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综合考研复习笔记在线整理版(5)
本站小编 辅仁网/2017-12-30
评价:韩愈一方面肯定了教育在促进人性变化中的极积作用,另一方面又认为教育的作用是有限的,人性三品不可变,教育只能在既定的品位内发挥作用,这种人性论不但为封建制度的等级性做了合理的论证,而且也为决大多数的人接受封建道德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2)关于人才培养和选拔思想
首先,他重视人才的培养,要求整顿国学改革招生制度扩大招生范围。同时,重视人才的选拔,要求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
(3)论尊师重道
1)教师的意义:学者必有师,学无常师。尊师即卫道。儒学之所以衰弱到难以与佛、道相抗衡的地步,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由于教师这一担负传播儒家思想重任的角色已经失去了往日神圣的使命感
2)教师的任务:传道、授业、解惑
3)以“道”为求师的标准。谁先有“道”,谁就是教师;谁就是教师。
4)建立合理的师生关系。
五、理学教育思想形成与学校教育的改革
(一)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官学的改革
(1)科举制度的演变
科举考试制度形成于唐代,到宋代则大大强化,明代“八股取士”开始僵化。
首先是科举地位的提高。其次是科举取士规模的扩展。第三是考试内容的改革。
科举考试、取士的比较周密的规章制度,也是在宋代建立的。通过维护科举的公正性、客观性,防止权贵操纵取士,来保证中央集权。主要改进措施如下:
1. 废止门生称谓及公荐制。
2. 实行殿试制度,将选士大权直接掌握在皇帝的手中。
3. 改善考官任用制度。
4. 对与考官有亲属或其他亲近关系的考生实行别头试,即另行开场考试,考官与考题也另行安排。
5. 对试卷实行弥封(糊名)、誊录制度。
(2)学校沦为科举附庸
宋代的学校教育制度是在三次兴学过程中,逐步建立和完善的。就总的格局来看,宋代的学校教育制度仍大体沿用唐制,形成以国子监、太学为核心的中央官学和州县学校为主体的地方官学两大系统。
(3) 宋代“兴文教”政策
宋初的统治者强调“文治”,推行了“兴文教”的政策。
1)重视科举,重用士人;2)“三次兴学”,广设学校;3)尊孔崇儒,提倡佛道
(4)北宋三次兴学与“三舍法”
A、第一次兴学:范仲淹在宋仁宗庆历四年主持的,史称“庆历兴学”。
第一,令州县立学。
第二,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去掉帖经和墨义,着重策论和经学。
第三,振兴太学。
将胡瑗的“苏湖教学法”引进太学,创立了分科教学以及学科的毕修与选修的制度,体现了对当时教育流于形式的批判。
B、第二次兴学:王安石在宋神宗熙宁年间主持的,史称“熙宁兴学”。
第一,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
第二,扩建和整顿地方官学。
第三,恢复与创立武学、律学、医学等专门学校,以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人才。
第四,编撰《三经新义》 ,作为统一教材。
C、第三次兴学:蔡京在宋徽宗崇宁年间主持的,史称“崇宁兴学”。
第一,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学校。
第二,建立县、州、太学三级相联系的学制系统。
第三,扩建太学。
第四,恢复设立医学,创立算学、书学、画学等专科学校。画学----中国古代唯一举办过的专门的美术学院。
第五,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
三舍法是在太学内部建立起严格的升舍考试制度,将太学生员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个等级,生员依学业程度,通过考核,依次升舍。对学生考检和选拔力求做到平时行艺与考试成绩相结合,学习优劣与对他们的任职、使用结合,这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太学教学质量,同时又把上舍考试与科举考试结合起来,融养士与取士于太学,无疑提高了太学的地位。总之,三舍法是中国古代大学管理制度上的一项创新,他不仅对宋朝的学校教育产生了积极作用,而用对后来元、明、清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苏湖教法”
“苏湖教学法”,是胡缓在主持湖州学时创立的一种新的教学制度。
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主张“明体达用”,其内容是在学校内设立经义斋和治事斋,创行“分斋教学”制度。
经义斋主要学习《六经》经义,以培养高级统治人才为目标;---明体
治事斋分为治兵、治民、水利、历算等科,旨在培养具有专长的技术和管理人才。
在“苏湖教学法”中,学生可以主治一科,兼学其他科,创立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选修制度。这在世界教育史上是最早的。
(6)积分法
"积分法"是累积计算学生全年学业成绩的方法, “积分法”作为一种学生学业考核方法,始于宋代,到元代趋于完善。
(7)“六等黜陟法”:是清朝地方官学管理上的一个重要特点。
(8)“监生历事”
监生到监外“历练政事”或称实习历事,这是一项培养官吏的重要措施。此制是洪武年间为满足当时官吏不足的需要而创立的,规定凡是在监十余年者,派到六部诸司历练政事,诸司教习政事,并考察其勤惰。历练3个月,进行考核,勤谨者送历部备案待选。
(9)社学
社学和义学也属于启蒙教育机构,均起源于宋,元,一般为地方社会所创办.社学属于社会乡里设置的基础学校,虽是官方通令办的,实际上还是群众自办的。(二)书院的发展(岳麓书院 、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应天书院 ,合成中国古代四大书院。岳麓(今湖南善化岳麓山)书院白鹿洞(今江西庐山)书院嵩阳(今河南登封)书院应天(今河南商丘)书院
(1)书院的产生与发展
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它以私人创办和组织为主,将图书的收藏、校对与教学、研究合为一体,是相对独立于官学之外的民间性学术研究和教育机构。
