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重点 内科笔记(期末考试考研复试专用)(9)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20-05-11


(二)血液检查 1.血常规 急性肾盂肾炎时血白细胞常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核左移。血沉可增快。
2.    肾功能慢性肾盂肾炎肾功能受损时可出现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血肌酐升高等。
(三)影像学检查 尿路感染急性期不宜做静脉肾盂造影(intravenous pyelography,IVP),可做 B 超检查。对于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或急性尿路感染治疗 7~10 天无效的女性应行 IVP。
诊断:(一)尿路感染的诊断 典型的尿路感染有尿路刺激征、感染中毒症状、腰部不适等,结合尿液改变和尿液细菌学检查,诊断不难。凡是有真性细菌尿者,均可诊断为尿路感染。无症状性细菌尿的诊断主要依靠尿细菌学检查,要求两次细菌培养均为同一菌种的真性菌尿。当女性有明显尿频、尿急、尿痛,尿白细胞增多,尿细菌定量培养≥102/ml,并为常见致病菌时,可拟诊为尿路感染。
(二)尿路感染的定位诊断 1.根据临床表现定位        上尿路感染常有发热、寒战、甚至出现毒血症症状, 伴明显腰痛,输尿管点和(或)肋脊点压痛、肾区叩击痛等。而下尿路感染,常以膀胱刺激征为突出表现, 一般少有发热、腰痛等。2.根据实验室检查定位    出现下列情况提示上尿路感染:(1)膀胱冲洗后尿培养阳性;(2)尿沉渣镜检有白细胞管型,并排除间质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等疾病;(3)尿 NAG 升高、尿β2-MG升高;(4)尿渗透压降低。
3.    慢性肾盂肾炎的诊断    除反复发作尿路感染病史之外,尚需结合影像学及肾脏功能检查。(1)肾外形凹凸不平,且双肾大小不等;(2)静脉肾盂造影可见肾盂肾盏变形、缩窄;(3)持续性肾小管功能损害。 具备上述第(1)、(2)条的任何一项再加第(3)条可诊断慢性肾盂肾炎。
    慢性肾脏病
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肾脏损伤病史>3 个月),包括 GFR 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异常,及影像学检查异常,或不明原因的 GFR 下降(GFR<60ml/min)超过 3 个月,称为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s,CKD)。
慢性肾衰竭的 4 个阶段 ①肾功能代偿期②肾功能失代偿期;③肾功能衰竭期(尿毒症前期);④尿毒症期病因:主要有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原发性与继发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管间质病变(慢性肾盂肾炎、慢性尿酸性肾病、梗阻性肾病、药物性肾病等)、肾血管病变、遗传性肾病(如多囊肾、遗传性   肾炎)等。
 

    贫血
 
五、血液及造血系统
 
贫血(anemia)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臧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
我国成年男性 Hb<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孕妇 Hb<100g/L 就有贫血。贫血是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 Hb、RBC 和(或)HCT 低于相同年龄、性别和地区的正常标准的下限。
    缺铁性贫血
诊断 IDA 诊断包括以下三方面:1.贫血为小细胞低色素性:男性 Hb<120g/L,女性 Hb<110g/L,孕妇
 
