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社会学复习提纲
第一讲 课程介绍
一.基本概念
1.学科分类
社会学是“法学”大门类下面的一个“一级学科”。按照目前教育部颁布的学科分类目录,“社会学”这个一级学科下有4个“二级学科”: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民俗学。
2.人口学可大致区分为“广义人口学”和“狭义人口学”。
“狭义人口学”:直接涵义是“人口统计学”,有四个传统研究领域:(1)生育,(2)死亡,(3)迁移,(4)城市化。这4个领域涉及人口增加(生育)、减少(死亡)、地点变化(迁移)和居住聚居程度(城市化)。
“广义人口学”):与人口直接或间接有关的领域(包括家庭、婚姻、老龄、青少年、各种社会组织等)都包括在内。凡是用人口学的角度,使用人口学的指标和研究方法来研究复杂的社会现象的研究专题,都可以归为“广义人口学”的范围,如:
- 家庭;(2)社区与社会群体;(3)民族;(4)企业;(5)城镇类型;(6)分层与流动;(7)人口内部的结构与变化,等等。
3.人口社会学
“广义人口学”就是“人口社会学”,在研究对象范围方面并不限于“狭义人口学”或“人口统计学”的4个领域,对这4个领域的研究也超出“人口统计”的范围。
佟新《社会人口学》一书的定义,“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认识和分析人口结构、人口过程和人口变迁,以及它们与各种社会力量——文化、经济和政治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
二.人口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1.实证性的社会科学分支
2.几个学科在研究方法上的比较
在研究方法特别是资料取得和分析方法方面,彼此相关的几个学科各有各的特点。
(1)人类学:主要采用对基层社区开展深入调查(“田野工作”)的方式进行研究,偏重对当地社会文化的理解,注重个案调查和定性分析,在资料分析时偏重对象和场景的描述,较少使用复杂的统计方法。
(2)社会学:从传统上既注意社会结构和组织的功能,也注意文化差异和变迁对社会结构的影响,通常把个案调查和群体抽样户访问卷调查结合起来,把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起来,使用一定程度的统计方法,但是并不特别注重大型数学模型的建立与证明。
(3)人口学:以人口统计数据和对人口普查资料的分析为基础,计量、分析和预测人口增长、死亡和迁移,逐步发展出各种人口数据的计算技术和数学模型,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新抽样方法和分析手段。人口学是最注重定量分析的,研究的结果主要以数字的形式出现(人口计算和预测),但对深层次的理论发展相对重视不够。
三.影响人口现象的各种因素
影响人口变迁的因素:1.生物因素;2.政治因素;3.经济因素;4.文化因素。
四.人的生命周期(life circle)(或称做“人口过程”)
一个人一生中经历若干生活阶段:(1)“出生”,(2)“家庭学习”,(3)“学校教育”,(4)“就业”,,(5)“婚姻”;(6)“生育”(7)“孩子离家”,(8)“退休”,(9)死亡:配偶和自己的死亡。在各个阶段中不断穿插着工作和居住地点的变动(迁移),社会地位的沉浮,政治形势和制度的变迁、经济繁荣与萧条、中外文化的交流和彼此影响的消长,甚至战争。
五.人口与资源
人口与自然资源之间必须是协调和可持续性的关系,而技术和制度使人口利用各类资源(自然资源、国际市场资源)的能力发生变化。前面在谈到影响人口现象的“经济因素”时,也曾讲到这一点。
从人类的出现开始,就存在着区域性(最后发展成为全球性)的一个人口数量与自然资源可利用量之间的关系。自然条件太丰富,外来敌人太少,人们就没有发展生产力的动力。为什么夏威夷的岛民在18世纪(1898年美国战胜西班牙,占领该岛)时生产力水平仍然很低?因为他们身边的地理条件太优越,自然资源太丰富。
在狩猎、农业、畜牧业发展时期,猎场、土地、水源、牧场是各个部落、国家争夺的主要资源。随着贸易、交通的发展,贸易通道和港口,也成为控制资源流通的争夺目标。
在近代,人口数量在生存竞争和战争中的作用逐步降低,人口素质与掌握运用技术的能力的作用日益加强,人口素质高,其对于世界市场各种资源的利用量也越高。
六.人口研究的意义
马寅初的《新人口论》,
借用了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基本观点,指出必须关注中国人口、人口增长与本国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用今天的话讲,就是要考虑“可持续发展”,他认为政府必须注意解放后因政治稳定、经济恢复而带来的人口快速增长,如不注意加以引导和控制,会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
