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教程》考研笔记(34)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6-08-24
性要素,这就形成了文学形象不确定性的一面。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作者通过对她的描写, 告诉了我们许多仅属于她的特征。她的身份,她的美丽都是确定的;但她具体怎样美丽,具有怎 样的相貌,怎样的气质神韵,作者的描写又是不确定的,只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留待自己去 补充。
3、文学典型的审美特征是什么?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是怎样的? 文学典型有两大审美特征:鲜明的特征性和富于艺术魅力。鲜明的特征性主要指人物形象的
性格特征。其鲜明性来自两个层面:其一是具有一种别人不具备唯他才有的、能贯串其全部活动 和统摄其整个生命的总特征;凡是世人公认的典型,无不具备这个总特征。如阿 Q 的 “精神胜利 法”,林黛玉的“多愁善感”便是别人所不具备的特征。其二是反映和形成总特征的局部特征,如 特征性的人物语言、特征性的生活细节、特征性的场景等等。陆游的《示儿》临终的一句遗言, 契诃夫笔下“打喷嚏”的一个细节,杜甫的《兵车行》的一个场景,都由于特征化而成为了传世 之作。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艺术魅力的表现,即一个典型所表现 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震撼力。这是来自性格显示的一种生命的魅力。这种生命的魅力具体表现为 人物性格的丰富多彩。另一方面是艺术魅力的实质,即一个典型所具有的真实性、新颖性、诚挚 性和蕴藉性。这就是黑格尔提出的“灵魂的深度”。首先,要看文学典型在何种程度上表达了人类 解放自身的要求和改变现存秩序的愿望。其次是要看所显现的历史真实的程度。最后是要看性格 和灵魂是否合乎理想。此外,在人物的身上还折射出作家人格的真诚。由于作家的至诚至真与人 物的形象交织在一起汇为一种慑魂夺魄的真实性与深刻性,从而使得人物形象辐射出无穷的艺术 魅力。
关于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其一,典型性格是在典型环
境中形成的。所谓环境,就是那种形成人物性格、并促成他们行动的客观条件,人物性格往往是 环绕着他的典型环境的产物,典型环境不仅是形成人物性格的基础,而且还逼迫着人物的行动, 制约着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人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活,在一定的关系条件下形成其思想、情感、 行为和作风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环境影响人的一般表述。因此,孤立于典型环 境的典型人物是不存在的。其二,典型人物在环境面前也并非永远处于被动地位,在一定条件下, 又可以对环境发生反作用。其三,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又是一个互相依存的关系,失去一方,另 一方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离开了典型环境,就无从产生典型人物;而没有典型人物,也无所谓典型环境;此典型人物就是 彼典型人物的环境。
4、什么是形象?什么是典型?两者的关系怎样? 形象是文学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形式,是作家艺术家审美认识的结果,是他们根据实际
生活中的体验、认识创造出来的具体可感而又带有强烈感情色彩和具有审美价值的情境。典型是 指那些既有鲜明的独创性,又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表现了历史发展的某些必然 规律,有较高真实性的形象。形象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共同特征,典型则是优秀的、进步的文学艺 术的标志。任何典型都必定是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而形象却未必都具有典型性。所以,典型与 形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5、恩格斯关于“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论述,向文学创作提出了哪些重要 的要求?其意义何在?
恩格斯的“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命题科学地揭示了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 辩证关系。一方面典型性格是在典型环境中形成的,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就是环绕着她的典 型环境的产物。她自小多读诗书,才思聪慧使她善于思考;幼年丧母少了礼教束缚,有了个性自 由的空间,但寄居贾府,客观环境与她自由的个性形成强烈冲突,造成了她与这个环境的格格不 入。另一方面,典型人物在一定条件下对环境发生反作用。这种现象在无产阶级英雄典型那里表 现得尤为充分,通过人物的努力,法庭可以变成讲台(高尔基的《母亲》),监狱可以变成战场(如
《红岩》)。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是互相依存的,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复存在。典型人物 的刻画离不开典型环境,没有典型环境,典型人物的言谈行动甚至心理都失去了依据,成了无源 之水,无本之木。反之典型环境也以典型人物的存在而存在,失去了典型人物便失去了中心,环 境便成了一盘散沙,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形成的可能。恩格斯这个论断指出:文学创作不但要注 意作品中人物及其相互关系的统一,而且还必须考虑到人物、人物关系和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的联 系,求得三者的统一。只有作品中的人物及其相互关系艺术地再现了它所反映的时代的本质或本 质的若干方面,才会具有典型性。实现恩格斯的这个要求,我们的文学创作就能在思想深度和艺 术水准上达到新的高度。
6、举例说明文学意境的特征。
文学意境有三个特征:其一,情景交融。南宋范晞文首先发现了意境的这一特征。他说:“情 景交融而莫分也。”意思是说意境中在有两大元素。情和景是交融在一起分不开的。清代思想家王 夫之也说过“景中生情,情中含景”。这是意境的表现方法特征。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这 首诗看起来全是对客观景物的具体描写,但从那烟花三月、黄鹤楼头的美好景色中已透露出对友 人的祝福,而在写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时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也是表现得淋 漓尽致。表面上这首诗句句写景,实则句句抒情,真是一切景语皆情语。其二,虚实相生。是说 意境一般是由虚境和实境构成,实境是指逼真存在、文本中直接描写了的景、形、境,虚境则是 指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虚境是实境的升华,它体现着实境创造的意向和目的, 在意境结构中处于灵魂和统帅的地位;但虚境不能凭空产生,还必须靠实境的具体描绘来体现, 是艺术表达的重心。由于虚境要通过实境来表现,实境要在虚境的统摄下来加工,这就形成了意 境的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南宋诗人叶绍翁《游园不值》一诗描写诗人游一座花园,但园中无人, 在怅惘之际,忽见一枝红杏怒放,伸出墙外,这是实境。