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保障考研复习讲义(4)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3-13


——待遇水平:
各国失业保险的待遇给付一般遵循这三个原则:一是保障失业者及其家属的基本生活的原则;二是必须待遇水平低于失业者原工资水平的原则;三是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
目前,确定失业保险金给付金额的方法有:工资比例法;均等法;混合法。
——领取期限:
失业保险金的给付期限包括等待期和最长给付期。
给付等待期就是失业后,必须等待一个时期,才能领取到失业保险金。
失业保险金的最长给付期,有两种确定方法:一是将最长给付期与参加失业保险时间的长短对应起来;二是将最长给付期与失业的时间长短联系起来。
三、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
1、失业保险待遇的领取条件
——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的;
——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2、领取期限
——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按照规定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足5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2个月;
——累计缴费时间满5年不足10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8个月;
——累计缴费时间10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24个月;
——重新就业后,再次失业的,缴费时间重新计算;
——再次失业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可以与前次失业应领取而尚未领取的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合并计算,但是最长不得超过24个月。
复习思考题
n社会保险有哪些特征?
n试析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险的关系。
n比较养老保险的责任承担模式。
n医疗保险的供方费用支付方式有哪些?
n工伤保险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n结合失业现象谈谈失业保险的重要性。
第十章 社会福利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社会福利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老年人福利
第四节 残疾人福利
第五节 儿童社会福利
第一节 概述
一、社会福利的概念界定
1、福利的含义
——从最一般的意义上看,“福利”一词常常指人们社会生活的一种良好的状态和总体上的利益,包含了富裕、幸福、平等等人们追求的价值理想;
——“福利”是一种物质的或者是货币的资源分配方式,如福利性住房分配制度、福利性医疗制度等;
——“福利”指对特殊社会成员提供帮助或者特殊服务的方式,常常用作指一些专门针对贫困者、残疾人、孤寡老人和孤儿等特殊群体的社会救济和特殊服务。
2、社会福利的涵义
——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1999年出版的《社会工作百科全书》:“社会福利是一个宽泛的和不准确的词,它最经常地被定义为旨在对被认识到的社会问题做出反应,或旨在改善弱势群体的状况的‘有组织的活动’、‘政府干预’、政策或项目……社会福利可能最好被理解为一种关于一个公正社会的理念,这个社会为工作和人类的价值提供机会,为其成员提供合理程度的安全,使他们免受匮乏和暴力,促进公正和基于个人价值的评价系统,这一社会在经济上是富于生产性的和稳定的。这种社会福利的理念基于这样的假设:通过组织的治理,人类社会可以生产和提供这些东西,而因为这一理念是可行的,社会有道德责任实现这样的理念。”
——巴克尔(Robert L. Barker):社会福利是指一种由社会福利计划、社会福利津贴和社会服务构成的,帮助人们满足对维持社会运转必不可少的社会需要、教育需要和健康需要的国民制度。
——日本1950年社会保障审议会《关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劝告》:社会福利是指对于国家扶助的对象,如残疾者、儿童及其他需要援助的人,给予必要的生活指导、回归社会指导、生活保护等,以达到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走向自立为目的的事业。
——1991年《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国家和社会为增进成员尤其是困难者的社会生活的一种社会制度。旨在通过提供资金和服务,保证社会成员一定的生活水平并尽可能地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社会福利狭义指当社会成员因年老、疾病、生理或心理缺陷而丧失劳动能力而出现生活困难时向其提供的服务措施;广义指为了改善和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种社会服务措施。”
——1994年《中国社会工作百科全书》:“按其字义和一般人的观念,通常被理解为有关改善社会成员物质、文化生活的一切举措。在社会工作专业领域里,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在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里,大多把‘社会福利’当作‘社会保障’的同义词。如《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将社会保障解释为‘一种公共福利计划’,属于对‘社会福利’一词的广义解释。在另一些国家里,如美国、日本等国,社会福利仅指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一个特定的范围和领域,通常是指专为弱者所提供的带有福利性的社会服务与保障,如儿童福利、老人福利、残疾人福利,等等。从这个意义上,‘社会福利’一词便具体化为‘社会福利服务’或‘社会福利事业’。属于对社会福利的狭义理解。在中国,社会福利仅仅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属于狭义社会福利范畴。”
