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生徒和乡贡。要经历解试、省试两场考试,亦称春闱、秋闱。唐朝常科登第后,还要经吏部考试,叫选试。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职。如果吏部考试落选,只能到节度使那儿去当幕僚,再得到正式的官职。
&1996制举
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科举考试。
科目有贤良方正科、直言极谏科、军谋宏远堪任将帅科等。平民百姓和官吏皆可应试。考中以后,原是官吏的立即升迁,原不是官吏的,也立即由吏部给以官职。元明二代无制举,唐宋清三朝废置无常。
实则等于荐贤,在制举中也发现了不少人才。制举不常举行,选人极少,在科举中所占地位不大。
行卷
【名词解释】
唐代科举考生向考官或名人递送习作以争取及第的习俗。
唐代进士科重文辞,同时礼部试不糊名,主试官有权参考举子平日的作品和才誉,以及听取当时名人建议决定名单名次,故应试举人为增加及第的可能,多在考试前将自己诗文送呈有地位者以求推荐。高宗永隆二年(公元681年)进士加试杂文成为制度以后,行卷风气尤重,多是诗词赋文,唐后期也有以史材传奇等以行卷,直到宋代,进士科考试采取糊名及誊录之制,行卷逐渐消失。
当时,文坛前辈对待呈献行卷的青年或后进士人,多加以热情鼓励和指点,对唐朝文学发展有积极的影响,许多著名的诗文因此流传开来,如朱庆馀《近试上张籍水部》。
鱼符/鱼书
唐代官员使用的鱼形符契。
唐代鱼符分为3类:有用于调动军旅、更易守长的铜鱼符,有用于标明官员身份的随身鱼符,还有用于出入宫门、开关宫门的交鱼符、巡鱼符,如存世的“延政门外左交”、“嘉德门内巡”等鱼符。 调动军旅的鱼符源于古代的虎符。唐代初年,将虎符改为银菟符。有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唐高祖避其祖讳“虎”字,而采用了十二生肖内位于虎后的兔来代替。不久,即改用鱼符。有人推测,这可能是取鲤鱼的“鲤”与李姓谐音的缘故。鱼符都将左边的一半留在朝廷,右边的一半发至各府、监。但左半不止一枚,“畿内则左三右一,畿外则左五右一”,朝廷发兵、易官时依次使用,如存世的“右领军卫道渠府第五”鱼符,即朝廷所存用于该府的第五枚鱼符。不过中唐以后,易守长时已省去这道手续,直接下“鱼书”任免了。 随身鱼符在当时很受重视,它是为官员出入宫禁防止诈伪而设。
司法管理
大理寺
中国古代掌管审平反刑狱的官署。
北齐定制,以大理寺为官署名,审核各地刑狱重案,后世沿之,长官名为大理寺卿,位九卿之列。明清时期与刑部、都察院并称为“三法司”。清末新政改称为大理院,民国初年北洋军阀政府亦袭此名。
&2002律令格式
隋唐法律的四种形式。
律是刑法典;令是国家制度条例,如《田令》、《户令》;;式是行政章程细则,如《水部式》;格是皇帝临时制敕,是对律令式的补充与变通。“律以正刑定罪,令以设范立制,格以禁违止邪,式以轨物程事。”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严密的统治制度和完整的法典体系。
律、令、格、式四者早在春秋战国就已出现,但直到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命令苏威﹑牛弘更定律令格式﹐正式确立了律令格式四者并行的体制﹐但隋代的相关史料并没有很好保存下来。唐代有完整的律及其律疏保存到现在,古籍中的轶文及敦煌文书,故研究唐朝律令格式较为容易。
军事管理
宦官监军
宦官本为内廷执役之阉人,由于其上层为皇帝近侍,常得宠信,每能干预朝政,甚至监军典兵。唐玄宗时,首先用宦官边令诚监高仙芝军,以攻打小勃律国。安史之乱后,凡有兵马处,无不设置监军。监军往往凌驾于各军之上,主帅反出其下,处处受其掣肘,行军作战、进退不能自决。军旅之事,无论巨细,概由监军作主,胜则为己请功,败则归咎主帅。
