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中医内科学考点精华总结完美打印版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3-22

闂傚倸鍊搁崐宄懊归崶褏鏆﹂柣銏⑶圭粣妤呮煙闁箑鍔掓繛宸簻缁狅綁鏌ㄩ弮鍥棄闁逞屽墮濞硷繝寮婚妸鈺佺睄闁稿本绋掗悵顏堟⒑缂佹ḿ绠氶柛鈺傜墵楠炲牓濡搁妷顔藉瘜闁荤姴娲╁鎾寸珶閺囥垺鈷掑ù锝勮閺€鐗堢箾閸涱喗绀嬫鐐村灴瀹曟儼顦撮柡鍡檮閹便劌顪冪拠韫婵$偑鍊戦崹鍝勎涢崘銊ф殾闁告鍊i弮鍫濈闁靛ǹ鍎抽鍥⒒閸屾艾鈧悂宕愭搴g焼濞撴埃鍋撶€规洏鍎抽埀顒婄秵娴滃爼鎮㈤崱妯诲弿婵$偠顕ф禍楣冩倵鐟欏嫭澶勯柛銊ョ埣閵嗕線寮撮姀鐙€娼婇梺闈涚箚閸撴繈顢欓弴銏♀拻濞撴埃鍋撴繛浣冲毝銊╁焵椤掆偓閳规垿鍨鹃搹顐㈡灎闂佺硶鏂傞崹钘夘嚕椤曗偓瀹曞ジ鎮㈤崫鍕闂傚倷鑳堕、濠囷綖婢舵劕绀夐柡鍥ュ灪閸庡秵绻涘顔荤凹闁绘挾鍠栭弻锝夊籍閸偅顥栫紓浣割槹濡炰粙寮婚悢纰辨晩闁兼祴鏅濇闁诲氦顫夊ú姗€宕曟總鏉嗗洭寮婚妷锔惧帗闂備礁鐏濋鍡涘煕閹邦喚纾肩紓浣贯缚缁犵偤鏌涢埞鎯т壕婵$偑鍊栫敮鎺斺偓姘煎墴閹偛煤椤忓懐鍘遍梺褰掑亰閸ㄨ京娑甸崼鏇熺厽妞ゆ挾鍣ュ▓鏃堟煃鐟欏嫬鐏撮柛鈹垮劦瀹曞崬螖閸愌冨缂傚倷鑳堕搹搴ㄥ储婵傚憡鍋夐柣鎾虫捣閺嗭箓鏌熸潏鍓х暠缂佺姴顭烽幃妤呮濞戞瑦鍠愰梺纭呮珪缁诲牆顫忓ú顏呯劵闁绘劘灏€氭澘顭胯閹告娊寮婚弴銏犲耿婵°倐鍋撻柍褜鍓欏ḿ锟犵嵁婵犲洦鍊烽柛婵嗗珋閵娾晜鐓ラ柡鍥殔娴滈箖姊洪崨濠冪叆闁硅櫕锚椤繐煤椤忓嫭宓嶅銈嗘尵閸嬫ɑ绔熼弴鐔虹瘈闁冲皝鍋撻柛鎰靛枛瀵即鎮楃憴鍕闁搞劌娼¢悰顔嘉熺亸鏍т壕婵炴垶顏鍫晛闁规儳澧庣壕钘壝归敐鍛础闁宠棄顦伴妵鍕箣濠靛浂妫ょ紓浣戒含閸嬬偟鎹㈠┑瀣鐟滃繒绮诲顒夋富闁靛牆妫楁慨鍌炴煕婵犲啯绀嬮柕鍡楀€圭缓浠嬪川婵犲嫬骞堥梻浣哥枃濡椼劎娆㈤妶澶婄闁绘棃鏅茬换鍡涙煕濞嗗浚妲稿┑顔肩Ф閳ь剝顫夊ú鏍礊婵犲洢鈧線寮撮姀鈩冩珳闂佸憡娲﹂崜娆撳绩椤撶偐鏀介柣妯虹仛閺嗏晠鏌涚€n偆鈽夐摶鐐寸箾閸℃ɑ灏紒鐘冲缁辨帞鈧綆浜炲銊╂煛鐎n亞效闁哄被鍔戦幃銏ゅ传閸曟埊缍侀弻娑氣偓锝呭閹ジ鏌熼懠顑㈠綊顢樻總绋跨倞闁挎繂鎳嶆竟鏇炩攽椤旂粨缂氶柛妯犲洨宓佹慨妞诲亾闁哄被鍊曠叅妞ゅ繐鍟崰姘渻閵堝啫鐏柣鐔叉櫊楠炲啫鈻庨幙鍐╂櫌婵炶揪绲挎灙濠殿喖閰e濠氬磼濞嗘埈妲梺瑙勭ゴ閸撴繄绮悢鑲烘棃宕ㄩ鐐蹭憾闂備胶绮幐鍝モ偓鍨浮瀹曠敻寮撮姀锛勫幈閻熸粌閰i妴鍐幢濞戞瑥浜楅梺闈涱檧婵″洨绮绘ィ鍐╃厵閻庣數枪閸撹鲸绻涢崼鐔掓垿濡甸崟顖涙櫆濠靛倸鎲¢宥囩磽娴h櫣甯涚紒璇茬墦瀹曟椽鍩€椤掍降浜滈柟鐑樺灥椤忔挳鏌℃担绋库偓鍧楀蓟濞戙垹鐒洪柛鎰典簼閸n參姊洪幐搴b槈缂佺粯锚椤繐煤椤忓嫮顦梺鑲┾拡閸撴瑧鏁妷鈺傗拺闁告縿鍎辨牎闂佺粯顨嗙划鎾愁嚕椤愶富鏁嬮柍褜鍓熼悰顔芥償閵婏箑娈熼梺闈涱槶閸庝即宕犻弽顓熲拻濞达絽鎽滅粔娲煕鐎n亷韬€规洘绮岄埥澶婎潩鏉堚晝鍘犻梻浣虹帛閸ㄥ墎婀佺紓浣筋嚙濡繈寮婚悢铏圭<婵☆垵娅i悷銊ヮ渻閵堝懏绂嬮柛瀣躬瀵鎮㈤崜鍙壭ч柟鑲╄ˉ鐎殿剟鏁愭径瀣偓鐢告煟閵忋倖娑ч悽顖氱埣閺屽秶鎷犻弻銉ュ及濡ょ姷鍋涢澶愬箖椤忓牆宸濇い鏍ㄦ皑閸濓拷
2濠电姷鏁告慨鐑藉极閹间礁纾婚柣鎰惈閸ㄥ倿鏌涢锝嗙缂佺姵澹嗙槐鎺斺偓锝庡亾缁扁晜绻涘顔荤盎閹喖姊洪崘鍙夋儓妞ゆ垵娲ㄧ划娆掔疀濞戞瑢鎷洪梺闈╁瘜閸樺ジ宕濈€n偁浜滈柕濞垮劜椤ャ垻鈧娲滈弫濠氬春閳ь剚銇勯幒鎴濐仾闁抽攱鍨块弻娑樷槈濮楀牆浼愭繝娈垮櫙缁犳垿婀佸┑鐘诧工閹冲孩绂掓潏鈹惧亾鐟欏嫭绀冩俊鐐扮矙瀵偊骞樼紒妯轰汗閻庤娲栧ú銈夌嵁濮椻偓濮婄粯鎷呴崨濠冨創濡炪倧瀵岄崹鍫曞箖濡 鏀介悗锝庝簼鏉堝牆鈹戦悙鍙夘棡闁搞劎鍠栧畷鎴﹀箻閼搁潧鏋傞梺鍛婃处閸撴盯鏁嶅鈧铏圭矙閹稿孩宕抽梺杞扮椤兘鎮伴鈧畷姗€鍩¢崘鐐カ闂佽鍑界紞鍡涘磻閹烘嚦娑㈠礃閵娿垺鏂€闂佺粯鍔栧ḿ娆撴倶閿斿墽妫柡澶庢硶鏁堝Δ鐘靛仜椤﹀灚淇婇崼鏇炲耿婵炲棙鍩堥崯搴ㄦ⒒娴g儤鍤€妞ゆ洦鍙冨畷鎴︽倷閺嶇ǹ顦靛浠嬵敇閻旇渹鍖栧┑鐐存尰閼归箖鏁冮敃鍌氱畺闁稿繘妫跨换鍡涙煕濞嗗浚妲稿┑顔兼喘閺屽秶鎷犻弻銉ュ及濡ょ姷鍋涘ú顓炵暦濠婂嫭濯撮柧蹇曟嚀楠炩偓濠电姷鏁告慨鐑姐€傞挊澹╋綁宕ㄩ弶鎴濈€梻鍌氱墛缁嬪牓寮稿澶嬬叆婵犻潧妫欐刊鍏肩箾鐏忔牗娅婇柡灞炬礃缁绘盯鎮欓浣哄絾闂備胶绮幐鍝ユ崲濮椻偓瀵鈽夐姀鐘靛姶闂佸憡鍔忛弲婵嬎囬妸褏纾藉ù锝囨焿閸忓苯顭胯椤ㄥ﹥淇婇悽绋跨妞ゆ牭绲鹃弲婵嬫⒑闂堟稓绠氶柡鍛洴瀹曟粓鏌嗗鍡忔嫼闂佸湱枪濞寸兘鍩婇弴銏$厱闁哄啠鍋撻柣鐔叉櫊閹即顢欓柨顖氫壕闁挎繂绨肩花鎾煛鐎n亪鍙勯柟顔斤耿閹瑩寮堕幋鐘卞枈濠电姰鍨奸~澶娒哄Ο鍏煎床婵炴垶鐟︾紞鍥煕閹炬瀚禒褰掓⒑閸濆嫷鍎涘ù婊呭仱閸┾偓妞ゆ帊绶¢崯蹇涙煕閻樺磭澧甸柟顔矫埞鎴犫偓锝庝簽閸樻挳姊虹涵鍛涧缂佺姵鍨规竟鏇㈠礂閼测晝顔曢梺纭呮彧缂嶄線宕ú顏呯厽闁挎繂娲﹀▍鏇犵磼鏉堛劍灏伴柟宄版噺椤︾増鎯旈妶鍥╁炊闂傚倷鑳舵灙妞ゆ垵鎳橀弫鍐Χ婢舵ɑ鏅梺鎸庣箓椤︿粙寮崱娑欑厓鐟滄粓宕滈悢鐓庢槬闁靛繆鍓濋崕鐔兼煃闁款垰浜鹃梺鍝勵儏闁帮綁寮婚悢琛″亾閻㈢櫥褰掝敁鐏炲彞绻嗛柛娆忣槹鐏忥附鎱ㄦ繝鍕笡闁瑰嘲鎳樺畷銊︾節閸屾稒鐣奸梻鍌欐祰瀹曠敻宕伴崱娑樼?闁汇垻枪閺嬩線鏌涢幇闈涙灈閸ユ挳姊洪崨濠勭焼缂佲偓娓氣偓瀵煡鎮╁畷鍥╃槇闂佹眹鍨藉ḿ褎鐗庢繝娈垮枟鑿ч柛鏂跨焸閹箖宕归銈囨嚌闂侀€炲苯澧存鐐插暙铻栭柛娑卞櫘濡啫鈹戦悙鏉戠仸闁荤喆鍎靛鎶藉醇閵夛腹鎷虹紓渚囧灡濞叉ê鈻嶉崨瀛樼厱濠电姴鍟伴幗鍐煟韫囨搩鍎旀慨濠呮缁辨帒顫滈崱妯兼殽闂備胶绮〃鍫ュ磻閵堝懐鏆︽俊銈呮媼閺佸棝鏌涚仦鍓х煂闁挎稒绮撻弻鈩冨緞婵犲嫬顣堕梺鍛婃煥濞撮鍒掓繝姘缂備焦岣块崢鎾绘⒑閼恒儍顏埶囬挊澹╃喖鍩€椤掑嫭鈷戦悹鍥b偓铏亞缂備緡鍠楅悷銉╂偩閻ゎ垬浜归柟鐑樼箖閺呮繈姊洪棃娑氬缂佺粯甯¢幆宀勬晸閿燂拷547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妞嬪海鐭嗗ù锝夋交閼板潡姊洪鈧粔鏌ュ焵椤掆偓閸婂湱绮嬮幒鏂哄亾閿濆簼绨介柨娑欑洴濮婃椽鎮烽弶搴撴寖缂備緡鍣崹鍫曞春濞戙垹绠虫俊銈勮兌閸橀亶姊洪崫鍕妞ゃ劌妫楅埢宥夊川鐎涙ḿ鍘介棅顐㈡祫缁插ジ鏌囬鐐寸厸鐎光偓鐎n剙鍩岄柧缁樼墵閹鏁愭惔鈥茬盎濡炪倕楠忛幏锟�4濠电姷鏁告慨鐑藉极閹间礁纾婚柣鎰惈閸ㄥ倿鏌涢锝嗙缂佺姵澹嗙槐鎺斺偓锝庡亾缁扁晜绻涘顔荤凹闁哄懏鐓¢弻娑㈠Ψ閵忊剝鐝栧銈忓瘜閸ㄨ泛顫忓ú顏呭仭闂侇叏绠戝▓鍫曟⒑缁嬫鍎戦柛鐘崇墵瀹曟椽濮€閵堝懐鐫勯梺閫炲苯澧村┑锛勬暬瀹曠喖顢欓崜褎婢戦梻浣筋潐閸庢娊顢氶鈶哄洭鏌嗗鍡忔嫼缂備礁顑嗛娆撳磿閹扮増鐓欓柣鐔哄閹兼劙鏌i敐鍛Щ妞ゎ偅绮撻崺鈧い鎺戝閳ь兛绶氬顕€宕煎┑鍡氣偓鍨攽鎺抽崐鏇㈠疮椤愶妇宓侀柟鎵閳锋帡鏌涚仦鍓ф噮妞わ讣绠撻弻娑橆潩椤掑鍓板銈庡幖閻忔繈锝炲⿰鍫濈劦妞ゆ巻鍋撻柣锝囧厴椤㈡盯鎮滈崱妯绘珖闂備線娼х换鍫ュ垂閸濆嫧鏋斿Δ锝呭暞閳锋垿姊婚崼鐔剁繁婵$嫏鍐f斀闁炽儴娅曢崰姗€鏌涢埞鍨伈鐎殿噮鍣e畷濂告偄閸濆嫬绠ラ梻鍌欒兌椤㈠﹪锝炴径鎰闁哄洢鍨洪崕宥嗙箾瀹割喕绨奸柣鎾跺枛閺岋綁寮崼鐔告殸闁荤姵鍔х槐鏇犳閹烘挻缍囬柕濞垮劤閻熸煡鎮楅崹顐g凡閻庢凹鍣i崺鈧い鎺戯功缁夐潧霉濠婂懎浠︾紒鍌涘浮閹剝鎯斿Ο缁樻澑闂備胶绮崝妯衡枖濞戞碍顫曢柨鏇炲€归悡鏇熶繆閵堝懎顏柣婵愪簻鑿愰柛銉戝秴濮涢梺閫炲苯澧紒瀣笩閹筋偅绻濆▓鍨仭闁瑰憡濞婇獮鍐ㄧ暋閹佃櫕鐎诲┑鐐叉閸ㄧ敻宕虹仦鍓х閻庢稒岣块惌鎺旂磼閻樺磭澧电€殿喛顕ч埥澶愬閻樼數鏉搁梻浣呵圭换鎰板箺濠婂牆鏋侀柡宥庡幗閳锋垹绱掗娑欑婵炲懏姊荤槐鎺旂磼濡偐鐤勯悗娈垮枦椤曆囧煡婢跺ň鍫柛娑卞灡濠㈡垿姊绘担鐟邦嚋缂佽鍊块獮濠冩償椤帞绋忛梺鍐叉惈閹冲繘鍩涢幋锔界厱婵炴垶锕崝鐔兼煙閾忣偅绀堢紒杈ㄥ笚濞煎繘濡搁敂缁㈡Ч婵°倗濮烽崑娑氭崲濮椻偓楠炲啴鍩¢崘鈺佺彴闂佽偐鈷堥崜锕傚疮鐎n喗鈷掑ù锝呮啞閸熺偛銆掑顓ф疁鐎规洖缍婇獮搴ㄥ礈閸喗鍠橀柛鈺嬬節瀹曘劑顢欑憴鍕伖闂備浇宕甸崑鐐电矙閸儱鐒垫い鎺嗗亾闁告ɑ鐗楃粩鐔煎即閵忊檧鎷绘繛杈剧到閹诧紕鎷归敓鐘插嚑妞ゅ繐妫涚壕濂告煏婵炲灝濡煎ù婊冩贡缁辨帡顢氶崨顓炵閻庡灚婢樼€氫即鐛崶顒夋晣闁绘ɑ褰冪粻濠氭⒒閸屾瑧顦﹂柟纰卞亞閳ь剚鍑归崜娑㈠箲閵忋倕绠抽柡鍐ㄦ搐灏忛梻浣告贡鏋紒銊у劋缁傚秴饪伴崼鐔哄幐闂佹悶鍎洪悡渚€顢旈崼鐔封偓鍫曟煠绾板崬鍘撮柛瀣尭閳绘捇宕归鐣屽蒋闂備胶枪椤戝懘鏁冮妶澶樻晪闁挎繂娲﹀畷澶愭偠濞戞帒澧查柣搴☆煼濮婅櫣鎷犻垾宕団偓濠氭煕韫囧骸瀚庨柛濠冪箓椤繒绱掑Ο璇差€撻梺鑽ゅ枛閸嬪﹪宕电€n剛纾藉ù锝呭閸庢劙鏌涢妸銊ュ姷婵☆偆鍠庨—鍐Χ閸℃ê钄奸梺鎼炲妼缂嶅﹪骞冮悙鍝勫瀭妞ゆ劗濮崇花濠氭⒑閸︻厼鍔嬮柛鈺侊躬瀵劍绻濆顓炩偓鍨叏濡厧浜鹃悗姘炬嫹40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瑰瀣捣閻棗銆掑锝呬壕闁芥ɑ绻冮妵鍕冀閵娧呯厒闂佹椿鍘介幐楣冨焵椤掑喚娼愭繛鍙夌墪鐓ら柕濞у懍绗夐梺鍝勫暙閻楀﹪鎮″▎鎾寸厵妞ゆ牕妫楅懟顖氣枔閸洘鈷戠€规洖娲ㄧ敮娑欐叏婵犲倻绉烘鐐茬墦婵℃悂濡烽钘夌紦闂備線鈧偛鑻晶鐗堢箾閹寸姵鏆鐐寸墬閹峰懘宕ㄦ繝鍕ㄥ亾椤掑嫭鐓熼幖鎼灣缁夐潧霉濠婂啰鍩i柟顔哄灲瀹曞崬鈽夊▎蹇庡寲闂備焦鎮堕崕鑽ゅ緤濞差亜纾婚柟鎹愵嚙缁€鍌炴煕濞戝崬寮炬俊顐g矌缁辨捇宕掑顑藉亾瀹勬噴褰掑炊閵婏絼绮撻梺褰掓?閻掞箓宕戦敓鐘崇厓闁告繂瀚崳褰掓煢閸愵亜鏋旈柍褜鍓欓崢婊堝磻閹剧粯鐓曢柡鍥ュ妼娴滅偞銇勯幘瀛樸仢婵﹥妞介獮鎰償閿濆洨鏆ゆ繝鐢靛仩鐏忔瑦绻涢埀顒傗偓瑙勬礃閸ㄥ潡鐛Ο鑲╃<婵☆垵顕ч崝鎺楁⒑閼姐倕鏋戦柣鐔村劤閳ь剚鍑归崜鐔风暦閵忥絻浜归柟鐑樻尨閹锋椽姊洪崨濠勭畵閻庢凹鍘奸蹇撯攽鐎n偆鍘遍柟鍏肩暘閸ㄥ綊鎮橀埡鍌欑箚闁告瑥顦慨鍥殰椤忓啫宓嗙€规洖銈搁幃銏ゅ传閸曨偄顩梻鍌氬€烽懗鍓佹兜閸洖绀堟繝闈涙灩濞差亜鍐€妞ゆ劑鍎卞皬缂傚倷绶¢崑鍕偓娈垮墴濮婂宕掑顑藉亾妞嬪孩顐芥慨姗嗗厳缂傛氨鎲稿鍫罕闂備礁鎼崯顐﹀磹婵犳碍鍎楅柛鈩冾樅瑜版帗鏅查柛顐亜濞堟瑩姊洪懡銈呮瀾閻庢艾鐗撳顕€宕煎┑鍡欑崺婵$偑鍊栧Λ渚€锝炴径灞稿亾閸偆澧垫慨濠勭帛閹峰懘宕ㄦ繝鍌涙畼濠电偞鎸荤喊宥夈€冩繝鍌滄殾闁靛繈鍊栫€电姴顭跨捄鐑橆棡闁诲孩妞介幃妤呭礂婢跺﹣澹曢梻浣告啞濞诧箓宕滃☉銏犲偍闂侇剙绉甸埛鎴︽煕濠靛棗顏╅柡鍡欏仱閺岀喓绮欓崹顔规寖婵犮垼顫夊ú鐔肩嵁閹邦厽鍎熸繛鎴烆殘閻╁酣姊绘笟鈧ḿ褎顨ヨ箛鏇燁潟闁哄洠鍋撻埀顒€鍊块幊鐘活敆閸屾粣绱查梻浣告惈閸燁偊宕愰幖浣稿嚑婵炴垶鐟f禍婊堟煏韫囧﹤澧茬紒鈧€n喗鐓欐い鏃囶潐濞呭﹥銇勯姀鈩冪闁挎繄鍋ら、姗€鎮滈崱姗嗘%婵犵數濮烽弫鎼佸磻閻樿绠垫い蹇撴缁€濠囨煃瑜滈崜姘跺Φ閸曨垼鏁冮柕蹇婃櫆閳诲牓姊虹拠鈥虫珯缂佺粯绻堝畷娲焵椤掍降浜滈柟鐑樺灥椤忣亪鏌嶉柨瀣诞闁哄本绋撴禒锕傚箲閹邦剦妫熼梻渚€鈧偛鑻崢鍝ョ磼椤旂晫鎳囬柕鍡曠閳诲酣骞囬鍓ф闂備礁鎲″ú锕傚礈閿曗偓宀e潡鎮㈤崗灏栨嫼闂佸憡鎸昏ぐ鍐╃濠靛洨绠鹃柛娆忣槺婢ц京绱掗鍨惞缂佽鲸甯掕灒闂傗偓閹邦喚娉块梻鍌欐祰椤鐣峰Ο琛℃灃婵炴垯鍩勯弫浣衡偓鍏夊亾闁告洦鍓涢崢鍛婄箾鏉堝墽鍒板鐟帮躬瀹曟洝绠涢弬璁崇盎濡炪倖鎸撮崜婵堟兜閸洘鐓欏瀣閳诲牓鏌涢妸鈺冪暫鐎规洘顨婂畷銊╊敍濞戞ḿ妯嗛梻鍌氬€搁崐椋庢濮樿泛鐒垫い鎺戝€告禒婊堟煠濞茶鐏︾€规洏鍨介獮鏍ㄦ媴閸︻厼骞橀梻浣告啞閸旀ḿ浜稿▎鎾虫槬闁挎繂鎳夐弨浠嬫煥濞戞ê顏柡鍡╁墴閺岀喖顢欓悾灞惧櫚閻庢鍠栭悥濂哥嵁鐎n噮鏁囬柣鎰儗閸熷本绻濋悽闈浶fい鏃€鐗犲畷鏉课旈崨顔芥珖闂佸啿鎼幊搴g矆閸屾稓绠鹃柟瀵稿仧椤e弶銇勯锝嗙闁哄被鍔岄埞鎴﹀幢濡桨鐥柣鐔哥矌婢ф鏁Δ鍛柧闁哄被鍎查悡鏇㈡煃閳轰礁鏆熼柟鍐叉嚇閺岋綁骞橀崘娴嬪亾閹间讲鈧棃宕橀鍢壯囨煕閹扳晛濡垮ù鐘插⒔缁辨帡鎮欓浣哄嚒缂備礁顦晶搴ㄥ礆閹烘鐓涢柛娑卞枛娴滄粎绱掗悙顒€顎滃瀛樻倐瀵彃鈹戠€n偀鎷洪梻鍌氱墛缁嬫挻鏅堕弴鐔虹閻犲泧鍛殼濡ょ姷鍋涘Λ婵嬪极閹邦厼绶為悗锛卞嫬顏归梻鍌欑濠€杈ㄧ仚濠电偛顕崗姗€宕洪妷锕€绶為悗锝冨妺缁ㄥ姊洪幐搴㈩梿妞ゆ泦鍐惧殨妞ゆ洍鍋撻柡灞剧洴閸╃偤骞嗚婢规洖鈹戦敍鍕杭闁稿﹥鐗滈弫顕€骞掑Δ浣规珖闂侀潧锛忛埀顒勫磻閹炬剚娼╅柣鎰靛墮椤忥拷28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瑰瀣椤愪粙鏌ㄩ悢鍝勑㈢痪鎹愵嚙椤潡鎳滈棃娑樞曢梺杞扮椤戝洭骞夐幖浣哥睄闁割偁鍨圭粊锕傛⒑閸涘﹤濮﹂柛鐘崇墱缁粯绻濆顓犲幈闂佽宕樼亸娆戠玻閺冨牊鐓冮柣鐔稿缁犺尙绱掔紒妯肩疄濠殿喒鍋撻梺鎸庣箓濡盯濡撮幇顑╂柨螖婵犱胶鍑归梺鍦归崯鍧楁偩瀹勬壋鏀介悗锝庝簻缁愭盯鏌f惔銏⑩姇瀹€锝呮健瀹曘垽鏌嗗鍡忔嫼闂佸憡绻傜€氼剟寮虫繝鍥ㄧ厱閻庯綆鍋呯亸鐢电磼鏉堛劌绗ч柍褜鍓ㄧ紞鍡涘磻閸涱厾鏆︾€光偓閳ь剟鍩€椤掍緡鍟忛柛锝庡櫍瀹曟垶绻濋崶褏鐣烘繛瀵稿Т椤戝懘宕归崒娑栦簻闁规壋鏅涢悘鈺傤殽閻愭潙鐏存慨濠勭帛閹峰懘宕ㄦ繝鍐ㄥ壍婵犵數鍋犻婊呯不閹达讣缍栨繝闈涱儏鎯熼梺鍐叉惈閸婂憡绂掗銏♀拺閻庡湱濮甸妴鍐偣娴g懓绲婚崡閬嶆煕椤愮姴鍔滈柣鎾寸懇閺岋綁骞囬棃娑橆潽缂傚倸绉甸崹鍧楀蓟閻旂厧绀傞柛蹇曞帶閳ь剚鍔欓弻锛勪沪閻e睗銉︺亜瑜岀欢姘跺蓟濞戙垹绠婚柛妤冨仜椤洤螖閻橀潧浠滅紒缁橈耿瀵偊骞樼紒妯绘闂佽法鍣﹂幏锟�1130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瑰瀣捣閻棗銆掑锝呬壕闁芥ɑ绻冮妵鍕冀閵娧呯厒闂佹椿鍘介幑鍥蓟濞戙垹绠婚柤纰卞墻濡差噣姊洪幖鐐插缂佽鐗撳濠氬Ω閳哄倸浜滈梺鍛婄箓鐎氬懘濮€閵忋垻锛滈梺閫炲苯澧寸€规洘甯¢幃娆戔偓鐢登归獮鍫熺節閻㈤潧浠﹂柛銊ョ埣閺佸啴顢曢敃鈧紒鈺冪磽娴h疮缂氱紒鐘荤畺閺屾盯顢曢敐鍥╃暭闂佺粯甯楅幃鍌炲蓟閿涘嫪娌紒瀣仢閳峰鎮楅崹顐g凡閻庢凹鍣i崺鈧い鎺戯功缁夐潧霉濠婂嫮鐭掗柨婵堝仱瀹曞爼顢楁担鍙夊闂傚倷绶¢崑鍡涘磻濞戙垺鍤愭い鏍ㄧ⊕濞呯姵銇勯弴妤€浜鹃梺鍝勬湰缁嬫帞鎹㈠┑瀣妞ゆ巻鍋撴繛鍫濈焸閺屟囨嚒閵堝懍妲愰梺鍝勬湰濞茬喎鐣烽悡搴樻斀闁搞儜灞拘熸繝鐢靛У椤旀牠宕规导鏉懳ч柟闂寸閽冪喖鏌ㄥ┑鍡╂Ц缂佺媴缍侀弻锝堢疀閺冣偓閵囩喎霉濠婂嫮绠樼紒顔碱儏椤撳吋寰勬繝鍥ф暪闂備礁鎼ú銊╁窗閹捐鍌ㄩ柟闂寸劍閳锋垿鏌涘☉姗堟敾缂佲偓鐎n偆绠惧ù锝呭暱濞诧箓宕愰崼鏇熺叆婵犻潧妫欓ˉ鐘电磼閳锯偓閸嬫捇姊绘笟鈧埀顒傚仜閼活垱鏅堕幘顔界厱闁宠桨绀侀顓犫偓瑙勬礃宀e潡骞戦崟顖毼╃憸蹇涘储椤掆偓閳规垿鎮╁▓鎸庢瘜濠碘剝褰冮幊妯虹暦瑜版帗顥堟繛鎴炵濞堥箖姊婚崒姘卞濞撴碍顨婂畷顖炲川椤斿墽鐦堥梻鍌氱墛缁嬫挻鏅堕姀銏㈡/闁硅鍔栭ˉ澶愭婢舵劖鐓ユ繝闈涙椤曟氨鎲搁悧鍫濈瑨婵鐓¢弻锟犲礃閵娧冾杸闂佺粯鎸搁崯浼村箟缁嬪簱鍫柛顐g箘椤ρ冣攽閻愭潙鐏︾痪鏉跨Ч椤㈡洟鎳為妷锕€寮垮┑鈽嗗灥濞夋洟宕奸鍫熺厓鐟滄粓宕滃▎鎾崇9闁秆勵殔缁犵娀鏌i幇顒佹儓閸烆垶姊洪幐搴㈢5闁稿鎹囬弻娑㈠棘閹稿骸娈楀┑顔硷龚濞咃綁骞夐幘顔肩妞ゆ劑鍨硅闂傚倷绀侀幗婊堝窗鎼粹檪缂氶柨鐔哄Т缁犳牠鏌ㄩ悢鍝勑㈤柛妤佸▕閺岋綁骞囬鍌傦綁鏌i埡濠傜仸妤犵偛鍟抽ˇ鍦偓瑙勬礀閵堟悂銆佸Δ鍛劦妞ゆ帒瀚惌妤呮煛閸モ晛啸缁炬崘妫勯湁闁挎繂瀚惌娆撴煕濠靛﹥顏犵紒杈ㄥ笧閹风娀骞撻幒鎾搭唲閻庡厜鍋撻柨婵嗙墛绾爼鏌熸搴♀枅鐎规洩缍佸畷鎺戔堪閸愨晝浜栫紓鍌欐祰妞村摜鏁幒鏇犱航闂備胶绮崹闈浢洪妸鈺傚仼閺夊牄鍔婃禍婊勩亜閹绢垰澧茬痪顓炵埣閺岀喖鎮烽弶娆句純闂佸湱鍘х紞濠傜暦濠婂牆绠涢柛鎾茶兌閿涚喓绱撴担浠嬪摵閻㈩垽绻濆畷瑙勩偅閸愩劎顦ㄩ悗鐟板閸犳洜妲愰弮鍫熺厽閹兼番鍩勯崯蹇涙煕閿濆骸娅嶇€规洘鍨垮畷鐔碱敍濮樺崬骞掗梺鐟板悑閻n亪宕濆畝鈧划璇测槈濞嗗秳绨婚梺瑙勫礃濞夋稑鏆╅梻浣哥枃椤曆囨儗閸屾凹娼栫紓浣股戞刊鎾煟閻旂厧浜伴柛銈咁儑缁辨挻鎷呴崜鎻掑壉闂佹悶鍔屾晶搴g磽閹惧顩烽悗锝庝簽閻嫰姊虹粙鎸庢拱缂侇喖鑻悾鐑藉Ψ閳哄倻鍘介柟鍏肩暘閸ㄥ鍩婇弴鐐垫殕闁挎繂鎳忛崑銉╂煕閳瑰灝鐏茬€殿噮鍣e畷濂告偄閸濆嫬绠哄┑鐘愁問閸犳鏁冮埡鍛婵ǹ顔愮紞鏍ㄧ節閺囩偛鏆炵紒缁樼箞閹粙妫冨☉妤佸媰婵犵數鍋涢崥瀣偡閳轰胶鏆﹂柕澹偓閸嬫捇鏁愭惔鈩冪亶闂佹悶鍊曢懟顖濈亙闂佹寧绻傞幊搴ㄥ汲濞嗘垹纾奸柣姗€娼ч弸娑㈡煛瀹€鈧崰鏍嵁閸℃稒鍋嬮柛顐亝椤ュ姊婚崒娆愮グ闁跨喆鍎靛畷鎰攽鐎n亣鎽曞┑鐐村灟閸ㄧ懓鏁梻浣烘嚀閻°劎鎹㈤崒鐐叉辈闁靛緵棰佺盎闂佸搫鍊归娆徫i幖浣圭厓閻熸瑥瀚悘鎾煙椤旇娅呴棁澶愭倵閿濆骸浜剧紒杈ㄥ哺濮婄粯绗熼埀顒€岣胯閹囧幢濞戞ḿ鐤囬柟鍏肩暘閸斿矂宕欓悩宕囩闁糕剝蓱鐏忎即鏌嶉柨瀣伌闁诡喖缍婂畷鍫曟晲閸屾矮澹曢梺鎯ф禋閸嬪棙绂嶉弽顓熲拻濞达絽鎲¢崯鐐烘煛鐏炶濡芥い銊e劦楠炴牗鎷呴崫銉ュ箳闂備浇顫夊畷姗€顢氳缁鏁愭径瀣弳闂佸搫鍟崐濠氬箺閸屾稒鍙忓┑鐘插€归崑銉︽叏婵犲啯銇濋柡灞芥嚇閹瑩鎳犵捄渚純濠电姭鎷冪仦鑺ョ彎閻庢鍣崑濠傜暦婵傜ǹ唯闁挎梹鍎抽獮鍫ユ⒑鐠囪尙绠抽柛瀣〒閺侇噣宕崟鍨兊闁荤娀缂氬▍锝夋晬濞戙垺鈷戦柣鐔告緲閳锋梻绱掗鍛仸鐎殿喗鐓¢獮鏍ㄦ媴閸︻厼寮抽梻浣虹帛濞叉牠宕愰崷顓涘亾濮樼偓瀚�
序号 病证 辩证 分型 临床表现 治法 代表方
1 感冒 风寒束表 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疼,鼻塞声重,或鼻痒喷嚏,时流清涕,咽痒,咳嗽,咳痰稀薄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浮紧。 辛温解表 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
风热犯表 身热较著,微恶风,汗泄不畅,头胀痛,面赤,咳嗽,痰黏或黄,咽燥,或咽喉乳蛾红肿疼痛,鼻塞,流黄浊涕,口干欲饮,舌苔薄白微黄,舌边尖红,脉浮数。 辛凉解表 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
暑湿伤表 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咳嗽痰黏,鼻流浊涕,心烦口渴,或口中黏腻,渴不多饮,胸闷脘痞,泛恶,腹胀,大便或溏,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 清暑祛湿解表 新加香薷饮/鸡苏散、藿香正气散
气虚感冒 恶寒较甚,发热,无汗,头痛身楚,咳嗽,痰白,咳痰无力,平素神疲体弱,气短懒言,反复易感,舌淡苔白,脉浮而无力。 益气解表 参苏饮/玉屏风散(表虚自汗,易受风邪)
阴虚感冒 身热,微恶风寒,少汗,头昏,心烦,口干,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 滋阴解表 加减葳蕤汤
2 咳嗽 外感咳嗽 风寒袭肺 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或见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三拗汤合止嗽散
风热犯肺 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喉燥咽痛,咳痰不爽,痰黏稠或黄,咳时汗出,常伴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身楚,或见恶风,身热等表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桑菊饮
风燥伤肺 干咳,连声作呛,喉痒,咽喉干痛,唇鼻干燥,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咯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口干,初起或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舌质红干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小数。 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桑杏汤(温燥)或杏苏散(凉燥)
内伤咳嗽 痰湿蕴肺 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因痰而嗽,痰出咳平,痰黏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每于早晨或食后则咳甚痰多,进甘甜油腻食物加重,胸闷脘痞,呕恶食少,体倦,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象濡滑。 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六君子丸(症情平稳后)
痰热郁肺 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质黏厚或稠黄,咯吐不爽,或有热腥味,或咯血痰,胸胁胀满,咳时引痛,面赤,或有身热,口干而黏,欲饮水,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滑数。 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清金化痰汤
肝火犯肺 上气咳逆阵作,咳时面赤,咽干口苦,常感痰滞咽喉而咯之难出,量少质黏,或如絮条,胸胁胀痛,咳时引痛,症状可随情绪波动而增减,舌红或舌边红,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清肺泻肝,顺气降火。 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
序号 病证 辩证 分型 临床表现 治法 代表方
2 咳嗽 内伤咳嗽 肺阴亏耗 干咳,咳声短促,痰少黏白,或痰中带血丝,或声音逐渐嘶哑,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热,颧红,盗汗,日渐消瘦,神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滋阴润肺,止咳化痰。 沙参麦冬汤
3 哮病 发作期 冷哮 喉中哮鸣如水鸡声,呼吸急促,喘憋气逆,胸膈满闷如塞,咳不甚,痰少咯吐不爽,色白而多泡沫,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形寒怕冷,天冷或受寒易发,面色青晦,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 宣肺散寒,化痰平喘。 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表寒里饮)、苏子降气汤(阴盛阳虚,上实下虚喘证)
热哮 喉中痰鸣如吼,喘而气粗息涌,胸高胁胀,咳呛阵作,咳痰色黄或白,黏浊稠厚,排吐不利,口苦,口渴喜饮,汗出,面赤,或有身热,甚至有好发于夏季者,舌苔黄腻,质红,脉滑数或弦滑。 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麦冬汤(病久热盛伤阴)、三子养亲汤(痰气壅实)
寒包热哮 喉中哮鸣有声,胸膈烦闷,呼吸急促,喘咳气逆,咳痰不爽,痰黏色黄,或黄白相兼,烦躁,发热,恶寒,无汗,身痛,口干欲饮,大便偏干,舌苔白腻罩黄,舌尖边红,脉弦紧。 解表散寒,清化痰热。 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
风痰哮 喉中痰涎壅盛,声如拽锯,或鸣声如吹哨笛,喘急胸满,但坐不得卧,咳痰黏腻难出,或为白色泡沫痰液,无明显寒热倾向,面色青黯,起病多急,常倏忽来去,发前自觉鼻、咽、眼、耳发痒,喷嚏,鼻塞,流涕,胸部憋塞,随之迅即发作,舌苔厚浊,脉滑实。 祛风涤痰,降气平喘。 三子养亲汤
虚哮 喉中哮鸣如鼾,声低,气短息促,动则喘甚,发作频繁,甚则持续喘哮,口唇、爪甲青紫,咳痰无力,痰涎清稀或质黏起沫,面色苍白或颧红唇紫,口不渴或咽干口渴,形寒肢冷或烦热,舌质淡或偏红,或紫黯,脉沉细或细数。 补肺纳肾,降气化痰。 平喘固本汤
喘脱危证 哮病反复久发,喘息鼻扇,张口抬肩,气短息促,烦躁,昏蒙,面青,四肢厥冷,汗出如油,脉细数不清,或浮大无根,舌质青黯,苔腻或滑。 补肺纳肾,扶正固脱。 回阳救急汤合生脉饮
缓解期 肺脾气虚 气短声低,喉中时有轻度哮鸣,痰多质稀,色白,自汗,怕风,常易感冒,倦怠无力,食少便溏,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健脾益气,补土生金。 六君子汤
肺肾两虚 短气息促,动则为甚,吸气不利,咳痰质黏起沫,脑转耳鸣,腰酸腿软,心慌,不耐劳累。或五心烦热,颧红,口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或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舌苔淡白,质胖,脉沉细。 补肺益肾 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
4 喘证 实喘 风寒壅肺 喘息咳逆,呼吸急促,胸部胀闷,痰多稀薄而带泡沫,色白质黏,常有头痛,恶寒,或有发热,口不渴,无汗,苔薄白而滑,脉浮紧。 宣肺散寒 麻黄汤合华盖散/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得汗而喘不平)、小青龙汤(表寒里饮,痰液清稀多泡沫)
表寒肺热 喘逆上气,胸胀或痛,息粗,鼻扇,咳而不爽,吐痰稠粘,伴形寒,身热,烦闷,身痛,有汗或无汗,口渴,苔薄白或罩黄,舌边红,脉浮数或滑。 解表清里,化痰平喘。 麻杏石甘汤
序号 病证 辩证 分型 临床表现 治法 代表方
4 喘证 实喘 痰热郁肺 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多质黏色黄,或夹有血色,伴胸中烦闷,身热,有汗,口渴而喜冷饮,面赤,咽干,小便赤涩,大便或秘,舌质红,舌苔薄黄或腻,脉滑数。 清热化痰,宣肺平喘。 桑白皮汤
痰浊阻肺 喘而胸满闷塞,甚则胸盈仰息,咳嗽,痰多黏腻色白,咯吐不利,兼有呕恶,食少,口黏不渴,舌苔白腻,脉象滑或濡。 祛痰降逆,宣肺平喘。 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肺气郁痹 每遇情志刺激而诱发,发时突然呼吸短促,息粗气憋,胸闷胸痛,咽中如窒,但喉中痰鸣不著,或无痰声。平素常多忧思抑郁,失眠,心悸。苔薄,脉弦。 开郁降气平喘 五磨饮子
虚喘 肺气虚耗 喘促短气,气怯声低,喉有鼾声,咳声低弱,痰吐稀薄,自汗畏风,或见咳呛,痰少质黏,烦热而渴,咽喉不利,面颧潮红,舌质淡红或有苔剥,脉软弱或细数。 补肺益气养阴 生脉散合补肺汤/补中益气汤(中气虚弱,肺脾同病)
肾虚不纳 喘促日久,动则喘甚,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形瘦神惫,跗肿,汗出肢冷,面青唇紫,舌淡苔白或黑而润滑,脉微细或沉弱;或见喘咳,面红烦躁,口咽干燥,足冷,汗出如油,舌红少津,脉细数。 补肾纳气 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肾阴虚)、苏子降气汤(上实下虚喘咳)、真武汤(阳虚水泛)
正虚喘脱 喘逆剧甚,张口抬肩,鼻扇气促,端坐不能平卧,稍动则咳喘欲绝,或有痰鸣,心慌动悸,烦躁不安,面青唇紫,汗出如珠,肢冷,脉浮大无根,或见歇止,或模糊不清。 扶阳固脱,镇摄肾气。 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
5 肺痈 初期 恶寒发热,咳嗽,咯白色黏痰,痰量日益增多,胸痛,咳则痛甚,呼吸不利,口干鼻燥,舌苔薄黄,脉浮数而滑。 疏风散热,清肺化痰。 银翘散
成痈期 身热转甚,时时振寒,继则壮热,汗出烦躁,咳嗽气急,胸满作痛,转侧不利,咳吐浊痰,呈黄绿色,自觉喉间有腥味,口干咽燥,舌苔黄腻,脉滑数。 清肺解毒,化瘀消痈。 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犀黄丸(热毒瘀结,咯脓浊痰,腥臭味严重)
溃脓期 咳吐大量脓痰,或如米粥,或痰血相兼,腥臭异常,有时咯血,胸中烦满而痛,甚则气喘不能卧,身热面赤,烦渴喜饮,舌苔黄腻,舌质红,脉滑数或数实。 排脓解毒 加味桔梗汤/桔梗白散(胸部胀满,喘不得卧,大便秘结)
恢复期 身热渐退,咳嗽减轻,卡吐浓痰渐少,臭味亦淡,痰液转为清稀,精神渐振,食纳好转。或有胸胁隐痛,难以平卧,气短,自汗盗汗,低烧,午后潮热,心烦,口燥咽干,面色无华,形体消瘦,精神萎靡,舌质红或淡红,苔薄,脉细或细数无力。或见咳嗽,咯吐脓血痰日久不净,或痰液一度清稀而复转臭浊,病情时轻时重,迁延不愈。 清养补肺 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
序号 病证 辩证 分型 临床表现 治法 代表方
6 肺痨 初期 肺阴亏损 干咳,咳声短促,或咯少量黏痰,或痰中带有血丝,色鲜红,胸部隐隐闷痛,午后自觉手足心热,或见少量盗汗,皮肤干灼,口干咽燥,疲倦乏力,纳食不香,苔薄白,边尖红,脉细数。 滋阴润肺 月华丸
中期 虚火灼肺 呛咳气急,痰少质黏,或吐痰黄稠量多,时时咯血,血色鲜红,混有泡沫痰涎,午后潮热,骨蒸,五心烦热,颧红,盗汗量多,口渴心烦,失眠,性情急躁易怒,或胸胁掣痛,男子可见遗精,女子月经不调,形体日益消瘦,舌干而红,苔薄黄而剥,脉细数。 滋阴降火 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
