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中国 人民 银行 发行 的 人民币 (纸币) 上 文字 符号 除了 ( ) 和 汉语 拼音 以外,还 有 中国 4 个 主要 自治区 的 少数 民族 文字:内蒙古 的 ( ) 、 西藏 的 ( ) 、新疆 的 ( ) 、广西 的 ( ) 。
参考 答案 1. ① 语素② 音素
2. ① 记录 事情 的 图画② 词
3. ① 表意② 表音
4. ① 表意② 表音③ 表音 文字
5. ① 词② 语素③ 音节④ 音素
6. ① 古代 埃及② 楔形字③ 马雅 文字④ 甲骨文
7. ① 塞姆
8. ① 拉丁
9. ① 拉丁② 斯拉夫③ 阿拉伯
10. ① 希腊
11. ① 音节② 音素③ 词④ 语素
12. ① 汉字② 蒙文③ 藏文④ 维吾尔文⑤ 壮文
1. 5
1.是否 能够 (独立 ) 运用,是 区分 词 和 ( 语素) 的 根本 特点。是否自由或者 独立 传递 了 (信息) ,是 区分 ( 句子) 和 词语 的 根本 特点。
2.插入法 可以 用来 区分 语言 单位 (词) 和 ( 词组) 。在 汉语 中 有的 语 言 单位 中间 可以 插入 别 的 成份,但是 被 分开 的 部份 仍然 不能 独立 运用,这 种 单位 叫做 ( 离合词) 。
3.确定 词 与 语素 的 不同,一般 采用 (造句) 的 方法,看 它 是否 可以 自由 或者 独立 运用。
4.根据 语素 在 词 里面 的 结构 作用 的 不同,一般 把 语素 分为 (词根) 、 (词缀) 和 ( 词尾)
。根据 语素 在 句子 中 是否 具有 自由 或者 独立 性质,可以 把 语素 分为 (成词语素) 和 (不成词语素) 。
5.熟语 (固定 词组,固定 短语) 是 形式 比 词 多 而 在 句子 中 作用 相当于 ( 词 ) 的 单位。
6.成语、 (专名语) 、 ( 惯用语) 等 是 熟语 或者 固定 词组。“中国” 从 熟语 “中华 人民 共和国” 缩略,但是 缩略 以后 是 ( 词语) 。除了 ( 成语) 以外 熟语 一般 可以 分成 几个 词 书写。
7.词 的 指称 意义 中 的 (理性) 意义 是 词 的 核心 意义,词典 就是 主要 解释 这种 意义 的。
8.词义 可以 从 是否 与 客观 事物 有直接 联系 分为 (指称/词汇) 意义 和(结构/语法意义) 意义, 也可以从 是否 受到 人的 主观 影响 分为 (色彩) 意义 和( 理性)意义。
9.义征(以前 叫做 “义素”) 是 用 ( 对比) 的 方法,在 词 与 词 或者 其他 语 言 单位 之间 发现 的 意义 区别 特征。
10.把 大量 的 词义 描写 成 比较 少 的 ( 义素) ,可以 为 机器 提供 一部 语义 形式化 的 词典。
11.词 的 色彩 意义 包括 ( 感情) 色彩、 ( 风格/语体) 色彩、 (形象) 色彩、 (联想) 色彩 和 文化 色彩。
12.多义词 的 引申 意义,除了 一般 通过 近 距离 引申 产生 的 以外,还有 远 距离 引申 的,后者 主要 是 通过 (比喻) 的 修辞 方式 产生。
13. ( 语义场) 的 研究 为 词 的 语义 系统 的 研究 提供 了理论 依据 和 方法。
14.多义词虽然有 几个意义,但是并不 引起表达中混乱,是因为有(语境)的作用。
15.言外之意 之所以 能够 被 理解 是 因为 ( 语境) 起 了 补充 说明 的 作用。
16.语义场,可以区分为(上下) 语义场 和 (平行) 语义场,从而形成语义结构的层次。
17.一种 声音 表达 了 几个 意义,它们 是 同音词 关系 还是 多义词 关系,区分 的 标准 是 看 这 几个 意义 是否 有 (联系) 。
18. 可以 把 词 的 创造方法分为(复合构词法)、(派生构词法)和 (原生)3 种。
19.根据 形式 上 的 大小 不同,可以 把 词汇 成员 分为 (词) 和它的等价物( 熟语/固定词组)两种。
