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作品选》阅读指导(文学考研资料)(12)

本站小编 辅仁网/2017-12-30


关于这部作品,福克纳多次说,它是从“一个非常动人的意象”发展而来。那个意象是指康普生家的孩子们因家中办丧事被叫到外面去玩,凯蒂爬到树上偷看,她兄弟们在下面看到她那弄脏了的内裤。这个“意象”具有双重象征意义:死亡和失贞。而这正是这部小说的中心主题。小说从外祖母的丧事开始,以班吉去墓地结束,书中共有4人死亡,但最重要的则是康普生家族及其代表的旧南方和旧传统的死亡。凯蒂的失贞对这个正在解体的家族是最后的致命打击。 
这个代表美国旧南方的庄园主家族的没落还有更深刻的根源。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这个家族还生活在过去之中;另一根源就是父母的失职。 
福克纳在《喧哗与骚动》里广泛使用了多角度叙述、意识流、蒙太奇、闪回、并列对照、神话模式、象征隐喻等许多新手法。作品广泛运用并列对照,把各种事件跨越时空直接放在一起,使作品具有空间艺术形式。福克纳还在长期的探索与实验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他的句子把各种信息、观察、思考、想法、解释、修正全吸收进去,好像永远不会完结。同时还使用其它手法,如省略标点符号,不用大写字母,大量使用括号等来加强作品中特有的连续性和包容性。此外,还大量运用英美文学和南方文学中的传统方法和技巧,如哥特手法、方言土语、边疆幽默、庄园小说技巧等,使作品丰富多彩。
 
第七篇 悲悼
尤金·奥尼尔(1888-1953),美国现代戏剧的创始人,被称为“美国现代戏剧之父”和“美国的莎士比亚”。 1916年加入以非商业性和实验性为特点的普罗文斯顿剧团。1920年,他的多幕剧《天边外》获得普利策奖。1936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此后基本过着与世隔绝的隐居生活,1953年逝世。在他去世后,晚期的扛鼎之作《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首演,立即引起轰动。 
奥尼尔的早期创作以现实主义悲剧为主,多反映早年的航海经历和水手生活,如《东航卡迪夫》;中期创作逐渐转向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重要作品有《天边外》《琼斯皇》《毛猿》《榆树下的欲望》《悲悼》等;晚期创作重新回归现实主义,重在反映社会底层生活,主要作品有《送冰的人来了》等。
奥尼尔作品的主题之一是表现下层社会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寄托了他对下层社会人民的深深理解和同情。主题之二是表现社会和人性异化,批判物质主义。他用“诗人”和“商人”的冲突,喻示了物质主义和人性美、艺术美的对立关系。
奥尼尔戏剧艺术的突出特点是创新性与实验性。他的作品有不少以惊世骇俗的现象为题材;他的创作比较复杂,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就是表现主义剧作;他还运用了将内心冲突外化、分割演区、独白与旁白、两个演员扮演同一角色等多种手法。
《悲悼》是一个三部曲,由《归家》、《猎》、《祟》三剧构成。女儿莱维妮亚与母亲克莉斯丁互相敌视,却挚爱自己的父亲艾斯拉·孟南。女儿发现母亲与情人卜兰特船长约会,要挟她断绝关系。克莉斯丁假装屈服,实则已动了谋害丈夫的杀机,孟南在临死前指证克莉斯丁是杀人犯,莱维妮亚决心为父报仇。儿子奥林回家奔丧,他心里一直以母亲为真正的爱人。莱维妮亚向奥林揭发了奸情,妒火中烧的奥林杀掉了卜兰特,克莉斯丁吞枪自尽。莱维妮亚姐弟去东方旅行,然而他们发现克莉斯丁还是阴魂不散。他们产生了一种超出姐弟之情的情愫,互相为对方与恋人的关系设置障碍。但奥林终于在自责中吞枪自尽,莱维妮亚也意识到,自己永远也不可能摆脱往事和死人的缠绕,于是以幽闭来惩罚自己,直到孽债偿尽。
《悲悼》将时代背景安排在南北战争行将结束时期,表现的却是美国源远流长的清教主义传统所带来的悲剧,揭露了清教主义的虚伪性,揭示其在家庭生活,特别是婚姻爱情中的消极作用和影响。
《悲悼》由古希腊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的《俄瑞斯忒亚》三部曲改编而成。在这部剧作中,奥尼尔试图“不借用古希腊悲剧中的超自然力量,而纯粹使用现代心理学来大致再现古希腊悲剧中的命运感。”奥尼尔受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深刻影响。在《悲悼》中,“俄狄浦斯情结”和“厄勒克特拉情结”的体现都十分明显。同时,奥尼尔还擅长表现死人对于活人的支配作用,以及过去的经历对于现在的影响。在奥尼尔的《悲悼》中,弗洛伊德主义的消极作用和积极作用并存着。积极作用主要在于:它为奥尼尔揭露资产阶级虚伪的社会准则和清教禁欲主义提供了理论武器;但由于其强烈的反理性主义色彩,又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戏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悲悼》首先体现了奥尼尔创作的一个突出特点:注重心理胜于注重情节。他有意避免渲染事件,不遗余力地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其次,大量运用象征手法,出现了许多象征性意象。最后,语言也很有特色。生动、传神,颇有穿透力。
 
