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新闻传播考研资料(含试卷,导师,论文)(16)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3-27
报告文学:新闻、文学、评论的杂交。用文学笔法来描述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使读者从具体生活图画中获得对现实的深刻认识
杂文:文艺性的评论,是文学和评论的杂交
西方(以美国为例)的新闻分类:
纯新闻:即客观报道,迅速报道在短时间内发生了什么,向读者提供一个有价值的纯粹事实
解释性报道:即新闻分析,围绕读者有疑问、社会有争论的事件或社会问题,提供大量背景材料,揭示其发生原因,较隐蔽地表达记者的观点或倾向
调查性报道:即揭丑报道,用大量事实揭露一件丑闻或秘密交易,鲜明地表达作者的观点或倾向
特稿:抓住新闻事件的特征、细节,用优雅的、幽默的笔调加以详细地描述
2.广播的新闻文体(广播的节目内容构成:新闻报道、文艺节目、服务性节目、教育性节目和广告)
消息报道、现场直播新闻、人物访谈
3.电视的新闻文体(电视节目内容构成:新闻报道、综艺节目,社教节目、电视剧和广告)
消息报道、现场新闻直播、纪录片、新闻述评、新闻特写
第六节 新闻教育适应新闻事业而产生、发展
第八章 新闻事业的性质
第一节 新闻媒介的共性、特性、个性
新闻媒介的共性:整个新闻事业比较其他事物的基本特点
新闻媒介的特性:一类新闻媒介比较另一类新闻媒介的基本特点
新闻媒介的个性:一家新闻媒介比较其他家新闻媒介的基本特点
1. 新闻媒介的共性(共同特点):真实地、及时地反映世界新进变动的大众传播工具
2. 新闻媒介的特性:
1 从所有制方面看:私营、公营、国营
2 从与政府或执政党关系看:独立的新闻媒介、官方新闻媒介、半官方新闻媒介
3 从阶级性方面看:无产阶级新闻媒介、资产阶级新闻媒介
④ 从办报方针看:商业性、政治性、政企合一型
⑤ 从每节内容看:严肃的高级报纸(电台、电视台)、大众化通俗报纸(电台、电视台)
3. 新闻媒介的个性:媒介在内容选择、编排方式、行文风格上的与众不同之处
第二节 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
1. 新闻事业的双重属性:新闻事业具有上层建筑属性和信息产业属性
2. 双重属性在我国新闻事业中的外在表现:事业性质、企业管理(政治上恪守党性原则,经济上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运行)
3. 确立新闻媒介双重属性,给新闻媒介带来的积极变化:
1 新闻媒介形成了积极竞争的态势
2 新闻媒介更加注重人才的培养和设备更新
3 新闻媒介更加注重受众的反馈
④ 新闻媒介更加重视滋生管理,重视投入产出的效益,开源节流,发展壮大
4. 新的转变带来的新的问题:
1 为争取受众,传播低级庸俗格调低下的节目
2 搞有偿新闻,甚至整个新闻版面标价出售给企业
3 在竞争中如何保持新闻媒介一定的品位,是我国新闻媒介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三节 新闻媒介产品的商品性
1. 新闻媒介产品的商品性:在整个社会主义时期,报纸、广播电视节目是商品,这一属性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2. 认识到报纸和广播电视产品也是一种商品,对我国新闻工作者的积极意义:
1 经常考虑读者的需要
2 媒介产品的商品性使得报业间必然存在竞争,迫使新闻工作者不断改进工作
3 要求加强媒介产品的经营管理,提高质量,降低成本
3. 以商品原则指导办报(台)的消极因素:为扩大销售量,单纯迎合读者,产生色情、暴力等内容。
4. 在我国商品原则如何把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指导新闻工作的是党性原则,必须在服从党性原则前提下考虑发行量、收听率、收视率问题,决不能让价值规律完全支配我们的新闻工作,决不能为扩大发行,多获利润而不择手段
第四节 新闻事业的阶级性
1. 新闻事业的阶级性:报纸、广播、电视在反映客观世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立场、思想和观点,它们客观上有利于某个阶级的利益。
2. 新闻事业具有阶级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
3. 任何新闻事业都有阶级性,并不等于所有新闻媒介表现出来的阶级性是同等程度的。不同的媒介,阶级性有强弱之分,有鲜明与不鲜明之分。按办报方针分类,举例说明:
1 商业性报纸:资本家很少自觉考虑本阶级长远整体利益,追求超额利润是他们一切行动的最大动力。他们没有明确政治主张和宣传纲领,或把政治观点故意搞得含糊不清;或避开敏感政治问题;或兼容并包,让各种观点同时出现;或随着风转,用时髦政治观点讨好读者
2 政治性报纸:以政党、政府的政治纲领、行动纲领作为自己的宣传纲领。这种纲领集中反映一个阶级的利益。因此毫无疑问地表现出鲜明的阶级性