书院始于唐代,当时其性质相当于皇家图书馆。唐末五代战乱学者,隐居山林讲学,吸引了一些士子前来求学,书院开始具有讲学授徒的功能。但唐末五代的书院数量少,规模不大,故其影响有限。
宋代书院兴盛:由于唐末五代官学衰落,学校不修,学者求学而又没有适当的求学之所,因而选择了创建书院这种教学形式,来满足世人求学的需要。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北宋科举取士规模日益扩大,而宋初官学却长期处于低迷不振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书院应运而生,起到了填补官学空白的作用,作为广大士子提供读书求学的场所。
第二,朝廷崇尚儒术,鼓励民间办学。(我国有悠久的私人讲学传统)
第三,佛教禅林讲学的影响。
第四,印刷术的发展,书籍大量增加。
(2)《白鹿洞书院揭示》与书院教育宗旨
《白鹿洞书院揭示》,是朱熹为了培养封建统治人才,而制定的大学教育方针和大学生守则。集儒家经典成语。总的来说,它要人们遵循封建伦理道德。是中国书院发展史上一个纲领性学规。
(3)东林书院与书院讲会
东林书院,由东林学派领袖顾宪成等复创。其特点是,将学术与政治结合,另一特色就是定期举行学术会讲。
讲会制度的历史意义:讲会制度在官学中是没有的,书院通过讲会把书院的讲学活动扩展为地区性的学术活动,许多学派的学者,不远千里到这里来宣扬自己的学说或者与其他学派交流主张,取长补短,这就促进了思想的流动和思想的发展。
(5)诂经精舍
诂经精舍和学海堂是清朝后期阮元,先后办于杭州西湖和广州越秀山,其宗旨是追求汉代考据学说。书院重品学轻功名,不习科举应试之学,而以经吏、小学、天文、地理、算学为业;学生则根据自己的天赋和喜好选择学习内容;注重学生参与研究,对整理、研究、保存文化遗产和学术发展做出了贡献。
(6)学海堂与书院学术研究
著名学者阮元创办的杭州诂经精舍和广东学海堂,就是当时训诂考据学研究与教学的重点场所。“专勉实学”是两所书院的教学宗旨,注重扎扎实实做学问,编撰出版了1400卷的巨著《皇清经解》。还出版了《沽经精舍文集》和《学海堂集》,体现了治学的巨大成果。
(7)书院教育的特点
1)教学与研究相结合
2)盛行讲会制度、提倡百家争鸣。
3)教学上实行门户开放
4)学习以个人钻研为主
5)师生关系融洽
书院产生的意义:书院的产生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书院扩大了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类型,起到了弥补官学不足的作用,书院提倡自由讲学,注重讨论,学述风气浓厚,开辟了新的学风,成为推动教育和学术发展的重要动力,另外在办学管理领域也创造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
(三)私塾与蒙学教材
(1)私塾的发展与种类
私塾为民间私人所办,是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启蒙和基础教育的教育组织,主要承担识字、写字、阅读、作文和封建道德教育。其前身可追溯到汉代的书馆,唐宋时期十分普遍,中国古代社会中后期国家的基础教育主要由其承担。
种类:(1)宦官和殷实人家聘教师在家中教子弟的家塾;(2)教书先生自办的学馆;(3)私人或社会团体所办的具有公益性质的义塾;(4)由村民联合聘教师教子弟的村学。
(2)蒙学教材的发展、种类和特点
最早见载的为西周时代的《史擒篇》(已失传),《苍颇篇》是秦代蒙学识字读本,是秦始皇统一文字的范本。汉代则有影响较大的有《急就篇》(现存最早)。
唐宋是启蒙教材繁荣发展时期,形成丰富的数量与种类:
A.识字教学教材:集识字、知识和道德教育为一体,如“三、白、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作者:南北朝期间梁朝的周嗣兴);
B.伦理道德教材:如朱熹的《小学》、《童蒙须知》等;
C.历史教学教材:《蒙求》、《十七史蒙求》;
D.诗歌教学教材:朱熹的《训蒙诗》、和《千家诗》、《唐诗三百首》等等。
E.综合知识类教材
特点:(1)教材符合初步识字阶段的要求;(2)教材的编写注重与儿童日常生活的联系(3)教材注意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兴趣(4)教材通常突出识字的目的
(四)朱熹与理学教育思想
(1)朱熹与《四书章句集注》
朱熹,字元晦,生于福建,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一生主要从事学术活动和教育事业。他还编撰了很多书籍,其中影响最广、最深的是《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或《四书》),包括《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和《孟子集注》。
(2)“明天理,灭人欲”与教育作用
宇宙万物是由“理”和“气”两种因素构成的。“理”是精神性的范畴,是创造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物质性的范畴,是构成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人和万物一样,是理与气结合而成的,人性的主流,禀受于“理”的部分,就是“天命之性”。天命之性是纯然至善的,是超越个体而普遍存在的。理和气结合在一起,就体现为“气质之性”。气质之性有善有恶,清明至善即为天理,昏浊不善则为人欲。圣人之性清明至善,不教而自善。贤人之性次于圣人,通过教育也可达到“无异于圣人”的地步。中人之性则善恶混杂,界于君子和小人之间,“教化之行,挽中人而进于君子之域;教化之废,推中人而堕于小人之涂。此外,朱熹还认为人心也与人性有关,就一般人的内心而言,都有“人心”和“道心”两种成分。“道心”体现天理,“人心”体现人欲,道心是被包在人心里面的。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存天理,灭人欲”,使“人心”服从“道心”。这个过程也就是“明人伦”的过程。
(3)论“大学”和“小学”教育
对小学和大学的教育阶段划分及教育内容作了系统论述。人生8岁入小学,15岁入大学。小学和大学是不可割裂的两个学习阶段,即都是为了体认天理的,只是内容程度有所不同:小学是为大学打基础,大学是小学的深化。朱熹强调要从儿童幼小时,就要进行良好的道德行为的训练。小学“学事”“教事”,最好是从具体的行为训练着手,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教育与生长发育融为一体。他编写《小学》一书。又撰有《童蒙须知》,对儿童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守的礼仪、行为作了具体规范。大学要“穷其理”、“以理教”、“明理”,就是要按照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步骤,达到“明明德”、“止于至善”的目的。大学的教材主要是《四书》和《五经》。
