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倫為人所共由,其物為人所共習,猶逵衢然,故曰:道。倫物,實事也;道,虛名也。」(《恕谷後集.原道》)
.2重實行:「浮文是戒,實行是崇。」「僕妄謂性命之理,不可講也;雖講,人亦不能聽也;雖聽,人亦不能醒也;雖醒,人亦不能行也。……即詩書六藝亦非徒列坐講聽,要惟一講即教習,習至難處來問,方再與講。講之功有限,習之功無已。」(《四存編》)
.3重形與氣質:「舍形則無性矣,舍性亦無形矣。失性者,據形求之。盡性者,於形盡之。賊其形,則賊其性矣。」「氣質拘此性,即從此氣質明此性,還用此氣質發用此性。」(《存人編》)
.4重情欲:「男女者人之大欲也,亦人之真情致性也。」(同上)
6戴震(1724-1777):(其哲學方面之重要著作有:《原善》《孟子字義疏證》)
.1性:以實然歷程中最早之內容為「性」,指本能之全部,純是自然義、事實義。(勞)
「(孟子)言理義之為性,非言性之為理。性者,血氣心知本乎陰陽五行,人物莫不區以別焉,是也。」(《孟子字義疏證》)
.2自然、必然與本然:
「言乎自然之謂順;言乎必然之謂常;言乎本然之謂德。」(《原善》)
「必然與自然,非二事也。就其自然明之盡,而無幾微之失焉,是其必然也。……故歸於必然,適完其自然。」(《緒言》)
.3氣之理(氣之道):「天地、人物、事為,不聞無可言之理者也。」(《疏證》)
「曰道,曰性,亦指其實體實事之名也。……曰善,曰理,亦稱夫純美精好之名也。」
「六經孔孟之書,不聞理氣之分;而宋儒刱言之。又以道屬之理,實失道之名義也。」
「孔子以太極指氣化之陰陽,……以兩儀、四象、八卦指易畫。後世儒者以兩儀為陰陽,而求太極於陰陽之所由生。豈孔子之言乎?謂氣生於理,豈其然乎?」(同上)
「理者,察之而幾微必區以別之名也。是故謂之分理。」(同上)
「凡有所施於人,反躬而靜思之,人以此施於我,能受之乎?……天理云者,言乎自然之分理也。自然之分理,以我之情絜人之情,而無不得其平,是也。」(同上)
「理也者,情之不爽失也。未有情不得而理得者也。」(同上)
.4欲:「理者存乎欲者也。」「欲者,有生則願遂其生而備其休嘉者也。」(同上)
「無欲則無為矣,有欲而後有為。有為而歸於至當不可易之謂理。無欲無為又焉有理?」「道德之盛,使人之欲無不遂,人之情無不達,斯已矣!」(同上)
「今既截然分理欲為二,治己以不出於欲為理,治人亦必以不出於欲為理。舉凡民之飢寒愁怨、飲食男女、常清隱曲之感,咸視為人欲之甚輕者矣。輕其所輕,乃吾重天理也、公義也。言難美,而用之治人,則禍其人。」(同上)
.5對「以理殺人」的批評:「酷吏以法殺人,後儒以理殺人。」(同上)
「尊者以理責卑,長者以理責幼,貴者以理責賤,雖失,謂之順;卑者、幼者、賤者以理爭之,雖得,謂之逆。……人死於法,猶有憐之者;死於理,其誰憐之?」
.6評論
.6.1東原由「以情絜情」言「理」,淺近平易,合於孔子由恕說仁之義。他由心之所同然來說「理」,也本於孟子。然將「理」限於氣之理,偏於靜態的理,喪失孔孟道德創生之義。其不能了解宋明理學之實義。作《孟子》疏證,非能正確了解孟學。
.6.2東原以性包含血氣心知,情欲歸之血氧,心知則是知性。知性能察見條理,由此而成德。成德入手關頭在理性意志之自覺,非純靠知性之所立。(勞)
.6.3其以太極指「氣化之陰陽」,於《易傳》思想亦不合。(勞)
* 本章於「專門漢學」,因非關哲學,略而不論。1840年,鴉片戰爭起,此時之思想家有龔自珍(1792-1841),其後有魏源(1794-1857)、嚴復(1853-1921)、譚嗣同(1865-1898)、康有為(1858-1927)、梁啟超(1873-1929)等人。這些學者之思想,或承前人,或取西學,或為變法立論,大多龐雜,哲學意義不大,亦略而不論。凡此,可參見張豈之《新中國思想史》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