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应用心理学考研全方位分析
——踌躇满志,惶恐不安;人到二十,不能随遇而安
今天是2019年的最后一天,考研结束已有一个多星期了。在考研结束的这一个星期里,我像大多数的考生一样,十分充分地放松自己。回想起这将近一年的拉锯战,确实是一份非常有营养的经历,不论结果,这份经历值得我再往后的人生中细细品尝。以下则是我在备考过程中的一些感想与策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Part One. 考研的动机
当我和舍友混熟之后,在一次随意的聊天中,我曾和他们说:“傻子才考研,读了十多年书我都读吐了。”当然那个时候我才刚入学,一心只想着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现在回头看看,确实能理解当时的自己,高考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对于我们这些天赋不高,努力又不够的学生来说,那确实更加痛苦,总有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好不容易上了一个算得上是双非一本的高校,自然在侥幸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患上了高考PTSD。在宿舍里打游戏的时光确实快乐,但看着自己惨淡的绩点,我在大一下学期某个夜晚开始思考自己的后路。
于是我首先在大二开始游走于各大自修室之间,开始看似无畏的挣扎,硬啃我们专业的教科书,虽然有些痛苦,但是最终还是学有所成,最后成绩也有比较明显的提升——我不仅十分满意自己的进步,而且开始打自己的脸——我开始对考研究生感兴趣了。
那我为什么要选择考研呢?我总结了一下几点原因:
1、学校的氛围问题:我们学校,或者是我们专业吧,学风确实比较差,特别是我们这一帮男生,很少有主动学习的人。环境能够很好地塑造一个人,高质量地独处总比低质量地群居要来的靠谱,我也在大二那年离开了宿舍,自己在学校外面生活,艰辛固然是有的,但我在独居的过程中更好地锻炼了自律的能力。
2、就业问题:这个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我选择这个专业(应用心理学)的时候完全是出于兴趣,没有考虑到就业的问题。那年我十八,高考后的生活对于我来说是如此的充满吸引力,谁去管那些赚不赚钱的问题,文青追求的是诗和远方。然而现实却是如此残酷,我们这个专业本科毕业出去大部分都是做老师,进入企业的话如果没有足够的资历平台也不会特别的高。在备考之前我也有去实习过一段时间,因为没有什么实习经历,好不容易才被一家小企业录取了,但是经过这段实习经历,我看到了大城市中弱肉强食的一面,让我更加坚定了考研的决心——以谋求更高的就业平台,以及在大城市立足的底气。
3、名校情结:名校总是在资源、环境、基础建设上同它们的学术一样是非常优秀的,其实我在选择考研院校的时候,环境和设施占了很大的比重(我后面会说到)。我喜欢漂亮的校园环境,生态环境搞好起来了,学风自然也不会差,不是么?
4、交友圈:我曾以为天地之大,遍地都是好朋友。其实上了大学才知道,来自五湖四海的考生带来的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可谓是百花齐放,并且在不同的高校平台上,整体上呈现一致,但内部又是百花齐放。这也就注定了你不可能和每个人都能相处得很好。同时在不同的环境当中,人们的追求和眼光也是有所差别的。我希望通过考取研究生来获得更加优秀的人际资源,让自己能够从中汲取足够的养分以提高自己。
综合以上四点的考量,我终于下定决心备战考研。
当然,这只是我的一面之词,每个人的考研动机都是不同的,如果你还在纠结自己有没有考研的必要,那就可以结合自身的情况以及对人生的追求来进行对问题的具体分析。如果我以上对未来规划的思路能够给身为读者的你些许启迪,那自然是荣幸之至。
Part Two. 院校的选择
关于院校的选择,我是先查询了一下各类院校的报录比,然后选了自己喜欢的学校。当然我不建议大家这么做,大家最好根据自己的实力以及本科院校的背景(双一流、一本、二本),结合报录比来选择学校。由于我在择校上没有花过多的时间,唯一能够提供的建议就是:考本专业的话就更上一层楼,跨专业则量力而行。当然这是出于我双非一本的背景的考虑,如果是拥有更高层次本科背景的同学,这个想法不一定适用,毕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如果你真的想要严谨地对待考研院校的选择这一问题,那么我以下总结了几个角度供你思考:(以选择中山大学为例)
院校背景的考量:
院校背景:中山大学由孙中山先生创办,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作为中国教育部直属高校,通过部省共建,中山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现由广州校区、珠海校区、深圳校区三个校区、五个校园及十家附属医院组成。中山大学贵为华南第一学府,对于我们这些天天嘴里念叨着靓仔靓女的广东人来说那可是有着非凡的影响力的。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都汇聚于此,对于像我们这样的读书人来说是十分有吸引力的。我曾去过台湾高雄做过交换生,宝岛的中山大学正好也在高雄,于是亲自去拜访过,他们的中山大学建在山上,生态环境也和这边的一样好,最夸张的是,学生们总是受到山中猴子们的骚扰,经常传出旅客的手机或是随身物品被猴子抢夺的消息。于是我非常聪明地一直躲在老师的车里面,那边的猴子也是凶,一停车就时不时地拍打我们的车门,直到看到猴子少了,我们才放心地下车观赏中大。值得一提的是,那边的校门和我们这儿中大的校门一模一样!