3 企业性政治报:既追求政治目标,又追求经济利益,情况比较复杂。大多数有财团作靠山,倾向于一个政党,或追随政府政策,这就是报纸比较鲜明地显示出倾向来
4. 了解新闻事业阶级性的目的:
1 教育新闻工作者站稳立场,保持清醒头脑
2 教育无产阶级和广大群众不能对资产阶级新闻事业寄予幻想,认为他们会捍卫全体人民的利益
5. 阶级性如何表现在报纸上:选择事实、编写新闻、安排版面、写作言论
6. 在强调用阶级分析方法分析报纸内容时,需要防止简单化、绝对化,不能把新闻工作中的一切问题统统提到阶级立场上认识
7. 新闻事业有阶级性,不等于任何新闻都有阶级性。只有在反映涉及各阶级利益的重大事件时,新闻才会带上阶级性。
8. 我们既要有阶级意识,又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第五节 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1. 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新闻事业既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也是人民的耳目喉舌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体系的特点:
1 最高宗旨: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导下,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服务于人民群众,促进四化建设
2 自觉接受共产党领导,无条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令
3 工作路线:全党办报、群众办报
④ 格局:以党报为核心,多品种多层次媒介并存
⑤ 体制:国有资产、全民所有
⑥ 运行方式:事业性质,企业管理
第三部分
第九章 新闻事业的功能与效果
第一节 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
新闻事业的功能:
1. 沟通情况,提供信息(通过新闻,评论和广告)
2. 进行宣传,整合社会(通过反映、影响、引导社会舆论实施)
3. 实施舆论监督
4. 传播知识,提供娱乐
5. 作为企业,赢得利润
第二节 新闻媒介的正效应与负效应
1. 新闻媒介把整个世界呈现在人们眼前,但新闻失实、信息污染干扰误导受众
2. 新闻媒介连结了世界,却淡漠了人际关系
3. 丰富了知识,却降低了思考能力
4. 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却诱发了人们无限的欲望
5. 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却污染了社会空气
新闻媒介的巨大功能给社会带来的实际影响有利有弊,关键在于人们怎样运用它。
第三节 新闻媒介的功能定位
1. 设计新闻媒介最主要的工作:功能定位和受众定位
2. 媒介功能定位的基本排列组合:
1 信息+宣传+赢利——政企合一型
2 信息+赢利——基本不直接发表见解,数量多,有许多亚类:提供全面信息、提供一类或几类信息
3 消闲+服务+赢利——娱乐性、趣味性、服务性新闻及消闲性副刊
④ 知识+赢利
⑤ 纯宣传
3. 决定功能定位的因素:从媒介内部讲——新闻媒介主持人所制订的方针以及从业人员的素质
从媒介外部讲——一个区域内媒介构成和受众的状况
第四节 新闻媒介的传播效果
1.新闻媒介的传播效果:新闻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对受众的思想、态度和行为所产生的实际影响
2.西方效果研究的三个阶段:强效果——弱效果——适度效果
第一阶段:早期强效果理论(1940年以前)
观点:“魔弹论”或“靶子论”。即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人们认为新闻媒介具有横扫一切、难以抵御的传播威力,而受众则处于被动挨打、不堪一击的地位。新闻媒介的宣传就是“魔弹”,而受众只是应声而倒的“靶子”
背景:两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宣传战和围绕它进行的大量宣传研究
第二阶段:中期的弱效果理论(40~60年代)
观点:“最小效果论”或“无效果论”。新闻媒介所产生的效果是有限的,甚至是微弱的
例证:约瑟夫.克拉珀 《大众产播的效力》1960 中的说明
1 大众传播本来并不是对传播对象产生效果的一种必要和充分的因素,而是通过中介因素的影响来起作用
2 这些因素向来只赋予大众传播以辅助的代理者的作用,而不是唯一的因素
背景:40年代末开始,心理学和社会学研究有了新的发展,产生了新的理论,尤其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个人差异研究,社会学中的社会类型及其行为研究。
第三阶段:适度效果理论(70年代开始)
观点:主要来自于崛起与英国的批判学派
1 应重视广大受众的利益需求,因为他们具有选择、分析、判断信息的能力
