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绩效评估以及灵活的付酬制度 D 进行绩效评估和反馈
- 概念分析(每题4分,共20分)
1、公共管理 2、治道变革 3、治理 4、全球治理 5、民族国家的治理
四、 解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1、公共管理学的主要内容。
2、治理与统治的联系与区别。
3、什么是治理的客体?
4、为什么社区部门兴起成为治理公共事务的模式设计?
五、述题题(每题14分,共28分)
1、分析西方各国政府改革的背景和原因。
2、结合实际谈谈我们行政体制的新趋势。
参考答案:
一、填空(每空一分,共10分)
1、政府、市场
2、政府改革、治理问题
3、福利国家
4、竞争招标制
5、特区
6、政治权威
7、效率驱动模式
8、中央集权
二、选择(每题2分,共10分)
1、AB 2、ABD 3、ABCD 4、ABC 5、ABC
三、概念分析(每题4分,共20分)
1、公共管理:就是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即包括对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生产与供给的管理。
2、治道变革:西方政府如何适应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需要来界定自己的角色,进行市场化变革,并把市场制度的基本观念引进公共领域,建设开放而有效的公共领域。
3、治理:指的是为了实现与增进公共利益,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等众多公共行动主体彼此合作,在相互依存的环境中分享公共权利,共同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
4、全球治理:一般用来指为了维持正常的全球秩序,国际社会通过有约束力的制度安排,对全球生活中出现的生态、移民、毒品、地区冲突、贫富差距和国际共同财产等公共事务的合作管理。
5、民族国家的治理:这里特指在民族国家的范围内对政府主导的公共物品供给过程的管理。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1答:(1)即时的职业化管理。(2)明确的管理目标和绩效评估。(3)强调产出控制。(4)实行部门分权。(5)引入市场竞争机制。(6)强调运用私营部门的管理风格和方法。
2答:治理与统治追求的目标相通,都需要借助公共权利维持社会秩序和处理公共事务,以出金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但二者在实现公共利益的过程上又具有明显的区别,表现在:(1)管理的主体不同。(2)管理的客体不同。(3)管理的机制不同。(4)管理的手段不同。(5)管理的重点不同。
3答:治理的客体是正在影响或有可能一向全人类的跨国际问题,包括公益和公害问题,可分为:(1)生态环境问题。(2)政治军事问题。(3)社会生活问题。(4)国际经济问题。
4答:因为它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有独特的优势,能够解决政府、市场难以解决的众多复杂的公共问题,能够填补政府部门难以介入的空间,表现在:一方面,各种社区组织更关心其服务对象,更强调自下而上的参与,更了解社区自身面临的问题 。另一方面,通过整合社区资源,社区组织能够推动社区成员参与社区的发展计划,参与解决社区内的公共事务,并使公共服务直接处于社区民众的监督和控制之下。
五、论述题(每题14分,共28分)
1、答:西方各国政府改革运动以及新公共管理实践模式的兴起有其深刻的背景和原因。首先,经济和政治因素在将改革提上议事日程上起了决定的作用。其次,经济全球化的出现是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的一个推动力。再次,新技术革命尤其是信息革命是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的一种催化剂。最后,传统的官僚体制的失效和商业管理模拟的示范性影响是当代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的另一个动因。
2、答:(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二)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a,机构改革的指导思想。b,国务院机构改革的方案。(三)试点城市深化公共行政体制改革方案。
第四章 政府间关系
- 填空
1、政府间关系的研究途径主要有三种:传统的中央控制模式、地方自治模式和 。
2、根据分权的程度将政府间关系的类型分为三种:政治性分权、行政性分权和行政权转让的是 。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间关系的等级制结构出现较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 ,二是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的发展。
4、市管县的具体形式因地而异,其主要模式有三种:1)地市合并型2)开放合并型3)
。
5、胡鞍钢在 一书中,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看成是一种博弈关系。