(4)“朱子读书法”。
1)循序渐进2)熟读精思。3)虚心涵泳4 )切己体察。5)着紧用力。6)居敬持志。
评价:朱子读书法是古代最有影响的读书方法论;六条均反映了读书学习的基本规律和要求,在今天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局限性在于不重视书本与实验的结合。
(五)王守仁与心学教育思想
(1)“致良知”与教育作用
王阳明的教育思想是以他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心学”为基础的。他认为万事万物都是靠心的认识而存在。万事万物都不在心外,而在心中。所以他不承认有客观存在的“理”,认为“心即理”,万事万物及其运行规律,以至道德规范,都是由心派生出来的。心的本体就是“良知”。良知就是天理。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是因为天理纯全,良知常在。而一般人的良知常被物欲、邪念所蒙蔽。除掉物欲、邪念,为善去恶,从而恢复本心,这就是“致良知”,也就是教育的作用。王阳明不同意朱熹“格物穷理”的主张,认为认识“理”,从本质上说,不是外求的过程,而是体验“吾心之良知”。
(2)“随人分限所及”的教育原则:(人的认知发展水平和限度)分限
知识和道德增长的教育过程,本质上是帮助“心”展开、发育的过程。教育须如养育婴儿一样,随其发育成熟“渐渐盈科而进”;也如种树,树抽芽、发干、生枝、省也均有其本身规律,“灌溉之功皆是随其分限所及”, 说教育的功劳就是随时扩充,掌握住“勿助勿忘”的分寸。
(3)教学内容
“六经”不过是人“心”的展开过程的记载,其作用无非是帮助人明白和发展“心”中的“理”。所以,王守仁认为,读书不能迷信书中的东西,认为“《六经》皆史”而已。读经的目的是要通过体认经书的理,来启发自己的良知。
(4)论儿童教育(歌诗、读书、习礼)
王守仁认为儿童阶段人私欲尚少,良知容易体认,所以儿童教育更应抓好。王阳明对当时束缚儿童、摧残儿童的教育进行了尖锐的抨击。认为当时的儿童教育,对儿童一味要求约束而不知正面引导。有鉴于儿童教育中的严重问题,王阳明提出教育应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强调一定要注意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保护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强调儿童的教育要循序渐进,注意教育活动的多样化。
六、早期启蒙教育思想的产生
1.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
批评传统的政治和专制主义把学校作为宣传其思想的工具;指出科举束缚人性、废弃学校;批判理学教育,内容上只教文字,方法上只教“习静”,道德上书本至上、不教授实用技艺。提出“实德实才”的人格理想和教育目标,讲究治学必须“经世致用”;提出“当务之急,俱宜练习”的社会实用标准,将“役夫之道”列为学校教育的内容;讲究学必著行,把知识转化为行动,反对空谈道德。
2.黄宗羲的“公其非是于学校”
在《学校》中,黄宗羲指出,学校不仅仅是养士的教育机关,而且是国家议政的政治场所,“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
3.颜元的教育思想
(1)颜元与漳南书院
颜元,是明末清初杰出的教育家,实学代表,提倡实学和实用的教育。认为传统教育有三大祸害:毁坏人才、灭绝圣学、毁坏社会风气。
(2)“实德实才”的培养目标
颜元对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主张学校应培养“实才实德之士”,即是品德高尚,有真才实学的经世致用人才。
(3)“六斋”与“实学”的教育内容
在教育内容上,颜元提倡以“六艺”为中心的“三事”、“六府”、“三物”为教育内容。“三事”指正德、利用、厚生;“六府”指金、木、水、火、土、谷说;“三物”指六德、六行、六艺。
(4)“习行”的教学方法
强调“实行”教学法,他所说的“习行”教学法,就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实际,要坚持练习和躬行实践。
第二章 中国近代教育
一.洋务教育的兴起与近代教育的起步
1.教会学校在中国的举办
马礼逊在马六甲创办英华书院第一所主要面向华人的新式学校。此外,传教士在澳门创办“马礼逊学堂”是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开设的第一所学校。教会学校的教学内容:宗教、外语、西学、儒家经典。
教会学校的性质:是西方殖民扩张的产物,带有强烈的殖民性,是中国半殖民地的国家地位在教育上的表现。
2.洋务学堂的兴办
(1)洋务学堂的举办、类别和特点
洋务学堂是洋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内容以所谓“西文”与“西艺”为主。主要类型包括:
1)外国语(“方言”)学堂,如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广州同文馆、新疆俄文馆等;
2)军事(“武备”)学堂,如福建船政学堂、上海江南制造局操炮学堂、广东实学馆及广东水陆师学堂等;
3)技术实业学堂,如福州电报学堂、天津电报学堂、天津西医学堂、山海关铁路学堂等。
特点:(1)培养目标:早就各项洋务事业需要的专门人才;
(2)教学内容:以学习西文西艺为主,课程包括相关科学技术课程,注意学以致用
(3)教学方法:比较能按照知识的接受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安排教学内容注重理解
(4)教学组织:普遍制定有分年课程计划,确定了学制年限,采用班级授课制。
(2)京师同文馆
京师同文馆最初是作为外语学校设立的,是近代中国被动开放的产物。迫于外交需要,1862年6月京师同文馆正式开学。是第一所洋务学堂,是我国最早的官办新式学校。1902 年并入京师大学堂。
(3)福建船政学堂
福建船政学堂又称“求是堂艺局”或“福州船政学堂”,是福建船政局的组成部分。1866 年底,左宗堂