2 效果研究必须和社会各种因素联系起来
背景:进入70年代以后,西方传播学者开始修正传统观点,探讨新闻媒介与整个社会历史变革之间的关系以及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关系,着重研究媒介长期的、无计划的、间接的以及对机体产生的影响
3.西方新闻界对效果研究的三个角度: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
1 心理学角度
1) 魔弹论:早期效果研究的代表性理论,受心理学中机械的“刺激-反应”论的影响,认为新闻媒介发送信息一经命中目标,就必须产生传播者预期的效果
2) 选择性理论:受众心理倾向性势必导致受众对传播者和传播信息的选择。包括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三个阶段
3) 使用与满足模式:以“受众”闻中心,以受众利用媒介的动机和目的是否满足来衡量媒介效果的理论。
2 社会学角度
1) 二级传播理论:美国著名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及其同事在1940年伊里调查中的意外收获。
研究人员发现,那些接触传播媒介较多、热衷选举、关心政治问题的人能够在人际交流中对周围选民态度产生影响。这些人被称为“舆论领袖”。研究人员由此第一次提出了“二级传播”的假设:概念往往先从无线电广播和报刊流向舆论界的领导人,然后再从这些人流向人口中不那么活跃的部分。这种由“大众传播——舆论领袖——受众”构成的传播过程被称为“二级传播”。
2) 含义论:把行为当作内心理解的产物,即个人行为是个人对我们文化具有共同解释的符号、形象或事件的意义理解的产物。含义论倡导者认为有三种“世界真实”,客观世界真实,媒介通过连续不断报道呈现的世界真实,受众内心存在的世界真实。受众内心存在的世界真实一方面来自对客观世界的亲身感受,另一方面深深受到媒介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中,媒介对现实的描绘在含义的确定、延伸、替换和稳定四方面发挥了主导效应
3) 模式示范论:大众传播能够描述模式化的行为,即媒介内容对受众的行为具有模式化的示范效果
3 社会心理学角度
1) 议题设置理论
议题设置:是指新闻媒介选择并突出报道某些内容,从而使这些内容引起公众的注意和重视
主要观点:在当代社会,大众传媒参与了“社会现实”的构建”,影响了人们头脑中对社会现实的构想
大众传媒从每日每时所发生的客观事实中挑选出极少数加以广泛传播,从而影响到受众对社会事务轻重缓急的考虑
事件在大众传媒中出现的频率,是受众来一判断该事件重要性的主要依据
2) 创新扩散理论:主要研究大众传播对新技术、新观念推广所发挥的作用
1973年,美国传播学家罗杰斯和休梅克在《创新的传播》一书中对该理论的研究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四个阶段的说法:
知晓:个体意识到创新存在,并对创新功能有所了解
劝服:个体对创新形成一种赞成或反对的态度
决策:个体从事于对采纳或拒绝创新做出选择的行动
证实:个体谋求加强已作出的创新决策
西方学者一般认为,大众传播在“知晓”、“劝服”两个阶段可以发挥相当的影响力;而对“决策”、“证实”影响力很小。所以,为了推广新技术、新观念,必须把大众传媒和亲身劝服结合起来
第五节 我国新闻事业的作用和任务
“党和人民的喉舌”这一特性决定了我国新闻事业的特殊作用和任务
1.我国新闻媒介的基本任务:江泽民同志于1994年1月24日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要求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2.我国新闻媒介的具体任务:
1 向人民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2 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国家的法律、法令,保证政令畅通,并以此来指导人民的工作
3 监督党和国家的各级工作人员
④ 成为党和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
⑤ 提供各方面有关的信息
⑥ 传播知识,做好服务工作
⑦ 做好对外报道和国际宣传
第十章 新闻媒介的受众
第一节 受众是新闻媒介的积极参与者
1.受众:在传播学上,泛指媒介信息的接受者。
在大众传播领域,是指大众传播媒介信息的接受者,其中最主要的,是指三大新闻媒介即报纸的读者、广播的听众和电视的观众
2.受众对新闻媒介的作用:
1 受众并不是信息消极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地参与者,甚至是整个新闻传播活动最活跃的决定性因素
2 受众对新闻媒介整个运作的参与,是以各种形式的反馈向记者编辑,向媒介决策者发出他们的“指令”。
3 受众对新闻媒介最经常、最权威的评价就是对各种媒介的接触程度即报纸的发行量、电台节目的收听率、电视节目的收视率。
