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选笔记考研必备(5)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3-13
④险固便、形埶利:意为凭据天险,攻守方便,地理形势非常有利。形埶,即形势。秦国地处雍州,四周有高山大川作为天然屏障,最前端有函谷关作为门户,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所以说险固便,形埶利。
⑤盖若:表示推测,好像……似的。
[原文今译]秦国起初只是一个偏远小国,中原各国都排斥它,把它比作戎狄。但从献公以后,一直在诸侯中称雄。论起秦国的德义,还不如鲁卫两国中那些凶暴乖戾的人;计量秦国的兵力,也不如三晋强大,但最后却吞并天下,这不一定就是因为秦国凭据天险,攻守方便,地理形势非常有利,好像上天对它有所扶助似的。
[段意概括]以上推求秦国常雄诸侯、卒并天下的历程与原因。
或曰:“東方,物所始生;西方,物之成孰。”夫作事者必于東南,收功實者常於西北。故禹興於西羌,湯起于亳,周之王也以豐鎬伐殷,秦之帝用雍州興,漢之興自蜀漢。
[字词简释] ①成孰:即成熟。
②作事者:开创事业的人;
③收功实者:获取胜利果实的人。
④禹兴于西羌:有一种传说说禹诞生在石纽,石纽地属西羌。所以司马迁在这里说:禹兴于西羌。
⑤汤起于亳:亳是商人早期的国都,具体地点计有多处,至今聚讼纷纭,莫衷一是。这里可能指西亳,即河南偃师县。成汤居亳而灭夏,故云汤起于亳。
⑥王:名词用如动词,建立王朝之义。以,因为。
⑦帝:名词用如动词,完成帝业之义。用,由于。
⑧汉之兴自蜀汉:刘邦在项羽分封中被封为汉中王,于是采用萧何、张良的建议,先就王位,并烧毁栈道表示无意东还。以后则积蓄力量,一步一步击败项羽,建立起西汉王朝。所以司马迁说:汉之兴自蜀汉。
[原文今译] 有一种说法认为:“东方是万物开始萌生的地方,西方是万物最后成熟的地方。”据此看来,开创事业的人必定出现在东南,获取胜利果实的人常常诞生在西北。所以大禹在西羌勃兴,成汤在亳地崛起,周人建立王朝是因为有丰镐作根据地去讨伐殷商,秦国完成帝业是由于有雍州当大本营才日益强大,汉朝兴盛是从巴蜀汉中开始的。
[段意概括] 以上推测秦成帝业的地理因素。
秦既得意,燒天下《詩》、《書》,諸侯史記尤甚,為其有所刺譏也。《詩》、《書》所以復見者,多藏人家;而史記獨藏周室,以故滅。惜哉!惜哉!獨有《秦記》,又不載日月,其文略不具。然戰國之權變亦有可頗采者,何必上古!
[字词简释] ①得意:指统一天下。
②复见:重新流传于世。
③诸侯史记:即各国国史。
④独藏周室:这是司马迁的一种主观推测。实际上,列国国史由本国史官负责编录并保管。诸侯和周王室之间虽然在图书方面确实存在着交流活动,但各国国史是否都集中在周王室收藏,难以断言。
⑤不具:不完整。
⑥权变:指变通的办法,应急的对策。可颇采者:可以大量采用的。
[原文今译]秦国已经统一天下,就焚烧《诗》、《书》,而各国国史被烧得更厉害,因为书中有讽刺讥笑秦国的地方。《诗》、《书》之所以重新流传于世,是因为收藏的人家很多,而各国国史专门收藏在周王室,因此一下子就全毁灭了。可惜呀!可惜呀!如今只有《秦纪》传下来,又不写明日月,内容简略也不完整。但是战国关于变通和应急的对策也有大量可以采用的,为什么非上古不可呢?
[段意概括]以上论述秦始皇焚书的危害以及《秦纪》的特点和厚今薄古的选材原则。
秦取天下多暴,然世異變,成功大。傳曰:“法後王。”何也?以其近己而俗變相類,議卑而易行也。學者牽於所聞,見秦在帝位日淺,不察其終始,因舉而笑之,不敢道,此與以耳食無異,悲夫!
