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考研经济地理课件笔记(4)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3-27

3、肯迪的全球转移模式

§3 多部门企业不同组分的区位选择

1、公司总部的区位选择

总部的分类及职能

公司总部是整个企业的管理控制中心。 它的主要任务是进行一些关系到整个企业命运的高层战略决策。

地区总部是大型公司在几个相邻的国家或地区为开展经营活动设立的行政和管理中心 。在特定地区范围协调和控制各子公司的活动,并在公司总部与子公司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总部区位条件需求

稳定的政治环境;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及时的信息获取;便于与政治经济高级决策机关和重要部门随时接触;有大量高素质管理人才;拥有高水平的现代服务业产业链;东道国或地区提供的优惠政策。

2、公司研究与开发机构区位选择

研究与开发(R&D)就是指科学研究与实验发展,包括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强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活动。包括三个阶段:研究阶段、研制阶段、生产阶段。

R&D区位条件需求

1)接近于科研机构(如大学、科研院所等)和贸易组织,以获取市场需求信息和科技支持。

2)接近数量充足,高素质的劳动力(科学家、工程师、技工)供应地,以满足研究、开发和试制生产等对劳动力的需求。

3)接近新产品的使用者,以便及时对样本及新产品的性能、消费者偏好提供反馈意见,并引导消费。

R&D国际化战略

1)以调整产品、工艺和原材料适应国外市场,为海外生产性分支机构提供技术支持为主要目标的国际化。

2)以跟踪监视国外科技发展动态及获取外国先进技术为主要目标的国际化。

3)以在母国之外创新核心产品及关键技术为主要目标的国际化。

3、生产单位区位选择

生产单位区位格局类型

全球集中生产型;市场地生产型;专业化生产型;跨国横向一体化生产型。

生产单位区位选择

生产国的选择

1)地理和历史上的联系 2)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巨大的潜在市场 3)投资国家的风险大小

企业区位选择

一旦确定在某一国家进行投资生产后,企业区位选择的方法与第5章介绍的相同。在商情调查和实地考察基础上,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

 

 

第七章 区域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

§1 用地选择与用地平衡

用地选择是区域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最基本方式,它是指根据经济活动自身发展对区位条件的要求,结合区位供给的各种条件进行匹配的过程。

用地选择的标准

1)适宜性标准。适宜性是为经济活动安排用地的一个基本条件,即所选区位条件必须是有利于经济活动的开展,包括适宜的位置(场所)、适宜的资源供给和适宜的环境条件

2)效益标准。取得最优的综合效益是经济活动开展的根本目标之一

3)外部经济性标准。经济学中的外部效应(外部性)是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

用地选择的方法

经济活动区位条件需求分析;区位条件供给评价;经济活动与候选区位的匹配;候选方案的适宜性评价;候选方案的综合效益分析。

用地平衡是指从区域整体利益出发,平衡各种经济活动用地选择,使整个区域各类经济活动的用地需求都得到满足(物得其所),同时区内所有土地资源都能发挥它们最佳效用(地尽其用),从而实现区域自然社会经济综合体持续、稳定、协调高效地发展。

用地平衡的任务

1)用地合理分配。确定区域内各业各类用地的数量、质量、空间布局和用地安排的先后次序。 

2)公共资源合理利用。每个理性的人最优选择公共资源均是“不出资”,按照纳什均衡原则(非合作博弈)利用公共资源,形成公共资源利用的矛盾,需用地平衡来协调这种矛盾。

3)生态环境保护。从整体上,顾及区域环境容量,进行经济活动的地理空间组织的综合协调。

用地平衡的原则:综合效益的原则;兼顾公平的原则;发挥区域特色的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用地平衡的决策方法

1)区域发展目标的确定。一般情况下至少可以拟定三种不同的区域发展目标:经济发展速度型目标,环境保护型目标,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型目标。

2)区域土地利用系统的约束条件的确定。区域面积限制,区域土地质量限制,基本农田保护率限制,生态约束。

3)用地平衡方案的排列组合

4)用地平衡方案的评价与确定

5)用地平衡的空间落实

§2 组团布局与功能分区

组团布局是根据产业(部门)经济活动系统或区域经济活动系统之间在生产、技术和经济上的协作与联系,将各经济活动部门或企业,在各级地域范围内,按照一定的原则与要求,实现有机的结合,进而形成合理的地域自然—经济复合系统的过程。

