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必需背诵部分及复习考试重点(5)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6-01-19
①培养目标为造就洋务运动需要的各种专门人才
②在教育内容上以西文、西艺为主,开设自然科学的一般性课程以及各专业相关的科学技术课程,注重理解;
③在教育方法上是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按照知识的难易程度循序渐进的安排课程
4普遍设立了分年课程计划,确立了学年制度,采用班级授课制;
(2)京师同文馆:1862年6月正式开学,是第一所洋务学堂,是我国最早的官办新式学校。创立之初,是专修外国语的学校,初创时只有英文馆,1866年增加天文算学馆,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其特点为①在培养目标上不再是为封建统治阶级在就后备力量而是培养懂翻译、外事的洋务人才②在课程设置上以西文西艺为主,汉文经学贯穿始终③在教学组织上采用分年课程和班级授课制④在教学管理上以外国人为主,受列强的控制;其意义在于同文馆既有封建性又有殖民性,是清政府在教育上和外国资本主义结合的产物,是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育的开端,具有新的办学形式,而且使科学教育正式列入中国教育之中,教育向前迈了一步;
(3)福建船政学堂:又称“求是堂艺局”或“福州船政学堂”,左宗棠等于1866年创立,1867年开始正式上课;是晚清政府为培养造船和航海技术人才而创办的学校,历时半个世纪,是洋务学堂中持续时间最久的一所,是近代中国海军人才的摇篮;
3.留学教育的起步
(1)幼童留美:始于1872年,最早提出建议的是容宏,1871年9月,曾国藩、李鸿章等在容宏“教育计划”的基础上上奏《选派幼童赴美肄业》,1872-1875年先后有4批留美幼童,由于诸多矛盾在1881年下半年分三批被撤回;
(2)派遣留欧:1876年,魏瀚、陈兆翱随法国工程师日意格赴法,并留在法国学习,他们实际上是我国近代官派留欧的前导;1877年3月31日,中国近代第一批正式派遣的留欧学生出发赴欧;
(3)留学教育的意义:
1规模虽小,但它却是中国教育走向世界教育中最名副其实的一步,就引进西学而言,没有比这更彻底的途径了
2传播了资产阶级奢华的政治学说和哲学思想,推动了社会进步和中国教育近代化;
4.“中体西用”思想与张之洞的《劝学篇》
(1)“中体西用”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早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就有人(魏源、冯桂芬、薛福成、郑观应等)用“主辅”、“本末”、“体用”等来表述“中体西用”的概念,最早使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概念的人是沈寿康(1896年);但直到1898年春张之洞撰成《劝学篇》,“中体西用”才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
(2)张之洞与《劝学篇》:
①《劝学篇》分内篇和外篇,内篇从中学发题,最注重的是纲常名教;外篇从中学发题,讲述西政西史西艺,尤重视西政和西艺;通篇主旨归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②中西学的关系:“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用偏废。”“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3)“中体西用”的历史作用和局限:
①对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在“中体西用”思想的指导下,创立和发展近代学校教育,改革了传统教育只重儒学的教育内容,增加了自然科学知识,发展了中国近代科学技术教育,培养了中国第一批不同于封建士大夫的一代新人,对中国教育的发展无疑起到了促进作用
②但是它在没有克服中、西学之间固有的内在矛盾的情况下的直接嫁接,必然会引起两者之间的排异性反应;
八、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
1.维新派的教育实践
以学会为阵地,以报刊为传媒,讲西学论国事,宣传变法主张,抨击封建势力;
(1)兴办学堂:万木草堂(1891年,康有为,广州);时务学堂(1987年,梁启超、谭嗣同,长沙);通艺学堂(1894年,严复,北京);北洋西学堂(1895年,天津);南洋公学(1896年,上海);经正女学(1898年,上海);
(2)兴办学会与发行报刊:《万国公报》(后更名为《中外纪闻》,1895年,康有为,北京);《强学报》(1895年,康有为,上海,同年在北京、上海两地成立强学会)、《时务报》(1896年,梁启超,上海);《国闻报》(1897年,严复,天津)
2.“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1)创办京师大学堂:1898年创立,1902年与京师同文馆合并,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为北京大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自办的国立大学,也是当时全国最高的教育行政机关;
(2)改革科举制度:1898年6月23日,光绪皇帝下诏废除八股;后光绪皇帝再次下诏催立经济特科,以选拔维新人才;
