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简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标准。
答: 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是否正确以及选定后能否达到预期调节效果, 关系到货
币政策最终目标能否实现。 通常认为中介目标的选取要符合如下一些标准:
(1) 可控性。 即是否易于为货币当局所控制。通常要求中介指标与所能适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之间要有密切的、稳定的和统计数量上的联系。
(2) 可测性。 其含义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中央银行能够迅速获取有关中介指标的准确数据; 二是有较明确的定义并便于观察、分析和监测。
(3) 相关性。 指的是只要能达到中介指标, 中央银行在实现或接近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方面不会遇到障碍和困难。也就是说,要求中介指标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之间要有密切的、稳定的和统计数量上的联系。
(4) 抗干扰性。货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常会受到许多外来因素或非政策因素的干扰。只有选取那些受干扰程度较低的中介指标,才能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达到最终目标。
(5) 与经济体制、 金融体制有较好的适应性。 经济及金融环境不同, 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货币政策目标而采用的政策工具不同, 选择作为中介指标的金融变量也必然有区别。
42. 请举例说明为什么不能同时用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答: 货币政策的目标是指国家通过中央银行指定和实施货币政策, 对国民经济进行金融调控所要达到的目的。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从 20 世纪 30 年代以前的稳定币值 这一单一目标, 发展到现在的保持物价稳定, 维持充分就业、 促进经济增长、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这样的综合目标, 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时期,所以中央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要了解政策的实施效果, 还需要一些可以量化的、 可以 操作的经济指标, 作为实现货币政策的中介桥梁, 即中介目标。
中间目标的选择, 是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环节, 它的准确与否关系到最终目标的实现与否。 中央银行选择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时,主要考虑三个标准:
(1)可测性,(2)可控性(3)相关性,
当前, 各国中央银行普遍选择理论或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但两者不能同时充当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一方面, 根据供求分析的结论, 利率和货币总量指标不兼容, 中央银行可以实现其中一个, 但两者不能同时实现: 中央银行追求货币总量的指标意味着利率的波动; 中央银行遵循利率指标会导致货币供给以及基础货币等准备金总量的波动。例如, 当选用货币供应量目标时, 由于产出增减、 物价变化或公众持有货币偏好的以外变动等因素, 货币需求会发生变化, 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 利率将随着货币需求的变动而波
动。 当选用利率目标时, 若货币需求变动, 如需求下降, 则利率下降, 债券价格上升,中央银行若想盯住利率目标,将通过出售债券以促使价格下降和利率回升到原来水平,此时,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出售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减少。
另一方面, 由于货币供应量的内生性特点日益明显, 使人们认识到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控制不是绝对的。在此情形下, 一国央行究竟选择利率还是选择货币供应量作为本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取决于该国具体经济形势, 作为中介目标, 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各有优劣。利率作为中介目标, 其可控性、 可测性和相关性均比较理想, 但抗干扰不理想, 这是因为作为内生经济变量, 利率的变动时顺周期的: 经济繁荣时, 利率因资金需求增加而上升;萧条时, 利率随资金需求减少而下降。 然而作为政策变量, 利率与总需求也应沿着同一方向变动: 繁荣时, 为防止经济过热应该提高利率; 萧条时, 为刺激经济复苏应降低利率。这样,政策和市场因素对利率的作用效果是叠加的。 当利率发生变动时, 中央银行往往很难量化货币政策和市场因素的作用效用, 对货币政策的松紧也就无从掌握。
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不论是基础货币,还是 M1、M2 等若干层次, 其可测性、 可控性均满足要求。 就抗干扰性来说,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作为内生变量是顺周期的,而作为政策变量是逆周期的, 因此,政策性影响和非政策性影响不会相互混淆,抗干扰性也符合要求。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以后, 西方各国纷纷将中间目标由利率改为货币供应
量,而进入 90 年代以后,又放弃使用货币供应量,转而采用利率。其原因是 80 年代以来的金融创新、金融管制放松和全球金融一体化,使货币定义及其计算难度加大,货币总量与最终目标的关系更难把握,也使货币乘数失去了以往的稳定性,削弱了中央银行对货币总量的控制能力。而在我国, 金融创新程度并不深入,加之存贷款利率长期管制,被作为一种外生的货币政策工具来使用,利率市场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深化,因为我国仍然采用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
43. 贴现与普通贷款的区别?