6、《中国政府的府际关系研究》的作者 认为政府间已由垂直联系为主发展为横向联系为主。
7、地方自治模式的政府间体系强调的是高度的地方分权和 ,而不是中央的控制和影响。
8、中国主要区域合作分经济网络组织的类型包括:一是省区间经济协作区,二是省区毗邻地区经济协作区,三是省内经济协作区,四是 。
9、网络模式的政府间关系将从单向依赖趋向 。
10、将政府间的管理分为三种官僚体制、市场方法和网络管理的模式是 。
- 单向选择
1、下面那一项是促使美国由“分层蛋糕”式的联邦主义朝“分块层蛋糕”式联邦主义转变( )
A 政府间关系由分权向集权的调整 B 政府间关系由集权向分权的强化
C 政府间关系由集权向分权的调整 D 政府间关系由分权向集权的强化
2、最早在文献中使用IGR这一术语的是( )。
A 克莱德 ·F·施耐德 B 格雷夫 C 拉焦尔 D 赖特
3、在中国迄今为止研究政府间关系最为系统、最为全面的译本专著是( )。
A 《中国政府的府际关系的研究》 B 《国内政府间的关系》
C 《中国国家能力报告》 D 《理解政府间关系》
4、网络模式作为政府间关系的新型模式,那么网络关系的最本质的特征是( )。
A 行动者的平等 B 行动者的独立 C 行动者的合作 D 行动者的相互依赖
5、我国目前的政府体制主要以( )为主
A 省---县(县级市)---乡三级制
B 省---市---县(县级市)---乡四级制
C 中央---省(自制区、直辖市)---市---县---乡(镇)五级制
D中央---省(自制区、直辖市)---基层政府(县、市、城镇和特别区)
6、西方学者将不同时期的政府间关系概括成若干类型的模式:其中着重于中央与地方的依存的模式,如图所示:
中央对地方的依存度
高 低
相互依存 |
单方依存 |
单方依存 |
相互独立 |
地方对中央的依存度
该模式属于( )。
A、罗茨模式 B、松村岐夫模式 C、罗斯构想 D、赖特模式
7、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在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上实行全面改革,改革使政府间关系在权力分配上趋向于( )。
A、集权主义 B、地方分权主义 C、均权主义 D、财政联邦主义
8、我国为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采取了对若干中心城市实行单列,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副省级市。目前,我国共有副省级市( )。
A、15 B、16 C、17 D、18
9、在中国,政府间关系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课题,其概念的提出始于( )年。
A、1990 B、1995 C、1996 D、1998
10、从整体上看,西方政府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历史进程大致经历了( )阶段。
A、由集权到分权
B、由集权到分权,再由分权到集权
C、由集权到分权,再由分权到集权,再由集权走向分权
D、由分权到集权。再由集权到分权, 再由分权到集权
- 解释概念
1、政府间关系 2、“碎片化” 3、层级化 4、准层级 5、网络
- 简答题
- 西方政府间关系发展的新趋势——网络模式出现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
- 国内政府间关系研究的成就与不足。
- 中国政府间关系的传统模式的特征。
- 我国政府间关系进一步调整的措施。
- 论述题
- 试论述我国政府间关系进一步调整的必然性。
- 评述地方政府间横向合作现象。
参考答案:
- 填空题
1、网络模式 2、拉焦尔 3、准层级减少 4、县改市型 5、《中国国家能力报告》
6、谢庆奎 7、自主治理 8、城市经济技术协作网络 9、相互依赖 10、罗茨模式
- 选择题
1、C 2、A 3、B 4、D 5、C 6、C 7、B 8、A 9、D 10、C
三、解释概念
1、政府间关系:中央政府与各级政府之间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它既包括纵向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各级政府之间的关系,也包括同级地方政府之间以及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的非同级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
2、“碎片化”:与“一体化”相对应。西方国家的高度城市化使地方政府不仅在数量上有了很大的增长,而且地方政府也日益多样化,这些地方政府都是相对独立的政治关管辖单位,并不依赖传统的等级制的组织原则,一体化程度很低,呈现碎片化的特征。
3、层级化:指各级政府在纵向上分为若干层次,从上到下保持一定数额,采取层级控制管理,一级管一级,下级对上级负责,管理范围逐渐缩小。
4、准层级:除了正式的层级之外,还存在着一级或若干级非正式的层级,即准层级。其不存在主管地域内全部事务的地方行政长官,且没有一级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容易根据实际的发展需要进行调整。
5、网络:一般包含以下三个最基本的内容称为网络
1)网络是由各种各样的行动者构成的,每个行动者都有自己的目标,且在地位上是平等的
