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集聚的经济活动体系不同,可区分出不同类型的集聚,如工业集聚、农业集聚、商业集聚、交通运输业集聚和城市集聚(综合经济体系的集聚)等。
集聚使区域内的资源要素、企业、经济部门不断地向优势区位移动,从而:(1)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中心的形成和发展(2)促进了发达地区、城市、城市密集区、专业化地区、产业密集带等的形成和发展(3)产生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与不平衡。
分散:指资源、要素和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呈分散分布状态以及分散的趋向与过程,是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避免出现集聚不经济的一种组织方式,也是促进资源、要素、企业、经济部门在空间上趋于相对均衡、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基本机制。
由此可见,集聚与分散相结合呈现出一个合理的度,是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又一原理,揭示了必要的集中与适当的分散相结合,从而既经济又安全公平的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规律。
§4 地区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
地区专业化:指在一个地区内,有一个或几个经济(产业)部门的地位特别重要,它们的产品服务在全国同类产品服务中,无论品种、产量、质量、产值都比较突出,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如单位生产能力的平均投资、基建投资回收期、劳动生产率、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平衡以及与项目建设有关的和经常性的货物周转等量比较优越。地区专业化的产品服务具有区际意义,除供应本地需要外,主要是面向区外、全国甚至面向国际。
由于现代科技进步和交通发展,无论是工业部门还是农业部门,地区专业化程度都愈来愈高。尤其是农业生产,因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具有特别强烈的区域性,因而农业生产地区专业化的特点就更加突出了
(1)有利于最充分地利用各地不同的土地资源和自然条件,做到地尽其利。
(2)有利于更好地积累生产经验,提高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
(3)有利于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提高农业机械的利用率,加速农业机械化的进程。
(4)有利于提高农业产品商品率和发展农工商一体化的联合企业。
专业化部门一般是针对地区主要资源、优势资源,是地区生产的骨干部门,与之相适应的还要有次要资源的开发利用、有辅助配套的部门和自给性部门,也就是要综合发展,形成合理的地区经济结构
(1)有利于各种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
(2)有利于提高经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灾害防御能力。
(3)有利于满足各方需求,有利于综合经济的协调发展。
由此可见,地区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这一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原理,强调的也是一个合理的度,地区发展不形成开发主要优势资源的主导部门不行,相关专业部门在空间上没有一定程度的集聚也不行,但过分强调了单打一也不行,要适度的全面和综合发展
§5 统筹兼顾与综合平衡相结合
统筹兼顾:指顾及系统整体各个方面(组成)的统一安排,侧重于系统整体安全面。
综合平衡:是指对统一体(系统)各方面的各种关系的统一协调。
经济活动系统与地理环境系统的结合(统一体),我们不单要关注经济活动自身生产、流通、交换、消费的完整过程,还要考虑经济活动体系资源上、生产上、技术上、经济上内在的联系,也要分析地理环境系统的自然要素、社会经济要素的数量特征、质量特征、空间特征、动态变化特征及相互作用关系,更要正确处理、统一协调这个统一体局部与整体、重点与一般、先进与落后、国防前沿与腹地、城市与乡村、目前状态与远期状态,(系统变化发展)、区内与区外(系统与更大系统的关系)等各方面的关系,使统一体内各尽其用,活动(物)各得其所(因地制宜),使系统形成合理的经济结构(地区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和合理的空间结构(集聚与分散相结合)。
第五章 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
§1 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基本问题
1.1 区位选择的范围与层次
通常把将经济活动落实到一定区域范围(如某国/某省/某市县)的区位选择决策称之为选点,而把将经济活动落实到具体的用地区的区位选择决策称之为选址或用地选择。
1.2 区位选择因子指标体系
在宏观选点时,主要从国家或区域政策出发,考虑交通运输和通讯因素、劳动力供给以及市场因素等。