福建船政学堂从开办到改组,历时半个世纪,是洋务学堂中持续时间最久的一所。它在我国近代海军事业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海军人才的摇篮。
3.留学教育的起步
(1)幼童留美
幼童留美始于1872年,最早提出建议的是容宏。
意义:这些青年西方资产阶级文明,学到了近代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知识,成为一批新型知识分子。
(2)派遣留欧
留欧学生的派遣始于船政大臣沈葆祯的建议,并以船政学堂的学生居多。
意义:规模虽小,但它却是中国教育走向世界教育中最名副其实的一步,就引进西学而言,没有比这更彻底的途径了。
4.“中体西用”思想与张之洞的《劝学篇》
(1)“中体西用”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洋务运动的过程实质上是一场对近代西方文明成果的移植过程,因此,这就不可避免的引出一个如何处理“西学”(“新学”)与“中学”(“旧学”)关系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洋务派与守旧派展开了论争,为了应付守旧派的攻击,洋务派采取的典型方案就是“中体西用”,认为在突出“中学”的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应该肯定“西学”的辅助作用和器用价值。
(2)张之洞与《劝学篇》
1898年,发表《劝学篇》,全面阐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观点。
A.《劝学篇》分内篇和外篇,“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通篇主旨归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中学也称旧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其中最注重的是三纲名教。
C.西学也称新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
D.中西学的关系:“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用偏废。”“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3)“中体西用”的历史作用和局限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对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在“中体西用”思想的指导下,创立和发展近代学校教育,改革了传统教育只重儒学的教育内容,增加了自然科学知识,发展了中国近代科学技术教育,培养了中国第一批不同于封建士大夫的一代新人,对中国教育的发展无疑起到了促进作用。促进了教育的近代化。
2.阻抑了维新思想更广泛的传播,不利于近代刚刚开始的思想启蒙运动。
3.中体西用是在没有克服中、西学之间固有的内在矛盾的情况下的直接嫁接,必然会引起两者之间的排异性反应。
二、普及教育思想的提出与近代学制的建立
1.维新派的教育实践
(1)兴办学堂
万亩草堂:康有为;湖南时务学堂:梁启超;通艺学堂:严复;南洋公学(交通大学);经正女学
(2)兴办学会与发行报刊
1895年《万国公报》(后更名为《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
2.“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1)创办京师大学堂:全国最高学府,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办学宗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文)
3.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1)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主张
1)废八股考试,改试策论,等学校普遍开设后,再废科举
2)大力创办学校,改变传统的教育内容,传授科学技术,培养新型人才。
(2)《大同书》的教育理想
主张废除私有制和等级制,论述了他所理想的学制体系,包括人本院、育婴院、小学院、中学院、大学院。倡导“公养”、“公教”,每个社会成员都有权享受教育,皆为公费。重视学龄前教育,主张男女教育平等,指出对儿童应实行德、智、体、美诸方面的教育等,在当时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对传统封建教育是一很大的冲击。这是中国传统大同思想与近代空想社会主义的杂糅,表达了维新人士对普及学校教育的追求。
4.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1)“开民智”、“伸民权”与教育作用
(2)培养“新民”的教育目的
梁启超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新民,新民必须具有新道德、新思想、新精神、新的特性和品质。
(3)论学制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来确定学制的不同阶段和年限是近代西方教育心理研究的成果,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最早系统介绍和倡导这一理论的人。
(4)论师范教育、女子教育和儿童教育
梁启超于1896年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 论师范》,这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是首次以专文论述师范教育。指出接受教育是女子的天赋权利,也是男女平等的保障。
5.严复的教育思想
(1)“鼓民力”、“开民智”、“兴民德”的“三育论”
严复是中国近代从德智体三要素出发构建教育目标模式的第一人,他在《原强》中首次阐发了他的“三育论”。所谓“鼓民力”就是提倡体育;“开民智”就是要全面开发人民的智慧,其核心是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取士和训话辞章之学,讲求西学;“兴民德”主要是从改变传统德育内容,用西方的民主自由平等取代封建伦理道德,培养人民忠爱国家的观念意识。
