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真题大题 广东体育学院(5)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7-04-26


呼气时:肺缩小,牵拉感受器的刺激减弱,传入冲动减少,解除了对吸气中枢的抑制,吸气中枢再次兴奋,产生吸气,从而又开始一个新的呼吸周期。
意义:肺牵张反射是典型的负反馈调节,其生理意义在于维持呼吸的节律性,使吸气不至于过长过深。肺牵张反射调节活动与脑桥呼吸调整中速共同调节呼吸的频率和深度。运动时发生的肺牵张反射,对呼吸频率和深度的调节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2、赛前状态时,人体有哪些机能变化?
(1)赛前状态的生理变化:主要表现在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物质代谢加强、体温升高及内脏器官活动增强。例如,心率和呼吸频率加快、动脉血压升高、汗腺分泌增加等。而这些变化常常因为越临近比赛或运动而变得更加明显。赛前状态反应程度与比赛性质、运动员的训练水平、运动员的机能状态以及心理素质等因素有关。比赛规模越大,离比赛时间越近,赛前反应越明显。如运动员情绪紧张、训练水平低、比赛经验不足也会使赛前反应增强。此外,运动强度越大,赛前机能反应也越大。
(2)赛前状态产生的机制:(借鉴老版书)可以用条件反射机理解释。比赛或训练过程中的场地、器材、观众、音响和对手的表现等信息不断作用于运动员,并于比赛或运动时肌肉活动的生理变化相结合。久而久之,这些信息就变成了条件刺激,只要这些信息一出现,赛前的生理变化就会表现出来,因而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由于这些生理变化是在比赛或训练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所以其生理机理属自然条件反。
3、儿童少年骨骼有何特点?在进行体育教学与训练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儿童少年软骨成分较多,水分和有机物质,(骨胶原)多,无机盐(磷酸钙、碳酸钙)少,骨密质较差,骨富于弹性而坚固不足,不易完全骨折而易于发生弯曲和变形。随着年龄增长,骨的无机盐增多、水分减少、坚固性增强而韧性减低,直到20—25岁骨化完成,骨不再生长,身高也不再增长,但骨的内部构造仍在变化。下肢骨在16—17岁以后骨化迅速,而脊柱椎体到20—22岁才完成骨化。常用骨龄作为选材的指标,通常以腕骨的骨龄来预测身高,作为运动员选材根据之一。(增加)儿童关节面软骨相对较厚,关节囊及韧带的伸展性大,关节周围的肌肉细长,关节活动范围大于成人,牢固性相对较差,在外力作用下较易脱位。这些特点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应加以注意。
根据儿童少年骨骼和关节的特点,在体育教学或训练中,应注意下列问题。
1、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和全面的身体锻炼
   儿童少年骨骼承受压力和肌肉拉力功能比成人差,如果长期处于不良身体姿势状态下,其骨易弯曲变形,其中常见的是脊柱的变形。教师必须教育儿童少年,养成坐、立、走等正确的身体姿势,注意各种姿势的轮换。对一些单侧活动较多的肢体,要注意加强对侧肢体的锻炼,防止脊柱弯曲变形或肢体发育不均衡。
2、力量训练时应注意负荷的重量
   儿童少年骨化过程完成较晚,骺软骨承受压力的功能比成人差。如果负重过大、静力性动作过多或剧烈的震动,容易造成脊柱弯曲、骨盆和腿型畸形,也会使骨化过程过早完成或骺软骨的损伤,影响骨的生长发育。15岁以后,再进行较大重量的力量练习,并应以动力性练习为主。进行必要的静力性练习时,也要控制时间,做到动静结合,同时不宜在过硬的场地上经常用力踏跳等。
3、应预防关节损伤的发生
   儿童少年可充分发展关节柔韧性,但也要重视发展关节的牢固性,以防关节损伤。在运动中,如发现儿童少年有腰、膝及肘部疼痛,应引起重视,并及早进行诊断,作出适当的处理。
论述影响无氧耐力的生理基础。(老版借鉴)
(1)无氧耐力:是指机体在无氧代谢(糖无氧酵解)的情况下较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无氧耐力有时也称为无氧能力。提高无氧耐力的训练称为无氧训练。进行强度较大的运动时,体内主要依靠糖无氧酵解提供能量,因此,无氧耐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肌肉内糖无氧酵解供能的能力、缓冲乳酸的能力以及脑细胞对血液pH值变化的耐受力。
(2)肌肉内无氧酵解供能的能力与无氧耐力
肌肉无氧酵解能力主要取决于肌糖元的含量及其无氧酵酶的活性。
(3)缓冲乳酸的能力及无氧耐力
肌肉无氧酵解的过程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液后,将对血液pH值造成影响。但由于缓冲系统的缓冲作用,使血液的pH值不至于发生太大的变化,以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机体缓冲乳酸的能力,主要取决于碳酸氢钠的含量及碳酸酐酶的活性。一些研究表明,经常进行无氧耐力训练,可以提高血液中碳酸酐酶(促进碳酸分解的酶)的活性。
(4)脑细胞对酸的耐受力与无氧耐力
2012整理
四、问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是什么?
