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类比的方法;将有相似特点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较,从而将它们的共同的实质突出而又机智地显示出来。
四、怎样进行论辩明理:
1、敢于和善于进行思想交锋;
2、辨正的方法
3、批驳的方法:①以客观事实批驳对方论点,以正视听;
②釜底抽薪,揭露对方论据的虚伪性;
③主动出击,就本质进行论辩;
巧用归谬的逻辑方法,机智地批驳谬说
五、论辩的基本原则和要求:①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
②严格区分矛盾的性质,实事求是地区别对待
③划清政策界限,防止“左”的(或右)错误思想的影响
④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
六、算账示理的方法:①统计算账;②对比算账;③推演算账;④折合算账;
第六章 新闻评论的语言与文风
一、平易近人 深入浅出
1、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读者;2、要了解读者;3、运用通俗平易的语言
二、形象生动 爱憎分明
1、巧喻善比;2、运用形象比的笔法和语言;3、注意形象的感情色彩
三、入情入理 情理交融
1、有真知灼见,又有真情实感;
2、和读者有感情的交流;
3、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段:用排比、对偶等句式渲染气氛;
用设问、反问等语气增强节奏感;
要有点幽默感
四、朴素精炼 要言不烦
1、道理要讲得实在;2、篇幅长短适度;3、语言规范,字斟句酌
第七章 配发言论的效应与依据
一、配发言论的效应
1、强调的效应;新闻稿件有了言论的配合,有助于突出报道的意义和地位,而且能够使新闻宣传虚实结合,红花配绿叶,加重报道的分量,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显示报道的新闻价值,增强舆论的引导功能。
2、深化的效应;深化报道思想。深化功能的具体表现在:
①开掘事物的本质,显示举一反三效应;
②弥补报道之不足,防止负效应;
③延伸报道思想
3、协调的效应;可以从宣传报道的宏观上对报道发挥协调各平衡的功效。
①失利时鼓劲,胜利时提醒,以平衡人们心态;
②调剂舆论温度。降温;升温。
二、哪些新闻事实需要配评论
新闻事实是否值得配评论决定于它是否值得评论的价值。
1、方向性新闻;指的是具有时代特点、体现时代精神、符合时代主旋律的人物、事物、经验、风尚、成就等客观现实。
2、批评性新闻;指的是批评和揭露具有代表性而又有普遍教育意义的违法乱纪、玩忽职守、侵害公众利益、扰乱社会治安、首先败坏等歪风邪气为内容的各种事件。
3、倾向性新闻;这类新闻着重报道有关落实政策中出现的涉及倾向性问题的事实。
4、对比性新闻:分为三种:一种是同一新闻人物、单位、地区的自身的纵向对比,以反映人物和事物面貌的变化,通过事物的变化来提示党的政策、措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二种是将同一类型的人和事而表现截然不同的新闻,用横向对比的报道方式或编排手法予以发表,以形成鲜明的是非对照,有助于增强新闻报道的新闻价值和评论的价值。
第三种是将反映事物的矛盾的两个不同侧面的新闻有意识地加以对照编排,从矛盾双方的各自角度是非鲜明地新闻的同一主题思想,以促使矛盾的妥善解决。
下 篇
*第八章 社论、评论员文章
一、社论的重要地位
社论,是代表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编辑部发言的权威性言论。它是表明新闻媒体的政治面目的旗帜。同其他的评论文体比较,社论的论题是针对当前重大事件、重大典型和重大问题发言的,具有鲜明的政策性、导向性和指导性。党的报刊社论,不仅代表编辑部发言,而且直接表达同级党委和政论的思想观点和政治立场,可以发出号召,提出任务,阐明政策,表明态度,辩明是非,指导实践。
党报社论为何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和权威性?
