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酶学测定:溶菌酶(LZM)在结核性脑膜炎时活性显著增高,腺苷脱氨酶(ADA)结核性脑膜炎时明显增高
髓鞘碱性蛋白测定,增高见于多发性硬化症
Tau 蛋白是最符合标准的阿尔茨海默症的生物学标志物
结核性脑膜炎和化脓性脑膜炎的鉴别要点
浆膜腔积液
1、漏出液:为非炎性积液(大分子几有形成分少)。产生原因: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毛细血管内流体静脉压升高;淋巴管阻塞
2、渗出液:为炎性积液(大分子几有形成分多)。产生原因:①感染性: 如化脓性细菌、结核;②非感染性:外伤、化学性刺激、恶性肿瘤、风湿性
渗出液和漏出液的鉴别要点
心电图部分
心电图( ECG ):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电周期所产生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图形。
主要适应症(能确定诊断)(1)心律失常(2)心肌梗死
其他适应症(有助诊断)(1)房、室肥大(2)心肌缺血、损伤、炎症
(3) 药物作用(洋地黄、胺碘酮)(4)电解质(K+、Ca2+)紊乱一、心电图产生原理
单个心肌细胞除极与复极特点
1、除极:正电位在前,负电位在后;复极:负电位在前,正电位在后
2、探查电极对着正电位,向上波;探查电极对着负电位,向下波
3、除极快,波高、窄、尖;复极慢,波低、宽、圆钝; 静息状态或完全除极状态无电位变化,记录呈直线
4、除极与复极顺序一致
整个心脏除极复极四项原则
1. 除极,正电位在前、负电位在后;复极,负电位在前、正电位在后。
2. 探查电极对着正电位描出向上的波,对着负电位描出向下的波。
3. 除极进行得快,波陡直而窄; 复极进行得慢,波圆钝而宽。
4. 除极自心内膜向心外膜进行;复极自心外膜向心内膜进行。
心脏各部位除极的顺序:正常心室除极始于室间隔中部,自左向右方向除极; 随后左右心室游离壁从心内膜朝心外膜方向除极;左心室基底部与右心室肺动脉圆锥部是心室最后除极部位。
二、心电图各波段构成
四波:P波、QRS波、 T波、 U波 ;四段:P-R间期、QRS时间、ST段、Q-T间期P波—心房除极波 ;QRS波—心室除极波;T波—心室快速复极波;
P-R间期:心房开始除极到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QRS时间:心室除极时间; ST段:心室复极缓慢期;Q-T间期:心室除极和复极的总时间
QRS波群的命名原则:QRS波只有负向波—QS波三、心电图导联
肢体导联系统:反映心脏额状面情况
包括: 标准双极肢体导联:Ⅰ、Ⅱ、Ⅲ;加压肢体导联:aVR aVL aVF
胸前导联系统: 反映心脏水平面
(横面)情况
包括: V1、V2、V3、V4、V5、V6
四、心电图的测量
1. 心率的检测:心率(次/分)= 60 / R-R(或 P-P)间期
2. 各波段时间与振幅的检测
时间:从波形起点前缘到波形终点前缘
波幅:P 波振幅以 P 波起始前的水平线为准;
向上波形的高度:从等电位线的上缘垂直地量到波的顶端; 向下波形的深度:从等电位线的下缘垂直地量到波的最低处。
3. 平均心电轴
电轴左偏-----左心室肥大、左前分支阻滞;电轴右偏 右心室肥大、左后分
支阻滞、;电轴重度右偏(不确定电轴)——见于极度右室肥大(如肺心病等), 也可见于正常人。
平均心电轴的测定方法:目测法(左右手判断法)
I、III 导联 QRS 波主波向上 ——无偏移
I 导联主波向上,III 导联主波向下——左偏
I 导联主波向下,III 导联主波向上——右偏
4、心脏钟向转位:心脏在胸腔内沿其长轴顺钟向或逆钟向旋转称为心脏钟向转位。常以 V3 的 QRS 波群改变为准,从心尖部到心底部方向观察。
意义:反映心脏电学位置的变化,并非全是解剖上的转位。正常人也可见,解释心电图波形的正常变异。
顺钟向转位:V3 波形出现在 V5、6 导联,可见于右室肥大。逆钟向转位:V3 波形出现在 V1、2 导联,可见于左室肥大。
五、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特点和正常值
1、窦性 P 波:形态.:钝圆形,可有轻微切迹。Ⅰ、Ⅱ、aVF、V3 - V6 导联直立, aVR 倒置,其余导联多变;时间:< 0.12s;振幅:肢导< 0.25mV,胸导< 0.20mV。2、P-R 间期:正常值 0.12~0.20 秒 ,心房开始除极到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
3、QRS 波:心室除极时间,正常时限 0.06~0.10 秒V1 到 V6,R 波逐渐增大,S 波逐渐减小,R/S 增大R 波振幅: V1 ≤ 1.0 mV;V5、V6 ≤ 2.5mV
Q 波:除 aVR 外,振幅<同导联 R/4,时间<0.04s
异常 Q 波:宽度(时间)≥0.04s,深度≥同导联 R/4
