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按照土地多少纳税
三. 统一度量衡,制造标准度量衡器在全国统一施行
四. 参照李悝《法经》制订秦律
五. 烧诗书,禁游学,打击儒家复古思想,确立法家思想地位
④商鞅虽死,秦法未亡,其变法成果延续不变,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使得秦日益强大,奠定了秦统一六国的基础;秦朝治国措施很多在商鞅变法的基础上加以完善,秦律、统一度量衡、县制等;确立了法家思想对于封建制度的发展和巩固是的积极意义的;但是商鞅的高压政策,特别是焚烧诗书不仅极端压制了人民的思想,对于我国文化典籍也是一种摧残
商鞅即卫国公孙鞅,也称卫鞅。少好刑名之学,曾作过魏相公叔痤家臣。后来公叔痤去世,公元前359年,卫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续修穆公之业,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先以帝道说之,孝公时时瞌睡;次以王道说之,然而犹未中旨;最后以霸道说之,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变法强国主张,孝公大悦,任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公元前356年,商鞅进行第一次变法,内容包括:(一)颁发法律,制定连坐法,轻罪用重刑;(二)奖励军功,禁止私斗,颁布按军功赏赐的二十等爵制度;(三)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特别奖励垦荒;(四)焚烧儒家经典,禁止游宦之民。到了公元前350年,商鞅又进行第二次变法,进一步从经济和政治上进行改革,内容包括:(一)废除贵族的井田制,「开阡陌封疆」,(二)普遍推行县制,设置县一级官僚机构;(三)迁都咸阳,修建宫殿;(四)统一度量衡制,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五)开始按户按人口徵收军赋;(六)革除残留的戎狄风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两次变法,使得秦国大治。
商鞅变法
战国时秦国进行的政治、经济改革。商鞅即卫国公孙鞅,姓公孙氏,名鞅,也称卫鞅。少好刑名之学,曾作过魏相公叔痤家臣。后来公叔痤去世,公元前359年,卫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续修穆公之业,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先以帝道说之,孝公时时瞌睡;次以王道说之,然而犹未中旨;最后以霸道说之,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变法强国主张,孝公大悦,任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秦孝公六年(前356),商鞅进行第一次变法,内容包括:(一)编造户籍,五家为“伍”,十家为“什”;颁发法律,制定连坐法,告奸者赏,不告奸者腰斩,匿奸者与降敌同罚,轻罪用重刑;(二)废除贵族世袭特权;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定秦爵二十级,凡斩敌首一个,赐爵一级;禁止私斗,违者重罚;(三)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特别奖励垦荒,生产粟帛多者可免除徭役;(四)焚烧儒家经典,禁止游宦之民。到了公元前350年,商鞅又进行第二次变法,进一步从经济和政治上进行改革,内容包括:(一)废除贵族的井田制,「开阡陌封疆」,允许土地买卖;(二)普遍推行县制,设置县一级官僚机构,在全国设四十一县;(三)迁都咸阳,修建宫殿;(四)统一度量衡制,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五)开始按户按人口徵收军赋;(六)革除残留的戎狄风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商鞅先后两次变法,使秦国为战国时最强大的国家,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申不害改革/申不害相韩(前355)
申不害在韩国韩昭侯时期进行的改革。
申不害,郑国人。韩国灭掉郑国后,韩昭侯重用他为丞相,“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在韩国主持改革,改革以“术”为特征,以“修术行道”为指导思想,强调君子以权术驾驭群臣。整顿官吏队伍,对各级官吏的职权和任务进行规定,以为标准测量、选拔人才。对官吏加强考核、监督,实行“操契以责其实”。
韩国君主专制得到加强,国内政局得到稳定,贵族特权受到限制,百姓生活渐趋富裕,史称“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但申不害改革仅用权术之变代替制度改革,所以尽管能使政治一度清明,但是不能迎来富国兵强的大发展。
【细节补充】
韩昭侯八年(公元前355年),韩昭侯任用申不害担任韩国相国。申不害运用法家的权术,实行法家的主张,使韩国国内得到治理,诸侯不来侵伐。
韩昭侯十一年(公元前352年),韩昭侯前往秦国与秦孝公会见。
韩昭侯二十二年(公元前341年),申不害去世。
乐毅兴燕/乐毅改革(前312)
战国后期乐毅在燕国实行改革。
乐毅,中山人,拜燕上将军,受封昌国君,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主要的改革措施有:“明奉法,审官断”,制定法律,严厉法制,加强对官吏的审查考核;“察能而授官”的用人原则,只讲官爵和禄位授予有功有能之人,克服“亲亲”“贵贵”的用人传统;“循法令,顺庶孽者,施及萌隶”,对于遵守法纪的顺民、贫民和奴隶给予奖励,促进了燕民自觉守法,安定社会秩序;军事上进行战法和纪律训练,军纪和战斗力提升
乐毅改革使得国家富强,民气高涨,终于破临淄,一雪前耻。后燕惠王对乐毅有所不满,派骑劫代替乐毅任将领,燕国在与齐国交战中连连败退。
【细节补充】
公元前312年至公元前279年在位,即位后招贤纳士,在位期间燕将秦开大破东胡、朝鲜、真番,上将军乐毅联合五国攻齐,占领齐国七十多城,使齐国只剰莒、即墨二都尚存,造就了燕国的盛世。
