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名词解释(共58页)(9)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6-09-19
经世致用:顾炎武认为学问须有益于国事。“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亭林文集•与人书三》)提出应“引古筹今”,作为“经世之用”。黄宗羲提出:“受业者必先空经,经术所以经世,方不为迂儒之学。”(全祖望《神道碑文》)章学诚也提出:“史学所以经世,固非空言著述也。”(《文史通义•浙东学术》)
童心说:李贽认为人先天具有天真淳朴的童心。“童心者,真心也。”“夫童心者,绝假成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其内容为“穿衣吃饭”、“趋利避害”等。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因为见闻和读书容易失却童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故须减少闻见而来的知识,即使对于圣贤书亦当保持警惕。童心说导源于王守仁的良知说,但否定仁义礼智忠孝等是人的天性。
陈献章
静坐中养出端倪:端倪,原意为初始或萌芽状态,语见庄子《大宗师》“反复终始,不知端倪”。陈献章之端倪,有人作道德解,有人做神秘解。就心学立场来看,可以解释为心之本体的展露,为伦理意义上的善端。“文章、末习、著述等路头一齐塞断,一齐扫去,毋令半点芥蒂于我胸中,夫然后善端可养,静可能也。”
王阳明
四句教:王阳明晚年曾将其教人的的主张概括为四句话:“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就是四句教。他认为,心本来是超乎善恶对立的,所以无善无恶;意念发动,便有善恶之分;良知自然能分别善恶;道德修养就在于为善去恶。良知也就是是非之心,也是好恶的情感。
黄宗羲在《明儒学案》卷十《姚江学案》王守仁传中提出,王阳明思想经历了前后三变,前三变指他的心学理论形成前的三次思想转变,后三变指他的心学三个发展阶段。前三变具体指:王阳明年轻时由好“词章之学”专向求“圣人之道”;由格竹子引起对朱熹理学产生怀疑转向佛老之学;贵州龙场悟格物致知之旨。后三变具体指:起初,他把心本体与感情分为二,认为感情的“已发之和”是由于之前的“未发之中”,即心本体。因此他主张求圣人之道以“收敛为主”,修养的方法是“默坐澄心”;此后,把未发之中与已发之和合而为一,称之为良知,强调知行合一;晚年到达新境界,“所操益熟,所得益化,时时知是知非,时时无是无非,开口即得本心,更无假借凑泊,如赤日当空,而万象毕照。”
致良知:王守仁提出,致,有恢复、推极之意。良知原出《孟子》,指一种不虑而知的天赋道德观念。王守仁认为“良知即是天理”,首先要求认识和恢复内心固有的天理,“心之理无穷尽,原是一个渊,只为私欲窒塞,则渊之本体失了。如今念念致良知,将此障碍窒塞一齐去尽,则本体已复,便是天渊了。”还要求推极自己良知于事物,“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传习录》)
格心:陆王心学的认识方法和道德修养方法。陆九渊认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即是理”。认识宇宙、道德修养,只要向内反省,发明和涵泳本心。“人心有病,须是剥落,剥落得一番,即一番清明。”“须是剥落得净尽,方是。”王守仁认为:“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在心上做。”主张“格其非心”,“迁恶从善”。故说:“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
王畿
以无念为宗:王畿指出,“君子之学,以无念为宗。”君子之学,指儒家之学,无念指“在先天心体上立根”,故无念乃指先天心体之本来状态,等同于良知心体本身,故以无念为宗强调直接“从心上立根”而不能“从意上立根”。无念又可称为“正念”或“最初一念之本心”、“见在心”。“人唯一心,心唯一念。念者,心之用也。念有二义:今心为念,是为见在心,所谓正念也;二心为念,是为将迎心,所谓邪念也。”
王艮
淮南格物说:王艮认为格乃絜度或絜矩之谓,物则是物有本末之谓。身与国家天下虽为一物,但其中身为本,天下国家为末。格就有度量事物的意思,或者是使事物成为一定格式的意思。所谓格物即:“絜度于本末之间,而知‘本乱而末治者否矣’,此格物也。物格,知本也。知本,知之至也。修身,立本也。立本,安身也。”其特点为释格为絜矩之意,物为由本至末,无所不包,身与天下国家均为物,安身为格物之完成。“身为矩,天下国家为方,絜矩则知方之不正由矩之不正。是以只须正矩,不在方上求。矩正则方正,方正则成格矣,故曰格物。”
复初说:王艮把自己的格物说和良知说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复初说。
良知即性:王艮认为性即道,即是天理,所以王艮说:“道也者,性也,天德良知也,不可须臾离也。”因此,良知就是天理,“惟其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以为天然自有之理;惟其天然自有之理,所以不虑而知,不学而能。”天理良知人人皆有,自然流行,表现在日常生活之中,“百姓日用之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只是“圣人知而不失,百姓不知即会失。”既然良知出于天理,所以良知就能不加任何思索自然知道自己对事物是知还是不知。因此王艮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良知也。”
明哲保身:语出《诗经•大雅•烝民》,《中庸》亦引用之,说明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王艮说:“明哲者,良知也。明哲保身者,良知良能也。”明哲即良知,明哲保身为人心良知之必然体现。身不仅为身体之身,更进一步为真实生命,明哲保身即“内不失己”。王艮以格物安身为基础,认为只有保身才能保家、保国保天下。要保身则必须爱人、敬人、不恶人、不慢人。王艮认为不但要保身,还要安心,实际上只有安心才能安身,安心比安身更根本。明哲即良知,明哲保身为人心良知之必然体现。身不仅为身体之身,更进一步为真实生命,明哲保身即“内不失己”。