微观选址时,则需更详细地分析生产生活运输条件、通讯设施、与其他协作配套部门的联系、原料和零部件供应、城市基础设施、生活环境等因素,充分把握住可利用的原有基础。
1.3 区位选择标准
衡量所选择区位是否最佳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尺度就是经济效益,它有两个突出的特征:地域性和完整性。
地域性特征是指由于地域上的差异而使得经济活动在不同区域产生不同的费用或利润。
完整性特征是指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经济效益应体现在从产品生产直到产品运达消费地,包括生产、流通、交换、消费各环节的完整过程中。
§2 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经典模型
2.1 农业区位选择模型—杜能模型
杜能模型背景与目的
杜能(Johan Heinrich von Thunen,1783-1850)于1826年完成了《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以下简称《孤立国》),奠定了农业区位理论的基础。
背景:寻求企业型农业时代的合理农业生产方式。
目的:探索农业生产方式的地域配置原则。
杜能模型假设前提
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
马车是惟一的交通工具;
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
距城市5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
人工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仅来源于周围平原;
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
理论模型
杜能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样假设前提下,农业将呈现怎样的状态;合理经营农业时,距离城市的远近将对农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即为了从土地取得最大的纯收益,农场的经营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将如何变化。
杜能的研究方法
“孤立化的方法”: 排除其它要素(像土质条件、土地肥力、河流等)的干扰,而只探讨一个要素(即市场距离)的作用。即不考虑所有的自然条件差异,而只是考察在一个均质的假想空间里,农业生产方式的配置与距城市距离的关系。
形成机制
在自然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以商品农业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农业经济活动并不一定在各地都进行,而可以用来进行商品农业经济活动的区位必须能获得利润。在杜能的农业区位论中,农产品利润或纯收入被定名为区位地租
在前述假定基础上,农民获得的利润取决于市场的价格、产地的生产成本和产地市场两地间的运费三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P=V-(E+T)
式中,P为利润,V为农产品的市场价格,E为农业生产成本,T为把农产品从产地运到市场的运费。
地租曲线
地租曲线:指在市场(运费为零)点的地租收入和耕作极限连结的曲线
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由运费率所决定,不容易运输的农作物地租曲线一般斜率较大,相反则较小。农场主选择地租收入最大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
杜能圈形成示意图
杜能模型意义
农业地理学上的意义
- 揭示了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也能够出现农业的空间分异。这种空间分异源于生产区位与消费区位之间的距离,各种农业生产方式在空间上呈现出同心圆结构
- 提出了农业地理学的两个原理:
a.不存在对于所有地域而言的绝对优越的农业生产方式, 即农业生产方式的相对优越性。
b.距市场越近、单位面积收益越高的农业生产方式的布局是合理的,由此而形成的农业生产方式布局,从农业地域总体上看收益最大。
经济区位研究上的意义
创立了孤立化的研究思维方法。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地阐明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成为土地利用一般理论的基础
杜能模型修正
1、杜能放宽了“孤立国”的假设条件,首先考察了河流的影响,其次考察了其它小城市的影响,进而考察了谷物价格和土质的影响
2、其他理论缺陷。没有考虑自给性农业经营的空间问题;追求最大地租收入的行为动机与现实不完全符合;技术与交通的发展使得杜能理论中的距离因素决定性作用制约变小;没有考虑到城市周围地区的土地利用。
杜能模型应用
1、乔纳森的宏观尺度研究
乔纳森综合欧洲的人口密度,各种农作物、家畜、水果的分布与农业景观,以西北欧为中心划分出七大地带。
2、上海、北京郊区农业结构
20世纪80年代初,上海市郊区的农业类型围绕城区形成四个圈域。北京市郊区也有同样的圈层结构表现
3、纳瓦佛等人的研究
纳瓦佛等人的研究表明,在发展中国家,存在以农村聚落为中心的同心圆状土地利用形态,从而验证了微观尺度的杜能圈模式
2.2 工业区位选择模型—韦伯模型
韦伯模型的提出
韦伯(Alfred Weber,1868—1958)是德国经济学家,他于1909年著书《关于工业的区位(第一部 区位的纯理论)》,提出了工业区位理论
