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69 喜歌剧给歌剧艺术的发展带来了哪些对新的气息?
18世纪出现的喜歌剧是一种颇受人们喜爱的音乐戏剧形式,为欧洲的歌剧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意大利,喜歌剧(opern buffa)是与传统的正歌剧不同的声乐体裁。意大利正歌剧的发展深受宫廷影响,题材多是神话或历史,主角为君王或英雄,演出形式亦带宫廷娱乐趣味。而18世纪的喜歌剧是在启蒙主义思潮影响下出现的,它一反意大利正歌剧的“矫揉造作”而追求“自然”的艺术表现。剧中人物常是社会中下阶层,场景是大众十分熟悉的日常生活,剧词幽默口语化,音乐较通俗并有民族特点。
意大利的喜歌剧是在幕间剧(intermezzo)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佩尔戈莱茜(Giovanni Battista Pergolesi,1710一l 736)的《女仆作夫人》是第一部意大利喜歌剧,这部独立的喜歌剧最初是作为幕间剧分为两部分,穿插在他本人的三幕正歌剧《高傲的囚徒》幕间演出的。剧情简洁,人物仅有主人(男低音,喜歌剧中较重要且音乐生动的角色)、女仆(女高音)和一个哑仆,聪明的女仆以一场智慧的游戏,终于作了这个家庭的夫人。
18世纪下半叶,喜歌剧在意大利有较大发展并流行于整个欧洲,皮钦尼(Nicco1a Piccinni,1728—1800)在《好姑娘》中吸取了正歌剧的手法,音乐融人了一些严肃的抒情性。帕伊谢洛(Giovanni Paisiello,1740一1816)的《塞维利亚理发师》是罗西尼以前这一题材的最佳作品。奇马罗萨(Dnmennico Cimarosa,1749—1801)的《秘密婚姻》由于生动地表现了人们社会等级价值观念的转变而引起轰动。
在法国,1752年一个意大利歌剧团把《女仆作夫人》带到巴黎演出,激起了法国文化界的“喜歌剧之争”。“皇家音乐学会”为一方,以捍卫“法国民族传统”为口号,反对这种艺术形式;狄德罗、卢梭等一些启蒙思想家为一方,热情赞扬这种大众化的歌剧体裁。卢梭还综合意大利喜歌剧及法国传统的集市戏创作出了法国的喜歌剧《乡村卜者》。
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艺术形式。英国很早就出现了以《乞丐歌剧》为代表的叙事剧。德国18世纪下半叶形成了一种有对白、有唱,音乐以德国歌曲为基础的小型“歌唱剧”(singspiel)。
24·170 格鲁克为什么要进行歌剧的改革?
18世纪中叶那不勒斯风格的正歌剧在欧洲广泛流行,它的表演形式日趋呆板,歌唱演员过分炫耀声乐技巧从而破坏了戏剧的连贯性。这与启蒙时代倡导的“质朴、自然”的艺术原则是大相径庭的。一些有见地的歌剧艺术家提出,要改变意大利正歌剧音乐与戏剧关系僵化的现状。在后来形成的这场改革运动中,最重要的一位人物是格鲁克。
格鲁克(Christoph willibald Gluck,1714一1787)是德国人,在布拉格大学学习音乐,后在意大利完成学业。早年创作了一些传统风格的意大利正歌剧。1754年任维也纳宫廷歌剧院指挥以后,受歌剧改革浪潮影响开始否定梅塔斯塔奇奥当时具有权威性的歌剧艺术思想和传统意大利歌剧的一些不良习气。与诗人卡尔萨比基合作,他先后创作了《奥尔菲斯与尤丽狄茜》(1762)和《阿尔切斯持》(1767)等歌剧,实践了他对歌剧改革的一些设想。他认为:歌剧声乐的旋律要去除不必要的装饰,音乐必须在戏剧的支配下简洁地陈述出来;千篇一律地返始咏叹调形式,如果破坏了剧词的连贯性就不应采用;序曲的基调应与整个戏剧的基调相吻合;简洁和清晰应是歌剧音乐永远追求的原则。
格鲁克的歌剧题材虽仍是采用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但他注意发掘其中人性的、伦理道德的意义。他以新的歌剧美学观点面对已被音乐家数十次谱写过的题材,写出《奥尔菲斯与尤丽狄茜》,其中咏叹调“我失去了尤丽狄茜”等唱段不愧是富于美感而又简洁的佳作,“冥府救妻”一场则以音乐和戏剧的浑然一体动人心魄。
格鲁克70年代在巴黎创作上演了《伊菲姬尼在奥利德》、《阿尔米德》和《伊菲姬尼在陶里德》等歌剧。他的歌剧改革在巴黎引起了一场歌剧论战。他的歌剧美学观点影响和启迪了后世的许多作曲家。
25·171 古典主义时期最重要的器乐形式和体裁是什么?
