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
(一)早期改良派的教育主张
1、全面学习西学
2、改革科举制度
3、建立近代学制
4、倡导女子教育
(二)维新派的教育实践
1、兴办学堂
(1)万木草堂
(2)湖南时务学堂
(3)北洋西学堂与南洋公学
(4)经正女学
(三)“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1、创办京师大学堂
2、改革科举制度
(四)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1、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主张
变科举八股。康有为认为,当时的科举制度束缚了土子的头脑,使学者学不到真才实学,他主张废八股,改策论,逐步废科举;大力兴办学校,传授科学技术培养新型人才派遣留学生,译西书;倡平等,重女教。
2、《大同书》中的教育理想
《大同书》是康有为的代表作之一(大同书)攻击了社会不平等现象,指出它的根源是私有财产,从而主张废除私有制,废除等级制,提出去国、去家,实行男女平等的主张在书里描绘了一个理想社会。
在《大同书》中,康有为设计了一个前后衔接的完整的教育体系,包括人本院、育婴院、慈幼院、小学院、中学院和大学院。
人本院(出生前):已怀孕的妇女进入人本院,进行胎教。人本院必须有优良的环境条件,居室要宽敞清洁,景色优美。院内应有品种丰富、内容健康的书画、音乐,随时供孕妇阅读欣赏,服务人员必须是女性。
育婴院(0~3岁)和慈幼院(3~6岁):婴儿断乳之后,即送入育婴院抚养,3岁后送入慈幼院。也可两院合并,不设慈幼院。育婴院和慈幼院主要进行幼儿教育,工作人员应由女性担任。幼儿的保育目标是“养儿体,乐儿魂,开儿知识”。保育内容还有语言、歌曲、手工。
小学院(6-11岁):遵循“以德育为先”“养体为主而开智次之”的原则。小学教师专用“女傅”,兼有慈母的取责。
中学院(11~15岁):中学院阶段应当德、智、体兼重,尤应以育德为重。中学的设施应该齐全,男、女教师均可,但一定要选择“有才有德者”充任。课程要根据以学生的禀赋和个性设置。
大学院(16-20岁):专以开智为主,注重实验。教师不限男女,但应选择“专学精深奥妙实验有得者担任。
在《大同书》中,康有为提出了一个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教育制度,提出了许多具有积极意义的教育主张或观点,如重视学龄前教育和胎教、主张男女教育平等、重视女子育。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些带有明显的乌托邦色彩。
(五)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1、“开民智”“伸民权”与教育作用
梁启超认为,国家势力的强弱随人民的教育程度为转移,他明确地将“开明智”与兴民权联系起来,为“兴民权”而“开民智”。
2、培养“新民”的教育目的
梁启超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新民,新民必须具有新道德新思想、新精神和新品质。国家施行国民教育是为了“养成一种特色之国民”。
3、论学制
梁启超主张以新的学校体系代替科举制度,他借鉴西方心理学研究成果中的年龄与身心发展的关系理论,列出了一份《教育期区分表》,把教育分成4个阶段每个阶段受相应的学校教育。
4、论师范教育,女子教育和儿童教育
(六)严复的教育思想
1、“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三育论”
2、“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
(七)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1、“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的颁布
1902年(农历壬寅年),清政府公布了由官学大臣张百熙拟订的《钦定学堂章程》,史称“壬寅学制”。壬寅学制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以中央政府的名义制定的全国性学制系统。
1904年(农历癸年),清政府正式颁布了由张百熙、张之洞、荣庆拟订的《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该学制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整、正式公布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学制。
2、废科举,兴学堂
1905年,科举制被废除。
3、建立教育行政体制
1905年,清政府设立学部,作为管辖全国教育的中央行政机关,把原来的国子监并入学部,学部最高长官是尚书,其次为左、右侍郎等,第一任尚书是荣庆。
4、制定教育宗旨
1906年,学部针对民权思想的流行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拟定“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教育宗旨。前两项是中国政教所固有的,应该予以发挥,这是保留中国传统的封建主义旧学,后三项是要求学生学习操练,办理军事学堂,学习科技知识以适应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要求。这个宗旨体现了“中体西用”的思想,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正式宣布的教育宗旨。
同时间,王国维从受教育者的基本要素出发,提出以体育培养人的身体之能力,智、德、美培养人的精神能力,相应发展真善美之理想,以培养“完全之人物”。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德智体美四育并重的教育宗旨,对之后教育目标模式的设计产生了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