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教程》考研笔记(35)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6-08-24
7、本书所讲的“审美意象”与一般的意象有何不同?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一般的意象主要有四种:心理意象、内心意象、泛化意象、观念意象及其高级形态的审美意
象。其中,泛化意象是文艺作品中出现的一切艺术形象或语象的泛称,基本上相当于“艺术形象” 或“形象”这个概念。本书所讲的“审美意象”则指的是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 诞性为其基本特征的,在某些理性观念和抽象思维的制导下创造的具有求解性和多义性的达到人 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它不仅是观念意象的高级形态,也与典型、意境一样,属于艺术 至境的高级形象形态之一。
审美意象有如下基本特征:其一,审美意象的本质特征是哲理性。中国古代把意象看成是表 达“至理”的手段,二十世纪现代派文学艺术也把表达哲理和观念看作是意象创造的目的和最高 审美理想。这就决定意象从本质上讲,就是“表意之象”。反之,也就不能称之为意象,更不能称 为审美意象了。其二,审美意象的表现手法特征,往往在于象征性。这里所说的象征是一种狭义 的象征。也就是说,意象实际上已成为某种“意义”的载体。这种形象并不直接就它本身来看, 而是就它所暗示的一种较广泛、较普遍的意义来看。于是象征也成了一种判定一个形象是否为审 美意象的尺度。其三,意象的形象特征往往具有荒诞性。中外文论都已揭示了审美意象往往是一 种有悖常规的形象,它的外在形态的荒诞奇怪和内在事理的有悖常理构成了“荒诞”的双重内涵。 审美意象一般都是通过形象上的“愈出愈奇”和事理上的“不可思议”引起人们的思考。即使有 的意象不具有外在的荒诞性,也必然含有某种内在的荒诞性,如《等待弋多》等。所以,“荒诞” 是审美意象很普遍的特征。其四,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是审美意象的思维特征。由于意象在本 质上是以表达哲理为上目的的“表意之象”,所以它的创作思维过程是从抽象到具象的。如艾略特 所说的那样要为思想寻找“客观对应物”。而物象的选择和形象的设计是受抽象思维即“意”的制 约的。其五,审美意象的鉴赏特征是求解性和多义性。由于在创造意象时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 便使意象鉴赏思维的特点变成了审美“求解”的过程。即从对具体形象的揣摩、思考达到对哲理 观念的领悟。人们的审美心理也变成了猜测的过程。但是好的象征意象,又往往使人始终也难得 出最为确切的结论,好象有无数个“解”。这是因为一方面作家有意隐藏自己的立意,以求神秘含 蓄;另一方面是作家选择的象征物,对于作家来说虽是他为思想创造的“对应物”,但是读者并不 了解作者的思路,而只能凭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智慧去猜想,这样,不同的读者便会猜出不同的 意义来,有的甚至南辕北辙。这便是审美意象多义性的原因。
8、圆形人物和扁形人物有什么区别? 首先圆形人物是指文学作品中具有复杂性格特征的人物。这类人物在小说中往往都是多义与
多变的人物。这类人物的特点是性格有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而扁形人物是指文学作品中性格缺少 变化或性格特征突出而单一的人物。这类人物的特点是性格没有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其次,圆形 人物基本特征是:圆形人物的塑造打破了好的全好、坏的全坏的简单分类方法,按照生活的本来 面目去刻画人物形象,更真实、更深入地揭示人性的复杂、丰富,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这种塑
造人物的方法给读者一种多侧面、立体可感的印象,往往能够带来心灵的震动。而扁形人物基本 特征是:为一般而寻找特殊,共性对个性占有优势,直接以纯净的性格形态出现,能够比较明确、 直接、集中地反映人物地典型化。其艺术特征明显体现为单一性、稳定性和和谐性。
第十一章 叙事性作品
【本章串讲】 1、叙事性作品是文学作品中同抒情性作品相区别的一种基本的话语类型,是用话语虚构社会
生活事件过程。 2、文学虚实的审美意识形态本质既制约着虚实的内容,也制约和影响着叙事的形式。
3、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是故事。故事由事件、情节、人物、场景诸方面组成。
4、叙述内容的存在形态则是结构。结构分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
5、叙述话语是指叙事文本的形式特征,“讲”(也就是叙述)故事的过程称之为“文本时间”, “故事”内容发展的过程称之为“故事时间”,两者之间的关系主要从三个方面表现出来,就是时 序、时距和频率。
6、视角是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视角的特征常常根据叙述人称决定,具 体来说,可分为第三人称、第一人称以及第二人称。
7、叙事动作是指叙事作为活动的特征,具体包括三个方面,即叙述者与作者、叙述者与声音、 叙述者与接受者。
一、名词解释
1、叙事学:20 世纪 60 年代,受俄国普罗普民间故事分析与法国结构主义的影响,逐步形成 了一种新的研究叙事艺术的理论和批评方法,这种新理论就称为叙事学。
2、文学的叙事:文学的叙事,就是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的过程。叙事有两个特征:(1) 叙事的内容是社会生活事件过程,即人的社会行为及其结果。其二,叙事是话语的虚构,只要符 合生活与情感的逻辑就行,无须到生活中去求证,但却可能在更深刻的层次上揭示人生与现实社 会的本质。
3、叙事的构成:(1)叙述内容,指构成一段叙述话语主体的故事内容,即被讲述的故事,包 括事件、人物、场景等。(2)叙述话语,即叙事作品中讲述故事的语句。(3)叙述动作,即产生 出叙述话语的“叙述”活动本身。
4、事件:事件是指相对完整的叙述单位,由人物行为及其后果构成。一个事件就是一个叙述 单位。
5、情节: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情节性叙事作品中的世界作为对现实 世界的反映,是作者从自己的思想感情倾向出发对生活现象加以组织的结果,其中体现着作者的 主观能动性,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带着作者的局限和偏见。