(2)“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
1)倡导对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政治学说要一体学习,但走了“全盘西化”的激进道路。
2)对西学的整体性和发展性的认识。他把近代科学按从基础到应用的层次划分为三类:玄学、玄著学、著学。
3 )后来严复改变了以前“全盘西化”的倾向,提出了要构建一种融会中西,兼备体用的新文化体系的设想。
设想各阶段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应该是:
6.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1)“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的颁布
A、1902 年,在管学大臣张百熙的主持下拟定了一系列学制系统文件,8 月15日奏呈颁布,通称《钦定学堂章程》因该年为壬寅年,又称壬寅学制。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中央政府的名义制定的全国性学制系统---最早颁布,具体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性质、培养目标,入学条件、在学年限、课程设置和相互衔接关系。
B、壬寅学制虽经正式公布,但并未实行,第二年,光绪《奏定学堂章程》,1904 年1 月颁布执行,该学制称癸卯学制。---“最早被实施”癸卯学制纵的方面把整个学程分为三段七级,第一段为初等教育,分为蒙养院四年,初等小学五年,高等小学四年,共三级十三年;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仅设中学堂一级,五年;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分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三年,分科大学堂三年到四年,通儒院五年,共三级十一年到十二年。儿童从七岁入学,到通儒院毕业,共计二十六年。横的方面除直系各学堂外,另有师范教育及实业教育两个系统。
C、癸卯学制的历史意义
积极意义:在中国教育近代化发展中具有标志性意义,打击了旧有的教育制度,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消极意义(特点):a学制冗长b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表现出浓厚的封建性C、排斥女子教育
d、中国传统经学教育内容占很大比重。E、传统的办学体制
(2)废科举,兴学堂
(1905 年)八月,下诏“立停科举以广学校”。至此,共实行了一千三百年的科举考试,终告废除。
(3)建立教育行政体制
1905年,中央成立了学部,并将原来的国子监并入学部,学部的最高长官叫尚书。
1906 年各省设提学使司,专管全省教育事务。
府厅州县设劝学所,下分若干学区,每区设劝学员,具体管理学务。
(4)制定教育宗旨
中国近代教育宗旨的正式颁布是在光绪三十二年(1906 年)
由学部明定教育宗旨为:“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7.清末的留学教育
这一时期因新政的实施,留学教育再掀热潮,以日本和美国为主。
(1)留日教育
(2)“庚款兴学”与留美教育
三、近代教育体制的改革
1.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
(1)制定教育方针
1912年7月召开的临时教育会议谈论并通过了新的教育方针,9月2日,正式公布实行。新教育方针是:“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2)颁布学制
1912年9月初,教育部正式公布了该学制系统框架,因当年为壬子年,所以又称作壬子学制。壬子学制与癸卯学制相比的近步:
1)缩短了三到四年的学习年限;易于普及教育。
2)取消奖励毕业生科举出身的制度,消除了科举制度的阴影;
3)女子教育取得一定地位,开创男女同校;
4)课程上增加了自然科学和生产技能的训练;
5)教育更加联系儿童实际,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改进了教学方法)。
壬子学制公布后至1913年8月,教育部又陆续公布了《小学校令》,《中学校令》、《大学校令》、《实业学校令》等一系列法令规程,这些法令规程使壬子学制更加充实和具体,二者综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全面完整的学制系统,称为“壬子癸丑学制”。
(3)颁布课程标准。
废止了癸卯学制中的“读经讲经”课,突出近代学科和资本主义文化在教育中的地位,但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也采取了批判继承的态度;关注对学生的美感和情感教育,注意课程的应用性、平民化和首脑协调发展的特色。
2.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1)“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五育包括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其中,前三者偏于现象世界之观念,隶属于政治教育;后二者以追求实体世界之观念为目的,为超轶政治之教育。
(2)改革北京大学的教育实践
1.抱定宗旨、改变校风
蔡元培改革北大的第一步就是明确大学宗旨,并为师生创造研究高深学问的条件和氛围。
第一,改变学生的观念:(1)抱定宗旨:学校及研究高深学问之地;(2)砥砺德行;(3)敬爱师长。
第二,整顿教师队伍,延聘积学热心的教员:蔡元培在教师聘任上采取“学诣”第一的原则。
第三,发展研究,广积图书,引导师生研究兴趣:大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机关,而且是要创新知识,推动学术进步的场所。他率先在国内大学中设立了各科研究所,并注意丰富图书馆藏书。
第四,砥砺德行,培养正当兴趣:要求学生砥砺德行,敬爱师长,并成立了各种学生组织以培养学生兴趣。
2.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原则
大学的宗旨是研究高深学问,但并不是研究某一家或者某一派的学问,更不是研究某些人指定的学问。