①社论是代表编辑部发言的,对执政的共产党的机关报来说,它更是党和人民的重要喉舌,不仅代表编辑部发言,在一定程度上还代表同级党委,直接表达党的观点和意图,传达党委和政府的声音。
②社论的内容一般是针对当前的重大事件、重大典型、重大问题或重大节日纪念,表明报刊编辑部的立场、态度和意见,必要时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和措施,指明任务和方向,因而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高度的指导性。
③党的领导干部亲自写作并审阅党报的社论,已经成为我们新闻工作的光辉传统。
二、社论、评论员文章的类型
按论述方式和方法分类,社论、评论员文章大体可以分为五种:
①阐述型:是社论中一种常用的类型,是政治性、政策性和指导性很强的权威性社论。它的任务是,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阐述党的纲领、路线、任务、奋斗目标,阐述党委和政府新近所做出的重要决策、决定、政策、方针和政令的实质、依据和意义,以帮助各级干部和人民群众正确领会政治意义和精神实质,进而提高贯彻执行的自觉性,并以此规范自己的言行。
②启迪型:它的任务着重针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迫切需要解决的矛盾,或现实生活中开始出现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作风、领导方法方面的问题发言,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帮助读者从思想、理论和政策上提高认识,增强党的基本路线觉悟,促进全社会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
③评介型:任务在于着重对有典型意义或重要意义的新闻性人物和事件进行旗帜鲜明的褒贬、评介,从思想、政治、理论的高度进行论述和概括,以深刻提示本质,总结经验或教训,从而发挥其启迪思想、引导舆论的社会功能。
怎样发挥评介型社论的良好评介效应?
⑴立论要旨远意深,旗帜鲜明;
⑵善于对评介的对象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分析、概括、深入开掘,以增强论述的深度和力度。
⑶正确掌握褒与贬即赞誉与针砭的指导思想及其辩证关系。
④论辩型:是以揭露和批驳来自国内外的各种敌对言行、反动思潮和腐朽思想的一种战斗性较强规格较高的重要言论。
⑤礼仪和纪念型:指有关评述和纪念重要节日、纪念日、活动日、国耻日以及外交建交、签约、各国领导人来访和我们领导人出访等送往迎来外交礼节性活动的社论。
三、评论员文章的规格和形式
规格:评论员文章的规格介乎社论和短评之间,它是报刊、新华社、广播电台常用的属于中型的重头评论,具有重要的导向功能和喉舌作用。它是社论没有严格的界限,必要时可以升格为社论。它除了一部分以独立形式发表外,多数情况下是依托有关典型或配合重要报道结合形势任务而发,在运用上比较自由灵活。
形式:
①本报评论员文章:以体现报纸编辑部的立场、观点和态度为主旨,通常是不署作者姓名或笔名。
②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评论员文章的一种特殊形式。冠以“特约”二字,用以加重评论作者的身份,也为了标明系社外人士所写。它的任务是就当前重大理论问题、思想问题、政策问题和重大改革举措发表独到见解。规格比本报评论员文章要高一些,主要约请有关党政领导机关或理论学术机构的负责干部、专家,以及学有专长的有关人士撰写,一般不署名,必要时也署名。
③观察家评论:通常用于重要的时事评论。写法上,它着重于评析和论辩,寓评论于“观察”
之中。
四、社论的写作要求
1、集思广益、精心写作:①集体研究,精心修改;②党委书记亲自写作或动手修改一些重要的社论;
2、面向干部与面向广大读者;
3、严肃庄重与通俗平易
第九章 短评
一、短评的特点和要求
短评,指一种篇幅小、内容单一、分析扼要、使用灵便的编辑部评论。它根据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常常配合新闻报道就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的某一个方面的问题,代表编辑部发言。在选题、评述范围、立论角度、篇幅、规格等方面,它比之社论要具体单一、轻便灵活、短小精悍,一般由编辑部的具体部门定稿,属于新闻评论中的“轻骑兵”。
短评的形式:一是针对某一问题某一事物,发表简短的评论;二是通常配合新闻报道,就实认虚,起深化报道、启迪一般的作用。
特点和要求:1、短小精悍:篇幅短,一般在五百字左右,内容、结构和行文语气集中。
