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 丑:在美学中,“丑”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而又颇多歧义的概念。总括前人有关“丑”的论述,主要有四种虽有联系却又不尽相同的涵义:第一,是美与丑相比较、相对立的意义上,把丑视为美的对立面,确认为美的负价值,这是对丑的最抽象的哲学概括。第二,是针对文学艺术中丑的人、事、物来说的,这些丑的对象在艺术作品中不是作为美的陪衬,就是因为含有艺术家否定性的审美评价而发生了质的变化,成为对其现实存在的否定,因而具有了审美的正价值。第三,是就事物或艺术品的表现形式而言的,一切有乖于常态的形式和表现,都被视为丑。第四,近代、特别是自19世纪中叶以来,一些美学家、艺术家认为,人们对美的欣赏、表现,已经过滥、过时,他们在美中发现丑,进而呼唤丑,把丑堪称美的特定形态,甚至是最高形态。
- 滑稽:作为美学范畴的滑稽,亦可称为喜、喜剧、喜剧性。滑稽以可笑为其特征。滑稽的本质特征侧重于在对丑的直接否定中突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存在。当实践主体在矛盾斗争中已经居于主导地位时,现实对象作为实践主体的对立面,已经或即将被战胜,从而成为逝去了存在依据的事物,成为可以任意揶揄、摆弄的对象。这时候,这种已经失去存在根据的事物仍然坚持要以往昔的强大威严的外观而存在,就以其触目的不协调的形式引人发笑,从反面肯定了实践主体的胜利斗争,也即是以其独特的形态显示了人的本质力量。这便是滑稽。
- 悲:悲,亦可称悲剧、悲剧性,是同崇高有密切联系而又互有区别的一个范畴。悲的美学特征表现为一种在主体与客体矛盾斗争趋向于统一的过程,即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实践主体暂时被否定而最终被肯定,代表历史发展方向的实践主体暂时受挫折而终将获得胜利。悲剧的表现形式有新生力量的悲剧和旧事物旧制度的悲剧,还有“小人物”的悲剧三种。
- 崇高: 是美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在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实践主体提出要了理解、征服和掌握现实客体的历史要求,并且已经或必将趋于实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以现实客体压倒实践主体为其外表特征;其实质则在于受到压抑的实践主体,充分激发起人的本质力量,转而征服、掌握(或趋向于征服、掌握客体)。归结起来崇高是主客体双方在对立、冲突之中趋向统一的动态的美,其特点是以客体的无限大间接地显示着人类的无限的征服力量。
- 优美:是一个已经实现统一的形象实体,以比较单纯直接的形态表现了现实对实践的肯定。它是现实与实践、真与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交融无间的辩证统一。它是在与丑抗争中显现人的本质力量的美的形态;它本身排除了丑,并与自身之外的丑相比较而存在。由主、客体矛盾关系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优美的上述特点,归结到一点,便构成了优美最根本的美学特性:和谐。
- 自然美:自然美就是现实生活中自然物的美。自然美作为一种特定的美的形态,也需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入手。自然美的根源,同其他一切美一样,仍旧在于人的社会实践,在于自然物同人及其生活的客观联系。由于人在实践过程中,认识和掌握了客观的自然规律来为子什么的发展服务,从而实现了对自然的改造、协调,使自然社会化、人化,这样才谈得上自然的审美属性和价值。人对自然美的发现与感受,完全是“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但自然物自身的某些属性仍是不可忽视的,它也是构成某一自然事物的特定的美的物质条件。综上所述,自然美就是在自然物自身某些属性的基础上,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而使之人化,而后“人化的自然”中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
- 形式美:广义地说,形式美就是美的事物的外在形式所具有的相对独立的审美形式特性,因而形式美表现为具体的美的形式。狭义地说,形式美是指构成事物外形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以及它们的组合规律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即所具有审美价值的抽象形式。狭义形式美所说的形式,是一种“人化”的普遍性的形式,是通过抽象的形式要素及其组合规律展现出一般的审美意味的形式。抽象的形式要素及其组合规则,是人类在长期实践中逐步总结出来的关于造型的基本规律,是对于无数具体事物外在形式规律的抽象、提纯和升华,是人类的发现和创造。这种“人化”的抽象形式和由它所带来的具有一般审美意味的形式感,在人类历史上是同时产生和发展的,并且作为文化传统的一部分而成为社会共有的精神财富。当人们面对这种抽象形式的时候,虽说由于脱离具体对象而难以直接感受其具体的实际内容,但仍然可以从中体悟到某种朦胧抽象的审美意味。通常所说的形式美,就是指这种具有情感意味的抽象形式的美。