相关话题/文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水文学期末作业习题答案 考研参考用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8-23个人亲自整理的《现代文学三十年》重点_适用文学综合考研
第一个十年(1917-1927) 2 五四文学思潮与运动 2 鲁迅的创作 4 《野草》与《朝花夕拾》 6 郭沫若 7 郁达夫与自叙传小说 9 周作人与美文的倡导 11 冰心 12 新月派的诗论与诗作 14 第二个十年(1928-1937) 17 30年代文艺发展与左联的建立 17 曹禺与现代戏剧巅峰 ...文学中文行政哲学笔记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8-19文学理论教程考研重点笔记 童版大题小题都有
1、文艺学:以~为对象,以揭示~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理论(研究~普遍规律即~的原理、范畴、判断标准等问题的学科;任务:~本质论,~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和~接受论)、~批评(对以~作品为中心兼及一切~活动和~现象的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和~史(~发展与变迁的历史)2、~活动: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由作 ...文学中文行政哲学笔记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8-19刘炳善《英国文学简史》完整版笔记
A Concise History of British Literature A Concise History of British Literature Chapter 1 English Literature of Anglo-Saxon Period I. Introduction 1.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1) Before the Germanic invasion (2) During the Germanic invasion a. immigration; b. Christianit ...其他考研笔记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8-19中国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 文学研究会 文学研究会是中国新文学运动中第一个纯文学团体,成立于1921年1月,发起人有茅盾等人,以《小说月报》为阵地,积极倡导文学革命。其主要理论家茅盾提出文学要老老实实表现人生,尤其应描绘被压迫的人民,在创作方法上,他主要提倡现实主义,反对唯美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研究会作家的成就,主 ...文学中文行政哲学笔记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8-16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笔记整理版
o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笔记整理版现代文学, 中国, 笔记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笔记整理版 一鲁迅 主要著作 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诗集《野草》 散文集《朝花夕拾》 杂文集16 《热风》 五四时对旧礼教旧传统的批判,与复古派的论争。 《坟》 五四后对中国历史、国民性的解剖。 《华盖集》 ...文学中文行政哲学笔记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8-16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资料笔记
第一章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 学习本章的目的与要求 本章综述了1917年文学革命开始至1949年9月30日止的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状况,对三个时期现代文学的流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描述。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对现代文学发展概况有基本的了解。对每个阶段重要的文学现象、文学论争、文学流派及思潮状况要重点掌握。 考核 ...文学中文行政哲学笔记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8-16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2003-2014年考博真题
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考博参考书目 050104 中国古典文献学 1《文献学讲义》 王欣夫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余嘉锡说文献学》 余嘉锡 上海古籍出版社 3《文献学概要》 杜泽逊 上海书店出版社 4《古籍整理概论》 黄永年 上海书店出版社 5《校勘学释例》 陈垣 上海书店出版社 6《古籍印本鉴定概说》 陈 ...考博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8-14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613 中国文学基础 考研真题
中国人民大学 2010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613 中国文学基础 一、填空题 1、曹禺的成名作是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3、高乃依的代表作,德莱塞的代表作--4、50 年代政治抒情诗的代表诗人是贺敬之和--5、金钏、柳湘莲、晴雯是出自6、杜丽娘出自7、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8-11武汉大学2002-2000工程水文学考研真题详细答案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