2、新颖独到:①要有新鲜引人的题目,对工作、生活、思想各方面的新问题及时加以评论;
②还得有新颖独到的见解。
3、生动活泼:①主要表现在分析说理的生动引人,议论风生,构思的精巧引人;②还表现在体裁结构的活泼多样;
③更表现在表述方式纷呈异彩,运用自如。
4、就实论虚:短评多半配合新闻报道而发表的,以报道所提供的新鲜事实为由头、依托或论据,旨在画龙点睛,就实论虚,就事论理,从政策法规上、思想上、理论上提示事物意义,通过现象深入事物的本质,升华人们的认识,深化报道思想,以达到依托个别、引导一般的目的。
二、短评怎样才能短小精悍
1、立论以报道为依托,在深化上下功夫;
2、论题具体些,角度小一些、新一些;
3、开门见山,不落俗套;
4、长话短说,评在实处;
第十章 编者按语
一、编者按语的性质和功能
编者按语不是独立的新闻评论文体人,而是一种依附于新闻报道或文稿的画龙点睛式的简短的编者评论,是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等新闻传播媒介的编者专用的对新闻稿件所加的评介、批注、建议或说明文字,也是新闻媒介的编者最常用的一种发言方式。
按语的性质:它是一种编者评论,它是编者对所编辑、刊(播)出的报道或文稿直接进行评介、议论的方式,也是编者在记者(或作者)和受众间架设的一座沟通的桥梁。
1、按性质和内容来分,编者按语大体可分为说明性按语和政论性按语
说明性按语:编者对新闻或文稿所加的说明或提示性文字,可以介绍作者身份,交待背景材料,说明有关情况,表明刊载(播发)或转载的目的,以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兴趣,帮助人们了解及理解新闻或文稿。
政论性按语:编者对新闻或文稿所加的简短和评介或议论性文字,可以提纲挈领地点明报道的中心思想,可以依附于报道传达有关精神、划清是非界限和政策界限,也可以运用褒贬提示、引申生发等方式通过个别启示一般。
2、按语的功能:
①提示说明;可以对作者情况、背景材料在内的相关资料加以说明解释。
②评价表态;对于一些需调动舆论的力量予以针砭或弘扬的事物、现象或做法,编者按语可以通过直截了当的褒贬评价,起到明辨是非、扶正袪邪的作用。
③提醒建议;对于尚未造成影响、尚未产生后果的不良现象或潜在问题,对尚未引起注意、尚未形成风气的新生事物或新鲜做法,可以通过编者按语的形式,配合报道予以提醒建议,以唤起全社会的关注,形成有利的舆论环境。
④强调补充:对于新闻报道的中心思想,可以通过编者按语的形式加以突出强调,以引起受众的重视;还可以运用编者按语补充报道思想,将其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帮助受众从更深层次上理解新闻、认识事物。
二、编者按语的形式及特点
依据编者按语在和新闻报道配合过程中所处的不同的编排位置,自然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1、文前按语:也称下按语,在广播、电视中称为编前话,它是新闻传播媒介特别是报刊的编者常用的按语形式。通常冠于文前或栏前,片言居要,显得庄重。在报刊上发表时,常用楷体或比正文大一号字体排出,需要时还加框或加线处理,以突出其重要的地位。
特点:①编排位置显著突出;
②行文提纲挈领,文字简明扼要,不必复述所依附的新闻材料,也不必展开论证,只需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③以编者身份发言,通常情况下既不署名,也不必拟标题,只需在文前附上“编者按”三字即可。
2、文中按语:又称文间按语,是报刊独有的按语形式。它与新闻报道或文稿既有配合的关系,又有渗透的关系,通常置于文章的字里行间,在新闻报道或文稿的某句话或某段文字后面打上括号,加上“编者按”、“编者”或“按”字,就报道或文稿中的词语、提法、材料、内容,或诠释补正,或评点批注,便于读者领会文意,帮助读者加深认识,有时还可以代表编者修正失误、提出希望等等。
特点:①与所依托的报道或文稿既配合又融合,直接评点批注,议论针对性强;
②有感即发、有疑即注、我错即批、使用方便、运用灵活,容易避免副作用。
③言简意赅、鲜明泼辣,便于阅读、易于理解,适应读者的认识规律和接受心理。
3、编后:又称编余、编后小议、编辑后记等,在广播、电视中称为编后话,它是一种附于新闻报道或文稿之后的编者按语,是编者依托报道有感而发的抒情、联想及议论性文字,旨在补充和深化报道或文稿的主题或中心思想,在帮助受众领会和理解其意的同时,增强其深度和力度,使报道或文稿锦上添花。
特点:①发表形式有所不同,它可以有标题,也可以署名;
②写作要求不同,它接近随感或短评,不仅需要必要的分析议论,而且可以抒情、联想和借题发挥。
③功能的侧重点略有差异。它引申、生发的作用较为普遍,以使受众有所思考、有所回味。