[字词简释] ①世异变:随着时代的不同而相应地改变对策。
②传:指传世的典籍。
③俗变相类:当代民俗的变化也同后王那个时期差不多。
④议卑:道理浅显明白。
⑤牵于所闻:局限于平常听到的那点东西。
⑥举:.都、全。
⑦耳食:用耳朵来吃东西,比喻不辨是非曲直。
[原文今译]秦国夺取天下暴行很多,但能随着时代的不同而相应调整对策,建树的功业非常巨大。传世的典籍强调说:“效法后王。”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后王距离自己近,当代民俗的变化也和后王那个时期差不多,道理讲起来浅显明白,容易推行。一般的读书人局限于平常听到的那点东西,看见秦朝高居皇帝宝座的时间很短促,不考察它本身发展的全过程,就都耻笑它,这和用耳朵吃东西没有什么两样,真可悲呀!
[段意概括] 以上赞扬秦朝的重大历史功业。
余於是因《秦記》,踵《春秋》之後,起周元王,表六國時事,訖二世,凡二百七十年,著諸所聞興壞之端。後有君子,以覽觀焉。
[字词简释] ①因:根据、依凭。
②周元王:东周第十四代国王,名姬仁,在位七年。其元年为公元前475年。
③表:名词用如动词,列表编排的意思。
④著:突出显示。兴坏之端:兴盛衰败的头绪。
[原文今译] 我于是根据《秦纪》,接在《春秋》后面,上起周元王,列表编排六国发生的大小事件,下至秦二世,总共二百七十年,借此显示出我所闻知的各种兴盛衰败的头绪来。后世若有君子,请来阅读它。
[段意概括]以上说明撰写《六国年表》的史料来源、断限、要点和目的。
思考题:
1、《史记•六国年表》的编写方式和研读方法
2、从《史记•六国年表序》看司马迁的历史观
选文之三:《史记•陈涉世家》
重点:选文最后一段的理解
难点:陈涉世家为何是世家
解题:陈涉世家选自《史记》卷48篇,将陈涉、列入世家是司马迁高卓的见识。
选文:
1、讲解课文。
2、翻译最后一自然段选文(陈胜王凡六月…至今血食。)
3、重点词语。庸、闾左、失期、血食。
思考题:
1、从《史记•陈涉世家》看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发动方式
2、对照阅读《史记•陈涉世家》和《汉书•陈涉列传》,注意其用词的异同。
选文之四:《货殖列传》
重点:著名商人的历史、重点词语的掌握。
难点:掌握重点词语,选文的翻译。
《史记•货殖列传》选自《史记》的129卷,这是司马迁撰写的商人们的传记,不仅叙述商人们的经商情况,还探讨了国家的商业政策和应该实施理财。
一、 选文分几大部分:
1一-2段:司马迁讲述了国家财政、经济政策的原则。
3段:全国各地的物产分布情况。
4一-7段:著名的理财家一一…太公、计然、范蠡、子贡、白圭。
8、9段:战国时期的著名商人——倚顿、清等。
l0---23段:汉代的全国经济区划状况。
24段以下:全国著名的大商人,以及他们的活动和致富情况。
二、 重点词汇:眇论、整齐、贸易、商贾、辇、素封。
三、 译文:
思考题:
1、谈谈你对《史记•货殖列传》所反映的南北民俗的看法
2、谈谈你对《史记•货殖列传》所载述的富商大贾的认识
参考书:
1、金德建《司马迁所见书考》,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
2、肖黎《司马迁评传》,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
3、杨燕起《史记的学术成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十、《汉书》
重点:《汉书》的史学价值,纪的特点。
难点:选文一一《汉武帝纪》。
解题:
《史记》问世以后,后来又有人相继进行续补工作。就是按着《史记》的篇章,续写汉武帝以后的历史。当时就有褚少孙在做这个工作,西汉后期学者冯商也进行了续写。到了东汉初年,学者班彪,开始续写《史记后传》但是不久班彪死了。班彪死后,他的儿子班固开始继承了父亲的工作继续进行史书的创作工作,最终完成了汉代史学上的又一部史学史学巨著《汉书》。推动了史学的发展。
班固,字孟坚,是班彪的长子,生于东汉建武8年(公元32年)死于永元4年(公元92年)。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他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后来又在皇家学府太学读书。在太学,班固熟读儒家经典研究诸子百家学说。善写文章、诗赋、是著名的才子。班固23岁时,父亲班彪死了,班固就从洛阳回老家安陵。一边为父亲守丧,一边整理父亲的遗稿《史记后传》,准备在父亲的基础上研究西汉的历史,进行《汉书》的撰写。
这时,有人在朝廷上告发他,说他在家私自撰写国史,在那时,私写国史,是有罪的,于是班固被押解到洛阳,关入监狱。尽管班固撰写《汉书》没有什么野心。但他也毫无办法。
这时,他的弟弟班超(就是后来出使西域、建立功勋的班超)赶赴洛阳,直接上书皇帝为哥哥申冤。这时,安陵的地方官也把班固的书稿送到京城。皇帝看了班超的上书,又看了班固的书稿,他明白了,班固没有罪。他反而很欣赏班固的才华,封他做兰台令史(兰台是皇家收藏图书的地方),掌管图书。同时皇帝还让他继续《汉书》的写作。
班固在皇家兰台,继续进行《汉书》的写作,他一写就是20年。这期间,他基本上完成了《汉书》的创作工作。