答:贷款是银行或其他金 融机构按一定利率和必须归还等条件出借货币资金的一种信用活动形式。贴现:拿没有到期的票据到银行或钱庄兑现或做支付手段, 并由银行或钱庄扣除到期以前的利息,称贴现。就客户而言,贴现即贴息取现。一般地讲,用于贴现的商业汇票主要包括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两种。目前商业承兑汇票很少。贴现的性质:贴现是银行的一项资产业务,汇票的支付人对银行负债,银行实际上 是与付款人有一种间接贷款关系。
贴现的种类: 一般而言,票据贴现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还可以根据票据的不同分为银行票据贴现、商业票据贴现、债券及国库券贴现三种。 贴现:指银行承兑 汇票的持票人在汇票到期日前,为了取得资金,贴付一定利息将票据权利转让给银行的票据行为,是银行向持票人融通资金的一种方式。 转贴现:指商业银行在资金临时不足时,将已经贴现但仍未到期的票据, 交给其他商业银行或贴现机 构给予贴现,以取得资金融通。 再贴现:指中央银行通过买进商业银行持有的已贴现但尚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 商业银行提供融资支持的行为。再贴现作为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业务、 再贴现、存款准备金)之一,有强大的作用。它不仅影响商业银行筹资成本,限制商业银行的
信用张,控制货币供应总量,而且可以按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有选择地对不同种类的票据进行融资,促进结构调整。
票据贴现与一般贷款相比有如下特点:
(一)信用关系涉及的当事人不同。一般贷款涉及银行、借款人、保证人之间的关系。票据贴现则涉及到贴现银行、贴现申请人、承兑人、背书人、出票人 的关系。
(二)风险较低。票据通常是以实际的商品交易为基础,商品交易所产生的销售收入是债务人还款的可靠来源;票据到期承兑人或出票人必须无条件付款, 如不获付款,贴现行可以对票据的所有背书人进行追索。
(三)期限短。最长不得超过 6 个月。
(四)先扣收利息再放款。一般贷款是先发放贷款本金,贷款到期利随本清或按定期计收利息。票据贴现是在贴现业务发生时预先扣收利息,贴现申请人得 到的贷款是票面金额扣除利息后的净额,所以其实际利率要比名义利率(即计算贴现息用的贴现率)略高。
(五)票据贴现后,贴现行可将票据进行转贴现或向人民银行申请再贴现,从而实现资金的迅速回笼。
44. 简述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的优缺点。
(一)固定汇率制的优缺点1.固定汇率制的优点
(1) 汇率稳定,减少风险。使国际债权债务的清偿以及国际贸易的成本计算, 均有可靠的依据,从而减少了进出口贸易及资本输出入所面临的汇率大幅度变动的风险。
(2) 使国际清偿能力稳定,进出口商品价格也稳定。
(3) 汇率的稳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汇市场的投机活动。2.固定汇率制的缺点
(1)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国内经济目标服从于国际收支目标。当一国国际收支失衡时,就需要采取紧缩性或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从而给国内经济带来失业增加或物价上涨的后果。
(2) 在固定汇率制下,易发生通货膨胀,结果物价上涨使出口商品的成本增加, 导致出口减少,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本币币值更加不稳。为了稳定汇率,该国货币当局只能动用黄金与外汇储备,投放到外汇市场中,使大量的黄金与外汇储备流失。
(3) 在固定汇率制下,由于各国有维持汇率稳定的义务,而削弱了国内货币政策的自主性。
(二)浮动汇率制度的优缺点
1. 浮动汇率制度的优点
(1) 一国国际收支的失衡可以经由汇率的自由波动而予以消除。
(2) 各国不承担维护汇率稳定的义务,可根据本国的情况,自主地采取有利于本国的货币政策。
(3) 可以保证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避免国际性通货膨胀的传播。
(4) 一国由于无义务维持汇率的稳定,因而就不需像在固定汇率制下那么多的外汇储备,可节约外汇资金。
(5) 由于各国的国际收支能够自我调整,因而可避免巨大的国际金融恐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外汇市场的稳定。
2. 浮动汇率制度的缺点
