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重点整理考研资料(4)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12-24



赫希曼不均衡增长: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开发策略的制定与资本同等重要。要在各部门之间保持某种比例的不均衡增长。集中有限资金投入重点地区和主导部门,通过横向水平关联效应吸引相通产业的发展和集中,通过向前关联效应利用主导部门的产品发展再加工的企业,通过后向关联效应诱发原材料生产,扩大经济效应。必须认真选择重点地区和主导产业。

97.生长极理论(据点发展-点轴发展。是重点建设中心城镇的理论依据):经济发展并非均衡地发生在地理空间上,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在空间上呈点状分布,并按各种传播途径,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不同影响,这些点就是具有成长以及空间聚集意义的生长极。

98.发动型工业:能带动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工业部门。

99.核心-边缘模式:

核心区与边缘区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空间系统。一个空间系统发展的动力是核心区生产大量革新。此模式包括四个基本的空间作用过程,联系空间系统中的核心区和边缘区:革新的扩散决策移民和投资,从核心与边缘间的控制依赖关系不平等,这种不对称在空间系统的组织中产生了一系列不均衡。

每种动态过程都会影响整个空间系统中的次系统,革新扩散改变了核心和边缘区的空间系统的社会文化类型,决策过程产生了核心和边缘区的权力关系类型,人口迁移导致了核心和边缘区的聚落类型的变化,投资过程影响到核心边缘区的经济活动类型。各种空间类型互相关联,权力和社会文化类型的结合可形成现代化的空间组织,而经济活动和聚落类型的结合又产生了特有的经济空间组织。这两个次一级的空间组织的结合就构成了整个社会的空间组织。

这四个基本过程成功,国家就能通过一系列结构转化,达到高水平的空间结合。国家地域的结合是国家发展的关键。

空间结构是由于城市和区域相互交换的数量增加,形成一种复杂的有机结合的劳动分工。或是在一定区域内有日益广泛的共同的社会生活基础,形成了一种全社会共享的社会文化结构,包括语言文化价值政治立法政治制度市场经济。

核心与边缘的关系是一种控制与依赖的关系。

初期:核心区的主要机构对边缘的组织有实质性控制,是有组织的依赖。然后:依赖加强,核心区通过控制、咨询、心理、现代化、关联、生产效应等强化对边缘的控制。接着:边缘获得效果的阶段,革新由核心区传播到边缘,核心与边缘间的交易咨询知识交流增加,促进边缘发展。进而:边缘形成较高层次的核心,甚至可能取代核心区。

核心与边缘区间有向前向后联系,通过两种联系发展核心带动边缘。核心对边缘有两种不同的效果。负效果:边缘劳动力资金流入核心剥夺边缘发展机会。正效果:核心发展效益扩散到边缘,使边缘农产品及原料销售量增加,就业机会扩大次级核心发展。

100.网络城市论:以当前相互独立位功能存在潜在互补的两个或者更多城市在快速和通信设施支撑下,争取合作并与增加就业机会经济,网络城市应运而生。它利用城市规模在单中心形态下形成产生的不经济,它们独有的多中心结构和弹性功能形成垄断优势。

101.城市空间分布是动态的,其发展演变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有明显阶段性:

离散阶段:对应于自给自足式,以农业为主体的阶段小城镇发展为主没有核心结构,构不成等级系统。

极化阶段:对应于工业化兴起迅速成长并成为主导产业的阶段,中心城市强化。

扩散阶段:对应于工业结构高度化阶段,中心城市的轴向扩散带动中小城市发展。点轴系统形成。

成熟阶段:对应于信息化与产业高技术化发展阶段,区域生产力向均衡化发展,空间结构网络化,形成点轴网络系统。呈现高度发达的城市化区域。

沿江开发的理论依据是点轴开发。

102.城市经济区:以大中城市为核心,与其紧密相连的广大地区共同组成的经济上紧密联系、生产上互相协作、社会地域分工过程中形成的城市地域综合体。

103.城镇体系:也称城市体系或城市系统,指的是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者国家中,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不同只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互相依存的城镇组成的集合。以一个区域内的城镇群体为研究对象。

第十章

104.城市土地是城市区域内的陆地,水面以及他们上下一定空间所构成的自然综合体。

105.城市土地的特征:

A自然特征:位置固定性(空间位置不能移动决定了人们只能就地利用土地)

面积有限性(土地利用只是改变了土地形态面积不变)

质量差异性(组成土地的要素不同形成各具特色的土地,此为土地级差生产力的基础)

功能永久性(合理利用土地质量就可以维持或提高)

B经济特征:土地资源稀缺性

区位的效益性(土地区位是其价格的决定性因素)

边际效益递减性(开发越高投资收益越高但到一定程度后经济利益也会受损)

土地利用方式变更的困难性

市场交易的低效性

C法律特征:城市土地是经济物品,是伴随城市土地的一种法律权利。

106.土地制度对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

A影响到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和空间结构的形成:由马赛克千层糕到退二进三

B促进郊区城市化、农村城市化:城郊农村土地升值,政府征地热情高涨。企业购买使用城郊农村土地节约成本。

C使得土地立体利用更为普遍

第十一章

107.城市地域结构:城市各功能区的地理位置及其分布特征和组合关系。是城市功能组织在空间上的投影。

108.城市形态:由结构(要素的空间布置)、形状(城市外部的空间轮廓)和相互关系(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所组成的一个空间系统。