当时东汉王朝与匈奴之间进行了战争。到了公元89年,班固被任命为护军跟着车骑将军窦宪出击匈奴。班固跟着大军出塞3000里登上了燕然山。大败匈奴。在燕然山上班固为汉朝大军刻石记功,以示纪念。
但是这时,皇帝对窦宪专权十分不满。公元92年,皇帝夺了窦宪的兵权,迫使他自杀。班固因与窦宪关系密切,被牵连送入监狱,在狱中,班固忧愤不己,凄然而死。
这时,班固的《汉书》大体已经完成,只有其中的“表” 和“天文志”还没定稿,这个任务就由班固的妹妹班昭来完满成了。
班昭,又名班姬。她是有名的女才子,写有许多诗赋,由于她丈夫姓曹,时人称她为曹大家(音姑)。丈夫死后,入皇宫成了皇后和嫔妃的老师。班固死后,皇帝让她继续完成了《汉书》尚未完成的工作,当时的另一学者马续也提供了一些帮助。这样,班家两代三人用了几十年时间才把《汉书》这一历史巨著最终完成。
《汉书》又叫《前汉书》记载了从汉高祖刘邦时期到王莽时期的历史。是后人研究这一时期历史的必读书籍。《汉书》继续沿用了《史记》的纪传体体裁,只是把“本纪”省作“纪”,“列传”叫做“传”,因为《汉书》有了“书”名称,又把《史记》的“书”改叫“志”,取消了“世家”全书共“纪”、“传”、“表”、“志”四部分,共l00篇120卷,70多万字。
《汉书》是中国的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写了西汉王朝一朝的历史,后来各个朝代编写史书都以这种形式为模式。
《汉书》从内容上讲,充满了大量的封建正统思想,宣扬封建神学。神化汉朝皇权。书中记录了大量天人感应五行灾异的迷信故事,以此来宣扬东汉王朝继承皇位的合法性和正统性,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但《汉书》对西汉王朝的历史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方面都进行了具体而又详细地记述。收录了大量的历史文献,保存了许多珍贵的资料。
《汉书》和《史记》一样,不仅是历史著作,也是优美的文学作品。《汉书》中描写了众多的历史人物,上至王侯将相、下至儒生文人、以至侠客、商人、形形色色、异彩纷呈。《苏武传》就是典型的代表。《苏武传》通过描写苏武出使匈奴,不辱使命,在匈奴被扣19年,在北海牧羊,仍不失汉朝使者的气节,刻画了苏武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汉书》是一部十分优秀的著作,得到后世许多人的喜爱。大文豪宋代的苏东坡就十分喜欢《汉书》,他曾亲自把《汉书》抄写了三篇,能背诵如流。可见《汉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之深。
选文之一:《武帝本纪》
一、《本记》的体例以及特点。《本记》专记帝王的事迹。只记叙大纲。但使用曲笔。借灾异说人事,保存了一些诏令。
二、串讲课文:
三、重点词汇:举、民爵、算、复、受鬻法、孛。
四、 翻译选文2-5段。
选文之二:《百官公卿表》(节录)
重点:西汉百官的结构特点,选文翻译
难点:选文翻译
l 选文百官公卿表选自《汉书.19卷,百官公卿表之序,概述了先秦各代设官分职的变迁,详细记述了秦汉官职的设置,表现了秦汉封建国家中央集权的权职组织形式,基本上为历代王朝所沿袭。
2 百官公卿表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序,概述了汉朝的中央、地方各级政府的官员执掌、机构、官职、爵位等的组成情况。第二部分是表,以列表形式描述了中央主要机构官员的任官情况。
3 串讲百官公卿表序
4 翻译选文
5 重点词语:大分、绶、秩、掌、禄
选文之三:《食货志》(节录)
重点:西汉经济制度的概况,赋税制的特点
难点:翻译选文
《食货志》选自《汉书》卷24,《汉书•食货志》是从《史记•平准书》脱胎而出,但班固将经济制度记录的重点放在了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上,不像司马迁那样偏重于工商业政策的叙述。
《食货志》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叙述了战国、秦、两汉的土地制度、赋税制度以及西汉政府在财政上的政策;而下部分则以钱币、盐铁、商业方面的发展为重点。这里选的是上部分。
选文一共有13段:
1段:叙述了战国时期,魏文侯的政策和李悝的改革。
2段:商鞍变法及其成效。
3段:汉初的经济状况。
4段:贾谊的论积贮疏。
5段:晁错的论贵粟疏。
6段:汉文帝的农业政策。
7段:汉武帝前期的财政政策。
8段:汉武帝后期的财政政策。
9段:汉宣帝时的政策及经济的发展。
10段:汉元帝时期的经济状况。
11、12段:成帝、哀帝时期的经济状况。
13段:王莽时期汉代经济的崩溃。
翻译:选文的13段。
重点词汇:经界、亩、提封、籴、粜、纺绩、贯、校、化牡、代田。
选文之四:《张骞传》
重点:张骞的历史功绩、重点词汇的掌握、选文的翻译。
难点:选文的分析、翻译。
《张骞传》选自《汉书》的61卷。张骞出使西域,对我国古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与中亚、西南亚关系的加强,具有重大贡献。本篇和《史记•大宛列传》相比,叙述更加翔实。
全文共有14段。