3.受众对新闻媒介的决定性影响:新闻媒介内容的取舍、风格定位、变革的方向和进程
第二节 受众的特点
1.新闻媒介受众的特点:广泛性、混杂性、隐蔽性
2.当代中国受众群体和群体信息需求变化:
1 在急剧的社会变动和开放的社会联系面前,受众表现出旺盛的信息需求,求新、求变之心表现得尤为强烈。
2 市场经济条件下决策主体增加,带来受众对硬性的决策参考性信息的需求增加
3 受众群体分化趋势明显,新增群体涌现,造成受众信息需求的多元与分化
第三节 受众的细分
1.按接触媒介类别:报纸读者、广播听众、电视观众
2.按人口统计学原理:可按照性别、年龄、职业、地域、教育水平等再划分成不同的次属群体
3.按接触新闻媒介频率:稳定受众和不稳定受众。
稳定受众:比较习惯地、固定地接触和使用一定媒介的受众
不稳定受众:没有固定习惯、只是偶尔接触媒介的受众
稳定受种群数量多少是衡量媒介传播内容效果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不断争取扩大稳定受众群是所有新闻媒介的努力目标
4.按受众不同信息需求:一般受众和特殊受众
5.按接触新闻媒介的确定性:现实受众和潜在受众
现实受众:已经确实接触使用新闻媒介的受众
潜在受众:具备正常的媒介接触能力,但还没有接触、使用媒介的受众
6.按新闻媒介明确的传播对象:核心受众和边缘受众
核心受众:媒介比较固定、明队的传播对象。核心受众的确立,在目前受众群体分化和多元的大潮面前,对于新闻媒介显得非常迫切和重要
边缘受众:不是媒体及其栏目确定的传播对象,但由于某种特殊原因,也有可能对这类传播内容抱有一定兴趣
第四节 新闻媒介的受众定位
1.受众定位:即确定媒体整体和所设栏目的明确的传播对象,解决向谁传播的问题
2.新闻媒介的受众定位主要包括:一家媒体的整体受众定位和媒体的各个分设栏目、频道等的特定受众定位
3.媒介受众定位的过程:
1 最关键步骤:在正确的定位原则指导下确定核心受众群
2 总体指导原则:宽窄适度,范围适中(即确定适当的核心受众群,再力图扩大至边缘受众群,争取把潜在受众不断变为现实受众)
3 确立核心受众的主要因素:
受众区域定位:一旦确定某区域受众为核心受众,就主要以他们的需求作为媒体筹划、设计的出发点之一
受众职业身份定位:不同媒介要注意以不同职业身份的受众作为其核心受众
受众年龄定位:
受众文化教育程度定位:
第十一章 中国新闻事业的工作原则
坚持新闻真实性、指导性、群众性、战斗性和党性原则,是我国新闻工作的五项基本原则,这既是中国新闻事业基本性质的必然要求,也是党领导下新闻工作长期积累的传统
第一节 新闻真实性
1.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和经过都经得起核对
2.坚持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性:
坚持真实,才有助于党和人民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
只有坚持真实,才能坚持真理,我们的宣传报道才会有力量,人民才会跟着共产党走
只有坚持真实,才能切实加强党和人民的联系,才能使人民和党心连心
只有坚持真实,才能使我们的新闻事业取信于民,赢得人民的尊敬和信任
3.新闻失实的最突出表现:
无中生有
添枝加叶,层层拔高
要件残缺,隐瞒事实
偷梁换柱,移花接木
因果不符
4.新闻失实性质的分类:故意性失实、非故意性失实
故意性失实:明明知道自己所写的新闻与实际情况不符,却明知故犯,造成新闻失实,其原因比较复杂,由新闻队伍内部的问题,也有社会原因
非故意性失实:在采编新闻过程中,作者并没有觉察到自己报道的事实与实际情况不符
5.炒新闻:无中生有,小题大做,以假乱真,以耸人听闻的新闻混淆视听
6.合理想象:是从已知的事实去推测记者没有采访到而可能发生的“事实”,并作为事实来报道
第二节 新闻指导性
1.新闻指导性:是通过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来宣传一定的观点,影响受众的思想,把受众引导到既定的目标上去。对我国的新闻事业来说,是指新闻工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用党的方针、政策来影响、指导受众的思想和行动,帮助受众明白形势,明辨是非,明确利弊,引导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共图四化大业。
2.新闻指导性对受众影响的主要表现:
鼓舞:以我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体育等各个领域、各个战线上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成绩来鼓舞人民群众的士气,激发人民群众的热情
示范:向亿万群众提供一个个值得仿效的榜样,向社会提倡一种先进的思想、革命的精神,为人民群众指引前进的方向
