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斌政治学导论考研复习讲义(4)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1-27


          (2)界定产权,保护财产;
          (3)监督合同执行;
          (4)维护本国货币价值。
            新古典学派基本沿袭了古典自由主义的国家职能观,但是其缺点在于:强调效率而忽视公平;无法应对市场失灵。
            2. 福利经济学派。由于存在市场失灵,政府必须干预经济,具体而言:
          (1)提供公共物品;
          (2)保持宏观经济稳定;
          (3)减少经济外部性;
          (4)限制垄断;
          (5)调节收入和财富的分配;
          (6)弥补市场的不完全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
            福利经济学派的观点基本上反映了在成熟市场经济中的政府作用。
            3. 转型国家中的政府作用。在中国这样的转轨国家,政府发挥的作用更加广泛,除了以上所陈述的政府职能以外,还包括:
          (1)界定和保护产权,政企分开;
          (2)培育市场,建立市场机制;
          (3)提供其它公共物品。
            总之,在不同国家不同发展阶段,政府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但政府的作用都是不可或缺的。
    三、政府体制的类型
            政府体制是指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用什么形式组成其实现阶级统治权力的国家机关。政府体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1. 君主制。这是以君主作为国家元首的政权组织形式,又可分为几种类型:
          (1)专制君主制,如中国历代王朝。
          (2)等级君主制,如欧洲中世纪。
          (3)立宪君主制,又可分为二元君主制和议会君主制,如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与现代英国。
            2. 共和制。这是国家代表机关或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一种政府体制或国家形式。历史上曾出现过奴隶占有制共和国,现代则是资产阶级共和国。按照总统、议会和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资产阶级共和国又可分为几种形式,即议会制、总统制和混合型的共和制。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外,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无产阶级共和制,遵循议行合一与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第二节  中央政府
            1. 总统制的中央政府
            总统制国家的行政权力集于总统一身,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国家行政机关首脑。美国是最典型的总统制国家,实行立法、行政、司法分权制衡原则。尽管总统也受到约束,但仍是政治中的核心,其主要作用有:
          (1) 最高立法者;
          (2)行政首脑;
          (3)国防和外交政策首脑。
            2. 内阁制的中央政府
            内阁是内阁制国家政治制度的核心,其主要特点是行政部门与立法部门相结合,立法与行政权都集中在内阁手中。首相是内阁首席大臣,内阁重要活动由首相决定。其余阁员由首相挑选,对首相负责,负连带责任。
             学者们一般认为内阁制有一些优势:
            (1)行政、立法通力合作,效率高;
            (2)议会和选民都可以监督政府;
            (3)内阁可以实行应急政策。
            3. 混合型的行政机关
            这是一种兼具总统制与内阁制特点的行政机关。一般而言,总统具有很大权力,居于政治核心地位;总理虽然相对弱小,但对总统又有相当的制约权力。法国是最为典型的混合型政府体制。法国总统不仅拥有总统制国家的总统权力,而且可以主持内阁会议,甚至可以解散国民议会实行全民公决;但同时总理、国会对总统也拥有一定的制约能力。
             4. 中国的中央政府
             应该从广义上理解中国中央政府。
           (1)党。当以执政者身份管理国家事务,通过归口管理制度领导个方面工作。政治局常委会、政治局和书记处在中国政治中至关重要。
           (2)国务院是最高行政机关,具有广泛的行政职权。
            (3)中国行政机关的设置遵循议行合一原则。对议行合一原则的新理解。
第三节  行政机关
           行政部门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所属的行政体制或职能部门,如财政部、水利部等。
    一、官僚制
            1. 官僚制是指所有大型组织中由受过训练的专职人员组成行政管理机构。
            2. 黑格尔对官僚公益性的论述。
            3. 马克思对黑格尔官僚理论的批判。
 4. 韦伯对官僚制的经典研究:
           第一、官僚制的合理性在于它使行政受法规约束以及要求知识成为决策基础。
            第二、官僚制的特征有:等机制、非人格化、延续性、专业化。
             5. 官僚主义的形成及其解决。
             6. 官僚的政治立场。中国场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讲政治;西方场景要求各级文官保持政治中立性。
             7. 官僚的保守倾向。
二、官员行为理论
1.部门政治理论
            政府是许多部分的总和,各个部门均有自己的利益.政策过程是一个协调各方观点、建立一个一致或多数联盟从而能够制定一个政策的过程。
           在部门政治中,分歧与妥协过程的特点影响政策的输出。
            政策过程具有耗时性。
2.官员理论
   官员理论的主要要素是官僚自主性、信息不对称和预算扩大化倾向。
   官僚自主性既可能是由于行政对其部门利益追求的结果,也可能是政治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必然性产物。
   政治过程中,作为政治代理人的行政机构拥有明显的信息优势。
    三、行政机构的作用
            1. 执行中央政府的决策或政策倾向。在此过程中,官员们也影响着决策过程。一方面是通过提供信息和参与决策;一方面是通过制定具体的法规条例和自由裁量权。
             2. 成为实际的立法者。一方面是制定具体的法规条例;一方面是通过委任立法。
             3. 对行政机构的控制。社会监督与体制监督。
思考题
    一、如何认识三权分立学说和“议行合一”学说对政治制度建设的影响?
