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重点总结-流行病学笔记(期末考研复试)(5)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20-05-12


    感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病毒、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螺旋体、真菌等)及寄生虫(蠕虫、原虫)等病原体感染人体产生的疾病
传染病流行病学 infectious disease epidemiology
——研究人群中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传播规律,探索传染病的临床识别标志,评价影响传   染病流行的因素,提出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流行的策略和措施,有效地控制和消灭传染病
    新发现传染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EID
    是指新确定的和先前未知的可引起局部或在世界范围内公共卫生问题的传染病
    再燃传染病 Re-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    指那些我们已经熟知的,且其传播水平已降低到不再成为公共卫生问题的感染又重新回复到具有流行程度传播状态的疾病
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病学基本原理和方法
传染病的流行病学分类
传播方式    特征
接触传播    需要直接(如皮肤、性接触)或间接接触(经受染的血、体液传播)
经水和食物传播    摄入受污染的水或食物,可能导致大规模的传染病暴发,取决于污染的水或食物分布
经空气传播    吸入受病原体污染的空气
经生物媒介传播    依赖生物媒介(如蚊子、钉螺等)的分布和病原体的感染力
围产期传播    类似于接触传播,但接触发生于宫内或分娩过程中
传染病发生与传播的基本条件
(一)病原体
病原体(pathogen):通常把能引起宿主致病的微生物统称为病原
 
种 类: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真菌和寄生虫等1、病原体特性
(1)    传染力(infectivity) 病原体侵入并在宿主体内繁殖,引起感染的能力。
(2)    致病力(pathogenicity)一种病原体引起临床疾病的能力
取决于:病原体在宿主体内繁殖的速度及程序;组织损害程度;是否产生特异性的毒素
(3)    毒力(virulence)病原体感染机体后引起严重病变的能力
2、病原体的变异性——耐药性的变异、抗原性的变异、毒力的变异
(二)宿主
    宿主 host:    在自然条件下被传染性病原体寄生的人或其他动物
    免疫力:    宿主机体针对某种病原微生物或其毒素产生的特异性抵抗力,常伴有具特  异性活性的抗体或细胞的参与
(三)传染过程及其感染谱
1、传染过程(infection process):    指病原体进入机体后,病原体和机体相互作
用的过程,即传染发生、发展、直至结束的整个过程
    表现——病原体被清除(隐性感染)、病原体携带状态(潜伏感染)、显性感染
    一种纯生物学现象
2、感染谱(spectrum of infection)—机体对病原体反应轻重频率梯度称为感染梯度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    流行过程(epidemic process):指病原体从已受感染者机体中排出,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侵入易感者而形成新的感染,并不断发展的过程。是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发展的过程
    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一)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
•    定义:指机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    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受感染动物
(1)    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 指病原体侵入至机体最早出现临床症状
的这段时间。主要与病原体在机体的繁殖时间有关
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
①判断受感染时间,追踪传染源,确定传播途径
②确定留验、医学观察检疫期限    潜伏期+ 1、2天
③确定预防接种的时间    麻疹:最初5天施行被动免疫效果好
④评价预防措施的效果
⑤潜伏期长短影响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短→ 来势凶猛(流感) 长→ 持续较久
(2)    临床症状期——传染性最强的时期,作为传染源意义最大
(3)    恢复期
传染病病人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为传染期。是决定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  病原携带者:指无任何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1)    潜伏期病原携带者(麻疹、霍乱)
(2)    恢复期病原携带者(伤寒、乙肝)
(3)    “健康”病原携带者(白喉、脊髓灰质炎)
(二)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
传播机制:病原体更换宿主的过程,又称传播过程
传播媒介:参与传播病原体的媒介物。又称传播因素。
传播途径:病原体由传染源传播到另一个易感宿主所经过的具体传播因素的综合
 
