其需求都是相对稳定的。石油需求价格弹性小于 1,因此,石油的需求曲线比较陡。在此情况下,如果石油输出国组织减少石油供给,就会导致石油价格的大幅度上升,从而增加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收入。

如图 2 所示,石油的需求曲线为 D 线,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石油的均衡价格为 P1,均衡产量为 Q1。如果石油输出国组织把石油产量限制在 Q2(Q2<Q1),这意味着石油供给的减少,从而使供给曲线左移至 S′线。在新的供给曲线下,形成新的均衡点 E2,由于石油是缺乏需求弹性的商品,石油的均衡价格大幅度地由上升为 P2。石油均衡价格上升的幅度超过均衡数量下降的幅度,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总收入增加,增加的收入为矩形 OP2E2Q2 与 OP1E1Q1 的面积之差。
20200110134952.gif

图 2 石油产量变动的影响

3.丹尼森提出的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哪些?

答: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把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分为两大类:生产要素投入量和生产要素的生产率。对于生产要素投入量,丹尼森把经济增长看成是劳动、资本和土地投入的结果。对于要素生产率,丹尼森把它看成是产量与投入量之比,即单位投入量的产出量。具体而言,丹尼森把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归结为六个:劳动、资本存量的规模、资源配置情况、规模经济、知识进展、其他影响单位投入产量的因素。

(1)    劳动

由增长核算方程可知:产出增长=生产率增长+资本份额×资本增长+劳动份额×劳动增长。显然,劳动因素可影响经济增长。

(2)    资本存量的规模

由增长核算方程可知,产出增长=生产率增长+资本份额×资本增长+劳动份额×劳动增长。显然,资本因素可影响经济增长。

(3)    资源配置情况

例如人们从薪水少的工作“跳槽”到更好的工作,劳动力从农村到城市就业,这些生产要素的再配置都会导致产量的增加或收入的增长。

(4)    规模经济

当经济运作的规模扩大时,每单位产量所需的投入更少,这主要是因为在小规模水平上使用技术经济的效率可能不高,而在更大的生产规模上则产生节约,带来规模经济效应。

(5)    知识进展

知识进展是发达国家最重要的增长因素(相对而言)。这里知识进展含义广泛,包括技术知识、管理知识的进步和由于采用新的知识而产生的结构和设备更有效的设计在内,还包括从国内和国外的有组织的研究、个别研究人员和发明家,或者从简单的观察和经验中得来的知识。技术知识是关于物品的具体性质和如何具体地制造、组合以及使用它们的知识。管理知识是广义的管理技术和企业组织方面的知识。在丹尼森看来,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进步同等重要。

(6)    其他影响单位投入产量的因素

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公有制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从数量上讲,公有制经济在资产总和上应高于非公有经济资产的总和。不过,这是对全国而言,有些地区和有些部门可以有所差别;公有经济不仅要有量上的优势,更要重视质的提高。

(2)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是指在重要基础产业和特殊行业中,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要占优势,对经济发展发挥引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这就要求提高国有经济的素质和竞争力。

5.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出发点是什么?

答:(1)社会总产品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出发点。社会总产品是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以年为单位)所生产出来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总产品也就是社会总商品资本。

(2)把社会总产品作为研究社会资本运动的出发点,是因为:

①各个个别资本之间的联系是靠商品的买卖建立起来的,因此,只有从社会总产品出发进行分析,才能把握各个个别资本之间的联系,从而把握社会总资本的运动。

②社会总产品既包含用于生产消费的生产资料,又包含用于个人消费的生活资料。这些产品卖出去之后,作为生产资料的那部分产品重新进入生产过程,成为生产资本;作为生活资料的那部分产品则进入资本家和工人的个人消费。

因此,从社会总产品入手分析,就可以看出社会总产品的一部分如何通过资本流通用于生产消费,另一部分又如何通过一般商品流通用于个人消费,从而了解社会资本运动的全过程。


相关话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