3.教授治校,民主管理
4.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
在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上,蔡元培采取了以下措施:
A扩充文理,改变“轻学而重术”的思想;B沟通文理,废科设系;C改年级制为选科制(学分制)。
(3)教育独立思想
教育独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教育经费独立;教育学术和内容独立;教育脱离宗教而独立;教育行政独立。
3.新文化运动时期和20 年代的教育思潮与教育改革运动
(1)平民教育思潮
由于政治立场、思想倾向等的不同,平民教育运动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部分:
(1)一部分以陈独秀、李大钊、邓中夏的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为代表。
(2)另一部分以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代表。
北高师师生于1919 年组织了平民教育社;朱其慧、陶行知、晏阳初于1923 年组织成立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
(2)工读主义教育思潮
(1)勤工俭学:即以勤工的方法达到俭学的目的,勤工是为了获得经济效益,解决求学的费用。
(2)工学结合:就是要求把所学内容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
(3)劳心与劳力的结合,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养成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者平等的观念。
(4)建立一种新村社会和共产社会的理想,采用和平演变和不流血的方式实现中国经济制度的转变。
(5)强调学生和知识分子应与工农群众相结合,在与工农共同生活、劳动过程中发展对工农的感情,唤起工农的革命觉悟。
(3)职业教育思潮
职业教育思潮是由清末民初的实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发展演变而来。1917年黄炎培发起组织中国近代第一个研究倡导实验和推选职业教育的专门机构:中华职业教育社。
(4)实用主义教育思潮
形成思潮的原因:杜威的思想适应了中国国内希望社会改良的要求和教育救国、教育改革的主张。其中,“社会的改良全赖学校”的观点和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儿童中心正符合了教育救国和改革传统教育的需
(5)勤工俭学运动
1912年吴稚晖、蔡元培等在北京发起“留法俭学会”并设预备学校。1915年蔡元培等人在法国创立“勤工俭学会”,明确提出“勤于工作,俭于求学,以进劳动者之智识”为宗旨。在华工教育中创造了半工半读的教育形式,产生最初的工读主义教育思想。1919看至1920年底,留法勤工俭学达到高潮。早期共产主义者是此阶段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主要发起组织和参加者。至此,勤工俭学运动的内容与性质都发生了变化,从通过勤工与俭学以维持学业,提高到以俭学与勤工相结合,探索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出路的认识高度。
(6)科学教育思潮(科学教育化和教育的科学化)
简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科学教育运动发展的主要表现。
(1)提倡在学校中加强科学教育,这是科学的教育化趋势。(3分)主要包括:传授科学的知识、技能,学习和运用科学的方法,养成科学的态度。(5分)
(2)提倡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开展教育工作,这是教育的科学化趋势。(3分)主要包括:注重儿童心理和教育心理研究;广泛开展教育教学方法、课程和教学组织形式等研究:重视教育实验、心理与教育统计和测量。(4分)
(7)国家主义教育思潮
于20世纪20年代初在中国兴起,其内涵为:① 在教育中强调民族性和国性的教育;②反对民族虚无主义③重视情感教育。1923年曾琦李磺在法成立“国家主义青年团”,余家菊和李磺合著《国家主义的教育》,标志着国家主义教育思想的重振。
(8)学校教学改革与实验
受实用主义教育和科学教育等教育思想的影响,20世纪20年代初,当时在西方国家流行的以反传统为旗号、以儿童活动为中心的各种教学法相继传入中国,并都有热衷者尝试作引进课堂的实验。
4.教会教育的扩张与收回教育权运动
5.1922 年“新学制”
1922年11月1日以大总统令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这就是1922年的“新学制”,或称“壬戌学制”。
(1)七项标准
适应社会进化需要;发扬平民教育精神;谋个性之发展;注意国民经济实力;注意生活教育;使教育易于普及;多留各地伸缩余地。
(2)学制体系与特点。
由于该学制采用的是美国式的六三三分段法,又称“六三三学制”。
新学制的特点:
1)根据学龄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划分教育阶段;六三三学制中各教育阶段基本上是依据我国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来划分的,这在我国近代史上是第一次;
2)初等阶段教育趋于合理,更加务实;
3)中等教育是改制的核心;
4)新学制增加了职业教育;(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兼顾升学和就业)
5)师范教育方面种类增多,程度提高;
6)高等教育阶段缩短年限,取消大学预科,有利于大学进行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
7)注重天才教育和特种教育。
积极: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教育制度的确立,也标志着中国近代以来的学制体系建设的基本完成。
缺陷:脱离中国实际,照搬了美国的模式。
第三章 中国现代教育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建设