109.均质性:城市地域在职能分化中表现出的一种保持等质排斥异质的特性。是动态相对的。

110.熵:信息论中度量随机事件在某项实验中不肯定程度的概念。越大越混乱。

111.均质地域:在均质性能作用下城市地域中表现的与周围毗邻地域存在着明显职能差别的联系地段。

112.伯吉斯同心圆模式:(1923)城市的中心是商业聚集地,环绕商业中心外围是早期建造的房子,再外围的第三带是原来较大工厂的工人住宅区。最外围是富人居住区,散布着高级住宅。此模式忽视了人类的文化属性,把人类的竞争行为比作生物群落竞争。

霍伊特的扇形模式或楔形模式:保留了同心环模式的经济地租机制,加上了放射状运输路线的影响,即线性易达性和定向惯性的影响。城市的核心只有一个交通线路由市中心向外呈放射状分布,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将沿交通路线向外扩大。同一使用方式的土地从市中心附近开始逐渐向周围移动,由轴状延伸而形成整体的扇形,对于任何的土地使用均是从市中心既有的同类土地使用的基础上,由内外扩散并继续留在扇形范围内。

哈里斯厄尔曼的多核心模式:(1945)城市内部结构除主要经济胞体即CBD外,尚有次要经济胞体散布在整个体系中。这些胞体包括未形成城市之前中心地系统内各低级中心地和在形成城市过程中的其他成长点。这些中心地和成长点皆随整个城市的运输网、工业区或专业服务业的发展而发展。交通最优的最后成为中心商业区,其他中心分别发展成为次级或者外围商业中心或者重工业区。空间布局图富有弹性。

三种模式的发展:曼:中等城市的模式。

麦基模式:有两组不同商业中心。一为西式商业中心,以国际贸易为主,出售高档货为多。二为外来移民的商业中心,从事当地货品买卖为主。

113.影响城市活动分布的四项原则:

有些活动要求设施位于城市中心为数不多的地区。(中心商务区要求非常方便的可达性工厂需要大量水源)

……   受益于位置的互相接近。(工厂与工人住宅区)

……   对其他活动会产生对抗或消极影响,就会要求这些活动有所分离。(高级住宅和钢铁厂)

……   因负担不起理想场所的费用而不得不布置在很不合适的地方。

114.CBD的界定:

伯吉斯1923:城市的中心是商业会聚之处,主要以零售业和服务业为主。

普劳德冨特,奥尔森:城市街区中的零售业贸易额、商店租金及临街商店的长度指标来确定CBD。

墨菲和万斯认为地价峰值区是CBD最明显的特征。界定指标:中心商务高度指数CBHI。中心商务强度指数CBII。

戴维斯1959:硬核。CBHI>4 ,CBII>80%的地区为硬核。也就是真正具有市里的CBD,其余称为核缘。

赫伯特卡特:提出中心商务建筑面积指数比率的概念:将城市的规模形状及其他因素考虑在内。

115.CBD的内部地域结构,CBD的演变(了解)

116.城市开发区:是为实现地方产业发展目标,由政府或企业通过完整而周全的规划来建设适于产业实体进驻的有一定规模的区位环境。一般可分为:自由港,出口加工区,科学工业园区。开发区作为人类从事经济活动的一种区域载体,是随着商品经济,国际贸易,科学技术,国际分工的发展而发展的。

特征:为实现地方产业发展目标而建的区域,是区域发展政策工具。

是按规划进行建设的区域。

具有内部统一行的区域。

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

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演进的区域。

117.中国新型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18.宏观区位:新产业空间总体具有较强的沿海指向性。呈现从沿海起步向内陆滚动式推进的发展特征。

中观    :具有较强的区域首位城市指向性。

微观    :一般都位于城市建成区边缘、城市市政设施延伸可及、生态环境较好的地段。距市中心较远。

119.城中村的概念:位于城乡边缘地带,一方面具有城市的某些特征,享有城市的某些基础设施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还保持乡村的某些景观,小农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农村社区。

城中村的地域特征:

景观特征:建筑高密度,层数低,建筑结构以砖混结构为主,基础设施不完善。道路曲折不成系统。但存在一些良好的自然人文景观。

社会特征:主体人口以农业人口为主,从事农业活动人少。流动人口集中,职业构成复杂,居民文化程度不高,治安混乱,小农思想严重。

经济特征:集体经济实力强大,第三产业发达,以发展房屋租赁为主要经济模式。

城中村形成的原因: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一种特殊地域现象,实在特定经济社会文化政策背景下形成的非完全城市化的产物。

大背景:改革开放(铺垫了温床)。

外部动力:城市发展。

核心:土地使用制度。

直接原因:规划的失误,管理的不善。            

根本原因:传统的城乡二元体制。

具体背景:二元格局下城市乡村各自发展方式的缺陷。

社会因素:社会调节系统的局限性。

是农民追求收益最大化的结果,是地方政府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与原农村集体和原农村集体和原居民博弈的后果。是巨大廉租房市场需求和政府缺失两种共同作用的后果。

城中村的改造:城中村问题的焦点在土地,原因在规划管理,症结在体制。

城中村的改造实际上是对政府房地产商村民三方面利益的平衡。

可分为1.市政基础设施带动模式。2.整体搬迁改造模式

3.周转地块改造模式4.滚动开发改造模式。

第十二章

120.城市内部的商业布局:1多层次商业中心2带状商业网点3专业化商业区

121.加纳商业中心空间模式:建立在土地价值论的思想基础上。通过对不同门槛职能的投标——地租分析,探讨了商业中心的结构,构造出不同等级商业中心的空间模式。

相关话题/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