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堂精讲(文学考研资料)(22)

本站小编 辅仁网/2017-12-30


邓友梅善于写北京的市井风俗小说。在小说《话说陶然亭》、《寻访“画儿韩”》、《那五》、《烟壶》、《索七的后人》等小说中,为人们构筑了色彩斑斓、钩人魂魄的“清明上河图”似的民俗、民情画卷。
《那五》写了一个清代落魄贵族子弟的生活遭际。
《烟壶》是邓友梅风俗画小说的代表作。围绕烟壶从不同的侧面展现了旧北京的风俗画与人情世态,塑造了没落清王朝各阶层人物的众生相。爱国情调与北京的民俗风情是小说中最令人心动的成分。
5、冯冀才(1942-):原籍浙江慈溪,生于天津。从小喜爱美术、文学、音乐和球类活动。1960年高中毕业后到天津市书画社从事绘画工作,对民间艺术、地方风俗等产生浓厚兴趣,74年调天津工艺美术厂、在工艺美术工人业余大学教图画与文艺理论。1978年调天津市文化局创作评论室,后转入作协天津分会从事专业创作,任天津市文联主席、笔会中国中心会员、《文学自由谈》和《艺术家》主编等职。著有长篇小说《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啊!》,短篇说集《雕花烟斗》等。短篇小《雕花烟斗》 ,中篇小说《啊!》、《神鞭》,分获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英、法、德、日、俄 等文字在国外出版。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注意选取新颖的视角,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描写,开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况味。
冯冀才小说中重要的成分是对民族文化的批判意识,具有“文化小说”的特征,重视对民族文化心理的探讨,呈现出明显的天津地域情调。
(四)张贤亮、贾平凹、王安忆
   1、张贤亮(1936-): 原籍江苏盱眙,生于南京。抗战时期在重庆读小学,抗战胜利后,在南京建南中学、南京市三中学习。1951年入北京三十九中学,1954年被除籍。1956年自愿报名去西北,在甘肃贺兰县的农村当文书,后调任甘肃省干部文化学校文学课教员。50年代初期开始诗歌创作,1957年因发表诗歌《大风歌》(《延河》1957.7)被划成右派。1958年至1976年,经历了劳动、管制、群专、关监,在宁夏农场被剥夺一切社会权利从事劳动。1979年获平反,重新发表作品。1980年调宁夏自治区文联工作,当《宁夏文艺》的编辑,后从事专业创作。现任宁夏自治区文联主席、作协宁夏分会主席。出版有小说集《灵与肉》、《肖尔布拉克》、《感情的历程》等,长篇小说《男人的风格》、《习惯死亡》等。代表作有《灵与肉》、《肖尔布拉克》、《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等,前两篇分获1980、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绿化树》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作品被翻译成多国文字。
    小说成就:
题材:一方面取材于自身经历过的苦难生活,表现知识分子在困境中的反应和省思;另一方面写农民的命运际遇,探究人性、人生,耐人寻味。但也曾因较为胆大的性描写引起过争议。 
艺术美学特征:将作家苦苦思索的人生哲理融会到作品之中,关注知识分子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生存境况和生存感受,作品充满了理性色彩。作品采用多种艺术手法剖析人物心理,具有多层次的立体效果,人物具有内聚力。对“缺陷美”的发现、发掘和概括,是张贤亮艺术个性的追求,写“痛苦中的欢乐”、“伤痕上的美”。风俗画与人物描写的和谐统一,小说具有诗化色彩。以粗犷、苍凉的大西北风情为背景,具有苍凉雄浑、粗犷质朴之美。
《灵与肉》:写主人公许灵均,一个被冷落了20多年的“右派”知识分子在劳动人民和知识分子良知的感召下,在灵与肉的磨难中灵魂和精神得以升华的故事。
《绿化树》:写知识分子章永璘在苦难的肉体磨难中所经受到的灵魂洗涤的心理历程。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表现人创造环境,环境创造人的主题。作者用忏悔式的自白阐述了一个精神和肉体都出现“阳痿”的章永璘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灵与肉的搏斗。对极左路线对知识分子的心灵伤害进行了剖析和揭示。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性和性意识描写,以期来展示人物的精神痛苦。
张贤亮小说的缺陷:一是对传统文学中“才子佳人”模式的因袭;
