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重点归纳考研笔记(3)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3-13
3.《庄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在先秦诸子中,《庄子》散文的艺术成就是最为突出的,鲁迅说:“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而且《庄子》散文的荒诞怪异艺术风格也是独步当时文坛。
(1)《庄子》的基本的表现方式或者说言说方式就是“三言”,即寓言、重言、卮言。《庄子·寓言》曰:“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寓言是《庄子》最主要的表现方式。司马迁说:“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庄子》一书中,有寓言故事二百多则。其中既有对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的加工改造,如《逍遥游》中的“藐姑射之神人”《应帝王》中的“浑沌”等;也有即兴创作,如《齐物论》中的“庄周梦蝶”、《至乐》中的“髑髅见梦”等。
(2)《庄子》文章在构思与结构上,往往重在内在旨意的表达,而不拘章法规矩,看似形散而神却不散。这和庄子对外在形式和内在旨意的理解有关,《庄子·外物》曰:“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因此《庄子》的文章组织并不严密,而是极为自由,变化多端,飘忽不定。有的通篇罗列寓言或故事,如《大宗师》连用6个寓言故事;有的主要用寓言故事,并夹杂着议论,如《逍遥游》;有的通过故事的人物对话或形象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文章的结构多是一些寓言或故事连缀成篇,既相对独立的,而又有内在精神上的联系。
(3)《庄子》散文最突出的艺术特点,就是以自由的想象和奇妙的虚构,创造出了一个神奇诡怪的艺术形象的世界。刘熙载说庄子“意出尘外,怪生笔端”(《艺概·文概》)。基本概括了他超凡脱俗的意想和荒怪谲诡的艺术特点。《庄子》的艺术形象层现叠出,异彩纷呈。大到鲲鹏小到蟪蛄,各种形象在《庄子》笔下无不自由地驱使。《庄子》的怪诞怪异,却包含了深邃的哲学思想和真实的现实。如“支离疏”“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表达了“无用”的哲学思想。同时也是对现实残酷的真实反映。正如刘熙载所言:“寓真于诞,寓实于玄,于此见寓言之妙。”(《艺概·文概》)在超现实的艺术表现形式下,寓于了真实的思想和情感。
(4)《庄子》的语言艺术多姿多彩。其基本的语言艺术风格就是汪洋恣肆,奇诡谲怪,自由洒脱,司马迁庄子“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庄子·天下》也说“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段崖之词”。都概括了《庄子》的基本语言风格。但《庄子》的语言风格也是多样化的,也有穷形尽象、绘声绘色的描写,也是幽默诙谐,尖锐泼辣的讽刺。
?
[作品讲读]
一、《逍遥游》
1.本文是《庄子》的首篇,是最能代表庄子思想精神和散文艺术的篇章之一。《逍遥游》的主旨是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的主观精神世界。在庄子看来,任何凭借、依赖外物的“有所待”都不可能达到逍遥游的境界,只有摈弃外物,解除物我对立,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超然物外的境界,才是庄子的理想的精神家园——“逍遥游”。
2.本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大小之辩”,并提出“逍遥游”的人生境界。第二部分:以寓言故事进一步说明“逍遥游”的人生境界。
3.本文体现了庄子散文艺术的基本特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1)这是一篇哲理散文,但主要并不是采用逻辑推理的表现而是运用了形象化的表现艺术。通过奇诡的想象、巧妙的虚构、极度的夸张,以及拟人等艺术手法,构筑起了丰富多彩而又玄妙奇特的形象世界。司马迁说庄子“皆空语无事实。”(《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鲲鹏之大和神奇的飞行、尧与许由的对话、肩吾与连叔的对话以及藐姑射之山的神人,都是想象和虚构的,蜩与学鸠笑鲲鹏是拟人的手法。说大则鲲鹏几千里,语小则蜩与学鸠;言短命则朝菌、蟪蛄,说长寿则大椿、彭祖,都是极度夸张的写法。这种想象、虚构、夸张的表现手法,使文章表现出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庄子》文章的目的是要表达哲学思想,形象世界的创造只是外在的形式,形象只是他说理的手段。他通过形象世界的创造,来隐喻、象征,传达出他深邃的思想和人生的自由精神。这是哲理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2)本文的论证方法:1.以“大小之辩”为行文线索。2.文章采取了层层铺垫,最后否定的方法,提出正面的立论,然后在第二部分运用寓言故事说明其理论。3.对比的手法:大小对比,三种人对比。
(3)文章在形式结构上,不拘章法规矩,只重内在旨意的表达,笔随意至,形散而神不散。看似散漫无序,实是以内在的思想精神为线索,组织起文章的材料。清·林云铭《庄子因》评论说:“篇中忽有叙事,忽而引证,忽有譬喻,忽而议论。以为断而非断,以为续而非续,以为复而非复。只有云气空濛,往返纸上,顷刻之间顿成异观。”这段评论既指出了叙事、引证、譬喻、议论的写作手法,也指出了文章的断断续续的结构方式。
(4)本文的语言体现了《庄子》基本的语言风格,就是汪洋恣肆,奇诡谲怪,自由洒脱,正如司马迁说:“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第四节? 《孟子》
?