欧洲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声乐艺术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巴罗克时期器乐音乐获得独立发展,开始能与声乐并驾齐驱,而古典主义时期是器乐音乐繁荣的时代。
巴罗克音乐100多年的发展,形成有三重奏鸣曲、大协奏曲、歌剧序曲、组曲和赋格曲等一批器乐体裁。作曲家们已积累起无需依赖歌词的纯音乐的创作经验,这为古典主义时期的器乐音乐繁荣奠定了基础。古典主义时期主调音乐风格已确立起统治地位,复调音乐尽管没有被完全抛弃,但已退居从属地位,音乐的旋律与和声成为最为突出的两大要素。古典主义讲求清晰和富有逻辑的音乐语言。匀称的音乐旋律句法和段落结构,取代了巴罗克音乐旋律加变奏的装饰性旋律方法。具有辩证思维因素的奏鸣曲式(sonata form)成为作曲家们在许多音乐体裁中广泛使用、不倦探索的最重要的音乐曲式。
新出现的近代钢琴受到人们的喜爱,它取代了拨弦古钢琴和击弦古钢琴成为一种家庭乐器,而钢琴奏鸣曲成为独奏音乐体裁中最受欢迎的形式,作曲家在钢琴作品的创作中形成了奏鸣曲结构的新概念和古典键盘风格。此外私人客厅里还有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五重奏的演奏形式,其中弦乐四重奏最受作曲家的重视。作为社交性的消遣和娱乐的如:小夜曲、嬉游曲等。由于私人音乐会特别是公众音乐会的兴起,大型音乐体裁繁荣起来。交响曲——“乐队的奏鸣曲”居古典器乐音乐的中心地位,它获得迅速的发展。当交响曲逐渐以宫廷的娱乐转变为公众音乐会的主要曲目时,它融入了时代的精神内涵。
26·172 古典主义早期的器乐音乐有何发展?
古典主义早期是古钢琴发展的最后阶段,也是古钢琴向现代钢琴过渡的时期。多梅尼科·斯卡拉蒂(Domenico Scarlatti,l685一1757)是18世纪最重要的羽管键琴(拨弦古钢琴)作曲家之一。作为著名歌剧作曲家亚历山德罗·斯卡拉蒂的儿子,他从小受意大利歌剧音乐的熏陶,也写有歌剧和康塔塔等,但他成就于羽管键琴音乐。他创作了555首单乐章钢琴曲,有些他生前出版时称“练习曲”,后人称作“奏鸣曲”。它们采用带再现因素的古二部曲式,调性发展的结构已接近古典奏鸣曲式。斯卡拉蒂奏鸣曲的生动主题和多变织体己发挥出键盘乐器的表现性能,其中大幅度跳越、双手交叉、快速重复音和双音走句等新颖技法使键盘乐器演奏风格进入了新的自由天地。他的键盘乐艺术体现了巴罗克向古典主义新风格的过渡,至今仍是音乐会常演奏的曲目。
C.P.E.巴赫(Carl philipp Emannel Bach,1714—1788)是J.S.巴赫的次子,巴赫家族中最有才学的一位。他长期在柏林任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的古钢琴师,是柏林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受德国北部文学艺术中的“感伤风格”(或称表现风格)影响,在音乐中追求主观、敏感的情感表现,这在他的奏鸣曲的伤感的行板乐章和那些吸取了歌剧风格的宣叙性的音调中充分表现出来。他的奏鸣曲中对比调性的主题也日渐成熟,为古典奏鸣曲式形成作了准备。C.P.E.巴赫喜欢演奏的不是当时比较流行的羽管键琴,而是声音柔和、亲切且能表现出细致力度变化的击弦古钢琴。他最后五集奏鸣曲是为表现幅度更大的钢琴(Pianoforte)创作的。他对于器乐音乐语言表现性的开拓直接影响了维也纳古典乐派。
古典主义交响曲源于意大利歌剧序曲。1730年左右以意大利的萨马丁尼(Giovanni Battista Sammartini,1698一l 775)为代表的一些作曲家开始创作独立于歌剧的,为音乐会演奏的意大利式序曲,这就是最早的交响曲。它为快、慢、快三乐章结构,即快板乐章之后是简短的行板乐章和有舞曲节奏的第三乐章(小步舞曲或吉格舞曲)。
