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管理学全套笔记(3)

本站小编 西南财经大学/2015-08-17



  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学习计划的任务和内容、确定目标及其次序、目标管理、计划的编制、组织执行和战略规划等问题。

计划就是通过调查研究,预见将来,制定出组织的目标和计划,统一组织和指导组织内部各单位、各类人员的活动,以实现组织的宗旨。计划是管理的重要职能,是任何组织为实现自身使命所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的管理职能。

  

一、计划的任务与内容
计划的重要性。      

1.  组织宗旨的实现必须有计划;

2.  计划贯穿于组织系统的各个方面,贯穿于组织活动的始终;      

3.  计划是为领导的科学决策服务的 ;

4.  计划职能具有领先性,为实现其他管理职能提供基础; 

5.计划是调节和相对稳定一个组织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紧密联系的工具。

计划的任务。

1.     确定目标;     

2.  分配资源;

3.  组织业务活动;

4.  提高效益。

计划工作的内容。

计划工作的内容分为:宗旨或使命、目标、战略或策略、方针政策、规章、程序、规划、预算等。从计划职能的实现过程来看,它们是一些相互关系的多层次关系。                                                 
二、 确定目标及其次序

在确定目标时必须考虑三个方面:目标的优先次序,目标的时间和目标的结构。

目标的优先次序。

目标的优先次序就是,在一定时间内组织的各个目标按主次轻重排队的顺序。确定目标的优先次序是极为重要的,因为任何组织都必须以合理的方法来分配其资源。

目标的时间。

        目标的时间因素意味着实现目标的时间长短有不同。许多组织为不同的时期制定不同的计划,这个做法就是考虑到目标的时间因素。

        目标的结构。组织一般分为若干管理层次及若干管理部门,这就要求为每个层次、部门规定目标, 每个层次、部门实现了自己的目标,组织的总体目标就能实现。因此,组织内各层次部门应根据组织总体目标制定自己的目标,形成组织的目标体系。

组织目标体系有着重要的作用。

         组织目标的多元化。企业在确定目标的过程中必须看到这些利益集团的相对重要性,对计划和目标必须包括他们的利益并尽可能使其协调一致。社会组织的目标是多元化的,这些目标又成为组织的多样化任务。管理者的最大难点在于如何协调、平衡和管理这些多元化的目标。

衡量目标的标准。

目标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

组织次目标的八个方面,(1)市场情况;(2)创新;(3)生产率;(4)物质和财力;(5)利润率;(6)管理人员的工作和责任;(7)工人的工作和态度;(8)公共责任。

我国企业总体目标分解的内容:(1)贡献目标;(2)市场目标;(3)发展指标;(4)利益目标。

有效的管理要求目标是可以衡量、可以检验的。检验或衡量目标的标准应是:

1.  目标是定量化的;

2. 目标可以是定性化的 ;

3. 衡量的标准与目标性质的要求是一致的。
三、 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把经理人的工作由控制下属变成与下属一起设定客观标准和目标,让他们靠自己的积极性去完成。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作为组织管理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归宿点和手段,贯穿于一切活动的始终。它要求在一切活动开始之前,首先确定目标,一切活动的进行要以目标为导向,一切活动的结果要以目标的完成程度来评价,充分发挥“目标”在组织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形成中的积极作用。

目标管理把经理人的工作由控制下属变成与下属一起设定客观标准和目标,让他们靠自己的积极性去完成。这些共同认可的衡量标准,促使被管理的经理人用目标和自我控制来管理,也就是说,自我评估,而不是由外人来评估和控制。

奥迪奥恩关于目标管理的定义。

        目标管理的特点。目标管理的最大好处在于它使管理人员能够控制他们自己的成绩。这种自我控制可成为更强烈的动力,推动他尽自己最大力量把工作作好。实行“参与式管理”,经过上下结合的方式反复协商、综合平衡定下来的目标更具有动员性和激励性,有利于目标的实现。

目标管理的主要作用:

1.能提高计划工作的质量;

2.能改善组织结构和授权;

3.能激励职工去完成任务;
4.使控制活动更有成效。 

我国推行目标管理的应用同其他管理方法和制度结合起来,创造出的经验。
 

四、战略规划

 
 

战略是计划的一种。它和普通计划的不同地方是它比较注重企业内外的环境,特别是考虑企业的优势和劣势,从而去掌握面对的机会和应付可能出现的危机。如果管理得宜,企业可以善用其长而避短。