1.孟子的主要思想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是战国中期影响最大的儒学大师。其主要思想理论有:(1)性善论。(2)仁政王道。(3)民本思想。
2.《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1)《孟子》是通过对话体展开论辩的说理散文,较之《论语》篇幅加长,议论增多,是语录体散文向专题性论文过渡的形式。有些篇章还保留着语录体的形式,是孟子语录集结。但多数篇章是通过对话体展开论辩的说理散文。这种形式除了承载论辩观点之外,还有叙事的功能,使文章情节化、故事化。
(2)孟子散文最突出的成就在于高超的论辩艺术。首先,孟子散文比较注意论辩的逻辑性。孟子在当时以“好辩”著称,他自己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滕文公下》)其论证方式有立论、有驳论(《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但无论是立论、驳论都比较注意逻辑论证。具有比较严密的逻辑性和透辟入微的辩析增强了论辩的力量。常常采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如《鱼我所欲也章》以鱼、熊掌和生、义相类比。其次,善于揣摩对方心理,设置机巧,引人入彀,抓住要害,因势利导地进行论辩。如《齐桓晋文之事章》。第三,常运用巧妙的比喻和故事以增强说服力。赵岐《孟子章句·题辞》曰:“孟子长于譬喻。”在孟子的类比推理中就常常运用比喻,如鱼与熊掌和生与义就是喻体与喻义的关系。
(3)孟子散文观点鲜明,辞锋犀利,感情强烈,气势磅礴,语言生动活泼,富于形象性、鼓动性,有纵横家、雄辩家的气概。孟子文章的气势和情感来自他内在的精神修养和人格气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下》)“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公孙丑下》)“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也。”(《尽心下》)孟子文章常常使用大量的排比句、感叹句、诘问句,以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加强情感色彩。
?第五节? 《荀子》
?
1.荀子的主要思想
荀子是战国末期最后一位儒学大师和成就卓著的思想家、文学家。荀子的思想以儒家为中心,并具有兼融百家的色彩。(1)荀子继承并发展早期儒学的“礼乐”思想,并吸纳了法家的法治思想。主张礼法并重、王霸兼行。(2)荀子发展了先秦时期的自然论,提出了具有朴素唯物色彩的天道观。(3)荀子在人性论上与孟子相对抗,提出了“性恶论”。
2.《荀子》的艺术成就
《荀子》一书多为长篇专题性论文,涉及了哲学、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众多领域。体系博大,思想精深,内容广博,而且说理散文的艺术水平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首先,其书体系完备,构思严谨,中心突出,论述周详,说理透辟。
其次,善用铺陈手法和排比句式,以加强文章的气势和感染力;善用形象的事物和繁富的比喻,来深入浅出地说明抽象的道理。
第三,《荀子》的语言风格质朴缜密,明晰晓畅,而又淳正浑厚。
此外,荀子在文学形式上还有特别的贡献。其《成相》是吸取民间艺术的形式而创作的一首诗歌,启示了后世文人向民间艺术学习的思路。其《赋》篇是首次以“赋”命名的作品,并对赋体文学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第六节? 《韩非子》
?