18世纪中叶,德、奥各地宫廷纷纷兴起管弦乐队,交响曲成为人们喜爱的音乐体裁,曼海姆、维也纳和柏林成为交响曲发展的中心地。
J.斯塔米茨(Johann Stamitz,1717—1757)领导下的曼海姆管弦乐队,以出色的演奏享誉欧洲。他们能演奏出从极弱到极强的各层次的丰富力度表情,尤以大幅度渐强及突发的强音演奏著称。斯塔米茨及其后的曼海姆作曲家开始采用四个乐章的交响曲结构,斯塔米茨还在快板第一乐章中加人对比的第二主题,或抒情,或优雅,或幽默,与动力性活跃的第一主题形成对比。
27·173 海顿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18世纪下半叶,维也纳成为欧洲音乐的中心地,西方音乐在这里获得高度的凝聚与发展,形成了对近代西方音乐具有典范意义的维也纳古典风格。海顿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第一位重要作曲家,尽管他的音乐不如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那样丰富多彩和深刻崇高,但是他的创作对古典乐派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海 顿(Franz Joseph Haydn,1732—1809)出生于奥地利东部与匈牙利临近的罗劳镇的车匠家庭。8岁入维也纳圣斯蒂芬大教堂唱诗班,8年的歌童生活使他获得早期的音乐教育。变声离开唱诗班后生活艰难,靠私人教课和弹伴奏为生。他曾当过那不勒斯歌剧作曲家波尔波拉(Nico1a Antonio Porpora,1686—1768)的钢琴伴奏和侍仆,因而随其上过几次作曲课。1761年,他加入埃斯特哈齐家族宫廷的乐队,后成为乐长。在宫廷中的近30年时间里,写出了他的大部分作品。1790年尼科劳斯亲王去世,宫中音乐组织解体,他迁居维也纳。1791年和1794年两度访问英国,创作演出了12首《伦敦交响曲》获得极大成功。晚年仍以旺盛的精力创作出两部著名清唱剧《创世纪》(1798)和《四季》(1801)。
海顿是三位古典作曲家中唯一一位仍然遵循于音乐赞助制度的作曲家,在埃斯特哈齐宫中,他身着白亚麻布衬衫和白色长袜,头戴假发,听命于主人创作和演出。身处乐仆地位的悲哀,与外界隔绝的孤独都曾给他带来烦恼,可是宫中优越的创作演出条件,主人对其才能的尊重,为他长期潜心艺术探索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他曾说:“我与世隔绝,无人搅扰,不得不成为‘独创者’。”
海顿共创作了l08首交响曲、68首弦乐四重奏和协奏曲、嬉游曲等其他器乐作品,声乐作品有26部歌剧和4部清唱剧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交响曲和弦乐四重奏,它们确立起了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体裁风格。
海顿早期的交响曲还未完全摆脱巴罗克、古典早期的器乐传统和宫廷浮华的风格。70年代的一些作品出现类似“狂飚”精神的伤感色彩,如第44“伤感”交响曲和第45“告别”交响曲。80年代与莫扎特的愉快交往,使他受到莫扎特音乐抒情性与感情表现细腻等特点的影响。应巴黎“奥林匹克会馆”音乐会邀请而创作的6首《巴黎交响曲》(第82—87首交响曲)成为他第一批成熟的作品。90年代海顿在新的社会环境下,面向英国音乐会听众,运用累积一生的经验写下了他的12首《伦敦交响曲》(第93—104首)。达到了他艺术的顶峰。其中第94“惊愕”、第l00“军队”、第101“时钟”、第l 03“鼓声”和第104“伦敦”等交响曲都是著名作品。