Hb<100g/L;MCV<80fl,MCH<27pg,MCHC~32%;
2.    有缺铁的依据:符合贮铁耗尽(ID)或缺铁性红细胞生成(IDE)的诊断。
ID    符合下列任一条即可诊断。①血清铁蛋白<12μg/L;②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红细胞少于 15%。
IDE    ①符合 ID 诊断标准;②血清铁低于 8.95μmol/L,总铁结合力升高大于 64.44μmol/L,转铁蛋白饱和度<15%;③FEP/Hb>4.5μg/gHb。
3.    存在铁缺乏的病因,铁剂治疗有效。鉴别诊断应与下列小细胞性贫血鉴别:
1.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遗传或不明原因导致的红细胞铁利用障碍性贫血。无缺铁的表现:血清铁蛋白浓度增高,骨髓小粒含铁血黄素颗粒增多,铁粒幼细胞增多,并出现环形铁粒幼细胞。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饱和度增高,总铁结合力不低。
2.    地中海贫血 有家族史,有慢性溶血表现。血片中可见多量靶形红细胞,并有珠蛋白肽链合成数量异常的证据,如 HbF 和 HbA2 增高,出现血红蛋白 H 包涵体等。血清铁蛋白、骨髓可染铁、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饱和度不低且常增高。
3.    慢性病性贫血 慢性炎症、感染或肿瘤等引起的铁代谢异常性贫血。血清铁蛋白和骨髓铁增多。血清铁、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总铁结合力减低。
4.    转铁蛋白缺乏症 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所致或严重肝病、肿瘤继发。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血清铁蛋白及骨髓含铁血黄素均明显降低。先天性者幼儿时发病,伴发育不良和多脏器功能受累。获得性者有原发病的表现。
治疗 (一)病因治疗 如婴幼儿、青少年和妊娠妇女营养不足引起的 IDA,应改善饮食;胃,十二指肠溃疡伴慢性失血或胃癌术后残胃癌所致的 IDA,应多次检查大便潜血,做胃肠道 X 线或内镜检查,必要时手术根治。月经过多引起的 IDA 应调理月经;寄生虫感染者应驱虫治疗等。(二)补铁治疗首选口服铁剂, 如琥珀酸亚铁 0.1g,每日 3 次。餐后服用胃肠道反应小且易耐受。铁剂治疗在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至少持续 4~6 个月,待铁蛋白正常后停药。
注射用铁的总需量(mg):(需达到的血红蛋白浓度-患者的血红蛋白浓度)×0.33×患者体重(kg)。
    再生障碍性贫血
临表 (一)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少数可由非重型 AA 进展而来。
1.    贫血    苍白、乏力、头昏、心悸和气短等症状进行性加重。
2.    感染 多数患者有发热,体温在 39℃以上,个别患者自发病到死亡均处于难以控制的高热之中。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其次有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皮肤、黏膜感染等。感染菌种以革兰阴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真菌为主,常合并败血症。
3.    出血 皮肤可有出血点或大片瘀斑,口腔黏膜有血泡,有鼻出血、牙龈出血、眼结膜出血等。深部脏器出血时可见呕血、咯血、便血、血尿、阴道出血、眼底出血和颅内出血,后者常危及患者的生命。
(二)非重型再障(NSAA)
起病和进展较缓慢,贫血、感染和出血的程度较重型轻,也较易控制。久治无效者可发生颅内出血。
    溶血性贫血
概念 溶血(hemolysis)是红细胞遭到破坏,寿命缩短的过程。当溶血超过骨髓的代偿能力,引起的贫血即为溶血性贫血(hemolytic anemia,HA)。实验室检查血管内溶血过程的实验室检查如下:
(1)    血清游离血红蛋白血管内溶血时大于 40mg/L。
(2)    血清结合珠蛋白血管内溶血时低于 0.5g/L。溶血停止约 3~4 天后,结合珠蛋白才恢复原来水平。
(3)    血红蛋白尿尿常规示隐血阳性,尿蛋白阳性,红细胞阴性。
(4)    含铁血黄素尿(Rous 试验):镜检经铁染色的尿沉渣,在脱落上皮细胞内发现含铁血黄素。主要见于慢性血管内溶血。
 