2)网络之所以存在是因为行动者的相互依赖
3)网络行动者采取合作的策略活动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 简答题
1、答:网络模式的出现。主要表现在
1)政府间关系等级制色彩的弱化
2)中央与地方的分权倾向
3)地方政府间的合作现象日益普遍
2、答:
成就:
1)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研究一直受到我国学者的重视,相关的文献著述十分丰富。如胡鞍钢《中国国家能力报告》
2)近来兴起的区域经济学中,对政府的横向关系给予了一定的关注。
3)在分析方法上也不断得到丰富。
不足:
1)主要限定于对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研究,对政府间其他脉络关系关注较少。
2)对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分析侧重与经济关系,对政府间的政治与行政关系分析较少
3)在分析方法上,以实证研究为主,而理论分析不足,尤其是对政府间关系的模式分析至今仍是一个空白。
3、答: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计划体制,政府间关系在总体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高度一体化的等级控制模式,在这一模式下,政府间关系有三个显著特征:
- 在政府间的结构关系上,主要体现为层级隶属关系
- 在政府间的权力分配上,实行中央高度集权
- 在政府间的横向关系上,阻隔多而联系少
4、答:1)简化政府组织间的层级结构。
2)地方的合理分权 。
3)加强横向合作。
- 论述题
1、答: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民主意识的增强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是的传统等级制模式的政府间关系已经很难适应新的变化要求,其调整已不可避免。
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政府的生存环境,要求政府压缩层级,分散决策权力。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后工业的信息时代,各种信息与数据的收集、传递甚至分散都变的十分便捷,跨越等级制结构的政府组织之间的联系已经具备了技术基础。信息的“爆炸式”增长更加重了新鲜传递的负担并增加了新鲜失真的可能性,因此政府间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已是新的生存环境的命令性要求。另外,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加快了社会的变化节奏,增加了社会的不确定性,需要政府做出快速的决策反应。这大大超出了中央高度集权体制的承受能力,客观上要求重新进行决策分工和权力下放,使地方政府成为独立的决策主体。
政治民主化的发展也必然要求地方适度分权。中央与地方分权,一方面为公民参与国家管理和社会管理创造了更多机会和可能,使他们有更多的途径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要求,另一方面也使公民更有可能对政府实施有效的监控,制约专权和腐败。
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以及政府事务的日渐交织也推动着政府间关系做出适应性的调整,推动政府间横向合作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以国家市场的统一为前提,政府尖关系的横向阻隔造成了 市场的分割,阻碍了资源和要素的地域上自由流动,降低了社会的整体经济效率,因此政府间的合作使他们获得了“共赢”的机会,有利于增进全社会经济效益。
2、答:评述地方政府间横向合作现象
地方政府间横向合作必要性:
在现代经济发展中,一个区域的发展仅仅依靠自身内部资源与要素的投入产出循环是远远不够的,它必须借助于区域之间的互补和协作。这是因为:
1)现代市场经济是开放型经济。由于比较利益的客观存在,区域之间的生产要素的自然流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要冲破分散.狭隘和封闭的自然经济格局。在广阔的空间内相互依赖,而现代交通和通讯手段又大大缩短了空间距离,便利了生产要素的流动,加深了相互依赖的程度。
2)地区间由资源共享决定的相互依存。由于不同地区往往共享同一种或几种资源,一地区的资源破坏不仅会造成本地区经济环境的恶化,也会造成相邻地区的环境的恶化,联合是共同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需要。
地方政府间横向合作对政府间关系的影响:
1)地方政府间横向合作地方政府间横向合作密切了地方之间的经济关系,从而增加了地方政府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地方简的合作主要以经济协作为基础和纽带。在非竞争领域,地方政府间横向合作是走出公共产品生产“囚徒困境”的必然要求,西南协调会和金三角区在合作发展基础设施扩大区域生产可能性所取得的显著绩效使相关区域的整体经济效应得到了提高。在竞争性领域地方间的横向合作促进了要素的区际流动与合理布局,是条块分割,地区封锁的有力冲击,使合作地区成为一个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经济整体。