第八篇 小径分岔的花园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1899-1986),阿根廷著名作家、翻译家,最具代表性的后现代主义小说家之一。他的作品涵盖小说、诗歌、散文、文学评论和译文等多种类型。短篇小说集有《恶棍列传》、《杜撰集》、《阿莱夫》等。诗集有《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激情》等多部。文学随笔及学术论文集则有《探讨集》等。其中短篇小说影响最大,代表作有《小径分岔的花园》、《特隆、乌克巴尔、奥比斯·特蒂乌斯》、《巴别图书馆》、《沙之书》等。博尔赫斯通过对于无限和神秘事物的幻想与表现,表达了对于宇宙本质和存在的看法,具有浓郁的哲学意味。
博尔赫斯是20世纪后现代主义小说的鼻祖和代表人物,其小说的突出特点如下:一、构思奇特,具有超凡的想象力和空想性;二、表现迷宫主题和迷宫意识;三、玄学特征;四、叙事游戏和开放性写作;五、反体裁;六、文笔洗练,体制精微。其小说的核心特征,被有的学者概括为“博尔赫斯精神”,它也是后现代主义小说的根本精神。
《小径分岔的花园》是博尔赫斯的代表作。作品的表层故事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讲的是服务于德军的华裔间谍俞聪博士通过杀掉一个名为阿伯特的英国汉学家,将驻扎在法国昂克尔河谷的英军炮兵阵地的秘密地点——阿伯特市通报给柏林。柏林的上司在分析了这则披露在英国报纸上的新闻后,轰炸了驻扎在该市的英军炮兵阵地,拖延了英军发动进攻的时间。但这篇小说并不是一篇单纯的间谍小说,而是一篇集中表现了博尔赫斯对世界、人生、时间和小说看法的迷宫小说或哲理小说。
小说中多次提示了迷宫的存在。标题“小径分岔的花园”使读者自一开始就唤起了对于迷宫的想象。作品把人们引入了一个由多重迷宫繁复交织的网络:一是俞聪幼时生活过的家庭庭院;二是英国汉学家阿伯特的住所;三是俞聪的祖先崔朋写的一部名为“小径分岔的花园”的小说和他要建造的“一座实实在在的迷宫”;四是俞聪本人所设计的事件迷宫。这说明博尔赫斯具有极深的迷宫情结。
博尔赫斯通过繁复交织的迷宫意象,充分表达了自己关于世界、人生、时间和小说的看法,即世界是一个迷宫,任何人都走不出这个无边的迷宫。因此小说中每个主人公的故事都被置于迷宫的背景中加以展开,而其本身则处在迷宫的中心位置。
作为一切迷宫的本质和谜底,时间是《小径分岔的花园》费尽周折所要阐明的主题。它认为,时间是一张由背离、汇合和平行等无穷的时间系列交织成的不断增长、错综复杂的网络,这种由互相靠拢、分歧、交错或永不相干的时间系列织成的网络包含了所有的可能性。这种阐释既把时间定义为非三维模式的感觉、永恒或者“无时间”,又揭示出一种与人生相关的意义来,即个体的存在与相互关系皆系乎偶然,不存在身份的确定性和敌我关系的二元对立。这部小说的谜底是时间,它提供了时间无限分岔的范例。
由于《小径分岔的花园》有大约一半的篇幅议论小说的写法和一部作品如何才能够成为无限的问题,因此,它可以说是一篇关于小说的小说、一篇具有自我反省和镜像式后退特征的小说、一篇元小说。在游戏性的文字下,博尔赫斯认为,一部作品只有对存在和时间进行深层的、严肃的思考,方能触及艺术的本质。就体裁而言,它是一篇将侦探-间谍小说与迷宫-玄学小说加以混杂的小说。就文学的真实性而论,该作采用战争时代一位犯人的书面供词对正史进行了想象性阐释,消解了历史与小说的界限。
 
