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真题大题 广东体育学院(4)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7-04-26


②整理活动,是指在运动后所做的一些加速机体功能恢复的较轻松的身体练习。又称放松练习。做好充分的整理活动是取得良好训练效果及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表明,剧烈运动后,进行3-5分总的慢跑或其他动力性整理活动,使心血管、呼吸等运动后进行动力性整理活动可加速全身血液再次重新分配,促进肌乳酸的消除与利用,减少肌肉的延迟性疼痛,有助于疲劳的消除。
(2)睡眠。睡眠对身体机能恢复非常重要,在睡眠状态下,人体内代谢以同化作用为主,异化作用减弱,从而使人的精力和体力均得到恢复,静卧可减少身体能量的消耗,也可加速身体机能的恢复。
(3)物理学手段。大强度和大运动量训练之后,采用按摩、理疗、吸氧、针灸和气功等物理手段,能促进身体机能恢复。
(4)营养学手段。运动时所消耗的物质要靠饮食中的营养物质来补充,合理膳食有助于加速恢复过程。能源物质的补充;维生素与矿物质的补充。
2008整理
问答:
试述进入工作状态产生的原因。
   人体机能水平的高低是决定机能能力的根本原因,而机能水平从运动前的正常状态上升至运动中的最高水平需要的一个过程,它是由人体的物理惰性和生理惰性所决定的。物理惰性是指人体由静止到运动,或者由低速运动到高速运动时所必须克服的惯性;生理惰性是指人体生理机能逐渐提高的特性。其中,生理惰性是影响进入工作状态的主要因素,具体表现在:
1、反射时:人体进行的各种运动都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与整合下所实现的反射活动。而完成任何一种反射活动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动作越复杂、难度越大,刺激信号通过中枢的时间越长,神经系统各中枢间机能协调所需要的时间也越长,而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就越长。
2、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人体运动时内脏器官必须协调配合肌肉的收缩活动和机体代谢的需要,才能有利于发挥机体的运动能力。在体育运动的开始阶段,内脏器官的动员及其机能水平的提高远远落后于运动器官。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是进入工作状态滞后的最主要原因。

2.论述影响有氧耐力的生理基础。(老版借鉴)
有氧耐力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以有氧代谢(糖和脂肪等有氧氧化)供能为主的运动能力。有氧耐力有时也被称做有氧能力
(1)最大摄氧能力:最大摄氧量是反映心肺功能的一项综合生理指标,也是衡量人体有氧耐力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心肺功能是有氧耐力素质的重要生理基础,良好的心肺功能是运动中供氧充足的保证,因此,心脏的泵血机能和肺的通气与换气机能都是影响吸氧能力的重要因素。
(2)肌纤维类型及其代谢特点:肌组织利用氧的能力与有氧耐力的密切相关。肌纤维类型及其代谢特点是决定有氧耐力的重要因素。
(3)中枢神经系统机能:在进行较长时间的肌肉活动中,要求神经过程的相对稳定性以及各中枢间的协调性要好,表现为在大量的传入冲动作用下不易转入抑制状态,从而能长时间地保持兴奋与抑制有节律地转换。由于神经调节能力的改善,可以提高肌肉活动的机械效率,节省能量消耗,从而保持长时间的肌肉活动。(4)能量供应特点:耐力性项目运动持续时间长,强度较小,运动中的能量绝大部分由有氧代谢供给。所以,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与有氧耐力素质密切相关。   
3、何谓肺牵张反射?试述其反射过程及意义。
   由肺扩张或缩小引起吸气抑制或兴奋的反射,称为肺牵张反射。肺牵张反射的感受器主要分布在支气管及细支气管的平滑肌内。