宰理:宰理是社会政治的学问。方以智说:“考测天地之家,律历声音医药之说,皆质之通者也,皆物理也。专言治教,则宰理也。专言通几,则所以为物之至理也。”又说:“儒者守宰理而已。圣人通神明,类万物,藏之于《易》,……学者几能研极之乎?”质测是研究物理的,宰理是研究治教的,通几则是研究“所以为物之至理”即根本原理的。
黄梨洲:
心与性一:黄宗羲认为心与性是理气在人身上的反映,理气是统一的,心性也是统一的。说“在天为气者,在人为心;在天为理者,在人为性。理气如是,则心性亦如是,决无异也。”指出性是心的表现,当心有“喜怒哀乐”,则“当恻隐处自恻隐,当羞恶处自羞恶,当恭敬处自恭敬,当是非处自是非”,这就是性。性“初非别有一物立于心之先,附于心之中也。”(《明儒学案•诸儒学案中一》)
心即气:黄宗羲提出“心即气”的学说。……黄宗羲 认为心外无气,一切存在都是即气即心的。
丽物之知:黄宗羲指见闻之知,相对于湛然之知,即德性之知。人为知有两种,一种是以客观事物为基础的“丽物之知”,一是具有先天直觉的“湛然之知”。指出:“有知有不知,此丽物之知动者也;为知为不知,此照心也。丽物之知,有知有不知,湛然之知,则无乎不知也。”
湛然之知:黄宗羲用语,即德性之知。指一种在普通认识之上的先天直觉知识。
王船山:
比类相观: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动物篇》:“或始同而终异,或始异而终同,比类相观,乃知此物所以成彼物之利。”
太虚一实:王夫之用来指宇宙是由物质的气所构成的实体。《张子正蒙注•太和篇》:“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亦无间隙,天之象,地之形,皆其所范围也。”“太虚,一实者也。故曰:诚者,天之道也。”“诚也者,实也。实有之,固有之也。”
理势:理,指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势,指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卷九:“言理势者,犹言理之势也。”“势者,皆顺而不逆之谓也。”认为“理势不可以两截沟分”,理势合一。理是势的基础,势是理的表现。“故其始之有理,即于气上见理。迨已得理,则自然成势;又只在势之必然处见理。”
理势合一:理,指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势,指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势字精微,理字广大,合而名之曰天。”(《读四书大全说》卷九)认为“理”和“势”在自然之天的基础上得到统一,不可抗拒。提出“在势之必然处见理”,“势寂然而不得不然,则即此为理矣。”肯定历史变迁根本上取决于势。但又认为势“存乎神之不测”,要通过英雄人物来表现。
天下惟器:王夫之《周易外传》卷五:“天下惟器而已矣。道者器之道,器者不可谓道之器也。”认为道不能脱离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强调道随器的变化而变化,反对“悬道于器外”。还指出各时代均有自己的道,“洪荒无揖让之道,唐虞无吊伐之道,汉唐无今日之道,则今日无他年之道多矣。”
乐观其反:王夫之
行可兼知:王夫之
明诚合一:王夫之用来指圣人在道德修养中所达到的知行合一的境界。
性日生日成:王夫之用来指人性后天逐渐形成。
浮明:王夫之用语,指一种貌似明白正确而实际上只是假象的认识。 ……要求人们认识事物,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
——清 代:
颜元
三物:指六德六行六艺,《周礼》的六德是智、仁、圣、义、忠、和,六行是孝、友、睦、姻、任、恤,六艺是礼、乐、射、御、书、数。颜元说:“六行乃吾性设施,六艺乃吾性才具。”只有在这些具体事物方面下功夫,“身实学之,身实习之”,才是尧舜周孔的正道,离开这些具体事物,别求所谓静坐读书之类,都是异端外道。
六府三事:《尚书》的六府是金、木、水、火、土、谷,三事是正德、利用、厚生。颜元说:“唐虞之世,学具在六府、三事,外六府、三事而别有学术,便是异端。周孔之时,学治只有个三物,外三物而别有学术,便是外道。”
戴震
血气心知:戴震认为,人的认识作用是以人的生理机能为基础的,“有血气,夫然后有心知。”血气指活的身体,人的身体是人的意识的基础。戴震认为客观世界是人感觉经验的来源,人的感觉器官的形成以物质世界的实际情况为根据。戴震认为,“耳之能听也,目之能视也,鼻之能臭也,口之知味也,物至而迎而受之者也。”人的感觉乃是外物作用所引起的,外部世界是感觉的来源。人在感官之外还有心,心是主宰感官的。同时,心有知识,心的知识可以发展到神明的境界。“心之精爽以知,知由是进于神明。”心的作用是思,“心之精爽,有思辄通。”神明,就是思无不通,但心的神明也是以身体为依据的。感官的作用是辨别声色臭味,而心的作用是辨别理义。声色臭味在物接于我之血气,理义在事而接于我之心知。声色臭味在物,理义在事。
龚自珍
平均论:龚自珍认为贫富不均是历代王朝治乱兴亡的根源。上古时代没有贫富差别,后来出现贫富差别且越来越大,“贫者日愈倾,富者日愈壅”,最终造成天下大乱国家灭亡。由此,他得出结论,贫富悬殊越大,亡天下就愈快;贫富差距缩小了,太平时代就来了。
解决贫富问题的对策是“有天下者,莫高于平之之尚也。”就是治理天下的最高理想是平均财富,靠“王心”来实现,就是靠君主的公平的心。
相关话题/哲学
宗教哲学重点名词解释
宗教哲学重点名词解释 ★ 神正论: 奥古斯丁提出,即神和正义在面临着恶的存在而显示出上帝的正义。 1、什么是恶的问题:物理的恶(自然灾害、生病)认识的恶(指真理和谬误确定和不确定的认识次序的颠倒)。伦理的恶(是邪恶在于内部意志的缺陷)罪恶产生与人类意志的缺陷。 2、意志自由说:人类意志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12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考研复习笔记