- 艺术美:艺术美是存在于艺术作品中的美,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审美反应和审美创造的 物态化形式,因而,艺术美也就是艺术家对客观世界审美反应和审美创造凝聚并显现于特定物质符号形态中的美。
9、美育:美的创造,为人类带来双向的文明成果,它既美化着人的外部世界,也美化着创造的主体人自身。人自身的梅花,可以自发进行,也可以自觉进行。如果设定一系列可控的审美活动,包括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对人的情性施加积极影响,促成健全人格的建构,变审美活动为自觉的教育过程,那就是美育。简单的说,美育即以审美活动为中介,积极塑造人格的特定教育活动。这个意义上,美育是美的创造的合理延伸。
10、美感:美感具有广狭两种含义。狭义的美感,指的是审美主体对于当时当地客观存在的某一审美对象所引起的具体感受,即审美感受;广义的美感,又称审美意识,指的是审美主体反应美的各种意识形态,包括审美感受,以及在审美感受基础上形成的审美趣味、审美体验、审美理想、审美观念等等共同组成的意识系统。
11、审美趣味: 由于审美主体的生理条件、心理素质、文化教养、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各不相同,人们的审美能力在质与量两个方面都会产生无穷的级差。这些能力不但具有各自的指向性,而且在能力的高低钝锐之间,有着机极其不同的质调。因而,主体在美的欣赏和判断之中,会对某些对象或对象的某些方面表现出特殊的喜好和偏爱,表现出自身特有的趣味,这就是审美趣味。再在各不相同的审美趣味之间,不但有高下之分,而且有健康与病态、进步与落后之别。因此,审美趣味的高下优劣,标志了主体审美能力发展的水平。
12、蒙太奇:电影艺术中如何把各种不同的镜头,按照电影艺术的规律,有意识、有目的地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电影镜头的租组接方法,就是蒙太奇。蒙太奇的运用,使电影艺术家的创作获得自由,:他可以根据剧情发展的逻辑,根据自己的认识发展的逻辑,去规定那些有机地连接在一起的视觉画面的联系,从而有意识地诱导观众的审美欣赏活动,使他们在自己的想象中进一步创造意象,获得美感。蒙太奇的运用,可以通过画面的对比、交叉、比喻、象征等手法,把与主题密切联系的细节、场景邮寄地穿插组合在一起,极为简练、生动而又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含蓄而又鲜明地表现艺术家对生活的评价,使电影在感染力方面具有独特的深度和强度。
13、格式塔:系德文“Gestalt”的音译,主要指完形,即具有不同部分分离特性的有机整体。以研究视觉艺术中的直觉功能著称的格式塔心理学,他们认定人在知觉过程中有一种来自天赋的“完形”能力,能将似乎杂乱无章的对象构造成具有一定结构、一定形状的完整形式——“完形”。他们反对将知觉简单地堪称是感觉材料的总和,反对将整体看做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相加或凑合,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每一部分只有放在整体中来感知才能见出意义。
14、移情说:移情说是对审美过程中为何必然伴随情感活动的解答。其代表人物立普斯主张,“移情”就是通过主体意识的活动将对象人格化为“自我”。移情所产生的快感,是对自我“内心活动”所体验到的愉快和欣喜。“移情”说实际上吧审美过程被理解为情感向外物的单向透射,“物本无情,我自移位。”“移情”说过分强调主体作用,易于忽视对象自身的审美特征,忽视自然美的巨大价值。
15、距离说:个体要进入美的欣赏,首先要自觉或不自觉地摆脱日常意识形态,而转入特定的审美心境,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或者说要对美的对象抱一种明确的审美态度。鉴于这种审美态度的重要,瑞士美学家布洛提出了他的“心理距离说”。布洛主张,审美时主体与客体之间要保持一种无功利、非实用的“心理距离”,否则功利实用关系一旦介入,就会得不到美感。布洛认为,保持恰当的“心理距离”,是进入审美活动的关键。这个距离太大太小都无法欣赏。距离说的合理之处:就主体说,它强调采取明确的非实用的观赏态度;就客体说,它强调要关照客体的形态,使主客体之间从实用关系为审美关系。缺点是把距离,纯然说成是主观设定的“心理距离”。审美中主客体之间的距离,并非完全出自个人意愿,而是受制于主体与对象的客观联系,是历史形成的人同客观世界的审美关系的具体表现。
16、有意味的形式:现代英国美学家克莱夫·贝尔在《艺术》一书中说:“在各个不同的作品中,线条、色彩以某种特殊方式组成某种形式或形式间的关系,激起我们的审美感情。这种线、色的关系和组合,这些审美地感人的形式,我们称之为有意味的形式。‘有意味的形式’,就是一切视觉艺术的共同性质。”
17、感物动情说:中国传统美学以生命哲学为根基,认为宇宙万物,均一气化生,生命元气,贯通天地人,因而外物的生命情态与人的情感能交互感应,“物色之动,心亦摇焉”。这就是有名的“感物动情说”。
二、问答题
-----------------------------导论---------------------------
1、如何理解美学的学科性质?