韦伯模型假设前提
已知原料供给地的地理分布;已知产品的消费地与规模;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不能移动,各地的劳动成本是固定的,在这种劳动花费水平下可以得到劳动力的无限供应。
理论模型的构建
韦伯分三个阶段逐步构建其工业区位理论模型:
- 由运费指向形成地理空间中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
- 劳动费指向,可以使在运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
- 集聚指向,可以使运费指向与劳动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再次偏移
最小运费原理
在生产过程不可分割、消费地和局地原料地只有一个的前提下,依据最小运费原理的区位为:
- 仅使用遍在原料时,为消费地区位
- 仅使用纯原料时,为自由区位
- 仅使用损重原料时,为原料地区位
劳动费用指向——工业区位格局的第一次偏移
将工资作为考察对象,考察劳动力费用对由运费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的影响,即考察运费与劳动力费用合计为最小的区位。劳动力费用的考虑,将使运费最低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
如图围绕P的封闭连线即从运费最小点P移动而产生的运费增加额相同点的连线,理论上说以P为中心可划出无数条线,这即相当于图中的综合等费用线。在这些综合等费用线中,与低廉劳动供给地L的劳动力费用节约额相等的那条综合等费用线称为临界等费用线
集聚指向—工业区位格局的第二次偏移
韦伯认为,集聚节约额比运费(或劳动力费用)指向带来的生产费用节约额大时,便产生集聚
韦伯模型意义
- 韦伯首次将抽象和演绎的方法运用于工业区位研究中, 建立了完善的工业区位理论体系
- 提出最小费用区位原则,即费用最小点就是最佳区位点
- 区位指向理论已发展成为了经济区位布局的一般理论
韦伯模型局限性
- 将运费看成是重量与距离的函数并且成比例增加,这是与实际不相符的
- 其假定完全竞争条件也是不现实的
- 将成本最小作为区位选择的条件存在局限
其他工业区位论
帕兰德工业区位
- 以价格为变量研究区位空间德均衡以引入不完全竞争前提下德工业区位研究
- 认为运费有两种形式,即距离比例运费和远距离递减运费
胡佛工业区位
对运费因子进行了更全面的阐述,指出运输费用是由站场装卸费和线路运行费两者构成
廖什市场区位选择模型
认为最佳区位不是费用最小点也不是收入最大点,而是收入和费用的差最大点即利润最大点
2.3 商服业区位选择模型—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相关基本概念
中心地指供给中心商品职能(中心地职能)的布局场所。
中心商品指在少数地点生产(中心地)而在多数地点消费或服务的商品
中心职能指供给中心商品的职能
经济距离为用货币价值换算后的地理距离,是主要由费用、时间、劳动力三要素所规定的距离,但消费者的行为也影响到经济距离的大小。
商品服务范围服务上限和下限之间场所。
商品服务范围上限是由对中心商品的需求所限定的,为中心地的某种中心商品能够到达消费者手中的空间边界。
商品服务范围下限是由中心商品的供给角度所规定的边界。中心地为供给某种中心商品而必须达到的该商品的最小限度的需要量,叫做门槛值或最小必要需求量。
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产生的背景
进入20世纪,资本主义经济的高度发展,加速了经济活动集聚的进程。城市在整个社会经济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目的是为探索“决定城市的数量、规模以及分布的规律是否存在,如果存在,那么又是怎样的规律”这一课题。
理论模型
中心地理论假设前提
1)中心地分布的区域为自然条件和资源相同且均质分布的平原。人口均
匀地分布,且居民的收入和需求以及消费方式都相同。中心地在区域
内的任何地方都可布局
2)具有统一的交通系统,且同一规模的所有城市,其交通便利程度一致。
3)消费者都利用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即就近购买,以减少交通费
4)相同的商品和服务在任何一个中心地价格和质量都相同。消费者购买
商品和享受服务的实际价格等于销售价格加上交通费
5)供给中心商品的职能,尽量布局于少数的中心地、并且满足供给所有的
空间(所有居民)的配置形式
6)中心地职能在同一中心地集聚
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模型
市场原则下的中心地空间模型
交通原则原则下的中心地空间模型
行政原则原则下的中心地空间模型
模型意义
1)引入演绎的思维方法,研究空间法则和原理,带来地理研究思维方法大革命。
2)中心地理论是城市地理学和商业地理学的理论基础。
3)中心地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一。
模型修正
1)只重视商品供给范围的上限分析,缺乏对供给下限的详细分析
2)K值在一个系统中固定不变
3)把消费者看作 “经济人”,认为其首先是利用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
4)忽视了集聚利益
5)没有研究需求增加、交通发展和人口移动带来的中心地系统的变化
第六章 多部门企业区位选择
§1 多部门企业概述
多部门企业(公司)的特点
多厂(部门)企业可以定义为在2个或2个以上区域具有生产或服务设施的多分支机构企业。
企业组织结构层次:决策机构(公司总部);协调机构(公司地区分部或产品分部);职能机构(研究与开发、生产、销售等职能部)。