中后期 气阴耗伤 咳嗽无力,气短声低,咳痰清稀色白,量较多,偶或夹血,或咯血,血色淡红,午后潮热,伴有畏风,怕冷,自汗与盗汗可并见,纳少神疲,便溏,面色晄白,颧红,舌质光淡,边有齿印,苔薄,脉细弱而数。 益气养阴 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
晚期 阴阳虚损 咳逆喘息,少气,咳痰色白有沫,或夹血丝,血色暗淡,潮热,自汗,盗汗,声嘶或失音,面浮肢肿,心慌,唇紫,肢冷,形寒,或见五更泄泻,口舌生糜,大肉尽脱,男子遗精阳痿,女子经闭,苔黄而剥,舌质光淡隐紫,少津,脉微细而数,或虚大无力。 滋阴补阳 补天大造丸
7 肺胀 痰浊壅肺 胸膺满闷,短气喘息,稍劳即著,咳嗽痰多,色白黏腻或呈泡沫,畏风易汗,脘痞纳少,倦怠乏力,舌暗,苔薄腻或浊腻,脉小滑。 化痰降气,健脾益肺。 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小青龙汤(表寒里饮)、小青龙加石膏汤(饮郁化热,烦躁而喘,脉浮)
痰热郁肺 咳逆,喘息气粗,胸满,烦躁,目胀睛突,痰黄或白,黏稠难咯,或伴身热,微恶寒,有汗不多,口渴欲饮,溲赤,便干,舌边尖红,苔黄或黄腻,脉数或滑数。 清肺化痰,降逆平喘。 越婢加半夏汤或桑白皮汤
痰蒙神窍 神志恍惚,表情淡漠,谵妄,烦躁不安,撮空理线,嗜睡,甚则昏迷,或伴肢体瞤动,抽搐,咳逆喘促,咳痰不爽,苔白腻或黄腻,舌质暗红或淡紫,脉细滑数。 涤痰、开窍、息风 涤痰汤、安宫牛黄丸、至宝丹
肺肾气虚 呼吸浅短难续,声低气怯,甚则张口抬肩,倚息不能平卧,咳嗽,痰白如沫,咯吐不利,胸闷心慌,形寒汗出,或腰膝酸软,小便清长,或尿有余沥,舌淡或黯紫,脉沉细数无力,或有结代。 补肺纳肾,降气平喘。 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参附汤送服蛤蚧粉或黑锡丹(喘脱危象者)、皱肺丸(病情稳定后)
阳虚水泛 心悸,喘咳,咳痰清稀,面浮,下肢浮肿,甚则一身悉肿,腹部胀满有水,脘痞,纳差,尿少,怕冷,面唇青紫,苔白滑,舌胖质黯,脉沉细。 温肾健脾,化饮利水。 真武汤合五苓散
8 肺痿 虚热 咳吐浊唾涎沫,其质较黏稠,或咳痰带血,咳声不扬,甚则音嗄,气急喘促,口渴咽燥,午后潮热,形体消瘦,皮毛干枯,舌红而干,脉虚数。 滋阴清热,润肺生津。 麦门冬汤合清燥救肺汤
序号 病证 辩证 分型 临床表现 治法 代表方
8 肺痿 虚寒 咯吐涎沫,其质清稀量多,不渴,短气不足以息,头眩,神疲乏力,食少,形寒,小便数,或遗尿,舌质淡,脉虚弱。 温肺益气 甘草干姜汤或生姜甘草汤
9 心悸 虚证 心虚胆怯 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不寐多梦而易惊醒,恶闻声响,食少纳呆,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 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安神定志丸、平补镇心丹/黄连温胆汤(痰热内扰)
心血不足 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面色无华,倦怠乏力,纳呆食少,舌淡红,脉细弱。 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归脾汤
阴虚火旺 心悸易惊,心烦失眠,五心烦热,口干,盗汗,思虑劳心则症状加重,伴耳鸣腰酸,头晕目眩,急躁易怒,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脉象细数。 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知柏地黄丸(相火妄动)
心阳不振 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尤甚,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象虚弱或沉细无力。 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
水饮凌心 心悸眩晕,胸闷痞满,渴不欲饮,小便短少,或下肢浮肿,形寒肢冷,伴恶心,欲吐,流涎,舌淡胖,苔白滑,脉象弦滑或沉细而滑。 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 苓桂术甘汤/真武汤(阳虚水泛)
实证 瘀阻心脉 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痛时作,痛如针刺,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或代。 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桃仁红花煎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痰火扰心 心悸时发时止,受惊易作,胸闷烦躁,失眠多梦,口干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黄连温胆汤
10 胸痹 标实 心血瘀阻 心胸疼痛,如刺如绞,痛有定处,入夜为甚,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痛引肩背,伴有胸闷,日久不愈,可因暴怒、劳累而加重,舌质紫暗,有瘀斑,苔薄,脉弦涩。 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血府逐瘀汤/丹参饮(血瘀轻证)
气滞心胸 心胸满闷,隐痛阵发,痛有定处,时欲太息,遇情志不遂时容易诱发或加重,或兼有脘宇胀闷,得嗳气或矢气则舒,苔薄或薄腻,脉细弦。 疏肝理气,活血通络。 柴胡疏肝散
痰浊闭阻 胸闷重而心微痛,痰多气短,肢体沉重,形体肥胖,遇阴雨天而易发作或加重,伴有倦怠乏力,纳呆便溏,咯吐痰涎,舌体胖大且边有齿痕,苔浊腻或白滑,脉滑。 通阳泄浊,豁痰宣痹。 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
寒凝心脉 卒然心痛如绞,心痛彻背,喘不得卧,多因气候骤冷或骤感风寒而发病或加重,伴形寒,甚则手足不温,冷汗自出,胸闷气短,心悸,面色苍白,苔薄白,脉沉紧或沉细。 辛温散寒,宣通心阳。 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乌头赤石脂丸、苏合香丸(阴寒极盛,胸痹重证)
本虚 心肾阴虚 心痛憋闷,心悸盗汗,虚烦不寐,腰酸膝软,头晕耳鸣,口干便秘,舌红少津,苔薄或剥,脉细数或促代。 滋阴清火,养心和络。 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
序号 病证 辩证 分型 临床表现 治法 代表方
10 胸痹 本虚 气阴两虚 心胸隐痛,时作时休,心悸气短,动则益甚,伴倦怠乏力,声息低微,面色晄白,易汗出,舌质淡红,舌体胖且边有齿痕,苔薄白,脉虚细缓或结代。 益气养阴,活血通脉。 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炙甘草汤(脉结代,气虚血少,血不养心)
心肾阳虚 心悸而痛,胸闷气短,动则更甚,自汗,面色晄白,神倦怯寒,四肢欠温或肿胀,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或腻,脉沉细迟。 温补阳气,振奋心阳。 参附汤合右归饮/真武汤(阳虚水泛)
11 不寐 实证 肝火扰心 不寐多梦,甚则彻夜不眠,急躁易怒,伴头晕头胀,目赤耳鸣,口干而苦,不思饮食,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而数。 疏肝泻火,镇心安神。 龙胆泻肝汤/当归龙荟丸(肝郁化火重证,彻夜不眠)
痰热扰心 心烦不寐,胸闷脘痞,泛恶嗳气,伴口苦,头重,目眩,舌偏红,苔黄腻,脉滑数。 清化痰热,和中安神。 黄连温胆汤/半夏秫米汤加神曲、山楂、莱菔子(痰食阻滞,胃中不和)、礞石滚痰丸(彻夜不眠,大便不通)
虚证 阴虚火旺 心烦不寐,心悸不安,头晕,耳鸣,健忘,腰酸梦遗,五心烦热,口干津少,舌红,脉细数。 滋阴降火,养心安神。 黄连阿胶汤合朱砂安神丸
心肾不交 心烦不寐,入睡困难,心悸多梦,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少津,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 滋阴降火,交通心肾。 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天王补心丹(心阴不足为主者,滋阴养血,补心安神)
心脾两虚 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伴头晕目眩,四肢倦怠,腹胀便溏,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归脾汤/养心汤
心胆气虚 虚烦不寐,触事易惊,终日惕惕,胆怯心悸,伴气短自汗,倦怠乏力,舌淡,脉弦细。 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酸枣仁汤(血虚阳浮,虚烦不寐)、归脾汤(病后虚烦不寐,老年夜寐早醒,属气血不足)、琥珀多寐丸(血虚肝热不寐)
12 癫狂 癫证 痰气郁结 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时时太息,言语无序,或喃喃自语,多疑多虑,喜怒无常,秽洁不分,不思饮食,舌红苔腻而白,脉弦滑。 理气解郁,化痰醒神。 逍遥散合顺气导痰汤
心脾两虚 神思恍惚,魂梦颠倒,心悸易惊,善悲欲哭,肢体困乏,饮食锐减,言语无序,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健脾益气,养心安神。 养心汤合越鞠丸/甘麦大枣汤
狂证 痰火扰神 起病先有性情急躁,头痛失眠,两目怒视,面红目赤,突然狂乱无知,骂詈号叫,不避亲疏,逾垣上屋,或毁物伤人,气力逾常,不食不眠,舌质红降,苔多黄腻或黄燥而垢,脉弦大滑数。 清心泻火,涤痰醒神。 生铁落饮/加减承气汤(阳明热盛,大便秘结)、温胆汤(神志较清,痰热未尽,心烦不寐)
痰热瘀结 癫狂日久不愈,面色晦滞而秽,情绪躁扰不安,多言不序,恼怒不休,甚至登高而歌,弃衣而走,妄见妄闻,妄思离奇,头痛,心悸而烦,舌质紫暗,有瘀斑,少苔或薄黄苔干,脉弦细或细涩。 豁痰化瘀,调畅气血。 癫狂梦醒汤
序号 病证 辩证 分型 临床表现 治法 代表方
12 癫狂 狂证 火盛阴伤 癫狂久延,时作时止,势已较缓,妄言妄为,呼之已能自制,但有疲惫之象,寝不安寐,烦惋焦躁,形廋,面红而秽,口干便难,舌尖红无苔,有剥裂,脉细数。 育阴潜阳,交通心肾。 二阴煎合琥珀养心丹
13 痫病 风痰闭阻 发病前常有眩晕,头昏,胸闷,乏力,痰多,心情不悦。发作呈多样性,或见突然跌倒,神志不清,抽搐吐涎,或伴尖叫与二便失禁,或短暂神志不清,双目发呆,茫然所失,谈话中断,持物落地,或精神恍惚而无抽搐,舌质红,苔白腻,脉多弦滑有力。 涤痰息风,开窍定痫。 定痫丸
痰火扰神 发作时昏仆抽搐,吐涎,或有吼叫,平时急躁易怒,心烦失眠,咳痰不爽,口苦咽干,便秘溲黄,病发后,症情加重,彻夜难眠,目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清热泻火,化痰开窍。 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竹沥达痰丸(痰火壅实,大便秘结)
瘀阻脑络 平素头晕头痛,痛有定处,常伴单侧肢体抽搐,或一侧面部抽动,颜面口唇青紫,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舌苔薄白,脉涩或弦。多继发于颅脑外伤、产伤、颅内感染性疾患后,或先天脑发育不全。 活血化瘀,息风通络。 通窍活血汤
心脾两虚 反复发痫,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失眠多梦,面色苍白,体瘦纳呆,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细而弱。 补益气血,健脾宁心。 六君子汤合归脾汤
心肾亏虚 痫病频发,神思恍惚,心悸,健忘失眠,头晕目眩,两目干涩,面色晦暗,耳轮焦枯不泽,腰膝酸软,大便干燥,舌质淡红,脉沉细而数。 补益心肾,潜阳安神。 左归丸合天王补心丹/河车大造丸(偏于肾虚者)、甘麦大枣汤(痫证日久,神志恍惚,恐惧,抑郁,焦虚)
14 痴呆 髓海不足 智能减退,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判断力明显减退,神情呆钝,词不达意,头晕耳鸣,懈惰思卧,齿枯发焦,腰酸骨软,步履艰难,舌瘦色淡,苔薄白,脉沉细弱。 补肾益髓,填精养神。 七福饮
脾肾两虚 表情呆滞,沉默寡言,记忆减退,失认失算,口齿含糊,词不达意,伴腰膝酸软,肌肉萎缩,食少纳呆,气短懒言,口涎外溢,或四肢不温,腹痛喜按,鸡鸣泄泻,舌质淡白,舌体胖大,苔白,或舌红,苔少或无苔,脉沉细弱,双尺尤甚。 补肾健脾,益气生精。 还少丹
痰浊蒙窍 表情呆钝,智力衰退,或哭笑无常,喃喃自语,或终日无语,呆若木鸡,伴不思饮食,脘腹胀痛,痞满不适,口多涎沫,头重如裹,舌质淡,苔白腻,脉滑。 豁痰开窍,健脾化浊。 涤痰汤
瘀血内阻 表情迟钝,言语不利,善忘,易惊恐,或思维异常,行为古怪,伴肌肤甲错,口干不欲饮,双目晦暗,舌质暗或有瘀点瘀斑,脉细涩。 活血化瘀,开窍醒脑。 通窍活血汤
15 厥证 气厥 实证 由情志异常、精神刺激而发作,突然昏倒,不知人事,或四肢厥冷,呼吸气粗,口噤握拳,舌苔薄白,脉伏或沉弦。 开窍,顺气,解郁 通关散合五磨饮子/逍遥散(平时服用,以理气达郁,调和肝脾,防止复发)
序号 病证 辩证 分型 临床表现 治法 代表方