由于运动项目的代谢差异,以及运动性疲劳的复杂性,其产生的机理又有所不同。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理主要有:
1“衰竭”学说
    “衰竭”学说认为疲劳产生的原因是能量物质的耗竭。其依据是,在长时间运动中,产生疲劳的同时常伴有血糖[H1:]浓度降低,补充糖后,工作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2“堵塞”学说
    “堵塞”学说认为疲劳的产生是由于某些代谢产物在肌组织中堆积,其中主要是乳酸。其依据是,疲劳的肌肉中乳酸等代谢产物增多。乳酸堆积可引起肌肉组织和血液pH值(酸碱度)的下降,阻碍神经肌肉接点处兴奋的传递,影响冲动传向肌肉,抑制磷酸果糖激酶活性从而抑制糖酵解,使ATP合成速率减慢;pH值的下降,还使肌浆中Ca2+的浓度下降,从而影响肌凝蛋白和肌纤蛋白的相互作用,使肌肉收缩减弱。
3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
    该学说认为疲劳是由于血液pH值下降,水盐代谢紊乱和血浆渗透压改变等因素引起的。
4保护性抑制学说  
    按照巴甫洛夫学派的观点,无论是体力还是脑力疲劳是由于大脑皮质产生了保护性抑制。运动时大量冲动传至大脑皮质相应的神经细胞,使其长时间兴奋导致消耗增多,为避免进一步消耗,便产生了抑制过程,这对大脑皮质有保护性作用。
 5突变理论
    爱德华兹认为在肌肉疲劳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同途径的衰减突变过程,其主要途径包括:
    1.单纯的能量消耗,肌肉的兴奋性并不下降,在ATP耗尽时,才引起肌肉僵直,这在运动性疲劳中不太可能发展到这个地步。
    2.在能量和兴奋性丧失过程中,存在一个急剧下降的突变峰,兴奋性突然崩溃,并伴随力量或输出功率突然衰退。
    3.肌肉能源物质消耗,兴奋性下降,但这种变化是渐进的,并没有发生突变。
    4.单纯的兴奋性丧失,并不包括肌肉大量能量的消耗。
6自由基损伤学说
    自由基是指外层电子轨道含有未配对电子的基团。在细胞内,线粒体,内质网,细胞核,质膜和胞液中都可以产生自由基。由于自由基化学性质活泼,可以与机体内糖类、蛋白质、核酸及脂类等发生反应,因此,能造成细胞功能和结构的损伤和破坏。
2、    长期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哪些影响?