1.韩非的主要思想
韩非是战国末期集先秦法家思想之大成的人物。韩非吸纳和综合了先秦法家思想,建构了一套最完备的法家思想体系。其思想体系的核心就是法、术、势。韩非的思想体系是适应中央集权和封建专制的产物。
2.韩非散文的特点
韩非的散文体现了法家文章的特点,重实质而不尚文采,强调文学的功利目的性。韩非的散文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政论或学术论文;另一类是主以寓言故事说理的散文。
(1)文章的主体风格峻峭挺拔,锋芒毕露,语气专断,直言不讳。
(2)文章的论说形式多样,有正论,有驳论,有说解。善于围绕中心议题、抓住关键和要害进行论述。论证精密周详、条理分明,说理深刻透彻,语意鲜明直露,有很强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3)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理,尤其是《内储说》、《外储说》、《说林》等篇,更是有意识地利用寓言故事来表述自己的思想。
?
第七节? 《吕氏春秋》
?
1.《吕氏春秋》的基本情况:《吕氏春秋》是秦丞相吕不韦组织手下门客共同编著的,其书杂采百家,保存了先秦各家的一些学说,但也有自己的思想倾向性和选择性。此书可以说是先秦学术思想的一次总结。
2.《吕氏春秋》体制宏大,包罗广博,但组织严密,体例新颖,全书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多由短篇组成。《吕氏春秋》内容庞杂,作者不一,但总体而言文章历史经验意识和现实针对性较强,风格平实,语言明畅;文章构思精巧,结构紧凑,条理清晰,短小精悍,题旨明确;文章经常运用譬喻、寓言、历史史实或故事来说明道理,具有较强的文学意味。
?
第6章屈原和楚辞
第一节? 楚辞及楚辞产生的文化背景
?
一、楚辞是指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造的一种新诗体,是在在楚文化的氛围中和楚地民歌、音乐的基础上,诞生的具有地方色彩的诗歌。楚辞又指战国时期的楚人和汉代人模仿创作的一批楚辞作品也统称为“楚辞”。
二、楚辞产生的文化背景:
(1)楚国独特的地方文化是楚辞产生的根本基础。楚文化保存了较浓重的原始宗教文化的色彩,“信巫鬼,重淫祀”,保留着歌舞娱神的巫风,屈原的《九歌》就是在祭神巫歌的基础上创作的。这种原始宗教文化的神奇浪漫的色彩,直接沾溉了楚辞创作的浪漫主义精神。
(2)楚国的地方民歌和音乐则直接影响了楚辞的艺术形式。
(3)北方中原文化的影响。首先,楚辞作家的思想都不同程度地吸纳了诸子的思想。其次,《诗经》的比兴艺术和战国纵横家铺张扬厉、辞采飞扬的散文艺术也可资借鉴。
?第二节? 屈原的创作
?
一、了解和掌握屈原的生平思想和创作状况。屈原的作品学术界基本认定的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其它作品争议较多。
二、《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抒情诗。它以深刻的思想内蕴和独特的艺术成就,成为矗立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块丰碑。《离骚》大致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叙述诗人在现实中的遭遇,反映了楚国现实的黑暗和屈原美好理想之间的矛盾冲突。第二部分:主要是通过奇诡的幻想,描写了诗人苦闷彷徨及对未来道路的探索和艰难的选择。
1.《离骚》的思想内容:
(1)《离骚》的主旨一般认为是忠君和爱国。在古代忠君与爱国是统一的,屈原所爱的是他的宗主国,他的爱国之情,是和祖宗之国与宗族的感情连在一起的。在《离骚》中,有不少诗句表述了对君王的关心和担忧,如“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等,都体现了这一点。在战国七雄并争的时代,楚国本是很强大的诸侯国,《战国策·秦策四》曰:“横成则秦帝,从成即楚王。”但此时的楚国已走向衰落。所以屈原对国家现实忧心忡忡。“岂余身之惮殃,恐皇舆之败绩”,忧虑的是国家的危亡,而不是个人的得失。屈原希望国君能够效法前圣,励精图治,使楚国强大。诗中反复申述国君要学习前代圣君明主的道德和治国经验,汲取前代暴君昏主残暴荒淫而误国的教训。希望国君能够“抚壮弃秽”,改变法度,革新政治,自己也愿意“道夫先路”。诗人的忠君和爱国也曾有过犹豫,但是最终还是宁愿以身殉国,也不愿离开楚国。
(2)美政理想。屈原在《离骚》在陈述了他的美政理想:“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其美政理想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明君贤臣。三后(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尧、舜(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禹、汤、周文王都是屈原理想的明君。他说:“汤禹严而求合兮,挚、咎繇而能调。”表达了明君贤臣的遇合(“两美必合”)的政治理想。二是举贤授能。屈原提出“举贤才而授能兮”,又以“说操筑于傅岩兮,武丁用而不疑。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举。宁戚之讴歌兮,齐桓闻以该辅”的例子,表明了这种用人的理想。