“胡服骑射”(前307)
战国时期赵武灵王的军事改革。
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吸取了北方少数民族骑马作战的优点,进行「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发展骑兵开拓北地。胡服骑射虽然引起贵族的不满,却使赵国的军事力量强大起来。赵惠文王继位后整顿内政,当时楚、齐相继衰弱,赵国因此成为唯一能与秦国争雄的强国。
制度律令
卿大夫专政
指战国时期王室衰微,卿大夫掌握国家政权或者分割公室的历史情况
实例:田氏代齐;从六卿专政到三家分晋
意义:卿大夫专政从表面上看是政治斗争,其实是春秋战国时期新兴封建势力和旧势力的斗争,是春秋晚期宗法制和分封制瓦解的表现。
尊王攘夷
春秋时期的外交策略。
平王东迁以后,周天子权威大大减弱,诸侯国内的篡权政变和各国之间的兼并战争不断发生,同时边境族群趁机入侵,威胁中原各国安全。齐桓公称霸后,采用管仲建议,打出“尊王攘夷”口号,指导方针是“尊崇周王室,诸侯不兼并,侵夺外夷地”,利用周室正统地位团结诸侯,以对抗经常威胁中原的夷狄和楚国,进而确立自己霸主地位的权威。齐桓公抗狄救邢、卫,史称“邢迁如归,卫国忘亡”,受到极大赞赏。
之后各国也皆以“尊王攘夷”为口号,但没能够做到像齐桓公那样符合“礼”的条件。“尊王攘夷”后来演化为政治口号,在近代朝鲜、日本等都有出现。
合纵连横
战国时期诸侯国的外交策略。
合纵指“合众弱以攻一强”,代表人物公孙衍、苏秦;连横指“事一强以攻众弱”,代表人物张仪。此思想产生于齐秦对峙时期,以三晋为主,联合燕楚抗击齐秦是合纵;以三晋为主,联齐抗秦或联秦抗齐为连横。随着斗争发展,战国后期六国联合抗秦为合纵,六国分别投靠秦国为连横。
合纵连横的斗争适应了战国形势发展的需要,体现出极高的策略思想,纵横家成为诸子百家之一,其事迹主要载于《战国策》中。
远交近攻
战国时期秦国的一项外交政策
公元前266年秦昭王采纳范雎的建议,采取远交近攻政策。内容是远交齐楚,近攻三晋,才能做到"得寸即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远交近攻的策略破坏了东方各国的合纵,巩固所攻占的土地,对秦最终统一六国具有深远意义
上计
战国、秦汉时地方官府定期向中央呈报施政情况,作为官吏考课依据的制度。
汉朝上计制分两级,县令长于年终将该县户口、垦田、钱谷、刑狱状况等,编制为计簿呈送郡国;郡守国相再编制郡的计簿上报朝廷,上计官员西汉为长史或丞,东汉有专职的上计掾﹑史。根据考核结果,予以升、降、赏、罚。时间通常在岁终之月,秦朝汉初为九月,由司徒主管;后改到十二月,由尚书台主管。
每年年终由郡国向京师的上计称为常课,三年一考察治状称为大课。除计簿外,地方上把向朝廷申报的其它簿籍或贡奉物品也一并带去,郡国向中央推举的孝廉之类人才也可相随而行,称为“计偕”。
“上计”制度的建立,意味着中央对地方财政控制的加强。秦律的《仓律》中即提到有关县里上计的情况。汉律中有《上计律》,是处置上计事务的专门律条。地方官上计时常舞弊,尽管存在不少弊病,但对于从上而下的层层督课仍起到较大的作用。
经济活动
郑国渠(前246)
战国时期关中平原上最早兴建的大型人工灌溉渠道。秦王政元年(前246)采纳韩国水工郑国的建议开凿,故名。
主要工程从中山西瓠口(即谷口,又称焦获薮)利用西北向东南逐步倾斜的地形,引泾水东流,至今三原县北,合浊水,利用浊水及石川河水道,再引流东经今富平、蒲城之南,注入洛水。全长三百余里。整个工程由渠首、引水渠、灌溉渠三部分组成,除在中途利用部分天然河流做灌溉渠外,还截取了纵流小河做水源的补充,设计合理。建成后,“灌泽卤之地四万余顷”,皆亩收一钟(即六石五斗)。从此,“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唐代郑、白二渠趋于混合,主要发展白渠,郑国渠逐渐湮废。
科学文化
轴心时代
德国学者卡尔·雅斯贝尔斯提出的关于人类文化突破现象的学说。
《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他指出在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间,在北纬30度左右的地区,各大文明几乎同时诞生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佛陀、孔子、老子等先哲,这些先哲思想成为各自文明的思想源流。并且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这个时期的人类文明精神获得了重大突破,至今都无法超越,他称之为“轴心时代”。
20世纪,“轴心时代”因打破了长期来的西方中心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受到西方学术界的冷遇,直到20世纪末才逐渐被人认可。近些年来,有学者提出了“新轴心时代”的学说。
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汉朝《汉书·艺文志》作者班固据刘歆《七略》把儒家经典列入〈六艺略〉中,在〈诸子略〉中又把先秦至汉初各学派分为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十家,同时,还著录各家著作,「凡诸子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
各派争论政治、思想领域的各种问题,如天道观、认识观、人性论、名实关系、伦理礼法以及各种政治主张,“各推所长,穷知究虑,以明其指”,又互相影响,“辟犹火水,相灭亦相生”。相互争论又互相影响,百家学说成为后代思想家的思想理论形式。
“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特别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可以称之为中国的轴心时代。
稷下学宫
战国时期田齐的官办高等学府,位于齐国国都临淄稷门附近。
齐国统治者采取了优礼学者的态度,封了不少著名学者为“上大夫”,实行“不任职而论国事”、“不治而议论”、“无官守,无言责”的方针,学术氛围浓厚,思想自由,以黄老之学为官学,各个学派并存。在其兴盛时期汇集了天下贤士多达千人左右,其中著名的学者如孟轲、淳于髡、邹衍、田骈、慎到、申不害、荀况等。这些学者们互相争辩、诘难、吸收,成为真正体现战国“百家争鸣”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