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作品选》阅读指导(文学考研资料)(13)

本站小编 辅仁网/2017-12-30


尤奈斯库的第一部剧本先是题为《轻松英语》,后易名为《英语时间》,最后定为《秃头歌女》。1950年5月11日在法国首演时评价不佳。此后尤奈斯库又写出了《上课》等几部戏剧,其艺术主张逐渐得到了公众的认同。 
尤奈斯库主要戏剧作品有《秃头歌女》《雅克或屈服》《未来在鸡蛋中》《椅子》《犀牛》等。前期作品摒弃了鲜活的人物形象、曲折的情节、严谨的逻辑等手段,推崇“自发性的”创作方式,借助于本能和直觉的方式来展现主题,表现物化世界对人的内心的压迫,情节荒诞不经,人物语无伦次。后期作品转向表现社会生活,反对专制暴力,从某种意义上又接近了传统,但超现实风格仍旧与前期相呼应。 
《秃头歌女》是一部独幕剧,分为十一场,主要人物有史密斯先生、史密斯夫人、马丁先生、马丁夫人、女仆玛丽、消防队长等。剧中人物众多,但没有贯穿始终的情节,人物的对话缺乏逻辑性,全剧表现出一种奇异的气氛。这十一场的表演时间极不平衡,有些长,有段极短。全剧由住在伦敦郊区的史密斯夫妇晚餐后的对话开始,在结尾处又回归起点。
《秃头歌女》是尤奈斯库的代表性作品,也是荒诞派戏剧的开山之作。其副标题就是“一部反戏剧”, 它通过对平庸无聊的社会生活的讽刺与揭示,以离奇怪诞的舞台形象,指向了人类生存的孤独与荒诞性。 
《秃头歌女》的主题可以在两个层面上理解。第一是现实批判的层面,它描绘了西方现代文明社会的日常生活场景,讽刺了中产阶级生活的平庸、乏味和沉闷。首先,在第一场的舞台提示中反复出现“英国”,其实是对中产阶级生活格调的讽刺; 其次,还讽刺了西方文明社会人与人之间冷漠的关系。第二个层次是形而上的,它深刻地揭示了现代人类的荒诞处境。人的行为乃至世界都呈现出机械性,无目的性和无逻辑性。这部戏没有任何传统意义上的结局,而不过是一次次无谓的重复和平庸的延续,让观众在这其中去体会荒诞的真谛。 
《秃头歌女》的冲击力还在于它在艺术表现手段上的大胆乃至惊世骇俗的革新。首先是语言意义的缺失造成的荒诞性。剧中并没有什么秃头歌女的角色,它只不过是剧中角色一次偶然的口误而已,这鲜明地体现了作者对意义的漠视,对传统戏剧结构和艺术方式的反叛;剧中的人物莫名其妙的对白和长时间的静默从根本上阻隔了观众与作品中人物的沟通交流,从而形成了一种相互错裂的荒诞关系,暗示出现代人在生活中的无奈、空虚和平庸。《秃头歌女》中语言的叙事和对话脱离了理性主义的语言框架,人们习以为常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受到了彻底的挑战和否定。
在《秃头歌女》中,舞台布置也强调了戏剧体验的主观性,以更加直接有力的方式来揭示生活的荒诞性。如钟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道具,而包含了作者对于传统时间观念的挑战。灯光在对舞台气氛的控制上也起到了相当有效的作用。
灯光的熄灭和再次亮起,强烈冲击着观众的视觉感受,与舞台上的喧闹与肃静相互呼应。 
尤奈斯库的作品始终都围绕着一个中心,即展示人类的生存状况,发现全人类共同的基本问题。《秃头歌女》的意义在于它锐意的艺术革新,也在于它揭示人类自身生存的荒诞处境,为人们的认识自我提供了一种振聋发聩的指引。
 