4、T 波:多数导联与 QRS 主波方向一致 振幅:肢导联≥R/10
5、ST 段压低:所有导联 ST 段压低< 0.05mV
6、U 波明显增高,见于血钾过低
考题:正常胸导联 QRS 波的特点(B)
A、V1 导联呈 rS 型、偶尔呈 QS 型 B、V3 导联:rS(应为 QS)
C、V5 导联:qR、qRs、Rs、R D、从 V1 到 v5,R 波逐渐增大,s 波逐渐减小六、心肌肥大
1、右房肥大:主要表现为除极向量(振幅)增大
(1)Ⅱ、Ⅲ、a VF 导联中 P 波高尖 : 电压≥0.25mV,“肺型 P 波”
(2)P 波时间正常<0.12s (3)P 波电轴右移超过 75° 2、左房肥大:主要表现为除极时间的延长
(1) Ⅰ、Ⅱ、a VL 导联 P 波增宽≥0.12 秒; P 波多呈双峰型,峰间距≥0.04 秒;“二尖瓣型 P 波”
(2) V1 导联中 P 波呈双向波 ;V1 导联中 P 波终末电势(Ptfv1)≥ 0.04mm.s
3、左心室肥大
(1)RV5、V6≥ 2.5mV (2)Rv5+Sv1 ≥ 3.5mV(女)或 4.0mV(男)
(3) RI>1.5mV; Ra VL>1.2mV; Ra VF > 2.0mV; RI+SIII>2.5mV
4、右心室肥大
(1)V1 导联 R/S ≥1,呈可呈 R、R s、q R,;V5 导联 R/S ≤1;a VR 导联呈 q R 型,R/q≥1; (2)RV1+SV5 > 1.05mV(重症>1.2mV);RV1> 1.0mV;Ra VR>0.5mV
七、心肌梗死(诊断依据: 典型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变、心肌生化标记物) 1、基本心电图表现:
(1) 缺血型改变→T 波倒置
(初期心内膜下缺血:T 波高耸而直立,心外膜下缺血:对称性 T 波倒置)
(2) 损伤型改变→ST 段抬高
(3) 坏死型改变→异常 Q 波,或 QS 波 (病理性 Q 波) 2、心肌梗死心电图演变及分期
超急性期(早期):发病数分钟~数小时
(1)T 波高耸直立;(2)ST 段斜型抬高;(3)无异常 Q 波。
急性期:发病后数小时~数天(目前认为<14d)
(1)出现异常 Q 波(包括 QS 波);(2)S-T 段呈弓背向上抬高;
(3)T 波由直立变倒置。
亚急性期(近期):发病后数周~数月
(1)异常 Q 波(包括 QS 波)(2)ST 段恢复到基线(3)T 波对称性倒置(冠状 T)
陈旧期(愈合期):数月~数年
(1) 异常 Q 波(包括 QS 波)(2)S-T 段位于基线水平;(3)T 波直立或倒置。
超急性期 急性期 亚急性期 陈旧期
T 波改变 对称高耸 倒置 倒置,变浅 恢复,多直立
ST 段 斜型抬高 弓背向上抬高 恢复基线 恢复基线
病理 Q 波 - + + +
4、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主要根据坏死型 Q 波出现的导联确定梗死部位)
广泛前壁:V1~V5 导联,也可波及 I、a VL 导联
前间壁:V1、V2、V3 导联
心尖部(前壁):V4 导联,也可波及 V3、V5 导联
前侧壁:V5、V6 导联,也可波及 I、aVL 导联
高侧壁: I、aVL 导联
下壁:II、III、aVF 导联
后壁:V7、V8、V9 导联
右室:V3R,V4R,V5R
小结:急性心肌梗死的 ECG 特点:异常 Q 波(QS 波),ST 段抬高,T 波倒置,并具有动态演变规律。
八、心肌缺血
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1、典型心绞痛(冠脉狭窄基础上, 心肌耗氧量增加)
发作时 ST 段水平压低≥0.05mV 和/或 T 波低平、双向或倒置,发作后恢复正常。
2. 变异性心绞痛 (短暂冠状动脉痉挛):暂时性 ST 段抬高,伴高耸 T 波
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持久性 ST 段压低和/或 T 波低平或倒置
九、心律失常
正常窦性心律的判定条件
(1) 符合窦性心律条件: ① 每个 QRS 波前都有相关 P 波
② P 波在Ⅰ、Ⅱ、aVF、V3-V6 导联直立,aVR 导联倒置 ③ P-R 间期≥0.12s
(2) 同一导联 P-P 间距相差<0.12s。
(3)心率:60-100 次/min。
窦性心律失常
1、窦性心动过速:(1)符合窦性心律条件;(2)心率>100 次/min
2、窦性心动过缓:(1)符合窦性心律条件;(2)心率<60 次/min
3、窦性心律不齐:(1)符合窦性心律条件
(2)同一导联中最长与最短 P-P 间期相差>0.12s 4、窦性停搏:(1)符合窦性心律条件
(2) 在规则的 P-P 间期中突然出现较长的 P-P 间期
(3) 长 P-P 间期与基本的窦性 P-P 间期之间无倍数关系
期前收缩
二联律:1 个窦性激动+1 个早搏, 连续 3 次或以上三联律:2 个窦性激动+1 个早搏, 连续 3 次或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