(1) 由于汇率的不稳定性,增加了国际贸易的风险,加大了成本计算及国际结算的困难。从而阻碍了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
(2) 导致各国的国际清偿能力和商品价格不稳。
(3) 汇率自由波动未必能隔绝国外经济对本国经济的干扰。
(4) 助长了外汇市场上的投机活动。
(5) “以邻为壑”的政策盛行。即各国均以货币贬值为手段,输出本国失业或以他国经济利益为代价扩大本国就业和产出。
45. 简述货币政策的时滞及其构成。
答: 货币政策的时滞, 即货币政策的时间效应, 是指中央银行从制定货币政策到货币政策取得预期效果的时差。 由于经济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 政府当局未必能及时认识和判断有无必要采取政策行动。 即使认识到了采取措施的必要性, 但由于行政手续所需时间较长, 也未必能立即执行。 而且, 在执行过程中, 假定无外界因素干预的话, 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奏效。
一般地说,货币政策的时滞可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两部分。
(1) 内部时滞。它是指从经济现象发生变化, 需要制定政策以矫正, 到中央银行实际上采取行动的时间过程。 它可再分为两个阶段: ①识别时滞。 这是指从形势变化需要货币当局采取行动到它认识到这种需要的时间距离。 这种时滞的存在。 一方面,是由于信息的搜集和情形的判断需要时间, 对某个时期的经济状况的精确度量只有在其后一些时候才能得到;另一方面, 即使有了明确的资料, 中央银行做出判断也需要一段时间。 ②行动时滞。它是指从中央银行认识到需要行动到实际采取行动这段时间。中央银行认识到经济形势变化之后, 将立即对此项经济情况进行研究,以找出可行的对策,研究与行动都需要时间。整个内部时滞的长短取决于中央银行对经济形势发展的预见能力、制定对策的效率和行动的决心等。
(2) 外部时滞。它是指从中央银行采取行动开始直到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为止的这段过程。 外部时滞又可分为三个阶段: ①中期时滞。 这是自中央银行采取行动到该行动对金融机构产生影响, 使金融机构改变其准备金水平、 利率及其他信用状况, 以致对整个经济社会产生影响力的时间过程。这段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对货币政策的反应以及金融市场的敏感程度。
②决策时滞。 这是指自利率或信用条件改变后, 个人与厂商面对新的情况, 做出改变其支出习惯或支出行为决定之前的时间过程。 ③作用时滞。 即支出单位决定支出意向后, 对整个社会的生产和就业都会产生影响, 这段影响过程称为作用时滞。外部时滞主要由客观的金融和经济情形决定,受经济结构以及各经济主体行为因素影响较大。 由于经济结构及各经济主体的行为因素都是不稳定和不易预测的,因此,外部时滞的时间长短就难以掌握。
46. 如何理解通货膨胀的强制储蓄效应?_
答:通货膨胀的强制储蓄效应是通货膨胀的经济社会效应之一。假定经济已经达到充分就业水平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强制储蓄会引起物价水平的上涨。这时所说的储蓄指用于投资的货币积累主要来源有家庭、企业和政府。
正常情况下三个部门各有各的储蓄规律:家庭部门的储蓄由收入剔除消费支出构成;企业储蓄由用于扩张生产的利润和折旧基金构成;政府储蓄的来源:如果政府用增加税收的办法来筹资搞生产性投资相当于是从其他两个部门挤出的全社会的储蓄总量并不增加。若是从中央银行借债从而造成直接或间接增发货币这种筹措建设资金办法就会强制增加全社会的储蓄总量结果将是物价上涨。在公众名义收入不变条件下按原来的模式和数量进行的消费和储蓄两者的实际额均减少其减少部分大体相当于政府运用通货膨胀强制储蓄的部分。
通货膨胀的强制储蓄效应是通货膨胀的经济社会效应之一。假定经济已经达到充分就业水平,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强制储蓄会引起物价水平的上涨。这时所说的储蓄,指用于投资的货币积累,主要来源有家庭、企业和政府。正常情况下, 三个部门各有各的储蓄规律:家庭部门的储蓄由收入剔除消费支出构成;企业储蓄由用于扩张生产的利润和折旧基金构成;政府储蓄的来源:如果政府用增加税收的办法来筹资搞生产性投资,相当于是从其他两个部门挤出的,全社会的储蓄总量并不增加。若是从中央银行借债,从而造成直接或间接增发货币,这种筹措建设资金办法就会强制增加全社会的储蓄总量,结果将是物价上涨。在公众名义收入不变条件下,按原来的模式和数量进行的消费和储蓄,两者的实际额均减少,其减少部分大体相当于政府运用通货膨胀强制储蓄的部分。
47. 为什么系统性风险难以避免?
