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真题大题 广东体育学院(3)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7-04-26


教学中注意问题:教师应特别注意错误动作的纠正,让学生体会动作的细节,促进分化抑制进一步发展,使动作日趋准确。
 4、速度素质如何分类?请分析反应速度的生理基础。
运动速度素质是指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或最短时间完成某种的能力。按其在运动中的表现可以分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周期性运动的位移速度三种形式。
反应速度:是指人体对各种刺激产生反应的快慢,如短跑运动员从听到发令到起动的时间等。反应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兴奋通过反射弧所需要的时间(即反应时)的长短。因此,凡能影响反射弧五个环节中任何一环节的因素都会影响反应速度。
1、反射的复杂程度与中枢延搁
   从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沿反射弧传递开始,到引起效应器发生反应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反应时。在构成反射弧的五个环节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传导速度基本上是固定的,所以,反应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感受器的敏感程度、中枢延搁和效应器的兴奋性。其中,中枢延搁又是最重要的,反射活动越复杂,历经的突触越多,反应时越长。
2、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
   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与反应速度有密切关系。良好的兴奋状态,能够加速机体对刺激的反应,使效应器由相对安静状态或抑制状态迅速转入活动状态。运动员处于良好的赛前状态时,反应时缩短。反之,如果运动员大脑皮质的兴奋性降低,反应时将明显延长。
3、运动条件反射的巩固程度
随着运动技能的日益熟练,反应速度加快。研究发现,通过训练,反应速度可以缩短11%—25%。
5、测定心率在运动实践中有哪些用途?
心率是心脏周期性机械活动的频率,及心脏每分钟搏动的次数,以此/分表示。常用的心率由基础心率、安静时心率、运动时心率和运动后心率。
基础心率:是清晨起床前空腹卧位心率,基础心率一般较为稳定。基础心率随着训练年限的延长和训练水平的提高而减慢,基础心率突然加快往往提示有过度疲劳或疾病的存在。
安静时心率:安静时心率变化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一般新生儿的心率较快,可达130次/分。正常健康人的心率一般较低,出现窦性心动徐缓,可以低于60次/分。耐力项目运动员的安静时心率低于其他项目运动员,最低可达36次/分左右。评定运动员安静心率时,应采用自身前后比较,多用于运动时的对照。
运动时心率:分为极限负荷心率(心率达180次/分以上)、次极限负荷心率(170次/分左右)和一般负荷心率(140次/分左右)。运动时心率增加到最大限度时叫最大心率,最大心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一般用220减去年龄估算最大心率。最大心率与安静时心率之差称为心搏频率储备,表示人体运动时心率可能增加的潜在能力。一般情况下,运动时心率的快慢与运动强度有关。强度越大,则心率越快。
4、运动后心率:在运动结束后测量心率,运动后心率下降速度的快慢,反映运动员身体机能的恢复情况。
六、已经证实,长时间剧烈运动使尿量减少,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运动后尿量主要受气温、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排汗和饮水量等因素影响。如果在夏季进行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运动,或强度虽不大但时间长的运动时,由于大量排汗,故尿量减少。马拉松比赛时,一般每隔5公里设置一个饮水站,以保证运动员水的供给。短时间运动后,尿量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此外,运动时由于血液重新分配,肾脏血流量减少,故一段时间内尿量减少。
高强度、大运动量比赛后,以尿量减少而影响“尿检”的取样,对此,通常在有监督的情况下,让运动饮用一定的水或常规的等渗溶液,以增加尿量。
激烈运动后尿量减少使尿液“浓缩”,故在观察运动时尿中某一成分的变化时,用收集总尿量并计算该成分总量,比起用浓度更能反映其变化的规律。
2007整理
1、试述神经——肌肉接点处兴奋的传递过程。(借鉴老版)
(1)当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到轴突末梢时,引起轴突末梢的接头前膜上的钙离子通道开放,钙离子从细胞外液进入轴突末梢,促进轴浆中含有乙酰胆碱的突触小泡向接头前膜移动.
(2)当突触小泡到达接头前膜后,突触小泡膜与接头前膜融合进而破裂,将乙酰胆碱释放到接头间隙.
(3)乙酰胆碱通过接头间隙到达接头后膜上的特异性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引起接头后膜上的钠离子,钾离子通道开放,使钠离子内流,钾离子外流,结果使接头后膜处的膜电位幅度减小,即去极化。
(4)当终板电位一定幅度(肌细胞的阈电位)时,可引发肌细胞膜产生动作电位,从骨骼肌细胞产生兴奋。
2、影响肌肉力量的因素有哪些?