美学就是研究美以及人对美的感受和创造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2、美学研究的方法
哲学分析法、心理学方法、历史学方法、社会学方法、系统论方法、
3、西方美学发展史。
毕达哥拉斯学派从“数的原则”来剖析美,认为美在于“对立因素的和谐的统一,把杂多导致统一,把不协调导致协调。”这一观念对后世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柏拉图从哲学的高度,对美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他的美学名著《大希庇阿斯篇》中,他不仅对当时流行的种种美学见解提出了异议,而且辨析了“什么是美”和“什么东西是美的”这两个不同性质的命题。此外,柏拉图对艺术美的种种问题做出了具体的阐述。亚里士多德肯定了现实生活中的美的客观存在;肯定了艺术美对生活的依存关系;肯定了艺术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可以而且应该“比原来的人更美”。中世纪,哲学成为“宗教的婢女”,美学研究处于停滞状态。直到18世纪,由于哲学和自然科学的推动,美学发展才进入恋人新的阶段。
1750年鲍姆加登的美学专著《美学》第一卷的出版,在美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康德和黑格尔在鲍姆加登的感性学的基础上,以感性为思考的中心,致力于解决感性与理性和谐统一的问题。与马克思主义美学同时出现,20世纪的美学按照三个大的方向,一哲学方向,有叔本华的生命意志哲学、克罗齐直觉主义美学、胡塞尔现象学美学、维特根斯坦语义分析美学等;二心理学方向,以费希纳实验美学为开端,中经立普斯移情说、谷鲁斯“内模仿说”、布洛心理距离说到20世纪佛洛依德精神分析美学、荣格原型学说、格式塔心理学美学;三艺术社会学方向,有格罗塞、丹纳、罗斯金、及符号论美学、接受美学、系统论美学等。
4、我国的美学发展史。
在中国,随着近代政治改革要求而兴起了近代美学新思潮,明显地接受了西方近代美学的影响。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以及鲁迅,代表了中国近代美学的开端。此后,朱光潜、宗白华、蔡仪等为中国美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形成了吕荧为代表的主观派、以蔡仪为代表的客观派、以朱光潜为代表的主客观统一派和李泽厚为代表的客观社会派,出现了四大学派争鸣的繁荣局面。80年代的“美学热”,不仅代表了美学研究的复兴,而且促进了美学研究的深入和分化。90年代的美学转型和审美文化研究等新热点的形成,表明中国美学进入了自由争鸣的新的发展时期。
----------------------------美的本质----------------------------
5、美的本质有哪些代表性学说?