答:系统性风险是指金融机构从事金融活动或交易所在的整个系统(机构系统或市场系统)因外部因素的冲击或内部因素的牵连而发生剧烈波动、危机或瘫痪, 使单个金融机构不能幸免,从而遭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系统性风险包括政策风险、经济周期性波动风险、利率风险、购买力风险、汇率风险等。这种风险不能通过分散投资加以消除,因此又被称为不可分散风险。 系统性风险可以用贝塔系数来衡量。
系统性风险的特点是:对整个股票市场或绝大多数股票普遍产生不利影响。系统性风险造成的后果带有普遍性,其主要特征是几乎所有的股票均下跌,投资者往往要遭受很大的损失。正是由于这种风险不能通过分散投资相互抵消或者消除,因此又称为不可分散风险。
48. 简述货币层次划分的目的、依据以及我国币层次划分。
1) 目的: 使政府决策者能够通过控制关键货币来执行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
2) 依据: 金融资产的流动性, 即货币性
“ 流动性” 是指金融资产在不损失价值的前提下转换为现实购买力的能力。3)我国币层次划分:
MO=流通中现金
M1=MO+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类存款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证券客户保证金存款+住房公积金中心存款+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存单等
第二部分 国际金融
1. 简述一国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及调整措施?
(1) 由于经济发展的造成。一国处于经济发展的阶段,常需要进口大量的技术、设备和重要材料,而受生产和技术能力的限制,出口一时难以相应增长,因而出现贸易和国际收支差额。不过,只要能确定合理的经济发展战略,适度引入外资,广泛引进先进技术,积极发展生产和出口,是有可能逐步调整贸易和国际收支差额的。因此,在经济安排得当的条件下,这种国际收支失衡具有过渡的性质。
(2) 受经济结构的制约。各国由于地理环境、资源分布、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等经济条件的不同,形成了各自的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从而形成各自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当国际间对某些商品的生产和需求发生变化时,如果一国不能相应地调整其生产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则会引起贸易和国际收支的失衡。
(3) 受物价和币值的影响。从国内说,如果一国发生通货膨胀,国内物价上涨,本国货币币值下跌,其出口商品成本随之提高,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削弱;而进口商品在汇率不变情况下,价格相对较低,引起进口增加,其结果是恶化贸易和国际收支状况。
(4) 受汇率变化的影响。当一国货币汇率升高,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从而影响国际收支。
(5) 受利率变化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利率降低时,或资本流入会减少,或资本流出会增加。即使一国利率没有变动而他国发生了变动,如提高了利率,也会给利率没有变动的国家的国际收支带来不利的影响。
(6) 受经济周期性变化的影响。经济周期不同阶段对国际收支有不同的影响。繁荣时期,由于生产高涨,进口大幅度增加,经常项目可能出现逆差,外汇储备相应下降;如果繁荣的经济促使出口增加,则经常项目就会呈现顺差,外汇储备相应上升。而在萧条时期,随着生产下降,一般说来,会导致国际收支恶化。
(7) 政策性失衡。一国推出重要的经济政策或实施重大改革而引发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8) 偶然性失衡。一些随机因素导致的国际收支不平衡。例如,自然灾害可能引起国内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该国被迫增加粮食进口并引起国际收支逆差。二.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措施
一国国际收支失衡会对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而,必须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如果一国国际收支经常出现失衡而收支差额较大,特别是发生长期性逆差时,必须要进行调节。
国际收支调节可以分为自动调节和政策调节。自动调节通过汇率机制、收入机制和货币机制的调节能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一国的国际收支失衡,但自动调节只能在某些条件或经济环境下起作用,而且作用效果和程度也无法保证。因此,各国都采取一定的政策来调节国际收支,使国际收支朝着有利于本国经济稳定的方向发展。一般说,国际收支失衡的政策调节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外汇缓冲政策。外汇缓冲政策是指运用官方储备的变动或向外借款,来对付国际收支临时性失衡的政策。一般做法是建立外汇平准基金,当国际收支失衡后, 货币当局运用该基金在公开市场操作,买进或卖出外汇,消除超额的外汇供求。这种政策以外汇为缓冲体,故称外汇缓冲政策。运用外汇缓冲政策调节季节性.偶然性失衡和不正常资本流动造成的失衡是一种非常好的选择,它可以使外部失衡的影响止于外汇储备阶段,而不影响国内经济与金融。但对长期性失衡,该政策
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因此,不宜用于调节长期性失衡。