(一)肌肉生理横断面积
肌肉的生理横断面积是指横切一块肌肉所有肌纤维所获得的横断面的面积之和,由肌纤维的数量和粗细决定,通常以平方厘米为单位。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肌肉的生理横断面积越大,力量也越大。
(二)肌纤维类型
肌纤维类型直接影响到肌肉力量。对于同样肌纤维数量而言,快肌纤维的收缩力明显大于慢肌纤维,因为快肌纤维内含有更多的肌原纤维,无氧供能酶活性高,供能速率快,单位时间内可完成 更多的机械工。因此,肌肉中快肌纤维百分比高的人,肌肉收缩力量也大。
(三)肌肉收缩时的初长度
肌肉收缩时的初长度对肌肉最大肌肉具有极大的影响。肌肉收缩力量的大小取决于活化的横桥书目多少,当肌肉处于某一初长度时,肌小节中粗、细肌丝的重叠状态最佳,收缩可活化(与位点结合)的横桥书目最多,因而产生的力量也最大,这一长度称为最适初长度。通常,肌肉的最适初长度稍长于肌肉在人体内的静息长度,此时肌小节长度2.0—2.2微米,肌小节过短或过长都将因肌球蛋白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的书目减少而导致肌力下降。
(四)中枢激活
肌肉活动受运动中枢的支配。中枢激活指中枢神经系统动员肌纤维参加收缩的能力。中枢激活作用主要表现为支配肌肉的运动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及其同步化的程度。中枢激活水平越高,动员的肌纤维数目就越多,肌肉收缩力量也越大。肌肉即使在进行最大随意收缩时,并不是所有的肌纤维都同时参与收缩 ,缺乏训练的人只能动员肌肉中60%的肌纤维同时参与收缩,有良好训练的人可动员90%以上的肌纤维。此时,研究表明力量训练还能够提高运动神经元的放电频率,说明力量训练可以提高中枢激活水平,这也是力量训练增强力量的又一重要原因。
(五)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状态
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是发挥高水平的中枢激活作用以及良好的中枢神经对肌肉活动的协调和控制能力的基础,对提高最大肌力有重要作用。中枢兴奋性通过参与兴奋的神经元数量和兴奋神经发出神经冲动的频率来体现,兴奋性高,则参与兴奋的神经元多,所发出的动作频率高,可使更多的兴奋性较低的运动单位也参与到兴奋收缩中来,从而使肌力增大。
(六)中枢神经对肌肉活动的协调和控制能力
人体完成任何动作,即使是最简单的动作也需要多块肌肉协调工作来实现。人体在某一运动中表现出的力量是参与该运动所有肌肉收缩的合力。不同肌群接受不同神经中枢的支配,中枢之间良好的协调配合将减少因肌群间工作不协调所致的力量抵消和能量浪费,有利于发挥出更大的力量。中枢神经对肌肉活动的协调和控制能力具有可训练性,可通过训练提高。对于某一特定动作来说,动作越熟练,与其相关的神经中枢之间协调配合也越好,因此,动作是否熟练将影响完成动作时的力量表现。
(七)年龄和性别
肌肉力量从出生后随年龄的增加而发生自燃增长,通常在20—30岁时达最大,以后逐渐下降。身体发育成熟以后,只有经过超负荷训练才能使肌肉力量增加。如果不进行力量训练,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力量同其他器官系统功能一样出现衰减。10—12岁以下的儿童,男孩的力量仅比女孩略大。进入青春期后力量明显大于女孩。但进过训练,男女之间的差别会逐渐缩小。
(八)体重
体重大的人一般绝对力量较大,而体重轻的人可能具有较大的相对力量。随着体重的增加,绝对力量直线增加。当相对力量表示总体力量时,随着体重的增加,相对力量却下降。
3、人体是如何维持酸碱平衡的?