古典交响曲的典型形式,是海顿经历了长期探索,通过一系列作品的成功实践最终确立起来的。其四个乐章套曲的模式如下;第一乐章,奏鸣曲式的快板,充满活力和信心地;第二乐章,抒情慢板,复三部曲式或变奏曲;第三乐章,小步舞曲;第四乐章,快板或急板,明快的舞曲风格。海顿的奏鸣曲式的首尾乐章结构明析,已采用主题或动机来发展音乐的原则,形成较集中匀称而富有逻辑性的音乐语言,但是主部、副部主题的对比还不鲜明,第一乐章前常有一段慢板引子与后面快板形成对比。海顿交响曲所用管弦乐队已类似于近代双管编制。
海顿的弦乐四重奏与交响曲相辅相成地发展,70年代以后确立起四个乐章的形式,四件乐器逐渐都发挥出个性,处于平等地位。主要作品有:Op.64之5《“云雀”四重奏》、0P.76的六首(其中第三首别名为“皇帝”)和Op.77的两首四重奏。
海顿的音乐明快、乐观、幽默、充满了生气。他乐天安命于生活的环境,然而对音乐艺术的追求却孜孜不倦。他认为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的观点体现了启蒙主义的思想信念。他的交响曲尽管不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可是充满着人生的进取精神和生活的乐趣与幽默,为了面向更广泛的听众,他还在一些作品中采用了民间舞曲性的旋律。在把交响曲从贵族客厅解放出来的道路上,海顿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他是18世纪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最重要的莫基者。
28·174 莫扎特音乐的艺术特征是什么?
莫扎特(WoI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与海顿一样是18世纪下半叶的杰出古典作曲家,他们运用了所处的时代普遍采用的音乐语言,然却创作出了超越同代作曲家的完美的艺术。莫扎特是西方音乐史上天资最为聪颖的作曲家之一,艺术上的迅速成熟使他在短促的35年生涯中就创作出如此丰富多彩的作品。他所涉及的音乐领域十分广泛,他多方面的艺术成就为维也纳古典音乐风格的形成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莫扎特生于萨尔茨堡,父亲利奥波尔德是萨尔茨堡大主教宫廷里的小提琴家兼作曲家。幼年莫扎特就显露出超常的音乐天赋,并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他6岁一15岁期间,一半以上的时间由父亲带领,和姐姐一起,在欧洲各地长途巡回旅行演出,足迹遍布巴黎、伦敦、维也纳及意大利和德国的许多城市。旅行演出不仅锻炼了莫扎特非凡的演奏和作曲才能,而更重要的是使他开阔了艺术视野,其中J.C.巴赫的歌唱性快板和协奏曲、意大利歌剧艺术和萨马丁尼的交响曲都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1774年以后的一个时期里,成年的莫扎特主要生活在萨尔茨堡,但他越来越难以忍受这里闭塞的环境和大主教仆役的音乐职位。l 777年在欧洲的寻职旅行没有任何结果,以母亲在巴黎去逝而悲剧般告终。然而,广泛的旅行演出经历不仅增长了他的艺术阅历,也逐渐培养起莫扎特的民主意识和艺术家的自尊。1781年他与主教发生冲突后,毅然抛弃了教堂管风琴师的职位,赴维也纳成为一位“自由艺术家”。在维也纳的十年是他创作的最重要的时期,起初四五年作为钢琴家和作曲家他几乎成了维也纳音乐家的偶像,然而后来他的创作委托日渐减少,生活和健康都每况愈下。莫扎特一生没有固定职业,1787年曾获得“宫廷室内乐作曲家”的荣誉性任命。尽管海顿曾写信给音乐赞助人,疾呼应酬劳这位伟大的天才,莫扎特还是于1791年在贫病中死去,葬于贫民公墓。 莫扎特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并以创作速度快著称。他共写有22部戏剧音乐作品、4l首交响曲、23首钢琴协奏曲、5首小提琴协奏曲、23首弦乐四重奏、5首弦乐五重奏、17首钢琴奏鸣曲、37首钢琴小提琴奏呜曲等。