院校环境:话不多说,上图。
专业概况:(一下资料摘自中大心理系官网)
(1)系史溯源:
中山大学心理学系的前身是成立于1927年8月的中山大学心理学系和心理研究所,首届系主任为著名心理学家、生理学家汪敬熙院士,先后有朱智贤、高觉敷、阮镜清等一批知名心理学家在心理学系任教。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中山大学心理学科相继并入其它学科或学校。2001年6月15日,心理学系复系,聘请社会心理学家、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博士、香港大学心理学系杨中芳教授为复系后的首任系主任。2011年11月,心理学系成为中山大学直属院系,系主任高定国教授。2015年9月迁入面积超过1700平米(其中本科教学实验中心面积超过500平米)的新系楼。
(2)专业排名:
近日,QS ( Quacquarelli Symonds) 全球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发布了2019年世界大学学科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by Subject 2019)。中山大学心理学学科首次入榜,全球排名第212位,国内排名第4(国内排名前三位为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清华大学)。所以,如果你考上了中大,这对你的学历背景以及专业背景的提升与丰富都有着巨大的作用。
Part Three. 复习安排
具体的复习安排我分科目来讲述:
A. 英语
A1. 单词:
很多人都知道英语要背单词,我来自沿海城市,英语的教育较为发达,所以底子也比较好。建议大家在开始准备考研之前就着手单词的背诵,可以用一些app,每天花半个小时之内来背单词。我从大二下学期开始每天坚持用app背单词,一直坚持到19年的10月左右。因为背单词的战线拉得比较长,六级的单词我过了两遍,考研的单词也过了两遍,这样在后面的英语复习当中不会有过大的心理压力,能够更好地应付真题和作文。
所以如果想要英语更有把握,我建议大家在看到这篇文章之后就去开始每天背诵单词,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单词是基础,也是重中之重,但并不是考研英语的全部,它在不同时期的重要性还是不一样的:前中期以背单词为主,后期结合真题和作文的背诵来巩固单词和语法才是比较明智的。
A2. 阅读:
我复习英语阅读的时候,一开始走了弯路,买了一些市面上的模拟题来做,我个人是建议英语阅读的复习完全依靠真题就行。模拟题的出题思路还是不能很好地拟合真题的出题思路(个人感想),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做模拟题的正确率显著比做真题的正确率低很多,我自己也纳闷,那不如就直接做真题了。
其次,英语的真题我分了三遍来做,第一遍是熟悉真题,认识真题,并且把真题中的生词记下来背诵(这时候我已经不用app背诵单词了),然后最重要的是,摸清真题的出题思路,我做了第一遍真题下来,总结了出题者设置选项的几种方式:语义杂糅、碎片化信息组合干扰、过度延伸、反向干扰等。这些有助于你在做阅读题的过程中排除干扰选项。但不要以为总结出这些出题套路就万事大吉了,我们需要刷第二遍的真题来巩固这些技巧,同时将文章中的长难句的成分进行划分,比如说找出主谓宾,找出同位语,分清一句话中的主次,并将从句成分分隔开来,这样能够让你更加清楚文章的脉络,搞清楚作者的写作主旨,这对最后文章的解题又十分大的帮助。然后刷第三遍真题的时候已经快要考试了,这时候就放松心态,再将文章细度精度一边,将每个选项的错误之处自己用笔勾画出来,让自己的做题思路进一步升华,阅读拿分也并不是难事了。
