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解释:1、新乐府 2、元白、 3、元白诗派 4、张王乐府 5、元和体
三.填空
1、元白诗派重写实、尚通俗是中唐文化转型时期文学 的新思潮,其渊源可以追溯到三百篇中的“ ”诗和汉魏 那里,其近源则是安史之乱后一批具有写实倾向的诗人创作,尤其是伟大诗人 的创作。
2、元稹的乐府诗创作受到 、 的影响,但他们的“新题乐府”却直接缘于 的启迪。 写《新题乐府》二十篇,元稹和之,白居易又在他的基础上扩充为五十首,名曰“ ”,并在序里明确提出其诗歌创作主张,于是形成了一个重写实,尚通俗的诗歌创作新高潮。
3、白居易的一生以 为界限,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是“ ”时期,后期是“ ”时期。
4、“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时而作”的主张是 在《 》一文中提出来的。
5、白居易把自己的诗歌分为 、 、
和 四类。他的《琵琶行》是属于 一类,《卖炭翁》是属于 一类,《大林寺桃花》是属于 一类。
四.问答
1、元白等诗人是怎样把重写实、尚通俗的诗歌创作推向高潮的?
2、比较张王乐府。
3、比较元白乐府。
4、白居易闲适诗有什么样的特色?
五.论述
1、简述白居易的诗歌革新理论。
2、简述白居易《新乐府》创作的得与失。
3、简述《长恨歌》、《琵琶行》的艺术成就。
4、结合作品谈白居易诗的主要成就。
第八章 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
一.解释:1、古文 2、韩柳
二.填空
1、唐代散文文体文风的改革,自内容言,是 ,把散文引向政教之用,和当时的政治形势有密切的关系;自形式言,是 由而 ,是散文自身发展的一种要求。
2、在韩柳以前,初唐的 ,盛唐的 ,中唐的 等人,均曾努力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韩柳的古文革新活动准备了条件。
3、中唐士人中兴的愿望促成了 的复兴,促成了政治改革。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文体文风的改革得到了发展。换言之,是 的需要促成了文体文风改革高潮的到来。
4、韩愈的杂文《 》以千里马比喻贤才,寄寓了作者心中的不平。
5、“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是 所作的《 》一文中的句子。
6、晚唐讽刺小品继承柳宗元 的传统,在晚唐尖锐的社会矛盾下产生的,其主要作家有 、 、
等。
三.简答
1、唐代骈文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
2、韩愈说:“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这里所谓的“道”指的是什么?
3、韩柳在散体文创作上有众多的开拓,但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古文衰落的原因是什么?
四.论述
1、简述韩愈的散文文体文风革新理论。
2、简述柳宗元山水游记的成就。
3、韩愈《马说》浅析。
4、柳宗元《捕蛇者说》浅析。
一.解释:1、唐传奇 2、俗讲 3、变文
二.填空
1、敦煌遗书中有大量的文学作品, 与 ,就是其中重要的两类作品。
2、敦煌变文是指在敦煌发现的唐代 和 讲说故事的 。
3、变文的内容,大体上可分为讲唱 故事和讲唱 故事两类。
4、《伍子胥变文》是 变文的重要作品,它取材于相传为赵晔所作的《 》。
5、唐传奇《游仙窟》是 时期的作品,《离魂记》是 时期的作品。
6、唐传奇中反映豪士侠客生活的作品, 的《 》、 的《 》、 的《 》等篇颇有影响。
7、现存唐传奇大部分收录在《 》一书里, 辑录的《唐宋传奇集》,廓清了明清书商“妄制篇目,改题撰人”的流弊,是一个较好的辑本。
三.简答
1、唐传奇比六朝志怪小说有何根本性变化?
2、《莺莺传》的思想局限性。
3、《霍小玉传》的主要故事情节。
4、唐人小说产生的基本模式。
5、俗讲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6、变文的形式特点。
7、变文对后代文学形式的影响。
(四)论述
1、简述中唐传奇中爱情小说主要代表作的基本内容。
2、简述唐传奇的艺术成就。
第十章 晚唐诗歌
一.背诵篇目:《贾生》、《安定城楼》、《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锦瑟》、《夜雨寄北》、《登乐游原》。
二.解释:1、“小李杜” 2、“温李” 3、无题诗 4、朦胧诗
三.填空
1、李商隐思想中, 、 、 的成分兼而有之。他有“匡国”用世之心,也有过“愿为打钟扫地,为清凉山行者”的出世念头。
2、“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是李商隐诗《 》中的名句,王安石晚年喜吟之,以为“虽老杜无以过”。
3、李商隐抒情之作中,最为杰出的是以. 为中心的爱情诗。李商隐诗的朦胧,与亲切可感的 常常统一在一起。
4、齐梁诗主要兴趣在描写闺阁楼榭与女子的容貌体态服饰,重 而乏 。李商隐的爱情诗,侧重于感情领域的表现,摆脱了以满足 为特征的庸俗情调,以其 把这一题材的诗境推向高峰。
四.简答
1、中唐后期之后,诗歌创作中出现了什么样的走向?