论证:用典型的、新鲜的、生动的事例来论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合理性、可行性,从而使人们坚定信念,提高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启发:介绍先进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工作经验、生产措施,从而给人们新的启发,指导人们结合本地、本部门的实际,举一反三,开创本地、本单位工作、生产的新局面
解释:对于已经发生、正在发生的一些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事件和社会热点进行分析评估,分清事情的是非曲直、利弊得失、荣辱善恶,阐述对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意义,从而指导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并作为采取进一步行动的决策参考
预测:从概括当前的中种种变化或通过各种形式的调查来预测社会或某一系统、某一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关话题/新闻
程曼丽外国新闻传播史笔记
《外国新闻传播史》笔记(全)总论篇 1.《每日纪闻》 公告式的官方公报。是古代统治者采用的重要传播方式之一。 公元前59年古罗马,凯撒当选执政官后下令创设。当时的名称是阿尔布,后来人们称之为《每日纪闻》。 是将每日元老院及公民大会的议事纪录,用尖笔书写在罗马议事厅外一块涂有石膏的特质木板上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7四川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复习笔记
传播学名词略解 1、传播:传播是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活动。 2、自我传播:体内传播或人的内向交流,是每一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沟通。 3、人际传播:狭义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广义包括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在内。 4、群体传播:即团体传播,指人们在群体范围内进行的信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7当代西方新闻媒体+新闻评论教程重点笔记脉络清理
《当代西方新闻媒体》:新闻编辑新闻编辑 新闻编辑工作地基本属性 一、新闻传播的主导性工作采写与编辑是主要环节和基本业务 主要体现在报道的定位。总体的规范。定位与相应的调整。 其次体现在报道的策划。深、活、优 最后是报社的编前会制度。 二、新闻传播的整合性工作 (选择、修改、标题、配置、合成。)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7中国新闻事业史串讲资料
中国新闻传播史(理论框架梳理) 上古 甲骨、金属铸件(金文)、岩石是最早的文字传播载体 集市贸易、经济广告、3000 年以前的上古时代 两汉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两汉时代进入以文字传播为主的时代,载体是以竹、木制造的简和绢帛为主 造纸术始于西汉中期,完善于东汉和帝元兴年间,时称蔡侯纸 三国魏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6新闻理论教程何梓华笔记
《新闻理论教程》(何梓华)笔记导 论第一节 新闻理论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和方法一、新闻学学科介绍新闻学是研究新闻传播活动和新闻事业客观规律的一门学科。我国新闻学术界一般认为,新闻学是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广义的新闻学包括理论新闻学、历史新闻学和应用新闻学三个构成部分。 理论新闻学,也叫新闻理论。主要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5浙江传媒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考研经验
本科:青岛二本学校社会工作专业 报考方向:浙江传媒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 2019初试成绩:405 政治:74 英语:72 专业一:130 专业二:129 &备考总历程:(后面分科目详细介绍) 3月中旬至3月底:查询及确定院校 3月底至暑假前:专业课:看专业书,打好基础+专业实务题网课;英语:单词积累 暑假: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考研加油站 2019-03-242019年苏州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真题