组团布局的方式

1、工业企业组团布局。大型企业或厂商的集中布局;同类企业或厂商的邻近布局;关联经济活动的连片布局。

2、商业组团布局。团组块状商业集聚;沿街条状商业集聚;分散多点商业组团。

3、生活组团布局。舒适、便利的生活条件,使得居住生活在此集聚,并进一步扩大规模形成组团布局模式。

4、交通组团布局。建立综合运输网的过程中必须逐步形成综合运输能力,进而形成交通组团布局形态,首先表现为由干线、支线、长途、短途相互衔接形成的网络结构,其次为各种规模等级的交通枢纽。   

功能分区是在区域经济活动组团布局的基础上,从区域的整体角度来组织经济活动系统,即根据区域经济活动、经济活动系统之间的关系,将全区划分为一系列基于分工协作、各具功能的经济活动集聚体——功能区

功能分区的任务

确定全区域应划分的功能体系;确定各功能区适宜的位置和范围大小;确定各功能区内的经济活动布局方式和活动强度。

功能分区的要求

在分区内部由于经济活动之间的紧密联系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特征的经济活动地域子系统。

分区之间也通过各种联系,而发生着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进而形成更高级的地域经济活动系统。

功能分区体系

1)以某类活动为主体的功能分区:如工业区与农业区,工业区内根据需要有可继续划分为工矿仓储区,商服用区,旅游文化区等;农业区内相应可划分为种植业区,林业区,畜牧业区等。

2)生态功能分区:从区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优化以及环境保护的角度进行区域功能分区,根据经济活动不同的生态关系,可以将区域划分为生态脆弱区、生态敏感区等。

3)综合功能分区:综合功能分区是多类相关活动的集聚体。如农业区与非农业区,城区与郊区。

区域环境容量是指区域资源环境对人口或人类活动或污染物等的承受能力。

区域资源承载力

土地资源承载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土地资源在一定生产力水平及与此相适应的物质生活水准上,以土地利用不引起土地退化为前提,土地的生产能力所能养活的人口数量。

水资源承载力:在一定条件下等同于区域或流域水循环过程中可更新恢复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总量。现状水资源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需水的满足程度。可用所能承载的人口、经济、社会规模和经济增长限度来反映水资源承载力。

矿产资源承载力:指在一个可预见的时期内,在当时的科学技术、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下矿产资源的经济可采储量或其生产能力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

人口环境容量:指在某种环境条件下,能够维持人口的最大数量。

经济活动环境容量:工业环境容量、农业环境容量、旅游环境容量

污染物环境容量:经济活动区域不造成环境污染而对污染的最大承纳能力

§3 关系优化与结构优化

一、关系优化

1、经济活动间空间关系:

吸引关系:指经济活动之间存在功能与结构上的依赖关系或者一种经济活动的存在能吸引相关经济活动就近布局的关系。

排斥关系:指一类经济活动的布局会限制或影响其他相关经济活动的布局。

竞争关系:经济活动间为共同的原料、燃料和市场等,而在经济活动布局上表现出的一种空间经济联系。

2、经济活动空间关系优化:

加强有利联系:可以通过缩短经济活动间联系距离和时间,改善联系渠道,疏畅经济活动间信息流、物流和人流来实现。

削弱不利联系:搬迁、拆除等方式可使不利经济活动之间的距离加大或不利联系的中断 ;建立隔离带也是削弱或中断不利联系的基本手段之一。

建立新的有利联系:通过在原本没有联系的经济活动之间建设交通线路、水运通航、机场、敷设通讯网络等手段来建立新的有利联系。

二、结构优化

结构优化是从区域整体的角度研究区域自然—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优化,包括数量关系、质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优化。

结构优化的目的是使各经济活动都能得到相应好的区位条件,是区域集聚效应最大化,同时区域内资源都得到合理的利用,实现地尽其用,进而达到区域经济发展处于均衡状态。

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包涵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两个主要内容

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指产业结构从较低水准向高度水准的发展过程,它可以用第二、三产业的比重、资金与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的比重以及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产业的比重来测度。

产业结构合理化提高产业之间有机联系的聚合质量,即产业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种不同于各产业能力之和的整体能力,它可以用产业之间的关系均衡程度和产业之间的关联作用程度来表示。

产业结构优化评价标准

1)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应该能够充分利用区域内具有优势的资源和要素,形成区域经济增长的优势,同时还要尽可能使区域内的其他资源得以综合利用。

2)能够担负起区域在区际或全国地域分工中的任务

3)内部各个产业之间联系紧密,发展协调

4)具有较强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

5)主导产业具有先进性,新旧产业更新快

6)具有较高的结构性效益

产业结构优化方法

增量调整:通过对区域新增经济活动布局和规模的优化达到对整个现存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效果。