3.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1)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主张:1废八股,变科举2兴学校,育人才3派游学,译西书4倡平等,重女教;
(2)《大同书》的教育理想:主张废除私有制和等级制,设计了一个前后衔接的完整教育体系,该体系是每个社会成员都与权利享受的,而且是免费的,重视学龄前教育,主张男女教育平等,指出对儿童应实行德、智、体、美诸方面的教育,包括①人本院②育婴院和慈幼院③小学院、中学院和大学院:小学院(6-11)“以德育为先,养体为主而开智次之”;中学院(11-15)以德育为主,德智体兼重;大学院(16-20)“育德强体之后,专以开智为主”;
4.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1)“开民智”、“伸民权”与教育作用;
(2)培养“新民”的教育目的:新民具有公德、国家思想、自由、自治、自尊、尚武、合群、生利、民气、毅力等品质。
(3)论学制:将受教育者划分为5岁以下(幼儿期--家庭教育与幼稚园期),6-13岁(儿童期--小学校期),14-21岁(少年期--中学校期),22-25岁(成人期--大学校期)四个年龄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来确定学制的不同阶段和年限是近代西方教育心理研究的成果,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最早系统介绍和倡导这一理论的人;
(4)论师范教育:认为师范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应办在大学之前而与小学同办,首先要培养的是小学教师;
(5)论女子教育:认为女子不学是中国国弱的原因之一,所以提倡重视女学;女子学习之后从胎教意义上又可以保国保种;认为凡男子学习的内容女子都可以学习;
相关话题/中国教育史
考研教育学考点解析:中国教育史
对中外教育史的内容,复习时首先应该对其总体内容有一个宏观上的把握。中外教育史均分为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三个部分,复习时应注意各部分之间的 划分是怎样的以及这样划分的依据,这有利于考生对中外教育史的整体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形成知识框架,为识记具体内容时提供帮助。 中国古代教育 本章是教育思想史考查得 ...教育学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9-24《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版--1-16章配套习题
习题集锦 第一章 原始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1、原始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人类 的需要和人类 的需要。 2.从教育意义上说,原始宗教活动中的 又是原始文化知识的保存者和传播者,是知识分子的前身。 3.传说是黄帝命令他的史官 创造了文字。 4.据文献记载,五帝时期已有叫 和 的教育场所,它们被看成是萌芽状态的学校。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网络资源 2015-06-172010年考研指导:中国教育史复习要点(一)
1.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哪些特点? 答:原始社会教育表现出与以店阶级社会教育迥然不同的一些特点:①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 ...教育学考研经验 北文考研 2009-08-282010年考研指导:中国教育史复习要点(二)
11.朱熹关于小学与大学的被学内容有哪些论述? 答:朱熹根据人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把学校教育分为小学&quo ...教育学考研经验 北文考研 2009-08-28中国教育史考研复习提纲:高分必看20题
1。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哪些特点? 答:原始社会教育表现出与以店阶级社会教育迥然不同的一些特点: ①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 ...教育学考研经验 新浪考试 2009-05-01中国教育史 部分名词解释和简答
中国教育史 部分名词解释和简答 ...教育学考研讨论 luoqinqin84 免费考研论坛 2008-11-25中国教育史(主要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
原文内容来自免费考研论坛,请点击查看全文 http://bbs.freekaoyan.com/viewthread.php?tid=334755 中国教育史(主要教育家 ...教育学考研讨论 zgydtx 免费考研论坛 2008-11-13中国教育史1-16章配套习题
中国教育史1-16章配套习题 ...教育学考研讨论 中古娃娃 免费考研论坛 2008-11-09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
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 ...教育学考研讨论 中古娃娃 免费考研论坛 2008-10-09中国教育史的脉络
中国教育史的脉络 ...教育学考研讨论 lai202 免费考研论坛 2008-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