但诗人不得进门的遗憾,由一枝红杏引 起的怦然心动的愉悦,以及由此引起的对满园春色的推测与联想则是由实境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便是虚境。其三,韵味无穷。所谓韵味是指意境中所蕴含的多层次和文学本文意蕴的多侧面,其 中包含有情、理、意、韵、趣、味等多种因素,共同形成了意境的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不但有 象中象,韵中韵,味中味,而且还有层出不穷的“象外之象”,“味外之味”和 “韵外之韵”,让 你咀嚼不尽。唐朝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 怆然而涕下。”我们可以想象出这样一幅画面:一个独立苍茫的诗人,一座兀然耸立的高台。同时 我们又可以体会到诗人报国无门的悲愤和天才末路的痛苦。在这之外,对宇宙对人生的苍凉感更 是扑面而来。让我们回味无穷。意境的这三种基本特征集中地表达了中华民族抒情文学的审美理 想,从而使它具有与典型、意象不同的相对独立性,成为二者不可代替的人类审美理想的表现形 态之一。
相关话题/文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水文学期末作业习题答案 考研参考用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8-23个人亲自整理的《现代文学三十年》重点_适用文学综合考研
第一个十年(1917-1927) 2 五四文学思潮与运动 2 鲁迅的创作 4 《野草》与《朝花夕拾》 6 郭沫若 7 郁达夫与自叙传小说 9 周作人与美文的倡导 11 冰心 12 新月派的诗论与诗作 14 第二个十年(1928-1937) 17 30年代文艺发展与左联的建立 17 曹禺与现代戏剧巅峰 ...文学中文行政哲学笔记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8-19文学理论教程考研重点笔记 童版大题小题都有
1、文艺学:以~为对象,以揭示~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理论(研究~普遍规律即~的原理、范畴、判断标准等问题的学科;任务:~本质论,~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和~接受论)、~批评(对以~作品为中心兼及一切~活动和~现象的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和~史(~发展与变迁的历史)2、~活动: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由作 ...文学中文行政哲学笔记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8-19刘炳善《英国文学简史》完整版笔记
A Concise History of British Literature A Concise History of British Literature Chapter 1 English Literature of Anglo-Saxon Period I. Introduction 1.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1) Before the Germanic invasion (2) During the Germanic invasion a. immigration; b. Christianit ...其他考研笔记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8-19中国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 文学研究会 文学研究会是中国新文学运动中第一个纯文学团体,成立于1921年1月,发起人有茅盾等人,以《小说月报》为阵地,积极倡导文学革命。其主要理论家茅盾提出文学要老老实实表现人生,尤其应描绘被压迫的人民,在创作方法上,他主要提倡现实主义,反对唯美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研究会作家的成就,主 ...文学中文行政哲学笔记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8-16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笔记整理版
o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笔记整理版现代文学, 中国, 笔记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笔记整理版 一鲁迅 主要著作 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诗集《野草》 散文集《朝花夕拾》 杂文集16 《热风》 五四时对旧礼教旧传统的批判,与复古派的论争。 《坟》 五四后对中国历史、国民性的解剖。 《华盖集》 ...文学中文行政哲学笔记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8-16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资料笔记
第一章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 学习本章的目的与要求 本章综述了1917年文学革命开始至1949年9月30日止的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状况,对三个时期现代文学的流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描述。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对现代文学发展概况有基本的了解。对每个阶段重要的文学现象、文学论争、文学流派及思潮状况要重点掌握。 考核 ...文学中文行政哲学笔记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8-16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2003-2014年考博真题
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考博参考书目 050104 中国古典文献学 1《文献学讲义》 王欣夫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余嘉锡说文献学》 余嘉锡 上海古籍出版社 3《文献学概要》 杜泽逊 上海书店出版社 4《古籍整理概论》 黄永年 上海书店出版社 5《校勘学释例》 陈垣 上海书店出版社 6《古籍印本鉴定概说》 陈 ...考博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8-14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613 中国文学基础 考研真题
中国人民大学 2010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613 中国文学基础 一、填空题 1、曹禺的成名作是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3、高乃依的代表作,德莱塞的代表作--4、50 年代政治抒情诗的代表诗人是贺敬之和--5、金钏、柳湘莲、晴雯是出自6、杜丽娘出自7、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8-11武汉大学2002-2000工程水文学考研真题详细答案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