(苏州大学回忆版) 一、名词 长尾理论 观点市场 媒介接近权 文化霸权 数字鸿沟 二、简答 1.大公报张季鸾胡政之吴鼎昌三人的分工,办报方针及分工带来的影响(记忆不全 2.AI主持人记者和真人主持人记者的差异,记者主持人是否会被取代 三、论述 1.根据新闻自由委员会的一材料,论述事实与真相的差异,以及媒体应如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4中国新闻传播史笔记
《中国新闻传播史》笔记 中国新闻传播史》 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木铎:中国古代传播活动中一种特殊的媒介, 在夏商周时期, 有一种被称为遒人的政府官员, 木铎 摇动木铎,巡行于各地,既宣传政令又进行必要的采风。 唐代官方的新闻传媒:朝报、进奏院状、诏书、露布(中国古代特别是三国个魏晋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4新闻传播法教程(魏永征+着)PPT
D:\网盘待更新大学资料\《新闻传播法教程》(魏永征+着)PPT.rar\《新闻传播法教程》(魏永征 著)PPT\导论.ppt D:\网盘待更新大学资料\《新闻传播法教程》(魏永征+着)PPT.rar\《新闻传播法教程》(魏永征 著)PPT\第1章 宪法规范.ppt D:\网盘待更新大学资料\《新闻传播法教程》(魏永征+着)PPT.rar\《新闻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4现代电视新闻学叶子电视新闻学笔记
电视新闻学笔记《现代电视新闻学》 叶子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上篇:电视报道意识☆专题一 电视新闻记者的素质要求一、时空意识1、追踪热点空间(1)上层热点:会议、政府信息等; 下层热点:社会新闻(2)创意来源于生活的热情和积累。(3)加热新闻的能力:找关联性;注重趣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4外国新闻传播史经典笔记
外国新闻传播史笔记 第一章口语传播(脉络图略) 第二章文字传播(脉络图略) 一、名词解释 1、古罗马《每日纪闻》( 94、99传名):公告式的官方公报,公元前 59年,恺撒成为罗马执政官,下令每日公布元老院及公民大会的议事记录,写在议事厅外的木板上,即古罗马的《每日纪闻》。内容多为政府要事,政治性强,目的在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4外国新闻传播史考研笔记
外国新闻传播史笔记 第一章 口语传播 第二章 文字传播 1、古罗马《每日纪闻》 (94、99 传名) :公告式的官方公报,公元前 59 年,恺撒成为罗马执政官,下令每日公布元老院及公民大 会的议事记录,写在议事厅外的的木板上,及古罗马的《每日纪闻》 。内容多为政府要事,政治性强,目的在于争取民众支持,扩 大政治影响。 2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4外国新闻史资料外国新闻史笔记
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我上面列举的东西一定要烂熟于心,随便拿出一条就得倒背如流。对于文科生来说,背这点词条应该不在话下。而且,考北广的同学比较幸福了,新闻学基础卷子上没有填空,只是集中写一些字而已。我这里词条的长度基本上是按名词解释的篇幅来的,你们可以找时间用笔写一遍,掐一下时间,最好每条不要超过六分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3复旦大学刘海贵新闻采访教程笔记
《新闻采访教程》笔记(刘海贵 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第一章 新闻采访写作概述1.1新闻采访: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所进行的活动。1.2特点:①目的的差异性;②时间的限制性;③项目的突发性;④需要的广泛性;⑤知识的全面性;⑥活动的艰辛性。方式:从形式上分: 个别访问:通常也称为一对一的访问形式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2蓝鸿文新闻采访学笔记中国人民大学版
绪论 第一节 新闻采访学研究的对象 1、新闻采访学是以新闻采访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2、新闻采访学是以记者的新闻采访实践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3、新闻采访学是研究记者采访规律的科学。 第二节 新闻采访学研究的历史概述 第三节 学习新闻采访学的目的和方法 第一章 记者的历史 记者是因为新闻传播的需要,伴随着报纸的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