第十一篇 老人与海
厄纳斯特·密勒·海明威(1899-1961),美国著名作家。受父亲影响,从小就对体育竞技等活动产生了浓厚兴趣,培养了坚强的意志。他以记者身份先后参加过一战、西班牙内战、二战,战争经历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二战后海明威定居古巴。1954年因《老人与海》获诺贝尔文学奖。但身心变故导致他晚年病魔缠身,精神抑郁,1961年7月2日,用猎枪在家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海明威创作的短篇小说集有《在我们的时代》等。长篇小说有《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剧本有《第五纵队》等。大多数作品都和战争有着密切联系,具有自传性,传达了自己对战争深切、真实的体验。
海明威还塑造了一系列“硬汉”形象。他们往往有着惊人的忍耐力,旺盛的精力,强健的体魄,争强好胜,孤独高傲。经受种种极限考验,显示出强悍、刚烈、凌厉、不服输的本色。
海明威的小说文体风格有鲜明的特色。用词十分简洁,句子短促,甚至连形容词都很少使用,但又十分凝练含蓄,意蕴丰富。海明威把这种文体风格归纳为“冰山”风格。
《老人与海》讲的是一个老人在成功和失败之间跋涉的故事。桑提亚哥靠打鱼维生,但最近运气不好,八十四天没有打到大鱼。老人要打一条大鱼,再次证明自己的力量。决战首先在他和大马林鱼之间展开,经过两天两夜的搏斗,马林鱼被老人一叉刺死。眼看胜利在望,鲨鱼群却出现了。老人虽然奋力保护,但终于难敌鲨群,马林鱼被咬得只剩下一副骨架。老人将鱼骨运回村里,却得到了大家的尊重。
《老人与海》是一曲人的颂歌,它颂扬了人的力量、人的尊严、人的勇气。老人以行动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宣示了力量和活力,找回了尊严和信心。这“是对一种即使一无所获仍旧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的讴歌,是对不畏艰险,不惧失败的那种道义胜利的讴歌。”(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辞)
在20世纪的西方文学中,《老人与海》是一抹亮色,因为人对自身的认识以及这种认识在文学中的表现,在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世纪初,西方社会经历了空前的精神危机,西方文学普遍充斥着悲观绝望的色彩,但《老人与海》却呈现出向传统人类信念回归的倾向,始终对人的勇气和力量表现出谨慎的乐观态度。
《老人与海》还延续了美国文学中的自然主题,并开创了新的维度。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老人对待大海及海中生物的矛盾态度。海明威通常把人与环境,人与各种异己力量之间多样而复杂的关系,还原为竞争和对抗的关系。老人对自然的征服充满着杀戮,他孤独地面对挑战,被竞争所异化。但另一方面,老人又是谦逊的,充满温情的。他也敬畏自然生命,并尝试着承担起对自然的责任,在不侵犯他者生存权力的前提下,去实现个体生命的价值。然而,在《老人与海》中,人与自然的矛盾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老人在自然面前的姿态和取舍展现了人类的主体性,最后却被证明是虚妄的。
《老人与海》在艺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称赞海明威“精通现代叙事艺术”。小说最大的特点是象征。海明威选取渔猎这一人类最原始的生存活动作为表现对象,使作品的整体结构直指远古神话原型,从而扩大了作品的涵盖性。文中反复出现的非洲狮子意象,也成为力量和不竭的生命源泉的象征。小说的另一个特点是简洁,这也是海明威文体的最大特色。
 