歌剧是莫扎特最痴迷的领域,一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最出色的是在维也纳后期创作的四部歌剧:《费加罗的婚礼》(1786)、《唐·璜》(1787)、《女人心》(1790)和《魔笛》(1791),其中前三部是由达·蓬特撰写剧本的意大利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是根据博马舍的话剧剧本改编而成。当时这部剧在欧洲各国曾被禁演,解禁一年后莫扎持特即决定将它搬上歌剧舞台。作品无情地揭露、讽刺了贵族的无能与堕落,而热情地歌颂了第三等级的机智。题材突破了以往歌剧采用神话传说的贯例,而具有社会现实意义。莫扎特将意大利喜歌剧漫画式的角色与正歌剧严肃的人物和揭示社会矛盾、道德问题情节场面融合在一起。《唐·璜》取材于关于西班牙贵族唐·璜的传说,是一部悲喜剧。《女人心》则是传统的意大利喜歌剧。《魔笛》采用德语对白,把意大利正、喜歌剧与德国歌唱剧甚至众赞歌等因素都结合起来,成为第一部德国歌剧。
莫扎特是一位伟大的音乐戏剧家。他不仅有创作歌唱性旋律的才能,而且善于用音乐塑造戏剧角色的基本性格特征,并且在歌剧情节的发展中始终保持着他们的基本面貌。他成功地运用了戏剧性的重唱来展开剧情,以及造成戏剧冲突的高潮。序曲在他的歌剧中起到了预示和渲染戏剧氛围和剧情的作用。
莫扎特在器乐音乐方面获得了与歌剧同样的成功。他的弦乐四重奏和交响曲主要受到海顿的影响,他题赠给海顿的6首《海顿四重奏》体现了他与这位前辈的亲密关系,但是他更有个性的室内乐作品是《g小调五重奏》(k515)和《A大调单簧管五重奏》(k581)。尽管莫扎特在交响曲形式上也得益于海顿,但他交响曲发展成熟的速度要比海顿快得多。主要作品有:《D大调第35交响曲》(哈夫纳)、《C大调第36交响曲》(林茨)、《D大调第38交响曲》(布拉格)。莫扎特的最后三部交响曲被归于古典主义最杰出交响曲之列。《bE大调第39交响曲》明媚、欢乐、富有诗意;《g小调第40交响曲》在抒情歌唱的激动音流中,流露出抑制不住的悲凉;《C大调第41交响曲》(朱比特)宏伟壮观。莫扎特后期的优秀交响曲作品,在奏鸣曲式两个主题的对比,和声、调性的新颖安排,强烈的戏剧性及情感揭示的深度等方面都已超过了海顿。
莫扎特的协奏曲创作在音乐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他在维也纳时期为自己在音乐会上演奏创作的一批钢琴协奏曲。运用古典主义音乐形式原则,对巴罗克三乐章协奏曲进行了发展,将双呈示部及华彩乐段的结构固定下来,确立了古典协奏曲的形式原则。
在古典主义作曲家中,莫扎特是唯一一位在意大利歌剧的声乐艺术领域和德、奥交响曲的器乐艺术领域都获得成功的作曲家,他把两个领域的风格相互融通,使歌剧得到器乐戏剧性的烘托,使器乐更富于歌唱性。
莫扎特后期的一些作品出现了悲剧性、较深刻的戏剧性的倾向,但是他的多数作品是纯真、亲切、明朗的。莫扎特生活的世界时常充斥着阴暗和烦恼,然而从他笔下涌流出的音乐却是一种升华的、具有古典美的艺术,他是古典主义时期的一位理想主义者,他把自己全部身心都融入了音乐,音乐也就成为他的生活。
29·175 为什么把贝多芬称为时代的音乐巨人?
