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修复后自发痛原因:A粘固后出现:a牙髓炎、根尖周炎、牙周炎b牙体切割过多,粘固前未戴暂时冠,未做牙髓安抚治疗,牙髓受刺激由于牙髓充血导致牙髓炎B戴一段时间后出现:a继发龋引发牙髓炎b修复前根管治疗不完善,导致根尖周炎
咬合痛原因:根尖周炎、打桩时根折、创伤。龈缘炎原因:a修复体轴面外形不良b冠边缘过长c试冠、戴冠时对牙龈损伤d嵌塞食物压迫e倾斜牙、异位牙修复体未能修复正常排列和外形。
14前牙修复体选择:A当前牙缺损程度很小,如切角或切端缺损,缺损量小于2mm切龈距;邻面缺损小于1mm,有足够的釉质,可选择瓷贴面修复;B缺损在切1/3时,可做金瓷冠、全瓷冠、复合树脂贴面、塑料全冠修复;C缺损至冠中1/3者,活髓牙应在护髓治疗后,在釉牙本质界的牙本质内置螺纹钉,做复合树脂核,然后全冠修复。若死髓牙已做根管治疗者,可利用冠桩加固复合树脂核,然后冠修复;D当缺损至龈1/3或舌侧的广泛深龋,剩余牙体薄弱,抗力不足时,宜设计桩核冠修复
后牙修复体选择:A缺损量小,剩余牙体能为嵌体提供足够的支持、固位与抗力时,用嵌体B缺损量大,应用高嵌体C前磨牙,颊面无缺损,邻面缺损不严重时,从美观考虑设计3/4冠。D龋坏率高,牙体缺损较重,充填面积较大者,最好选择全冠
后牙严重缺损的修复设计:A用冠桩、螺纹钉加固充填,或用酸蚀—复合树脂技术做核,尽可能保持牙体组织,防止在薄壁弱尖上做修复体B可设计桩冠或桩核冠修复C充分利用固位形,减少轴壁的聚合角,合龈距低者,可利用髓室做箱状固位形D可设计分体桩核,增加支持与固位,再以全冠修复牙体缺损
15无牙颌修复前的外科处理:A去除尖锐的骨尖、骨突和骨嵴B修整上颌结节C修整下颌隆突D唇颊沟加深E唇颊系带成形F修复增生的黏膜组织G松软牙槽嵴的处理
16确定垂直距离方法A利用息止颌位垂直距离减去息止牙合间隙:测量息止颌位时鼻底至颏底距离减去2~3mm。B瞳孔到口裂的距离等于垂直距离的方法。C面部外形观察法:自然牙列存在并且咬在正中颌位时,上下唇呈自然接触闭合,口裂约成平直状,口角不下垂,鼻唇沟和颏唇沟的深度适宜,面部下1/3与面部的比例是协调的。垂直距离恢复不正确:A恢复过大,面下1/3距离增大,上下唇张开、勉强闭合上下唇时,颏唇沟变浅,颏部与皮肤呈皱缩状,肌肉张力增加,容易出现肌肉疲劳感;B恢复过小,面下1/3减小,唇红部显窄,口角下垂,鼻唇沟变浅,颏部前突
17颌位关系记录的核对A检查垂直距离是否合适。核对确定垂直距离,也可用发音法验证垂直距离是否合适。B检查正中关系是否正确,检查患者在反复校核时颌托是否有前移或扭动:将两小指插入患者外耳道,感觉并比较咬合时两侧颏突向后撞的力是否相等。还可将两食指放于颞部,感觉并比较咬合时两侧颞肌是否等量收缩。C检查合平面是否合适,合平面两侧应等高,后牙区合平面应等于或略低于舌背的粗糙面和侧缘的移行部舌侧缘处。远中延长线应≈磨牙后垫1/2高度