美在形式说 毕达哥拉斯→荷迦兹→克莱夫
均衡、对称→波形线→有意味的形式
美在理念说 柏拉图→黑格尔
美在典型说 苏格拉底→孟德斯鸠
美在主观说 克罗齐
美在关系说 狄德罗
美在生活说 车尔尼雪夫斯基
6、美是社会现象还是自然现象?它与人类社会实践的关系是怎样的。
美是社会现象。美必须依赖人类社会实践而存在。在人类出现之前,宇宙太空的万事万物,无所谓美,也无所谓丑。尽管那个时候,日月形成,山水花鸟早已存在,并按照自身的规律发展着、变化着,但那不过是一些纯粹的自然的存在物而已,还未取得美具备的社会属性与价值,相对于人的意识,相对于个人来说,事物的美是客观的,是对于人类而言的一种社会价值,它离不开人,也离不开人类社会实践,否则它们就会失去自己赖以存在的社会依据。
- 7、怎样理解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规定。
1、人有“自我意识”的能力,这是美感产生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 “自我意识”能力,就是自己认识自己的能力,这种能力只有人才具备,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一个标志。自我意识能力是人本质规定的一个方面,这一本质与美的产生有着密切联系。远古时期的原始狩猎部族,常常以野兽的皮、爪、角、牙齿等来装饰自己。这些简单粗糙的实物之所以具有审美价值,是因为这些东西使原始人实现了自我意识,从这些东西中自己看到了自己,看到了自己的勇敢、灵巧和力量。
2、人是劳动的产物
考察人的本质离不开恩格斯关于人的两次“提升”的观点。恩格斯认为,要使人真正彻底的脱离动物界,必须经历两次“提升”。一次是通过“一般生产”,“在物种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再一次是通过“一种能够有计划的生产和分配的自觉的社会生产组织”的建立,“在社会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这里恩格斯讲的第一次提升,实际上就是讲人是劳动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就是马克思讲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它有两层基本含义。一是指人的活动,即人的劳动是能动的反作用客观世界的过程,是认识客观规律、利用客观规律改造自然界,使自然界为人类造福的过程。即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是“自觉的活动”。
3、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恩格斯讲的第二次提升,是讲人的另一个本质特征,即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人具有社会性。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观点同恩格斯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都是讲人的本质只有在人与人的各种关系中才能表现出来,关系的性质不同,人的本质也就有区别。人在第一次提升中获得的本质—— “自由的自觉的活动”,也就是人类的创造性劳动这一本质,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就会有所变化,有所不同。人生存在世界上,实际上不是单个人的行为,单个人无法抵御强大的自然力,如洪水、野兽、寒冷等等的袭击,即人类只有组织为社会,通过生产劳动才能与外部自然界相抗衡,从而获得生存。人类组织在一起,就要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如血缘关系、伦理关系、经济关系,在阶级社会还有政治关系等。因此说,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人的本质可以表现在三个方面:自我意识能力、劳动能力、在相互关系即社会关系中实现上述两个能力。总之,可以说人既是劳动的产物,又是社会关系的产物,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而且以社会属性为核心。
- 8、人的本质力量如何显现,试结合实际进行论述。
人的本质力量是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在人类遵循客观规律和主观目的进行自由创造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它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能动因素,是促进人类进步、推动历史进步的求真、向善的积极力量。凡是人们在创造性的活动活动中显示出来的聪明、智慧、才能,在追求新生活中所显示出来的理想、情感、愿望,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具体显现。
在生产劳动实践中,人类给自然界和周围的环境打上了自己的印记,使人的本质力量在活动过程中及其成果中感性的显现出来。
- 9、怎样理解“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
美是客观的,是指美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一种物质的现象。美,说到底是某种对象作用于人的的感官从而引起人们愉悦的情感。因此,美是一种关系,是审美对象作用于审美主体(人)而引起的一种情感、感受,通常表现为高兴、兴奋、喜悦、愉悦、喜爱等等。
美的客观性更主要的是体现在美的社会性上。美的社会性是讲美不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是一种社会现象,美是对人而言的、对人类社会而言的,离开了人,离开了人类社会,就失去了审美关系的另一面就无所谓美,也就无所谓丑。审美关系应是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的对立统一。作为矛盾的双方,离开了其中的一方———审美主体的人,审美关系也就不存在了。因此,美是社会的产物,具有社会性。
人的本质力量就是人的劳动能力、实践能力,就是在劳动实践中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同时又认识自己、改造自己的能力。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的力量,就是遵循规律的有意识的、有目的的劳动能力,也就是人类求真向善的能力和力量。