三是修明法度。屈原提出“循绳墨而不颇”,要遵循法度,并批评当时违背法度的做法:“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3)深刻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屈原的批判精神是基于他的忠君爱国和美政理想。他的批判一是针对历史上的暴君昏君,如桀纣之流:“何桀纣之昌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二是针对那些奸佞的“党人”:“惟此党人其独异!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三是针对那些变节的贤人君子:“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屈原的批判也直指昏庸的楚王:“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以齌怒。”
2.《离骚》的艺术成就:
《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由诗人独立创作的长篇抒情诗。《离骚》杰出的浪漫主义的抒情作品,但也深刻地反映了楚国的现实政治。它汲取了北方文化与文学,尤其是《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又在南方巫术宗教的文化精神的孕育下,形成了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
1.《离骚》以诗人自我为原型塑造了一个高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诗人有着高贵的家世、美好的品质、优秀的才能、高尚的人格。诗人以披香戴芳的象征手法,反复描写了自己人格的高洁和精勤不息地修养道德,这些描述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超凡脱俗、苏世独立的形象。诗人有着忠君爱国的情怀和忧国忧民的拳拳赤子之心。他关切君王和国家的命运:“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岂余身之惮殃,恐皇舆之败绩”。虽然有小人的离间和君王的疏远,最终都没能改变他眷恋故国的情怀。诗人有着崇高的理想和执着的理想追求。他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懈地探索:“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时时感叹时光流逝和功业未就:“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臣不吾与”。虽然现实的黑暗使理想难以实现,但他执着坚持自己的理想:“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2.《离骚》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手法,比兴、象征、叙述、幻想、虚构等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创造了丰富的意象系统。《离骚》最突出的艺术特点是创造性地将《诗经》的简单比兴发展为丰富的意象系统。《离骚》创造性地运用了三大意象群:一是人事意象群。二是花草禽鸟意象群。三是神话意象群。
3.《离骚》创造了波澜壮阔、宏大完整的艺术结构。《离骚》是一首抒情诗,主要是以抒发忠贞而遭忧的情怀为诗的线索。抒情诗一般没有故事情节,但《离骚》的前一部分是在诗人的人生遭际的基础上展开抒情的,后一部分又虚构了女媭劝说、陈辞重华、灵氛占卜、巫咸降神、四方神游等一系列虚幻的情节,使抒情在若隐若现的情节中展开。同时,也扩大了诗的结构,增加了诗的内容含量,形成了波澜壮阔、宏大完整的艺术结构。
4.《离骚》在诗歌语言和形式上,也有创新和开拓。它汲取了楚歌和先秦散文的营养,打破了《诗经》的四言形式,创造了一种基本整齐,而又参差错落,灵活自由的的语言形式。《离骚》的语言精炼华美,极富表现力,并多用方言、虚词、双声、叠韵等。
三、屈原的其它作品:
(1)《九歌》是在楚国民间祭神歌曲的基础上创作的一组抒情诗,共十一篇。在内容上受到楚国民间宗教巫术文化的影响,均是借神灵以抒情,内容多有恋情的描写。在艺术上尤其善于把景物的描写、环境的烘托、气氛的渲染与人物的思想情感的抒发完美地融为一体,创造出十分优美的艺术境界。《九歌》的语言清丽优美、生动自然,且极具抒情性,又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九歌》中唯有《国殇》刚劲悲壮的风格不同于它篇。
(2)《九章》是后人集结的屈原的一组作品,共九篇。《橘颂》是借颂橘表现屈原的人格理想。其余篇章的思想内容大都与《离骚》一致,只是以较短的篇幅写某一方面的经历和情感。《九章》在艺术上以写实为主,具有更强的现实主义精神。在写实中同样贯穿着强烈的抒情性。
(3)《天问》是屈原诗歌中的一篇奇文。诗歌以提问的方式提出了一百七十多个关于历史、哲学、社会、人生、自然、神话等各方面的问题,是诗人对宇宙自然和社会人事的怀疑和探索。《天问》构思奇特,纯以所问之事联缀成篇,而且篇幅巨大,是仅次于《离骚》的长篇巨制。《天问》基本上采用的是《诗经》的四言形式,间有少量杂言。诗歌瑰丽奇异,大气磅礴,节奏明快,问事叙说中夹杂着激越的情感,而又涵蕴着深刻的哲思。?
