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特色评价
特色经济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依据本区域现有的经济、社会、文化状况、资源禀赋和生产力水平,能最大限度地扩张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合理且主导产业优势突出,经济效益显著,能确保可持续发展的具有鲜明区域特点的经济发展模式。
特色评价准则:
是否坚持因地制宜,发挥资源优势和区域比较优势;是否围绕区域特色产品培育和发展,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是否有紧密的产业关联度较高的科技贡献率。
五、环境影响评价
评价、对比区域经济地理空间组织决策方案优劣的另一个方面就是要预测决策方案实施后可能对区域环境带来的影响,包括从整体上对规划方案的环境影响预测评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属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和决策方案安排的重大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两个方面的内容。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通常将由上到下的纵向评价确定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EIA),其中包括建设项目预测评价、建设项目后评价等;将由左到右的横向评价称作生命周期评价(LCA),按照ISO的定义,生命周期评价是对一个系统生命周期中输入、输出及其潜在环境影响的汇编和评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前置评价、技术评价、经济评价、环境评价、改进评价、污染评价。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是指政府颁布政策、规划、计划,以及进行重要决策时,事先对其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做出评价,亦称之为国家发展政策,即公共政策实施后的环境影响评价。其核心的含义最终要体现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乃至生存发展的新概念,可持续发展战略。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定量评价标准;定性评价标准。略)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因子体系:某一领域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或某一区域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中不可能设计所有环境因素,选择、确定评价因素的目的在于识别与所研究的政策、规划、计划关系最为密切、最重要的环境问题,并把它们以评价要素的形式表达出来。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投入产出法、地理信息系统方法、模糊系统分析方法。
六、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和制度。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略)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略)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步骤:
土地利用规划可能带来环境问题的识别;土地利用规划可能带来环境影响因子识别;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土地利用规划的建议。
§5 区域经济地理空间组织决策实施评价
决策实施前评价:备选方案的评价;决策成果分析。
决策实践评价:决策行为的评价;描述规划过程和规划方案的影响;政策实施分析。
决策实施结果的评价:
第九章 区域农业布局
§1 农业生产与农业布局
1.1 农业生产
农业生产特点:自然与经济再生产过程的交织和统一;季节性和周期性;地域性;对土地资源的依赖性;综合性。
1.2 区域农业布局
农业布局的内容体系: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分析与评价;区域农业生产总体布局;区域农业生产部门布局。
§2 区域农业布局条件分析
2.1 自然资源条件分析
气候条件:一定地区对农业生产所提供的自然条件和物质、能量及其对农业生产发展的潜在能力。影响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包括热太阳辐射、热量和降水。
土地资源:为农业生产提供场所和提供生存环境及营养物质,主要影响因素是土壤肥力水平。
水资源:广义的水资源是指地球表层可供人类利用的水的总体;下一水资源是指能为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
主要分析农业用水量和各部门的用水特点,工、农业之间用水的协调情况,用水矛盾的主要地段,及其合理分配水资源的情况,合理利用和综合利用区内水资源的可能性和方向等。