15 厥证 气厥 虚证 发病前有明显的情绪紧张、恐惧、疼痛或站立过久等诱发因素,发作时眩晕昏仆,面色苍白,呼吸微弱,汗出肢冷,舌淡,脉沉细微。本证临床较为多见,尤以体弱的年轻女性易于发生。 补气,回阳,醒神 生脉注射液、参附注射液、四味回阳饮/香砂六君子丸、甘麦大枣汤(平时服用,心脾同调)
血厥 实证 多因急躁恼怒而发,突然昏倒,不知人事,牙关紧闭,面赤唇紫,舌黯红,脉弦有力。 平肝潜阳,理血通瘀。 羚角钩藤汤或通瘀煎
虚证 常因失血过多,突然昏厥,面色苍白,口唇无华,四肢震颤,自汗肢冷,目陷口张,呼吸微弱,舌质淡,脉芤或细数无力。 补养气血 急用独参汤灌服,继服人参养营汤。
痰厥 素有咳喘素谈,多湿多痰,恼怒或剧烈咳嗽后突然昏厥,喉有痰声或呕吐涎沫,呼吸气粗,苔白腻,脉沉滑。 行气豁痰 导痰汤/礞石滚痰丸(痰湿化热)
16 胃痛 实证 寒邪客胃 胃痛暴作,恶寒喜暖,得温痛减,遇寒加重,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舌淡苔薄白,脉弦紧。 温胃散寒,行气止痛。 香苏散合良附丸
饮食伤胃 胃脘疼痛,胀满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气味腐臭,吐后痛减,不思饮食,大便不爽,得矢气及便后稍舒,舌苔厚腻,脉滑。 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保和丸或枳实导滞丸/小承气汤(胃脘胀痛便闭者)、大承气汤(食积化燥便秘)
肝气犯胃 胃脘胀痛,痛连两胁,遇烦恼则痛作或痛甚,嗳气、矢气则痛舒,胸闷嗳气,喜长叹息,大便不畅,舌苔多薄白,脉弦。 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柴胡疏肝散/沉香降气散
湿热中阻 胃脘疼痛,痛势急迫,脘闷灼热,口干口苦,口渴而不欲饮,纳呆恶心,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清热化湿,理气和胃。 清中汤/大黄黄连泻心汤(胃热肠燥)
瘀血停胃 胃脘疼痛,如针刺,似刀割,痛有定处,按之痛甚,痛时持久,食后加剧,入夜尤甚,或见吐血黑便,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 化瘀通络,理气和胃。 失笑散合丹参饮/黄土汤(脾胃虚寒,脾不统血)、归脾汤(失血日久)、调营敛肝汤(瘀血停滞兼阴血不足)
虚证 胃阴亏耗 胃脘隐隐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消瘦乏力,口渴思饮,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 养阴益胃,和中止痛。 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
脾胃虚寒 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神疲纳呆,四肢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或迟缓。 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黄芪建中汤/大建中汤或理中丸(寒胜而痛甚,呕吐肢冷)、甘草泻心汤(上热下寒,寒热错杂,以辛开苦降,和胃消痞)
17 痞满 实痞 饮食内停 脘腹痞闷而胀,进食尤甚,拒按,嗳腐吞酸,恶食呕吐,或大便不调,矢气频作,味臭如败卵,舌苔厚腻,脉滑。 消食和胃,行气消痞。 保和丸
痰湿中阻 脘腹痞塞不舒,胸膈满闷,头晕目眩,身重困倦,呕恶纳呆,口淡不渴,小便不利,舌苔白厚腻,脉沉滑。 除湿化痰,理气和中。 二陈平胃散
湿热阻胃 脘腹痞闷,或嘈杂不舒,恶心呕吐,口干不欲饮,口苦,纳少,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清热化湿,和胃消痞。 泻心汤合连朴饮
序号 病证 辩证 分型 临床表现 治法 代表方
17 痞满 实痞 肝胃不和 脘腹痞闷,胸胁胀满,心烦易怒,善太息,呕恶嗳气,或吐苦水,大便不爽,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 疏肝解郁,和胃消痞。 越鞠丸合枳术丸
虚痞 脾胃虚弱 脘腹满闷,时轻时重,喜温喜按,纳呆便溏,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语声低微,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补气健脾,升清降浊。 补中益气汤
胃阴不足 脘腹痞闷,嘈杂,饥不欲食,恶心嗳气,口燥咽干,大便秘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养阴益胃,调中消痞。 益胃汤
18 呕吐 实证 外邪犯胃 突然呕吐,胸脘满闷,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舌苔白腻,脉濡缓。 疏邪解表,化浊和中。 藿香正气散/玉枢丹(感受秽浊之气)
食滞内停 呕吐酸腐,脘腹胀满,嗳气厌食,大便或溏或结,舌苔厚腻,脉滑实。 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保和丸/小承气汤(腹胀便秘)、竹茹汤(胃中积热上冲,口臭而渴)
痰饮内阻 呕吐清水痰涎,脘闷不食,头眩心悸,舌苔白腻,脉滑。 温中化饮,和胃降逆。 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温胆汤(痰郁化热,壅阻于胃)
肝气犯胃 呕吐吞酸,嗳气频繁,胸胁胀痛,舌质红,苔薄腻,脉弦。 疏肝理气,和胃降逆。 五版教材: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七版教材:四七汤
虚证 脾胃气虚 食欲不振,食入难化,恶心呕吐,脘部痞闷,大便不畅,舌苔白滑,脉象虚弦。 健脾益气,和胃降逆。 香砂六君子汤
脾胃阳虚 饮食稍多即吐,时作时止,面色晄白,倦怠乏力,喜暖恶寒,四肢不温,口干而不欲饮,大便溏薄,舌质淡,脉濡弱。 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理中丸/来复丹(呕吐日久,肝肾俱虚)
胃阴不足 呕吐反复发作,或时作干呕,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舌红少津,脉象细数。 滋养胃阴,降逆止呕。 麦门冬汤
19 噎嗝 痰气交阻 吞咽梗阻,胸膈痞满,甚则疼痛,情志舒畅时稍可减轻,情志抑郁时则加重,嗳气呃逆,呕吐痰涎,口干咽燥,大便艰涩,舌质红,苔薄腻,脉弦滑。 开郁化痰,润燥降气。 启膈散/增液汤(津伤便秘)
瘀血内结 饮食难下,或虽下而复吐出,甚或呕出物如赤豆汁,胸膈疼痛,固着不移,肌肤枯燥,形体消瘦,舌质紫暗,脉细涩。 滋阴养血,破血行瘀。 通幽汤/玉枢丹(如服药即吐,难于咽下,可先服)
津亏热结 食入格拒不下,入而复出,甚则水饮难进,心烦口干,胃脘灼热,大便干结如羊矢,形体消瘦,皮肤干枯,小便短赤,舌质光红,干裂少津,脉细数。 滋阴养血,润燥生津。 沙参麦冬汤/大黄甘草汤(肠中燥结,大便不通)、竹叶石膏汤(烦渴咽燥,噎食不下,或食入即吐,呕物酸热者)
气虚阳微 水饮不下,泛吐多量粘液白沫,面浮足肿,面色晄白,形寒气短,精神疲惫,腹胀,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温补脾肾 温脾:补气运脾汤/温肾:右归丸
20 呃逆 实证 胃中寒冷 呃声沉缓有力,胸膈及胃脘不舒,得热则减,遇寒更甚,进食减少,喜食热饮,口淡不渴,舌苔白润,脉迟缓。 温中散寒,降逆止呃。 丁香散
序号 病证 辩证 分型 临床表现 治法 代表方
20 呃逆 实证 胃火上逆 呃声洪亮有力,冲逆而出,口臭烦渴,多喜冷饮,脘腹满闷,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苔黄燥,脉滑数。 清胃泄热,降逆止呃。 竹叶石膏汤/小承气汤(大便秘结,脘腹痞满)
气机郁滞 呃逆连声,常因情志不畅而诱发或加重,胸胁满闷,脘腹胀满,嗳气纳减,肠鸣矢气,苔薄白,脉弦。 顺气解郁,和胃降逆。 五磨饮子/旋覆代赭汤合二陈汤(气逆痰阻)
虚证 脾胃阳虚 呃声低长无力,气不得续,泛吐清水,脘腹不舒,喜温喜按,面色晄白,手足不温,食少乏力,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温补脾胃止呃 理中丸
胃阴不足 呃声短促而不得续,口干咽燥,烦躁不安,不思饮食,或食后饱胀,大便干结,舌质红,苔少而干,脉细数。 养胃生津,降逆止呃。 益胃汤合橘皮竹茹汤
21 腹痛 寒邪内阻 腹痛拘急,遇寒痛甚,得温痛减,口淡不渴,形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清稀或秘结,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紧。 散寒温里,理气止痛。 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通脉四逆汤(肾阳不足,寒邪内侵)、暖肝煎(厥阴之气失于疏泄)、乌头桂枝汤(内外皆寒)、附子粳米汤(寒邪上逆,呕吐)
湿热壅滞 腹痛拒按,烦渴引饮,大便秘结,或溏滞不爽,潮热汗出,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燥或黄腻,脉滑数。 泄热通腑,行气导滞。 大承气汤
饮食积滞 脘腹胀满,疼痛拒按,嗳腐吞酸,厌食呕恶,痛而欲泻,泻后痛减,或大便秘结,舌苔厚腻,脉滑。 消食导滞,理气止痛。 枳实导滞丸
肝郁气滞 腹痛胀闷,痛无定处,痛引少腹,或兼痛窜两胁,时作时止,得嗳气或矢气则舒,遇忧思恼怒则剧,舌质红,苔薄白,脉弦。 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柴胡疏肝散
瘀血内停 腹痛较剧,痛如针刺,痛处固定,经久不愈,舌质紫暗,脉细涩。 活血化瘀,和络止痛。 少腹逐瘀汤
中虚脏寒 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喜温喜按,形寒肢冷,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胃纳不佳,面色无华,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小建中汤/大建中汤(虚寒腹痛较重,呕吐肢冷脉微者)、附子理中丸(脾肾阳虚)
22 泄泻 暴泻 寒湿内盛 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脘闷食少,腹痛肠鸣,或兼外感风寒,则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痛,舌苔白或白腻,脉濡缓。 芳香化湿,解表散寒。 藿香正气散/胃苓汤(湿邪偏重)
湿热伤中 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清热燥湿,分利止泻。 葛根芩连汤/平胃散(湿邪偏重)
食滞肠胃 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脘腹胀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 消食导滞,和中止泻。 保和丸/枳实导滞丸(食积较重之湿热食积证)
久泻 脾胃虚弱 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食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增加,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参苓白术散/附子理中丸(脾阳虚衰,阴寒内盛)、补中益气汤(久泻不止,中气下陷)
序号 病证 辩证 分型 临床表现 治法 代表方
22 泄泻 久泻 肾阳虚衰 黎明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完谷不化,腹部喜暖,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四神丸/桃花汤合黄芪、党参、白术(年老体衰,久泻不止,中气下陷)
肝气乘脾 泄泻肠鸣,腹痛攻窜,矢气频作,伴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而发,舌淡红,脉弦。 抑肝扶脾 痛泻要方
23 痢疾 湿热痢 腹部疼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脓血,黏稠如胶冻,腥臭,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 清热燥湿,调气行血。 芍药汤/活人败毒散(痢疾初起,兼表证者)、葛根芩连汤(表邪未解,里热已盛)、香连丸(表证已减,痢犹未止)
疫毒痢 起病急骤,痢下鲜紫脓血,腹痛剧烈,后重感特著,壮热口渴,头痛烦躁,恶心呕吐,甚者神昏惊厥,舌质红绛,舌苔黄燥,脉滑数或微欲绝。 清热解毒,凉血除积。 白头翁汤合芍药汤/神犀丹或紫雪丹加羚羊角、鲜生地(热毒深入心营,病势危急)
寒湿痢 腹痛拘急,痢下赤白黏冻,白多赤少,或为纯白冻,里急后重,口淡乏味,脘腹胀满,头身困重,舌质或淡,舌苔白腻,脉濡缓。 温中燥湿,调气和血。 不换金正气散
阴虚痢 痢下赤白,日久不愈,脓血黏稠,或下鲜血,脐下灼痛,虚坐努责,食少,心烦口干,至夜转剧,舌红绛少津,苔少或花剥,脉细数。 养阴和营,清肠化湿。 黄连阿胶汤合驻车丸
虚寒痢 痢下赤白清稀,无腥臭,或为白冻,甚则滑脱不禁,肛门坠胀,便后更甚,腹部隐痛,缠绵不已,喜按喜温,形寒畏冷,四肢不温,食少神疲,腰膝酸软,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而弱。 温补脾肾,收涩固脱。 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补中益气汤(痢久脾虚气陷,导致少气脱肛)