哲理性议论破坏了小说叙述和情节的流畅性,显得较为突兀。
2、贾平凹(1952-):原名贾平娃。陕西丹凤人。1975年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陕西人出版社文艺编辑、《长安》文学月刊编辑。1982年后从事专业创作。任中国作家协理事、作协陕西分会副主席等职,《美文》主编。著有小说集《兵娃》、《姐妹本纪》、《山地笔记》、《野火集》、《商州散记》、《小月前本》、《腊月正月》、《天狗》、《晚唱》、《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贾平凹自选集》,长篇小说《商州》、州河》、《浮躁》、《废都》、《白夜》,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散文集《月迹》、《心迹》、《爱的踪迹》、《贾平凹散文自选集》、诗集《空白》以及《平文论集》等。他的《腊月正月》获中国作协第3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满月》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浮躁》1988年获美国飞马文学奖。《废都》1997年获法国女评外国文学奖。贾平凹小说描写新时期西北农村,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变革,视野开阔,具有丰富的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内蕴,富于地域风土特色,格调清新隽永,简洁自然。
贾平凹的创作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人性美的倾诉,代表作《满月儿》,风格委婉缠绵、气韵飘逸。第二阶段是对扭曲性格和灵魂的展示和曝光。如《好了歌》、《二月杏》等。第三阶段是“商州系列”小说,以全方位的视角剖析整个人文环境的变迁给人的心理世界带来的巨大变化,从人的潜意识深处去展示思想情感的冲突。如《腊月·正月》《鸡窝洼人家》等。
《浮躁》:全面展示了城乡改革所面临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心理上的重重障碍,揭示了时代普遍的精神特征:浮躁(一种骚动不宁而又充满进取生气的精神特征,一种时代情绪)。
《废都》:1993年6月由北京出版社出版。写发生在古城西安的香艳寓言,一个当地名作家庄之蝶,包括妻子在内的诸多女人牛月清、唐宛儿、柳月、阿灿等的周旋,在醉生梦死的情欲中翻滚,最终成为了一个情欲和道德的双重失败者,妻子和情人都离他而去,而他则被迫在满城风雨的绯闻流言中星夜逃亡。庄成为了一个床帷文人。小说中大量采用了“天窗叙事”,成为90年代情欲解放和道德反叛的第一声叫喊,从此,一种以床帷叙事为基本特征的“下半身”文学开始流行。泛滥的天窗里是泛滥的市井情欲的想象。半年后,《废都》被宣布为禁书,出版社被罚款,编辑受处分。贾平凹的命运与庄之蝶的命运发生了戏剧性的重叠。小说展示的是农业精英的心灵崩溃过程。
《废都》是一篇影响很大、争议颇多的长篇小说。小说通过著名作家庄之蝶的生存状态及“废都”之中社会世相的描绘,意在反映特定时期的一种社会文化精神状态——人进入了精神的废都现象。揭示的是现代知识分子的灰色人生。
小说揭示了在一个物欲横流,价值失衡的文化废墟中,拯救的欲望和欲望的拯救都是另一场危机,文化和精神的废都中人沉沦的必然性。主题是严肃的。
小说中牛月清、唐婉儿、柳月、阿灿是欲望的几种象征。性的描写泛滥有商业的炒作嫌疑。
3、王安忆(1954- ):女,祖籍福建同安,生于江苏南京。1955年随母茹志鹃迁居上海。1969年初中毕业。1970年赴安徽插队。1972年考入江苏徐州地区文工团。1978年回上海任《儿童时代》编辑,后任中国作协理事、作协上海分会专业作家。1975年冬开始发表作品,1980年发表成名作《雨,沙沙沙》。著有小说集《雨,沙沙沙》、《王安忆中短篇小说集》、《尾声》、《流逝》、《小鲍庄》,长篇小说《69届初中生》、《黄河故道人》、《流水三十章》、《父系和母系的神话》、《长恨歌》,散文集《蒲公英》、《母女漫游美利坚》(与茹志鹃合集),儿童文学作品集《黑黑白白》,论著《心灵世界——王安忆小说讲稿》以及《乘火车去旅行》、《王安忆自选集》等。其中《本次列车终点》获1982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流逝》和《小鲍庄》分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不少作品表现了作者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深沉思考。她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发掘其底蕴,抉微勾沉,纤毫毕现。笔墨素淡,情韵幽婉,一些作品在文坛上产生广泛的影响。