地形地貌:各种地形地貌条件不仅直接影响着农、林、牧用地的分布和利用方式,更通过对光、热、水的地表再分配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农业生产。主要包括海拔高度、地势起伏、地表坡度等。
2.2 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国民经济及市场需求分析: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人口增长与消费水平提高对粮食与副食品的需要,工业生产对各种农产品原料的需要,出口的需要,农业生产(种子、饲料等)及国家储备的需要等。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流通决定生产,农业生产也应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来组织生产销售的运作机制。
工业及城市条件分析:
分析所在地区内工业、城市的规模与性质对农业的影响;分析农业机械、农业动力、农业化学、农副产品加工和饲料工业等工业部门可能为农业提供的生产资料的种类、型号、数量和质量;分析工业和城市对农业适应的状况。
交通运输条件分析:分析交通网络的空间分布;分析区域交通运输方式和能力;分析交通运输条件方展变化方向。
劳动力条件分析:区域内农业劳动力的总数量,构成与空间分布;劳动力资源的对农业生产的保证程度与季节变化;多余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其它部门的可能性。
2.3 技术条件分析
农业工艺分析:农业生产工艺技术包括良种培育、作物栽培、技术经验、农业技术管理、植物保护、灌溉施肥技术等,其中对农业布局影响较大的是良种培育。
农业技术装备分析:农业技术装备包括犁耙、整地、播种、施肥、中耕、排灌、收割、脱粒、除尘、烘干、储藏以及水果、林业及畜牧业生产装备等各种机械设备。
农业劳动者技术素质分析:劳动素养,系指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劳动技能和精耕细作的水平而言。一般来说,劳动者的文化素质高,劳动技能操作熟练,能掌握比较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则有利于良种培育和先进技术装备的使用;精耕细作,实行集约化生产,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实行商品性生产等等。
农业科技进步分析:(略)
2.4 原有农业基础分析
1)分析农业发展规模、技术水平、经济效益和发展速度等
2)分析农业生产结构、总体布局态势与土地综合利用状况
3)分析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商品性生产与自给性生产、 集中种植与分散种植等关系及其历史演变规律
4)分析农业生产条件变化与农业资源开发程度变化
5)分析区域农业收入分配和消费状况
2.5 区域农业发展潜力分析
1)调查分析可供利用的农用地数量
2)调查分析农用地质量改造潜力
3)测算在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的前提下,区域自然资源的理论生产潜力
4)分析农业地节约和集约利用潜力
5)分析区域农业生产与先进水平的差距及其原因
§3 区域农业总体规划
3.1 区域农业经济结构
农业经济(生产)结构是指由一系列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技术关系、生态关系等将农业各经济部门(主要指生产部门)联结成的整体。
区域农业经济(生产)结构指农业结构(包括农业经济结构、农业技术结构和农业生态结构)在地域上的反映,它既反映出农业经济(生产)部门(作物)在一定区域内的组合关系,也反映出农业经济(生产)部门各组成部分在该区域内的空间关系。
资源的地域结构:是土地、水文、气候、生物等资源在地区的结合,可以通过土地类型构成、土壤类型构成、水资源结构等来反映。
农业的生态结构: 农林牧渔与生态环境的相结合,一般以食物链(营养关系)为主要标志,主要通过各种种养结构、生物种群结构、农业废弃物的处理结构等来反映。
农业的经济结构:是农业各经济部门的相互结合及比例关系,一般以产值、产量比重为主要标志,可以通过各部门产值结构、土地利用结构、播种面积结构、农业劳动力构成、资金占有结构等反映。
农业的技术结构:包括各种物理、化学、生物技术的组合,原始技术、传统技术和现代化技术的组合等,主要通过各种农业生产机械的比例、化肥施用结构、农膜使用比例等反映。
3.2 区域农业总体布局规划
区域农业总体布局规划任务:在分析区域农业发展需求和区域内资源的地域结构的基础上,拟定合理的农业经济结构、技术结构和生态结构,并落实到具体的空间位置,形成具有一定地域特点的合理的空间分布和组合关系(空间结构),最终形成一个资源利用合理、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农业生产系统。
区域农业总体布局规划步骤:
1)适宜产业和主导产业的确定
2)在主导产业和优势资源基础上,发展农业商品化,促进地区专业化
3)确定相关产业的构成比重,建立互相支撑的农业生产系
4)建立资源开发、利用、保护计划以及生态环境保持或改良规划,构建良性循环生态系统
5)统筹分析区域内农业与工业、商业等的关系,促进协调发展,搞好综合平衡
3.3 区域农业生产结合合理性分析
区域农业生产结构的基本要求:
1)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主导产业具有较大竞争力
2)主导产业与相关产业协调发展,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获取较高的综合经济效益
