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拆线时间:头面颈术后部 4-5 日。下腹会阴部术后 6-7 日;胸上腹背臀部 7-9 日; 四肢手术 10-12 日。 减张缝线 14 日。
(术后早期活动增加肺活量,减少肺部并发症,改善全身血液循环,减少肢静脉栓塞的发生)
术后并发症:发热--最常见并发症
泌尿道感染--泌尿道原已有污染,尿潴留及各种泌尿道操作是主要原因。 考题:1.术后早期恶心、呕吐常见的原因是 B
A 颅内压增高 B 麻醉反应 C 术后腹胀 D 肠梗阻 E 低血钾2.术后尿路感染的基本原因是 A
A 尿潴留 B 膀胱炎 C 肾盂肾炎 D 肾盂炎 E 前列腺炎3.关于术后早期活动的作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E
A 增加肺活量 B 减少肺部并发症 C 改善全身血液循环
D 减少因下肢静脉瘀血而发生血栓形成 E 加强腹胀和尿潴留的发生
外科感染
1. 定义:需要外科治疗的感染,包括创伤、烧伤、手术、器械检查等并发的感染
2. 特点: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局部症状明显;多有器质性病变;组织化脓感染;需外科处理
3. 重要病因: 1)致病菌数量较多、毒力较强;2)机体抗感染能力低下
4. 按病程分类:急性感染:3 周以内;亚急性感染:3 周---2 个月;慢性感染:超过 2 个月
5. 特异性感染:致病菌、病程演变及治疗处置等与一般感染不同。致病菌:结核杆菌、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炭疽杆菌、白念珠菌等;常见疾病:结核、破伤风、气性坏疽、炭疽、念珠菌病等
非特异性感染(化脓性感染): 常见致病菌:金葡菌、溶血链球菌、大肠杆菌等;单一或多种病菌感染;常见疾病:疖、痈、急性阑尾炎、乳腺炎、腹膜炎等;急性炎症反应--- 局部脓肿
6. 预防:防止病原微生物侵入;增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切断病原菌传播环节
7. 治疗原则:消除感染病因和毒性物质,制止病菌生长,增强抗感染能力、促使组织修复
局部炎症病灶的手术处理是治疗的关键
抗感染药物的使用
全身支持治疗
毒力:病原体形成毒素或胞外酶的能力以及入侵、穿透和繁殖的能力
二重感染:又称重复感染,是指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可使敏感菌群受到抑制,而一些不敏感菌(如真菌等)乘机生长繁殖,产生新的感染的现象。
急性蜂窝织炎:指发生在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蜂窝组织的急性细菌感染的非化脓性炎症。
甲沟炎:皮肤沿指甲两侧形成的甲沟及其周围组织的化脓性细菌感染,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丹毒:皮肤淋巴管网受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侵袭感染所致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
全身性外科感染:(病因---致病菌数量多、毒力强、机体抵抗力弱) 脓毒症:因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体温、循环、呼吸有明显的改变
菌血症:脓毒症的一种,即血培养检出病原菌者,且临床上多有明显的细菌感染症状 1.潜在感染途径:静脉导管感染;肠源性感染
2. 常见致病菌: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无芽胞厌氧菌;真菌
3. 临床表现:寒战高热;精神、神志状况改变;心率加快、呼吸困难;肝脾肿大;白细胞明 显增高;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及肝肾功能受损;血培养可阳性
4. 临床诊断:原发感染灶﹢典型脓毒症表现;多次寒战高热时血液细菌培养
5. 治疗:1)原发感染灶的处理 2)抗菌药物的应用:采用及早、联合、足量的原则。根据培养结果调整用药;3)支持疗法,加强重症监护 4)对症疗法 5)伴随疾病治疗
破伤风
1. 临床表现:张口困难;“苦笑”面容;“角弓反张” “侧弓反张”; 呼吸暂停
2. 潜伏期;通常 7 日,1-2 日至伤后数月或数年因清除病灶或异物发病
3. 肌肉痉挛顺序:面部表情肌---颈背腹---四肢肌---膈肌
新生儿表现为不能啼哭、吸乳,少活动、呼吸弱或困难 4.并发症
呼吸系统病变常见:喉头痉挛、呼吸肌膈肌痉挛---窒息,死亡的主要原因 呼吸道分泌物淤积、误吸---肺炎、肺不张。
强烈肌痉挛---肌撕裂、关节脱位、骨折、舌咬伤
缺氧中毒---心动过速、心衰、心跳停止5.治疗原则
1)清创消除毒素来源,给予免疫制剂中和游离毒素,控制与解除痉挛、确保呼吸道通畅, 防治并发症等 2)伤口处理 :伤口已愈,则不需清创 3)中和游离毒素
4)控制与解除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 5)抗生素治疗:青霉素 6)支持治疗
气性坏疽:梭状芽胞杆菌引起的急性特异性感染 1.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 1~4 天,常在伤后 3 日发病,亦可短至 6~8 小时。
早期出现患肢沉重感,伤口剧痛、呈胀裂感。伤口周围肿胀、皮肤苍白,紧张且发亮。 伤口有稀薄、浆液样渗出液,可带恶臭。