——    经空气传播、经水传播、经食物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经土壤传播  医源性传播、垂直传播
1、经空气传播(airborne transmission)
形式:借助三种微粒,即飞沫、飞沫核和尘埃 流行特点:
①传播广泛、容易,发病率高。切断传播途径作用较小,人群特异性免疫水平  是发病率的调节因素
②季节性发病,冬春季发病率高
③儿童多发
④与卫生状况,特别是人口密度、居住条件、易感者比例等关系密切   2、经水传播(water borne transmission)
传播疾病:许多肠道传染病,某些人畜共患病和寄生虫病 传播方式:饮用水被污染 + 接触疫水
(1)    经饮用水传播疾病的流行特点:
①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且有饮用同一水源水的历史
②除哺乳婴儿外,发病无年龄、性别、职业差异。
③水源经常受到污染,病例常年不断,呈现地方性特点。
④停止或净化水源,流行平息。
(2)    接触疫水传播疾病的流行特点:
①病人有接触疫水史。    ②发病呈季节性或地方性特点。
③大量易感人群接触,可导致爆发或流行。
④对疫水采取措施或个人防范,可控制发生。  3、经食物传播(food borne transmission)
传播疾病:肠道传染病,某些寄生虫病和个别呼吸道传染病 传播形式:食物本身存在病原体 + 食物被污染
流行特点:
①病人均有食用某种污染食物的历史。未吃者不发病。
②一次大量污染可导致爆发。
③停止供应食物,爆发很快平息。
④持续时间短,不形成慢性流行。4、经接触传播(contact transmission)
传播形式:直接接触传播 + 间接接触传播
①直接接触传播    指在没有外界因素的参与下,病原体从传染源直接传播到易感 者合适的侵入门户。如性病、狂犬病等。
②间接接触传播    指间接接触了被污染的物品所造成的传播。手起着重要的作用。又称“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常见于肠道传染病和一些病原体在外界抵抗力比较强的呼吸道传染病,如白喉、结核等。
流行特点:    ①病例散发,家庭续发率高。③与个人卫生习惯和卫生条件有关。
②    无明显季节性。④    防治主要靠加强管理和健康教育。5、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arthropod transmission) 又称虫媒传播
传播疾病;人畜共患病,肠道传染病和某些寄生虫病 传播形式:机械性传播 + 生物学传播
① 经节肢动物机械携带传播
②    经吸血节肢动物传播,外潜伏期
 
流行特点:有一定地区性;季节性;职业特点;年龄差异  6、经土壤传播(soil borne transmission)
7、医源性传播(iatrogenic infection)——    指在医疗、预防工作中,由于未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而人为地造成某些传染病传播
8、垂直传播(vertical transmission)    又称“围产期传播”、“母婴传播” 传播方式—— ①经胎盘传播    ②上行性传播    ③分娩时引起的传播
(三)人群易感性(herd susceptibility)
人群易感性: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是否容易感染的程度,称为人群易感性。
人群易感性的高低取决于总人口中易感人口所占的比例,也与人群的一般健康状况有关。   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因素
——新生儿增加、易感人口迁入 、免疫人口免疫力自然消退、免疫人口死亡影响人群易感性降低的主要因素
——计划免疫、传染病流行后免疫人口增加、隐性感染后免疫人口增加
(四)疫源地(infectious focus)
    指传染源向四周传播病原体所能波及的范围大小,即可能发生新的感染或新病例的范围
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填空)
三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二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第三节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一、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的策略——预防为主、加强疾病监测、加强国际合作
二、传染病的预防——改善卫生条件、健康教育、预防接种、防护措施、国境卫生检疫  三、传染病的控制
(一)疫情报告“传染病报告” 1、报告种类
根据传染病的危害程度和我国的流行情况,将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  甲类(强制性管理传染病)    乙类(严格管理传染病)    丙传染病(监测管理传染病)
2、责任报告人及报告时限 责任报告人:凡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报告时限:
报告病种
(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    报告时限
    城镇    农村
甲类: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炭疽    6 小时    12 小时
乙类    12 小时    24 小时
丙类    24 小时    24 小时
(二)防疫措施
1、针对传染源的措施
(1)    病人: “五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    病原携带者 措施:登记、管理、随访    期限:至其病原体检查 2-3 次阴性
(3)    接触者 措施:检疫——    ①留验(隔离观察)    甲类传染病接触者
②医学观察    对乙、丙类传染病接触者    ③应急预防接种    麻疹
④药物预防    氯喹    期限:从最后接触日至该病的最长潜伏期
(4)    动物传染源—— 彻底消灭;捕杀、焚烧或深埋;隔离治疗;预防接种和检疫2、针对传播途径的措施
消毒(disinfection)——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消灭或消除环境中致病微生物
 
种类——预防性消毒、疫源地消毒(随时消毒、终末消毒)
随时消毒:当传染源还存在于疫源地时所进行的消毒
3、对易感者的措施
(1)    预防接种    被动免疫是保护易感者的有效措施,一般称“应急接种”

相关话题/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