3)农业生产与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
区域农业生产结构合理性衡量标准:
1)资源利用状况。各类土地资源的分布状况及其利用率、土地生产率,分析优势资源是否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劳动力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率;副产品及其它资源的利用率等。
2)生态环境状况。包括森林覆盖率、自然灾害发生率、土壤有机质含量、土质水质中有害物质含量等。
3)经济效果。包括农业劳动生产率、单位产品成本、投入产出比、单位投资收益、单位面积纯收益、人均收入等。
4)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包括农产品商品率、商品交售量、人均农产品商品量、商品总值、主要农产品人均消费水平、主要农产品进出口量等。
§4 区域农业部门规划(略)
第十章 区域工业布局
§1 区域工业布局条件分析
1.1 工业生产的特点
工业生产活动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对自然界物质财富的采掘和采伐(采掘业);另一方面是对矿产、农产品和畜产品等物质财富的再加工,使它变形或变质(加工业),与农业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1)工业生产无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
2)工业生产过程可分为相对独立的许多阶段,
3)工业生产的阶段从生产完成的整体上来看,其先后次序以及比例关系是一定的
4)工业生产的专业化和协作化特性特别突出
1.2 区域工业布局条件分析
原料因素:要分析原料的种类,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的不平衡特征以及开采利用的难易程度
动力因素:对于能耗较大的如有色金属工业(如炼铝、镁、钛、锂等)和电石等化学工业一般要求靠近有丰富动力廉价供应的区位。
消费因素:布局时应具体考虑市场需求种类‘容量’市场分布地域差异,市场容量和需要的变化决定工业的规模和种类。对许多工业和机械制造工业来说,不宜运输、不易保鲜的产品多在市场附近生产。
运输因素:运输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特别是对货运量大的工业的布局来说,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劳动力因素:劳动力数量和劳动力技能的保证程度,对于配置需要大量职工的企业或者技术干部比重大的企业具有重要性意义。
原有工业基础因素:要充分把握和利用其有利的积极的一面,也要改造其不利、不合理的一面。
§2 区域工业结构优化
区域工业结构是在区域条件分析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由各种关联关系将工业各部门连接起来的整体,它反映:区域工业产业链,生产技术联系与生产经济联系;区域工业的部门分工与协作,及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区域工业对生产力各要素的投入程度的差异;区域工业依据当地资源的拥有和利用程度的差异;区域工业依据当地资源的拥有和利用程度的差异。
2.1 资源型产业结构
在自然资源(包括工业自然资源与农业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和地区,主要依靠当地资源发展工业、农业,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应的产业结构,即属于资源型产业结构
资源型产业结构特点(略)
2.2 加工型产业结构
加工型产业结构特点(略)
2.3 资源-加工混合型产业结构
由资源型向加工型的过渡型,也即是两者的混合型。资源—加工混合型地域既有上面提到的资源型的特征,又有加工型经济地域的特点
§3 工业区的组织
工业区是工业成组布局的地理空间表现形式,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相对集中的若干在生产上技术上、经济上相联系的工业群体(有机整体)。
优点:便于进行生产协作;有利于原料的综合加工;共享基础设施,节约投资;节约用地。
3.1 工业区的组织
工业区的性质:工业区是城市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某种工业为主、具有密切联系的同一性质的冶金、化工、纺织、机械、建材等专业工业区。根据协作关系和对环境的共同要求形成的综合工业区。
工业区的组成(略)
工业区的规模(略)
工业区的布局方式
工业区布局应注意的问题:影响工业区布置形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重点是研究如何正确处理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合理处理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的关系应注意下列主要条件:用地发展条件;卫生条件;交通条件;市政设施条件。
工业区与居住区平行布置:这种布置的优点是工业区与居住区的关系比较好,职工上下班方便。并有林荫路隔开,工业区与居住区各向平行发展,相互干扰小。
工业区与居住区垂直布置:这种布置的优点是工人上下班的道路不为工业区内铁路所隔断。正面的长度较短,防护带减少,可以节约建设费用。