复习讲课 第一讲基本框架和复习思路(1) 第二讲古代哲学史早期希腊自然哲学(一)(4) 第三讲古代哲学史早期希腊自然哲学(二)(7) 第四讲古代哲学史智者运动、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哲学(11) 第五讲古代哲学史亚里士多德哲学 ...文学中文行政哲学笔记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032017考研择校:哲学门类院校排行榜
排 序 学校名称 得 分 星 级 1 中国人民大学 100.00 5★ 2 中山大学 89.50 5★ 3 北京大学 89.04 5★ 4 武汉大学 83.71 5★ 5 南京大学 8 ...考研报考信息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7-272017考研择校:中国哲学专业高校排名TOP20
2017考研备考复习已经进行到一半,但很多考研人对于考研专业院校的选择尚未确定,在各个学科之下有哪些考研专业,对应的考研专业有哪些考研院校是排名靠前的呢?本文为广大2017考研学子整理出哲学考研方向中国哲学,国内前20名考研院校,供大家参考。 ...考研报考信息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7-272017考研择校:科学技术哲学专业高校排名TOP20
2017考研备考复习已经进行到一半,但很多考研人对于考研专业院校的选择尚未确定,在各个学科之下有哪些考研专业,对应的考研专业有哪些考研院校是排名靠前的呢?本文为广大2017考研学子整理出哲学考研方向科学技术哲学,国内前20名考研院校,供大家参考 ...考研报考信息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7-272017考研专业代码:哲学
考研所报考的专业都有一个专业代码,不同的代码代表着不同的学科门类。与此相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国家复试分数线是按专业代码来进行分类,因此报考交叉学科的考生就必须清楚专业代码的含义,尤其是考研成绩与国家线接近的考生更需关注,因为有些考生正是因为不懂解码而影响了考研的成败。对考 ...考研报考信息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7-272017考研政治:不容错过的政治哲学原理
1.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或者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2.世界观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3.方法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4.哲学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有两个方面, ...政治指导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7-272017考研政治:哲学知识点之认识论(一)
在前两期中,小编为小伙伴们介绍了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的内容,哲学部分的前一半内容我们已经带着小伙伴们简单的过了一遍了。虽然说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内容非常重要,但是认识论和唯物史观也不容小伙伴们忽视,下面就先跟着小编一起走近认识论吧!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一、实践活动中的主题、客体与中介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 ...政治指导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7-27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专业介绍:科学技术哲学
本硕士点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2人,自2002年开始招生,现有毕业研究生20余人,在校研究生30余人。设有科学技术的社会研究、科学技术的历史与文化研究、科技道德与社会发展等研究方向。本硕士点在科学技术的相关研究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科学研究成果,在相关技术的社会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的特色。 ...考研专业介绍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7-27复旦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科学技术哲学
本 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点。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4人。主要研究方向:①科学、技术与社会 ②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技术 ③科学哲学与科学史 ④自然辩证法理论 ⑤科学与文化 ⑥科学、技术与大众传媒 ⑦科技决策与科技管理 ⑧创新与发展研究本专业在基础与应用研究、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才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成绩 ...考研专业介绍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