三、编者按语的写作要求
1、立足依托,有所超脱;
按语做到依托而不拘泥于报道,超脱而不游离于报道,具体指,编者按语依据的主要由头或论据,应是新闻报道所提供的事实;编者按语的见解或观点,应是报道思想的高度概括和提炼,同时,还应是报道思想的延伸和必要的补充或深化。
2、迅速及时,轻便灵活;
按语可以针对刚刚发生的新闻事件迅速做出反应,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操作上的灵活性。
3、言简意赅,点到为止
由于有现成的新闻报道或文稿同时刊出(或播出),因而可以省却为介绍由头或论据而花费的笔墨,直截了当地对事件或问题做出分析、提出看法,使言简成为可能
4、明快犀利,讲究分寸
编者按语虽然短小,但态度应鲜明正确,手法应明快犀利,或褒扬、或针砭、或提倡、或反对,按语中都应有明确的态度和倾向性。
*第十一章 专栏评论
专栏评论指的是在报纸相对固定版面上特定的专门栏目是发表的评论。这一评论体裁在现代报刊评论史上早已有之。不过,就新中国成立后的报刊实践而言,逐渐重视这一体裁实则始于“文革”后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并随着新闻改革的客观形势的发展和需要而日趋繁荣。
一、专栏评论的特点
1、稳定性:就作者的构成而言,不管是群言专栏、集体专栏和个人专栏等类型,其栏目总是相对固定的。
2、时代感:主要表现在它积极地反映当前的改革和现实,引导当前的改革和现实,发展当前的改革和现实、
3、群言型:它都是署名的,以个人的名义发表,并不直接代表编辑部发言,属于非专家型权威性言论,而是群言型言论。
二、专栏小言论
也称新闻小言论。它是指设在报纸要闻版的短小的群众性言论专栏中发表的新闻性较强的小型化言论。
特性:①群言型:它可以由报社人员所写,但多数系广大读者来稿。它都是署名的,以个人的名义发言,并不直接以编辑部的身份选题立论。
②微型化:一般是三五百字篇幅。
③新闻性:评论总要结合当前的形势、任务和实际情况进行选题立论,使之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和导向性,而且讲究时效性。
④形象感:成功的小言论,不仅要增强新闻性,还应具有形象感这一特性。
选择和运用由头(291)
由头,指挑开话题、引发议论的媒介或孕育论点诱发思维的“引线”。各种不同的评论体裁,在由头运用和由头的构成上有所不同,或者以所依托的新闻报道的事实为由头,或者以具体的思想矛盾作为由头,或者以直接输入文中的新闻性事实为由头,或者以历史典故、文学形象、谚语格言作为由头,均有其各自的选择,由此显示了各自的特性。
专栏小言论,更多的情况是以直接输入文中的新闻性事实为由头,好处是:
1、有了新闻事实作为由头,便于丰富内容,吸引读者。
2、借助由头便于挑开话题,引发议论。
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由头:
1、最好是新近发生的,作者所见所闻,具有一些新闻要素又能反映事物变动和矛盾转化信息的事实;
2、表面看来小事一桩,微不足道,但能切中时弊,又能以小见大,反映事物的矛盾或变化发展趋势的事实;
3、看来情节单纯,但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启迪性的事实或信息。
三、论坛评论
属于新闻性、政论性和思想容量较大的一种“开放型”的专栏评论。
特点:1、它是社论、评论员文章的必要补充,是小言论的必要扩展和深化,它跟三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各显神通。
2、它以个人身份撰文立论自由投稿,比小言论在写作是回旋自如,议论风生,可以展开必要的引证、论辩和说理,有效地扩展了专栏小言论的议论深度和广度。
3、它既能适应并加强建立群众性思想教育的客观需要,也为新闻评论园地增添了层次,赋予了新的光彩,注入了新的活力。
优势:1、在人称上,论坛评论可以采取第一人称的叙议方法,将“我”置身评论之中,以个人身份独自发表见解,这就有助于克服或避免自上而下指令式的生硬语气,有利于促进作者与读者间的平等交谈和亲近感。
2、便于输入作者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新闻信息和事实材料作为立论的由头和论据,以增强言论的新闻性和吸引力。
3、有助于强化议论的理论色彩。
4、便于就不同的偏颇的或不全面的见解展开必要的同志式的论辩、探讨、商榷、建议和补充,从而形成互补共生的态势,有助于深化认识,启迪思路,发挥论坛的民主气氛。
四、专题式论坛评论:它是为配合特定的宣传任务和宣传需要而辟设,属于短期性或临时性的论坛专栏。它随着政治或社会活动的展开而辟设,也随着活动的结束而终刊,因而具有明显的配合性、目的性和灵活性。办好它,写好它将会有助于吸引读者参与,活跃民主气氛,拓展导向功能。
