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根据目的选择手段,比较选择手段,以付出最小而收益最大为选择标准。
4.在行动过程中表现出严格的首尾一贯性。
33.(美)A.英克尔斯:人的现代化理论:
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人的主观态度和客观行为方面。
所谓人的现代性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具有与宿命论相对立的效能感,乐于接受社会变迁,愿意接受新的生活经历(具开放性),尊重并愿意考虑各种不同意见,积极获取并关心新的知识和信息,具有较强的时间观念,趋向于计划性,基于对理性的信赖而对周围的人给予信赖,重视专门技术和公正的分配,有较高的受教育和职业期望,具有普遍主义的取向,不因特殊的个人特征而给予不同对待,对生活采取分析态度,倾向于更积极地解决问题而不是回避问题等。
34.(英)戴维.赫尔德:“全球化”:
一个(或一组)体现了社会关系和交易的空间组织变革的过程——可以根据它的广度、强度、速度以及影响来加以衡量——产生了跨大陆或者区域间的流动以及活动、交往以及权力实施的网络。在这里,流动是指物质产品、人口、标志、符号以及信息的跨空间和时间的运动,网络是指独立能动者有规则的或者模式化的交往、活动的接点。
35.“二元”社会结构: 指在整个社会结构体系里面,明显地同时并存着比较现代化的和相对非现代化的两种社会。这种“二元社会”既表现为社会性质上的差别,又表现发展水平上的差别。这种“二元”社会结构的形成,与“早发”国家和“后发”国家不同的现代化起点和过程有着直接的关系。
36.(美)格申克龙:“迟发展效果”: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过程由于历史条件的制约,其现代化过程具有特定的特征,可用“迟发展效果”的概念来表述,表现在:
1.现代化过程往往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赶超型的现代化过程;
2.现代化过程是外部力量作用的结果,因而其现代化过程表现为异质文化或外来模式的引入与接受;
3.“二元”社会结构长期存在;
4.政府在现代化过程中发挥强有力的支配和指导作用。
第四编 社会运行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1.社会问题(定义、构成要素、特征):
社会问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问题,泛指一切与社会生活有关的问题;狭义的社会问题特指社会的病态或失调现象。这里所说的是狭义的社会问题,指的是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存在某些使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失调的障碍因素,影响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对社会正常秩序甚至社会运行安全构成一定威胁,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
构成要素:社会性、紊乱性和破坏性。
特征:普遍性和变异性、复合性和周期性、破坏性和集群性。
2.社会结构之:结构性失调、功能性失调:
结构性失调:社会结构是指社会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的联结方式,当这种联结遭到破坏而扭曲变形,或这种联结方式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时,就产生结构性失调。这种失调的社会后果一是导致社会秩序混乱,二是导致社会运行迟滞。
功能性失调:是指由于社会结构存在某些障碍或病变而没有发挥应有功能所产生的社会问题。如官僚主义、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社会问题,是由于社会组织结构的病变或障碍而产生的,属于功能性失调社会问题。
3.(美)奥格本:“文化失调理论”(or“文化滞后”、“文化堕距”):
在《社会变迁:关于文化和先天的本质》(1922年)一书中,奥格本指出社会变迁是一种文化现象,应从人的文化方面而不是人的生物本性中去寻求社会变迁的原因。一般的说,文化中的物质部分首先发生变迁,其次是文化的精神部分,最后是文化中的风俗、习惯发生变迁,这种现象称为“文化滞后”,或“文化堕距”(culture lag)。文化失调理论认为,现代的许多社会问题都是由于我们的道德观念不能与我们的技术发展相适应引起的,这种文化严重失调现象是现代社会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
4.冲突学派:价值冲突理论:
1.价值冲突理论是冲突学派的学者运用冲突理论的基本原理分析研究现代社会问题产生原因的一种理论观点;
2.该理论认为,由于所处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不同,人们对同一问题会有完全不同的价值评判标准和不同的立场、态度等等,因而在采取某种措施改变某一社会现象时,常常会引起群体间无休止的冲突;
3.该理论提倡研究社会利益,主张以价值冲突观点来研究社会问题,认为冲突不仅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主要事实,而且也是许多社会问题的主要成分之一,所有社会问题都源于文化价值上的冲突,群体间价值观念的差异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产生。
4.三种解决方法:交涉、达成协议和使用权力。
5.“马尔萨斯陷阱”:
1798年,在马尔萨斯(T.Malthus)《人口原理》中,对人口的快速增长及其社会后果进行了粗略的描述和预测。他提出,在人类永恒的性欲驱使下,人口将会以几何级数增长,而土地、粮食和其他物质资源则是以算术级数增长。这样,人口的增长将会导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同时也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和食物供应量,最终会使更多的人生活在贫困之中。
6.可持续发展:
在不损后代人满足他们自己需要的能力和条件的前提下,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发展。
7.相对贫困:
所谓相对贫困,是指个人或家庭所拥有的资源,虽然可以满足其基本的生活需要,但是不足以使其达到一个社会的平均生活水平,通常只能维持远远低于平均生活水平的状况。
相对贫困可以反映财富或收入在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状态,因此,任何社会都一定存在贫困现象。
8.“制度性贫困”、“区域性贫困”、“阶层性贫困”:
所谓制度性(结构性)贫困,是指由于社会制度决定了生活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和个人之间的不平等分配,从而导致了特定地区、区域、群体或个人处于贫困状态。