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一1827)生于德国波思。父亲是当地宫廷的一位歌手,他酗酒成性,致使家境贫困,他希望贝多芬成为莫扎特式的神童。强迫式的长时间钢琴练习,零乱的学习生活以及恶劣的家庭环境摧残了贝多芬的童年生活,却也锻炼了他的独立精神。在波恩,他的第一位真正的音乐教师是波恩的宫廷乐师聂夫。贝多芬1792年赴维也纳后,曾跟海顿短期学习,还师从过阿尔布雷希茨贝格、萨列里和申克等。1795年以作曲家和钢琴家身份登台,开始了他在维也纳的32年辉煌的艺术生涯。
与海顿和莫扎特不同,在维也纳贝多芬过着一种更为自由、自尊而且有保障的艺术家生活。这是一种变化了方式的音乐赞助制度,贝多芬并不依附于某个亲王、公民的宫廷,但是他得到几位爱好艺术的贵族的慷慨资助与支持。他们被贝多芬辉煌的钢琴演奏和他音乐中富有个性的新颖乐思所吸引,以不同方式提供资助;如付大笔款项,提供私人乐队供实验演出等。贝多芬与贵族保护人的往来,人格上是完全独立的,对其资助人的态度偶尔甚至是粗暴的。他曾说:“与贵族相处是好事,但必须使他们尊重你。”此外出版业和音乐会生活的发展都一定程度上补益了他的经济生活。他不再需要像海顿和莫扎特那样,为了保护人或约定者的特别需要而仓促地写作。贝多芬的创作是自由的,他可以发自内心地为理想、为广大公众而创作。
贝多芬身处欧洲最为惊心动魄的政治变革时期,他先后经历了开明君主专制、法国大革命和封建复辟的历史时期,积累了前辈音乐家未曾有过的广博的社会阅历。新生资产阶级生气勃勃的思想鼓舞、培育他成为一位具有社会参与精神的艺术家。他早年在波恩大学旁听哲学课,崇拜最激进的启蒙学者——文学教授施奈德尔。创作有《谁是自由人》和《约瑟夫二世之死》等大合唱。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冲击,无不反映在以他的《第三交响曲》为代表的一系列作品中,也就是从这首作品起,他开始真正捕捉到了自己的音乐风格与气质。在反对法国扩张侵略的战争中,他既写了应时性的作品——《威灵顿的胜利》和“康塔塔”《光荣的时刻》,又有“预告祖国即将到来的胜利”的《爱格蒙特》戏剧配乐。他是长期抱定一种思想的人,在革命巳时过境迁的封建复辟时期,《第九交响曲》和《庄严弥撒》等最后申明了他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理想。
贝多芬个人所经历的痛苦与他艺术事业的辉煌形成巨大的反差。当他在维也纳刚刚站稳脚跟,具有美好前景的艺术之门向他敞开的时候,他发现自己不可治愈的耳疾在迅速地恶化,最终必然要完全丧失听觉。1802年他在维也纳郊外痛苦地写下了“海利根施塔特遗嘱”,但是,他终于战胜了自我,渡过了危机,他决心在生活的痛苦阴影下,到艺术中去寻找欢乐。耳疾伴随着贝多芬的艺术生涯,1816年他完全失聪后过着隐居的生活,性格变得郁闷、暴躁和病态的多疑,来访者只能与他笔谈,可是他的创作力却完全没有减退。他对爱情始终抱着神圣的态度,他曾憧憬着与贵族女子的幸福生活,但一生终未成婚。收养的侄儿给他晚年带来的不是欣慰,而是无尽的烦恼。
贝多芬的作品数量比海顿和莫扎特少,他的创作过程是艰难的,构思一部作品时,以捕捉到一个乐思到形成理想的成熟作品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是贝多芬的作品比前两者更为复杂、宏大、更富有创造意义。他的作品包括:9首交响曲、1部歌剧、2首弥撒曲、11首序曲、l首小提琴协奏曲和5首钢琴协奏曲、16首弦乐四重奏、32首钢琴奏鸣曲和l0首小提琴奏鸣曲等。
贝多芬的创作一般分为三个时期。早期(1802年以前)是他学习和吸收前辈音乐家经验,寻找自己个性风格的阶段,主要作品有:《C大调第一交响曲》、《b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D大调第二交响曲》、《C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钢琴奏鸣曲《c小调奏鸣曲》(悲论)、《#c小调奏鸣曲》(月光)和《d小调奏鸣曲》(暴风雨)等。贝多芬中期创作(1803—18l 6)明显地确立了个人的风格,后人理解的贝多芬的风格,一般是指这个时期的音乐风格,主要作品有:《b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bB大调第四交响曲》、《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F大调第六交响曲》(田园)、《A大调第七交响曲》、《F大调第八交响曲》、《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b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歌剧《费德里奥》、序曲《爱格蒙特》、《科里奥兰》;钢琴奏鸣曲《C大调》(华尔斯坦)、《f小调》(热情);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F大调》(春天)、《A大调》(克莱策);三首献给拉祖莫夫斯基的“俄罗斯”四重奏,《b E大调四重奏》(“竖琴”四重奏)、《f小调四重奏》(庄严四重奏)等。贝多芬的后期(1816—1827),音乐更为沉思和内省,音乐语言集中、抽象,精神的崇高与形式的奇特结合在一起,主要作品有:《d小调第九交响曲》、《D大调庄严弥撒》、《#c小调四重奏》Op.131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