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纲要__叶蜚声版_复习资料(9)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6-03-13


意音表词文字;辅音文字;音位文字
第五节  书面语
一、口语和书面语
口语:凭口、耳进行交际的口头形式。
书面语:用文字记载下来的供“看”的语言,它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使听说的语言符号系统变成“看”的语言符号系统。汉字是书面语的书写工具,是体现书面语的一种物质形式,正像语音是体现口语的物质形式一样。
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口语的加工形式,比较严谨规范。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书面语的变化要服从口语的变化发展。
第七章  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第一节 语言发展的原因和特点
一、语言发演变的原因
1.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
    社会发展是语言发展变化的首要原因。(1)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其发展变化必然要受到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2)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社会成员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和思维的工具,人与人之间的创新要求、省力要求、新的交际需要等,都会带来语言的变化调整。(3)社会的分化、统一、接触也直接影响语言。
2.语言系统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与语言的发展
In a word,社会和交际是语言演变的最基本的条件,但是语言究竟如何变化,还是取决于语言内部各要素的相互影响,它决定着每一个语言演变的特殊方向。
二、语言演变的特点——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是语言发展的两个最重要的特点。
1.渐变性:渐变性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指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但语言不像社会变革那样产生突变,而是逐渐发展变化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原因:这是由语言的社会功能所决定的,语言是工具、桥梁、纽带,社会一刻也不能离开,关系密切,不能突变。
2.不平衡性:第一,语言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发展不平衡,发展速度不一样,有的快,有的慢,其中词汇变化最快,语音和语法发展比较慢。就是同一子系统同一方面的语言现象,变化速度也可能是不平衡的;第二,语言在不同的地域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也不一样,同一种语言现象,在有的地区变化,在有的地区不发生变化,有的地区是另一种变化,其结果是形成地域方言
第二节 语言的分化
一、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
社会方言是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和阶层等方面的人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变异,是言语社团的一种标志。如科学术语,阶层方言,黑话(强烈的排他性,对本集团以外的人保密)。
地域方言是处于不完全分化的社会条件和同一语言的心理认同之下,语言在地域上的分支,是语言因地域而产生的变体。  方言、次方言、土语
要注意区分方言和语言的界线:汉语方言不是独立的语言:第一,统一的民族,共同的心理认同感;第二,具有相互沟通的共同语普通话,具有统一的书面语;第三,各个方言差异虽然很大,但是相互之间有一致的对应关系,说明是同一语言的不同方言。
注意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的异同:形成原因、使用对象、差异性质、发展结局都不同。
二、亲属语言和语言的谱系分类
1.    亲属语言:从同一种语言中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语言,彼此有同源关系。例如英语、德语来自日尔曼语。(处在社会完全分化的条件下、说话人认同为不同语言的)
2.    谱系分类:就是根据语言是否来自于同一语言的分化及分化的辈分等级对语言所作的分类。
   谱系分类分出的最大的语言类别是语系,语系下面是语族,语族下面再分语支。例如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法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藏语系与印欧语系是使用人数最多的语系。
  (语系—语族—语支—语群—语言)
 