2、李商隐诗的多义性产生的原因。
3、李商隐诗歌创作的重大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
五. 论述题
1、结合《锦瑟》谈李商隐朦胧诗特点。
2、结合《春雨》,谈李商隐抒情诗幽美情调的特点。
第十二章 词的初创及晚唐五代词
一.背诵篇目:[菩萨蛮]“小山重叠”、[虞美人]“春花秋月”、[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
二.解释:1、词 2、“温韦” 3、“花间词人” 4、“伶人之词”和“士大夫之词”
三.简答
1、燕乐的特点是什么?它对词的体制有什么影响?
2、早期民间词与文人词比较。
3、“花间词人”为什么要推崇温庭筠为其鼻祖?
四.论述
李煜词的真性情特点在词的发展史上的地位。
第五编 宋代文学
绪 论
一.填空
1、“四大书院”指 、 、 和 。
2、提出“以俗为雅”命题的有 、 、 。
3、叶夑《原诗》说:“ 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为鼻祖。宋之 、 、 、
、 ,皆愈之为之发其端,可谓极盛。”
二.简答
1、简述宋代的“文以载道”说。
2、简述宋代古文对唐代古文的继承与革新。
3、简述宋诗对唐诗的因革通变。
4、简述宋词的突出艺术成就。
第一章 宋初文学
一.填空
1、宋初诗歌三体指 、 和 。
2、晚唐体的盟主是 。
3、《山园小梅》的作者是 ,其中“ 、
”一联被称为咏梅绝唱。
4、王禹偁散文代表作有 、 和 等。
二.简答
1、什么是白体?
2、王禹偁诗的特点是什么?
3、什么是晚唐体?晚唐体有哪些主要诗人?
4、什么是西昆体?
三.论述
1、简述宋初散文复古的思潮。
2、简述西昆体主要艺术特征及缺陷。
第二章 柳永与北宋词风前期的演变
一.背诵篇目: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二.填空
1、“北宋倚声家初祖”是 ,其“情中有思”的代表作是 。
2、在宋代词史上, 是主动向民歌学习的第一人,其 最能体现清新明畅的风格。
3、欧阳修词显示出一种新的创作方向,即词既可写传统的类型化的相思恨别,也能抒发作者 ,如著名的《朝中措·平山堂》。
4、成为后来豪放派滥觞的词人是 ,其代表作是《 》( )。
5、“张三中”得名是因写“ , ,
”;“张三影”得名是因写“ ”、“ ”和“ ”。
6、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视张先词为“ ”。
7、王安石的怀古、咏史词是《 》、 《 》。
8、近人夏敬观指出慢词“始盛于 ,大成于 。”
9、清人冯熙说欧阳修词“疏俊开 ,深婉开 。”
10、“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出自 的《 》( )。
三.简答
1、欧阳修词的开拓。
2、张先词新变的主要方向。
3、柳词对慢词的贡献与影响。
四.论述
1、柳永词的体式、内容和语言有哪些创新?
2、柳永词的主要艺术表现方法有哪些创新?影响如何?
第三章 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新
一.背诵篇目:《醉翁亭记》。
二.填空
1、欧阳修议论文《 》揭露批评高若讷的卑劣行为,《 》针对保守势力驳斥了其谬论;其记叙文如《 》一类历史散文言之有物,其亭台记代表作是《 》,其文赋代表作是《 》;其散文中《 》最为简洁流畅、纡徐委婉、平易自然。
2、梅尧臣论诗说“ , ”。
3、宋诗畅尽而“ ”的特点,在苏舜钦诗中已见端倪。
4、王安石散文风貌被清人刘熙载称为“ ”。
5、王安石咏史诗的代表作是《 》、《 》。
三.简答
1、“太学体”的产生与消亡。
2、欧、梅等人的诗歌主张。
3、王安石诗歌前后期的变化。
4、“三十六”体。
四.论述
欧阳修的文论和散文创作有哪些主要成就?
第四章 苏 轼
一.填空
1、苏轼《自题金山画像》:“问汝平生功业, 。”
2、韩愈文依靠 和 、 等手段来取得气势的雄放,而苏轼文却依靠 、 的方式达到了同样的目的。苏文 ,而语言却 ,这是宋文异于唐文的特征之一。
3、“不识庐山真面目”、“雪泥鸿爪”出自苏轼的 、 。
4、清人赵翼评苏诗:“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如并剪, , 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瓯北诗话》)
5、苏轼在《孙莘老求墨妙亭诗》中以“ ,
”来比喻多元审美情趣和对各种不同风格的欣赏倾向。
6、近人陈衍说:“余谓诗莫甚于三元, 、 、
也。”(《石遗室诗话》)
7、苏轼《祭张子野文》说张先“ , 。”
8、金人元好问认为东坡词“ , 。”(《新轩乐府引》)
9、苏词既向 开拓,也朝 拓展。
10、苏轼较成功的“以诗为词”表现手法有二:一是 ,二是 。
11、宋人胡寅《酒边集序》称苏词:“ ,
, , , , 。”即揭示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类作品所创造的一种新美学风范。
12、王灼《碧鸡漫志》卷二说:“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而作歌 , , ,弄笔者始知自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