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族群、部落、国家的考虑:人口自身是财富(可买卖)、是创造财富的生
产力、是保卫家园的战士、是群体延续的必要环节。
(5)“双系抚育”:生物抚育的单系性(非一夫一妻婚姻社会),家庭中两性的分工与
合作,
(6)“婚姻的确立”:“生物性的父母与社会性的父母”不一定完全一致。婚姻不是个 人私事,而是社会行为。乱伦禁忌,“门当户对”观念,种姓隔离,择偶的自主性,代际关系的社会规范,社会的继替,
(7)亲属关系的“单系偏重”:。
2.生育行为的测度:一是女性的客观生育能力,二是她们的实际生育数量。前者是生理上的机能,称“生育力”(fecundity),一般认为妇女一生中有能力生育15-17胎。在纯“自然状态下”(即指不受任何人类自觉避孕行为影响)妇女的生育能力,称之为“自然生育率”(natural fertility)。
3.生育率测度指标:
- 粗生育率(crude birth rate)
=(一个地区某年出生(活产)人数)÷同期该地区年平均人口×1000‰;
30‰以上为高粗生育率;
(2)一般生育率(general fertility rate)=(年出生人数)÷同期育龄妇女人数×1000‰;
(3)年龄别生育率(age specific fertility rate)
=(年内某年龄组妇女生育数)÷同期该年龄组妇女数×1000‰;
(4)总和生育率(total fertility)= 各组分年龄别生育率之和;
“总和生育率”是根据“生命表”方法用一个时间各年龄组的生育率水平代表一个妇女一生中各年龄的生育行为,从而推算出她一生中生育子女的总数。这个假设在社会生育行为稳定的时期会接近真实数字,而在社会动荡、政策变化的时期则可能与实际行为有显著偏差。
4.生育观念:对待生育的态度和看法,如对两性关系(生育的物理基础)、配偶的选择标准(个人、家庭的选择)、为什么要生育(生理本能?感情需求?经济、家族势力等方面的利益考虑?)、生育几个孩子(家庭规模)、倾向于生男孩还是女孩(性别选择、性别歧视)等等问题的看法和价值观念,组成了人们的生育观念。
5.生育行为四个阶段(性交、受孕、怀胎、分娩)的中间变量:
6.生育分析的经济学框架:
R. A. Easterlin把“消费者行为”理论应用于微观层面上个体生育行为的分析:
(1)对孩子的需求:即生育控制若不需花费成本时,夫妇所想要的孩子数量;取决于家庭(夫妇)对商品和孩子的主观嗜好、以及价格和收入的客观制约。
- 可能的孩子数:即如不有意控制生育,夫妇将拥有的孩子数;某些文化中的性交禁忌(而非夫妇自愿避孕)减少了生育数量;
- 控制生育的动机:孩子带来的经济负担、对母亲身体的考虑、夫妇时间的支配;
- 控制生育的代价:心理代价,市场代价(避孕费用),
- 非婚生育的研究:少年婚前性行为的开放、“性解放”,某些政府福利政策的影响;
- 孩子可能带来的经济利益:前工业社会中一般存在收入与生育数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劳动力即收入,代际之间较强的经济关系(在有的社会,父亲有权出卖子女);
- 现代化进程中生育率的下降:生产力水平-医疗水平提高导致“人口转型”(理论);
- 影响生育的因素
- 生理因素:
(1)妇女生育生理发展过程(李若建,1992:41)。
(2)不受孕因素:先天性不育、后天性丧失生育能力(事故、手术),自觉避孕(药物、自然不孕期:非排卵期、产褥期、闭经期),
(3)妇女随着年龄增大,受孕概率降低(相关曲线);
(4)随着社会发展和营养改善,女孩初潮不断提前:西方国家平均每10年提前2.8-4.5个月;中国近几十年平均每10年提前5个月。
- 自然环境因素:
- 气候:有人认为热带妇女性早熟,各气候带受孕率不同:
- 季节-月份:1946-1981年期间每年各月份婴儿出生分布:
- 海拔高度:每升高100米,妇女初潮平均推迟3个月。
- 经济因素:
(1)父母对于子女的以金钱(时间、感情也可以“折合”成金钱)来计量的“投入”与“产出”,把子女看作一种特殊的“耐用产品”,在质与量两个方面,不同的“投入”可以期待获得不同的“产出”。这是父母单方面的经济考虑。
(2)两代人之间的“财富”(金钱、感情、时间)在不同时间段中的双向流动。双方多多少少都有“获得”与“付出”的理性计算。这种计算是根据周围其他大多数家庭的实际“财富流”情况而预测的。
- 宗教、文化因素:
宗教是许多社会传统文化(宇宙观、价值观、行为规范)的集中体现,这些文化传统和宗教观念对人们的生育行为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 基督教:认为生育权力来自上帝,教义和现代的教会组织都反对避孕和人工流产;
- 伊斯兰教:认为结婚生育以增加教徒人数是每个教徒的宗教义务,男人独身是最坏的事,男人有权力多妻和多子女,并有相应的婚姻制度为保障;
- 佛教:反对杀生和溺婴,有的寺院为信徒乞求生育(送子观音);藏传佛教鼓励人出家为僧,增加了独身比例;
- 儒家:敬祭祖先,“孝”强调生育男性后裔以继承家族香火。
5.政治因素:
在生产力水平低下而劳动力资源是最重要的财富(税收、经济实力)和所属人口(支持群体、病员)的源泉时,家族、社区、部落、国家的强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口数量,
农村许多家族人丁兴旺,在当地也就有势力,不论是群体械斗还是地方竞选都占上风。
到了军事冲突的胜负主要取决于科学技术时,人口规模这个因素与人口质量(操纵新式武器)、财力(购买新式武器)等因素相比,其重要性下降。在和平选举时,所能争取的选民人口的数量非常重要。
6.制度和政策因素:
如(1)土地制度(公有或私有),(2)财产继承制度(实行财产平等分配制度的社会,生育较多;实行长子继承制度的社会,父母必须考虑其他孩子的生活保障,因而会限制生育),(3)妇女社会经济地位:婚姻中是否平等,受教育机会;(4)就业制度:政府安排还是自行择业,妇女就业机会,城乡就业机会差别;(5)老年保障制度:社会保障体系,家庭保障,私营保障公司;(6)生育管理制度:强迫性的“计划生育”以限制生育数,或者在负增长率国家,政府对于生育的鼓励政策;(7)婚姻制度:婚姻形式(一妻多夫,一夫多妻等)、婚姻和家庭的稳定性(离婚、再婚的限制);(8)由社会制度造成的贫富差别:富人与穷人有不同的生育观念,其子女健康成长的机会也不相同。
7.婚姻生育率和非婚姻生育率:
西方社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婚姻生育率迅速下降,非婚姻生育率下降相对缓慢,1881-1981一百年间,法国婚姻生育率下降50%,非婚姻生育率下降16%。1751-1760年,瑞典每100个出生婴儿中有2.4个是非婚生,1921-1930年,非婚生婴儿为15.4个。
8.导致出现“独身现象”的社会、经济原因:
- 被迫的独身生活:男性无聘金娶妻,女性无嫁妆出阁;寡妇再嫁的限制;
- 宗教教规的限制:僧侣、尼姑、教士;
- 一些文化中对独身男女的歧视:
- 一些国家女子有配偶比率的比较(注意丧偶、离异因素):
- 不同的受教育程度,对女性的独身比例有一定影响:
高等教育学历的,独身率比没有高等教育学历的约高5%。
9.“童养媳”现象对生育率的影响:
10.夫妇年龄差对生育率的影响(注意:其中一方不一定是初次结婚):
三.限制生育的手段:避孕和堕胎
1.常用方法:绝育、机械法、化学法、自然法。
据调查,延长哺乳期方法使孟加拉国、尼泊尔平均每个妇女少生6.8个和6.1个婴儿。
2。常用避孕方法结构比较:
3。不同文化背景,避孕方法不同:
4.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限制生育的主要方法不同:
第一阶段:自然方法避孕,生育率很高;
第二阶段:避孕方法改进不大,为了减少生育,大量使用堕胎;
第三阶段:避孕方法不断改进,堕胎比例下降,避孕成为限制生育数量的主要方法。
第六讲:死亡
- 死亡的统计
1.死亡的判定:生命的终结就是死亡,但是对于死亡时间的判定并不简单,就如同一个生命开始时间的判定也不一致(是从怀孕开始,还是从分娩出生开始)。一般把心脏跳动、呼吸作为生命的基本特征,把心脏停止跳动(没有脉搏)和呼吸停止作为生命终结的表现。但是,现在也出现了“脑死亡”的概念,把大脑系统的永久性破坏(即使还有心跳和呼吸)判定为“脑死亡”(“植物人”在这个意义上也没有生命)。
2.死亡的申报制度:
- 死亡统计指标:
(1)粗死亡率= 该地该年死亡人数/该地该年平均人数×1000‰;
(2)年龄别死亡率= 该地该年某年龄组死亡人数/该地该年某年龄组平均人数×1000‰;
(3)婴儿死亡率=该地该年未满周岁婴儿死亡数/该地该年活产未满周岁婴儿数×1000‰;
(4)新生儿死亡率= 新生儿死亡数/活产人数×1000‰;
(5)死因死亡率(cause-specific death rate):某种死因在该年该地所有死亡人数中的比例;如孕产妇死亡率=孕产妇死亡数/活产婴儿数×100,000‰;
(6)标准化死亡率 =(年龄别死亡率×标准人口相应年龄组的比例)之和;
(7)平均死亡年龄(某一时期全体死亡者的平均年龄)。
4.死亡的群体差异:
- 年龄组差异:婴儿高死亡率,青少年低死亡率,中年之后死亡率递增;
- 性别差异:各年龄组,女性死亡率都低于男性(反映在出生预期寿命的差别上);
- 城乡差异:城市与乡村在行业、职业结构,收入水平与消费模式上存在明显差别,
- 社会阶层差异:穷人死亡率高,富人人死亡率低(消费、医疗条件);
- 教育水平差异:受到较多教育的人死亡率低,没有受过教育的人死亡率高;
(6)地区差异:自然生态因素,基础设施因素,社会发展水平;
- 生命表和出生预期寿命
- 生命表:根据一个人口在某一个年度统计的各年龄别死亡率编制而成,并假设该年度各年龄别死亡率在前后各年度保持稳定不变,换言之,以各年龄组在某一年的死亡率来代表每一代人在各个年龄阶段的死亡率。在社会-经济-卫生条件稳定的社会,这种假设基本上符合实际情况,但在社会-经济-收入-卫生医疗条件有明显变化的社会,这一假设可能与实际情况距离很大。
- 出生预期寿命:
即生命表中第一行0岁时“存留寿命”。从一个人口死亡率情况所统计出来的出生预期寿命可以与其他人口进行横向比较和自身历史上的出生预期寿命的水平进行纵向比较。
- 死亡原因分析
- 死因分类:
中国卫生部门的死因统计(1987年)分为17大类。
人口社会学的5大类死因:(1)外源传染病,(2)老年退化性疾病,(3)妇婴疾病,(4)外因死亡;(5)其他(灾害如地震导致死亡)。
- 正常死亡和非正常死亡:
- 主要死因和次要死因:
- 死因结构分析:
- “实际死因”(actual cause of death)分析:
- 婴儿死亡率分析:
- 患病率、就医率与人的寿命:
四.影响死亡的各种因素
- 生理因素:
- 遗传基因:先天性遗传疾病(血友病、爱滋病、精神病等);
- 生活方式:饮食起居习惯、饮酒吸烟习惯、运动习惯、卫生习惯,
(3)性格特点:性情暴躁或平和、功利心强或弱、敏感或麻木、失眠或睡眠良好、
2.自然因素:影响人们健康水平和患病率的自然因素:
- 自然条件中可能导致意外死亡的因素:山区交通条件、海岛、湖泊河流;
- 自然灾害:地震、水灾、海啸、台风、森林火灾、等等;
3。社会-经济因素:
A. 影响人们健康水平和患病率、治愈率、意外死亡的个人因素:
- 收入水平:居住条件,饮食、服装用品;
- 教育程度(卫生和疾病知识):卫生习惯、外伤或普通疾病的判断与简单处理;
- 婚姻家庭:童年时是否有父母抚养;成年单身者、丧偶者的生活习惯与健康;
- 行业与职业:成年人选择的“危险职业”(警察、消防员、矿工、海员等);
- 生活观念和心理素质:乐观、悲观;稳定或不稳定;
B. 影响人们健康水平和患病率、治愈率、意外死亡的社会因素:
- 社会、居住社区公共设施(住房建筑、卫生设施、污染处理)的水平:
- 社会医疗设施与条件:;
- 交通器材与设施:
- 劳动保护条件:
(5)社会治安状况:交通管制体系,犯罪预防体系;
(6)社会、单位、家庭医疗保障-保险体制:体系规模、支付水平、可靠程度;
(7)传染病源的控制与预防:
(8)生存与工作的精神压力:工作节奏、竞争强度、失业危险、物价压力等;
(9)社会动荡、恐怖活动、内战、战争:导致人们被暴力所波及而死亡;
(10)政治运动:
- 死亡研究
- 死亡差异分析:
- 年龄格局:分年龄组死亡率曲线,显示不同年龄的死亡概率;
- 性别格局:
- 女性生理和心理特征使得女性死亡率低于男性;
- 男女死亡率年龄差。
- 女性发病率较男子高,但死亡率比男性低:
- 在社会急剧变化时,妇女承受能力强,死亡率变化比男性要小;
- 婴儿死亡率中的性别差异,也许反映父母对婴儿的性别选择(歧视);
- 男性和女性的职业差异(危险程度),使不同性别具有不同死亡率;
- 男性和女性在整体上具有的性格差异:
- 不同受教育水平人口之间的差异:
- 社会阶层差异:
- 地区差异:
(1)各地区之间在地理条件与自然环境方面存在差异:
(2)在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医疗制度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地区、国家差异;
- 城乡差别: 大城市、小城市、镇、乡村居民的死亡率不同。
7.族群差异:
(二)死亡对社会的影响:
- 死亡率与生育率;
(1)高死亡率往往导致高生育率(人们需要保证“幸存子女规模”)
(2)出生率对死亡率的影响,反映了不同“代”生长环境对健康和死亡机会的影响;
2.死亡与迁移:
- 迁移活动所增加的对于移民死亡的风险:
- 迁移对于传染病的传播;
3.死亡研究理论:不同社会具有不同的死亡模式:
4.中年人死亡现象:
5.“安乐死”:
第七讲:迁移(1)
一. 人口迁移的定义与分类
1.“迁移”定义:一般指人口(个体或群体)在地理空间上的移动。有两个要素,一个是地理距离,一个是停留或居住的时间长度。
2.对于迁移活动进行分类时考虑的因素
- 移居时间:永久或临时;
- 迁移地理距离:远或近;
- 跨越行政边界:乡、县、省、国家之间的边界;
- 移民人数规模:个人、家庭、大群体;
- 自发行为或行政组织:个人自发行为、政府组织集体移民与安置办法(如兵团);
- 迁移者个人特性:女性(性别)、手艺人(职业)、朝圣者(迁移目的)等;
- 牵涉的单位性质: 家庭、族群、部落、工厂、军队建制等,
- 迁移者的自愿程度(强制、被迫、自愿、开拓者等);
- 迁出地与迁入地性质比较:如城乡性质比较:农村-城市,城市-农村,农村-农村;
10.迁移原因分类:婚迁、求学、退休、找工作、家庭团聚、宗教避难、政治避难;
11.移行为的合法性:(国际)非法移民、短期居住、永久居住、公民身份;
12.迁移潮流的方向与逆方向:城市的繁荣期、萧条期会吸引迁入者或使他们回迁;
13.先后迁移者之间的关系:先迁者鼓励并帮助后迁者的“链式迁移”模式);
- 迁移者在迁入地居住的稳定性:不断的、周期性的迁移行为(迁移惯性);
二. 迁移的统计指标
常用的迁移统计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