血管外溶血的实验室检查如下:
(1)    血清胆红素:溶血伴有的黄疸称溶血性黄疸,以血清游离胆红素增高为主,结合胆红素少于总胆红素   的 15%。黄疸的有无除取决于溶血程度外,还与肝处理胆红素的能力有关,因此 HA 不一定都有黄疸。慢性 HA 由于长期高胆红素血症导致肝功能损害,可合并肝细胞性黄疸。
(2)    尿常规:尿胆原增多,呈强阳性,而胆红素阴性。
(3)24 小时粪胆原和尿胆原:血管外溶血时粪胆原和尿胆原排出增多,前者每日排出量大于 40~280mg, 数量受腹泻、便秘和抗生素等药物的影响。后者每日排出量大于 4mg,但慢性溶血患者尿胆原的量并不增多,仅在肝功能减退不能处理从肠道重吸收的粪胆原时才会增加。
(二)红系代偿性增生 此时外周血网织红细胞比例增加,可达 0.05~0.20。血涂片检查可见有核红细胞, 在严重溶血时尚可见到幼粒细胞。骨髓涂片检查显示骨髓增生,红系比例增高,以中幼和晚幼红细胞为主,   粒红比例可以倒置。部分红细胞含有核碎片,如 Howell-Jolly 小体和 Cabot 环。
(三)红细胞具有缺陷或寿命缩短 红细胞的寿命可以用放射性核素 51Cr 标记红细胞的方法进行测定。
    急性白血病
临表 AL 起病急缓不一。急者可以是突然高热,类似“感冒”,也可以是严重的出血。缓慢者常为脸色苍白、皮肤紫癜,月经过多或拔牙后出血难止而就医时被发现。
(一)正常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表现
1.    贫血    部分患者因病程短,可无贫血。半数患者就诊时已有重度贫血,尤其是继发于 MDS 者
2.    发热    半数患者以发热为早期表现。
高热往往提示有继发感染。感染可发生在各个部位,以口腔炎、牙龈炎、咽峡炎最常见,可发生溃疡或坏死;肺部感染、肛周炎、肛旁脓肿亦常见,严重时可致败血症。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的发病率有所上升,长期应用抗生素者,可出现真菌感染
3.    出血 出血可发生在全身各部位,以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月经过多为多见。
眼底出血可致视力障碍。APL 易并发凝血异常而出现全身广泛性出血。颅内出血时会发生头痛、呕吐、瞳孔大小不对称,甚至昏迷而死亡。大量白血病细胞在血管中淤滞及浸润、血小板减少、凝血异常以及感染是出血的主要原因。
(二)白血病细胞增殖浸润的表现
1.    淋巴结和肝脾肿大    淋巴结肿大以 ALL 较多见。纵隔淋巴结肿大常见于 T 细胞 ALL。
2.    骨骼和关节    常有胸骨下段局部压痛。可出现关节、骨骼疼痛,尤以儿童多见。发生骨髓坏死时,可引   起骨骼剧痛。
3.    眼部    粒细胞白血病形成的粒细胞肉瘤(granulocytic sarcoma)或绿色瘤(chloroma)常累及骨膜,以眼眶部位最常见,可引起眼球突出、复视或失明。
4.    口腔和皮肤 AL 尤其是 M4 和 M5,由于白血病细胞浸润可使牙龈增生、肿胀;皮肤可出现蓝灰色斑丘疹,局部皮肤隆起、变硬,呈紫蓝色结节。
5.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
以 ALL 最常见,儿童尤甚,其次为 M4、M5 和 M2。临床上轻者表现头痛、头晕,重者有呕吐、颈项强直, 甚至抽搐、昏迷。
6.    睾丸    睾丸出现无痛性肿大,多为一侧性,
睾丸白血病多见于 ALL 化疗缓解后的幼儿和青年,是仅次于 CNSL 的白血病髓外复发的根源。此外,白血病可浸润其他组织器官。肺、心、消化道、泌尿生殖系统等均可受累。
化疗完全缓解标准目标是使患者迅速获得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所谓 CR,即白血病的症状和体征消失,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9/L,血小板≥100×109/L,白细胞分类中无白血病细胞; 骨髓中原始粒 I 型+Ⅱ型(原单+幼单或原淋+幼淋)≤5%,M3 型原粒+早幼粒≤5%,无 Auer 小体,红细胞及巨核细胞系列正常,无髓外白血病。理想的 CR 为初诊时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异常标
 
志消失。
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治疗 1.急处理白细胞淤滞症:①白细胞单采。②并用羟基脲和别嘌呤醇,注意水化和碱化尿液 2.化学治疗: 慢性期常用的药物有羟基脲、白消安。CML 加速期和急变期用多药联合化疗。化疗同时应注意水化和碱化尿液,加用别嘌呤醇预防尿酸性肾病。③干扰素-α 50%~70%患者能获 CHR;10%~26%患者可获 MCR。持续用数月至数年不等。④甲磺酸伊马替尼能特异性阻断 ATP 在 abl 激酶上的结合位置,使酪氨酸残基不能磷酸化,从而抑制 BCR-ABL 阳性细胞的增殖。IM 可使 7%的 CML-CP 患者达 CMR。⑤(五)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是目前认为根治 CML 的标准治疗。⑥CML 晚期的治疗 晚期患者对药物耐受性差,缓解率低且缓解期很短。【预后】CML 化疗后中位生存期约 39~47 个月,影响 CML 的主要预后因素:①初诊时预后风险积分;②治疗方式;③病程演变。

相关话题/内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