休息痢 下痢时发时止,迁延不愈,常因饮食不当、受凉、劳累而发,发时大便次数增多,夹有赤白黏冻,腹胀食少,倦怠嗜卧,舌质淡苔腻,脉濡软或虚数。 温中清肠,调气化滞。 连理汤/乌梅丸(久痢顽固不愈,寒热错杂者)
噤口痢 下痢不能进食,或呕不能食者。其证有虚有实。实证多由湿热、疫毒蕴结肠中,上攻于胃,胃失和降所致,证见下痢、胸闷、呕逆不食,口气臭秽,舌苔黄腻,脉滑数。 泄热和胃,苦辛通降。 开噤散/六君子汤(虚证)
24 便秘 实秘 热秘 大便干结,腹胀腹痛,口干口臭,面红心烦,或有身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泻热导滞,润肠通便。 麻子仁丸/更衣丸(兼郁怒伤肝,症见易怒目赤等)
气秘 大便干结,或不甚干结,欲便不得出,或便而不爽,肠鸣矢气,腹中胀痛,嗳气频作,纳食减少,胸胁苦满,舌苔薄腻,脉弦。 顺气导滞 六磨汤
冷秘 大便艰涩,腹痛拘急,胀满拒按,胁下偏痛,手足不温,呃逆呕吐,舌苔白腻,脉弦紧。 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温脾汤合半硫丸
虚秘 气虚秘 大便并不干硬,虽有便意,但排便困难,用力努挣则汗出短气,便后乏力,面白神疲,肢倦懒言,舌淡苔白,脉弱。 益气润肠 黄芪汤
序号 病证 辩证 分型 临床表现 治法 代表方
24 便秘 虚秘 血虚秘 大便干结,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气短,健忘,口唇色淡,舌淡苔白,脉细。 养血润燥 润肠丸
阴虚秘 大便干结,如羊屎状,形体消瘦,头晕耳鸣,两颧红赤,心烦少眠,潮热盗汗,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滋阴通便 增液汤
阳虚秘 大便干或不干,排出困难,小便清长,面色晄白,四肢不温,腹中冷痛,或腰膝酸冷,舌淡苔白,脉沉迟。 温阳通便 济川煎
25 胁痛 实证 肝郁气滞 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甚则引及胸背肩臂,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胸闷腹胀,嗳气频作,得嗳气而胀痛稍舒,纳少口苦,舌苔薄白,脉弦。 疏肝理气 柴胡疏肝散
肝胆湿热 胁肋胀痛或灼热疼痛,口苦口黏,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小便黄赤,大便不爽,或兼有身热恶寒,身目发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清热利湿 龙胆泻肝汤
瘀血阻络 胁肋刺痛,痛有定处,痛处拒按,入夜痛甚,胁肋下或见有癥块,舌质紫暗,脉象沉涩。 祛瘀通络 七版:血府逐瘀汤或复元活血汤/五版:旋覆花汤
虚证 肝络失养 胁肋隐痛,悠悠不休,遇劳加重,口干咽燥,心中烦热,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细弦而数。 养阴柔肝 一贯煎
26 黄疸 阳黄 热重于湿 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或见心中懊侬,腹部胀闷,口干而苦,恶心呕吐,小便短少黄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象弦数。 清热通腑,利湿退黄。 茵陈蒿汤/大柴胡汤(因砂石阻滞胆道,而见身目染黄,右胁疼痛,牵引肩背,或有恶寒发热,大便色淡灰白)
湿重于热 身目俱黄,黄色不及前者鲜明,头重身困,脘闷痞满,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或大便溏垢,舌苔厚腻微黄,脉象濡数或濡缓。 利湿化浊运脾,佐以清热。 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
胆腑郁热 身目发黄,黄色鲜明,上腹、右胁胀闷疼痛,牵引肩背,身热不退,或寒热往来,口苦咽干,呕吐呃逆,尿黄赤,大便秘,苔黄舌红,脉弦滑数。 疏肝泻热,利胆退黄。 大柴胡汤
疫毒炽盛(急黄) 发病急骤,黄疸迅速加深,其色如金,皮肤瘙痒,高热口渴,胁痛腹满,神昏谵语,烦躁抽搐,或见衄血、便血,或肌肤瘀斑,舌质红绛,苔黄而燥,脉弦滑或数。 清热解毒,凉血开窍。 《千金》犀角散/安宫牛黄丸(神昏谵语)
阴黄 寒湿阻遏 身目俱黄,黄色晦暗,或如烟熏,脘腹痞胀,纳谷减少,大便不实,神疲畏寒,口淡不渴,舌淡苔腻,脉濡缓或沉迟。 温中化湿,健脾和胃。 茵陈术附汤(程钟龄《医学心悟》)
脾虚湿滞 面目及肌肤淡黄,甚则晦暗不泽,肢软乏力,心悸气短,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脉濡细 健脾养血,利湿退黄。 黄芪建中汤
序号 病证 辩证 分型 临床表现 治法 代表方
26 黄疸 黄疸消退后的调治 湿热留恋 脘痞腹胀,胁肋隐痛,饮食减少,口中干苦,小便黄赤,苔腻,脉濡数。 清热利湿 茵陈四苓散
肝脾不调 脘腹痞闷,肢倦乏力,胁肋隐痛不适,饮食欠香,大便不调,舌苔薄白,脉来细弦 调和肝脾,理气助运。 柴胡疏肝散或归芍六君子汤
气滞血瘀 胁下结块,隐痛、刺痛不适,胸胁胀闷,面颈部见有赤丝红纹,舌有紫斑或紫点,脉涩。 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逍遥散合鳖甲煎丸
27 积聚 聚证 肝气郁结 腹中结块柔软,时聚时散,攻窜胀痛,脘胁胀闷不适,苔薄,脉弦等。 疏肝解郁,行气散结。 逍遥散、木香顺气散
食滞痰阻 腹胀或痛,腹部时有条索状物聚起,按之胀痛更甚,便秘,纳呆,舌苔腻,脉弦滑等。 理气化痰,导滞散结。 六磨汤
积证 气滞血阻 腹部积块质软不坚,固定不移,胀痛不适,舌苔薄,脉弦。 理气消积,活血散瘀。 七版: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五版:金铃子散合失笑散。大七气汤(气滞血阻较甚,兼有寒象者)
瘀血内结 腹部积块明显,质地较硬,固定不移,隐痛或刺痛,形体消瘦,纳谷减少,面色晦暗黧黑,面颈胸臂或有血痣赤缕,女子可见月事不下,舌质紫或有瘀斑瘀点,脉细涩等。 祛瘀软坚,佐以扶正健脾。 膈下逐瘀汤合六君子汤/鳖甲煎丸(积块肿大坚硬而正气受损者)
正虚瘀结 久病体弱,积块坚硬,隐痛或剧痛,饮食大减,肌肉瘦削,神倦乏力,面色萎黄或黧黑,甚则面肢浮肿,舌质淡紫,或光剥无苔,脉细数或弦细。 补益气血,活血化瘀。 八珍汤合化积丸
28 鼓胀 标实 气滞湿阻 腹胀按之不坚,胁下胀满或疼痛,饮食减少,食后胀甚,得嗳气、矢气稍减,小便短少,舌苔薄白腻,脉弦。 疏肝理气,运脾利湿。 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
水湿困脾(可用逐水法治疗) 腹大胀满,按之如囊裹水,甚则颜面微浮,下肢浮肿,脘腹痞胀,得热则舒,精神困倦,怯寒懒动,小便少,大便溏,舌苔白腻,脉缓。 温中健脾,行气利水。 实脾饮
水热蕴结(可用逐水法治疗) 腹大坚满,脘腹胀急,烦热口苦,渴不欲饮,或有面、目、皮肤发黄,小便赤涩,大便秘结或溏垢,舌边尖红,苔黄腻或兼灰黑,脉象弦数。 清热利湿,攻下逐水。 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
瘀结水留 脘腹坚满,青筋显露,胁下癥结痛如针刺,面色晦暗黧黑,或见赤丝血缕,面、颈、胸、臂出现血痣或蟹爪纹,口干不欲饮水,或见大便色黑,舌质紫暗或有紫斑,脉细涩。 活血化瘀,行气利水。 调营饮
本虚 阳虚水盛 腹大胀满,形似蛙腹,朝宽暮急,面色苍黄,或呈晄白,脘闷纳呆,神倦怯寒,肢冷浮肿,小便短少不利,舌体胖,质紫,苔淡白,脉沉细无力。 温补脾肾,化气利水。 附子理苓汤或济生肾气丸
序号 病证 辩证 分型 临床表现 治法 代表方
28 鼓胀 本虚 阴虚水停 腹大胀满,或见青筋暴露,面色晦滞,唇紫,口干而燥,心烦失眠,时或鼻衄,牙龈出血,小便短少,舌质红绛少津,苔少或光剥,脉弦细数。 滋肾柔肝,养阴利水。 六味地黄丸合一贯煎
29 头痛 外感头痛 风寒头痛 头痛连及项背,常有拘急收紧感,或伴恶风畏寒,遇风尤剧,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 疏散风寒止痛 川芎茶调散
风热头痛 头胀而痛,甚则头胀如裂,发热或恶风,面红目赤,口渴喜饮,大便不畅,或便秘,溲赤,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疏风清热和络 芎芷石膏汤/黄连上清丸(大便秘结,腑气不通,口舌生疮者)
风湿头痛 头痛如裹,肢体困重,胸闷纳呆,大便或溏,苔白腻,脉濡。 祛风胜湿通窍 羌活胜湿汤
内伤头痛 肝阳头痛 头昏胀痛,两侧为重,心烦易怒,夜寐不宁,口苦面红,或兼胁痛,舌红苔黄,脉弦数。 平肝潜阳息风 天麻钩藤饮
血虚头痛 头痛隐隐,时时昏晕,心悸失眠,面色少华,神疲乏力,遇劳加重,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养血滋阴,和络止痛。 加味四物汤
痰浊头痛 头痛昏蒙,胸脘满闷,纳呆呕恶,舌苔白腻,脉滑或弦滑。 健脾燥湿,化痰降逆。 半夏白术天麻汤
肾虚头痛 头痛且空,眩晕耳鸣,腰膝酸软,神疲乏力,滑精带下,舌红少苔,脉细无力。 养阴补肾,填精生髓。 大补元煎
瘀血头痛 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或有头部外伤史,舌紫黯,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细或细涩。 活血化瘀,通窍止痛。 通窍活血汤
30 眩晕 实证 肝阳上亢 眩晕,耳鸣,头目胀痛,口苦,失眠多梦,遇烦劳郁怒而加重,甚则仆倒,颜面潮红,急躁易怒,肢麻震颤,舌红苔黄,脉弦或数。 平肝潜阳,清火息风。 天麻钩藤饮/当归龙荟丸加大黄、芒硝(若见目赤便秘)
痰湿中阻 眩晕,头重昏蒙,或伴视物旋转,胸闷恶心,呕吐痰涎,食少多寐,舌苔白腻,脉濡滑。 化痰祛湿,健脾和胃。 半夏白术天麻汤
瘀血阻窍 眩晕,头痛,兼见健忘,失眠,心悸,精神不振,耳鸣耳聋,面唇紫暗,舌暗有瘀斑,脉涩或细涩。 祛瘀生新,活血通窍。 通窍活血汤
虚证 气血亏虚 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面色晄白,神疲乏力,倦怠懒言,唇甲不华,发色不泽,心悸少寐,纳少腹胀,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补益气血,调养心脾。 归脾汤
肾精不足 眩晕日久不愈,精神萎靡,腰膝酸软,少寐多梦,健忘,两目干涩,视力减退;或遗精滑泄,耳鸣齿摇;或颧红咽干,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或面色晄白,形寒肢冷,舌淡嫩,苔白,脉弱尺甚。 滋养肝肾,益精填髓。 左归丸
序号 病证 辩证 分型 临床表现 治法 代表方
31 中风 中经络 风痰入络 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舌强语謇,甚则半身不遂,或兼见手足拘挛,关节酸痛等症,舌苔薄白,脉浮数。 祛风化痰通络 真方白丸子
风阳上扰 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舌强语謇,或手足重滞,甚则半身不遂等症,舌质红苔黄,脉弦。 平肝潜阳,活血通络。 天麻钩藤饮
阴虚风动 平素头晕耳鸣,腰酸,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言语不利,手指瞤动,甚或半身不遂,舌质红,苔腻,脉弦细数。 滋阴潜阳,息风通络。 镇肝息风汤
中脏腑 痰热腑实 【闭证】 素有头痛眩晕,心烦易怒,突然发病,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神识欠清或昏糊,肢体强急,痰多而黏,伴腹胀,便秘,舌质暗红,或有瘀点瘀斑,苔黄腻,脉弦滑或弦涩。 通腑泄热,息风化痰。 桃仁承气汤
痰火瘀闭 【阳闭证】 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息风清火,豁痰开窍。 羚角钩藤汤/救急用时,辛凉开窍用:局方至宝丹、安宫牛黄丸;清肝息风用:羚羊角汤
痰浊瘀闭 【阴闭证】 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肢体强痉,大小便闭,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苔白腻,脉沉滑缓。 化痰息风,宣郁开窍。 涤痰汤/苏合香丸(豁痰息风,辛温开窍)、参附汤加白通、猪胆汁(见戴阳证者)
阴竭阳亡 【脱证】 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肢冷,汗多,大小便自遗,肢体软瘫,舌痿,脉细弱或脉微欲绝。 回阳救阴,益气固脱。 参附汤合生脉散
恢复期 风痰瘀阻 口眼歪斜,舌强语謇或失语,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苔滑腻,舌暗紫,脉弦滑。 搜风化痰,行瘀通络。 解语丹
气虚络瘀 肢体偏枯不用,肢软无力,面色萎黄,舌质淡紫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 益气养血,化瘀通络。 补阳还五汤
肝肾亏虚 半身不遂,患肢僵硬,拘挛变形,舌强不语,或偏瘫,肢体肌肉萎缩,舌红脉细,或舌淡红,脉沉细。 滋养肝肾 左归丸合地黄饮子
32 瘿病 气郁痰阻 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质软不痛,颈部觉胀,胸闷,喜太息,或兼胸胁窜痛,病情常随情志波动,苔薄白,脉弦。 理气舒郁,化痰消瘿。 四海舒郁丸
痰结血瘀 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按之较硬或有结节,肿块经久未消,胸闷,纳差,舌质暗或紫,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或涩。 理气活血,化痰消瘿。 海藻玉壶汤