1段: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2段:张骞来到了西域的大宛、大月氏。
3段:张骞出使到达的区域与艰苦经历。
4、5段:西域的概况。
6段:张骞建议出使西南夷。
7段:张骞二出西域。
8段:张骞来到西域乌孙。
9一-13段:张赛以后的西域出使情况。
14段:张赛的后人情况。
翻译选文的6、7段。
重点词汇:遁、传、诣、竟、候、报、凿空、树国、羁縻。
思考题:
1、《汉书》与《史记》在体例与内容上的异同点
2、依据《汉书•武帝本纪》,归纳汉武帝定立施行的文化政策
3、依据《汉书•百官公卿表》,剖析西汉三公的职权及其相互关系
4、《汉书•食货志上》所记赵过代田法透视
5、简析中汉王朝与中亚各古国的往来活动
6、你怎样看待张骞的“凿空”之功
7、简析 “屯田奏”的合理性
8、阅读《汉书》的部分篇章,写出读书札记。
参考书:
1、安作璋《班固与〈汉书〉》,山东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2、王先谦《汉书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3、朴宰雨《〈史记〉〈汉书〉比较研究》,中国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
3、 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点校本。
十一、《后汉书》
重点:《后汉书》的史论特色。
难点:《刘盆子传》的翻译。
解题:
实际上,我们现在看到的《后汉书》,是范晔撰写的《后汉书》与司马彪《续汉书》的8志的合编。
《续汉书》,是西晋司马彪撰写。司马彪,西晋皇族,他认为“汉氏中型,迄于建安,忠臣义士亦以昭著,而时无良史,一一”。于是,他采编众书,贯通上下,迄自后汉光武帝,终于汉献帝,为纪、志、传凡80篇,号曰《续汉书》。
这是一部完整的东汉史著作,现在纪、传散亡,仅仅存有8志:律历志、仪礼志、祭祀志、天文志、五行志、郡国志、百官志、舆服志,共30篇。今本的《后汉书》就收录了其8志。
《续汉书》8志在撰述思想上有三个特点:
1、注重考察典章制度的变化。如《郡国志》讲“《汉书地•理志》记天下郡县本末,及山川奇异,风俗所由,至矣。今但录中兴以来郡县改易,及《春秋》、三史会同征伐地名,以为《郡国志》。”从中可见,一是注意了东汉以来的变化:二是注意到了阅读史书的需要。
2、强调了以“君威”、“臣仪”、“上下有序”为核心的礼的等级秩序。司马彪认为“夫威仪,所以与君臣、序六亲也。”所以,《礼仪志》总结了东汉以来的礼制,以符合当时门阀制度的需要。
3、推崇“务从节约”的政治作风。司马彪批评了汉武帝在官僚制度上“多所改作,然而奢广,民用匮乏”的奢侈作风;而对汉光武帝的节约、从简的政风进行了称赞,可以说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借鉴。
《续汉书》8志在撰述思想上把对历史的考察和现实的需要结合起来了,这反映出当时史家的一个共同的思想趋向。
南朝的刘昭注《后汉书》,因为其没有志,于是把司马彪《续汉书》中的志的部分补入《后汉书》,形成现在的样子。
现在,再讲述范晔与《后汉书》。范晔(398一-445)字蔚宗,南朝宋时人。善于写文章,精通音乐,宋文帝时因才学被朝廷所用,官至太子詹事。他撰写《后汉书》开始于432年,在445年因为被人告发与谋立彭城王刘义康为帝有牵连,入狱,被杀,时年48岁。范晔在狱中写了《与诸侄甥书》,阐述了他的为人、治学和撰写《后汉书》的一些情况,是一篇重要的历史文献。范晔治学主要在于在叙述历史事实的基础上,阐发自己的见解。这在《后汉书》中有相当程度的反映。他撰写《后汉书》的全部计划,是写成纪10卷、志lO卷、传80卷,共100卷。但他只完成了纪、传部分的90卷就被杀了,没有完成志的撰述。
《后汉书》的特点有两个,一是阐发自己的观点,用范晔自己的话讲“本未关史书,政恒觉其不可解耳。既造《后汉》,转得统绪”。这就是说要从历史中去寻找现实中问题的答案。所以,范晔撰写《后汉书》,参考了10种汉晋的后汉史著作。 第二个特点是在材料上博采诸家。在《后汉书》中范晔提到了《东观汉纪》、《汉后记》等。有许多没有提到的,但是他采纳了他们的材料。
《后汉书》的历史评论是其精华所在。
首先,他对东汉时期的大治乱得失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论王莽、东汉之际的形式说,“传称‘盛德必百世祀',孔子曰‘宽则得众'。夫能得众心,则百世不忘矣。观更始之际,刘氏之遗恨余烈,英雄岂能抗之哉!然则知高祖、孝文之宽容仁,结于人心深矣”。从历史的形势来看,范晔所论未必中肯;但是他提出了“得众心”,“结于人心深矣”对于政治上极端的重要性,无疑是深刻的见解。
其次,范晔的人才论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他认为一是政策得法,记“知能任使”,“士得用情”;一是各方面人才得尽其用,即“应能成风,俊义咸事”。根据这一认识,他对顺帝时的人才辈出,赞叹不已,而对恒帝时的人才政策则“可为恨哉”。
第三,范晔的历史评论还表明了他在历史观上的朴素唯物倾向。他批评佛教“好大不经,奇橘无已”,“故逼人多惑焉”。他批评种种方术“斯道隐远,玄奥难原,故圣人不语怪神,罕言性命”;方术怪诞之论“纯到虚名,无益于用”,不过是有人“希之一成名”的工具罢了。
