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遗传学重点总结-医学遗传学笔记(期末考研复试)(4)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20-05-12


Hb Bart’s 胎儿水肿综合症(α0/α0)
    血红蛋白 H 病(α0/α+)
    标准型(轻型)α地中海贫血(α0/αA   或    α+/α+    )
    静止型α地中海贫血(α+/αA )
ii.        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β-thalassemia) 遗传学    AR
完全不能合成β 链—— β0 地贫;能部分合成β 链——β+    地贫(约为正常的 5% ~ 30%)
    重型β 地中海贫血(β0 /  β0    及    β0 /  β+    )患者不能合成β链,α链过剩而沉降到红细胞膜上,引起膜的性能改变,发生严重的溶血反应。组织缺氧,促进红细胞生成素分泌,   刺激骨髓增生,骨质受损变得疏松,可出现鼻塌眼肿、上颔前突、头大额隆等特殊的“地中海贫血面容”
    中间型β 地中海贫血(β+/  β+及   β+ /  δβ+        ):一般是β+地中海贫血基因的纯合子,患者的基因型通常为β+(高 F)/β+(高 F)或β+/δβ+。病人的症状介于重型和轻型之间,故称为中间型。
    轻型β 地中海贫血(β0 /  βA 及   β+ /  βA        ):发生于β0 或β+地中海贫血基因的杂合子,无任何临床症状。
2)    血浆蛋白病(Plasma Protein Disease) 血浆蛋白病是血浆蛋白遗传性缺陷所引起的一组疾病。在血浆蛋白病中以血友病较常见。血友病(hemophilia)是一类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性疾病
a)    血友病 A(hemophilia , 甲型血友病或第Ⅷ因子缺乏症) 遗传学与发病机制
    XR
    FⅧ缺乏所致凝血缺陷
    FⅧAHG(抗血友病球蛋白,FⅧ凝血成分)
    FⅧAg(Ⅷ因子相关抗原)
    ⅧvWF(von Willebrand 因子) 临床表现:
    重型:出生后即发病,“自发性”肌肉、关节出血
    中间型:发病年龄较早,出血倾向较明显
    轻型:发病年龄较晚,无自主性出血,关节、肌肉出血较少
基因诊断:DNA 印记杂交技术、PCR-RFLP 技术、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法、RNA 酶裂解法、
PCR-SSCP(单链构象多态性)法
b)    血友病 B( Hemophilia B ) 发病机制
凝血因子Ⅸ缺乏或其凝血功能降低所致(FⅨ基因定位于 Xq27,全长 35kb,由 8 个外显子和 7 个内含子组成,成熟的 FⅨ由 415 个氨基酸构成。)
临床表现
大片段基因缺失→ 血浆中 FⅨ抗原水平甚低或完全没有→ 严重的血友病 B
点突变:无义突变→ 重型血友病 B    错义突变→ 不同程度的血友病基因诊断:RFLPs 连锁分析法、Southern 印迹杂交分析    大片段缺失
c)    血友病 C( Hemophilia C)
d)    Von Willebrand Disease(血管性假血友病, AD 或 AR) vWF 因子缺乏所致,
3)    结构蛋白缺陷病
10
 
a)    胶原旦白病(inherited disorders of collagen ) 例如:成骨不全 (Osteogenesis Imperfecta) 遗传学
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    Ⅰ型胶原异常所致
    具有遗传异质性Ehlers-Danlos 综合症遗传学
    遗传异质性
    AD 或 AR
临床:指关节可以过度弯曲伸展。皮肤松弛、皮肤脆薄易于损伤伤后愈合差,疤痕菲薄
b)    肌营养不良症(muscular dystrophy)
例如:Duchenne 型肌营养不良症 (DMD,XR) 遗传学
DMD 基因定位于 Xp21.2,全长约 2300kb,含 70 个外显子,编码 400kd 的多肽链-dystrophin;
5´端或中央区缺失突变 →dystrophin 无法合成(DMD)或合成量降低(BMD)。
Becker 型肌营养不良症    (BMD)
4)    受体病 (Receptor Disease)
例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familiar hypercholesterolemia)
遗传学
本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LDL 受体基因定位于 19p13.1-p13.2。LDL 基因突变包括碱基替换、插入、缺失等,其中以碱基缺失较多见。
发病机制
    无受体合成
    合成后转运到细胞表面的过程缺陷
    受体与 LDL 的结合缺陷
    内运过程缺陷
    在被凹聚集过程缺陷
临床:脂肪沉积于关节、眼睑等处。
5)    膜转运蛋白病
例如:囊性纤维样变 (cystic fibrosis , CF )(Cl-通道蛋白,CFTR) 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全身外分泌腺细胞分泌黏液不能及时清除 → →积滞在导管和腺泡中→ →阻塞和感染累及呼吸道、消化道、汗腺、男性患者伴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
胱氨酸尿症 ( cystinuria)
遗传学
 

发病机制临床表现
 
Ⅰ型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Ⅱ型和Ⅲ型均为常染色体不完全隐性遗传。
膜转运蛋白缺陷 → →肾小管对氨基酸重吸收障碍 → →尿液中氨基酸含量升高→ →尿路结石尿路结石引起尿路感染和绞痛等症状
 
先天性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症(congenital glucose-galactose malasorption)
遗传学 AR
发病机制
小肠上皮细胞转运葡萄糖、半乳糖的膜载体蛋白异常,致使葡萄糖和半乳糖吸收障碍,患者肠道内渗透   压改变而使肠液增加,患者出现水样腹泻。
临床表现    婴儿喂食含葡萄糖和半乳糖的食物后随着腹泻加重继而出现脱水、营养不良等症状。
2、先天性代谢缺陷(inborn errors of metabolism)
基因突变所引起的酶的结构改变或合成障碍,都有可能引起某种代谢过程的中断或紊乱。如果这种基因突变恰
11
 