20.语言 的 词汇 根据 成员 的 地位 和 作用,可以 分为 (基础词汇) 和(一般词汇) 两 个 部份。
21.基本 词汇 具有 ( 稳固性)、( 全民常用性)和(能产性/构词能力强)的性质。
22.一般 词汇 包括 ( 古语词) 、(方言词) 、 ( 外来词) 等。
1. 6
1. 语法 单位 通常 指 形式 和 内容 结合 的 ( 实体) 单位。具有 不同 功能 的 3 种 最 小 的 语法 单位 是 ( 语素) 、 (词) 和 ( 词组) 。
2.常见 的 语法 手段 有 ( 曲折) 、 (虚词) 、 ( 词序)、(附加词尾)、 ( 异根)、 和 零形式 等。其中 属于 综合性 的 有 ( 附加) 、 ( 内部曲折) 等,属于 分析性 的 有 ( 词序) 、 ( 虚词) 等。
3.常见 的 词法 范畴 有 (性) 、 ( 数) 、 ( 格) 等。
它们 一般 由 ( 形态) 语法 手段 表示。
4.句法 范畴 一般 由 ( ) 语法 手段 表示。句法 范畴 中 比较 具有 普遍性 的 结构 关系 意义 有 ( 主谓) 、 ( 偏正) 、 ( 述宾) 等。
5.“吃饭”、“煮饭” 和 “混饭(吃)” 中 的 具体 语义 关系 分别 是 动作 与 ( ) 、 ( ) 和 ( ) 的 关系。
6. ( ) 是 句子 分析 的 最小 起点 或者 终点,但是 其中 的 ( ) 这 一类 一般 不 做 句子 成份 分析。
7.语法 结构 的 分析 方法 主要 有 ( ) 分析 方法、 ( ) 分析 方法、 ( ) 分析 方法 和 ( ) 分析 方法。分化 歧义,经常 采用 其中 的 ( ) 分析 方法 和 ( ) 分析 方法。汉语 传统 的 句子 分析 方法 采用 其中 的 ( ) 分析 方法。
8.不同 级别 的 语法 单位 都 可以 从 外部 ( ) 和 内部 ( ) 的 差别 进行 两种 分类。
9.转换 分析 方法 常用 的 手段 有 ( ) 、 ( ) 、 ( ) 等。
10.一个 句子 结构 成份 完全 的 句子 类型 通常 叫做 ( ) 。
11.用 直接 成份 分析 方法 分析 汉语,与 主语 对应 的 成份 叫做 ( ) ,与 宾语 对应 的 成份 叫做 ( ) ,与 中心语 对应 的 成份 叫做 ( ) 或者 ( ) 或者 ( ) 。
12.句子 结构 关系 的 意义 可以 分为 ( ) 意义 和 ( ) 意义 两种。
“带 宾语 的 主谓句” 属于 其中 的 ( ) 意义 类型。“带 两个 受事 的 动作句 ” 属于 其中 的 ( ) 意义 类型。
13.语法 结构 意义 的 对象 是 ( ) ,概念 指称 意义 的 对象 是 ( ) 。
14.语法 分为 ( ) 和 ( ) 两个 部份。对于 缺乏 形态 变化 或者 缺乏 词法 范畴 的 语言 来说,划分 词类 只能 依靠 语法 中 的 (功能 ) 特征。否则 划分 词类 只要 依靠 语法 中 的 ( 形态 ) ( 功能 ) 特征 就 很 容易 划分。
15.划分 词类 有 ( ) 、 ( ) 和 ( ) 3 个 标准。其中 ( ) 是 决定性 或者 根本性 的 标准,另外 两种 是 在 有 可能 的 情况 下 的 直观 标 准。
16.不成词 语素 是 指 ( ) 内部 的 结构 单位。
17.用 层次 分析 方法 分析 句子,一个 成份 完全 的 句子 有:主语、谓语 ( ) 、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和 ( ) 。
参考 答案
1. ① 实体② 语素③ 词④ 句子
2. ① 附加② 屈折③ 异根④ 语序⑤ 虚词⑥ 附加 ⑦ 屈折⑧ 语序⑨ 虚词
3. ① 性② 数③ 格④ 综合性
4. ① 分析性② 主谓③ 述宾④ 中补
5. ① 受事② 结果③ 目的
6. ① 词② 虚词
7. ① 分布② 中心词③ 层次④ 转换⑤ 层次⑥ 转换⑦ 中心词
8. ① 功能② 结构
9. ① 移位② 删除③ 增加