第九篇 禁闭
让·保罗·萨特(1905-1980),法国著名哲学家和文学家,存在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20世纪西方思想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从小寄居在外祖父家中,阅读了大量藏书。1928年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毕业,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29年认识日后成为他终身伴侣的西蒙娜·德·波伏瓦。在政治上倾向进步与革命,属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左翼;在思想上,萨特是一名自由知识分子,二战以后,他成为共产党的同路人。1964年,萨特谢绝诺贝尔文学奖。他于1973年濒于双目失明,1980年4月15日在巴黎逝世。 
萨特一生著述甚丰,共有五十卷左右,涉及文学、哲学、神学、文论等多个领域。主要哲学著作有《存在与虚无》、《辩证理性批判》、《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想象》和《方法问题》等。其思想的精华集中体现于“存在先于本质”、“自由选择”和“世界是荒诞的”等存在主义哲学命题。《恶心》是萨特早期最著名的文学作品,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存在主义小说之一。他还有一系列被称为“境遇剧”的剧本,如《苍蝇》、《魔鬼与上帝》等。此外还有文学传记、文论著作若干。 
萨特文学作品的主要特点是:将文学与哲学结合起来,为作品赋予了鲜明的哲理性与思辩性;如实地描写人类与世界的荒诞的真实存在,形成了独特的非本质化的写作观念;采用自然主义手法描写人的主观感受和生活细节,将内心独白和客观叙述结合在一起等。萨特文论的最重要贡献是提出了“介入文学”的概念,即主张作家干预社会、勇敢地投身于改造社会的活动中去,和对各种政治事件和社会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禁闭》是一出独幕剧。剧中故事发生在二战期间,地点是地狱里的一间具有第二帝国时代款式的客厅。全剧分为五场,从第一场到第四场,主要写一男二女的三位主人公加尔散、伊内丝和艾丝黛尔的出场过程,第五场为全剧重点,主要展示三位主人公的生前经历和在地狱中发生的纠葛。剧本首先通过三个亡魂之口介绍了各位主人公的生前身份和死亡细节,然后逐个揭露他们生前所犯的罪孽,展示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彼此之间的相互追逐。 
该剧是存在主义文学的典范之作,同时也是一部荒诞剧的经典。通过主人公在虚拟的地狱这一离奇的生存环境中去历练和受苦的荒诞情节,描绘出“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这一人类生存境遇和生存状态,展示了处在自由选择过程中的人类所不可避免地遭遇的意志冲突和矛盾纠葛,提出了萨特对于地狱概念的新的理解,阐述了“他人就是地狱”的存在主义哲学命题,揭示出自由主义盛行的西方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敌对关系。 
《禁闭》最初取名为《他人》,主旨在于表现主体与他人,或“自我意识”和“他人意识”的关系问题。由于自我意识与他人意识常常共处于同一个境遇中,因而必然面临着自由还是不自由、超越还是依赖他人意识的问题。“镜子” 可谓《禁闭》中最富有意味的隐喻,它是萨特所谓的“他人的判断”的一个象征。 
除了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外,《禁闭》在艺术上也有其独特的一面。这部作品在艺术表现上的最大特点是它的抽象思辩性、象征寓意性和哲理性。 
《禁闭》是一部表现存在主义哲理的戏剧作品,它的目的在于表现人们的意识关系和自由意志问题,这是一个抽象的意识现象学和哲学问题。在作品中,无论是场景、形象,还是语言,都带有象征意义,其意义间接地通向奴役或自由这类存在主义的基本命题。作品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它在内容表现和艺术手法上的荒诞性。
 
第十篇 秃头歌女
欧仁·尤奈斯库(1912—1994),是荒诞派戏剧的奠基人。从童年开始就接触戏剧,随着年龄增长,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艺术观念,对传统戏剧越来越反感。 

相关话题/外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