         战略规划的重要性。

每一个企业都需要战略规划,因为战略规划提供了一个行动纲领,可以让企业有依据地运行,不致迷失方向,浪费资源。任何战略规划都是和企业的外部环境、长远发展方向和资源配置有关的。一个合宜的战略可以使企业有效的利用其资源。

不适当的战略规划或不适当的执行可能令企业错失良机,更可能导致严重亏损,甚至倒闭。

战略规划的焦点。

         1、战略规划的范围;        

2、增加价值;

3、卓越能力和竞争优势;

4、配置资源;

        5、协同增益。

        战略规划的制订。战略规划的制定过程主要包括检视企业或经营业务的运作目的和环境的需要,然后提出可供选择的战略规划方案以及选择一个合适的战略规划方案。

环境的分析一直都是战略规划制订的核心问题。

1、组织的环境分析

(1)外部环境

(2)内部环境

2、企业性战略规划
  3、经营业务性战略规划

战略规划的模式:波特竞争战略规划模式和通用经营战略规划模式。

(1)波特竞争战略规划模式

经营竞争战略规划的战略着眼点:成本领先(cost leadership)、差异性(differentiation)和集中性(focus)。

       (2)通用经营战略规划模式

       该模式的战略共有四个:开发型(prospector)、防守型(defender)、分析型(analyzer)和被动型(reactor)。

战略规划的执行。战略规划执行本身就是企业组织对内在因素不断进行完善的过程。组织领导者应该不断地检查组织存在的问题,提高自己的管理意识和思维,改进领导的技巧和风格,对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塑造新型的组织文化和提高职工的士气,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加强组织的管理基础工作,才能使组织战略规划顺利地实施下去。
 
  第五章  组 织(Organizing)

       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学习组织的原则、影响组织结构的因素、组织结构的维度、新型的组织结构等问题。

       组织职能的目的是通过任务结构和权力关系的设计来协调努力。学习本章有两个关键性的概念:结构和设计。即组织结构与设计问题。

     一、组织的原则

        (一)劳动专业化的原则(work specialization)

       组织设计中,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劳动专业化的原则。劳动专业化分工原则能成功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随着生产的社会化的发展,一个人所能胜任和独立完成的工作是很狭小的。劳动专业化分工所产生的总的效率是有利的。这个看法在今天看来仍然是有价值的。

       细致专业化分工的好处可以从经济的角度来计算出来。        

       劳动专业化是降低人工成本、增加生产效率的不尽源泉。

      劳动专业化能使持有不同劳动技能的人各尽所能,充分有效地发挥他们的技能。

        贯彻劳动专业化原则的最终结果,是对任务作出最能说明每一项任务的深度和广度的说明。任务的深度反映任务的承担者在计划和控制所接受任务中享有的相
对自主权。任务的广度是指任务周期时间的长短,即在给定的时间内,任务重复的次数越频繁,其广度的限度就越小。

       组织工作的实质是要求劳动分工,但是,在计算专业化的最优程度时,除了考虑经济成本和效益之外,同时也应该考虑心理上的成本和效益。

       (二)部门化的原则(departmentation)
       所谓的部门化的原则就是将组织中的工作活动按一定的逻辑安排,归并为若干个管理单位或部门。组织内类似的活动应放在同一领导之下,以减少摩擦,提高效率。

       同部门化的原则有联系的管理问题与每项任务的专业化程度直接相关。即任务分组的方法将随各种(专业化)任务数量的增多而增多。

        任务分组的依据可分为两大类:(1)产出;(2)内部操作。根据计划职能提出的概念,这两类依据也可称为(1)目标或结果;(2)方法或活动。

        1、以产出为中心的基础

       普遍使用的以产出为中心的三种基础是产品、顾客和地理位置。

        (1)产品型部门化是把生产一种产品或产品系列的所有必需的活动组织在一起。

       (2) 顾客型部门化是按其服务的顾客为基础来组织各类活动的。

       (3)地理位置部门化是按其所在地点来组织活动。

        2、以内部操作为中心的基础

       (1)职能型部门化

        职能型部门化是按职能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分组是一种最普通的划分部门的方法,即概括企业活动的类型,将相同的或类似的活动归并在一起作为一个职能部门。

相关话题/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