美必定是一种感性存在。美的事物总是形象的、具体的,总是凭借着欣赏者的感官可以直接感受到的。不论是自然美、社会美,还是艺术美,作为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都有一种感性的具体形态,它们的内容都要通过由一定的色、声、形等物质材料所构成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
总而言之,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应该理解为美是人在实践活动中体现出的求真向善的力量的以具体感性形式的显现。
- 10、试论述真、善、美三者之间的关系。
真,是指各个物种自身的自然状况及其内在的客观规律性。人要“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其前提和基础,就是要认识和把握这一规律,使自己的实践活动同客观世界的必然性相吻合。因此凡是美的东西,一般说来,首先都应当是真的,是蕴含和符合客观规律性的,这在人类社会生活及其产品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换句话说,违背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失去了“真”,美也就不存在了。
善,就是人类在时间活动中所追求的有用或有益于人类的功利价值。列宁说:“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造世界。”因此,列宁对善的“实质”作了这样的概括:“‘善’是‘对外部现实性的要求’,这就是说,‘善’被理解为人的实践=要求和外部现实性。”当人的一直和要求在客观事物中获得了“外部现实性”,善也就变成了完全形态的善。通常情况下,凡是有害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事物或文艺作品,都不可能是美的。在这个意义上,善是美的灵魂,失去了善,也就失去了美。
美不能离开真与善,不能违背真与善,这只是真、善、美关系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美又有自身特有的质的规定性,不能同真、善简单等同,更不能以真、善加以取代。
作为事物客观规律的真,仅就其本身而言,无所谓美与不美。当人们通过以生产劳动为中心的社会实践,认识与把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性,并且它体现在自己的实践活动及其成果中,以具体的感性形态呈现出来,真才是具有了美的属性与价值。同样,善也并不就是美。这不仅因为具有审美价值的善,必须体现在具体的感性形态中,而且因为善直接体现着人的功利目的,美却可以同人的功利目的保持一种间接的、曲折的联系。自从脱离原始状态以后,人类的审美活动便很少带着直接的功利目的,而是满足精神上的需要。
美同真善一样,实质上都是客观对象的社会价值。人类之所以需要美、追求美,就因为它对自身有用,具有一定的价值。美的效用主要不是表现在经济实用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精神上,其重要的原因就是要使人在精神上得到愉悦和满足。随着社会的发展,当美已经从实用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形态后,它同实用仍然保持着一定的联系。美的效用尽管不只是为了实用,但它要受到实用的制约,从积极方面来说,它应该有利于实用,从一般意义上说,它起码不能妨碍实用。
总之真、善、美是客观对象对于人和社会的客观价值;真、善、美各自有自身独特的内容,不能互相取代,但三者在时间中却可以而且应该得到统一。真是美的基础,善是美的灵魂,如果把这种复合客观规律的真和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善,通过具体而又光辉的形象表现出来,这个形象就是美的了。
11应当怎样理解马克思所说的“种的尺度”与“内在的尺度”?
“种的尺度”即任何一个种的尺度,就是指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规律性,亦即事物的真。这种规律性,人们只能认识它、掌握它,而不能任意地摆布它。人们越是深刻的掌握对象的规律,越是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就越能使更多的“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
“内在的尺度”即人的尺度,即人类自身发展的要求和目的。人的生产劳动总有具有一定的目的,总是为了使对象产生对自身有利、有益的变化,这就是广泛意义上的“善”。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必须准确地把握这种目的性,并千方百计地把它体现在自己实践的对象中,从而使主体的“善”,不断在劳动中得到了实现,成为对象化了的“善”。
12为什么说劳动实践创造了美?试举例分析。
因为人的生产劳动过程,必然包含这样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认识与遵循客观的规律性;另一方面,把握与实现主体的目的性。这种真与善的统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掌握了的真与实现了的善的统一就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的最基本的内容。换句话说,美的规律的实质,便是客观世界的必然性与主体的自由创造才能在实践中所达到的适度的统一。如果人们在实践过程中,把自己掌握真与实现善的的本质力量,通过具体而又光辉的形态在对象中显示出来,这个过程及对象就会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对于人类来说,这种焕发着光辉的对象性现实,不仅具有使用价值,可以满足人们吃、喝、住、穿等方面的物质需要,而且具有审美价值,能使人从中感受到自己的智慧、才能和灵巧等等求真、向善的本质,在情感得到愉悦和满足。比如羊的生长规律、羊肉的生长规律,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类在养羊实践中认识和掌握了羊的生长规律,把羊养得又肥又壮,可以向人们提供营养,实现了人的目的性,进而这样的羊群又成了显示人的实践创造才能而令人欢喜的神没对象,于是它就具有了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