二、社会福利与其他概念的关系
1、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
——社会福利广义化;
——社会福利狭义化。
2、社会福利与社会福利制度
社会福利制度则是指国家和社会为实现社会福利状态所做的各种制度安排,包括增进收入安全的社会保障的制度安排。一般来说,社会福利制度指为促进人类幸福、疗救社会病态的慈善活动或政府行为。
三、社会福利制度的分类
——按照社会福利的作用方式来划分,可以分为残补型(residual)和制度型;
——按照社会福利资源的提供方式来划分,可以分为现金给付、实物给付和社会服务 ;
——按照社会福利资源的分配方式来划分,可以分为全民性社会福利与选择性社会福利 ;
——按照劳动力去商品化(decommodification)的程度,可以分为自由主义(liberal)福利体制、保守主义(conservative)福利体制和社会民主主义(social democratic )福利体制。
四、福利需求与福利制度
1、人的需要与福利需求
——人的共同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1-1.doc
——人的基本需要和中间需要
2、人的生命周期与福利需求
五、福利制度对福利需求的作用
——减少困难;
——增能(empowerment);
——提供所需的资源。
第二节 社会福利的基本内容
一、福利津贴
二、医疗服务
1、概念:医疗服务是政府在配置医疗卫生资源,解决医疗卫生问题,预防疾病,以促进、保护或恢复健康等方面的一系列福利政策和行动的总称。
2、医疗服务的基本目标
——疾病预防;
——疾病治疗。
3、医疗服务的基本内容
——预防性医疗服务 ;
——治疗性医疗服务;
——针对专门人群的医疗服务 。
三、公共教育
1、教育的重要性
——对个人的重要性:教育机会和教育权利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影响
——对社会的重要性:文化整合;人力资本;社会流动。
2、公共教育的基本内容
——政府负责;
——免费(低费)教育;
——教育结构;
——特殊政策。
四、住房福利
1、住房福利的基本含义
所谓住房福利,按西方国家惯用的界定方法,是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解决全体国民住房问题的社会福利措施和手段。
2、住房福利的主要内容
——提供低租住房;
——提供住房补贴;
——住房金融政策。
五、社会服务
1、社会服务的含义
所谓社会服务,也叫社会福利服务,是指直接面向社会成员,尤其是社会中的具有特殊需求的个人、家庭或群体而提供的福利性服务。
2、社会服务的特征
——福利性;
——个体性;
——救助性。
3、社会服务的主要内容
——满足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求的社会服务;
——满足社会成员共同生活需求的社会服务;
——针对特殊困难者的社会服务。
第三节 老年人福利
一、现代社会中的老年人问题
1、老年人群体的界定
——人的寿限;
——影响寿命的因素;
——人的生理衰老;
——老年人的心理变化;
——老年人社会活动的变化。
2、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问题
——人口老龄化;
——老年人问题:
是指老年人由于自身生理老化和外界环境的影响带来的个人问题、家庭问题和社会问题,包括老年人个人方面出现的需求问题和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
3、老年人问题的表现
——生存问题:衣食住行等;
——心理问题:人际关系、社会参与;
——经济问题:医疗、就业等。
二、老年人的福利需求
1、经济需求:收入
2、健康需求:医疗保健
3、生活需求:生活照料、住房等
4、精神需求:休闲娱乐、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
5、社会需求:社会参与
三、老年人福利的含义和内容
1、老年人福利的含义
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社会化的福利设施和有关福利津贴,以满足老年人的生活服务需要并促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的一种社会政策。
2、老年人福利的主要内容
老年保障
老年保障是指对退出劳动领域或无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实行的社会保护和社会救助措施,包括经济、医疗等方面的社会保护和社会救助。主要包括养老年金、医疗保险、贫困救助等。
老年照顾
是指对于因年事已高而在生活中存在困难的老年人所进行的照顾,主要包括生活上的照顾,包括吃穿住行等具体方面,以及医疗保健方面的照顾。
老年照顾可以分为三种形式:家庭照顾、机构照顾和社区照顾。
老年人服务
心理和社会服务:家庭关系,人际关系,文化娱乐活动与设施;
教育服务:老年大学,图书馆、博物馆及艺术馆等,老人职业学校、老年人讲座或补习教育、老年人学习性俱乐部、关于退休前的教育等方面的服务。
就业服务
退休者再雇佣训练
与辅导,老年人创业
或就业计划。
四、中国的老年人福利
1、我国的老年问题的特点
——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人口老龄化速度快;
——未富先老;
——各地老龄化起步、速度、程度不一。
2、挑战:
——对养老金体制的影响;
——对医疗保障的影响;
——对社会服务的新要求。
3、我国老年人社会福利的现状
——政策法规:《宪法》、《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老年人照顾
老年社会福利院:国办;
养老院或老人院:社会养老服务机构;
老年公寓;
敬老院:乡镇村设置的供养“五保”老人;
老年服务中心。
——老年人的医疗保障
老年人健康检查制度;
老年病医院或科室;
老年康复和医疗机构。
——老年人文化服务设施
老年人活动站;
老年人大学;
老年人婚姻介绍所;
老年人再就业介绍所。
4、我国老年人社会福利存在的问题
——城乡二元体制与城市条块分隔的福利管理体制;
——老年人社会福利服务水平低,供需矛盾突出;
——社会福利机构功能单一,分布不合理;
——政府包办过多,社会化程度低。
第四节 残疾人福利
一、残疾人的界定和分类
1、界定
