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1. 简述鼻骨骨折的复位方法及其适应征。
①鼻外复位法:适用于向侧方移位的鼻骨骨折;在局部麻醉下,用双手压迫向外突起的骨折片,使其复位即可。②鼻内复位法:适用于向内塌陷移位的鼻骨骨折;在局部麻醉下,用套有橡皮管或裹有油纱布的骨膜分离器,插入鼻腔内,使其前端伸到骨折处,将内陷的骨折片向前外方推动,同时用另一只手在鼻外侧辅助复位,复位后用碘仿纱条填塞于鼻内骨折部,起固定和止血的作用;也可用鼻骨复位钳进行复位。
372. 简述创伤简明定级标准(AIS)在口腔颌面部损伤的应用。
AIS分6级。①1级为轻度创伤,如颌面部浅表撕裂伤,或鼻骨骨折、牙折等;②2级为中度创伤,如深度大于5cm的面部撕裂伤、下颌支骨折;③3级为重伤,但不危及生命,如Le Fort Ⅱ型上颌骨骨折和下颌骨体部骨折;④4级为严重创伤,危及生命,但可能存活,如Le Fort Ⅲ型上颌骨骨折和气管穿孔;⑤5级为极严重伤,可能导致死亡,如Le Fort Ⅲ型上颌骨骨折伴颅骨骨折,严重颅脑创伤;⑥6级为致命伤,24小时内可致死亡,如颈总动脉全部断裂或颈椎骨折伴四肢瘫痪。
373. 试述眶底骨折的临床表现。
①眶周瘀血、肿胀:眶底爆裂伤时常有眶周皮下出血及结膜下出血;如眶内出血多,可使眼球突出。②眶下缘压痛和台阶感。③眼球陷没:由于眶内容物移位进入上颌窦或眶腔增大导致。④复视:由于眼外肌垂直方向运动受限或动眼神经损伤引起。⑤眶下区麻木:眶底骨折的骨折片损伤或压迫眶下神经而引起。
374. 简述眶底骨折引起眼球下陷的原因。
①眶底下面为上颌窦,由于眶底特别是后份骨质较薄弱,眶底骨折时,容易造成眶腔与上颌窦穿通,包括眼球在内的眶内容物向下移位进入上颌窦腔中。②由于眶底骨折片移位,导致眶腔容积增大,眶内脂肪支持眼球的量不足。
375. 试述眶底骨折的治疗。
①眶底骨折应及时手术治疗,手术时间以伤后1周为宜。因过早手术组织肿胀未消,过晚则骨折已错位愈合或形成瘢痕,均难达到满意效果。②手术的目的是使嵌顿的眼球下直肌和脂肪复位,恢复眶腔容积和眼球活动,改善眼球陷没和复视。③手术方法:采用下睑下或眶下切口,显露眶底骨折处,注意保护眶下神经,将下直肌、眶内容物从嵌顿处解脱出来,纳回至眶内。如伴有眶下缘骨折,应进行复位内固定。如眶底破碎严重或有骨质缺损,应重建眶底,一般采用髂骨内骨板、颅骨外板等植骨方法修复,也可采用生物材料修复眶底。
376. 试述面中份骨折患者出现复视的原因和诊断方法。
复视的原因:①发生眶底爆裂骨折时,眶腔可与上颌窦穿通,眼球、眼下直肌、下斜肌和眶壁骨膜均向下移位,使眼外肌出现垂直方向受限而产生复视。②眶底骨折时如损伤动眼神经,也可引起眼球运动障碍产生复视。③颧骨构成大部分眶外下壁,颧骨骨折时,由于颧骨骨折片移位,眼球等眶内容物向外下方移位,导致撕裂的眼下斜肌嵌入骨折线中,使眼球运动受限。④致伤外力伤及眶内容物软组织,如外展肌等,导致眶内容物水肿或血肿。鉴别诊断方法:⑤临床检查,应注意有无眼球陷没,检查患者眼球运动功能,判断眼球运动受限主要方向和程度。可进行下直肌腱牵拉试验以确定下直肌有无下陷。⑥辅助检查:进行X片检查了解骨折及骨折片移位情况;CT对明确诊断有重要意义,不但可明确骨折情况;而且如果为眶底粉碎性骨折导致眶内容物下陷进入上颌窦而引起复视时,冠状CT检查常可发现上颌窦内有下陷的眶内容物而确诊。
377. 一名交通事故导致的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伤后立即急诊入院,应作哪些检查及处理?