枢密院
五代至元的最高军事机构。
唐代枢密院掌文书,以宦官任之,唐末权力滋大,侵夺宰相权力,朱温尽杀宦官,以其党蒋玄晖为枢密使,始由士人任其职。后唐庄宗改崇政院为枢密院,崇政使为枢密使,与宰相分执朝政,偏重于军事。宋代宰相主政,枢密主兵,号称“二府”。元代,枢密院主管军事机密事务、边地防务、并兼禁军。明代,朱元璋废之,改设大都督府统军。
枢密院的设置是为了削弱相权,加强了皇帝对军政的直接控制。枢密院萌芽于唐朝中后期,鼎盛于五代,宋代时虽机构渐趋于完备而庞大,但权力已大大下降。
&2001枢密使
唐朝后期及后世朝代的军政要员。
唐永泰年间始置内枢密使,为枢密院主官,以宦官充任,是唐后期宦官专政的祸源。其后宦官多以枢密使名义干预朝政,甚至操纵君主废立。朱温尽杀宦官,改由士人充任。五代沿之,权同宰相,总揽财权、政权、军权,凌驾于三省之上,后逐渐被武臣掌握。宋代改由文官担任,主军队调动。南宋开禧后,宰相兼枢密使为定制。辽、元沿置。
是皇权与相权斗争的结果,其经历了从内廷化向外朝化的转变。
*府兵制
西魏北周至隋唐的兵制。
最重要的特点是兵农合一。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不承担国家赋役,参战武器和马匹粮食需自备。轮流服役,或到京师宿卫,或地方镇戍。作战时由朝廷任命将帅,持兵部符节下军府调兵出征。战毕,兵散于府,将归于朝。士不失业,将帅无握兵之重,所以防微杜渐。
源于北魏时期鲜卑人当兵、汉人务农的政策,西魏权臣宇文泰建立,北周后期汉人也被募充作府兵。隋文帝把府兵并入民籍,标志着兵农合一的完成。唐太宗时期达到鼎盛,形成十六卫与折冲府相配合的卫府制和“内重外轻”的军事局面。
府兵制的实行以均田制为基础,一旦均田被破坏,府兵制就难以为继,唐朝天宝年间逐渐被募兵制替代,空留府兵之名。
卫府制
卫府制,就是以“卫”统“府”的军事制度,是隋唐府兵制的结晶。
卫府制起源于北周武帝,隋唐成为定制。它将禁兵和府兵系统融合为一,中央设卫,为掌管京城宿卫的机构,又是统领天下“府兵”的领导机构。唐朝“十六卫”遥领天下657个折冲府(军府),居中御外,卫戍京师。但十六卫大将军对天下军府只是“遥领”,并不具备真正的战时指挥权。平时宿卫征调遵从朝廷的鱼书程序,战时由皇帝临时派行军大元帅为最高指挥官。
中唐以后,均田制遭到破坏,府兵制土崩瓦解,折冲府兵额空缺难以补充,十六卫丧失战斗力,卫府制成为空衔。
十六卫
【名词解释】
隋唐时期卫府制在中央的军事官署。
隋称十六府,唐初沿用,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正式定为十六卫。其中的十二卫为府兵的领导机构: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和左右金吾卫;十二卫遥领天下折冲府,分领诸军府到长安上番宿卫的府兵,居中御外,卫戍京师,是府兵和禁军的合一。另外四卫是左右监门卫掌诸门禁卫,和左右千牛卫为皇帝侍从仪卫。
但十六卫并不具备真正的战时指挥权,平时宿卫征调遵从朝廷的鱼书程序,战时由皇帝临时派行军大元帅为最高指挥官。
中唐以后,均田制遭到破坏,府兵制土崩瓦解,折冲府兵额空缺难以补充,十六卫丧失战斗力,十六卫成为空衔。
折冲府
【名词解释】
折冲府是唐代府兵制基层组织军府的名称。
折冲府分布各地,随时置废,全国府数增减不恒。为了维护居中驭外的军事形势,唐代军府集中设置于关中。折冲府和地方长官没有统属关系,但都督对折冲府应该具有一定的权力。
诸府分属十二卫及东宫六率。每年,卫士分番上长安承担宿卫任务。如调发府兵征防,须朝廷颁铜鱼符及敕书才能差发。每府由国家给与公廨田四顷或公廨钱十万至二十万,这些收入作为本府公用和官员食料开支。