《新人口论》主要观点:掌握人口数据,指出人口增长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提出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三个建议(进行人口普查,通过宣传改变主张多子女的封建观念、实行晚婚和鼓励少生孩子,主张避孕,反对人口流产)。
当时毛泽东没有接受这个非常重要的建议和思想,组织批判了马寅初,免去了他北京大学校长的职务。之后中国人口持续增长,从5亿增加到10亿。人们后来说,“错批一个人,增加5个亿”。等到人们认识到必须控制人口增长,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甚至不得不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在许多地区特别是观念没有转变、养老保险还靠子女的农村,严格的“一孩”政策使得政府干部与群众的关系紧张,出现了不少社会问题。
第二讲:人口统计指标
注意区别开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必须判定所要分析人口的地理范围与时间选择,时空定义)。其次要注意指标和数据的客观性与准确程度(数据来源的可靠性、误差范围的判断与计算,社会学研究方法课程均有系统介绍)。
1.人口规模与变化
(1)人口总数:
年末人口数,人口普查时间人口数;年平均数 =(年初人口数 + 年末人口数)÷ 2 ;
(2)人口增长:
人口年净增长数=人口自然增长—人口迁移增长;
年人口粗增长率=(年末人口—年初人口)÷年初人口;
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人数—死亡人数)÷ 年平均人口数;
人口净增加数 自然增加数 = 迁移增加数
平均人口数 平均人口数 平均人口数
2.人口自然结构
- 性别比(一般以女为100),
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人口的性别比,各年龄组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一般是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死亡率;
- 年龄结构;“人口金字塔”清楚地表现出一个人口的性别与年龄结构;
3.出生
粗生育率(crude birth rate)= 出生数(活产)÷ 年平均人口数;
一般生育率(general fertility rate)= 出生数÷同期育龄妇女数;
年龄别生育率(age specific fertility rate)= 该年龄组妇女生育数÷该年龄组妇女数;
总和生育率(total fertility rate)= 各年龄别生育率之合。
4.死亡
粗死亡率(crude death rate)= 死亡数÷ 年平均人口数;
婴儿死亡率(infant mortality rate)
= 该年出生后一年内死亡数÷ 该年活产婴儿数;
生命表(life table)、平均预期寿命(life expectancy at birth);
5.迁移
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净迁移人数 = 迁入人数 — 迁出人数;
迁入率 = 迁入人数 ÷ 年平均人口数;
迁出率 = 迁出人数 ÷ 年平均人口数;
一个时期内年平均净迁移人数 = 该时期总净迁移人口总数÷年数;
总迁移率 = 该时期迁入、迁出人数总合 ÷ 该时期平均人口数;
净迁移率 = 该时期迁入、迁出人数差额 ÷ 该时期平均人口数;
6.城市化
城市人口比例 = (定义的)城市人口 ÷ 总人口;
大城市人口比例= (定义的)大城市人口 ÷ 总人口;
注意各国对于“城市人口”的定义是不同的,我国自1990年普查开始,公布两种统计口径的“城市人口”。
第三讲:人口的地理分布与人口增长
1.人口的地理分布
人口的地理分布主要关注两点:空间位置、人口密度。空间位置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所在地点的地理特征(如高原、平原、山区、海岛)、行政区划(属于哪个国家、省份、县管辖)、社会特征(大都市、城市、乡村等)。人口密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的组织化程度与人们之间交流的频率。
改变现有人口地理分布状况的主要有两个因素:作为个体来说,迁移行为可以改变空间位置;作为群体来说,除了迁移可以改变空间位置之外,自然生育率的变化可以改变一个地区的人口密度,改变群体之间的地理分布格局。
2.人口密度的历史变迁与区域差异
人口密度的计算:D = 人口/面积;
人口集中系数:C = 1/2 Σ|各地区人口在总人口中比例—该地区土地面积在总面积中的比例|;
3.造成人口密度区域差别的主要原因:
- 自然环境,(2)交通条件;(3)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5.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
第一,人口地理分布非常不平均。“爱辉-腾冲人口地理分界线”:1982年该线东南侧国土占42.9%,人口占94.4%。
第二,我国城市化水平明显偏低,70-80%的人口居住并在农村就业。
第三,民族分布:汉族集中居住在东部沿海,西部大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第四,经济产业区划:东部和沿海地区为我国的主要工业区,北部和西部为蒙古草原、青藏高原、新疆和青海的戈壁、云南的山区,为畜牧业地区、林业区。
6.人口增长
从全世界角度,人口增长的原因只能是自然增长(生育数量大于死亡数量)。从一个国家、地区(一个行政区划)的角度,除了自然增长外,还有迁移的因素(迁入多于迁出)。
从一个族群的角度,除了自然增长外,还有三个因素:(1)因通婚而使部分配偶及其子女增加到这个族群;(2)可能有部分人口迁到境外,而没有被继续统计在册(如1959年有大约6-8万人随达赖去印度),民族人口的统计也是以行政区划为单位的;(3)个别或集体更改民族成分。
7.人口增长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
(1)科学技术的发展。(2)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变迁。(3)文化变迁:。
第四讲:人口构成与社会结构
人口基本的结构特征可以划分为四个大的方面:(1)人口的自然结构(生理、体质特征,如年龄、性别、种族等);(2)人口的空间结构(地理分布、城乡分布、城市中的空间布局等);(3)人口的社会基本结构(教育、行业、职业、收入结构等);(4)人口的政治-文化结构(如政党、宗教集团、语言集团、移民集团等)。
一.年龄结构
1.人口年龄结构分析:需要注意(1)存在历史延续性,“人口惯性”,(2)动态而非静态;(3)受到社会制度、经济水平、人口文化、政府政策、特殊事件(战争、饥荒)等因素的影响。
2.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迁
3.年龄组和“同期组”:年龄同期组的成员有着相似的社会阅历,受到相似的政治与经济制度、社会文化、政治事件等等的影响,在思想和行为方面存在一定的共性,所以在社会学对于人们思想与行为的研究中,“同期组研究”是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
二. 性别结构
1.性别比(sex ratio):以女性数量为100的男性数字。
怀孕时胎儿性别比约在120-130,出生性别比一般在105左右(如果流产率下降,出生性别比有可能提高)。然后随着年龄的增加,各年龄组的性别比逐渐减小。
1990年中国人口性别比是106.6,2000年为106.74。2002年政府统计的0-4岁组性别比为121.5,与平均水平比明显偏高。对此有各种解释和争论:一是数字的准确程度,二是造成高性别比的原因(如:有性别选择的流产、溺婴、有性别选择的隐匿不报)。
2.人口金字塔(population Pyramid):直观反映人口的性别-年龄结构的图形,左男右女,年龄可以以1岁也可以5岁年龄组表示。年龄图形曲线上的曲折、缺口反映出特定时期受特定原因(战争、饥荒、迁移)造成的人口损失或变化。
3.影响性别比变化的原因:
- 出生性别比是各年龄组性别比的基础,有些因素影响出生性别比(如计划生育政策对生育总数的限制+人们希望有儿子=女婴的流产或溺杀);
- 死亡率影响人口数量,死亡中可能出现性别倾斜(女性的社会地位低+资源有限=女性高死亡率);
- 高生育率可能伴随产妇的高死亡率,从而影响性别比;
- 迁移中的性别选择(就业的性别选择,如历史上的加州移民、当代的菲佣)可能影响性别比;
- 传统文化观念中对生育的性别选择(无后为大、传宗接代);
- 社会经济水平与制度造成的对孩子的性别选择(养老保险制度);
- 其他政治社会原因(如二战后1951年前苏联性别比曾为78.5,1980年为87.8)。
4.两性的社会角色与行为规范:
- 弗洛伊德认为女性判断力低下,赫尼尔认为女性成就动机低于男性;
- 帕森斯认为男性承担工具性社会角色,女性承担情感性社会角色;
- 把女性假定为“弱势群体”,分析妇女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边缘地位”;认为女性在政治权力、利益方面均属于“弱势群体”;
- 柯林斯的性别分层假设:人类存在性别分层动机,而且男性强于女性,男性倾向于对女性的“占有”,他提出了6个相关命题;
- 性别制度理论:每个社会都有一套控制性生活和族群繁衍的制度性安排,性生活的排他性范围,婚姻和亲属制度,
- 女权主义:强调种种关于女性的观念主要来自男性,是从外部强加给女性的;提出社会需要关注女性的体验;
三.教育结构
