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贞革新(805)/二王八司马
唐顺宗时期一场反宦官集团的革新运动。
永贞元年(805年),顺宗即位后,任用王叔文、王伾、柳宗元、刘禹锡等进行改革,取消进奉,罢宫市和五坊使,免除各种杂税;打击贪官李锜、李实,裁减宫中闲杂人员。任用范希、韩泰掌军,准备夺去宦官兵权,计划被识破,宦官首领俱文珍等人顽强抵抗,逼顺宗禅位给太子李纯,即唐宪宗。王叔文又被赐死,王伾死于贬所。柳宗元等被贬为边州司马,革新失败。史称“二王八司马事件”。
“永贞革新”是一次失败的政治改革,唐朝政治更加黑暗,宦官拥立皇帝,朝官分成朋党,且出现继位皇帝杀害上任皇帝私臣的恶果。陈寅恪认为韩愈与宦官俱文珍颇有交往,故记述永贞革新,多采纳俱文珍等反对派的意见。
&1986永贞内禅(805)
宦官逼迫唐顺宗李诵让位皇太子李纯事件。
永贞元年(805年),顺宗即位后,任用王叔文、王伾、柳宗元、刘禹锡等进行改革,取消进奉,罢宫市和五坊使,免除各种杂税;打击贪官李锜、李实,裁减宫中闲杂人员。任用范希、韩泰掌军,准备夺去宦官兵权,计划被识破,宦官首领俱文珍等人顽强抵抗,逼顺宗禅位给太子李纯,即唐宪宗。
事变以后,王叔文等人或遭贬逐,或被杀害。顺宗本人也被幽禁,不久就死于宦官手里。
*甘露之变(835)
唐文宗谋诛宦官而失败的一次事变。
唐文宗即位后,深恶宦官专权乱政,乃以李训为宰相,以郑注为凤翔节度使,谋内外结合而除之。大和九年(835),李训等人以观露为名,将仇士良骗至禁卫军的后院欲行刺,但被宦官发觉,双方发生了激烈冲突,李训、郑注等多名朝廷重要官员被杀死,株连一千多人。
朋党之争
唐穆宗以后,官僚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以朋党之争的形式表现出来。官僚士大夫们因为出身、政见的差别以及个人恩怨的关系,围绕着一些具体的政策、措施,“各分朋党,更相倾轧,垂四十年”,历穆、敬、文、武、宣五朝。朋党之争是唐后期政治史上值得重视的现象。
&2003**牛李党争(821-
【名词解释】
唐朝后期朝官之间的党派争斗。
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寒门官僚因进士得官,李德裕为首乃世族官僚。起初主要是政见和身份背景不同。牛党支持科举取士,姑息藩镇割据,民族关系安于现状,维持寺院经济,提倡机构精简裁冗;李党支持门荫取士,坚决平定藩镇割据,积极御边,坚决限制寺院经济,反对机构改革。这些冲突体现在宪宗对策案、削藩,穆宗科场案等。党争起于宪宗,几经权力起伏,宣宗时李德裕被贬逐,死于崖州,党争才结束。
但党争发展到最后纯粹因为派系不同而争权夺利,政见倒是其次。甚至各自交结宦官,党同伐异,荒废朝政,加速了唐朝的灭亡。史书载党争长达四十年之久,但近些年有学者认为该数字有误,错误在于传世数据多出牛党之手。
唐末农民起义
王仙芝起义(875—878)
唐朝末年王仙芝领导的农民起义。
&1996黄巢起义(878—884)
唐朝末年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
黄巢原为王仙芝部下。乾符五年(878年),王仙芝战死后,黄巢成为起义军领袖。采用流动作战的方式,避实攻虚,作战于北方广大地区。广明元年(880),攻陷长安,唐僖宗逃蜀,黄巢称帝,国号“大齐”,年号“金统”,但军纪败坏,劫掠百姓。中和三年(883),唐朝引沙陀贵族李克进攻起义军,又遭叛变的朱温等人追击。中和四年(公元884),黄巢在郎虎谷自杀,起义失败。
旧史载失败前夕围陈州近一年时间里,以人肉作军粮,称“舂磨寨”,骇人听闻。但后世学者也曾对此提出质疑。
制度律令
官僚制度
**三省六部制
中国隋唐时中央政治制度。
开始形成于魏晋南北朝,隋正式确立三省六部体制,唐承隋制并加以完善。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隋时曾改为内史省,唐复称中书省,长官为中书令。门下省,始于南梁,长官为侍中。尚书省,东汉时称尚书台,南梁时正式称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南梁时,尚书省下设六曹,隋时改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下设二十四司,分掌各项具体行政事务。
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决策,门下审议,尚书执行。职责分明,分工合作,互相牵制。
政事堂
唐、宋时宰相的总办公处。
唐初始有此名,设在门下省,后迁到中书省。 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改称中书门下,因宰相名义上即为中书门下省长官之故,下设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 北宋就中书内省设政事堂,简称中书,与枢密院分掌政、军,号称“二府”。 元丰改制后,遂以尚书省的都堂为宰相办公所在,因也称都堂为政事堂。
由于中书出令与门下封驳之间发生流弊、互相责难,影响了政府效能。宰相与皇帝在此集中商讨政事,能提高行政效率。
翰林院
唐至清朝的学士机构。
唐初设立,本为供职具有才艺人士的机构。唐玄宗以后,翰林分为两种,一是翰林学士,供职于翰林学士院,担当起草诏书的职责;一是翰林供奉,供职于翰林院,无甚实权。唐宪宗设翰林学士承旨,翰林的草诏权被固定下来,翰林学士院正式演变成内廷决策机构,有“天子私人”之称。宋朝后成为正式官职,并与科举接轨。明以后起草诏令职责被内阁等代替,翰林院成为养才储望之所,负责修书撰史、皇室侍读,科举监考等。
翰林学士始终是社会中地位最高的士人群体,集中了当时知识分子中的精英,社会地位优越,例如欧阳修、宋濂、张居正、曾国藩等,皆是翰林中人,形成了由科举至翰林、由翰林而朝臣的进阶之路。
唐朝科举
科举制
隋唐至明清的选拔录用官吏的制度。
隋文帝时废除九品中正制,于开皇七年(587)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取士,后又设“秀才科”。炀帝定10科,置进士科,正式确立了科举制。唐代增设明经、明法、明算诸科,以明经、进士两科为重,由礼部主持考试。每年举行一次,称为“常科”;皇帝临时特诏举行的,称“制科”。武则天创设殿试、武举,宋朝成为定制。宋朝又创设糊名、誊抄等防作弊的体制。明清以《四书》、《五经》的文句为题,行八股文,考试程序为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推行学校教育,科举制废除。
常举
唐宋科举制度的分类,每年定期举行的称常科。
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明经、进士两科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进士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前者难,后者易。唐高宗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是进士出身。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