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束核:传入神经纤维接替站;兴奋迷走中枢,抑制交感中枢
疑核、背核:迷走中枢
A型题
146.(1997)平时维持交感缩血管纤维紧张性活动的基本中枢位于:
A 大脑 B 下丘脑 C 中脑和脑桥 D 延髓 E 脊髓中间外侧柱
答案:D 层次:记忆 考点:心血管活动调节的基本中枢
解析:延髓是心血管活动调节的基本中枢。
知识点21:压力感受性反射
一、压力感受器
部位:颈动脉窦(更敏感);主动脉弓
结构:血管外膜下感觉神经末梢
适宜刺激:血管壁的机械牵张
效应:血压↑ → 血管壁扩张 →压力感受器 → 传入神经动作电位频率↑
二、反射效应:负反馈调节;双向调节
A型题
147.(1993)当动脉血压骤降时可引起:
A 窦神经、主动脉神经传入冲动增加,心交感神经紧张性增加
B 窦神经、主动脉神经传入冲动减少,心迷走神经紧张性增加
C 窦神经、主动脉神经传入冲动增加,心迷走神经紧张性增加
D 窦神经、主动脉神经传入冲动减少,心交感神经传出冲动增加
E 窦神经、主动脉神经传入冲动增加、心迷走神经传出冲动减少
答案:D 层次:应用 考点:压力感受性反射的效应
解析:动脉血压骤降时,对压力感受器的刺激减弱,传入神经(窦神经、主动脉神经)的传入从动减少,通过延髓心血管中枢的作用,使心迷走神经传出冲动减少、交感神经传出冲动增加。
148.(1997)下列哪一种情况可使心输出量减少:
A 阻断心脏迷走神经的传导 B 刺激心脏的交感神经 C 颈动脉窦内压力降低
D 心舒末期容积增加 E 由平卧转为站立
答案:E 层次:综合(应用)
考点:心输出量的影响因素+静脉回心血量的影响因素+心血管活动的神经调节
解析:阻断心脏迷走神经的传导和刺激心脏交感神经都会对心脏产生正性的变时、变力、变传导作用,搏出量增多、心率加快,使心输出量增加。颈动脉窦内压降低,对压力感受器的刺激减弱,通过压力感受性反射,心迷走神经兴奋性降低、心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同样是心输出量增加。心舒末期容积增加,即心肌前负荷增加,搏出量增加,使心输出量增加。由平卧转为站立时,由于受重力影响,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心肌前负荷)降低,播出量降低,使心输出量减少。
C型题
A 动脉血压降低 B 心输出量减少 C 两者均有 D 两者均无
149.(1991)颈动脉窦内压力升高时,可引起:
答案:C 层次:综合(应用)
考点:压力感受性反射的效应+心输出量的影响因素
解析:颈动脉窦压力升高,刺激压力感受器,通过压力感受性反射使心率减慢、搏出量减少、外周阻力下降,因此使心输出量减少和血压降低。
150.(1991,1999)电刺激右侧迷走神经外周端,可引起:
答案:C 层次:综合(应用)
考点:心脏的神经支配+心输出量的影响因素
解析:刺激迷走神经外周端,使心迷走神经兴奋,对心脏产生负性的变时、变力、变传导作用,心率减慢、搏出量减少,导致心输出量减少和动脉血压降低。
151.(1999)夹闭两侧颈总动脉可引起:
答案:D 层次:综合(应用)
考点:压力感受性反射的效应+心输出量的影响因素
解析:夹闭颈总动脉,使颈总动脉的血流阻断,颈动脉窦内的压力降低,对压力感受器的刺激减弱,通过压力感受性反射,使播出量增加、心率加快、外周阻力增加,导致心输出量增加和血压升高。
三、生理意义:在血压发生突然改变的情况下,对血压进行快速调节
A型题
152.(1999)关于动脉血压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 心室收缩时,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称为收缩压
B 平均动脉血压是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平均值
C 动脉血压偏离正常水平愈远,压力感受器纠正异常血压的能力愈强
D 其它因素不变时,心率加快使脉搏压增大
E 男、女性的动脉血压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
答案:E 层次:综合(记忆)
考点:动脉血压正常值+动脉血压影响因素+压力感受器
解析:动脉血压的收缩压是指心室收缩期中期达到最高值时的血压;平均动脉压是指一个心动周期中每一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动脉血压存在个体、年龄和性别差异,随着年龄增长,血压呈逐渐升高的趋势,且收缩压的升高比舒张压的升高更为显著。心率的变化主要影响舒张压,心率加快,舒张压升高较收缩压升高更为明显,因此脉搏压减小。动脉血压在正常血压水平附近变动时压力感受性反射最敏感,纠正异常血压的能力最强;动脉血压偏离正常水平越远,压力感受性反射纠正异常血压的能力越弱。
153.(2002)下列关于压力感受性反射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是动脉壁的机械牵张
B 传入神经是窦神经和主动脉神经
C 动脉血压升高时可通过反射使血压下降
D 对正常血压的维持具有重要的意义
E 切断传入神经后动脉血压明显升高
答案:E 层次:记忆 考点:压力感受性反射
解析:压力感受性反射的感受器是位于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血管外膜下的感觉神经末梢,直接感受血管壁所收到的机械牵张刺激。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的传入神经纤维组成窦神经;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的传入神经纤维组成主动脉神经。压力感受性反射属于典型的负反馈调节,并且具有双向调节能力,当动脉血压升高时通过反射使血压下降。压力感受性反射的生理意义是在短时间内快速调节动脉血压,维持动脉血压相对稳定。当切断压力感受器的传入神经后,动脉血压变得不稳定,出现很大波动,但血压平均值并不升高。