答:(1)当血液酸碱度发生变化时,呼吸机能可以及时发生代偿反应以维持人体的酸碱平衡。已知血液在运输二氧化碳过程中,形成了碳酸与碳酸氢钠,二者是血液中的重要缓冲物质,通常碳酸/碳酸氢钠的比值为1:20因此当代谢产物中有大量酸性物质时,它们与HCO3作用,生成碳酸,后者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使血中氧分压上升,导致呼吸运动加强,二氧化碳排出量增加,因而血浆中PH值的变化不大;同样的当体内碱性增多时,与碳酸作用使血中碳酸氢钠等盐浓度的增高,于是碳酸浓度和二氧化碳分压降低,导致呼吸减弱,呼吸的减弱又使碳酸浓度逐渐回升,维持了其与碳酸氢钠的正常比值。
(2)肾脏的保持酸碱平衡中的作用:肾脏调节体内酸碱平衡是通过肾小管“排氢保钠”(亦称“排酸保碱”),使血浆和尿pH值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试述血液在维持酸碱平衡中的作用?(附加)
答:血液中含有数对抗酸和抗碱作用的物质,称为缓冲对。能够维持人体内的酸碱度维持相对稳定。血浆中主要缓冲对有:碳酸氢钠/碳酸 蛋白质钠盐/蛋白质 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血液中的缓冲对以血浆中的碳酸与碳酸氢钠这一对缓冲对最为重要。在正常情况下碳酸氢钠与碳酸比值为20:1.保持比值在20:1的范围,需要通过呼吸功能 调节血浆中碳酸浓度和通过肾脏调节血浆中的碳酸氢钠浓度,以及代谢等方面的配合作用,这样就可保持血浆PH的正常值。
五、什么叫运动性疲劳?请你结合运动性疲劳产生机理的假说,谈谈消除运动性疲劳、促进身体恢复的主要措施。
1“衰竭”学说
    “衰竭”学说认为疲劳产生的原因是能量物质的耗竭。其依据是,在长时间运动中,产生疲劳的同时常伴有血糖[H1:]浓度降低,补充糖后,工作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2“堵塞”学说
    “堵塞”学说认为疲劳的产生是由于某些代谢产物在肌组织中堆积,其中主要是乳酸。其依据是,疲劳的肌肉中乳酸等代谢产物增多。乳酸堆积可引起肌肉组织和血液pH值(酸碱度)的下降,阻碍神经肌肉接点处兴奋的传递,影响冲动传向肌肉,抑制磷酸果糖激酶活性从而抑制糖酵解,使ATP合成速率减慢;pH值的下降,还使肌浆中Ca2+的浓度下降,从而影响肌凝蛋白和肌纤蛋白的相互作用,使肌肉收缩减弱。
3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
    该学说认为疲劳是由于血液pH值下降,水盐代谢紊乱和血浆渗透压改变等因素引起的。
4保护性抑制学说  
    按照巴甫洛夫学派的观点,无论是体力还是脑力疲劳是由于大脑皮质产生了保护性抑制。运动时大量冲动传至大脑皮质相应的神经细胞,使其长时间兴奋导致消耗增多,为避免进一步消耗,便产生了抑制过程,这对大脑皮质有保护性作用。
 5突变理论
    爱德华兹认为在肌肉疲劳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同途径的衰减突变过程,其主要途径包括:
    1.单纯的能量消耗,肌肉的兴奋性并不下降,在ATP耗尽时,才引起肌肉僵直,这在运动性疲劳中不太可能发展到这个地步。
    2.在能量和兴奋性丧失过程中,存在一个急剧下降的突变峰,兴奋性突然崩溃,并伴随力量或输出功率突然衰退。
    3.肌肉能源物质消耗,兴奋性下降,但这种变化是渐进的,并没有发生突变。
    4.单纯的兴奋性丧失,并不包括肌肉大量能量的消耗。
6自由基损伤学说
自由基是指外层电子轨道含有未配对电子的基团。在细胞内,线粒体,内质网,细胞核,质膜和胞液中都可以产生自由基。由于自由基化学性质活泼,可以与机体内糖类、蛋白质、核酸及脂类等发生反应,因此,能造成细胞功能和结构的损伤和破坏。
促进身体恢复的措施:(老版借鉴)
(1)运动性手段;
①积极性休息。运动结束后采用变换运动部位和运动类型以及调整运动强度的方式来消除疲劳的方法称为积极性休息。积极性休息可以用相互诱导理论来解释,他认为休息时来自于左手肌肉收缩的传入冲动能加深支配左手的神经中枢的抑制过程,并使右手的血流量增加。脑力劳动较多的人,换以肌肉运动作为活动性休息,对疲劳消除更显著。训练中教练员常用调整训练内容,转换练习环境和变换肢体活动部位等方式,其目的在于采用积极性休息的方式,达到提高训练效果的目的。

相关话题/运动生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