存量调整:按现代产业结构的要求,对现存产业进行布局和规模的重新调整,达到对整个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目的。

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模式

发育阶段的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主要通过增量调整的方式实现,并且在具体优化时注意资金投入的产业层次主要立足于本地资源、技术层次,要适合区内劳动素质条件,选择能发挥区域优势,同时仍有相当市场潜力的发达区域对外扩散的产业,利用外部输入把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并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成长阶段的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略);发达阶段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略)

区域空间结构优化

广义的空间结构是指包括自然、社会和经济要素在内的地域结构。其基本是普通地理学和理论地理学研究的视角。狭义的空间结构则是仅从空间经济活动出发得出的概念,指社会经济客体在空间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以及反映这种关系的客体和现象的空间集聚规模和集聚形态。

区域空间结构演变趋势:原始平衡阶段、极核发展阶段、集聚-扩散阶段、高级网络化发展阶段。

 

 

第八章 区域经济地理空间组织优化

§1 区域经济地理空间组织与决策优化

 

§2 区域经济地理空间组织决策背景条件分析

一、区域综合发展水平:

生存支持系统是指维持人类基本生存需求所需要的各种要素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包括被看作是自然经济与社会经济综合体的农业,它影响和制约着区域系统对现有人口的支撑能力和未来人口的承载潜力。

发展支持系统是指以满足除了生存必需的食物、饮用水外的更高更多的需求而进一步通过消耗不可再生资源、应用多要素的组合能力、产生更多的中间产品所需要的各种要素构成的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可从区域发展(开发)成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效益)和区域经济发展潜力等方面入手分析。

环境支持系统是以人类为主体的整个外部世界的总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能量基础、生存空间基础和社会经济活动基础的综合体。

社会支持系统是指以协调人与人之间在社会公平、生活富足、环境舒适、道德文明、整体有序等各方面关系所需要的各种要素构成的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可从社会文明程度、社会安全能力和社会进步动力三个方面来描述。

智力支持系统包括三大基础部分:教育、科技和管理。

二、区域发展优势与劣势

区域发展优势是指区域在其发展过程中(主要是经济发展过程),所具有的特殊的有利条件,并且由于这些条件的存在,使该区域更富有竞争力,具有更高的资源(包括社会、自然资源等)利用效益和更优的区域空间结构,从而使该区域总体效益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区域发展优势的基本属性:区域性、时间性、综合性。

区域发展优势的基本内容: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建设条件优势;技术优势;产业优势;经济发展水平优势;区域系统结构优势;区域创新潜力优势;政策制度、文化传统优势。

区域发展的劣势就是指阻碍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区域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劣势是相对与优势而言的。

认清区域发展的劣势,找出区域经济发展的障碍,有利于在进行区域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优化决策时作出相应的安排或补救措施。

三、区域地位

区域地位是指区域在更大或全国区域系统中所承担的角色、重要性以及同一层次区域中的排序。它的衡量指标通常是排序的先后或高低,所起作用的大小,影响的地域范围及影响的强度等。影响区域地位的因素主要包括区域内部因素和区域外部环境两个大的方面。

四、区域发展趋势

区域发展阶段(罗斯托):传统发展阶段;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 起飞阶段;向成熟推进;高额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五、区域发展水平预测——内容

区域经济发展总体规模预测(GDP总量预测)、区域经济发展速率预测、区域经济增长人均水平预测、区域产业结构预测、区域各产业产值预测、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预测等

六、区域发展水平预测——程序

明确预测目的;资料的收集与整理;选择预测方法及预测实施;分析预测结果及误差的评估。

七、区域人口预测——水资源承载力预测法

根据规划期区域可供水资源的数量,以及区域生活、生产等用水的标准,确定区域人口数量的方法,其基本步骤包括:确定区域可供水资源数量;需求总量的预测;生活用水总量确定;区域水资源最大承载人口数量的确定。

八、区域人口预测——回归分析法

根据规划期区域可供水资源的数量,以及区域生活、生产等用水的标准,确定区域人口数量的方法,其基本步骤包括: 一元线性回归法;多元回归分析法。

§3 区域经济地理空间组织决策体系

一、区域发展战略

区域发展战略是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作出的重大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决策与谋划 。其核心是解决区域在一定时期的基本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

区域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区域发展战略方向;区域发展战略目标;区域发展战略重点。

区域发展战略模式:

空间发展战略模式是根据区域自然资源、环境,区位条件和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现状,确定的区域经济在地理空间的分布格局。一般有极核、点轴、梯度推进和网络等不同发展阶段的空间发展战略模式。

区域战略发展模式是区域发展以及产业布局的直接指导依据 。大体上可分为经济发展战略模式空间发展战略模式

二、区域总体规划

区域总体规划是以整个区域综合发展规划为基础,欲解决整个地区生产力综合配置问题,以协调区域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等诸方面的关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区域总体规划目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农业特别是耕地得到有效保护和综合整治;在保障重点建设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的前提下,建设用地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土地整理全面开展,未利用地得以适度开发;土地生态环境有比较明显的改善。

区域总体规划任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土地利用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规范监督。

区域总体规划内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供给分析;土地需求预测;确定规划目标和任务;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土地利用分区;制定实施规划的措施。

区域发展战略与总体规划的成果:

专题研究报告;区域发展战略与总体规划报告;规划说明书;信息化成果。

三、区域专项规划

区域专项规划是指在区域战略规划和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指导下,为了更有效地实施规划意图而对区域要素中系统性强、关联度大的内容或对区域整体、长期发展影响巨大的建设项目,从区域整体利益出发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定时、定位的系统研究。

区域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目的、任务、内容略)

区域人口规划(目的、任务、内容略)

区域产业布局规划

区域产业布局规划应着重研究区域产业结构发展方向、产业布局产业地域组合三个方面的内容。

区域基础设施规划

区域基础设施是区域经济系统中为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提供一般服务的物质载体和基本条件的总和,是区域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相对于区域主体产业而独立存在与发展的一个系统部门,是和社会化大生产密不可分的。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对区域内城镇发展的战略研究,它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合理地进行城镇布局,明确不同层次城镇的地位、性质和作用,提出必须协调的分工协作相互关系,以促进其共同繁荣和发展。区域生态环境规划

区域生态环境规划是以区域的地形、地质、气象、植被等自然生态条件和人类在该区域的各种活动结果所表现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为主的区域特性为基础,以区域生态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为目的,通过环境预测与规划决策,从长远的观点出发,保护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生态环境,努力调整各种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系统的关系,保障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统一,使管理体系顺利进行而做的技术规划。

四、分区规划

城区规划:主要指城市建成区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决策过程。规划的重点是要解决城市内部的合理分工,二、三产业的布局调整与改善,城市市区规模的控制,城市功能分区,基础设施的加强,区内的环境治理与保护以及相关的城市生活保障设施的安排。

开发区规划:在深度上,它属于城市分区规划的层次,但又具有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设计的某些内容。内容:开发区的选址与宏观布局;土地利用现状及适宜性评价;土地需求预测;土地利用分区;各设施的布局。

旅游区规划:内容:旅游景区(点) 旅游容量分析和旅游强度设计;客源地的构成与旅游流的空间结构分析;旅游区的空间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旅游活动的组织规划与旅游线路的安排。

自然保护区规划:内容:保护目标与功能定位;保护区功能分区;分区管理的措施;相关工程建设项目设计。

§4 区域经济地理空间组织决策评价

一、综合平衡法

综合平衡法是区域经济地理空间组织的常用方法,它是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不断将系统分析结果加以综合形成整体认识的一种科学方法。

综合平衡的基本内涵:要求生产与需求之间的相互适应;要求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企业以及每一个具体的建设项目,在  地域的分布和具体地段的选择上,加强相互间的联系和密切配合;建设梯度和程序上的合理安排和密切配合。

综合平衡的内容:(略)

二、技术经济论证与多方案比较法

主要内容:产业布局的不同方案的比较;资源综合利用的经济评价;有关专业部门规划方面的技术经济分析;土地合理利用及其经济评价;区域环境质量分析评估。

计量分析模型法:主要包括:系统分析模型、系统预测模型、系统综合(设计)模型、系统优化模型和系统决策对策模型。

公众参与与决策方法:

公众参与决策是指决策者聘请将来要执行决策方案或受决策影响的部门或公众的代表广泛交换意见,共同参与规划决策的过程。

公众参与是为了保证决策能更加充分地反映公众意志,维护公众利益,促进社会发展,根治寻租现象实现民主决策的一项根本性措施。

公众参与的内容:(略)

公众参与的形式:(略)

三、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准则:

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取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利于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避免出现两个极端有利于促进区内经济协调发和经济差距的缩小;有利于发挥地区优势,生产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实现区内特色与区际分工协作得协调发展;有利于集约、节约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关话题/地理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中国经济地理题解百例
    1 我国的地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 . 2 我国人口分布不平衡表现在哪里?原因是什么? 3 我国有多少民族?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 4 略述华侨出国的历史、地理背景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5.我国的行政区是怎样划分的? 6 .为什么说我国地大物博? 7.我国有哪些主要的山地、丘陵?开发山地、丘陵有什么重大意义 8.我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7
  • 中国地理考研复习笔记归纳总结(特细)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在学习中国主要地形时,应结合中国空白政区图,先将山脉画到图上,并写上名称,然后再填写出其两侧相应的地形区名称。⒈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 阶梯 界线 主要地形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7
  • 中国地质大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吴信才讲义
    中国地质大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吴信才讲义 第一章 绪论 当今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信息产业获得空前发展,信息资源得到爆炸式扩张。多尺度、多类型、多时态的地理信息是人类研究和解决土地、环境、人口、灾害、规划、建设等重大问题时所必需的重要信息资源,是信息高速公路上的重要列车。信息时代人类对信息资源采集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7
  • 地理信息系统考研名词解释(网络整理终稿)
    地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 1. 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信息技术的一种,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以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为处理对象,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采集、存储、显示、处理、分析、输出地理信息的计算机系统,为规划、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来源和技术支持。简单地说,GIS就是研究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来管理和应用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7
  • 城市地理学许学强笔记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 一、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任务 二、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城市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一、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性质 二、城市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三节 西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简史 一、1920 年以前 二、19201950 年 三、195019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7
  •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复习讲义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讲义 目录 第一章GIS 概述............................................................................................................................................1 1 GIS 是什么...................................................................................................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5
  •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2019年考研调剂信息
    一、拟接收调剂专业优秀生源调剂(名额不占招生简章中各专业所列出的招生计划),拟接收调剂专业为040102课程与教学论,070501自然地理学、070502人文地理学、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二、调剂要求1、本科就读于双一流建设高校(不含此类高校的独立学院); 2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9-03-23
  • 2019年兰州交通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考研调剂信息
    一、调剂规定(1)一志愿报考专业要与我校调入专业前四位代码相同,即前四位代码必须是0816;(2)调入专业初试科目必须是数学一;(3)非外语专业的考生,外语科目必须为英语;(4)符合教育部和兰州交通大学其他统一规定(附件1:兰州交通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调剂政策);(5)综合评价,择优调剂。二、复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9-03-23
  • 人文地理学王恩涌最后总结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人文地理学的概念:人文地理学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的学科。 2、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社会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2
  • 人文地理学(王恩涌)最后考研总结
    1、地理学geographe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 2、人文地理学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研究对象是人文环境、人文现象和文化景观。其内核是注重区域和空间,注重人地关系 3、人地关系内涵:人指社会属性的人,具体说是指在一定区域空间和一定生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0
  • 2019年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学术学位类考研调剂方案
    地理科学学部2019年学术学位类调剂方案地理科学学部全球环境变化专业和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拟接收调剂考生。一、基本条件调剂考生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符合我部招生简章规定的报考条件。2、第一志愿报考学科专业综合实力原则上应不低于我校。3、初试成绩必须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的我校复试基本分数线和全国初试成绩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9-03-20
  • 2019年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考研调剂信息
    地理科学学部2019年学术学位类调剂方案地理科学学部全球环境变化专业和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拟接收调剂考生。一、基本条件调剂考生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符合我部招生简章规定的报考条件。2、第一志愿报考学科专业综合实力原则上应不低于我校。3、初试成绩必须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的我校复试基本分数线和全国初试成绩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9-03-20
  • 2019年南京邮电大学地理与生物信息学院考研调剂信息
    一、地理与生物信息学院介绍南京邮电大学生物医学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依托于地理与生物信息学院。学院建院十年,拥有测绘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地理信息科学(原地理信息系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9-03-20
  • 人文地理学王恩涌考研总结
    人文地理学(王恩涌)最后考研总结 1、地理学geographe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 2、人文地理学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研究对象是人文环境、人文现象和文化景观。其内核是注重区域和空间,注重人地关系 3、人地关系内涵:人指社会属性的人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9
  • 人文地理学(第二版,赵荣)考研复习讲义资料
    人文地理 根据人文地理的研究任务可以大概了解考试重点 关键词:形式、基本特征、起源及发展历程、影响因素、产生的影响、 第一章 绪论 人文地理: 人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异规律,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人文特性,探讨其形成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