王安忆的小说创作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对美的探索和表现即“雯雯系列”,以优美的抒情笔触,细腻的表现年轻人对理性爱情的真诚追求。如《雨,沙沙沙》、《命运》、《幻影》、《一个少女的烦恼》等作品。
第二阶段:对广阔现实的关注。如对知青返城的反思作品《本次列车终点站》,表现上海生活的《流逝》等,以及《归去来兮》、《命运交响曲》等作品。
第三阶段:1984年后的创作。以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来关照社会历史、人的命运与情感变迁,站在中西文化冲突的角度来思考民族文化的历史命运及其制约下的民间生存、如《大刘庄》、《小鲍庄》等本土文化小说,《一千零一弄》《悲恸之地》等都市文化小说,《荒山之恋》、《小城之恋》、《锦绣谷之恋》、《岗上的世纪》等性爱小说,以及《逐鹿中街》、《神圣祭坛》、《弟兄们》等女性主义小说。
《小鲍庄》是“寻根文学”的代表作之一。是对民族文化中“仁义”原罪式的反思。在表现民族精神美好一面的同时,批判了民族中愚昧迷信、顺天任命的劣根性和宗族意识。
“三恋小说”从性的角度探讨人性的隐秘。把性爱上升到哲学的层面对人性的堕落与拯救进行思考。
《长恨歌》:以一个女性王琦瑶的悲剧命运来展示上海文化的基本精神。
(五)张承志、韩少功
1、张承志(1948-):原籍山东济南,生于北京。回族。1967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文革初红卫兵积极分子。1968年到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插队,在草原上当了四年牧民。1972年入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学习。1975年毕业分配到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组工作。1978年发表处女作《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人民文学》1978.10 ),引起文坛注意,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同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语言系学习,研究蒙古族及北方诸民族的历史。1981年毕业分配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981-1982年曾在日本东京大学进修。这时期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金牧场》,中短篇小说《北方的河》、《黑骏马》、《黄泥小屋》等,其中《黑骏马》、《北方的河》分获1981-1982和1983-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他被称作一个理想主义的精神漫游者,早期以草原生活为题材,从大地、民间汲取养料;稍后他把个人理想与宗教信仰结合在一起,开始了他对于回民生存和真主信仰的探索。1984年,他到回民聚集地西海固,在那里结识了一大批哲合忍耶的教友,他们为了维护信仰的纯洁及心灵的自由而不惜牺牲的英雄主义精神极大地震动了张承志。他不仅成了哲合忍耶教徒,而且用文学的形式写了一部宗教史《心灵史》(花城出版社1991年初版),在文坛引起了很大震动。他用宗教写作为现代社会的精神沉沦亮出了一条拯救之路,著有随笔集《荒芜英雄路》等。然而他作品中越来越浓厚的宗教倾向也引起了争议。
张承志小说洋溢着理性主义的光彩。他把对祖国和人民的命运关注作为自己创作的母题,在创作中渗透着凝重的历史感和浪漫主义精神,给人以深邃的思考和热烈的情思。
张承志的小说中大量使用象征和隐喻,有着强烈的节奏感,具有诗化小说的倾向,以诗的精神来结构小说,使小说达到形而上的层面,具有崇高的、悲剧性的、神圣的审美效果。
张承志进入90年代的创作,存在一定的宗教倾向。长篇小说《金牧场》、《心灵史》都是浪漫主义的难得佳作。