1.教育宗旨与教育方针的变迁
(1)党化教育(2)“三民主义”教育宗旨
(3)“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
这一方针政策是一项并不短视的重要决策,它即顾及了教育为抗战服务的近期任务,也考虑了教育为战后国家建设重建和发展的远期目标,使得教育事业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仍能苦苦支撑,并在大后方西南、西北地区还有所发展。
2.教育制度改革
(1)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试行
1927年6月,国民党教育行政委员会,仿照法国教育行政制度,中央设中华民国大学院主观全国教育,大学区的最高审议机构是评议会。
(2)“戊辰学制”的颁行
1928年中华民国大学院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以1922年学制为基础并略加修改,提出《整理中华民国学校系统案》,即“戊辰学制”。
3.学校教育发展
(1)初等教育
三个阶段:1927-1937年是初等教育的稳定和发展时期,教育建设实行法制化;抗日战争时期,时局动荡中仍能维持一定发展;抗战胜利后,受到扼杀。
(2)中等教育
三个发展阶段:在统治的最初十年里,通过一系列中等教育法规的颁布,保证了中等教育的发展。抗战时期由于采取“抗战救国”方针,中学数量增长较快。抗战胜利后,全国中学的数量达到最高点。
相关话题/教育学综合
2018年信阳师范学院612教育学综合考研全套资料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53659.html说明:本全套资料免费下载,共包括17种电子书、3个文件资料。使用全套资料密码激活后,全套资料里的所有电子书、所有题库均可使用。1.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 [3D电子书]全国名校《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自命题)》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2-142017年中央民族大学333教育学综合考研真题
2017年中央民族大学333教育学综合考研真题 333教育综合一.名词解释1.常模参照测验2.六艺3.《学记》4.智者 5.多元智能理论6.同化二.简答题 1.简述班主任工作的内容2.简述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3.夸美纽斯的班级授课制的观点4.简述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三.论述题 1.有人说近墨者黑,也有人说近墨者未必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2-112018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人文社会科学学院780教育学综合考研全套资料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53643.html说明:本全套资料免费下载,共包括13种电子书、3个文件资料。使用全套资料密码激活后,全套资料里的所有电子书、所有题库均可使用。1.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 [3D电子书]全国名校《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自命题)》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2-112018年西华师范大学612教育学综合考研全套资料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91113.html说明:本全套资料免费下载,共包括9种电子书、3个文件资料。使用全套资料密码激活后,全套资料里的所有电子书、所有题库均可使用。1.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 [3D电子书]全国名校《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自命题)》考研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2-112018年吉林师范大学614教育学综合考研全套资料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91556.html说明:本全套资料免费下载,共包括12种电子书、3个文件资料。使用全套资料密码激活后,全套资料里的所有电子书、所有题库均可使用。1.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 [3D电子书]全国名校《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自命题)》考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2-102018年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782教育学综合考研全套资料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91509.html说明:本全套资料免费下载,共包括13种电子书、3个文件资料。使用全套资料密码激活后,全套资料里的所有电子书、所有题库均可使用。1.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 [3D电子书]全国名校《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自命题)》考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2-092018年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646教育学综合考研全套资料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91212.html说明:本全套资料免费下载,共包括17种电子书、3个文件资料。