    二、新古典学派和福利经济学派在政府观上有什么不同?
    三、共和制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四、总统制与内阁制的优缺点是什么?
    五、官僚制的特征是什么?如何认识官僚制与官僚主义的关系?
    六、什么是部门政治理论?官员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七、行政机构的作用有哪些?
第八章  政党
    关键词:
            政党  政党制度  政党适应性
    本章重点:
            现代国家政治的基本形式是政党政治。作为国家与社会的主要桥梁,政党在民主政治运转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章应重点理解政党的涵义、政党的作用、政党适应性以及当今的基本政党制度。
第一节  政党理论
    一、政党的概念
           1. 现代意义上的政党产生于资产阶级革命之后,是代议制自由民主制度的产物。
           2. 政党是社会中一定阶级或阶层的活动分子,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有计划地组织起来的一种政治组织,社会承认它具有组织与扩张其主张的合法权利,它也积极介入到政治生活之中,为取得或维持政权或影响政治权力的行使而发挥自己的作用。
            3. 政党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政党最重要的特征在于它是把政府形式上的结构与社会中的各种不同成分联系起来的“纽带”。
          (2)政党一般具有明确的政治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政治纲领;
          (3)政党是一种制度化的组织,它有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组织原则;
          (4)政党的存在受到法律的保护,具有合法性。
    二、政党的类型
            1. 按理念的本质和角色来划分
            使命政党:这是以吸引人们信奉其理念为主要目的,而非以扩大选民支持以赢得公职选举为主要目标的政党。
            掮客政党:这种政党的目标是要尽可能的退出候选人,而这些候选人要尽可能的代表许多不同利益和政治理念。
             这种政党划分是以政治理念在塑造政党态度与行动方面所扮演的角色进行的。
            2. 按集权程度来划分
            分权型政党:这些政党推举候选人的权力一般集中在地方性党组织之中,全国性党组织只有有限权力,并且不能或无力干涉地方性党组织的决策。
            集权型政党:这些政党的地方组织可以推举候选人,但中央组织有权否决某些候选人的提名,获决定候选人名单上的排列顺序。
           3. 按政党对党员的控制能力来划分
           弱控制型政党:这些政党的领袖无法通过强制手段压制反对者和异议分子,也无法强制不支持其政纲的人落选,政党领袖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好言说服。
            强控制型政党:这些政党的领袖拥有强制其党员服从自己的政纲、与自己保持一致的传统与制度,对党内候选人的提名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党中的异议分子将要面临毁掉整个政治事业的风险。
            4. 按团结性来划分
政党团结性是指在政府机构中的党员奉行政党对主要政策议题的
            一致型政党:这些政党的成员对几乎所有的议题都会按照政党领袖的意愿来投票。
            分散型政党:这些政党的成员几乎对每个政策议题都有分裂性意见,因此少有或没有团结性。
             5. 其它分类方法
             意识形态标准;阶级性质标准;等。
    三、政党的作用
            1. 目标制定。不仅反映政党的具体问题态度,也表明其政治哲学倾向。
            2. 利益表达。通过纲领与行动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群体的利益。
            3. 动员与社会化功能。通过竞选活动动员政治参与,同时进行政治社会化。
            4. 精英的形成与遴选。主要通过推举候选人、竞选、组织政府和其它活动来遴选国家精英。
    四、政党的适应性问题
           1. 在一国经历其产业结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迅速转型,激烈变革;社会阶层、利益格局、思维范式、政治文化日益革新,多元分化的同时,历经各种危机和挑战发展起来的政党面临着如何适应转型社会的问题。
            2. 亨廷顿的政治组织适应性论述:
            亨廷顿认为,适应性是测度政治组织制度化的四大标准之首,是后天获得的组织性,概而言之,就是适应环境挑战的能力,即环境挑战与时间考验的函数。
            亨廷顿提出了政治组织适应性的衡量方式,即从年度的、代际的和职能的角度进行衡量。