肝火旺盛 颈前喉结两旁轻度或中度肿大,一般柔软光滑,烦热,容易出汗,性情急躁易怒,眼球突出,手指颤抖,面部烘热,口苦,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清肝泄火,消瘿散结。 栀子清肝汤合消瘰丸
序号 病证 辩证 分型 临床表现 治法 代表方
32 瘿病 心肝阴虚 颈前喉结两旁结块或大或小,质软,病起较缓,心悸不宁,心烦少寐,易出汗,手指颤动,眼干,目眩,倦怠乏力,舌质红,苔少或无苔,舌体颤动,脉弦细数。 滋阴降火,宁心柔肝。 天王补心丹或一贯煎
33 疟疾 正疟 发作症状比较典型,常先有呵欠乏力,继则寒战鼓颔,寒罢则内外皆热,头痛面赤,口渴引饮,终则遍身汗出,热退身凉,每日或间一两日发作一次,寒热休作有时,舌红,舌苔白或黄腻,脉弦。 祛邪截疟,和解表里。 柴胡截疟饮或截疟七宝饮
温疟 发作时热多寒少,汗出不畅,头痛,骨节酸痛,口渴引饮,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清热解表,和解祛邪。 白虎加桂枝汤或白虎加人参汤
寒疟 发作时热少寒多,口不渴,胸闷脘痞,神疲体倦,舌苔白腻,脉弦。 和解表里,温阳达邪。 柴胡桂枝干姜汤合截疟七宝饮
瘴疟 热瘴 热甚寒微,或壮热不寒,头痛,肢体烦疼,面红目赤,胸闷呕吐,烦渴饮冷,大便秘结,小便热赤,甚至神昏谵语,舌质红绛,苔黄腻或垢黑,脉洪数或弦数。 解毒除瘴,清热保津。 清瘴汤
冷瘴 寒甚热微,或呕吐腹泻,甚则嗜睡不语,神志昏蒙,舌苔厚腻色白,脉弦。 解毒除瘴,芳化湿浊。 加味不换金正气散
劳疟 疟疾迁延日久,每遇劳累则易发作,发时寒热较轻,面色萎黄,倦怠乏力,短气懒言,纳少自汗,舌质淡,脉细弱。 益气养血,扶正祛邪。 何人饮
34 水肿 阳水 风水相搏 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来势迅速,多有恶寒,发热,肢节酸楚,小便不利等症。偏于风热者,伴咽喉红肿疼痛,舌质红,脉浮滑数。偏于风寒者,兼恶寒,咳喘,舌苔薄白,脉浮滑或浮紧。 疏风清热,宣肺行水。 越婢加术汤
湿毒浸淫 眼睑浮肿,延及全身,皮肤光亮,尿少色赤,身发疮痍,甚则溃烂,恶风发热,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滑数。 宣肺解毒,利湿消肿。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
水湿浸渍 全身水肿,下肢明显,按之没指,小便短少,胸闷,纳呆,泛恶,苔白腻,脉沉缓,起病缓慢,病程较长。 运脾化湿,通阳利水。 五皮饮合胃苓汤
湿热壅盛 遍体浮肿,皮肤绷急光亮,胸脘痞闷,烦热口渴,小便短赤,或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脉沉数或濡数。 分利湿热 疏凿饮子/《伤寒论》猪苓汤(若水肿与伤阴并见)
阴水 脾阳虚衰 身肿日久,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纳减便溏,面色不华,神疲乏力,四肢倦怠,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腻或白滑,脉沉缓或沉弱。 健脾温阳利水 实脾饮
序号 病证 辩证 分型 临床表现 治法 代表方
34 水肿 阴水 肾阳衰微 水肿反复消长不已,面浮身肿,腰以下甚,按之凹陷不起,尿量减少或反多,腰酸冷痛,四肢厥冷,怯寒神疲,面色晄白,甚者心悸胸闷,喘促难卧,腹大胀满,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温肾助阳,化气行水。 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
瘀水互结 水肿延久不退,肿势轻重不一,四肢或全身浮肿,以下肢为主,皮肤瘀斑,腰部刺痛,或伴血尿,舌紫黯,苔白,脉沉细涩。 活血祛瘀,化气行水。 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
35 淋证 热淋 小便频数短涩,灼热刺痛,溺色黄赤,少腹拘急胀痛,或有寒热,口苦,呕恶,或有腰痛拒按,或有大便秘结,苔黄腻,脉滑数。 清热利湿通淋 八正散
石淋 尿中夹砂石,排尿涩痛,或排尿时突然中断,尿道窘迫疼痛,少腹拘急,往往突发,一侧腰腹绞痛难忍,甚则牵及外阴,尿中带血,舌红,苔薄黄,脉弦或带数。 清热利湿,排石通淋。 石韦散/补中益气汤(石林日久,少腹坠胀者)
血淋 小便热涩刺痛,尿色深红,或夹有血块,疼痛满急加剧,或见心烦,舌尖红,苔黄,脉滑数。 清热通淋,凉血止血。 小蓟饮子/知柏地黄丸(阴虚火旺)
气淋 郁怒之后,小便涩滞,淋沥不宣,少腹胀满疼痛,苔薄白,脉弦。 理气疏导,通淋利尿。 沉香散
膏淋 小便浑浊,乳白或如米泔水,上有浮油,置之沉淀,或伴有絮状凝块物,或混有血液、血块,尿道热涩疼痛,尿时阻塞不畅,口干,苔黄腻,舌质红,脉濡数。 清热利湿,分清泄浊。 程氏萆薢分清饮/膏淋汤(脾肾两虚,气不固摄),补中益气汤(脾虚中气下陷),七味都气丸(肾阴虚),金匮肾气丸(肾阳虚)
劳淋 小便不甚赤涩,溺痛不甚,但淋沥不已,时作时止,遇劳即发,腰膝酸软,神疲乏力,病程缠绵,舌质淡,脉细弱。 补脾益肾 无比山药丸/补中益气汤(中气下陷,少腹坠胀),知柏地黄丸(阴虚火旺)
36 癃闭 实证 膀胱湿热 小便点滴不通,或量极少而短赤灼热,小腹胀满,口苦口黏,或口渴不欲饮,或大便不畅,舌质红,苔黄腻,脉数。 清利湿热,通利小便。 八正散/导赤散(心烦、口舌生疮糜烂),滋肾通关丸(肾阴灼伤),黄连温胆汤(湿热蕴结三焦,甚则神昏谵语)
肺热壅盛 小便不畅或点滴不通,咽干,烦渴欲饮,呼吸急促,或有咳嗽,舌红,苔薄黄,脉数。 清泄肺热,通利水道。 清肺饮/八正散(兼尿赤灼热,小腹胀满)
肝郁气滞 小便不通或通而不爽,情志抑郁,或多烦善怒,胁腹胀满,舌红,苔薄黄,脉弦。 疏利气机,通利小便。 沉香散/六磨汤(肝郁气滞较重者)
浊瘀阻塞 小便点滴而下,或尿如细线,甚则阻塞不通,小腹胀满疼痛,舌紫黯,或有瘀点,脉涩。 行瘀散结,通利水道。 代抵当丸
序号 病证 辩证 分型 临床表现 治法 代表方
36 癃闭 虚证 脾气不升 小腹坠胀,时欲小便而不得出,或量少而不畅,神疲乏力,食欲不振,气短而语声低微,舌淡,苔薄脉细。 升清降浊,化气行水。 补中益气汤合春泽汤/参苓白术散(气虚及阴,气阴两虚),济生肾气丸(脾虚及肾)
肾阳衰惫 小便不通或点滴不爽,排出无力,面色晄白,神气怯弱,畏寒肢冷,腰膝冷而酸软无力,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或弱。 温补肾阳,化气利水。 济生肾气丸/香茸丸(精血俱亏),千金温脾汤合吴茱萸汤(因肾阳衰惫,命火式微,致三焦气化无权)
37 关格 脾肾阳虚,湿浊内蕴 小便短少,色清,甚则尿闭,面色晦滞,形寒肢冷,神疲乏力,浮肿腰以下为主,纳差,腹胀,泛恶呕吐,大便溏薄,舌淡体胖,边有齿印,苔白腻,脉沉细。 温补脾肾,化湿降浊。 温脾汤合吴茱萸汤/己椒苈黄丸(水气凌心者),滋肾通关丸(尿少或小便不通者)
肝肾阴虚,肝风内动 小便短少,呕恶频作,头晕头痛,面部烘热,腰膝酸软,手足抽搐,舌红,苔黄腻,脉弦细。 滋补肝肾,平肝息风。 杞菊地黄丸合羚角钩藤汤
肾气衰微,邪陷心包 无尿或少尿,全身浮肿,面白唇暗,四肢厥冷,口中尿臭,神识昏蒙,循衣摸床,舌卷缩,淡胖,苔白腻或灰黑,脉沉细欲绝。 温阳固脱,豁痰开窍。 急用参附汤合苏合香丸,继用涤痰汤/静脉滴注醒脑静(昏迷不醒),紫雪丹(狂躁痉厥),参附龙牡汤(心阳欲脱),还可用灌肠法加强通腑降浊解毒作用。
38 遗精 实证 君相火旺 少寐多梦,梦则遗精,阳事易举,心中烦热,头晕目眩,口苦胁痛,小溲短赤,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清心泄肝 黄连清心饮合三才封髓丹/天王补心丹(心肾不交,火灼心阴),知柏地黄丸或大补阴丸(阴虚火旺),安神定志丸(心神不宁)
湿热下注 遗精时作,小溲黄赤,热涩不畅,口苦而腻,苔黄腻,脉濡数。 清热利湿 程氏萆薢分清饮/龙胆泻肝汤(阴囊湿痒,口苦胁痛),苍术二陈汤(胸腹脘闷,渴不欲饮,头晕肢困)
虚证 劳伤心脾 劳则遗精,失眠健忘,心悸不宁,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纳差便溏,舌淡苔薄,脉弱。 调补心脾,益气摄精。 妙香散/补中益气汤(中气下陷),归脾汤(心脾气血两虚)
肾气不固 多为无梦而遗,甚则滑泄不禁,精液清稀而冷,形寒肢冷,面色晄白,头昏目眩,腰膝酸软,阳痿早泄,夜尿清长,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 补肾固精 金锁固精丸
39 耳鸣耳聋 肝胆火盛 突然耳鸣或耳聋,头痛面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怒则更甚,或夜寐不安,胸胁胀闷,大便秘结,小溲短赤。舌质红,苔黄,脉多弦数。 清泄肝火 龙胆泻肝汤
痰火郁结 两耳蝉鸣,时轻时重,有时闭塞如聋,胸中烦闷,痰多,口苦,或胁痛,喜得太息,耳下胀痛,二便不畅。舌苔薄黄而腻,脉象弦滑。 化痰清火,和胃降浊。 温胆汤/礞石滚痰丸(痰多胸闷大便不畅)
序号 病证 辩证 分型 临床表现 治法 代表方
39 耳鸣耳聋 风热上扰 外感热病中,出现耳鸣或耳聋,伴见头痛、眩晕、呕逆、心中烦闷,耳内作痒。或兼寒热身痛等表证。苔薄白腻,脉浮或弦数。 疏风清热 银翘散
肾精亏虚 耳鸣或耳聋,多兼见眩晕、腰酸膝软、颧赤口干、手足心热、遗精等,舌红,脉细弱或尺脉虚大。 滋肾降火,收摄精气。 耳聋左慈丸/本事地黄汤(肾亏复为外风所乘,以致下虚上实),贞元饮送服黑锡丹(肾阳不足,不能固摄),滋水清肝饮(肾精不足,水不涵木肝热内郁)
清气不升 耳鸣、耳聋,时轻时重,休息暂减,烦劳则加,四肢困倦,劳怯神疲,昏聩食少,大便溏薄,脉细弱,苔薄白腻。 益气升清 益气聪明汤
40 郁证 实证 肝气郁结 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痛无定处,脘闷嗳气,不思饮食,大便不调,苔薄腻,脉弦。 疏肝解郁,理气畅中。 柴胡疏肝散
气郁化火 性情急躁易怒,胸胁胀满,口苦而干,或头痛,目赤,耳鸣,或嘈杂吞酸,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疏肝解郁,清肝泻火。 丹栀逍遥散
痰气郁结 精神抑郁,胸部闷塞,胁肋胀满,咽中如有物梗塞,吞之不下,咯之不出,苔白腻,脉弦滑。本证亦即《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所说“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之症《医宗金鉴·诸气治法》将本证称为“梅核气” 行气开郁,化痰散结。 半夏厚朴汤/温胆汤(如证属痰热)
虚证 心神失养 精神恍惚,心神不宁,多疑易惊,悲忧善哭,喜怒无常,或时时欠伸,或手舞足蹈,骂詈喊叫等,舌质淡,脉弦。此种证候多见于女性,常因精神刺激而诱发。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同一患者每次发作多为同样几种症状的重复。《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将此种证候称为“脏躁”。 甘润缓急,养心安神。 甘麦大枣汤
心脾两虚 多思善疑,头晕神疲,心悸胆怯,失眠健忘,纳差,面色不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 健脾养心,补益气血。 归脾汤
心肾阴虚 情绪不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五心烦热,盗汗,口咽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滋养心肾 天王补心丹合六味地黄丸/滋水清肝饮(阴虚火旺郁证)
41 血证 鼻衄 热邪犯肺 鼻燥衄血,口干咽燥,或兼有身热,恶风,头痛,咳嗽,痰少等症,舌质红,苔薄,脉数。 清泄肺热,凉血止血。 桑菊饮
胃热炽盛 鼻衄,或兼齿衄,血色鲜红,口渴欲饮,鼻干,口干臭秽,烦躁,便秘,舌红,苔黄,脉数。 清胃泻火,凉血止血。 玉女煎
肝火上炎 鼻衄,头痛,目眩,耳鸣,烦躁易怒,两目红赤,口苦,舌红,脉弦数。 清肝泻火,凉血止血。 龙胆泻肝汤
序号 病证 辩证 分型 临床表现 治法 代表方
41 血证 鼻衄 气血亏虚 鼻衄,或兼齿衄、肌衄,神疲乏力,面色晄白,头晕,耳鸣,心悸,夜寐不宁,舌质淡,脉细无力。 补气摄血 归脾汤
齿衄 胃火炽盛 齿衄,血色鲜红,齿龈红肿疼痛,头痛,口臭,舌红,苔黄,脉洪数。 清胃泻火,凉血止血。 加味清胃散合泻心汤
阴虚火旺 齿衄,血色鲜红,起病较缓,常因受热及烦劳而诱发,齿摇不坚,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六味地黄丸合茜根散/五版:滋水清肝饮
咳血 燥热伤肺 喉痒咳嗽,痰中带血,口干鼻燥,或有身热,舌质红,少津,苔薄黄,脉数。 清热润肺,宁络止血。 桑杏汤(温燥)
肝火犯肺 咳嗽振作,痰中带血或纯血鲜红,胸胁胀痛,烦躁易怒,口苦,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清肝泻火,凉血止血。 泻白散合黛蛤散
咳血 阴虚肺热 咳嗽痰少,痰中带血,或反复咳血,血色鲜红,口干咽燥,颧红,潮热盗汗,舌质红,脉细数。 滋阴润肺,宁络止血。 百合固金汤
吐血 胃热壅盛 脘腹胀闷,嘈杂不适,甚则作痛,吐血色红或紫黯,常夹有食物残渣,口臭,便秘,大便色黑,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清胃泻火,化瘀止血。 泻心汤合十灰散
肝火犯胃 吐血色红或紫黯,口苦胁痛,心烦易怒,寐少梦多,舌质红绛,脉弦数。 泻肝清胃,凉血止血。 龙胆泻肝汤
气虚血溢 吐血缠绵不止,时轻时重,血色暗淡,神疲乏力,心悸气短,面色苍白,舌质淡,脉细弱。 健脾益气摄血 归脾汤