B型题
A 压力感受性反射 B 化学感受性反射
C 心肺感受器反射 D 肾-体液控制机制
154.(2009)动脉血压的短期调节主要依靠:
答案:A 层次:记忆 考点:压力感受性反射的生理意义
解析:压力感受性反射的生理意义是在短时间内快速调节动脉血压,维持动脉血压相对稳定。
155.(2009)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主要依靠:D
答案:D 层次:记忆 考点: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
解析: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主要是通过肾调节细胞外液量来实现的,构成肾-体液控制系统。
知识点22: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一、构成
二、血管紧张素Ⅱ的生物学作用
受体:AT1受体(起主要作用)
生物效应
缩血管作用
促进交感神经末梢释放递质
中枢神经系统作用:加强交感缩血管中枢紧张性;促进神经垂体释放血管升压素和缩宫素;增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作用
促进醛固酮的合成和释放
A型题
156.(1994)慢性肾功能衰竭时高血压的发生机制,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肾素-血管紧张素水平增高 B 血容量扩张
C 血容量与肾素-血管紧张素平衡失调 D 激肽系统的作用 E 肾动脉狭窄
答案:C 层次:应用 考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解析: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到终末期约95%的患者合并高血压,主要原因是水钠潴留、细胞外液增加引起的容量负荷过重, 而另一方面肾素升高、交感神经反射增强,导致血容量与肾素-血管紧张素水平失衡。
B型题
A 血管紧张素Ⅰ B 血管紧张素Ⅱ C 血管紧张素Ⅲ D 血管紧张素Ⅳ
157.(2016)在RAS中,促使全身微动脉收缩,升高血压作用最强的是:
答案:B 层次:记忆 考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解析: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最为重要,可直接促进全身微动脉收缩,使血压升高。
158.(2016)在RAS中,促进肾上腺皮质合成与释放醛固酮作用最强的是:
答案:C 层次:记忆 考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解析:血管紧张素Ⅲ的缩血管效应仅为血管紧张素Ⅱ的10~20%,但其刺激肾上腺皮质合成和释放醛固酮的作用则较强。
X型题
159.(1993)与肾性高血压有关的致血压升高的生理活性物质:
A 血管紧张素Ⅱ B 前列腺素 C 醛固酮 D 心钠素
答案:AC 层次:应用 考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解析: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到终末期约95%的患者合并高血压,主要原因是水钠潴留、细胞外液增加引起的容量负荷过重, 而另一方面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交感神经反射增强。而前列腺素和心钠素均可舒张血管,引起的是血压的降低而不是升高。
160.(2010)血管紧张素Ⅱ的缩血管作用机制有:ABC
A 促进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儿茶酚胺 B 降低中枢对压力感受性反射的敏感性
C 增强交感缩血管中枢紧张 D 直接刺激肾上腺皮质释放皮质醇
答案:ABC 层次:记忆 考点:血管紧张素Ⅱ的生物学作用
解析:血管紧张素Ⅱ的缩血管作用机制包括直接使微动脉和静脉收缩、促进交感神经释放递质、降低中枢对压力感受性反射的敏感性、加强交感缩血管中枢紧张性、促进血管升压素释放、增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作用(不是直接刺激皮质醇释放)等。
知识点23: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一、合成部位:肾上腺髓质
二、生物学作用
|
肾上腺素 |
去甲肾上腺素 |
受体亲和力 |
β受体略强于α受体 |
α受体强于β受体 |
心脏 |
正性作用(强心) |
心率减慢(压力感受性反射的作用超过去甲肾上腺素的直接作用) |
血管 |
小剂量舒张血管 大剂量收缩血管 |
收缩血管(升压) |
临床应用 |
强心药 |
升压药 |
A型题
161.(1999)在肾上腺素作用下,心室功能曲线向哪个方向移位:
A 正上方 B 左上方 C 左下方 D 右上方 E 右下方
答案:B 层次:综合(应用) 考点:肾上腺素的作用+心功能曲线