残疾人,是指在情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部分地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的人。它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人等多种类型,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国际公约《残疾人职业康复和就业公约》第159号:
残疾人是指因经正式承认的身体或精神损伤在适当职业的获得、保持和提升方面的前景大受影响的个人。
——《残疾人权利宣言》:
残疾人是指任何由于先天性或非先天性的身心缺陷而不能保证自己可以取得正常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上一切或部分必需品的人。
——《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
残疾人并不是一个单一性质的群体,包括精神病者、智力迟钝者、视觉、听觉和言语方面受损者、行动能力受限者和“内科残疾”者等。
——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编写出版了一本关于残疾的国际分类手册,精细地区分了疾病引起的不同后果。根据这本手册,残疾具有三方面的含义:
(l)身体或心理方面的缺点或限制,通常以损害(impairment)来表示;
(2)这些损害必定会导致身体功能丧失或减少,通常以失能(disability)来表示;
(3)这些失能者,倘若遭受社会的歧视或环境的限制,就会形成障碍,使其无法发展潜能或独立生活,这就成为残疾。
2、残疾人分类
——智力残疾:轻度、中度、重度。
——肢体残疾:上肢、躯干或下肢残疾。三类残疾程度,各分为重度、中度、轻度。
——听力残疾:聋(听力完全丧失)及重听(有残留听力但辨音不清,不能进行听说交往)两类。
——视力残疾:盲和低视力两类。
——语言残疾:l)发声器官失常;2)声音失常;3)口吃;4)语言发展落后;5)裂颚;6)脑麻痹;7)听力损害;8)失语症。
如果一个人同时患有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残疾则为多重残疾。
二、残疾人群体的基本特征
——生理上的缺陷或障碍是残疾人群体的首要特征;
——经济上的低收入性是残疾人群体的普遍特征;
——生活上的贫困性;
——政治上的低影响力;
——心理上的高度敏感性。
三、残疾人福利的含义和内容
1、含义
残疾人福利是指国家保证由残疾的公民在年老、疾病、缺乏劳动能力及退休、失业、失学等情况下获得基本的物质帮助,并根据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给予残疾人相应的康复、医疗、教育、劳动就业、文化生活、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权益保障,以维护社会稳定,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
——残疾人福利包括为保障残疾人在衰老、疾病、缺乏劳动能力及退休、待业、失学等情况下,从国家和社会获得足够的物质帮助而建立起来的特定保护法的援助制度,如残疾人社会救助、残疾人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等;
——同时也包括国家和社会团体等兴办的各种社会福利事业、福利设施和福利服务,如残疾预防、残疾人康复、残疾人教育、残疾人就业以及残疾人文化娱乐等。
2、残疾人福利的主要内容
——残疾预防
是指采取一些行动来避免出现生理、智力、精神或感官上的缺陷(初级预防)或防止缺陷出现后造成永久性功能限制或残疾(二级预防)。简单地说,残疾预防是指在了解致残原因的基础上,利用现有的卫生医疗技术,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途径,防止、控制或延迟残疾的发生。
——残疾人康复
是指旨在使残疾人达到和保持生理、感官、智力、精神和(或)社交功能上的最佳水平,从而使他们借助于某种手段,改变其生活,增强自立能力,即通过专业化的程序和技术对生理的、心理的、行为的残障者实施再教育和再塑造,增强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以便进入正常的社会生活,乃至成为具有建设性的社会一员。它具体包括医疗康复、心理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社区康复、社会康复等,其目的在于通过各种康复手段,使残疾人回归社会。
——残疾人教育
是国家提供给患有残疾的儿童、青年和成年人享有平等教育机会的一种制度安排,它由政府财政扶持,是现代国民教育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包括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等。特殊教育是对有特殊需求的人实施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需要有特殊的教具、学具和特殊的教学方式。
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l)有关残疾人教育的法律、法规。一般而言,世界各国都在相应的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残疾人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
(2)残疾人教育机构,除了一般教育机构中的特殊教育外,还有专门的残疾人教育机构比如聋哑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等;
(3)与残疾人康复相关的教育训练,如残疾人职业训练等。
——残疾人就业
保障残疾人就业的福利措施一般包括两个方面:
(1)利用法律或政策手段保护残疾人的就业机会。世界各国都有相应的法律明确规定企业有义务雇用一定比例的残疾人。
(2)开展残疾人职业康复,提供残疾人职业咨询、职业评估、职业治疗、职业培训等福利服务。
——残疾人文化体育
——无障碍环境
无障碍环境包括物质环境、
信息和交流(包括网络)的
无障碍。
四、中国的残疾人福利事业
1、中国残疾人福利取得的成就
——中国有6000万残疾人,就业率为84%;
——截至2003年底,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已发展到1655所,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发展到3154个,在校的视力、听力言语和智力三类残疾学生达到57.7万人;
——截至1993年底,全国城乡各类社区康复站(点)达1532个;