四、其他楚辞作家和作品
楚辞作家尚有宋玉、唐勒、景差等人。其中宋玉的创作成就较高,其代表作是《九辩》。《九辩》的内容主要是抒写被谗见疏、时不我遇的不平与悲愁。它最突出的艺术特点是创造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尤其是“悲秋”一段秋景的描写向为人所称道,它把秋天的萧瑟冷落的景象和悲凉孤寂的心情和谐地交融一气,创造出了绝佳的意境。诗歌所开拓的题材和意境,对后代文人的同类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第二编? 秦汉文学
第一章? 秦汉文学概说
?
一、秦代的社会与文学概况
秦灭六国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大统一的封建帝国,并采取了一系列巩固政权的措施,但严酷的专制政治统治使之很快走向了灭亡。秦在文化上推行的也是极端专制政策,禁锢思想、摧残文化,使秦代学术文化一派凋零,文学自然难以有所成就。鲁迅说:“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汉文学史纲要》)。
二、汉代的社会与文学概况
汉代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是中国历史上的繁荣昌盛时期。政治的统一、经济的强盛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汉代思想文化的主流是“独尊儒术”,经学的昌盛影响了文学观念与文学形态。但的汉代思想文化仍存在着一定的兼容性,它吸纳了道、法、阴阳等诸子思想,以及楚文化的因素,对文学创作也有一定的影响。
汉代的文学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西汉初期文学,是汉代文学的初创期,包括汉初至景帝时期的文学。
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基本上沿袭着战国文学的余绪。主要成就在于政论散文和辞赋。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家和作品,主要有陆贾的《新语》、贾谊的《新书》,以及晁错的《论贵粟疏》等。文章思想内容的现实针对性很强,其中总结亡秦的历史经验教训的文章占有相当的数量。文章大多恢宏开阔,疏直激切,气势夺人,颇有战国文章的遗风。辞赋的代表作家和作品,主要有贾谊的《吊屈原赋》、《鵩鸟赋》和枚乘的《七发》等。这一时期的辞赋创作体现着由楚辞向汉赋的过渡特征。
2.西汉中期文学,是汉代文学的全盛期,包括武帝至宣帝时期的文学。
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是两汉的全盛时期。新体赋的创作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出现了以司马相如为代表的一大批作家和作品。散文主要有史传散文和政论散文。史传散文最突出的代表就是司马迁的《史记》,尚有先秦文章之遗风。政论散文有经学大师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及对策文,开始向儒家典雅醇厚的文风转变。淮南王刘安主持宾客编著的《淮南子》仍承继着先秦诸子之余绪。还有桓宽的《盐铁论》等。
3.西汉后期至东汉前期文学,是汉代文学的中兴期,包括西汉元帝至东汉和帝时期的文学。
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仍以辞赋和散文为主体。辞赋的著名作家有扬雄、班固、张衡,模拟前人和更加琢磨技巧是创作的基本倾向。散文的形式多样,作品众多,有刘向的《新序》、《说苑》、扬雄的《法言》、《太玄》、桓谭的《新论》、班固的《汉书》、王充的《论衡》等。文章的思想和风格大都受经学的影响。
4.东汉后期文学,是汉代文学的衰落和转变期,包括安帝至灵帝时期的文学。辞赋的创作出现了大赋衰微小赋兴盛的局面。张衡、赵壹、蔡邕、祢衡等人的抒情小赋的创作体现了这种转变。文人诗歌的创作也扭转了一直不振的局面,出现了《古诗十九首》那样的成熟之作。东汉后期的散文主要是政论散文,有王符的《潜夫论》、仲长统的《昌言》。
5.此外,汉代乐府民歌的创作相当兴盛,对文人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第二章? 秦及西汉散文
第一节? 李斯
?