2、韩少功(1953-):生于湖南省长沙市。1968年初中毕业时仅15岁,就作为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到湖南省汩罗县汨罗江边的天井乡务农。在农村,劳动之余写些对口词、小演唱、小戏曲,1974年秋调到县文化馆任创作辅导员,1977年正式开始文学创作。1978年考入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多有作品问世,并引起一定社会反响。《西望茅草地》和《飞过蓝天》分别获1980、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2年大学毕业,到湖南省总工会工作,先后任《主人翁》杂志编辑、副总编。1985年3月在《作家》上发表《文学的根》一文,提倡文学应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在文艺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6月发表中篇小说《爸爸爸》,亦引起一定反响。同年到湖南省作家协会从事专业创作,并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1988年调到海南省文联任《海南纪实》杂志主编,1990年调任海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有小说集《月兰》、《飞过蓝天》、《诱惑》、《空城》、《谋杀》,评论集《面对空洞而神秘的世界》。另有译著两种。他的小说多取材于知识青年生活和农村生活,以思想蕴含的丰富性与深刻性独树一帜,被翻译成英、法、俄、意等多种外国文字。
韩少功的前期创作以悲剧的氛围与艺术效果抨击极左路线,弘扬道德和伦理的力量。以《西望茅草地》、《风吹唢呐声》为其代表;后期的作品以强烈的“寻根”意识和扑朔迷离的形式感来发掘人性中的惰性和冥顽不化的国民劣根性。
《西望茅草地》: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失败的英雄张种田的形象。
《爸爸爸》:是80年代中期寻根文学的重要作品,对新时期小说创作观念的蜕变起了推动的作用。小说塑造了丙崽这个艺术形象,丙崽是一种意象和人生的象征,作者把一种远古意识和初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呈现给读者,对社会中愚昧、蛮荒、冥顽不化的集体无意识进行了批判。小说充满了飘忽不定的扑朔迷离的神秘感,采取时空颠倒、多角度叙事、现实与幻觉交错等艺术手法,使整个作品充满了神秘的象征和寓言色彩。可以看到《爸爸爸》中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痕迹。
(六)徐怀中、莫言
1、许怀中(1929-):河北邯郸人。1945年参军,建国初在西南军区文工团工作,曾深入西藏体验生活,发表有中篇小说《地上的长虹》、长篇小说《我们播种爱情》及一批短篇小说。1959年发表电影文学剧本《无情的情人》,引起强烈反响,但后来遭到错误批判,使其辍笔20余年。复出后发表短篇小说《西线佚事》及其续篇《阮氏丁香》,中篇小说《一个没有战功的老军人》。《西线佚事》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小说《我们播种爱情》和《无情的情人》,主要反映西藏和平解放后激烈的社会变革,塑造了西藏建设者的形象。作品具有柔美风格。
新时期,许怀中以反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报告文学《母亲站在我们背后》,《团长和他的儿子》复出,尤其是《西线佚事》,摒弃了过去战争文学的模式,以深刻的内容、独特的手法、清新婉丽的风格使人耳目一新,拓展了新时期军事题材的空间,给军事文学注入了新的美学理念,给新时期复苏的文学提供了新的审美风范。作者把笔墨倾注到普通战士男步话兵(刘毛妹)和总机班六名女兵(陶珂等)身上,讴歌了普通战士的献身精神和人格尊严。
许怀中的作品语言俊秀、清新畅达,重视对人物人情美、人性美的开掘,具有以柔性美为主导的刚柔相济的风格。
2、莫言(1956-):原名管谟业,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县东北乡一个农民家庭。极左路线从50年代末期造成了农村社会的普遍贫困,他家是上中农成分,连领救济粮的资格都没有。他曾在某一年的大年三十到别人家讨饺子。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的歧视给他的少年生活留下了惨痛记忆,父亲过于严厉的约束也使他备受压抑。这种心理特征直接影响了他后来的小说创作。6岁进校读书,曾因骂老师是"奴隶主"受警告处分。小学三年级时读了《林海雪原》、《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品,受到文学启蒙。12岁时读小学五年级,因"文革"爆发辍学回家,以放牛割草为业,闲暇时读《三国演义》、《水浒传》,无书可读时甚至读《新华字典》。18岁时走后门到县棉油厂干临时工。1976年8月参加解放军来到渤海边上,站岗之余喂猪、种菜。1979年秋调至解放军总参谋部,历任保密员、政治教员、宣传干事。1981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处女作《春夜雨霏霏》。1984年秋因受许怀中主任赏识被破格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1985年发表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引起文坛注意。