吸气时:肺扩张牵拉感受器引起兴奋,神经冲动经迷走神经纤维传入延髓吸气中枢,从而使吸气中枢产生抑制作用,终止吸气为呼气。
呼气时:肺缩小,牵拉感受器的刺激减弱,传入冲动减少,解除了对吸气中枢的抑制,吸气中枢再次兴奋,产生吸气,从而又开始一个新的呼吸周期。
意义:肺牵张反射是典型的负反馈调节,其生理意义在于维持呼吸的节律性,使吸气不至于过长过深。肺牵张反射调节活动与脑桥呼吸调整中速共同调节呼吸的频率和深度。运动时发生的肺牵张反射,对呼吸频率和深度的调节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2009整理
1.论述儿童少年的骨骼特点,根据其特点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儿童少年软骨成分较多,水分和有机物质,(骨胶原)多,无机盐(磷酸钙、碳酸钙)少,骨密质较差,骨富于弹性而坚固不足,不易完全骨折而易于发生弯曲和变形。随着年龄增长,骨的无机盐增多、水分减少、坚固性增强而韧性减低,直到20—25岁骨化完成,骨不再生长,身高也不再增长,但骨的内部构造仍在变化。下肢骨在16—17岁以后骨化迅速,而脊柱椎体到20—22岁才完成骨化。常用骨龄作为选材的指标,通常以腕骨的骨龄来预测身高,作为运动员选材根据之一。(增加)儿童关节面软骨相对较厚,关节囊及韧带的伸展性大,关节周围的肌肉细长,关节活动范围大于成人,牢固性相对较差,在外力作用下较易脱位。这些特点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应加以注意。
根据儿童少年骨骼和关节的特点,在体育教学或训练中,应注意下列问题。
1、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和全面的身体锻炼
   儿童少年骨骼承受压力和肌肉拉力功能比成人差,如果长期处于不良身体姿势状态下,其骨易弯曲变形,其中常见的是脊柱的变形。教师必须教育儿童少年,养成坐、立、走等正确的身体姿势,注意各种姿势的轮换。对一些单侧活动较多的肢体,要注意加强对侧肢体的锻炼,防止脊柱弯曲变形或肢体发育不均衡。
2、力量训练时应注意负荷的重量
   儿童少年骨化过程完成较晚,骺软骨承受压力的功能比成人差。如果负重过大、静力性动作过多或剧烈的震动,容易造成脊柱弯曲、骨盆和腿型畸形,也会使骨化过程过早完成或骺软骨的损伤,影响骨的生长发育。15岁以后,再进行较大重量的力量练习,并应以动力性练习为主。进行必要的静力性练习时,也要控制时间,做到动静结合,同时不宜在过硬的场地上经常用力踏跳等。
3、应预防关节损伤的发生
   儿童少年可充分发展关节柔韧性,但也要重视发展关节的牢固性,以防关节损伤。在运动中,如发现儿童少年有腰、膝及肘部疼痛,应引起重视,并及早进行诊断,作出适当的处理。
2、试述“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的几种学说。
1“、衰竭”学说
    “衰竭”学说认为疲劳产生的原因是能量物质的耗竭。其依据是,在长时间运动中,产生疲劳的同时常伴有血糖[H1:]浓度降低,补充糖后,工作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2、“堵塞”学说
    “堵塞”学说认为疲劳的产生是由于某些代谢产物在肌组织中堆积,其中主要是乳酸。其依据是,疲劳的肌肉中乳酸等代谢产物增多。乳酸堆积可引起肌肉组织和血液pH值(酸碱度)的下降,阻碍神经肌肉接点处兴奋的传递,影响冲动传向肌肉,抑制磷酸果糖激酶活性从而抑制糖酵解,使ATP合成速率减慢;pH值的下降,还使肌浆中Ca2+的浓度下降,从而影响肌凝蛋白和肌纤蛋白的相互作用,使肌肉收缩减弱。
3、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
    该学说认为疲劳是由于血液pH值下降,水盐代谢紊乱和血浆渗透压改变等因素引起的。
4、保护性抑制学说  
    按照巴甫洛夫学派的观点,无论是体力还是脑力疲劳是由于大脑皮质产生了保护性抑制。运动时大量冲动传至大脑皮质相应的神经细胞,使其长时间兴奋导致消耗增多,为避免进一步消耗,便产生了抑制过程,这对大脑皮质有保护性作用。
 5、突变理论
    爱德华兹认为在肌肉疲劳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同途径的衰减突变过程,其主要途径包括:
    1.单纯的能量消耗,肌肉的兴奋性并不下降,在ATP耗尽时,才引起肌肉僵直,这在运动性疲劳中不太可能发展到这个地步。
    2.在能量和兴奋性丧失过程中,存在一个急剧下降的突变峰,兴奋性突然崩溃,并伴随力量或输出功率突然衰退。
    3.肌肉能源物质消耗,兴奋性下降,但这种变化是渐进的,并没有发生突变。
    4.单纯的兴奋性丧失,并不包括肌肉大量能量的消耗。
6、自由基损伤学说
自由基是指外层电子轨道含有未配对电子的基团。在细胞内,线粒体,内质网,细胞核,质膜和胞液中都可以产生自由基。由于自由基化学性质活泼,可以与机体内糖类、蛋白质、核酸及脂类等发生反应,因此,能造成细胞功能和结构的损伤和破坏。
3.状态反射的规律是什么?举例说明它在完成一些运动技能时所起的重要作用。
   状态反射是头部空间位置改变时反射性的引起四肢肌张力重新调整的一种反射活动。状态反射包括迷路紧张反射和颈紧张反射。迷路紧张反射时指当头部空间位置改变时,内耳迷路的椭圆囊和球囊的传入冲动对躯体伸肌紧张性的调节反射。颈紧张反射是指颈部扭曲时,颈椎关节、韧带或肌肉的本体感受器受刺激后,对四肢肌肉紧张性的调节反射。头部后仰引起上下肢及背部伸肌紧张性加强;头部前倾引起上下肢及背部紧张性减弱,屈肌及腹肌的紧张性相对加强;头部侧倾时,引起同侧上下肢伸肌紧张性加强,对侧上下肢肌紧张性减弱。
   在正常人体中,由于高位中枢的调节,状态反射常被抑制而不易表现出来。
   状态反射在完成某些运动技能时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做体操的后手翻、空翻及跳马等动作时,若头部位置不正,就会使两臂用力不均衡,身体偏向一侧,常常导致动作失误或无法完成。若短跑运动员起跑时,为防止身体过早直立,往往采用低头姿势。这些运用了状态反射的规律。但是,在运动中也有个别动作需要使身体姿势违反状态反射的规律。例如,有训练的自行车运动员在快速骑车时,做出头后仰而身体前倾的姿势。
2010整理
问答:
1、试述血液的生理功能。
(一)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血液能维持水、渗透压、酸碱度和体温等的相对稳定。这些因素的相对稳定会使人体的内环境相对稳定。只有在内环境相对稳定时,人体组织细胞才有正常的兴奋性和生理活动。
(二)运输
血液不断地将从呼吸器官吸入的氧和消化系统吸收的营养物质运送到身体各处,供给组织细胞进行代谢;同时,又将身体各组织细胞的代谢产物二氧化碳、水和尿素等运送到肺、肾和皮肤等器官排出体外。
(三)调节
血液将内分泌的激素运输到周身,作用于相应的器官(称靶器官)改变其活动,起着体液调节的作用。
(四)防御和保护
血液中的白细胞对于侵入人体的微生物和体内的坏死组织都有吞噬分解作用,称为细胞防御。
3、与一般人比较,运动员心脏有何特点?
(一)运动性心脏肥大:长期系统的运动训练使运动员心脏发生明显的增大,称为运动性心脏肥大。普通人的心脏体积约为本人的拳头大小,重量约为200—300克。运动心脏通常明显超过这一重量,有的甚至超过一倍以上,以耐力性运动员和力量性运动员尤其明显,速度性运动员心脏肥大程度较小。这是一种良好适应性反应,是一种功能性代偿,和病理性心脏肥大不同。前者具有可塑性,后者肥大一经出现不可逆转。
(2)运动性心动徐缓:具备运动心脏者普遍出现安静心率明显低于正常值的现象,称为运动性心动徐缓。在优秀耐力性运动员中特别明显,心率常降到40—50次/分,最低者竟达21次/分。运动心脏安静时心率较低,但由于心脏肥大而表现出较高的搏出量,因此安静状态下的心输出量与普通心脏无明显差异。但因其较低的心率,使得每分能量消耗远较普通人低,是其能量节省化现象。
(三)心脏泵血功能改善:(1)安静时心跳徐缓,每搏输出量增大;(2)亚极量强度运动时,心泵功能的节省化;(3)极量运动时,心泵功能储备大。
2011整理
1、何谓肺牵张反射?简述其反射过程及意义。
由肺扩张或缩小引起吸气抑制或兴奋的反射,称为肺牵张反射。肺牵张反射的感受器主要分布在支气管及细支气管的平滑肌内。
吸气时:肺扩张牵拉感受器引起兴奋,神经冲动经迷走神经纤维传入延髓吸气中枢,从而使吸气中枢产生抑制作用,终止吸气为呼气。

相关话题/运动生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