             3. 迪克森的政党适应性研究:
             迪克森将适应性区分为两类。一为效能型调整,此类型源于政党目标的调整,由此带来政策、意识形态、组织形式等转变。一为反应型调整,此类型源于政党改变自身去适应国内外环境的压力。
            政党适应性的两难境地:政党调整可以适应环境,赢得进一步发展,并为后来的调整积累经验;政党调整的过程也可能使自己在日益扩大的政治参与面前变得脆弱,从而加速灭亡。
            政党适应性的决定因素:
          (1)党内精英的博弈;
          (2)政党环境反馈机制的有效性;
          (3)环境本身的性质与外在政治力量。
第二节  政党制度
    一、政党制度的含义
            1. 所谓政党制度,是一个国家通过政党进行政治活动的方式或状态。
            2. 所谓政党分化,是一国选民和公职人员平均分属于政党的数目。
            3. 多党制的特征:
          (1)单一政党难以组阁,往往由政党联盟组阁;
          (2)政府不稳定不一定是由于政党分化或联合政府;
          (3)伦理、宗教和阶级问题也是政府不稳定的重要原因。
           4. 两党制的特征:
         (1)多为掮客政党而非使命政党;
         (2)主要政党关心争取所有选民;
         (3)主要政党多为中庸政党,不偏激
         (4)政党纲领之间差距不大。
    二、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1. 资产阶级政党的起源
            第一种情况:议会中的不同派别或联盟发展成为全国性的独立政党,这与代议制和普选制密切相关,如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
            第二种情况:这是议会之外建立起来的政党,一般由社会运动或利益集团发展而来。
            2. 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基本类型
            (1)两党制。即两个同等规模的政党竞争职位,双方各有几乎相等的机会赢得足够的选民支持,例如英国与美国。
            一般认为,两党制具有如下优势:
         (1)这是一个较负责任的体制,选择明确;
         (2)比较公平,鼓励竞争,有效防止对政府权力的长期垄断;
         (3)鼓励温和的政治活动。
            (2)多党制。即两个以上的政党相互竞争,通常通过联合阵线组成政府的体制。
              一般认为,多党制有一些劣势:
           (1)选民无法直接决定组阁政党;
           (2)关键政党影响力超出其选票;
           (3)多党制鼓励意识形态竞争;
           (4)多党制导致政治不稳定。
             当然,简单地将多党制与不稳定相联系也是不科学的。
            (3)一党制。这种政党体制只存在一个合法政党,或者其它政党虽然存在,但在法律上不允许它们与执政党竞争政权的体制。
              人们又将这种政党制度进一步划分为法西斯一党制和一党权威制。前者以纳粹德国、法西斯意大利为代表,这些政党垄断政权,禁止他党,实行恐怖统治,党国合一。一党权威制主要存在于战后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
    三、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社会主义国家一般实行非竞争性的政党制度,由共产主义政党执掌国家政权。
             1. 一党制
             这种政党制度起源于苏联,苏联在政治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共产党一党执政的局面,并为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所效法。
              执政党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强调行动的一致性,并通过各种群众组织保持与群众的联系。
            2. 中国的政党制度
            (1)中国实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其基本特征是:
            第一、允许一个以上的合法政党存在,允许他们参政议政;
            第二、其它合法政党以某种形式与共产党联合,在中国则为民主协商制度,这样就排除了政党之间的竞争。
            多党合作制的核心是共产党拥有政治上的的领导地位;
           (2)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途径是政治协商会议,这也是一种重要的政治稳定机制。
思考题
一、政党与其他社会组织和政治组织有什么不同?
二、如何认识政党的使命特性?
三、政党在政治过程的地位是什么?
四、如何看待中国共产党的适应性变革?

相关话题/政治学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