10. ① 主谓句
11. ① 谓语② 述语③ 定状④ 状语⑤ 补语。
12. ① 显性② 隐性③ 显性④ 隐性
13. ① 符号 或者 词语 的 关系② 客观 事物
14. ① 词法② 句法③ 功能④ 形态
15. ① 功能② 意义③ 形态④ 功能
16. ① 词
17. ① 述语② 中心语
1. 7
1. 中国 历史 上 的 ( ) 被 ( ) 代替,说明 书面语 长期 脱离 口语 是 违 背 语言 发展 规律 的。
2. 语言 发展 的 主要 特点 是 ( ) 、 ( )
、 ( ) 等。
3. 语言 系统 内部 呈现 一种 ( ) 的 状态,一种 变化 会 引起 相应 的 其他 变化。汉语 语音 简化 导致 原来 不同 声音 的 词 变成 了 同音词,解决 这个 矛盾 的 办法 是 增加 ( ) 的 长度,使 词 在 形式 上 的 格局 由 以 ( ) 为主 变成 以 ( ) 为主。
4. 方言 和 亲属 语言 是 语言 ( ) 的 产物,共同语 的 形成 是 语言 走向 ( ) 的 结果。
5. 语言 之间 的 接触 会 导致 语言 的 借用、 ( ) 、 ( ) 等 结果。
6. 汉语 方言 之间 的 差别,有的 比 英语 和 德语 的 差别 还要 大,但是 仍然 属于 一种 语言,这 是 因为 使用者 共同 属于 一个 ( ) ,有 共同 的 政治、经济、文 化 生活 等,并且 有 相同 的 口头 或者 书面 ( ) 。
7. 中国 1982 年 宪法 第19 条 明确 规定 “国家 推广 全国 通用 的 ( ) ”。这 说明 中国 开始 用 宪法 确定 国家 ( )。
8. ( ) 现象 的 出现 是 语言替换(换用,融合)过程中必须经过的阶段。
9. 语言的自然混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临时性的,叫做 ( ) ;一种作为 ( ) 使用 的永久性的,叫做 ( ) 。中国北方人移民到南方形成的 ( ) 方言与其中的 〖CD #6〗 接近。“世界语”与其中的 ( ) 接近,不过它是人工混合语。
10. 从 一定 意义 上 来说, ( ) 是 变成 了 母语 的 洋泾浜语。
11. 当 书面语 和 口语 出现 ( ) 现象 的 时候,必须 对 书面语 进行 改革。
12. 文字 改革 包括 3 种 程度 不同 的 情况:一种 是 系统 局部 的 ( ) 等 改进,一种 是 在 体制 不变 的 前提 下 进行 ( ) 的 更 换,一种 是 ( ) 改变。
13. 社会 发展 是 推动 语言 发展 的 基本 条件,具体 表现 成 社会 的 ( ) 、 ( ) 和 ( ) 推动 语言 出现 同样 的 变化。
14. 语言 的 发展 模式 是:原有 成份 的 ( ) ,新 成份 的 ( ) ,旧 成份 的 ( ) ,以及 新 旧 成份 的 ( ) 。其中 原有 成份 的 变化 又 分为 表达 意义 功能 的 ( ) 、 ( ) 和 ( ) 。
15. ( ) 发展 是 新 词 产生 的 根本 原因。产生 新 词 的 方式 最 主要 的 是 ( ) ,此外 还有 从 外来词、方言词、行业词 等 领域 ( ) ,以及 多义 词 的 ( ) 。
16. 共同语 主要 表现 成 ( ) 、 ( ) 、 ( ) 等 类型。狭义 的 共同 语 通常 指 与 方言 相对 的 ( ) 。
17. ( ) 的 出现,是 语言 统一 的 表现; ( ) 和 ( ) 的 出现,是 语言 分化 的 表现。其中 ( ) 的 出现 是 与 社会 半分化 的 状态 相互 适应 的 , ( ) 的 出现 是 与 社会 完全 分化 的 状态 相互 适应 的。
18. 联合国 的 6 种 工作 语言 是 汉语、英语、法语、 ( ) 、 ( ) 、 ( ) 。加拿大 的 两 种 国语 是 ( ) 和 ( ) 。
19. 语言 的 替换 从 语言 使用者 的 角度 来看,可以 分为 ( ) 替换 和 ( ) 替换。它 使 语言 ( ) 的 一个 过程 结束。