轻触伤口周围可以感到捻发音,压迫时有气体与棕色渗液同时从伤口溢出。伤口暴露的 肌肉失去弹性与收缩力,切割时不出血。
2.治疗:彻底清创、应用青霉素、高压氧治疗、全身支持疗法
创伤
1. 定义:指机械性致伤因素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组织结构完整性的破坏或功能障碍
2. 分类:
按致伤因素分类按受伤部位分类
按伤后皮肤完整性分类 ①闭合伤(皮肤保持完整)②开放伤(有皮肤破损者) 按伤情轻重分类
3. 病理
(1) 局部反应:主要表现为局部炎症反应
(2) 全身反应:①神经内分泌系统变化: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交感神经一肾上腺髓质轴;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
②代谢变化:总体上处于一种分解代谢的状态,基础代谢率增高,能量消耗增加,糖、蛋白质、脂肪分解加速,糖异生增加 ,负氮平衡,水电解质紊乱
(3) 组织修复:局部炎症反应;细胞增殖分化和肉芽组织生成;组织塑形阶段
(完全修复:原来性质的细胞;不完全修复:其它性质的细胞(成纤维细胞))
(4) 伤口愈合类型:①一期愈合;组织修复以原来的细胞为主,仅含有少量纤维组织,局部无感染,血肿或坏死,组织再生过程迅速,结构和功能修复良好。②二期愈合:见于组织缺损大、创缘不整、哆开、无法整齐对合,或伴有感染的伤口的愈合。修复以纤维组织为主。 4.创伤并发症:感染;休克;脂肪栓塞综合征;应激性溃疡;凝血功能障碍;器官功能障碍
5.急救步骤:复苏--通气--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闭合性创伤:浅部软组织挫伤多因钝性外力碰撞或打击导致部分组织细胞受损,微血管 破裂出血,继而发生炎症
1. 临床表现:局部疼痛、肿胀、触痛,皮肤发红,皮下青紫瘀斑
2. 治疗:常用物理疗法,初期局部可用冷敷,12 小时后改用热敷或红外线治疗,或包扎制动闭合性骨折和脱位:先复位、再固定
开放性伤口:应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治疗,在伤后 12 小时内应用可起到预防作用! 伤口分类
①清洁伤口(无菌手术切口) 直接缝合
②污染伤口(有细菌污染而尚未构成感染) 可行清创术,直接缝合或者延期缝合
③感染伤口 先要引流,然后再作其他处理
清创术(debridement)目的是将污染伤口变成清洁伤口,为组织愈合创造良好条件。伤后 6-8 小时内清创一般都可达到一期愈合 清创步骤:书 P136
考题:1.简述胸腔闭式引流术的适应症和穿刺部位的选择。
答、 胸腔闭式引流术适用于:1.各种类型的气胸,经胸穿抽气肺不能复张者。2.血胸(中等量以上)。3.脓胸或支气管胸膜瘘。4.乳糜胸。5.开胸手术后。
气胸引流位置选在第 2 肋间锁骨中线,引流液体选在第 7~8 肋间腋中线附近,若为局限性积液应依据B超和影像学资料定位
2. 关于创伤后机体的全身反应,下列哪项错误(D)
A.体温升高是炎性介质作用于体温中枢的效应 B.伤后机体的静息能量消耗增加C.糖原、蛋白质和脂肪分解加速 D.儿茶酚胺可使淋巴细胞的功能增强E.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使肾小管回收水分增多
3. 破伤风最可靠的预防方法是(A)
A.注射破伤风类毒素 B.及时彻底清创 C.3%过氧化氢清洗伤口D.注射大剂量青霉素 E.注射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烧伤
1.定义:为热力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组织损伤。
(吸入性损伤:除热力作用外还有燃烧时有害气体吸至呼吸道,引起局部腐蚀和全身中毒的 烧伤。)
4.大面积烧伤病程分期:休克期—体液渗出期;感染期—急性感染期;修复期—创面修复期; 康复期—功能康复期
5 治疗
(1) 轻度烧伤的治疗 1.判断伤情、了解病史 2 一般处理:含盐饮料 抗菌药物 破伤风抗毒素 3.创面处理:尽快在无菌、止痛条件下清创(浅 II 度烧伤的水疱皮尽量保留,已脱落及深Ⅱ度创面的水疱皮均应移除)4.包扎或暴露:根据烧伤面积、深度、部位 及污染或感染情况考虑。
(2) 大面积烧伤的治疗处理程序 1 了解病史,判断伤情 2 保证呼吸道通畅;镇痛镇静;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做各项检查 3 根据烧伤面积 (Ⅱ、Ⅲ度) 和体重拟定抗休克补液计划; 留置导尿管,注意有无血红蛋白尿或血尿 4.有呼吸困难者予以吸氧或辅助呼吸 5.使用广谱抗生素和破伤风抗毒素 6.病情趋于平稳后进行创面初期处理或切(削)痂手术。
烧伤休克
特点 1.烧伤休克为低血容量性休克,且有一定的规律性 2.烧伤发生休克的
时间和程度与烧伤面积和深度有关 3 体液丢失的主要成分是蛋白、电解质,因此有明显的电解质紊乱和血浆渗透压改变 4 烧伤休克严重,极易诱发内脏并发症。
治疗:(1)补液治疗: 补液速度: “先快后慢”
(2) 保持良好的呼吸功能:主要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良好的气体交换和氧供。
(3) 镇静止痛:剧痛和烦躁可加重休克,故镇静止痛对休克的防治有辅助作用。应注意的是,血容量不足可使脑缺氧而烦躁不安,此时需注意补充血容量。
(4) 其他药物治疗:强心药物、血管活性药物、皮质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