记住!一定要留2~3套英语真题作为考前的模拟题,我留了18、19年两年的真题在考前一周完成,用手机打开计时来做,从头坐到尾(或者按照你自己安排的答题顺序答题)。然后按照要求继续查漏补缺。对于其他年份的真题,我一般都是一天做2道阅读题,然后其他诸如完形填空和新题型这两类题,前者扣分不是特别重,后者难度不是特别大,所以都是按着卷子的顺序做下来,阅读做完了就顺便做一下新题型,换新的真题做的时候就先做完形。
至于答题顺序,我个人并没有另外规定做题顺序,因为时间对于我来说比较充足,我是从头做到尾的。不过你对自己不放心的话,在有认真复习作文的前提下可以按照先写作文后写阅读的顺序来做题。因为如果你认真复习了作文,那么作文对于你来说就是默写素材,肯定比做阅读时要更节省时间;若你没有好好复习作文的话,临场写作遇到瓶颈,其实是一件非常影响心态的事情。所以还是那句话,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希望你能找到真正适合你的做题节奏。
A3. 作文:
很多人觉得作文考试前背一背模板就好,但是我还是觉得作文是一个积累和模仿的过程,几天的背诵并不能帮助你多少。我从9月份开始,将每年的真题作文都写了一写,然后写完后背诵范例,背诵这个过程一定要用心,因为这不仅能够提高你的作文水平,同时还能巩固你一些单词和语法的运用。我在背诵真题作文这段时间里受益良多,一般背诵的东西经过一段沉淀的时间,就会慢慢地变成了自己的东西。因为其实考研英语各年真题作文之间的内核是相关的,所以你从前背的范文里就有一些东西能够运用于当下的写作当中,在后期作文的练习中,已经沉淀在你脑中的作文素材就会慢慢地苏醒,帮助你更好地写好作文。当然,你觉得你的其他课程能够弥补你英语上的缺陷,你可以像大多数人一样晚一些准备;但如果你的眼光放在了自身长远的英语学习上,以上不失为一种可取的办法。
B. 政治
我是一个比较不自信的人,政治的学习很早就开始了,结果19年出题反押题的味道很重,让经验不足的我上了一课。考研那天的政治,出的题真的是有可能你这一年都没有注意到的知识点,所以我这里建议政治的复习战线不要拉太长,但是如果是像我一样的理科生,我觉得考研当年3、4月份就可以开始了。其实难度不大,但得分普遍不高,只要跟着一个靠谱的老师,按部就班地听课做题,政治及格是没有问题的。后期认真写肖四肖八,把自己不熟悉的知识点都记下来,这样上了考场也不会那么慌。复习政治就靠俩字:踏实。
C. 专业课
接着就是大头专业课了,我分析了一下考情,由于我们这个专业只考三门,英语和政治普遍都拉不开分,那么重中之重就应该在专业课上了。由于我是本专业考研,从入学开始就一直都有接触心理学的知识,这是我最大的优势,也是最大的劣势:优势在于,专业课程能无时无刻不强化我对心理学知识的掌握;但劣势也在于这里,因为是本专业考研,最可怕的就是松懈与轻敌,有一说一,因为有基础,我复习得可能没有跨专业考研的朋友们那么拼命,这一年下来就是一些见了又见的知识点反复强化,所以到后期我有一些松懈,但同时也伴随着一种焦虑和无力感。所以跨专业考研的朋友们也不需要担心,你们的学习强度只要上来,是可以拼得过本专业考研的同学们的。