18排牙原则:A美观原则:a牙列弧度要与颌弓形一致b上前牙的位置要衬托出上唇的丰满度:上前牙唇面至切牙乳突中点一般约8~10mm;年轻人,上尖牙顶连线通过切牙乳突中点,而老年人上尖牙顶连线与切牙乳突后缘平齐;上尖牙的唇面通常与腭皱的侧面相距约10.5mm;上前牙切缘在唇下露出2mm,年老者露的较少c个性排牙d上前牙的排列要参考患者的意见.B组织保健原则:a人工牙的排列要不妨碍舌、唇、颊肌的运动,处于肌肉平衡位置b和平面与鼻翼耳屏线平行,其高度位于舌侧外缘最突出处c后牙功能尖要尽量排在牙槽嵴顶上d如果牙槽嵴吸收较多,要根据牙槽嵴斜坡倾斜方向调整后牙倾斜度,使合力尽可能以垂直方向传至牙槽嵴,如果牙槽嵴严重吸收,则要注意将合力最大处放在牙槽嵴最低处,减少义齿在功能状态下的翘动e前牙要排列成浅覆合、浅覆盖f在上下牙间自由滑动时,要有平衡合接触g减少功能状态下的不稳定因素,非功能尖要适当降低.C咀嚼功能原则:要有最广泛的牙尖接触,尖窝关系要稳定,尽量选择解剖式牙或半解剖式牙,以便增加切割便利,扩大接触面积,提高咀嚼效能
19前牙排列的注意事项:A上前牙的排列要在患者口内调整合适,经患者同意B对上颌前突下颌后缩的患者,要适当加大覆盖,留讲说话咀嚼空间C对下颌前突上颌后缩的患者,要尽可能排成正常合或对刃合D切导斜度以15°为宜E下前牙排列可在上前牙排后进行,也可在排上前牙及所有后牙后进行
20后牙排列的注意事项:A后牙的功能尖为第一前磨牙的颊尖,上第二前磨牙的舌尖,以及上颌磨牙的近中舌尖,功能尖需要排在牙槽嵴顶连线上,并与对颌的窝有良好的尖窝接触关系。B在任何方向水平运动时,所有非功能尖不能有咬合干扰,个别牙之间及双侧牙弓之间要有咬合平衡。C当牙槽嵴条件良好且上下颌关系正常时,后牙的排列无论在矢状面还是额状面观均应互相平行对称。D如下牙弓较短,可减数排牙,减去一个前磨牙或第二磨牙。E如牙槽嵴严重萎缩,可减数排牙,并确认咀嚼中心将牙槽嵴最低点确立为咀嚼中心,排列最大的磨牙于其上。F上下牙槽嵴的连线与合平面成的角大于80°则上下颌骨关系正常,可排列正常的尖窝接触关系;若明显小于80,则后牙需排反合关系
21选磨的方法和步骤:A选磨正中牙合的早接触:主要选磨与早接触支持尖想对应的近远中边缘嵴和中央窝.B选磨侧方牙合的牙合干扰:选磨少数有印的非功能尖上的牙合干扰点,每次只磨单颌.C选磨前伸牙合的牙合干扰点:前牙接触选磨下前牙的唇斜面为主,不影响美观的前提下,上前牙舌侧面也可以选磨,一直磨导至少两侧第二磨牙都有接触为止。后牙接触而前牙不接触时,选磨上牙尖的远中斜面或下牙尖的近中斜面。直到达到三点接触的牙合平衡为止。注意事项:a保持垂直距离,避免选磨支持尖而降低垂直距离b保持合面形态,避免调磨过多而将人工牙合面的牙尖和窝沟形态磨除c选磨时应少量单颌调磨。每次调磨后要重新检查咬合,调磨过的接触点应保持接触,避免使高点变低合。越调磨接触点越多,逐渐达到多点接触甚至完全接触平衡合