——中国的残疾人文化体育和无障碍设施建设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我国残疾人福利中存在的问题
——行政化现象严重;
——福利服务水平低,供需矛盾突出;
——筹资渠道单一,基金的管理和运用较为混乱。
第五节 儿童社会福利概述
一、儿童社会福利的基本概念
1、儿童范围的界定
中国:18岁以下的出生者(不含未出生胎儿)
2、儿童期的生理、心理、社会特征
——生理上处于快速发育期;
——心理上的高度敏感性和脆弱性;
——社会参与机会少,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力低。
3、儿童社会福利的概念
——广义的儿童福利是指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为所有的儿童提供健康的生存环境,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保障儿童接受教育机会,保护儿童的各种合法权益,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和充分参与社会文化活动,以及向他们提供个人成长所必需的各种福利待遇和社会服务的总和。
——狭义的儿童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为保护儿童的健康成长,避免儿童陷入贫困而向处于困难境况的儿童及其家庭提供的各种福利待遇和社会服务的总和。
二、儿童社会福利的基本内容
1、一般儿童社会福利
——儿童教育;
——儿童营养;
——儿童卫生保健;
——儿童游戏与娱乐。
2、特殊儿童社会福利
——残疾儿童社会福利:
医疗服务;
教育服务。
——不幸儿童社会福利。
3、儿童权益保护
1924,《日内瓦儿童权利宣言》;
1959,《儿童权利宣言》(联合国大会);
1978,《儿童权利公约》(波兰建议,联合国大会通过,1989年11月通过);
1990,《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9月30日,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
三、儿童社会福利的实施
1、社会组织与儿童社会福利
——政府决策部门;
——第三部门(The Third Sector);
——社会基层组织;
——社区。
2、学校与儿童社会福利
——保证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和普及义务教育;
——促进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协调;
——促进学龄儿童的全面发展。
3、家庭与儿童社会福利
四、我国的儿童社会福利
1、我国的儿童问题
——我国的儿童贫困问题;
——儿童生存环境不良问题;
——儿童的教育剥夺问题;
——城市外来人口中的儿童问题;
——儿童中的艾滋病蔓延问题;
——侵害儿童权益问题;
儿童问题的不平衡性:地区、城乡、性别
2、我国儿童社会福利的现状
——儿童权益的保障;
——儿童健康与保健;
——儿童教育;
——特殊儿童的社会福利;
——儿童福利院。
3、我国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
——1990年8月29日,中国政府签署了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
——1991年12月29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批准中国加入《儿童权利公约》,该公约于1992年4月2日对中国生效;
——为履行承诺,中国分别在1992年和2001年制定了《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
4、我国儿童社会福利的发展方向
——领域扩大;
——服务性增强:希望工程,助学长征;
——社会化趋势。
复习与思考
n谈谈你对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的理解。
n社会福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举出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加以说明。
n试述人口老龄化及对老年人福利的挑战。
n试述残疾人福利的主要内容。
n如何有效地实施儿童社会福利?
第十一章 补充保障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职业福利
第三节 企业年金
第四节 慈善事业
第五节 互助保障
第一节 概述
一、补充保障及其分类
1、含义
是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安排之外的,以非政府主导性、非强制性为特征的各种社会化保障机制的统称,它与政府主导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一起,共同构成国民生活保障系统。
——补充保障是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补充保障是相对于基本社会保障制度而言的,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转换;
——补充保障具有非强制性特征;
——补充保障采取社会化的运行机制。
2、类型
——按补偿方式分,有经济保障、服务保障和精神保障;
——按实施主体分,有社会补充保障、企业补充保障和个人自我保障;
——按与基本社会保障的关系分,有基本社会保障附加型补充保障和独立型补充保障;
——按保障水平分,有社会救助型补充保障、查漏补缺型补充保障和增进福利型补充保障;
——按保障内容分,有补充医疗保障、补充养老保障、补充住房保障等。
二、补充保障的社会功能
1、补充保障具有“查漏补缺”的功能
——为尚未被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的人群提供化解风险的途径;
——对基本社会保障之外的保障项目进行补充。
2、补充保障提高了国民保障的水准,增进了特定人群的福利;
3、一些补充保障可以作为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手段,服务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4、补充保障还具有满足人们施舍与仁爱之心,促进社会融合的功能。
三、政府在补充保障中的职能
——推动立法;
——实行监督;

相关话题/社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