2)地方政府间横向合作的发展改变了中央与地方的博弈格局。地方政府在合作过程中往往结合成利益共同体,联合向政府“讨价还价”。
在西南协调会案例中,就是在六方的共同努力下,将南昆线列入“八五”国家重点项目,成功地争取了中央政府的支持。因此,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关系,从过去一对一的博弈为主转向以一对联合体的博弈为主,这一方面增强了地方政府在博弈中的力量,从而对中央政府在中的传统优势造成挑战。但另一方面,中央政府也得以介入地方事务的治理活动,将地区的发展纳入国家的整体发展目标。
第五章 政府的作用A
一、填空
1. 及市场失灵是政府干预的基本理由。
2.解放市场的主要措施有:1.放松管制;2.合法化;3.______
3.政府对经济生活干预的基本手段是______
4.时常的缺陷和市场的失灵被认为是______基本理由。
5._______被认为是非市场缺陷以及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6.由于市场的不完全以及缺陷,政府必须对市场经济生活加以_____
7.公共选择理论实际是_______的交叉融合产生的理论。
8.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社会资源的配置通过______的作用来实现
二、选择
1.现代市场经济是以()为基础,以政府调节为补充的经济体制。
A.宏观调控 B.市场调控 C.自由贸易 D.计划调控
2.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经济危机的特征是()
A.低经济增长 B.通货膨胀 C.财政赤字 D.高失业率
3.以()和公共选择学派等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反对凯恩斯主义的全面干预论,主张限制或政府干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A.现代货币主义学派 B.新制度学派 C.合理预期学派 D.新制度学派
4.()等手段,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对经济生活加以宏观干预。
A.财政政策 B.货币政策 C.产业政策 D.经济计划
5.造成政府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所有的政府行为都不能享受自利动机的影响
B在不受市场制约时由自利动机驱使的行为必然导致寻租及腐败
C不当的干预会瓦解市场
D干预妨碍自由
6.下列政府政策是对政府过度干预的反应的是()
A美国政府1980-1984年的政策 B法国1972-1976年的政策
C英国1979-1983年的政策 D联邦德国1983-1987年的政策
7.我国两种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国家经济只能或政府干预行为模式是()
A.市场自发调节 B.政府辅助干预
C.无干预 D.政府主导干预
8.公共物品的最显著特征是()
A.大家共同占有 B.消费的非排他性
C.消费的排他性 D.国家拥有
三、概念解释
1.公共物品
2.模拟市场
3.内部性
4.租金
5.市场经济
四、简答
1.简述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2.简述市场缺陷及失灵的主要表现。
3.导致公共机构提供公共物品低效率尤其是官僚机构低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4.公共决策失误或政策失效的主要原因?
五、论述题
1.试论述转轨时期我国政府的八大角色。
2.怎样避免政府失败?
附参考答案
一、填空
1.市场缺陷
2.私有化
3.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
4.政府干预
5.内部性
6.宏观调控
7.经济学和政治学
8.价格机制
二、选择
1.B
2.ABCD
3.ABCD
4.ABC
5.ABCD
6.ACD
7.D
8.C
三、概念解释
1.公共物品:指那些能够同时供许多人享用的物品,并且供给它的成本与享用它的效果并不随享受它的人数规模的变化而变化。
2.模拟市场:指在市场不能通过有效起作用的场合中,制服模拟市场过程来提供某些公共物品及服务,尤其是通过拍卖、出售提供公共物品的权利。
3.内部性:公共机构尤其是政府部门及其官员追求自身的组织目标或自身利益而非公共利益或社会福利。又称内在效应。
4.租金:租金是支付给资源所有者款项中超过那些资源在任何可替代的用途中所的的款项的一部分,是超过机会成本的收入。
5.市场经济:是一种由市场机制来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体制或经济运行方式。
四、简答
1.简述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答:它扮演着公共物品的提供者、负外在效应的消除者、收入和财富的在分配者、时常秩序的维护者和宏观经济的调控者等角色,他们采取了一系列的干预行为来调节市场机制,机要保证时常运行的外部条件,又要作为市场机制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