社会分层的测度有多种方面:社会权力(如公民与非公民、贵族与平民在投票、司法权利中的不平等)、经济收入、教育水平、职业、行业等;一个社会整体的社会分层结构情况也有多种测度指标:如基尼系数(0-1),收入中位数,总数五分法,市场菜篮法,恩格尔系数,贫困线与贫困人口比例,等等。
1.“文盲、半文盲”及其在总人口(16岁以上)中的比例:如何定义?在多种语言的国家用什么语言来衡量?用什么标准来衡量(2000字、写名字、读报纸等);
2.“文化程度”:毕业或肄业的学校等级(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本科),
3.上学年数:没有毕业的在校学习不应当被忽视,但“留级”因素很难排除;
4.非正式学校的教育:成人教育、单位企业的专业培训,政府组织的再就业教育;
四.产业结构
通常15岁(或16岁)以上被统计为“劳动适龄人口”(就业年龄人口)。
- 产业分类:社会研究机构的分类方法,政府人口普查的分类方法。
- 三个产业划分法:
- 中国人口普查的行业划分(15类行业):
- 产业-行业结构的社会意义:
经济类型:传统农业经济、近代工业经济、现代型“三大产业”结构经济。
不同的经济类型决定了社会的性质:城乡分布、社会分层特点、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
五.职业结构
职业是每个劳动者所从事工作的具体性质,在每个行业中都有不同的职业,而相同的职业也存在于不同的行业之中。行业标志着社会整体的经济结构,职业是劳动力的具体经济活动。在具体研究中,两者可以交叉配合着运用。
- 职业分类:美国的职业分类:(8大类);中国人口普查职业分类:(8大类)。
- 职业流动:
造成职业流动的宏观原因:(1)人口因素:年龄组人口规模对就业市场的影响,外来移民(具有一定教育和技能背景)对现有劳动力市场的冲击(如:人口年龄组规模因计划生育减少后,学校、高考、就业的竞争程度也降低),(2)经济因素:某个职业的超常发展使其吸收劳动力的空间加大,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其更有吸引力(如:菲律宾的女佣职业,印度的计算机软件程序员),(3)政治因素:如就业中的阶级、政党、宗教限制或歧视现象的变化。
在宏观条件稳定或出现变动的情况下,每个个人的条件(年龄、性别、家庭影响、教育水平、工作经历、健康状况、家庭负担、社会网络,等等)及自我努力将影响职业流动中最后机会的获得或调整(如:知识青年的职业流动,他们在乡下的地位、条件大致是相同的,但是返城以后最后的职业很不相同,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努力)。
六.收入结构
(1)原始部落里,族群中最强壮的男子取得最大的发言权和最高的社会地位。
(2)在封建贵族社会,家族血统是社会地位的标志。
(3)在资本主义社会,金钱就是地位和权力、有钱也可以竞选从政当议员、州长。
(4)社会主义社会,家庭出身(“红五类”、“黑八类”)一度对职业有明显影响:当兵、提干、保密工厂等等。现在的职业选择的可能性,在中国是由各种因素共同发生作用的。职业、收入这两个因素与人们的社会地位密切相关。
1.国家之间平均收入水平的差距:穷国与富国,同样的工作(如清扫卫生)在不同的国家得到相差悬殊的工资与福利,同样的支出,在不同的国家得到质量相差悬殊的消费服务。(各国的社会福利水平、硬件质量不同)。
2.一个国家内部的收入差别:美国1990年按五分法计算的收入占有比例(最高的20%占有44.4%的收入,最低的20%占有4.5%的收入。中国1994年城镇居民个人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37,农村居民基尼系数为0.41,城乡合计的基尼系数为0.44。
3.收入结构分析: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一个族群、一个行业或职业群体,都可以作为一个人口群体来分析其收入结构,并把与其他群体的收入结构进行比较。
七.人口构成的其他类型
第7类.民族构成:
第8类.宗教构成:
第9类.本地人/移民构成:
第10类.政治团体构成:
第五讲:生育
一、生育行为分析
1.生育行为、生育文化和生育制度:
- 什么是“生育制度”:“和异性结合成夫妇,生孩子,把孩子领大——这是一套社会活动的体系”(在一些社会,男女结合并不以“夫妇”的形式);
- 马林诺斯基:“家庭不是生物团体的单位,婚姻不是单纯的两性结合,亲子关系亦决不是单纯的生物关系。……生殖作用在人类社会中已成为一种文化体系”(费孝通,1998:101)。
- “人和其他生物一样,生殖细胞成熟之后,对于异性会有一种要求接近、发生性行为的生物机能”(费孝通,1998:103)。但“性爱和生殖虽则相联,但并非一事”。由于各种原因,人类有避孕的需求,而且在文化水准较低的土人和文明的都市居民,都有某种避孕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