第四,范晔的历史评论,显示出他对东汉时期学术史的兴趣和见解。如他论道术,一方面说他“有补于时,后人所当取鉴”,一方面指出“然而其敝好巫,故君子不以专心焉。”他论经学,提出“及东京,学者亦各名家。”
《后汉书•儒林列传》写的是东汉时期经学家们的传记,按《易》、《诗》,、《书》、《礼》《春秋》经传分类,各类以时间为序,一一为传。各类起始均上接《汉书》所载经生,记起源流;结末处则补叙本传以外经学大事,以备互见,以明终始,读来一目了然,可谓一部简明有序的东汉经学史。
第五,类传史类的特色。《后汉书》的其它类传如党锢、循吏、酷吏、文苑、独行、逸民、列女以及“六夷”等传的叙、论,如范晔所说,都写的“笔势纵放”,颇多精彩之处。《循史列传》序概述了东汉一朝循时简史,认为光武时期与张帝、和帝以后,是循吏辈出、缕缕不绝的两个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注史之风极盛,范晔《后汉书》行世后约五六十年,南朝入梁刘昭即为其作注。昭伯父彤曾集众家晋史注干宝《晋纪》,可见《后汉书》诸志未成,又据范晔“遗书自序,应遍作诸志”的计划,乃移司马彪《续汉书》志“注以补之”,合为130卷,“世称博悉”。但而书仍系单行,直至宋真宗干兴元年(1022年)以后,范书马志方合刻行世,流传至今,成为《二十四史》中的优秀著作之一。
选文:《刘盆子传》
重点:刘盆子与赤眉起义军的军事、政治活动。
难点:刘盆子被推为领袖的原因分析。
一、 串讲课文:全文11段。
1段:刘盆子家世。
2段:吕母起义。
3、4、5段:赤眉起义。
6、7段:刘盆子为义军领袖。
8、9、10段:赤眉起义失败。
11段:刘盆子的结局。
二、 重点词汇:宰、酷、三老、谒、均输、列肆
三、翻译选文:(略)
思考题:
1、《后汉书》所立类传的独到之处
2、 从《后汉书•刘盆子传》看赤眉起义军的历史局限性
3、《后汉书•党锢列传序》与汉末士大夫的“婞直”“摽搒”之风
4、《后汉书•仲长统传》“理乱篇”所体现的政治思想
参考书:
1、王先谦《后汉书集解》,中华书局1984年版。
2、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标点本。
3、林剑鸣《秦汉社会文明》,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十二、《三国志》与《三国志注》
重点:隆中对的战略的分析
难点:诸葛亮北伐原因的探讨
解题:
《三国志》的作者是陈寿。陈寿(233一-297),字承祚,巴西安汉人。年轻时曾拜有名的史学家谯周为师,精研《史》、《汉》,又善于写文章。在蜀汉之时,曾经任观阁令史,因为不肯附和当时的权宦黄自皓,屡次被遣黜。到了晋朝,司空张华爱惜他的才华,推荐他为佐著作郎,后来任平阳侯相。武帝时,他又编成了《诸葛亮集》24篇,又入朝为著作郎。武帝太康元年(280)开始编写《三国志》。完稿以后,很被世人称赞。据说夏侯湛因为见了陈寿的著作,就把自己的史书销毁了。张华准备推荐他担任中书郎,但是因为有人排挤他,被迫出朝为宫。他又因为不扶继母的灵枢返乡归葬,被世人贬议。297年病逝。他的著作除了《三国志》以外,还有《益都耆旧传》、《古国志》等。《晋书》、《华阳国志》有他的传记。
《三国志》是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的著作。《三国志》成书以前,三国中魏、吴二国都曾经修史,如王沈的《魏书》、韦昭的《吴书》;魏国的鱼豢也曾经私人撰写《魏略》。蜀国灭亡以后,谯周曾经撰写《蜀本纪》;陈寿在280年三国格局的局面结束以后,开始整理三国的历史,分别撰写成《魏书》30篇、《蜀书》15篇、《吴书》20篇,一共65篇。其中,《魏书》有纪、传,蜀、吴仅有列传,但是都没有表、志。《三国志》在断代史中别具一格,和以前的《史记》、《汉书》,以及以后写成的《后汉书》等合称“四史”。成书的时间大约在291年左右,历时10年。但是一直到陈寿死后此书才得以流传。
相关话题/历史
周晓虹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笔记
《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 周晓虹 上海人民出版社 导论:西方社会学的历史背景与理论构架 人性与社会秩序,尤其是这两者因现代性的出现而发生的剧烈变化,是社会学的研究主题。社会学的宏观与微观传统研究重心放在人性还是社会秩序。 人们划分社会学理论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1)ldqu ...文学中文行政哲学笔记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32019年考研《历史学》真题
历史学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2-31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633历史学综合考研题库【历年真题+指定教材课后习题+章节题库】