专业课总共有三门:导论、实验和统计。分别都有相应的参考书。论重要性,可以由大到小排序为:导论≈统计>实验。
C1. 导论:
对于导论,你需要将每一章节的每个知识点进行熟悉,我在复习的时候,总共过了五遍左右的导论书,每一遍都有较为明确的目标:
第一遍是熟悉书中内容并通读;
第二遍是在熟悉书里内容的基础上,就每一张的内容进行思维导图的构造;
第三遍则是将书中的内容做好自己的笔记,这一遍是最痛苦的,也是耗时最长的,我整个暑假写这玩意儿写得腰疼,导致我打篮球时的内线抗压能力直线下降;
第四遍则是结合早年真题巩固知识点,即通过做早年的真题(02年开始的真题),查漏补缺,遇到做错的题目,从书中找到它的出处,然后进行总结背诵,当然早年的真题对我们考试用处不大,因为出题思路完全不一样,但是它能够帮助你更好地巩固和补充知识点;
第五遍则是将前面的思维导图和章节笔记结合到一起,自己翻一遍过一遍,顺便背一背,能更好地巩固知识点。
前五遍大概就是打基础吧,笔记刚做完我是看都不想看一眼,实在太折磨人,但到了复习的后期才发现,笔记这玩意儿真香,你完全可以依靠笔记来巩固知识点,而且在考试当天还不用带着厚厚的舒也能复习,真的是有投资就有回报。
而对于导论部分的真题来说,只要你时间充裕,什么时候开始刷都不成问题,首先在于选择题的部分,都是导论的内容,而且有很多超纲的内容,这个时候就又需要你将每年真题中自己不知道的知识点做一个总结和补充,到了后期才能够做到游刃有余地复习真题。不过这里多说一句,早年的真题(02~16)均为学硕的真题,这些对于你来熟悉专硕的真题其实用处不大,但是可以作为一个心理学知识的材料库,充实你对这个学科的了解与认识,对长远的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其实是有一些好处的。其次对于论述题呢,我就建议在复习中期就能够结合书本开始总结一套自己的答题思路了,网上流传着很多真题的答案,但都不一定是正确的,希望大家不要轻信答案,还是要从课本出发,特别是论述题,真的是没有标准答案,只要你找对了理论,将题目中的问题都回答一遍,书写工整并分点答题,分数是一定能到手的。所以在做真题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自己找答案,自己总结答案。
C2. 统计:
对于统计,这个是让每个心理学考生都头疼的地方。学校给的参考书很厚很厚,还分两本,让人望而生畏。我建议教材还是要过个两遍的,因为你不打好基础,统计的题就真的没法做。虽然书看起来很厚,但大部分篇幅都是在举例子,真正每章的知识点。。。也不算少,但也不是多到无法接受。我的做法就是熟读课本两遍之后,将每个知识点按主题做笔记整理下来,如:各类方差分析总结到一个模块里,事后比较列表总结,还有各类均属差异检验放到一张纸上总结。这样能让你在后期的复习中更有条理,因为各种检验方法及其前提条件特别容易混淆,也特别难记忆,这就需要你放在一起比较记忆,这样子能够加强你对知识点的熟悉程度。
同时在整理完笔记后,我也开始做每年的学硕真题,我们在这里要有选择地做真题,如果看到一些真的很难的统计题目,请放弃,不要在上面花过多的时间,我们的重点应该放在那些和概念相关的问答题,这些题目就有可能会出现在你今年考试的卷子上(至少19年的统计题是如此),然后查阅书本和相关资料,自己将相应的答案组织好,记录到一份笔记中。(总的来说,就是:按模块总结知识点!)