①问诊:应了解患者受创后的情况,特别是有无昏迷史、出血情况、是否经过初步处理等。②全身检查:全面检查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首先应确定患者是否存在窒息、严重出血、休克、颅脑损伤和重要脏器损伤,如发现有上述急症,应及时根据具体情况给与相应处理措施,待这些急症解除后才能继续处理口腔颌面部损伤。③局部检查:采用望、触、扪诊等方法检查患者是否存在软组织损伤、是否存在颌面部骨折,必要时进行辅助检查,如X线检查、CT检查等。④诊断:根据患者病史和检查结果确定诊断。⑤治疗:根据诊断制定治疗方案,并实施治疗方案。如仅为软组织损伤则进行清创缝合术,如发生骨折则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进行骨折的相应治疗;根据创伤情况进行全身治疗,如抗菌药物应用、对症治疗和营养支持治疗。应注意,治疗方案应按照治疗的进展予以必要的调整,不可机械按照预定方案执行。
378. 骨折的愈合可分为哪几个时期?
①血肿形成期:骨折发生到伤后24小时,多数血肿在骨折后4~5小时形成;在该时期,由于骨折部骨髓、骨膜及周围软组织中的血管断裂出血,在骨折处形成血肿。②血肿机化期:在骨折后24~48小时,骨折周围软组织的急性炎性反应不断加重;同时,骨折断端的骨外膜出现增生肥厚,成骨细胞开始增殖,与毛细血管一起向血肿内生长,使血中逐渐机化。③骨痂形成期:骨折后1~3周,机化的血块被纤维血管组织所替代,逐渐钙化,形成骨样组织和新骨,即骨痂。④骨痂改建期:骨折后2周,骨样组织不断钙化,逐步成为骨组织,与骨折断端的骨组织连接、融合在一起。新形成的骨小梁排列不规则,在生理应力的刺激下,逐渐调整、改建,逐渐改建、恢复为原有骨组织的结构。
379. 何谓骨折的临床愈合?其X线表现是什么?下颌骨骨折达到临床愈合一般需时多久?
①骨折后一定时间,骨内、外骨痂和桥梁骨痂完全骨化、愈合后,其强度已能承受因肌肉收缩或外力引起的应变力量时,就称为骨折已达到临床愈合。②当骨折已经临床愈合时,由于骨痂的密度较密质骨低,且骨折断端坏死骨已被吸收,在X线上仍可见到清晰的骨折线。③下颌骨骨折达到临床愈合一般需要6~8周,最少也要4周左右。
380. 骨折愈合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①骨膜的损伤情况:在骨折愈合过程中,骨膜中的成骨细胞增殖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骨膜损伤较重,则骨折愈合将明显减慢。②患者的年龄:年轻人新陈代谢快,组织愈合速度快。因此,年轻者骨折比年长者骨折愈合快。③创伤严重程度:创伤越重,局部骨质和软组织破坏就越重,骨折愈合就越慢。例如:粉碎性骨折的愈合速度一般慢于单纯线性骨折。④骨折是否合并感染:若骨折合并感染,将使骨折处骨质及软组织遭受进一步破坏,且严重妨碍局部组织再生,从而明显降低骨折的愈合速度,严重者甚至造成骨折延期愈合或不愈合。⑤骨折的部位:骨折的愈合速度与所在部位有密切关系。上颌骨由于血供较下颌骨好,骨折愈合速度也比下颌骨块。⑥骨折处理措施:骨折后如能及时复位、固定,并施加正确的治疗,将保证骨折的如期愈合;反之,将大幅度减慢骨折的愈合速度。
381. 口腔颌面部火器伤是什么?其临床特点有哪些?