所谓区域性贫困,是指在相同的制度安排下,由于各个地区在自然条件和社会发育程度方面的差异,从而导致特定区域生活资源供给的相对缺乏,贫困人口相对集中。
所谓阶层性贫困,是指在相同的制度安排下,在大约均质的空间区域或行政区划内,某些群体、家庭或个人,由于身体素质较差、文化程度不高、家庭劳动力少、生产资料不足、缺少社会关系等原因,而导致竞争生活资源的能力较差,从而陷于贫困状态。
9.(美)刘易斯:贫困文化论:
美国人类学家奥斯卡.刘易斯,在20世纪50至60年代对墨西哥和波多黎各的贫民窟居民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之后认为,贫困本身实际上表现为一种自我维持的文化体系,也就是贫困文化。穷人由于长期生活于贫困之中,结果形成了一套特定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诸如屈从意识、不愿意规划未来。没有实现理想的能力以及怀疑权威等等。此种类型的亚文化一旦形成,便会对周围的人,特别是对穷人的后代,产生影响,从而代代相传,贫困本身也就得以在此种文化的约制与保护下不断延续。贫困文化是全世界许多城市穷人的共同特点。
10.社会控制:
社会控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式,对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及社会组织)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的过程。狭义的社会控制是指对社会越轨者施以社会惩罚和重新教育的过程。社会学一般研究广义的社会控制概念。
11.社会越轨:
社会越轨,亦称越轨行为、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现存社会规范的行为。
12.(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本我、自我、超我)
该理论认为,人的人格由三部分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既无意识,它由欲望和本能冲动构成。本我是人格的基本结构,从它之中分化出自我与超我,又在暗中支配着自我和超我,即无意识支配意识。本我的活动,尤其是性欲的活动,由于受到道德和良心的压抑,不得不采取迂回曲折的途径,以求得变相的、象征性的满足。欲力升华的过程,往往表现为创造力过程。
自我是一种认识过程,它是通过后天的学习、通过与周围环境的接触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自我的目的就是使个体维持在达到目标的轨道上。自我既满足本能的要求,又压抑本能的要求,使之只能得到象征性的满足。
超我是社会中的禁忌、准则、规范在人的意识中的反映。超我的两个子系统,一个是自我理想,一个是良心。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之间应该有一个协调、平衡的关系。社会越轨产生的原因是人格中的超我和自我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破坏了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使本我得不到应有的控制,从而导致个人越轨行为,但是,如果超我过分发展,也会导致社会越轨,因为严重的、无时不在的犯罪感也会使一个本来正常的人做出不正常的行为来。
13.(美)默顿:失范:
所谓失范,就是在人们用社会认为合法的手段不能实现自己的文化目标时发生的,而对于这种情形的一个共同的反应,就是越轨行为,即用不符合社会规范的手段来实现自己的文化目标。
14.(美)默顿:社会失范理论(五种适应模式):
1.附和:既接受社会的文化目标,又遵循社会认为是合法的制度化手段;
2.创新:是指人们认为社会的文化目标是正当的,是应当努力去获得的,但他们又不情愿或不能够用被社会所认可的制度化手段来实现这些目标,因此,只得用那些为社会所不允许的手段来实现这些目标。这样,他们就常违反规则或触犯法律。
3.形式主义:是指那种已经失去了社会中的文化目标,而盲目地坚持那些制度化手段地现象。
4.隐退主义:既反对文化目标,也反对达到这些目标的制度化的手段。这些人多是放荡不羁的人,如嬉皮士、酗酒者、吸毒者,是一些社会的弃儿。
5.反抗:既反对惯常的目标,也反对社会倡导的手段,他们期望在变革后有一种新的目标和新的手段。
15.社会政策:
是国家或政府为解决社会问题、改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公正与社会进步而采取的各种原则或方针。
16.社会保障:
政府通过立法,社会团体、社区等通过政府授权,以现金、物质、服务等形式向因精神和生理的残疾、年老体衰、意外伤亡、失业、多子女负担者以及他们的家属提供旨在维持他们最基本生活水平的保障。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
17.社会工作:
是指社会(政府和群众团体)以物质、精神和服务等方式对那些因外部、自身和结构性原因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进入正常的社会生活的个人与群体提供帮助,使他们恢复社会生活能力,改善社会互动关系,提高社会生活质量,从而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三个基本含义:
第一,社会工作是其主体为增进社会和谐与社会进步而展开的一项自觉自愿的非营利性的社会公益活动。
第二,社会工作是以那些不能维持正常社会生活而又需要他人帮助的个人和群体为服务对象的。
第三,社会工作是用社会整体利益、社会各方面协同发展作为这一事业的基本目标。
18.社会个案工作:
社会个案工作是指社会工作者以个人或家庭为工作对象,运用现代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基本知识,在与工作对象沟通的过程中,了解其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其发掘自身解决问题的潜能,调适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环境的关系,增强个人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19.社会团体工作:
也称“社会群体工作”、“社会小组工作”,它以社会各种群体为研究对象,注意人类的群体特质,探讨群体中人们互动模式及相互关系,引导个人与群体的协调,消除群体内个人之间的各种障碍,最后提高群体活动的质量,增强群体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20.社区工作:
是指社会工作者以社区为工作对象,建立社区协调、服务机构,调查和研究社区中存在的问题,组织社区成员参与社区的建设,培育社区成员的社区归属感,从而改善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
基本程序是:1组织社区调查,2制定社区计划,3建立社区机构,4协调社区力量,5解决社区问题,6实施社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