秦代文学由于历史的短暂和文化政策的严酷,只有李斯的散文作品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一点光芒。李斯的文章主要是奏议,其代表作品是《谏秦逐客书》。另外,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多次巡游,李斯随行作有几篇歌功颂德的刻石文,对后世的碑铭文体有较大的影响。
?
[作品讲读]
一、李斯《谏秦逐客书》
1.本文的写作缘起是因韩国人郑国说秦开凿水渠以消耗秦国国力,事发而驱逐客卿引起的。李斯上书陈述秦国不该驱逐客卿的道理。
2.本文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论证方法的高超。文章主要采用了以事实说理的方法。(1)以历史史实论证。(2)以秦国的现实来论证。(3)以陈说利害关系来论证。(4)以正反对比来论证。
3.文章辞采华美,气势宏放,善用排比对偶句式进行铺排渲染。排偶句与散句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整齐而又富于变化,流利畅达而又富于气势,被后人称为駢文初祖。文章颇具战国纵横家的论辩技巧和语言风格。
第二节? 贾谊和晁错的散文
?
一、贾谊
1.贾谊的生平与创作情况
贾谊是汉初卓有成就的文学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贾谊的思想主以儒家,兼有道家、法家。贾谊著有《新书》58篇,大体上可分为三类:一是专题性政论文;二是针对具体问题所写的疏牍文;三是一些杂论文章。
2.贾谊文章的特点
贾谊和晁错都是汉代文章的大家,鲁讯称之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汉文学史纲要》)。贾谊的散文疏直激切,感情充沛,气势夺人。善于运用形象的比喻和铺排扬厉、夸张渲染的手法。文章纵横驰骋,颇有战国纵横家的遗风。《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是其散文的代表作品。
二、晁错
1.晁错的思想情况
晁错是汉初的文章大家和政治改革者。晁错思想较多地受到法家的影响。体现了一位政治改革者的思想风貌。
2.晁错文章的特点
晁错的文章多为奏疏性的政论散文,而且多是针对社会中实际存在的问题而发论,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切于实际,不尚虚谈。晁错的文章观点鲜明,见识深刻,论说着实,有较强的逻辑论辩力量。文章语言简洁明快,平实通畅,风格朴素无华,可以见到法家文章风格的影响。《论贵粟疏》是晁错这类文章的代表作品。
?