好发生在生殖细胞或受精卵中,就有可能传递给后代,从而使后代产生相应的先天性代谢缺陷(或遗传性酶病
(hereditary enzymopathy)
3、先天性代谢缺陷的共同规律:
1)    酶缺陷与酶活性
2)    底物堆积和产物缺乏
3)    底物分子的大小与性质
4)    临床表型与酶缺陷
4、各论:
1)    糖代谢障碍
a)        半乳糖血症(galactosemia) 遗传学
半乳糖-1-磷酸尿苷酰转移酶(GPUT)缺陷,本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致病基因定位于 9p13,发病率约为1/50000 。
发病机制
半乳糖和 1-磷酸半乳糖在血中累积,部分随尿排出。1-磷酸半乳糖在脑、肾中累积可分别导致智力障碍、肝损伤甚至肝硬化及肾功能损伤等。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患儿对乳糖不耐受,婴儿哺乳后呕吐、腹泻,继而出现白内障、肝硬化、黄疸、腹水、智力   发育不全等。
诊断
实验室检查测定酶活性
血和尿中半乳糖浓度
红细胞中半乳糖-1-磷酸的含量预防及治疗
确诊后应立即停乳,代之豆浆。严重者应逐日监测尿内半乳糖水平。
新生儿筛查可早期诊断。可用羊水细胞或绒毛细胞培养物的酶学分析行产前诊断。
b)    蚕豆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遗传学
X 连锁不完全显性,基因定位于 Xq28,G6PD 缺陷。分布具有世界性,我国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 尤其是广东。
发病机制
G6PD 缺陷,导致 GSH 生成减少,细胞抗氧化损伤能力下降,引起红细胞膜损伤;血红蛋白β链 93 位半胱氨酸巯基氧化,四聚体解离,形成 Heinz 小体,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破坏出现溶血。
蚕豆、伯氨喹啉等富含氧化物,服用后可加重该病。临床表现:
常见于 10 岁以下小儿,1—5 岁为发病高峰。进食蚕豆后,蚕豆中的物质可使患儿体内的葡萄糖六磷酸脱氢酶被分解,导致大量红细胞破裂溶血,使患儿出现溶血性贫血。发病轻重则与吃蚕豆多少无关,一般在进食蚕豆后 1—2 天内发病,早期病人常出现全身不适、胃口不佳、发热、头昏等酷似肝炎的症状。重症病人会由于大量红细胞被破坏而释放出胆红素,导致黄疸、浓茶样的血红蛋白尿、肝脾肿大,并有恶心呕吐、腹痛等临床症状,    若不及时抢救治疗,发病后 1—2 天内就会死亡。
c)    糖原贮积症(glycogen storage disease,GSD) 遗传学
糖原贮积症是一类较罕见的遗传代谢病。由于酶的缺陷,使糖原在肝脏及肌肉中的代谢缺陷所致。根   据所缺的酶不同,可将糖原贮积症分为Ⅰ~Ⅷ型,多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以Ⅰ型为最常见。
i.    Ⅰ型糖原贮积症: 发病机制
葡萄糖-6-磷酸酶的基因缺陷,使肝、肾、及肠粘膜等组织中糖原蓄积。  临床表现
12
 
患者易出现低血糖,并有肝、肾肿大等症状,严重时会发生酸中毒。
ii.    Ⅱ型糖原贮积症: 发病机制
基因定位于 17q25.2,溶酶体内α-葡萄糖苷酶的缺乏,使糖原处理障碍,造成溶酶体内糖原堆积, 病变累及全身肌肉。
临床表现
一般在儿童期即发病,患者因心肌无力、心脏扩大而最终死于心力衰竭
d)    粘多糖贮积症(mucopolysaccharidosis,MPS) 发病机制
粘多糖由结缔组织合成,是二糖重复单位串联而成的多糖链,粘多糖分解时需要多种酶的参与,这些酶的遗传性缺陷可导致粘多糖降解受阻,蓄积于溶酶体中形成粘多糖贮积症。
临床:
患儿出现肝脾肿大、骨骼异常、智力障碍等症状,蓄积的粘多糖可随患儿的尿液排除
2)    氨基酸代谢障碍
a)    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 遗传学
一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氨基酸代谢病,疾病基因已定位于 12q24.1。发病机制
PKU 患者 PAH 基因突变使患者肝脏内 PAH 缺乏,苯丙氨酸不能转变为酪氨酸,后者转化为苯丙酮酸和苯乳酸并在体内累积,并导致血液和尿液中苯丙氨酸及其衍生物排出增多。
临床表现
临床上表现为精神发育迟缓,皮肤、毛发和虹膜色素减退,头发呈赤褐色,癫痫,湿疹,特殊的鼠样   臭味尿。患儿在出生后若不及早得到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便出现不可逆的大脑损害和严重的智力发育障碍。
诊断:临床表现、新生儿筛查、尿三氯化铁试验、血氨基酸分析、酶学分析、DNA 分析
治疗:目前临床上常在婴儿出生后立即进行 PKU 的筛查,一经肯定,立即给患儿停乳,喂给低苯丙氨酸水解蛋白,禁荤食、乳类、豆类和豆制品,可以达到临床痊愈。
b)    白化病(albinism) 遗传学
酪氨酸酶基因缺陷,遗传方式为 AR;致病基因定位于 11q14-q21。发病机制
患者体内酪氨酸酶酶缺乏,不能有效地催化酪氨酸转变为黑色素前体,最终导致代谢终产物黑色素缺

相关话题/医学遗传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