企业组织内部结构类型:
功能部结构:按照专业化功能而进行部门划分的企业结构。在该类企业内,各部门具有不同的功能,企业的所有同类功能均集中于一个部门之内。
产品部结构:该类企业按生产的产品不同来进行部门划分,管企业总部有一些管理人员负责整个企业管理,并为每一个分部提供一定帮助,但是,每个分部具有自己的功能类管理人员。产品部结构多出现在生产产品领域较广的企业。
企业组织内部结构类型(续):
区域部结构:即按照区域(生产设施区位或顾客区位)进行部门划分。也就是说该类企业下属分部以区域为单位,而与功能产品无关。该类结构多适应于生产的产品和服务市场区域较小的企业,如石油公司、银行等。
顾客部结构:有一些企业根据其顾客类别进行分部划分,即每一个分部服务一类顾客,并不考虑这些顾客的区位。
企业空间结构
1)决策机构在一个区位,协调机构和职能机构同处于另一个区位
2)决策机构、协调机构和职能机构全部分离在各自的地理区位
多部门企业区位选择特点
1)多部门企业则存在多个区位,不同的部门有不同的区位要求
2)多部门企业内的每个分支机构不仅是一个独立的经营实体,也是企业总体经营的一个组成部分。任何分支机构的生存并非单纯取决于自身盈利或亏损标准
多部门企业的典型—跨国公司
广义跨国公司
多国公司就是在它们的基地所在的国家之外, 拥有或控制生产或服务设施的企业”,“适用于凡是在两个或更多的国家里控制有工厂、矿山、销售机构和其他资产的企业。” (联合国跨国公司研究报告)。
跨国公司是指符合下列两个条件的公司。第一,它至少要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国家设定生产点或是争取其他形态的直接投资;第二,具有名副其实的世界性预测能力,其经营者在市场开发、生产和研究等方面,能做出适用于世界各国的多种多样的基本决策。(63年美国《每周商务杂志》)
狭义跨国公司
“一个跨国公司就是一个控制着一大群在不同国家设立公司的母公司,不同国家的各个公司之间人力和财力实行统筹使用,并且有共同的经营战略;它们共同的规模巨大”,“每一群的销售额1亿美元以下者,是很少值得注意的。”,“它们不是单纯的出口商,也不是单纯的技术提供者,它们具有广泛的地理分布,在本国以外的活动往往涉及两个以上的国家。” (哈佛弗农教授,1968)
联合国对跨国公司定义
跨国公司系指在两国或更多国家之间组成的公营、私营或混合所有制的企业实体,不论此等实体的法律形式和活动领域如何;该企业在一个决策体系下进行运营,通过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决策中心使企业内部协调一致的政策和共同的战略得以实现;该企业中各个实体通过所有权或其他方式结合在一起,从而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实体得以对其他实体的活动实行有效的影响,特别是与别的实体分享知识、资源和责任 。(《跨国公司行为守则》1986 )
跨国公司定义标准
一是结构性标准,主要包括企业的跨国程度、企业的所有权和组织形式等
二是营业实绩标准,它主要包括企业的资产额、销售额、生产总值、利润及雇员人数等
多部门企业多区位投资原因
实现规模效应;实现交易内部化;技术优势的发挥;竞争的激励
§2 多部门企业多区位空间发展模式
一、多部门企业增长的战略
1、横向一体化
横向一体化指企业现有生产活动的扩展并由此导致现有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
方式:扩大原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向与原产品有关的功能或技术方向扩展;与上述两个方向有关的向国际市场扩展或向新客户类别扩展。
意义:通过横向一体化,可以带来企业同类生产规模的扩大,实现规模经济。
2、纵向一体化
纵向一体化指企业向原生产活动的上游和下游生产阶段扩展。
方式:后向一体化指企业介入原供应商的生产活动;前向一体化指企业控制其原属客户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
意义:纵向一体化是公司增长到一定阶段的主要扩张战略。据班诺克观点,公司通过横向一体化打败竞争对手,达到市场多头垄断地位后,便会进入纵向一体化扩张,以占领其供应和市场领域;一旦公司在一生产部门占领重要地位之后,向多种部门扩张便成为其惟一的增长战略。
3、多样化
多样化可以涉及相关产品的活动,也可以涉及不相关产品的活动。由于横向一体化已涉及同类产品的多样化,纵向一体化已涉及相关但不同生产阶段产品的多样化,所以这里的多样化仅指不相关产品的多样化。
动机:多样化扩张是基于对市场风险和环境的不确定因素的防范意识。具有多样化经营的公司,可以减少某种不可预测因素的冲击。此外,一些原生产产品市场需求的下降,也会促使公司寻求多样化机会,以充分利用其生产能力。而当某一产品出现旺盛市场需求时,也会诱发新的公司介入此类生产活动。
二、多部门企业多区位发展的空间模式
1、沃茨市场区域扩大模式
公司成长的差异
由于工厂所在城镇人口规模不同,导致其具不同的生产规模。规模经济的作用导致这些企业具有初始竞争优势,得以更快地增长。
公司的组织变化
工厂发展竞争的结果,少数得以生存,其市场去也得以扩大,覆盖了原来众多小公司的市场区。
沃茨市场区域扩大模式适用范围
生产的规模经济明显;市场与人口关系密切,产品的销售面向个体消费者。
2、哈坎逊的多级扩张模式
公司扩张的动机:由于当地市场的增长速度低于公司所期望的速度。
公司扩张过程
首先在其初始区位以外建立销售机构和生产厂家,向其他地域的市场渗透,然后通过销售代理商向邻国市场扩张。随着销售量上升,公司在主要国际市场上建立起自己的销售机构。运输成本的增加和国家间贸易壁垒的设置,使国内生产难以满足国外市场的需求,于是公司开始在国外主要市场建立附属生产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