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教程》考研笔记(5)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6-08-24


第三,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人的生活活动,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由于人的主体能动的参与,即使对象被改变得符合人的要求,又使对象呈现出人的本质力量。人 的生活活动作为对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实际上是审美产生的基础。在审美活动中,人在直观的 层次上是审“对象”,而在深蕴的层次上,确是通过对象来间接地审“自己”。只有在先在的本质 力量对象化的过程中,才能实现自然成为具有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文学活动作为一种审美活动, 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通过创造和欣赏文学,人的本质力量可以尽情展现出来,使人能更深 切地体会到自身的存在价值。

3、文学活动的四种理论视角的各自理论依据是什么?请简述之,并指明它们的片面性。 美国当代文论家 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了文学活
动四要素说:世界、作家、作品、读者。他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作家、作品、世界、 读者四个要素组成的。文学理论所把握的不是这四个要素中孤立的一个要素,而是四个要素构成 的整体活动及其流动过程和反馈过程,这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 作用的整体关系。文学活动的四种理论视角分别是世界视角、作者视角、作品视角、读者视角。 从上述每一个要素视角出发,都会看到文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如果只从任何一个视角看文学, 也都会暴露片面性。(1)世界:世界即现实世界、社会生活。文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文学中的客 观材料与主观情思来源于社会生活,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从古希腊的“摹仿说”,到近代 别、车、杜的“再现论”,再到我国解放后的“反映论”都大体表达了这样的认识,都强调文学与 生活世界的联系。其理论依据是:文学是一种意识反映行为,没有反映对象,就没有反映;文艺 起源于对自然的摹仿;文学作品中确实包含着现实世界的影子。这也是其合理性之所在。不过, 如果只看到文学与生活世界的联系,看不到二者的区别,看不到文学同时也是一种作家的主观表 现,就具有片面性。(2)作者:文学是作者创作的。作者通过创作文学作品,表达自己的生活感 受,并试图唤起读者的相应感受,因此,文学也是一种作者的表现活动。从中国古老的“诗言志”、 “诗缘情”到西方的“心灵表现论”,都认为文学是作者心灵与情感的表现。其理论根据是:文学 是作家“情动”与要表达情感的产物,文学中也确实包含着作者主观的思想情感与理想。当然, 作品中的情感同生活中原初的情感在强度与指向上都有区别,它趋于高尚。不过,倘若只把文学 看作作者情感的表现,而看不到文学与生活的联系,看不到作品有其自足性,也是有片面性。(3) 作品:作品是文学的最终表现形式,即反映生活也好,表现作者思想情感也好,最终都要表现为 文学作品。不过,作品并不原本地再现生活和表现作者生活中的情感,这是其短处,也是其长处, 即它是按美的规律改造了生活与情思。它可以超越事物的本来形态,创造出更具普遍性的审美世 界,包含更深广的意蕴。这说明文学作品确实有其审美的独立自足性。但如果过分强调了这一点, 而割断了文学作品与生活、与作者的联系,也是片面的。20 世纪俄国的形式注意与英美新批评就 是这样,一味强调作品本身的形式价值,提出了“文学本体论”,认为文学活动的本体只在于作品 而不是外在的世界与作者。其所说的作品又不指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而仅指作品形式的隐喻、 语境、反讽等语言学因素。从而表现出片面性。(4)读者:文学只有经过读者的阅读,文本的价 值才能实现,而读者的阅读,既是对作品人情世态与作家思想感情的了解与“复原”,又是一种“再 创造”,即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文化修养对作品意义进行具体化的理解,其结果必然与作品愿意 既有重合,也有所不同。20 世纪 60 年代兴起的接受美学与读者反应批评强调文学欣赏与接受不 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创造性活动,认为作品是由作家与读者共同创造的,有其积极意义。但 他们太夸大了文学接受中的再创造,宣布文本一经写出,“作家就死了”,作品任由读者去理解,
 
有否认作品“原意”的意向,暴露出片面性。

4、简述关于艺术起源问题的“劳动说”。 “劳动说”把劳动作为文学发生的起点,认为艺术起源于劳动。论据主要有四:(1)劳动提
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通过劳动锻炼了自己的脑,并且在劳动中把 前肢从行走任务中解放出来,演变为灵巧的双手,劳动创造了艺术赖以产生的人、人的大脑、手 等,要满足基本生存需要后才能从事其他活动,人就是在这种生产活动中生成的,劳动创造了人 本身。(2)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劳动中人们交流信息与情感成为产生艺术的需要,在史 前人类的集体劳动中,为了协调行动,交流情感与信息,减轻疲劳等,从而产生了语言和最初的 文学。(3)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远古时代遗存的作品中大都描写了当时人们劳动生 活的内容,在原始民族中,狩猎部落都以动物作为图腾,而且其舞蹈也大多是模仿动物的动作, 泛指,种植部落则可能以植物花朵作为偶像,而舞蹈动作中多以采集种子等劳动活动为反映对象。
(4)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各民族最早的文学体裁是诗,而诗在当时是必须吟唱的,而且 它以载歌载舞的方式来传达。因此早起的文艺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结合体。这种早期文艺形 式同劳动过程直接相关。实则是劳动过程中这几种艺术形式的萌芽因素(劳动动作、劳动号子的 呼喊、劳动时发出的声音和节奏)统一在一起的反映。