22戴义齿初期出现的问题:A恶心:根据情况将基托后缘磨短(消除前伸合早接触点,修改上下颌义齿基托的厚度等)B疼痛:组织面局部问题做缓冲处理;基托边缘:将过长过锐的边缘磨短和圆钝;咬合不平衡:找出早接触点适当磨除达平衡合;义齿不稳定;垂直距离过高:前牙覆合不大时,重新排列下颌后牙或重做C咬颊,咬舌现象:a颊部软组织被夹住:将基托磨薄,增加上下基托之间间隙b后牙覆盖过小时,磨改上颌后牙颊尖舌侧斜面和下颌后牙颊尖颊侧斜面,加大覆盖,解决咬颊问题。或磨改上颌后牙舌尖舌侧斜面和下后牙舌尖颊侧斜面,解决咬舌问题。D咀嚼功能不好:增加牙合面接触面积,形成尖凹解剖外形和食物溢出道。垂直距离不够时增加义齿高度E发音障碍:将上颌基托前部形成腭皱和切牙乳突的外形,形成上前牙舌面隆凸、舌面窝和舌外展隙的形态F固位不良a休息时,义齿松动:可重衬或加长边缘b张口,说话,打哈欠时脱位:磨改基托过长或过厚的边缘,缓冲系带部位的基托,形成基托磨光面应有的外形或适当磨去部分人工牙的颊舌面,减小牙的宽度。c固位好,咀嚼时易脱落:修改时选磨调牙合,消除早接触和牙尖干扰,将基托适当磨短或磨薄。G心理因素的影响:需要适应一段时间。一段时间后出现的问题:A义齿性口炎:停戴义齿,口服维生素B2。对不合适义齿进行调合,重衬或重做义齿B疼痛、松动等不适
23基托折裂和折断的修理A因不慎将义齿掉到地上造成唇颊基托折断B由于牙合力不平衡造成基托折断:a两侧后牙排列在牙槽嵴顶的外侧,咬合时以牙槽嵴或上颌硬区为支点,造成基托左右翘动,影响义齿的固位,并造成义齿的纵裂b前伸合、侧方合不平衡,使咬合不平衡c牙槽嵴的吸收,使基托组织面与组织之间不密合
24即刻全口义齿优点:A患者在牙拔除后,立即戴入义齿,因此患者可很快的习惯使用义齿B容易求得正确的颌位关系,取出义齿时,患者有原来的咬合关系和颌间距离,所以比较容易确定颌位关系C拔牙后立即戴入义齿,对拔牙创施加压力,有利于止血D减少牙槽嵴的吸收,因为拔牙后立即戴入义齿,能防止废用性萎缩E医师可以参考患者口内存留的天然牙,而排列人工牙。缺点:A戴入即刻全口义齿后,需要较长时间的进行观察和必要的处理B由于一次需要拔除较多的牙,并且同时修牙槽骨,而拔牙手术,和戴牙一次完成,需较长时间诊治适应证:A即刻全口义齿适用于修复不能保留的前牙,或上下颌剩任何数目的牙B适用全身及局部健康状况良好,可以一次经受拔牙多数的患者。
25戴牙后的护理A戴义齿24h内,最好不摘下义齿,以免影响血块形成,而且手术后组织有水肿迹象,取下后就位困难,可能刺激伤口引起疼痛。必要时服用镇痛药和在面部冷敷B初戴24h内吃流食,不要吃较硬和过热的食物,以免刺激伤口疼痛或引起术后出血C次日复查,摘下义齿,用温盐水冲洗伤口,修改义齿的压痛区,调整咬合D5d后拆线,再次检查和修改义齿E2~3个月牙槽嵴吸收基本稳定,应复查。若基托与牙槽嵴黏膜之间有间隙时,及时重衬、调整咬合或重做
26单颌全口义齿修复原则:A尽可能改善对合牙的合曲线B排牙时,优先考虑固位和稳定C减小合力,尽量扩大基托面积,根据情况,人工牙减数、减径D基托需采用增加强度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