解析:心功能曲线是以心室舒张末期压力为横坐标,搏出量或者每搏功为纵座标绘制成的曲线。心肌收缩能力增强可使心功能曲线向左上方移位,表明在同样的前负荷条件下,搏出量增加,心脏泵血功能增强。肾上腺素具有正性变时、变力、变传导作用,增加心肌收缩能力,因此使心功能曲线向左上方移位。
162.(2007)下列选项中,肾上腺素不具有的作用是:
A 使心肌收缩力增强 B 使心率加快
C 使内脏和皮肤血管收缩 D 使骨骼肌血管收缩
答案:D 层次:记忆 考点:肾上腺素的生物学作用
解析:肾上腺素与α和β受体均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在心脏,肾上腺素与β1受体结合,具有正性变力和变时作用,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在血管,肾上腺素可引起α受体占优势的皮肤、肾和胃肠道血管平滑肌收缩,而引起β2受体占优势的骨骼肌和肝血管舒张。
B型题
A 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B 心率加快,血压降低 C 心率减慢,血压降低
D 心率减慢,血压升高 E 心率和血压不变
163.(1998)在低氧环境中:
答案:A 层次:记忆 考点:化学感受性反射
解析:人为的维持呼吸频率和深度不变,缺氧通过化学感受性反射对心血管活动的直接效应是心率减慢,骨骼肌和大部分内脏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但在保持自然呼吸的情况下,缺氧使呼吸加深加快,间接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164.(1998)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时:
答案:D 层次:记忆 考点:去甲肾上腺素的心血管作用
解析:去甲肾上腺素主要作用于α受体,使大多数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大,血压升高。继之通过压力感受性反射,使心迷走神经兴奋,心率减慢。
A 对α受体作用强,对β1受体作用较强,对β2受体作用弱
B 对α受体作用弱,对β1受体作用较强,对β2受体作用强
C 对α、β1和β2受体作用都很弱 D 对α、β1和β2受体作用都很强
165.(2011)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肾上腺素能受体的特点是:
答案:A 层次:记忆 考点:去甲肾上腺素与受体的亲和力
解析:去甲肾上腺素主要与α和β1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与β2受体的结合能力较弱。
166.(2011)肾上腺素作用于肾上腺素能受体的特点是:
答案:D 层次:记忆 考点:肾上腺素与受体的亲和力
解析:肾上腺素与α和β两大类肾上腺素能受体都能结合。
X型题
167.(2015)嗜铬细胞瘤的心血管系统临床表现可有:
A 间歇性高血压 B 持续性高血压 C 直立性低血压 D 休克
答案:ABCD 层次:应用 考点: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
解析:肾上腺髓质的嗜铬细胞在功能上相当于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嗜铬细胞瘤可脉冲式或持续性分泌大量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导致间歇性或持续性高血压。嗜铬细胞瘤也可表现为低血压,甚至休克,原因可能包括:①肿瘤骤然发生出血、坏死,急速停止释放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②大量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或者心力衰竭;③主要分泌肾上腺素,通过β受体,使外周血管扩张;④血管剧烈收缩导致组织缺氧,微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溢,有效血容量减少。
知识点24:血管升压素
一、合成部位: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
二、分泌部位:神经垂体
三、生物学作用
生理浓度:抗利尿作用
高浓度:收缩血管,升高血压
B型题
A 血管紧张素 B 血管升压素 C 内皮素 D 去甲肾上腺素
168. (2015)可作为交感神经递质或内分泌激素,具有强烈升高动脉血压作用的活性物质是:
答案: D 层次:理解 考点:去甲肾上腺素
解析:去甲肾上腺素可作为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神经递质,也可由肾上腺髓质合成与分泌,主要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膜α受体结合,使血管收缩,发挥升高血压的作用。
169. (2015)一般不经常调节血压,仅在细胞外液明显减少时释放增多起升压作用的体液因子是:
答案: B 层次:理解 考点:血管升压素
解析:血管升压素是已知最强的缩血管物质之一,但在生理情况下,血管升压素首先出现抗利尿效应,仅当其浓度明显增加时才引起血压升高。
X型题
170.(1995)可以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缩的物质有:
A 血管紧张素Ⅱ B 前列腺素E C 抗利尿激素 D 去甲肾上腺素
答案:ACD 层次:记忆 考点:心血管活动的体液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