①口腔颌面部火器伤,指由火药作动力发射或引爆的投射物(如弹丸、弹片等)所致的口腔颌面部损伤。其临床特点有:②伤情较重:造成火器伤的弹头或弹片均有较大的冲击力量。往往引起严重的、多发性软组织和骨组织的破坏和缺损。③贯通伤较多:引起火器伤的投射物多数情况下将穿过口腔颌面部,形成贯通伤。多数情况下,贯通伤的入口较小,出口较大;如果在近处发射,则入口较大,出口较小。④常有组织异物存留:多为投射物因颌面部骨的阻挡,速度减慢或改变方向,滞留于口腔颌面部。⑤创口内都有细菌污染:在地面上爆炸的投射物常将泥土内的细菌带入创口;当伤道穿通鼻腔、口腔或上颌窦时,窦腔内的细菌常污染创口;瞬时空腔产生的负压也可将出、入口处的污物及细菌吸入伤道。
382. 试述口腔颌面部火器伤的致伤机理。
①原发伤道:投射物(如弹丸、弹片等)击中组织内,沿其运动轴线前进,在与组织的接触过程中,其前冲力使投射物直接穿透、离断或撕裂组织,形成原发伤道。②瞬时空腔效应:高度投射物穿入体内时,强大的侧冲力迫使原发伤道的周围组织迅速向四周压缩与移位,形成瞬时空腔。由于组织的弹性回缩,该空腔将迅速消失,并反复6~7次,从而使伤道周围组织遭受反复挤压、牵拉和振荡,造成损伤。同时空腔内的负压将使出入口的异物与细菌吸入,造成创口的污染。③继发性投射物效应:投射物如击中牙或骨骼,可将之击成碎片,这些碎片接受了投射物的动能,在组织内向其他方向移动,引起继发性创伤。
383. 试述火器伤颌骨骨折的处理特点。
①碎骨片的处理:口腔颌面部火器伤常发生粉碎性骨折而产生碎骨片。如未发生骨质缺损或骨质缺损在1.5cm以内,可将碎骨片去除;如骨质缺损大于1.5cm,且在伤后24小时内,可在清创时将碎骨片取出,冲洗干净,浸泡于抗生素溶液中,在清创后将碎骨片放回原处,创口内应用抗菌药物,有可能再植成功。②骨折线上的牙的处理:由于口腔颌面部火器伤伤情严重,骨折线上的牙常引发感染,因此大多应予拔除,但如为线性骨折,且牙松动不明显而无感染,则可保留。③创口的处理:应首先关闭口内创口,然后处理口外创口,由于口腔颌面部火器伤均有细菌污染,因此均应放置引流。④复位与固定:由于火器伤颌骨骨折多为粉碎性骨折,常有骨质缺损。因此,多需进行手术切开内固定,术前应注意栓接带钩牙弓夹板,术中固定前先进行颌间牵引和固定,保证咬合关系恢复后才能进行固定。
384. 试述发生口腔颌面部火器伤时,投射物情况与伤情的关系。
发生口腔颌面部火器伤时,投射物的速度、动能、质量、体积、形状和飞行中的稳定性与组织的损伤程度有密切关系。①速度:低速投射物(366m/s以下)穿入人体时只有直接损伤作用形成的原发伤道,高速投射物(762m/s以上)穿入人体时,不进形成原发伤道,而且还有瞬时空腔效应所造成的伤道周围组织的损伤。②动能:投射物的致伤力来自其动能,决定动能的主要因素是投射物的质量和速度。因此,提高投射物的速度和质量,均显著增加其动能,从而大幅度增加其破坏力。③稳定性:投射物击中人体后,如果稳定性差,则较早出现翻滚,造成较广泛而严重的损伤。④其他:投射物的体积和形状与伤情也有一定关系,如果体积大或形状尖锐,则伤情更严重。
385. 简述发生口腔颌面部火器伤时伤情与受创组织解剖特点的关系。
①骨组织密度大、坚硬、弹性小,被投射物击中后容易发生骨折。②肌组织密度大,含水量多,易于吸收和传递动能,被投射物击中时常造成较广泛而严重的创伤。③血管的弹性较大,一般不易离断,受创时如超过其弹性限度,可发生断裂,并使一定范围内的血管壁各层受到不同程度的创伤,管腔内常有血栓形成。④皮肤的弹性较大,投射物击穿皮肤后易发生回缩。
386. 严重颌面部火器伤的患者,可发生吸入性肺炎,试述其原因和预防原则及方法。