20. 语言 替换 的 过程 是,首先 出现 ( ) 现象,然后 是 新 的 语言 从 次要 地位 变成 主要 地位,最后 代替 原来 的 语言,从而 完成 语言 发展 中 的 ( ) 。
21. 人类 语言 的 统一,就是 通过 语言 接触 中 的 ( ) 现象 阶段,让 不同 层次 的 共同语 逐渐 ( ) 原来 的 语言 或者 方言,从而 统一 成 最后 的 共同语 。语言 的 分化 就是 在 接触 减少 或者 缺乏 的 情况 下,逐渐 扩大 不同 区域 的 人 使用 的 原来 相同 或者 相近 的 语言 的 差别,从而 形成 不同 的 ( ) 甚至 〖CD #6〗 。
22. 民族 共同语 是 在 一种 ( ) 的 基础 上 形成 的。一个 国家 的 国语 是 选择 ( ) 使用 的 语言,当然 是 民族 共同语。
23. 社会 方言 和 地域 方言 的 不同 是,前者 内部 之间 的 差别 主要 表现 在 语言 的 ( ) 上面,前者 不能 发展 成 ( ) 。
24. 方言 在 社会 完全 分化 的 情况 下,有 可能 发展 成 ( ) ;在 社会 高度 统一 的 情况 下,会 逐渐 被 ( ) 消磨 直到 替换。
参考 答案
1. ① 文言文② 白话文
2. ① 渐变性② 不平衡性③ 补偿性
3. ① 平衡② 词③ 单音节④ 多音节(双音节)
4. ① 分化② 统一
5. ① 接触② 混合③ 替换(换用)
6. ① 民族② 共同语
7. ① 普通话② 共同语
8. ① 双语
9. ① 洋泾浜 语言② 母语③ 克里奥尔 语言④ 客家⑤ 克里奥尔 语言⑥ 洋 泾滨 语言
10. ① 克里奥尔 语言
11. ① 脱节
12. ① 简化② (表音 文字)字母 体系③ (从 表意 文字 向 表音 文字 转换 的)体制 改革
13. ① 统一② 分化③ 接触
14. ① 变化② 产生③ 消失④ 转换⑤ 扩大⑥ 缩小⑦ 转移
15. ① 社会② 创造③ 借用④ 分化
16. ① 民族 共同语② 国语③ 国际语④ 民族 共同语
17. ① 共同语② 方言③ 亲属 语言④ 方言⑤ 亲属 语言
18. ① 俄语② 西班牙语③ 阿拉伯语④ 英语⑤ 法语
19. ① 自愿② 被迫③ 统一
20. ① 双语② 统一
21. ① 双语② 替换③ 方言④ 亲属 语言
22. ① 权威 方言② 主体 民族
23. ① 词汇② 独立 的 亲属 语言
24. ① 亲属 语言② 共同语
1. 8
1. 儿童 学习 母语 分为 ( ) 、 ( ) 、 ( ) 等 阶段。
2. 儿童 生来 就 具有 一个 由 ( ) 因素 决定 的 语言 获得 装置。
3. 儿童 母语 的 发展 从 语言 表现 形式 来看,是 指 ( ) 语言 的 发展。
4. 一般 来说,儿童 到 了 ( ) 岁 左右,母语 进入 电报句 阶段;
到 了 ( ) 岁,母语 的 音位 系统 基本 被 掌握;到 了 ( ) 岁 左右,母 语 的 口语 基本 掌握。
5. 外语 学习 的 过程 是 从 ( ) 到 ( ) 的 过程。
6. 母语 对 外语 学习 的 影响 在 语言学 中 叫做 ( ) 。如果 这种 影响 是 干 扰,叫做 ( ) 。
7. 文字 学习 的 内容 包括 ( ) 、 ( ) 、 ( ) 3 个 方面。
8. 学习 语言 的 最终 目的 就是 要 保证 产生 正确 的 ( ) 。
9. 语用 行为 根据 是否 只 传递 信息,可以 分为 ( ) 行为 和 ( ) 行为 。
10. 常见 的 语言 做事 行为 有 ( ) 、 ( ) 、 ( ) 、 ( ) 、 ( ) 、 ( ) 等。
11. 语用 行为 中 的 ( ) 行为,在 表面 上 存在 命题 上 的 表义 和 做 事 上 的 含义 的 差别。受话人 要 通过 命题 意义 得到 做事 意义,必须 进行 语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