便血 肠道湿热 便血色红黏稠,大便不畅或稀溏,或有腹痛,口苦,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清化湿热,凉血止血。 地榆散合槐角丸
气虚不摄 便血色红或紫黯,食少,体倦,面色萎黄,心悸,少寐,舌质淡,脉细。 益气摄血 归脾汤
肠胃虚寒 便血紫黯,甚则黑色,腹部隐痛,喜热饮,面色不华,神倦懒言,便溏,舌质淡,脉细。 健脾温中,养血止血。 黄土汤
尿血 下焦湿热 小便黄赤灼热,尿血鲜红,心烦口渴,面赤口疮,夜寐不安,舌质红,脉数。 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小蓟饮子
肾虚火旺 小便短赤带血,头晕耳鸣,神疲,颧红潮热,腰膝酸软,舌质红,脉细数。 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知柏地黄丸
序号 病证 辩证 分型 临床表现 治法 代表方
41 血证 尿血 脾不统血 久病尿血,甚或兼见齿衄、肌衄,食少,体倦乏力,气短声低,面色不华,舌质淡,脉细弱。 补中健脾,益气摄血。 归脾汤
肾气不固 久病尿血,血色淡红,头晕耳鸣,精神困惫,腰肌酸痛,舌质淡,买沉弱。 补益肾气,固摄止血。 无比山药丸
紫斑 血热妄行 皮肤出现青紫斑点或斑块,或伴有鼻衄、齿衄、便血、尿血,或有发热,口渴,便秘,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十灰散/五版:犀角地黄汤
阴虚火旺 皮肤出现青紫斑点或斑块,时发时止,常伴鼻衄、齿衄或月经过多,颧红,心烦,口渴,手足心热,或有潮热,盗汗,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滋阴降火,宁络止血。 茜根散
气不摄血 反复发生肌衄,久病不愈,神疲乏力,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或萎黄,食欲不振,舌质淡,脉细弱。 补气摄血 归脾汤
42 痰饮 痰饮 脾阳虚弱 胸胁支满,心下痞闷,胃中有振水音,脘腹喜温畏冷,泛吐清水痰涎,饮入易吐,口渴不欲饮水,头晕目眩,心悸气短,食少,大便或溏,形体逐渐消瘦,舌苔白滑,脉弦细而滑。 温脾化饮 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饮留胃肠 心下坚满或痛,自利,利后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或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腹满,便秘,口舌干燥,舌苔腻,色白或黄,脉沉弦或伏。 攻下逐饮 甘遂半夏汤或己椒苈黄丸
悬饮 邪犯胸肺 寒热往来,身热起伏,汗少,或发热不恶寒,有汗而热不解,咳嗽,痰少,气急,胸胁刺痛,呼吸、转侧疼痛加重,心下痞硬,干呕,口苦,舌苔薄白或黄,脉弦数。 和解宣利 柴枳半夏汤
饮停胸胁 胸胁疼痛,咳唾引痛,痛势较前减轻,而呼吸困难加重,咳逆气喘,息促不能平卧,或仅能便卧于停饮的一侧,病侧肋间胀满,甚则可见病侧胸廓隆起,舌苔白,脉沉弦或弦滑。 泻肺祛饮 椒目瓜蒌汤合十枣汤或控涎丹
络气不和 胸胁疼痛,如灼如刺,胸闷不舒,呼吸不畅,或有闷咳,甚则迁延,经久不已,阴雨更甚,可见病侧胸廓变形,舌苔薄,质黯,脉弦。 理气和络 香附旋复花汤
阴虚内热 咳呛时作,咯吐少量黏痰,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热,颧红,心烦,手足心热,盗汗,或伴胸胁闷痛,病久不复,形体消瘦,舌质偏红,少苔,脉小数。 滋阴清热 沙参麦冬汤合泻白散
溢饮 表寒里饮 身体沉重而疼痛,甚则肢体浮肿,恶寒,无汗,或有咳喘,痰多白沫,胸闷,干呕,口不渴,苔白,脉弦紧。 发表化饮 小青龙汤
序号 病证 辩证 分型 临床表现 治法 代表方
42 痰饮 支饮 寒饮伏肺 咳逆喘满不得卧,痰吐白沫量多,经久不愈,天冷受寒加重,甚则引起面浮跗肿。或平素伏而不作,遇寒即发,发则寒热,背痛,腰痛,目泣自出,身体阵阵瞤动。舌苔白滑或白腻,脉弦紧。 宣肺化饮 小青龙汤/苓甘五味姜辛汤(体虚表证不著),葶苈大枣泻肺汤(饮多寒少,外无表证),木防己汤(邪实正虚,饮郁化热)
脾肾阳虚 喘促动则为甚,心悸,气短,或咳而气怯,痰多,食少,胸闷,怯寒肢冷,神疲,少腹拘急不仁,脐下动悸,小便不利,足跗浮肿,或吐涎沫而头目昏眩,舌体胖大,质淡,苔白润或腻,脉沉细而滑。 温脾补肾,以化水饮。 金匮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
43 消渴 上消 肺热津伤 口渴多饮,口舌干燥,尿频量多,烦热多汗,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 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消渴方/玉泉丸或二冬汤(肺热津亏,气阴两伤)
中消 胃热炽盛 多食易饥,口渴,尿多,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苔黄,脉滑实有力。 清胃泻火,养阴增液。 玉女煎/增液承气汤(大便秘结),白虎加人参汤(益气养胃,清热生津)
气阴亏虚 口渴引饮,能食与便溏并见,或饮食减少,精神不振,四肢乏力,体瘦,舌质淡红,苔白而干,脉弱。 益气健脾,生津止渴。 七味白术散
下消 肾阴亏虚 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或尿甜,腰膝酸软,乏力,头晕耳鸣,口干唇燥,皮肤干燥,瘙痒,舌红苔少,脉细数。 滋阴固肾 六味地黄丸
阴阳两虚 小便频数,混浊如膏,甚至饮一溲一,面容憔悴,耳轮干枯,腰膝酸软,四肢欠温,畏寒肢冷,阳痿或月经不调,舌苔淡白而干,脉沉细无力。 滋阴温阳,补肾固涩。 金匮肾气丸
44 自汗盗汗 肺卫不固 汗出恶风,稍劳汗出尤甚,或表现半身、某一局部出汗,易于感冒,体倦乏力,周身酸楚,面色晄白少华,苔薄白,脉细弱。 益气固表 桂枝加黄芪汤或玉屏风散
心血不足 自汗或盗汗,心悸少寐,神疲气短,面色不华,舌质淡,脉细。 养血补心 归脾汤
阴虚火旺 夜寐盗汗,或有自汗,五心烦热,或兼午后潮热,两颧色红,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 滋阴降火 当归六黄汤/麦味地黄丸(阴虚为主,火热不甚)
邪热郁蒸 蒸蒸汗出,汗黏,汗液易使衣服黄染,面赤烘热,烦躁,口苦,小便色黄,舌苔薄黄,脉弦弦数。 清肝泄热,化湿和营。 龙胆泻肝汤/四妙丸(湿热内蕴,热势不盛)
45 内伤发热 虚证 阴虚发热 午后潮热,或夜间发热,不欲近衣,手足心热,烦躁,少寐多梦,盗汗,口干咽燥,舌质红,或有裂纹,苔少甚至无苔,脉细数。 滋阴清热 清骨散
血虚发热 发热,热势多为低热,头晕眼花,身倦乏力,心悸不宁,面白少华,唇甲色淡,舌质淡,脉细弱。 益气养血 归脾汤
气虚发热 发热,热势或低或高,常在劳累后发作或加剧,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自汗,易于感冒,食少便溏,舌质淡,苔白薄,脉细弱。 益气健脾,甘温除热。 补中益气汤
序号 病证 辩证 分型 临床表现 治法 代表方
45 内伤发热 虚证 阳虚发热 发热而欲近衣,形寒怯冷,四肢不温,少气懒言,头晕嗜卧,腰膝酸软,纳少便溏,面色晄白,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白润,脉沉细无力。 温补阳气,引火归原。 金匮肾气丸
实证 气郁发热 发热多为低热或潮热,热势常随情绪波动而起伏,精神抑郁,胁肋胀满,烦躁易怒,口干而苦,纳食减少,舌红,苔黄,脉弦数。 疏肝理气,解郁泻热。 丹栀逍遥散
痰湿郁热 低热,午后热甚,心内烦热,胸闷脘痞,不思饮食,渴不欲饮,呕恶,大便稀薄或黏滞不爽,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数。 燥湿化痰,清热和中。 黄连温胆汤合中和汤
血瘀发热 午后或夜晚发热,或自觉身体某些部位发热,口燥咽干,但不多饮,肢体或躯干有固定痛处或肿块,面色萎黄或晦暗,舌质青紫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或涩。 活血化瘀 血府逐瘀汤
46 虚劳 气虚 肺气虚 咳嗽无力,痰液清稀,短气自汗,声音低怯,时寒时热,平素易于感冒,面白。 补益肺气 补肺汤
心气虚 心悸,气短,劳则尤甚,神疲体倦,自汗。 益气养心 七福饮
脾气虚 饮食减少,食后胃脘不舒,倦怠乏力,大便溏薄,面色萎黄。 健脾益气 加味四君子汤
肾气虚 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而清,白带清稀,舌质淡,脉弱。 益气补肾 大补元煎
血虚 心血虚 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多梦,面色不华。 养血宁心 养心汤/归脾汤(益气养血)
肝血虚 头晕,目眩,胁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急,或筋惕肉瞤,妇女月经不调甚则闭经,面色不华。 补血养肝 四物汤/大黄蛰虫丸(干血瘀结,新血不生)
阴虚 肺阴虚 干咳,咽燥,甚或失音,咯血,潮热,盗汗,面色潮红。 养阴润肺 沙参麦冬汤
心阴虚 心悸,失眠,烦躁,潮热,盗汗,或口舌生疮,面色潮红。 滋阴养心 天王补心丹
脾胃阴虚 口干唇燥,不思饮食,大便燥结,甚则干呕,呃逆,面色潮红。 养阴和胃 益胃汤
肝阴虚 头痛,眩晕,耳鸣,目干畏光,视物不明,急躁易怒,或肢体麻木,筋惕肉瞤,面潮红。 滋养肝阴 补肝汤
肾阴虚 腰酸,遗精,两足痿弱,眩晕,耳鸣,甚则耳聋,口干,咽痛,颧红,舌红,少津,脉沉细。 滋补肾阴 左归丸
阳虚 心阳虚 心悸,自汗,神倦嗜卧,心胸憋闷疼痛,形寒肢冷,面色苍白。 益气温阳 保元汤
脾阳虚 面色萎黄,食少,形寒,神倦乏力,少气懒言,大便溏薄,肠鸣腹痛,每因受寒或饮食不慎而加剧。 温中健脾 附子理中汤
序号 病证 辩证 分型 临床表现 治法 代表方
46 虚劳 阳虚 肾阳虚 腰背酸痛,遗精,阳痿,多尿或不禁,面色苍白,畏寒肢冷,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舌质淡胖,有齿痕。 温补肾阳 右归丸
47 痹证 风寒湿痹 行痹 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酸楚,屈伸不利,可涉及肢体多个关节,疼痛呈游走性,初起可见有恶风、发热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缓。 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防风汤/桂枝芍药知母汤(若关节肿大,邪有化热之象,宜寒热并用)
痛痹 肢体关节疼痛,痛势较剧,部位固定,遇寒则痛甚,得热则痛缓,关节屈伸不利,局部皮肤或有寒冷感。舌质淡,舌苔薄白,脉弦紧。 散寒通络,祛风除湿。 乌头汤
着痹 肢体关节、肌肉酸楚、重着、疼痛,肿胀散漫,关节活动不利,肌肤麻木不仁。舌质淡,舌苔白腻,脉濡缓。 除湿通络,祛风散寒。 薏苡仁汤/蠲痹汤(久痹,风、寒、湿偏盛不明显者)
风湿热痹 游走性关节疼痛,可涉及一个或多个关节,活动不便,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触,得冷则舒,可有皮下结节或红斑,常伴有发热、恶风、汗出、口渴、烦躁不安等全身症状。舌质红,舌苔黄或黄腻,脉滑数或浮数。 清热通络,祛风除湿。 白虎加桂枝汤合宣痹汤/五味消毒饮合犀黄丸(如热毒炽盛,化火伤津,深入骨节)
痰瘀痹阻 痹证日久,肌肉关节刺痛,固定不移,或关节肌肤紫黯、肿胀,按之较硬,肢体顽麻或重着,或关节僵硬变形,屈伸不利,有硬结、瘀斑,面色黯黧,眼睑浮肿,或胸闷痰多。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舌苔白腻,脉弦涩。 化痰行瘀,蠲痹通络。 双合汤
肝肾亏虚 痹证日久不愈,关节屈伸不利,肌肉瘦削,腰膝酸软,或畏寒肢冷,阳痿,遗精,或骨蒸劳热,心烦口干。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或少津,脉沉细弱或细数。 培补肝肾,舒筋止痛。 独活寄生汤/五版:补血荣筋丸
48 痉证 实证 邪壅经络 头痛,项背强直,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出,肢体酸重,甚至口噤不能语,四肢抽搐。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紧。 祛风散寒,燥湿和营。 羌活胜湿汤/葛根汤(寒邪较甚),栝楼桂枝汤(风邪偏盛)
肝经热盛 高热头痛,口噤齘齿,手足躁动,甚则项背强急,四肢抽搐,角弓反张。舌质红绛,舌苔薄黄或少苔,脉弦细而数。 清肝潜阳,息风镇痉。 羚角钩藤汤
阳明热盛 壮热汗出,项背强急,手足挛急,口噤齘齿,甚则角弓反张,腹满便结,口渴喜冷饮。舌质红,苔黄燥,脉弦数。 清泄胃热,增液止痉。 白虎汤合增液承气汤
心营热盛 高热烦躁,神昏谵语,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则角弓反张。舌质红绛,苔黄少津,脉细数。 清心透营,开窍止痉。 清营汤
痰浊阻滞 头痛昏蒙,神识呆滞,项背强急,四肢抽搐,胸脘满闷,呕吐痰涎。舌苔白腻,脉滑或弦滑。 豁痰开窍,息风止痉。 导痰汤
序号 病证 辩证 分型 临床表现 治法 代表方
48 痉证 虚证 阴血亏虚 项背强急,四肢麻木,抽搦或筋惕肉瞤,直视口噤,头目昏眩,自汗,神疲气短,或低热。舌质淡或舌红无苔,脉细数。 滋阴养血,息风止痉。 四物汤合大定风珠
49 痿证 肺热津伤 发病急,病起发热,或热后突然出现肢体软弱无力,可较快发生肌肉瘦削,皮肤干燥,心烦口渴,咳呛少痰,咽干不利,小便黄赤或热痛,大便干燥。舌质红,苔黄,脉细数。 清热润燥,养阴生津。 清燥救肺汤
湿热浸淫 起病较缓,逐渐出现肢体困重,痿软无力,尤以下肢或两足痿弱为甚,兼见微肿,手足麻木,扪及微热,喜凉恶热,或有发热,胸脘痞闷,小便赤涩热痛。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清热利湿,通利经脉。 加味二妙散