第十二篇 第二十二条军规
约瑟夫·海勒(1923-1999),美国著名讽刺作家,黑色幽默文学的代表。出生于一个贫穷的俄裔犹太移民家庭,从小热爱文学。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任空军中尉。1953年开始写作长篇小说《第十八条军规》(后改名《第二十二条军规》),大获成功。1963年获得美国文学艺术院奖学金,1977年当选为该院院士。1999年因心脏病发作逝世。 
海勒的主要作品还有小说《出了毛病》、《像戈尔德一样好》、《上帝知道》等,戏剧剧本有《我们轰炸纽黑文》和《克莱文杰的审判》,回忆录有《悠悠岁月:从科尼岛到这里》,另写有短篇小说、自传和电影剧本若干。作品多取材于战争和现实生活,体现了反战思想、荒诞意识和对当代美国社会的批判态度,表示出对当代人精神状态的深层关切。在艺术上,海勒作品体现了黑色幽默派文学的典型特点。其核心特点是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幽默态度和扭曲、夸张的手法,表现现实、环境与个人的冲突。 
《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内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陆军航空兵第二十七航空大队第二五六中队驻扎在地中海的皮亚诺扎岛上。28岁的尤索林是这支空军飞行中队的一名投弹手。他一心想完成任务赶紧回家,但却总也不能如愿。依据第二十二条军规,完成25次战斗飞行任务就可以申请回国,然而根据这条军规,飞行员若要回国,就必须得到上级的批准,否则就是违抗命令。面对这一陷阱,装疯似乎是一条良策,因为第二十二条军规规定,必须让疯子停止飞行。然而遗憾的是,这条军规又规定,一个疯子若要停止飞行,就必须由他本人提出要求才行,而一旦他提出了要求,就表明他没疯,必须继续执行任务。在疯狂的战场上,小人物只能俯首听凭命运的安排。而官僚集团则可以根据对军规的任意解释,不断增加飞行任务,以实现自己飞黄腾达的野心。最后,尤索林在战友奥尔行为的启示下,终于乘飞机逃往瑞典去了。 
实际上,作品并没有把焦点对准战争本身,而是关注了“官僚权力结构中的个人关系”。 小说通过对二战时期美国军队官僚权力结构中的个人关系进行梳理,表现了战争及美国当代生活中非理性的荒诞力量给人类生存带来的威胁。由于作者把五六十年代的混乱、动荡和令人哭笑不得的美国生活体验写进了作品,所以第二十二条军规也可以理解为是二战后美国和西方社会中的制度化疯狂或陷阱的象征物,甚至是对当今人类普遍生存境况、荒诞体验和充斥于生活的异己的约束力量的艺术概括。 
在以同情的笔触描写小人物的命运及其反抗时,海勒还通篇使用讽刺和漫画手法,塑造了第二十二条军规的操纵者、维护者和在此规则下如鱼得水者的群像。作者在塑造这些形象时,往往对其性格的某一侧面进行夸大,突出表现其虚伪丑恶、蛮横无理、唯利是图及残忍本性。
《第二十二条军规》被誉为黑色幽默小说的典范,是在于它能够将喜剧手法与悲剧内容,荒诞和严肃,疯狂和理智结合起来,既表现荒谬世界对人的压迫,又寄予一种无可奈何的幽默嘲讽态度,让人感到荒诞不经、滑稽可笑,同时体味到一种悲哀和沉重,领悟出作者对于战争和社会的思考以及所寄托的人道主义情怀。在结构上,海勒把《第二十二条军规》分成42章,各章基本以人物姓名作标题,形成了一种所谓的“人像展览式结构”,它消解了传统小说叙事结构的确定性和封闭性,表现出某种“反小说”的特点。
 
第十三篇 百年孤独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哥伦比亚作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1961年至1967年移居墨西哥。1972年获委内瑞拉加列戈斯文学奖。1982年,哥伦比亚新政府成立,马尔克斯返回故土。同年因《百年孤独》的成功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06年1月宣布封笔。 
马尔克斯的重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百年孤独》、《家长的没落》、《霍乱时期的爱情》等,中篇小说《枯枝败叶》、《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恶时辰》等,短篇小说集《蓝宝石般的眼睛》、《格兰德大妈的葬礼》,文学谈话录《番石榴飘香》等。 
马尔克斯在政治上坚定不移地站在广大民众一边,反对国内外的暴力统治和经济剥削。他的作品将历史戏剧与个人戏剧合二为一,具有强烈的死亡意识和生命的悲剧意识,同时也具有强烈的喜剧色彩、荒诞意识。在艺术上,体现了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典型特征。将幻想和现实融为一体,以达到反映现实的目的。同时还选择现实主义、艳情小说和新闻报导等非魔幻创作路径,具有高超的叙事艺术与娴熟的语言技巧。
《百年孤独》讲述的是布恩蒂亚家族七代人的坎坷命运和传奇故事,描绘了农村小镇马孔多从荒芜的沼泽中兴起、发展、鼎盛,到最后被一阵飓风卷走和完全消亡的百年图景。布恩蒂亚家族的百年兴衰史充满了魔幻色彩。如霍塞·阿卡蒂奥环绕地球航行65圈又回到家里;神在奥雷连诺上校17个私生子额头上打下抹不掉的印记;俏姑娘雷麦黛丝抓着床单消逝在空中等等。最后,第六代的奥雷连诺·布恩蒂亚终于破译了吉卜赛人梅尔加德斯的羊皮书手稿,手稿卷首的题辞是:家族中的第一个人将被绑在树上,家族中的最后一个人将被蚂蚁吃掉。 
从深层看,马孔多的百年变迁浓缩和影射了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丁美洲的历史,重点再现了19世纪初至20世纪上半叶拉丁美洲的历史。其兴起、发展与消亡的三个阶段,正与拉丁美洲历史上的前殖民地、殖民地和后殖民地三个历史时期构成了对应关系,具有极强的现实感和历史感。
马尔克斯还充满同情地描写了拉丁美洲的孤独与不幸,揭示了拉丁美洲文化的劣根性,批判了来自外部的殖民势力。“孤独”一词内涵非常丰富,可分两个层次:一是指性情的不合群,表现于个体心理上的孤独;二是指窝里斗、相互倾扎和不团结,这是群体精神上的孤独。在马尔克斯看来,群体精神上的孤独更其可悲。

相关话题/外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