严重颌面部火器伤患者,如伴有昏迷,可能将口腔内的分泌物、血块和细菌吸入肺中,从而引发吸入性肺炎。其预防原则是防止口腔内的感染物吸入肺内。预防具体方法有:①运送患者时,应采取俯卧或侧卧位;②在病房内,应建议患者采取半坐位,鼓励患者咳痰及呼吸运动,促进肺部循环。③尽早进行清创及骨折固定。④定时清洗患者口腔,喂食时防止呛咳。⑤及时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387. 试述严重颌面部火器伤继发性出血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①原因:可分为机械性出血和感染性出血;机械性出血多发生于伤后头几天,多因暂时覆盖血管破口的血凝块或异物发生移位或脱落;或因血压升高,血栓被血流冲脱而发生出血;也可因为患者活动或被搬动时,金属异物或碎骨片损伤血管壁;感染性出血是由于创口内感染、化脓、引流不好,血管壁被腐蚀穿破,从而引发出血。②预防措施:及时正确地处理创口,清除异物,充分止血,控制感染;必要时放置引流物;狭窄的伤道应切开扩大,以利引流;如果创口已有感染、化脓征象时,应及时拆除缝线,敞开,湿敷引流,避免感染向深部扩展,并密切观察。
388. 口腔颌面部火器伤手术后,发生继发性出血的前兆有哪些?
口腔颌面部火器伤手术后,如果发生继发性出血,有时可突然发生,没有前兆。但有时有前兆,一旦发生前兆,医护人员应提起警惕,特别是在全身较衰弱的患者,少量出血可因咽下而不能及时发现,故应密切观察,以便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前兆有:①创口内流出浆液性血液并混有粘性的分泌物,创口附近有血凝块。②口内有小量出血或喀血。③患者自感创口不适或感觉异常。
389. 简述火器性骨髓炎的原因、临床特点和防治原则。
①原因:颌骨火器伤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由于感染及游离碎骨片坏死,使创口化脓,经久不愈。②临床特点:多有开放性创口,临床症状较轻,病程进展慢,病变一般只限于骨折段的边缘部;但如瘘口堵塞,引流不畅,也可能急性发作。③预防原则:及时、正确的初期清创及骨折固定,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④治疗原则:早期是清创引流,去除感染灶;后期可根据X线检查,手术清除死骨及感染灶。、
390. 简述口腔颌面部骨折发生错位愈合的原因和防治原则。
①颌面部骨折如未及时正确复位,由于口腔颌面部血供丰富,组织愈合快,容易发生错位愈合。②预防错位愈合,应在骨折后早期进行正确复位、固定。③颌面部骨折发生错位愈合后,如无功能障碍和面形畸形,可不进行治疗;如果发生功能障碍或面形畸形,应尽快手术治疗,术中应重新凿断错位愈合处,重新复位后固定;如果骨折错位愈合严重且时间较久,并伴发严重咬合关系错乱,应按照正颌外科原则和技术,进行矫治。
391. 简述口腔颌面部骨折发生不愈合的原因和防治原则。
①口腔颌面部血供丰富,一般不发生不愈合;但如伴有较大骨缺损(超过1.5cm)时,在治疗中未植骨,术后就可能发生不愈合。其特点主要是X线检查可见两侧骨断端有致密的骨质增生,但不相连接,形成假关节。②预防原则:在清创术时应尽量保存骨组织,减少骨缺损,不应分离与骨膜相连的骨折片;术后应用抗菌药物,促进骨折愈合;如果发现骨缺损超过1.5cm,应及时植骨。③治疗原则:应手术截除两断端的硬骨质,造成新鲜骨创面;骨缺损应植骨修复或用牵张成骨等技术修复。
392. 试述口腔颌面部烧伤的特点。