5、试辩证说明文学发展的各种原因。 相对于文学活动的发生问题,文学活动的发展问题更加复杂。历史上就文学发展的动力问题
曾有不同的理论阐述。有的认为文学发展动力是社会风气的变化,有的认为文学的发展与时代的 变化密切相关,有的学者从文学内部来探求文学发展动因,认为文学的发展就像自然界运行一样 只在于它的内在动因,还有学者认为文学的发展只是文学固有因素的不同组合引起了形态变化。 我们认为,文学发展的根本力量仍然是生产劳动。文学伴随生产劳动而产生,并随着生产劳动的 发展而发展,其发展的根本力量是生产劳动,而其他一些因素有时更直接地发生作用。首先,政 治、哲学、道德、宗教等上层建筑直接影响文学的发展。一般言,政治、法律开明或失控时文学 繁荣,黑暗时,文学衰败。这正是文学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其次,文学发展最终受经济发 展的支配。从局部看,文学发展与经济发展有时不平衡,但从历史的总体看,文学发展的水平始 终在经济发展水平的左右摆动,二者大致是平衡的。可见,经济在文学发展中起最终的支配作用。 再次,文学艺术内部也受自身规律的影响,新的内容的发现,新的形式的探讨与成型,需要一个 过程。总之,在直接意义上往往是上层建筑各部门制约着文学的发展,但在终极意义上是经济因 素决定了文学的发展。文学发展的不平衡现象有两种典型体现:一种情况是某些文艺类型只能兴 盛在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的繁荣阶段也就过去了,如古希腊神话和 史诗,另一种情况是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并不是呈正比例的,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 可能在文学艺术上反而领先,如十八世纪的德国和十九世纪的俄国。实际上,不平衡关系只是说 明了文学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一个方面,而这一关系的另一方面则是两者发展上的平衡关系, 就是说,经济的、物质生产活动的发展水平会最终制约文学发展水平。十八、十九世纪的德国、 俄国虽然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在文学与哲学上的成就又与当时各自经济的高速发展的状况是适 应的。进一步说,不平衡与平衡两者共存于文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之中,从局部的情况,或者从 某一历史时期的情况看,不平衡关系确实是存在的,但在总体的方面看,或者我们从相当长的历 史阶段来分析,那么文学发展的水平就在经济发展水平的曲线上左右摆动,二者之间总是大致平 衡的。因此,物质生产或者说经济基础是文学发展中起“最终的支配作用”的东西。

相关话题/文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水文学期末作业习题答案 考研参考用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8-23
  • 个人亲自整理的《现代文学三十年》重点_适用文学综合考研
    第一个十年(1917-1927) 2 五四文学思潮与运动 2 鲁迅的创作 4 《野草》与《朝花夕拾》 6 郭沫若 7 郁达夫与自叙传小说 9 周作人与美文的倡导 11 冰心 12 新月派的诗论与诗作 14 第二个十年(1928-1937) 17 30年代文艺发展与左联的建立 17 曹禺与现代戏剧巅峰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8-19
  • 文学理论教程考研重点笔记 童版大题小题都有
    1、文艺学:以~为对象,以揭示~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理论(研究~普遍规律即~的原理、范畴、判断标准等问题的学科;任务:~本质论,~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和~接受论)、~批评(对以~作品为中心兼及一切~活动和~现象的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和~史(~发展与变迁的历史)2、~活动: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由作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8-19
  • 刘炳善《英国文学简史》完整版笔记
    A Concise History of British Literature A Concise History of British Literature Chapter 1 English Literature of Anglo-Saxon Period I. Introduction 1.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1) Before the Germanic invasion (2) During the Germanic invasion a. immigration; b. Christianit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8-19
  • 中国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 文学研究会 文学研究会是中国新文学运动中第一个纯文学团体,成立于1921年1月,发起人有茅盾等人,以《小说月报》为阵地,积极倡导文学革命。其主要理论家茅盾提出文学要老老实实表现人生,尤其应描绘被压迫的人民,在创作方法上,他主要提倡现实主义,反对唯美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研究会作家的成就,主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8-16
  •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笔记整理版
    o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笔记整理版现代文学, 中国, 笔记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笔记整理版 一鲁迅 主要著作 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诗集《野草》 散文集《朝花夕拾》 杂文集16 《热风》 五四时对旧礼教旧传统的批判,与复古派的论争。 《坟》 五四后对中国历史、国民性的解剖。 《华盖集》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8-16
  • 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资料笔记
    第一章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 学习本章的目的与要求 本章综述了1917年文学革命开始至1949年9月30日止的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状况,对三个时期现代文学的流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描述。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对现代文学发展概况有基本的了解。对每个阶段重要的文学现象、文学论争、文学流派及思潮状况要重点掌握。 考核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8-16
  • 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2003-2014年考博真题
    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考博参考书目 050104 中国古典文献学 1《文献学讲义》 王欣夫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余嘉锡说文献学》 余嘉锡 上海古籍出版社 3《文献学概要》 杜泽逊 上海书店出版社 4《古籍整理概论》 黄永年 上海书店出版社 5《校勘学释例》 陈垣 上海书店出版社 6《古籍印本鉴定概说》 陈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8-14
  • 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613 中国文学基础 考研真题
    中国人民大学 2010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613 中国文学基础 一、填空题 1、曹禺的成名作是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3、高乃依的代表作,德莱塞的代表作--4、50 年代政治抒情诗的代表诗人是贺敬之和--5、金钏、柳湘莲、晴雯是出自6、杜丽娘出自7、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8-11
  • 武汉大学2002-2000工程水文学考研真题详细答案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