脾胃虚弱 起病缓慢,肢体软弱无力逐渐加重,神疲肢倦,肌肉萎缩,少气懒言,纳呆便溏,面色晄白或萎黄无华,面浮。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补中益气,健脾升清。 参苓白术散合补中益气汤/六君子汤(肥人痰多或脾虚湿盛)
肝肾亏损 起病缓慢,渐见肢体痿软无力,尤以下肢明显,腰膝酸软,不能久立,甚至步履全废,腿胫大肉渐脱,或伴有眩晕耳鸣,舌咽干燥,遗精或遗尿,或妇女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 补益肝肾,滋阴清热。 虎潜丸/鹿角胶丸、加味四斤丸(病久阴损及阳,阴阳两虚),六味地黄丸(热甚),右归丸(阳虚畏寒)
脉络瘀阻 久病体虚,四肢痿弱,肌肉瘦削,手足麻木不仁,四肢青筋显露,可伴有肌肉活动时隐痛不适。舌痿不能伸缩,舌质暗淡或有瘀点、瘀斑,脉细涩。 益气养营,活血行瘀。 圣愈汤合补阳还五汤/圣愈汤送服大黄蛰虫丸(肌肤甲错,形体消瘦,手足痿弱)
50 颤证 实证 风阳内动 肢体颤动粗大,程度较重,不能自制,眩晕耳鸣,面赤烦躁,易激动,心情紧张时颤动加重,伴有肢体麻木,口苦而干,语言迟缓不清,流涎,尿赤,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脉弦。 镇肝息风,舒筋止颤。 天麻钩藤饮合镇肝息风汤
痰热风动 头摇不止,肢麻震颤,重则手不能持物,头晕目眩,胸脘痞闷,口苦口黏,甚则口吐痰涎。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清热化痰,平肝息风。 导痰汤合羚角钩藤汤
虚证 气血亏虚 头摇肢颤,面色晄白,表情淡漠,神疲乏力,动则气短,心悸健忘,眩晕,纳呆。舌体胖大,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滑,脉沉濡无力或沉细弱。 益气养血,濡养筋脉。 人参养荣汤
髓海不足 头摇肢颤,持物不稳,腰膝酸软,失眠心烦,头晕,耳鸣,善忘,老年患者常兼有神呆、痴傻。舌质红,舌苔薄白,或红绛无苔,脉象细数。 填精补髓,育阴息风。 龟鹿二仙膏合大定风珠
阳气虚衰 头摇肢颤,筋脉拘挛,畏寒肢冷,四肢麻木,心悸懒言,动则气短,自汗,小便清长或自遗,大便溏。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沉迟无力。 补肾助阳,温煦筋脉。 地黄饮子
序号 病证 辩证 分型 临床表现 治法 代表方
51 腰痛 外感腰痛 寒湿腰痛 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逐渐加重,静卧病痛不减,寒冷合阴雨天则加重。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散寒行湿,温经通络。 甘姜苓术汤(又名:肾着汤)
湿热腰痛 腰部疼痛,重着而热,暑湿阴雨天气症状加重,活动后或可减轻,身体困重,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清热利湿,舒筋止痛。 四妙丸
跌扑闪挫 瘀血腰痛 腰痛如刺,痛有定处,痛处拒按,日轻夜重,轻者俯仰不便,重则不能转侧。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涩。部分病人有跌扑闪挫病史。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身痛逐淤汤
肾虚腰痛 肾阴虚 腰部隐隐作痛,酸软无力,缠绵不愈,心烦少寐,口燥咽干,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滋补肾阴,濡养筋脉。 左归丸
肾阳虚 腰部隐隐作痛,酸软无力,缠绵不愈,局部发凉,喜温喜按,遇劳更甚,卧则减轻,常反复发作,少腹拘急,面色晄白,肢冷畏寒。舌质淡,脉沉细无力。 补肾壮阳,温煦静脉。 右归丸/青蛾丸(无明显阴阳偏盛者),河车大造丸、补髓丹(房劳过度)

 


相关话题/内科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西综之贺银成内科学讲义-内分泌系统疾病
    内分泌系统疾病 第一章 总论第二章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第三章 糖尿病第四章 Cushing综合征第五章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第六章 嗜铬细胞瘤 第一章 总论 【内分泌疾病诊断原则】 一、功能诊断 1. 典型症状和体征 2.激素分泌情况 3.动态功能测定主要有下列两类 (1)兴奋试验 (2)抑制试验 二、定位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2
  • 中医内科学大纲考点精华总结(完美打印版)
    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医内科学》考点精要 考点一:下列病症的比较鉴别 中医内科病证的概念、病理、临床表现、治法、方药等方面互相之间存在相似而又相异之处,正确地加以比较、鉴别对于提高中医理论、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1、感冒与温病早期的鉴别诊断 ①感冒:发热多不高或不发热,感冒服解表药后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4
  • 考研西综之贺银成内科学讲义-循环系统疾病
    本文由kinly1006贡献 循环系统疾病 第一章 心力衰竭 第二章 心律失常 第三章 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 第四章 高血压 第五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第六章 心脏瓣膜病 第七章 感染性心内膜炎 第八章 心肌疾病 第九章 心肌炎 第十章 心包疾病 第一章 心力衰竭 【病因】 一、基本病因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4
  • 西综之贺银成内科学讲义-呼吸系统疾病_免费
    2012考研西综之贺银成内科学讲义-呼吸系统疾病_免费 本文由kinly1006贡献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肺部感染性疾病 第二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第三章 支气管哮喘 第四章 肺血栓栓塞症 第五章 肺源性心脏病 第六章 间质性肺疾病 第七章 胸膜疾病 第八章 呼吸衰竭 第一章 肺部感染性疾病 第一节 肺炎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4
  • 考研西综之贺银成内科学讲义-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第一章 胃食管反流病 第二章 胃炎 第三章 消化性溃疡 第四章 肠结核和结核性腹膜炎 第五章 炎症性肠病 第六章 肝硬化 第七章 原发性肝癌 第八章 肝性脑病 第九章 胰腺炎 第十章 中毒 第一章 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人食管引起烧心等症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4
  • 考研西综之贺银成内科学讲义-泌尿系统疾病
    考研西综之贺银成内科学讲义-泌尿系统疾病_免费 本文由kinly1006贡献 泌尿系统疾病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肾小球肾炎 第三章 肾病综合征 第四章 尿路感染 第五章 慢性肾衰竭 第一章 总论 【肾的生理功能】 肾是一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分泌的激素可分为血管活性激素和非血管活性激素。前者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4
  • 考研西综之贺银成内科学讲义-结缔组织病和风湿性疾病
    考研西综之贺银成内科学讲义-结缔组织病和风湿性疾病_免费 本文由kinly1006贡献 结缔组织病和风湿性疾病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类风湿关节炎 第三章 系统性红斑狼疮 第一章 总论 【风湿性疾病分类】 风湿性疾病根据其发病机制、病理及临床特点可作以下分类: 风湿性疾病主要包括: ①弥漫性结缔组织病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4
  • 北京大学内科学考研复习笔记
    甲亢 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定义:多种原因引起的血循环中甲状腺激素过量,致机体出现以高代谢症状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甲状腺毒症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甲亢的病因 (一)甲状腺性甲亢 Graves病、多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毒性腺瘤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这里要强调是一个症,不是一个病) Graves 病 (又叫毒性弥漫性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4
  • 中医内科学证型分类与治法方药精心整理
    (一)肺系病证 一、感冒 1.风寒束表证: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闭塞,肺气不宣-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 用药:荆芥穗5 防风5 羌独活各5 柴胡6 茯苓6 甘草3 枳壳6 桔梗5 川芎5 党参6 薄荷3 两方均为辛温解表剂,前方疏风散寒,用于风寒感冒轻证;后方辛温发汗,疏风祛湿,用于时行感冒,风寒夹湿证。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3
  • 考研西医综合:趣味记忆内科学20个常考点
    西医综合考研考点繁多,系统性记忆考研知识点很重要,而内科学在西医综合考试中占据30%的分值,是西医综合的第二大分值项,其重点程度可想而知。因此今天福利来啦,下面为童鞋们整理了内科学记忆口诀,轻松简单容易记忆,小伙伴们快背起来吧。 1、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平时无体征,发作有表情,焦虑出汗皮肤冷,心律加快血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28
  • 苏州大学内科学(血液病)专业博士考试试题
    名解: 1.肿瘤相关抗原; 2.白细胞抗原; 3.造血干细胞归巢; 4.小非编码RNA; 5.自噬; 6.髓外造血; 7.G蛋白,易栓症,COOMBS试验,5q-综合征,double-hit 淋巴瘤,溶血再障危象,HIT(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MDS,Evans综合征,溶血性贫血、裂孔现象、骨血增生异常综合症、ATRA综合征 简答 骨髓中的非造血细胞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8-30
  • 山东大学2011-2012年内科学血液病博士试题
    山东大学2011年内科学血液病博士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 1.PHSC 2.Fanconi Anemia 3.Hemochromatosis 4.RCUD 5.PDGER 6.ALIP 7.Bernard-Soulier Syndrom 8.PAI 9.MGUS 10.MCL 二、简答题。(每题10分) 1. 简述B淋巴细胞标志。 2,简述急淋的治疗。 3. 简述再障的诊断标准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8-30
  • 2019考研:西医综合《内科学》考点整理
      2019考研西综内科学考点 新旧血压单位换算 血压 mmHg,加倍再加倍, 除3再除10,即得 kpa值。 例如:收缩压120mmHg加倍为240,再加倍为480,除以3得160,再除以10,即16kpa;反之,血压kpa乘10再乘3,减半再减半,可得mmHg值。 其实,不用那么麻烦,我们只要记住7.5这个数值即可,用不着记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5-26
  • 2017中医内科学考研考点精华总结
    2017考研《中医内科学》考点精华总结 序号 病证 辩证 分型 临床表现 治法 代表方 1 感冒 风寒束表 恶寒重,发热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4-03
  • 2018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外科学及内科学复试真题
    未完待续~~~~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