(一)运动性心脏肥大:长期系统的运动训练使运动员心脏发生明显的增大,称为运动性心脏肥大。普通人的心脏体积约为本人的拳头大小,重量约为200—300克。运动心脏通常明显超过这一重量,有的甚至超过一倍以上,以耐力性运动员和力量性运动员尤其明显,速度性运动员心脏肥大程度较小。这是一种良好适应性反应,是一种功能性代偿,和病理性心脏肥大不同。前者具有可塑性,后者肥大一经出现不可逆转。
(2)运动性心动徐缓:具备运动心脏者普遍出现安静心率明显低于正常值的现象,称为运动性心动徐缓。在优秀耐力性运动员中特别明显,心率常降到40—50次/分,最低者竟达21次/分。运动心脏安静时心率较低,但由于心脏肥大而表现出较高的搏出量,因此安静状态下的心输出量与普通心脏无明显差异。但因其较低的心率,使得每分能量消耗远较普通人低,是其能量节省化现象。
(三)心脏泵血功能改善:(1)安静时心跳徐缓,每搏输出量增大;(2)亚极量强度运动时,心泵功能的节省化;(3)极量运动时,心泵功能储备大。
五、论述题(20分)
论述影响有氧耐力的生理基础。(老版借鉴)
有氧耐力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以有氧代谢(糖和脂肪等有氧氧化)供能为主的运动能力。有氧耐力有时也被称做有氧能力
(1)最大摄氧能力:最大摄氧量是反映心肺功能的一项综合生理指标,也是衡量人体有氧耐力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心肺功能是有氧耐力素质的重要生理基础,良好的心肺功能是运动中供氧充足的保证,因此,心脏的泵血机能和肺的通气与换气机能都是影响吸氧能力的重要因素。
(2)肌纤维类型及其代谢特点:肌组织利用氧的能力与有氧耐力的密切相关。肌纤维类型及其代谢特点是决定有氧耐力的重要因素。
(3)中枢神经系统机能:在进行较长时间的肌肉活动中,要求神经过程的相对稳定性以及各中枢间的协调性要好,表现为在大量的传入冲动作用下不易转入抑制状态,从而能长时间地保持兴奋与抑制有节律地转换。由于神经调节能力的改善,可以提高肌肉活动的机械效率,节省能量消耗,从而保持长时间的肌肉活动。(4)能量供应特点:耐力性项目运动持续时间长,强度较小,运动中的能量绝大部分由有氧代谢供给。所以,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与有氧耐力素质密切相关。   
2013整理
1、简述在进行剧烈运动时为什么会出现极点?
“极点”是运动过程中人体暂时性的机能紊乱,其原因主要是内脏器官的活动跟不上肌肉活动的需要,出现体内氧气供应不足、大量代谢产物(如乳酸)在体内堆积、血浆ph值下降、内环境发生改变等现象。这不仅影响了神经肌肉的兴奋性,还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和循环系统的活动紊乱。同时,机能失调的强烈刺激传入大脑皮质,使运动动力定型暂时遭到破坏,使运动中枢抑制过程占优势。因此,极点出现时,往往表现为动作迟缓、不协调、精神低落等症状。
2、简述影响动脉血压的主要因素p106
凡是能影响心输出量、外周阻力和循环系统的血液充盈程度的因素都能影响动脉血压的各种因素分别叙述如下。
(1)心脏每搏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增多时,则贮存在主动脉和大动脉中的血量也增多,管壁所受的张力也越大,收缩期血压升高也明显,而舒张压升高不多,固脉压增大
(2)心率。如果心率加快而每搏输出量和外周阻力都没有变化时 ,由于舒张期明显缩短,在心舒期内流至外周血液就减少,大动脉中血液就多,舒张期血压也就升高,脉压减小
(3)外周阻力。如果搏输出量不便而外周阻力加大时,心舒期中血液向外周流动速度减慢,心舒期末存留在动脉中血量增多,舒张压升高。由于收缩压升高不如舒张压升高明显,所以脉压变小
(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的可扩张性和弹性具有缓冲动脉血压变化的作用,也就是有减小脉压的作用。
(5)循环血量和血管容量的关系。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相适应才能使血管足够地充盈,产生一定的体循环平均充盈压,体循环充盈压是形成动脉血压的前提。若体循环平均充盈压降低则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随之减少,动脉血压显著降低。
3、何谓氧利用率?假证一个人在进行剧烈运动时,发现每100ml静脉血的含氧量为7ml,请问此时的氧利用率为多少?(一般每100ml动脉血含量为20ml)
(20-7)/20*100%=65%
五、试述速度素质分类,并具体说明反应速度的生理基础
运动速度素质是指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或最短时间完成某种的能力。按其在运动中的表现可以分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周期性运动的位移速度三种形式。
反应速度:是指人体对各种刺激产生反应的快慢,如短跑运动员从听到发令到起动的时间等。反应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兴奋通过反射弧所需要的时间(即反应时)的长短。因此,凡能影响反射弧五个环节中任何一环节的因素都会影响反应速度。
1、反射的复杂程度与中枢延搁
   从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沿反射弧传递开始,到引起效应器发生反应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反应时。在构成反射弧的五个环节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传导速度基本上是固定的,所以,反应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感受器的敏感程度、中枢延搁和效应器的兴奋性。其中,中枢延搁又是最重要的,反射活动越复杂,历经的突触越多,反应时越长。

相关话题/运动生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