①组织反应快:颌面部血管、淋巴管丰富,组织疏松,伤后出现的组织反应快而重。早期渗出和面部水肿特别严重。②各部位受伤严重程度不同:由于颌面部外形高低不平,在烧伤时突出的部位如鼻、眉、颧、耳及唇等处的伤情常较凹陷的部位重。③影响呼吸:颌面部烧伤常引起口唇、鼻部肿胀,张口困难和鼻孔狭窄,呼吸受到影响。如为Ⅲ度烧伤,由于焦痂的限制,面部水肿转向深侧组织,也可导致呼吸苦难。④全身反应强烈:口腔颌面部神经分布丰富,烧伤常引起剧烈的疼痛,易发生高热及休克,尤以小儿常见。⑤面部畸形和功能障碍:口腔颌面部为人容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发生烧伤后,术后瘢痕增生常导致唇外翻、睑外翻、鼻孔狭窄及颏颈瘢痕粘连等,引起闭口困难、不能闭眼、不能抬头等功能障碍,同时造成严重的面部畸形,对患者的心理打击极大,严重影响患者在伤愈后重新工作和生活。
393. 简述颌面部烧伤的治疗原则。
①检查有无呼吸道烧伤,如有则应尽快处理。②中小面积Ⅱ度烧伤,可用冷水清洗,并持续湿敷,可减轻疼痛,清洁创面,减少渗出,防止或减轻继发性损害。③清理创面,剃去毛发,减少污染。④对于面部浅Ⅱ度以下烧伤,暴露疗法,防止感染即可,一般可自行愈合。⑤面部深Ⅱ度烧伤,除施行暴露疗法外,应早期或10天以内将焦痂剥除,或削去一层,按分区进行中厚植皮。⑥面部Ⅲ度烧伤,可在伤后10~14天焦痂已开始有部分分离时,在麻醉下剥除焦痂,按分区进行中厚植皮。
397. 口腔颌面部损伤引起骨缺损的修复方法有哪些?它们的优缺点有哪些?
①自体植骨:可采用血管化植骨术或游离植骨术,常采用肋骨、髂骨、血管化腓骨等。自体植骨效果良好,成活率高,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骨缺损修复方法。但该方法需开辟第二术区,引起供区创伤,操作复杂,手术时间长;如骨缺损过大,有时供源有限,不能提供足够的骨源。②生物材料:包括羟基磷灰石、珊瑚等多种生物材料,生物材料可成批生产,消毒、包装方便,供骨量不受限制,多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具有突出的应用前景。但应用于较大的骨缺损时,仍存在成骨活性不足、机械强度不够等缺点。③异体植骨:可分为同种异体植骨和异种植骨,术后可引发一定的免疫排斥反应,且可能引发一些潜在的传染病,现在已基本上不再应用。④牵张成骨技术:利用牵张力促进成骨细胞增殖的原理,利用牵张装置缓慢拉开短期愈合的骨段,在骨端之间形成新生骨。该技术避免了第二术区取骨,且可同期拉伸软组织;但治疗耗时长,费用较高。⑤组织工程:将成骨细胞及骨髓基质细胞等种植于支架材料上,在体外制成具有生物活性的人工骨,再植入体内修复骨缺损,该方法是一种最理想的骨缺损修复方法,有望彻底解决骨缺损的治疗问题;但迄今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仍不能临床化。
2.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为1).良性肿瘤:以外科治疗为主。如为临界瘤应切除肿瘤周围部分正常组织,如有恶变时应扩大切除范围。 2).恶性肿瘤:应根据肿瘤的组织来源,生长部位,分化程度,发展速度,临床分期,病员机体状况等全面研究后再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1).组织来源:淋巴造血组织来源的肿瘤对放射和化学药物都具有高度的敏感性,且常为多发性并有广泛性转移,宜采用放射、化学药物和中草药治疗为主的综合疗法。骨肉瘤、纤维肉瘤、肌肉瘤(胚胎性横纹肌肉瘤除外)、恶性黑色素瘤、神经系统的肿瘤的等一般对放射治疗不敏感,应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前后可给以化学药物作为辅助治疗。对放射线有中度敏感的鳞状细胞癌及基底细胞癌,则应结合病员的全身情况,肿瘤生长部位和侵犯范围,决定采用手术、放射、化学药物、亦或综合治疗。(2).细胞分化程度: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与治疗有一定关系。