此后的创作明显受到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和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影响。1986年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反响强烈,被读者推选为《人民文学》1986年"我最喜爱的作品"第一名,被评为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同年从军艺毕业,到解放军总政治部工作,开始有报告文学作品问世。1989年秋入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学习。
莫言在文学创作上追求天马行空的自由境界,富有创新精神,使其小说呈现出奇特的想象性与神奇感。
《透明的红萝卜》是莫言自传性的作品,小说充满了神秘色彩和象征意味,红萝卜象征着美好,也具有虚幻的意味。小说的主题是朦胧的,但强烈的色彩(黑暗的现实和虚幻梦境的金色形成强烈对比),奇特的感觉(晶莹剔透的红萝卜),使小说焕发出浓厚的抒情意味、鲜明的写意风格,在难以言传中给人美感。
《红高粱》是莫言的代表性作品。选的是“土匪抗日”的故事,小说塑造了我爷爷和我奶奶两个独特的形象,小说充满了血腥味和神秘感,充满了生命激情的欢歌。为我们展示了“高密东北乡无疑是地球上最美丽最丑陋、最超脱最世俗、最圣洁最龌龊、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爱的地方”。小说最大的特色是民间化叙事和生命力的洋溢,特异的故事和非常规叙述方式(语言爆炸)使小说形成了语言和内涵上的极大张力,显得瑰丽而神奇。
长篇小说《丰乳肥臀》是莫言的代表作。小说通过上官鲁氏及其八个女儿、一个儿子在半个世纪的战乱与动荡中艰难生命历程,礼赞了母性的伟大,写出了历史的某种混沌感,在生命礼赞的同时,折射出世事无情、男性生命萎缩的悲剧意识。小说的故事情节和叙事充满了奇幻色彩,显得高远雄浑,充满了寓言性质。
(七)马原等的先锋小说
1985年开始,文坛上出现了一批先锋小说,这些小说具有现代派小说的一些特点,有的还具有后现代主义的特征,也有人把其称为“实验小说”或“先锋小说”。
这类小说的主要特点是:在文化上表现为对旧有意义模式的反叛与消解,作品不再具有明确的主题指向和社会责任感,消解深度;二是在文学观念上对旧有真实观念的颠覆,放弃对历史真实和历史本质的追寻,放弃对现实的真实反映,文本只具有自我指涉功能;三是在文本特征上体现为叙述游戏,结构散乱破碎,人物趋向符号化,性格缺乏深度,通常采用戏拟、反讽等写作策略,把小说的叙述和语言视其为小说的全部。四是在创作姿态上追求自娱写作,具有反主流反启蒙倾向。
先锋小说在小说叙述方式和语言形式上的大胆创新,对小说观念的影响是深远的。
1、马原(1953-),男,一九五三年出生于辽宁锦州。当过农民、钳工。一九八二年辽宁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进西藏,任记者,编辑。一九八二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拉萨河女神》(先锋小说滥觞之作)、《冈底斯的诱惑》、《西海的无帆船》、《虚构》、《叠纸鹞的三种方法》、《上下都很平坦》等。当代知名作家,马原的小说体现出强烈的先锋意识,是先锋派的开拓者之一,其著名的"叙述圈套"开创了中国小说界"以形式为内容"的风气,影响了一大批年轻作者。
马原的小说体现出以下一些先锋性质:
小说在叙述中呈现出非写实非虚构的模糊状态,叙述视角呈现出随意性,叙述者与被叙述者、接受者纠缠在一起;
叙述强制性对逻辑的干预,叙述的事件不是通过本身的逻辑联系而是通过人为的叙述联系在一起的;
小说成为形式的叙述和叙述的形式,叙述成为小说的手段和目的,小说成为一种作者叙述的游戏方式。
其具有代表性的是《冈底斯的诱惑》、《虚构》。
2、洪峰(1957-):原名赵洪峰,生于吉林省通榆县,祖籍东北。1978年考入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读书。1982年毕业后到白城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任教。1984年底,又调到长春市,在《作家》杂志社做编辑工作。1988年到北京,就读鲁迅文学院暨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创作学硕士研究生班,1991年1月毕业。现仍回《作家》杂志社供职。1983年开始小说创作,主要作品有《生命之流》、《湮没》、《瀚海》、《极地之侧》、《走出与返回》等中、短篇。《和平年代》等长篇小说。1988年出版过小说集《瀚海》,被列入作家出版社出版的"文学新星丛书"。八十年代中期他的创作追随马原等人的风格,被视为是实验小说的一部分。九十年代之后开始注重小说的情节,应春风文艺出版社安波舜之邀所著的长篇为布老虎丛书中较早的一部,并打破了中国大陆缺少惊险间谍小说的先例,也取得了很好的市场效果。