混合布置方式:工厂区及居住区分散布置,基本上是一厂一个居住区,一部分职工上下班虽然比较方便。但是工业区和居住区干扰,用地极不紧凑,市政工程建设极不经济,也难以组织公共服务设施。
3.2 城市工业区
工业区的布局方式
1、布置远离城市的工业区
由于经济、卫生和安全的要求,有些工业宜布置在远离城市的地方,例如:砖瓦、石灰、矿、木材加工等原材料工业;有爆炸、火灾危险的工厂;有严重污染的钢铁联合企业和石油化工联合
2、布置在城市边缘的工业区
对城市有一定污染、用地大、货运量大、需要采用铁路运输的工厂应布置在城市边缘。这类工厂有着生产、工艺、原料、运输等各方面的联系,宜集中在几个专门地段形成不同性质的工业区
3、布置在城市内或居住区的工业
一些污染小、用地小、无需采用铁路运输、货运量不太大的工业可布置在城市内或居住区内
3.3 高技术工业区
科技工业园区:一种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相结合的综合体,是科研成果商品化区域,其功能表现为以研究开发为主,包括产品试制和开发生产,而不具有大批量制造、销售、管理或其他实业性功能
技术城:是一种具有研究开发、产品生产和生活居住三种功能组成的新型的产业城镇。这种技术城与科技工业园区最大的不同是,技术城追求一种理想城市环境,把高技术产业、优美的大自然环境和现代文明融合为一体
高新技术加工区:是世界出口加工区(又称自由贸易区、自由关税区即保税区、工业投资区、边境工业区等)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换过程中出现的新型加工区
高技术区区位需求:
1)智力密集程度 2)开发性技术条件 3)信息资源条件 4)基础设施条件 5)生产和生活环境
§4 工业布局的环境保护措施
工业布局要注意保护水源
1)工厂选址多倾向于地下水丰富、地基基础较为有利的地带。最好不要选在山麓洪积、冲积扇上,存在地下砂砾石层较厚,孔隙率大,渗透系数高,截污自净能力小。
2)一般不能在一段河道上布置排放污水自净水平的工业企业。
3)多以流域为单位,兼顾上下游,合理布局。
工业布局要注意防止大气污染
1)污染区总是在污染源的下风方向,风对污染物有冲淡稀释作用(这种现象叫大气扩散),污染物的浓度总与风速成反比。
2)为消除工业对空气的污染,结合平原地形特点与低层大气结构和大气扩散规律,一般要求排放大量烟尘的工厂布置在城市或人口稠密区的下风方向
3)空气流动总是受下垫面的影响,即与地形地貌、气压、风向、风速、湍流等气象因子的变化
工业布局要解决废渣排放问题
1)对废渣进行综合利用,最好在选择排放废渣厂址同时,提出对废渣的利用方案,并一起解决综合利用工厂的生产用地的安排
2)对暂时无法利用的各种工业废渣,应合理布置废渣堆放场地
工业布局要控制和减少噪声污染
1)采用现代技术进行吸声减噪声(如隔绝、减震和消声)
2)将有噪声源的工厂布置在居住区的盛行风的下风方向
3)在工厂与居住区间应保持声学间距
第十二章 区域基础设施规划
§1 基础设施概述
基础设施泛指国民经济体系中为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提供一般条件的部门和行业,包括交通、邮电、供水供电、商业服务、科研与技术服务、园林绿化、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等技术性工程设施和社会性服务设施
区域性的基础设施一般指四大系统:即交通运输系统、给水排水系统、动力系统和通信系统等部门
基础设施的特性
基础设施的作用
§2 基础设施的发展模式
基础设施发展模式即是指一个国家为实现发展这一总目标所确定的基础设施与直接生产部门的建设优先次序和投资比例上的战略筹划与安排
优先发展模式: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预测,有计划地、有步骤地进行投资和建设,不然就会产生工业发展后电力不足、道路不畅,临时弥补又会出现巨额资本无法筹集,从而丧失时间、制约经济增长等问题,所以基础设施应优于直接生产部门,超前发展。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为直接生产部门提供外部经济效果,从而达到收益递增的目的。
滞后发展模式:在资本有限的情况下,应集中投资于直接生产部门,尽快地获得收益,增加收入,待直接生产部门发展成长并有了较大的收益后,再利用一部分资金投资于基础设施,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同步发展模式:同步发展模式,指基础设施与其它国民经济部门按比例投资、共同发展。
三种模式的比较()略
§3 区域交通运输规划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的任务:
区域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的任务是:在全国统一交通运输网指导下,根据地区社会经济、人民生活和国防建设的需要,以及区内有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经济布局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和各运输方式之间的合理分工与协作,有秩序地构筑地域综合运输网。
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综合运输网的构建
综合运输网是指由多种运输方式的线路、港站和枢纽共同组成的,彼此协作、相互补充、紧密联系的交通运网,是交通运输点和点的连线的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