   第八章  语言的接触
语言接触的五种主要类型:
1. 不成系统的词汇借用
借词:借词也叫做外来词,它的语音形式和意义都是借自外民族语言的词。例如“芭蕾”、“吉它”、“沙发”、“卡通”、“巧克力”、“迪斯科”。借词不同于意译词(包含仿译词),它的音和义都借自外语的词。意译词是运用本族语言的构词材料和规则构成的新词,把外语中的某个意义移植进来。借词是外来词,意译词不是外来词。
仿译词:属于意译词的一种。是用本族语言的材料逐一翻译原词的语素,不但把它的意义,而且把它的内部构成形式也转植过来。如:黑板、牛津
语言中借用词语的方向决定于两社会接触时文化传播的方向。
2.语言(区域)联盟与系统感染
处在同一地区内的若干语言在语音、语法系统的结构格局。结构规则方面逐渐趋同(系统感染),但仍保留各自语言的本质上——有相当数量自己语言的核心词根,这被称为“语言联盟”。
社会的接触带来语言的接触,语言的接触带来语言的趋同,社会接触程度不同,语言趋同的程度也不同:浅度接触——语言文化层次上的借词,较深而相对平衡的接触——系统感染。
3.语言替换与底层残留(被替换的语言不再使用,只在优势语言中留下一些自己的特征)
(1)语言替换是更深程度的语言接触,是不同民族深度但不平衡接触的结果。
一般结果是优势语言排挤和替换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交际工具,弱势语言则因被替换而停止使用。
(2)语言替换的社会原因:主要原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文化水平,政治上是否处于统治地位并不是决定的因素。    客观条件:各民族人民必须生活在同一地区,形成杂居的局面。
(3)自愿替换和被迫替换:在汉语和其他语言的融合过程中,有些民族顺乎历史发展的规律,自觉地放弃使用自己的语言,选用汉语作为共同的交际工具。这种情况叫做自愿替换。有些民族为了保持本民族的语言进行了艰苦的斗争,但迫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也不得不放弃自己的语言,学会汉语,实现语言的替换,这种叫被迫替换。

相关话题/语言学纲要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叶蜚声版语言学纲要学习笔记
    叶 徐 版语言学纲要 复习重点 导言 重点名词概念:语言学、普通语言学、专语语言学、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 一、 语言学、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 二、 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三、语言学的基本类别 根据研究的对象的不同,语言学分为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专语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 四、语言学流派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12-03
  • 叶蜚声版语言学纲要学习笔记
    叶 徐 版语言学纲要 复习重点 导言 重点名词概念:语言学、普通语言学、专语语言学、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 一、 语言学、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 二、 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三、语言学的基本类别 根据研究的对象的不同,语言学分为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专语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 四、语言学流派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6-01
  • 北京大学出版社《语言学纲要》复习资料
    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概论作业解析(1) 第一次作业 导言、第一章、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10分,每小题2分) 1、历史语言学 从纵的方面研究某一语言发展的历史,观察其演变轨迹的语言学。 2、语言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思维工具。 3、符号 符号,就是指代某种事物的标记,记号,它是由一个社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5-25
  • 2016北京大学汉硕考研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内部重点总结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内部复习资料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第一节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 一、语言和说话(言语) 一种语言的句子是无限的。说出来的一个个具体的句子索绪尔叫做言语(parole),而把这些具体句子抽象得到的词汇和语法就是语言(language)。 思考题: 语言和言语的区别? 1、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具体的; 2、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个人的; 3、语言是现成的,言语是临时的; 4、语言是有限的,言语是无限的; 5、语言是稳定的,言语是多变的。 二、语言与符号 语言是符号系统,这是语言本身的性质和特点。 符号:就是用甲事物简单地来代表乙事物。符号都由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组成,如: 形式:红灯红绿灯(符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2-28
  • 2016北京大学汉硕考研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辅导班内部习题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内部出题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一、名词解释 1.符号 符号,就是指代某种事物的标记,记号,它是由一个社会的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标记和记号。 2.符号的任意性 任意性是语言符号的本质特征之一。其含义是:语言符号的音义联系并非是本质的,必然的,而是由社会成员共同约定的,一种意义为什么要用这个声音形式,而不用那种声音形式,这中间没有什么道理可言,完全是偶然的、任意的。语言符号和客观事物之间也没有必然联系。 3.语言符号 特定语言系统中作为音义结合体的语言单位称为语言符号。与一般符号相比,语言符号的主要特点是:音义结合的任意性、能指的线性特征、所指组合的层次性等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2-28
  • 语言学纲要思考题(第二章)
    作者:孤风野雨(OKHERE.NET网友投稿) jphz2002@yahoo.com.cn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1.什么是符号?它由哪些因素 ...
    匿名 免费考研网 2006-03-08
  • 语言学纲要思考题(第二章)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1.什么是符号?它由哪些因素构成?所谓符号,就是指代 ...
      网络资源  2005-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