小说《瀚海》,叙述了三个家系三代人的悲剧命运,流露出对种族性格的思考,流露出现代主义的主题意蕴。
3、余华(1960-):浙江海盐人,海盐这个地方,是杭州湾里的一座小城。这小城里的小胡同,宛如密林中的幽深小径。还有石板铺成的小街,用脚踩上去有晃晃悠悠的感觉。还有一条从余华家窗下流淌过去而使余华讨厌的肮脏阴沉的河。余华的父亲是山东人,母亲是浙江人,父母都是牙医。他从小就感到家中有一种压抑和困禁,渴望自由开放。余华生于1960年4月3日,1977年高中毕业后待业。从1978年开始当了5年牙科医生,1984年《北京文艺》给他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星星》,25岁那一年,他又写出了《十八岁出门远行》。余华的创作,曾经深受川端康成和卡夫卡的影响,后来又从他们的艺术中解脱出来,探索自己的艺术道路。1984年他写出了《四月三日事件》、《一九八六年》等小说,开始展露了他独具个性的文学才华。1988年的年初他发表了极有影响的《现实一种》,作家及其作品的价值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余华自己似乎也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自信,他感悟到人和人之间的那种残酷状态,也可以用一种非常潇洒的轻松情调来描画。主要有影响的作品有:短篇小说《死亡叙述》、《爱情故事》、《鲜血梅花》,《我没有自己的名字》,中篇小说《四月三日事件》、《世事如烟》、《现实一种》、《难逃劫数》、《古典爱情》、《此文献给少女杨柳》等,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活着》、《徐三官卖血记》等。
余华小说最大的特点是“冷漠叙述”,迷恋于对暴力、灾难和死亡的叙述。余华的冷漠叙述实现了对历史《一九八六年》、时间(《往事与刑法》)、理性(《河边的错误》)、爱情(《爱情故事》)和伦理(《现实一种》)的彻底颠覆。
余华叙述的第二个特点是对现成文体的颠覆。如《鲜血梅花》是对武侠小说的颠覆,《河边的错误》是对公案——侦探小说的颠覆,《一个地主的死》是对抗战小说的颠覆,《古典爱情》是对才子佳人小说的颠覆。
《现实一种》小说叙述的是兄弟仇杀的故事。作者在叙述一个家庭令人惊心动魄的灾变时所使用的语调呈现出惊人的冷漠与安祥,无愤激、无悲悯,用精细而调侃的笔触来叙述杀戮与死亡,以一种极端化的叙述对伦理文化和人性本质进行了极端的颠覆。
对人生苦难的探询和超越性叙述是近年来余华小说的特点。
4、格非(1964-):原名刘勇,江苏丹徒县人。 1981年考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曾先后访问过德国、瑞典、日本等国。主讲写作、小说叙事学、伯格曼与欧洲电影等课程。1986年发表处女作《追忆鸟攸先生》。1987年发表成名作《迷舟》,从此以"叙述空缺"而闻名于"先锋作家"之中。而1988年发表的中篇小说《褐色鸟群》更是曾被视为当代中国最玄奥的一篇小说,成为人们谈论先锋文学时引以为例的一部。迄今著有《格非文集》(三卷)、《小说叙事面面观》等。
《褐色鸟群》也许可以称得上是当代中国最费解的一篇小说之一,1988年发表时,华东师大中文系部分师生曾召开讨论会对这篇小说展开多方研究,结果众说纷纭。没有人搞得清这篇小说到底在讲些什么,也没有人否认这是一篇非常奇妙的小说。事实上,它始终诱惑各种读者,从最激进的取业批评家到普通的文学爱好者。
《褐色鸟群》是一篇众说纷纭的小说,当然也是一篇可以从不同角度读解的小悦。这类小说对于传统小说理论无疑是公然的拒绝,所谓主题,典型人物和典型坏境之类的观点,无助于理解这种小说。而对于一般读者来说,阅读这种小说能体验一次解谜的快感,这也就足够了,若能获取对生活的某种特殊感悟,那就是意外的收获。 
5、苏童(1963-):原名童忠贵,苏州人。一九八○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据说在那里度过了最令他难忘的四个年头,而他的大名却仍旧在这所著名学府中被人一再提起。一九八三年投入小说创作,从此一发而不可收,从此中国当代文坛便再难抹去他的形象。他喜欢"新潮",曾在其中尽情畅游。他也喜欢“传统”,喜欢琢磨中国的历史风云。《妻妾成群》经电影“大腕”张艺谋改编成著名的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主要作品有《1934年逃亡》、《妻妾成群》、《红粉》、《离婚指南》、《罂粟之家》、《平静如水》和长篇小说《我的帝王生涯》、《米》等。

相关话题/中国现当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