[作品讲读]
一、贾谊《过秦论》
1.《过秦论》是在汉初总结亡秦教训、探索治世方略的思潮中产生的作品。全文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总论秦得天下的形势及其灭亡的主要原因。中篇剖析秦在统一后没有实行正确的政策和秦二世未能改正始皇政治上的错误。下篇指出在紧急危难关头,秦王子婴没有挽救危亡的能力。是一篇史论与政论相结合的出色散文作品。
相关话题/中国文学史
2019年集美大学614中国文学史考研初试大纲
集美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614]考试科目名称:中国文学史一、考核目标(一) 考查考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基本特点、基本规律的掌握程度。(二) 考查考生对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名家名作的掌握程度。(三) 考查考生运用正确的理论、方法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进行 ...专业课大纲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山东大学2019年617中国文学史(含现当代)考研大纲
617-中国文学史(含现当代)一、考试目的《中国文学史》是中国语言文学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基础科目之一。其目的是考察考生在汉语言文学方面的基本素养、能力以及对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选拔有素质、有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中国文学史》要反映中国语言文学的 ...专业课大纲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闽南师范大学2019年中国文学史考研大纲
2019年中国文学史考试大纲一、基本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史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重点考查代表性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的相关问题。包括:1.中国古代文学各阶段重要作家、作品的掌握情况;2.文学作品的艺术分析与审美把握;3.各阶段重要文学理论、文学思潮。二、主要参考书目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内容 ...专业课大纲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2019年深圳大学709中国文学史考研初试大纲
一、考试基本要求中国古代文学史是汉语言文学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考试包括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四大部分,要求考生熟练地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发展脉络、古代汉语和文学基础知识、作家作品、文学派别、文学思潮等问题,并适当追踪学科前沿研究热点,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 ...专业课大纲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中国传媒大学文史综合考研辅导讲义-中国文学史
中国传媒大学文史综合考研辅导讲义-中国文学史 中国传媒大学文史综合考研辅导讲义(部分) 中国文学史 古代 先秦文学 一、 上古神话 什么是神话P23 四大神话:女娲补天 共工触山 后羿射日 嫦娥奔月 均被收入《山海经》中 二,先秦散文 散文 甲骨卜辞 铜器铭文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3-162008,2009河南师范大学中国文学史考研试题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3-092011河南师范大学中国文学史考研试题
河南师范大学 试卷编号:B 二零一一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试卷 科目代码 : 842 名称:中国文学史 适用专业或方向: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必须在答题纸上答题,在试卷上答题无效,答题纸可向监考老师索要) 一 :解词 (每小题 5分,共 30分) 1、唐传奇 2、 《诗经》 3、唐宋派 4、 自序传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3-092012河南师范大学中国文学史考研试题
河南师范大学 二零一二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试卷 科目代码: 852 名称:中国文学史 适用专业或方向: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戏剧与影视学 (必须在答题纸上答题,在试卷上答题无效,答题纸可向监考老师索要)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3-092010河南师范大学中国文学史考研试题
试卷编号:B 河南师范大学 二零一零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试卷 科目代码 : 842 名称:中国文学史 适用专业或方向: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必须在答题纸上答题,在试卷上答题无效,答题纸可向监考老师索要) 一、解词:(每小题 5分,共 40分 ) 1、乐府诗: 2、咏史诗: 3、西昆诗派: 4、 《金瓶梅》 : 5、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3-08袁行霈《中国文学史》(考研最全)
《中国文学史习题与参考答案》 1.先秦文学 一、填空 l.________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2.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工触山、________、嫦娥奔月,都保留在《淮南子》中。 3.神话鲧禹治水、夸父逐日、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23北京大学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三卷考点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三卷考点 文学基础真题 江西诗派 (97)唐宋八大家(98)元白体(02) 1. 王实甫的《西厢记》的思想艺术上的转变。(04) 2. 说说从元稹的《莺莺传》到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再到 3. 说说王国维的美学思想及在今天的意义。(04) 4. 简论宋诗的特质。(13) 中文系课程考试 1. 柳永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23北京大学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考点
中国文学史第二卷考点 文学基础考研 竹林七贤(97)孟寒岛瘦(01)《虬髯客传》(02)元白体(02)盛唐气象(15) 敦煌变文(16) 1.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98) 2. 唐传奇与宋人笔记比较。(99) 3. 论建安文学的风格。(00) 4. 论诗家三李(李白、李贺、李商隐)创作艺术上的共通性。(09) 5. 鲁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23华南师范大学2010年中国文学史(古代文学、现代文学)考研试题(回忆版)
2010年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考研试题一、汉语基础现代汉语题型:名词解释、分析描述、简答、论述名词解释考了语义场等5个,每个2分;分析描述考描述声母、韵母、分析合成词的结构、分析疑问句的类型、层次分析、歧义分析;简答考了音位变体、隶变、还有一个记不住;论述考的的层次分析三原则。古代汉语题型:名词解释、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中国文学史考研试题(回忆版)
2010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考研试题 中国文学史第一部分:中国古代文学史(75分)一、解释下列词语:(每题5分,共25分)1、《古诗十九首》2、宫体诗3、词“别是一家”4、拟话本5、桐城派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战国策》寓言的特点。2、简述大历诗风的特点。三、论述题:(共30分)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考研真题-中国文学史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