C3. 实验:
最后则是实验部分,参考教材不是特别难读,大多数都是在讲述一些经典的实验和概念,花一些时间总结下来就好。重点应该看各类实验设计(组间、组内,还有被试数量怎么计算),心理物理学,以及实验设计的相关问题,真题肯定会让你设计一个实验的,所以我们要将实验设计的答题模板自己总结好(实验题目,实验目的,实验设计,实验流程,预期结果,统计方法),有能力和条件的可以挑一些心理学文献来阅读,这样能够加深自己对实验设计的理解。总的来说这本实验心理学的书难度不是特别的大,但也不可以轻视。
Part Four. 复习时间安排
对于复习时间安排这件事,我没有用什么艾宾浩斯记忆法,也没有将每天的日程计划写到精致的小本子上,对于复习这件事情,没有适合每一个人的方法。你的复习能否顺利完成只取决于一个因素:你的执行力。
但这也不代表我没有复习的计划,我的计划安排较为宏观,并没有细分到每分每秒,因为这对于我来说不切实际。上了大学大家都能够很明显地感觉到,时间变多了,但是自己每天能完成的事情变少了。因为缺乏了升学的压力,与应试教育的压迫,很多人松懈了,再也紧不起来了。复习这件事情,一定要按照自己的节奏走,不要受到他人的影响,也不要管别人的指指点点,只要做到自己的目标即可。
我的计划很直观,我大概每天都会在心里念叨:今天我要读心导一章,实心一章,统计一章,然后做马原习题,在做两道阅读真题。然后不完成不睡觉。所以在工作量较大的前中期,我经常是11点多才完成任务。只要这样坚持下来,你会发现厚厚的书本与练习册就会被你慢慢地完成了,结果翻日历一看,时间还比较充足,可以开开心心地进行新一轮的复习。
所以像我这样神经比较大条的大男生,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制定每一天的复习计划:即每个科目当天需要完成的进度如何。然后一定一定一定要保证自己的执行力将其完成,无论结果考不考得上,这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历练与提升。
Final Part. 考研的心路历程
- 压力管理:考研是一场马拉松,至少对于我来说,在大部分的时间之中,我的内心都是波澜不惊的,甚至有些兴奋,但焦虑无时无刻不伴随着我。由于每天大脑中不仅充满了知识,还充满着对未来的惶恐与期待,这让我对每天的复习任务充满了动力,但在夜深人静时又侵扰着我让我无法入睡。这可能就是处于“延期偿付”时期中,寻找自我同一感时必须得经历的吧。我很清楚我需要好好地利用这股压力,让它成为我的朋友,而不是我的敌人。我最后的办法很简单:每周都会抽时间去健身,或是打篮球,七天内大概有三个下午或晚上是用来做这些舒缓压力的运动的。特别是到了临近考试的这段时间,我心中的焦虑与不自信每天都在折磨着我,我甚至连续好几天下午都跑出门去打球,毕竟在屋子里和这些无形的压力耗着也不是个办法。每次运动结束之后,心中真的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十分美妙。我的意思就是希望大家在备考的过程中能够寻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能够有效缓解压力的方式来度过这段时间。可以是唱歌、跳舞,甚至是玩游戏,只要控制好时间,保证这些事情做完后不会影响你复习的心态即可。
- 心态调整:考研不能决定你的未来,备考也不是你生活的全部。在这段特殊的时期中,请继续用你平时的心态对待身边的一切人事物,不要因为自己是备考的学生而借此为理由迁怒于你的亲朋好友或是你可爱的小狗。我们都知道今年是全面决胜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年,华夏大地上依然还有很多人读不了书,吃不饱饭,你能坐在书桌前读书看报已经是非常幸福的了——每当你觉得自己不幸福的时候,就去想想那些真正生活贫苦的人们是如何对待生活的。我们没有资格顾影自怜,我们只有硬着头皮向前冲的义务,请不要辜负父母对你的期望,也不要伤了你最亲近的人的心。
- 关于研友:我很庆幸我找了一两个非常靠谱的研友,我们是一个班的同学,平时我在我的出租屋里复习,他们在图书馆复习,也没多少见面的时间。我们也就是在复习的时间之余聊聊微信,吐槽吐槽真题,然后互通有无,互相鼓励,也没有什么所谓的勾心斗角,总之我觉得我是幸运的。找到靠谱的研友固然重要,但是独立地复习与生活才是基础,研友只是在你枯燥或是崩溃的备考过程中小小地扶你一把,鼓励你一下让你好的快一些,仅此而已。所以别把自己太当回事,也不要将他人的善举视作理所应当。
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此禽鹿视肉,人面而能强行者耳。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