特点:1、配合特定的宣传任务和宣传需要,属于短期性或临时性的专栏评论。它随着政治或社会活动的展开而辟设,也随着活动的结束而终止;
2、在举办专题式论坛专栏时,务求发稿紧凑,文稿简练,重视刊登的连续性,围绕专题,天天见文不中断,和风细雨润心田。
3、举办专题式论坛专栏,贵在报社内外的评论作者携手协作。
1、议政性专题论坛:配合重大政治运动,结合当前宣传重点,旨在活跃民主气氛,沟通舆论,增强时代使命感。
2、群言型专题论坛:配合重大的群众性社会活动,旨在提高群众参与意识和思想境界,引导舆论,以推动活动的深入开展。
3、社会性专题论坛:依据众所关切的某项迫切的社会问题,旨在群策群力,集思广益,交流认识,献计献策,以促进社会矛盾的妥善解决。
五、经济漫谈
经济漫谈专栏言论,是一种涉猎日常经济工作和社会经济生活具有新闻性与政论性相结合的短小精悍的署名经济评论。
写作要求和方法:
1、立论的针砭性;2、有一点前瞻性见解;3、深入浅出,虚实结合;
*第十二章 新闻述评
述评又称新闻述评或记者述评,是新闻领域中的一种边缘体裁,以融新闻和评论于一体为基本特点。它介乎新闻与评论之间,兼有两者的特点和优势。它既报道事实,又对新闻事实做出必要的分析和评价,有述有评,评述结合。从述评的篇幅来看,述往往多于评,但它的重点在于评,目的是评,述是为评服务的。它属于新闻评论的范畴,它主要通过评述结合的方式,表明作者的立场和主张,从而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述评是一种传统的评论形式,我们报刊在“五四”运动前后已经有了这样的栏目。
一、述评的基本特点
1、评述结合,以评为本;
评述的目的在于评,述是为评服务的。述是评的基础,评是述的目的。
2、述中有评,评中有述;
述评以事实为基础。这些事实来自实际生活,反映实际生活。述评的评,就是对这些事实进行分析的过程加以阐明。是为了弄清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它包含的带有普遍性的新经验、新问题,而不是就事论事。
可以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从事物之间的共同规律的高度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3、由述而评,以评驭述
从的篇幅看,往往述多于评,但它的主要在于评,目的是为了评。述是为评服务的,述是评的依据,评是述的归宿。
二、述评的类型(按述评的内容和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性质)
1、工作述评:是针对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或问题进行评述的。在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各个领域和各条战线的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层出不穷。人们不仅需要及时得到各种必要的信息,在他们对各种新闻事实进行思考的同时,也需要了解新闻媒介或记者的看法和主张,以便做出自己的判断,辩明是非和方向。对于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热点”或“难点”的问题,更是如此。
2、形势述评:对国内外形势,包括政治形势、经济形势以及其他领域形势的述评。它的内容所及,可以是全局的形势,也可以是某个特定地区或某一条战线在一个时期、一定阶段的形势。特点是着眼于形势的变化和转折,着眼于群众普遍关心或需要引起群众注意的问题和动向,概括全貌,指明发展趋势,帮助读者开阔眼界,提高认识。
3、事件述评:根据记者直接调查和掌握的材料,对国内外发生的重要事件或某些影响较大的突发事件进行评述。它的特点主要是从具体的事件,联系到它产生的原因和背景,探索其性质和意义,或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澄清事实,说明真相。
4、思想述评:评述新近发生在思想领域中的问题的。为了加强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对于带有普遍意义的思想情况和问题进行评述,特点是对那些良好的道德风尚和带有倾向性的不良现象,结合具体事实,做出明确的、实事求是的分析,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可以引导和帮助人们提高认识、明辨是非,建立健康、美好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