一般细胞分化程度较好的肿瘤对放射线不敏感,故常采用手术治疗;细胞分化程度较差或未分化的肿瘤对放射线较敏感,应采用放射与化学药物治疗;当肿瘤处于迅速发展阶段,肿瘤广泛浸润时,手术前考虑先进行术前放疗或化学药物治疗。(3).生长及侵犯部位:肿瘤的生长速度及侵犯部位对治疗也有一定关系。例如位于颌面深部的或近颅底的肿瘤,手术比较困难,手术后往往给病人带来严重的功能障碍,故有时不得不首先考虑能否应用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必须时再考虑手术治疗;而唇癌或面部皮肤癌则手术切除较容易,整复效果也好,故多采用手术切除;颌骨肿瘤一般则以手术治疗为主。(4).临床分期:一般早期病员不论应用何种治疗方法均可获效,而晚期病员则以综合治疗的效果为好。
3. 试述舌癌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舌癌男性多于女性,多数为鳞癌。多发生于舌缘,其次为舌尖、舌背及舌根等处。常为溃疡型或浸润型。一般恶性程度较高,生长快,浸润性较强,常波及舌肌,致舌运动受限。可出现语言、进食及吞咽困难。晚期舌癌可蔓延至口底及下颌骨,使全舌固定;向后发展可以侵犯腭舌弓及扁桃体。如有继发感染或舌根部癌肿常发生剧烈疼痛,疼痛可反射至耳颞部及整个同侧的面部。舌癌常发生早期颈淋巴结转移,且转移率较高。转移常在一侧。如果发生于舌背或越过舌体中线的舌癌可以向对侧颈淋巴结转移;舌癌可以发生远处转移,一般多转移至肺部。舌癌的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有时对早期病例可选用间质内放射治疗,对N0 病例不必急于施行颈淋巴清扫术。如放射治疗不敏感时,可行原发灶切除及颈淋巴清扫术。晚期病例首选手术治疗,对波及口底及下颌骨的舌癌,应施行一侧舌-下颌骨-颈淋巴清扫联合根治术。若对侧有转移时,应行双侧颈淋巴清扫术。除早期的N0病例外一般主张作选择性、功能性颈淋巴清扫术。对于舌尖、舌背及舌前2/3边缘部分的小而分化良好者,可采取包括部分组织在内的局部手术切除或低温治疗。为恢复舌的功能1/2以上的舌缺损均应行一期舌再造术。化学药物可作为晚期病例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待肿瘤缩小后再行外科手术切除。此外,化疗也适用于远处转移的病员。
1.试述多形性腺瘤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容易复发的原因
多形性腺瘤多见于腮腺,其次为下颌下腺,发生于小唾液腺者以腭部多见,多形性腺瘤生长缓慢,常无自觉症状,病史较长,肿瘤界限清楚,质地中等,扪诊呈结节状,高起处常较软,可有囊性变,低凹处常较硬,多为实质性组织,一般可活动,但位于硬腭部或颌后区可固定而不活动。肿瘤长大后除表现畸形外一般不引起功能障碍。多形性腺瘤的治疗为手术切除,不做单纯肿瘤摘除即剜除术,而应在肿瘤包膜外正常组织处切除。腮腺手术应保留面神经,下颌下腺手术应切除下颌下腺。多形性腺瘤容易复发的原因(1)包膜常不完整,或在包膜中有瘤细胞,甚至在包膜外的腺体组织中也可有瘤细胞存在。(2)肿瘤的包膜与瘤体之间黏着性较差,容易与瘤体相分离,如采用剜除术则包膜很容易残留。手术中肿瘤破裂往往造成种植性复发,在种植性复发的肿瘤中常为多发性结节。
2.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特点