目录说明:本全套资料免费下载,共包括9种电子书、1种题库。使用全套资料密码激活后,全套资料里的所有电子书、所有题库均可使用。1.考研真题[电子书]中国人民大学633历史学综合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免费下载]2.指定教材配套题库[电子书]李侃《中国近代史》(第4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2-22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历史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目录封面内容简介目录1994年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中国通史考研真题1995年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中国通史考研真题1996年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中国通史考研真题1997年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中国通史考研真题1998年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中国通史考研真题1999年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中国通史考研真题2000年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中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2-222019考研历史学提分技巧 史料分析题与论述题
在考研复习的最后阶段,同学们除了要对相关的学科知识进行查缺补漏和巩固之外,了解一些答题的技巧和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历史学考试中,史料分析题和论述题所占的分值比例最大,因此,在最后的复习中,考生应该进一步了解这两种题型的考查特点和答题技巧,在此给大家提出如下建议: 一、史料分析题 1、阅读方法 ...历史学考研招生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2-052019考研历史学冲刺提分答题技巧 单项选择题
1。审题 尤其要注意答题项(答案所指的内容和项目)及条件限定语(对回答内容的各方面限定)的审查。下面我们以真题为例进行说明: 十六国时期建立政权最多的民族是(D)A。氐 B。匈奴 C。羌 D。鲜卑。 此题对答题项的审查比较重要,要注意是最多,而不是最少。如错认为最少,就可能将C ...历史学考研招生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2-052019年历史学基础考研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目录封面内容简介目录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题 二、简答题 三、材料分析题 四、论述题第二部分 章节题库 第一编 中国古代史 第二编 中国近现代史 第三编 世界古代史 第四编 世界近现代史第三部分 模拟试题及详解 历史学基础考研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历史学基础考研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内容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30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历史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目录封面内容简介目录2003年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世界通史考研真题2004年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世界通史考研真题2005年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世界通史考研真题2006年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世界通史考研真题2013年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世界通史考研真题(回忆版)2013年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世界通史考研真题(回忆版)及部分答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302019考研最后一个月历史学遭遇复习瓶颈怎么办