使用全套资料密码激活后,全套资料里的所有电子书、所有题库均可使用。1.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 [3D电子书]全国名校《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自命题)》考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2-092018年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646教育学综合考研全套资料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90930.html说明:本全套资料免费下载,共包括17种电子书、3个文件资料。使用全套资料密码激活后,全套资料里的所有电子书、所有题库均可使用。1.名校考研真题 [3D电子书]2016年教育硕士(Ed.M)333教育综合名校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2-092018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高等教育研究所636教育学综合考研全套资料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90816.html说明:本全套资料免费下载,共包括14种电子书、3个文件资料。使用全套资料密码激活后,全套资料里的所有电子书、所有题库均可使用。1.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 [3D电子书]全国名校《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自命题)》考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2-092018年江南大学人文学院718教育学综合考研全套资料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91583.html说明:本全套资料免费下载,共包括13种电子书、3个文件资料。使用全套资料密码激活后,全套资料里的所有电子书、所有题库均可使用。1.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 [3D电子书]全国名校《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自命题)》考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2-092018年汕头大学高教所633教育学综合考研全套资料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91466.html说明:本全套资料免费下载,共包括11种电子书、3个文件资料。使用全套资料密码激活后,全套资料里的所有电子书、所有题库均可使用。1.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 [3D电子书]全国名校《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自命题)》考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2-092018年南京邮电大学611教育学综合考研全套资料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91624.html说明:本全套资料免费下载,共包括17种电子书、3个文件资料。使用全套资料密码激活后,全套资料里的所有电子书、所有题库均可使用。1.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 [3D电子书]全国名校《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自命题)》考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2-082018年东北师范大学630教育学综合考研全套资料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90841.html说明:本全套资料免费下载,共包括16种电子书、3个文件资料。使用全套资料密码激活后,全套资料里的所有电子书、所有题库均可使用。1.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 [3D电子书]全国名校《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自命题)》考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2-082018年湖北大学711教育学综合考研全套资料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91397.html说明:本全套资料免费下载,共包括13种电子书、3个文件资料。使用全套资料密码激活后,全套资料里的所有电子书、所有题库均可使用。1.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 [3D电子书]全国名校《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自命题)》考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2-082018年河北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702教育学综合考研全套资料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91249.html说明:本全套资料免费下载,共包括14种电子书、3个文件资料。使用全套资料密码激活后,全套资料里的所有电子书、所有题库均可使用。1.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 [3D电子书]全国名校《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自命题)》考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