②汇率调整政策。汇率调整政策就是指发生逆差时实行本币贬值,发生顺差时实行本币升值的政策。汇率调整旨在改变外汇的供求关系,经由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变化、资本融进融出的实际收益成本的变化等渠道来实现政策目标。但通过汇率调整实现调节目标,要求本国进出口商品具有充分弹性,而且汇率调整,尤其是竞争性贬值容易引起贸易伙伴的报复,从 而引发货币战。
③需求管理政策。需求管理政策是运用扩张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控制需求总量,进而消除国际收支的失衡。这是战后各国普遍采用的方法。财政政策一般是从收支两个方面进行调节,其主要政策工具有税收.政府支出和国债政策。财政当局根据国际收支失衡的不同情况,分别采取松动的或紧缩的财政预算对总需求进行直接调节,并通过国内企业的传递,特别是涉外企业的传导来实现对国际收支的调节。货币政策是货币当局运用各种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 以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的政策和措施总和。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等。对于由国内需求失衡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 需求管理政策是一种有效的调节方式。
④直接管制政策。直接管制政策是指对国际经济贸易采取直接行政干预的政策。它包括外汇管制和贸易管制。以直接管制作为国际收支调节政策的优点首先在于其效果迅速而显著。其次,在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为局部性因素时,较易针对该部分实行管制,因而不必使整个经济变动。但直接管制政策不利于资源优化配置, 而且容易招致他国报复。一般来说,直接管制政策作为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应以其他政策难以迅速取得效果的情况为限。
2. 开放经济在运行中的自动平衡机制有哪些?
3. 决定影响汇率的基本因素是什么?当前决定我国人民币汇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1)影响各国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①经常账户差额。经常项目收支差额是各国国际收支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差额,对汇率变动的影响力也最大。当一国对外收支经常项目处于顺差时,该国货币的汇率趋于上升;反之,其汇率趋于下降。
②通货膨胀的差异。若一国发生通货膨胀,而外国物价水平不变时,则该
国货币购买力下降,其货币对外汇率就趋于下降;反之,则上涨。当两国均出现通货膨胀时,若国内的通货膨胀率高于国外的,则本币汇率趋于下降;反之,本币汇率则趋于上升。
③利率差异。一国利率水平提高,可增加资本流入,抑制资本外流,使该国货币的汇率上升;反之亦然。
④汇率预期。对汇率的心理预期正日益成为影响短期汇率变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交易者预期某国的通货膨胀率将比别国高,实际利率将低于别国,经常项目收支将出现逆差等,则交易者会预期到该国货币汇率将呈跌势,并将纷纷抛售该国货币及其所表示的金融资产,使其汇率下跌。
⑤外汇干预。政府对经济干预的方式很多,其中政府对汇率的短期干预具有更直接的效用。如中央银行直接在外汇市场上买进或卖出外汇,发表直接左右公众心理预期的声明等。各国还可以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来影响汇率的变 动。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对汇率的影响主要反映在各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松” 与“紧”的搭配上。
⑥经济增长率。汇率的变动,最终是经济增长率的较量。从长期看,当一国的经济增长率快于另一国家时,该国的汇率趋于上升。反之,则下跌。
(2)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整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因此当前决定我国人民币汇率的主要因素是:
①外汇市场市场供求即国际收支状况
我国外汇市场一直实行强制的结售汇制度,各外贸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无论所得还是所需外汇必须到外汇银行进行结售汇,近来外汇管理局虽然对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留汇比例作了一定程度的放开,但总的来说外汇市场上的外汇供求还不是真实的意愿需求,并且我国外汇管制一直是宽进严出,加上我国近年来外汇收入猛增,导致外汇市场上供大于求,本币汇率一直有上升的趋势。
②我国主要经济贸易伙伴国家的汇率水平及其变化
我国参考的一篮子货币主要有美元、欧元、日元、韩元、港元、泰铢等, 这些地区与我国大陆之间的贸易进出口数额巨大,因此在我国一篮子货币里权重较大,这些货币的币值水平和变动会严重影响我国人民币的汇率水平。
③中央政府对汇率的调整和管理
我国实行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整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是由于我国处于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经济波动较大,并且我国金融市场还不健全,金融体系不够完善,还存在许多金融隐患,因此我国政府对人民币汇率有必要进行合理的调整管理,使得它能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外汇市场上人民币对外币的汇率水平是在前一日的汇率中间价的基础上上下一定幅度的浮动,具体包括人民币对美元、欧元等各个币种,以及外汇市场上牌价、现汇和现钞的不同的浮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