考研已到最后一个月的冲刺阶段,可以说是最紧张的时刻了,如何能够把握好这个月,进行最后的冲刺复习,非常关键。有很多同学的专业课复习在这一时期进入了一个瓶颈,且总感觉时间不够用,不知道该如何进行真正的冲刺复习,在此给大家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调整好心态、放松心情 越是到考研最后阶段,心态的问题愈显重 ...历史学考研招生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282019年复旦大学742历史地理基础考研大纲
742历史地理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内容范围一、内容说明考试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历史地理专业知识第二部分:历史学基础(中国历史)第三部分:地理学基础(自然地理)其中,第一部分为所有考生必考,第二、第三部分,考生根据自己的本科专业背景选考两者之一。二、内容范围第一部分:历史地理学专业知识【必考】 ...专业课大纲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2019年重庆交通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考研考试大纲
重庆交通大学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建筑历史与理论》考试大纲考试总体要求:(一)建筑历史与理论硕士学位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考察考生是否具备进行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所要求的专业水平.(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本考试是一种测试应试者综合专业能力的评估性考试。考试范围包括考生应具备的中外建筑历 ...专业课大纲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2019年东华大学630新闻传播理论与历史考研初试大纲
2019年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科目编号:630 科目名称:新闻传播理论与历史一、考试总体要求主要考察考生对新闻传播学科基本概念、原理和历史的掌握程度和基本素养。要求考生系统运用新闻学理论、传播学理论及中国新闻传播史、新闻传播前沿进行案例分析并发现与解决问题。考试内容包括新闻学基础理论、传播 ...专业课大纲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2019历史学考研大纲解析:未变
2019年考研历史学新大纲已经发布,老师在拿到2019考研大纲时,与2018考研大纲仔细比对了一番,比对发现:2019考研历史学大纲没有任何变化。试卷的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世界近现代史,分值分别为30%、20%、20%、30%。题型为选择题、名词解释、史料分析题、论述 ...专业课大纲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2019年历史学考研大纲原文
2019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历史学基础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历史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所掌握的历史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评价的标准是高等院校历史学学科优秀本科生所能 ...专业课大纲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山东大学2019年660历史综合考研大纲
660-历史综合大纲历史综合考试的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所掌握的历史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以利于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考查目标包括掌握基本史实,了解中外历史发展的主要过程、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掌握基本理论,能科学地分析、比较和评价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了 ...专业课大纲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