(1)肿瘤易沿神经扩散,常出现神经症状如疼痛,面瘫,舌麻木或舌神经麻痹。(2)肿瘤浸润性极强。(3)肿瘤易侵入血管是造成血行转移的常见原因,转移率高达40%,是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中转移率最高的肿瘤之一。(4)颈淋巴结转移率很低,肿瘤可直接侵犯周围淋巴结,而非瘤栓进入淋巴管造成真正的转移。(5)肿瘤细胞可沿着骨髓腔浸润。(6)单纯放疗不能达到根治。(7)对远处转移灶可积极处理。
1.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防治原则
A.以保守治疗为主。采用对症治疗和消除或减弱致病因素相结合的综合治疗,包括:a 减少和消除各种可能造成关节内微小创伤的因素;b 减弱和消除自身免疫反应。B.治疗关节局部症状的同时应改进全身状况和病员的精神状态,包括积极的心理支持治疗。C.应对病员进行医疗知识教育,以便病员进行自我治疗。D.遵循一个合理的,合乎逻辑的治疗程序。E.治疗程序应先用可逆性保守治疗,如服药,理疗,封闭和牙合板等;然后用不可逆性保守治疗,如调牙合,正畸治疗等;最后选用关节镜外科和各种手术治疗。
1.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定义:原因不清,且不伴有神经系统体征的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出现的阵发性电击样剧痛,历时数秒致数分钟,间歇期无症状。临床特点有:1)板机点;2)阵发、剧痛,呈刀割样或电击样;3)间歇期无症状;4)不伴有阳性体征。
2. 中枢型面瘫与周围型面瘫的区别:
1. 睑裂以下表情肌瘫痪(中央型面瘫额纹不消失,可闭眼,皱眉)2. 伴有同侧的肢体瘫痪3. 有无味觉及唾液分泌障碍
2.下颌矢状骨劈开术的适应症
(1)、小下颌畸形(2)、真性下颌前突(3)、与其他手术协同,矫治含有小下颌或下颌前突畸形的矫治。
1.试述骨移植的种类和特点
目前的骨移植术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单纯游离骨移植术:其特点是行整块移植,包括骨密质,骨髓,有的还伴以骨膜。这种骨移植术必须在受植区无感染的情况下才可进行,这种骨移植后的愈合过程一般公认系植入骨逐渐吸收,新生骨逐渐长成,即爬行替代学说。其优点是简便易行,但有时塑形较困难。植骨可发生部分甚至完全吸收是其缺点。(2)成型性松质骨移植术:其特点是以金属网或涤纶网做成颌骨支架固定于颌骨缺损区,然后取髂骨松质骨及骨髓填入盘内。经成骨细胞活跃钙化后,可形成整段骨块。其优点是松质骨抗感染能力强,易成活;由于支架可任意成型,外形恢复较好,操作也较简便。其缺点是不能用于感染区,瘢痕区及软组织缺少时的植骨。其愈合机制与游离骨移植术基本相同,但其进展迅速,钙化过程短。(3)带肌肉蒂的骨移植术:带肌肉蒂的目的在于,希望通过肌肉蒂的血供来增加骨骼的营养,从而减少移植后骨的吸收率及增加移植的成功率。但由于骨组织的营养基本来自骨膜,抗感染力不高。其缺点是转移长度受到一定限制,骨段的长度也不能随心所欲,仅限于整复下颌骨体部的中小型缺损。(4)血管吻合游离骨移植术:是近年来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行血管吻合,血循重建的一种新的骨游离移植术。其最大优点是不中断骨质的血供,可望获得骨 的原位早期愈合,而不必经过传统的爬行替代过程。临床上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旋髂深动脉供血的髂骨移植和腓动脉供血的腓骨移植。本法的适应症为:存在慢性感染的情况;有皮肤或口腔粘膜缺损需同期修复者;经过大剂量放疗或多次手术,外伤,致受区有广泛瘢痕,血供不良者。
2. 唇缺损的整复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